其他

丝绸之路经济带,带来了什么?

2017-05-09 倩玉 央视财经评论

央视财经频道重磅推出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国际视野,经济视角,探秘这条丝绸之路的财经密码。纪录片慢慢的展开的时候,很多人突然发现我们的目光有很长时间没有往这里看了,当再去回首的时,这样一条经济带被重新揭开面纱,呈现出了什么样的状态,又会对今后这些地区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5月8日《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请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纪录片总导演万剑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何帆和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一起来聊一聊,丝绸之路经济带,带来了什么?


换个视角看经济,CCTV2《央视财经评论》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准点开评。


央评说


《丝绸之路经济带》之《丝路•命运》


万剑英(《丝绸之路经济带》总导演):这一路上有很多收获,我带来三个东西:西瓜、手鼓、棉布。

西瓜,首先听着这个西字,就觉得是从西边来的,在乌兹别克,其实西瓜比它还要西。

手鼓,只要你走在伊斯坦布尔的独立大街上,很小的小孩他的鼓点都打的特别的好,好像整条街都会有这样的鼓点,你会觉得一下子充满了欢乐那个地方,这是土耳其的特色,看到它听到这种鼓声,你一定会想到土耳其。

在巴基斯坦一个信德省的村子,一块儿纯棉手工布,可能我们当时买的时候也就是一百块钱人民币,但是对于当地的一个村民的一家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一个财富,他们那边是不够富裕的。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第一集起的名字叫命运,仔细想,这个历史确实是个命运,这个命运有起有浮,大家的命运是合在一起的。

现在历史比较时兴的是讲大利,你不能只讲自己的历史,要整个用宏观的视野去看,有一个大历史学家叫麦克尼尔,他就讲到历史的推动力是在哪,历史推动力就是当两群陌生人第一次遇见的时候,然后带来的撞击,历史的撞击,当然不一定都是好事,有时候你可能遇见了陌生人之后,给你自己带来的是灭顶之灾,但我们在丝绸之路,看到的是波澜壮阔的交流,改变了历史的撞击,实际上对我们现在的影响是非常大,如果没有丝绸之路,我们就没有西瓜,然后也没有我们现在中华美食,因为我们过去是不产辣椒的,我们只有花椒,也没有胡椒的,什么川菜这些你都没办法想象的。


赵萍(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第一集我印象特别深刻,里边谈到了唐僧取经,这一下子就很接地气,而且更重要的是告诉人们唐僧取经是去了塔克西拉,这一集为什么要叫命运,命运它和丝绸之路到底有什么关系。

从李希霍芬他用丝绸之路这个词来让人们想到,丝绸之路首先它可能是用于贸易功能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翻开历史会发现,丝绸之路最早它起源于张骞出使西域,那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他要联合西部的大月氏来去对抗或者是攻打匈奴,这样啊其实它发挥的功能是一个政治功能、外交功能,目的也是用于军事上的目的,通过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这条路最后畅通了,相关的这种贸易也就开始从东部、西部相互的,双边的贸易、多边的贸易也就开始畅通起来。但是为什么里边又谈到了说唐僧去取经,那我就看到,其实光有政治、经济的往来还不够,必须有社会、文化多层面的交流,才能使世界各国的人民命运能够紧紧相连,因此也就扣了这个主题命运。


今天说起丝绸之路,现代的人们总是以一条完整道路的视觉来俯瞰这条绵延在欧亚之间的商贸古道,尽管它是曲折的,但它却是紧密沟通着欧亚大陆,这是丝绸之路现在的模样,但是欧亚之间道路的连通,从来都不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简单的衔接,作为人间故事最大的舞台,这条万里的古老商道曾经以香料之路、玉石之路、茶叶之路等不同的名称记录着人类社会锤炼自身文明进步的艰难旅程。今天东方大国的这一倡议让人类近现代史上一直如同蚕茧一般沉默的丝绸之路迎来了破茧化蝶的新生命,数千年绵延在这片大陆上的古老商道将以一个全新的名字去创造和实现一份属于几十亿人的福祉,这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周运:汉武帝和亚历山大大帝一次偶然的相遇或者是擦肩而过,造就了东西方相向而行,打开了我们丝绸之路的这样一个通道,我们一直在想,这是天注定的命运,是偶然的,还是一种必然,人类历史上就会有这样的相向而行,然后进行碰撞。

万剑英(《丝绸之路经济带》总导演):相遇是必然的,但是在什么时候相遇,在哪个点相遇这可能是偶然的,是可能发生在个别的人身上,这样的偶然和必然,它其实没有绝对的,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像我们今天坐在这,你说是偶然还是必然?它可能是必然的,我们原来的所有的事情,我们要做这么一个事情,但到底谁坐在这,可能是偶然的。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一开始,从西方来讲他特别羡慕东方,那个时候罗马帝国,如果你是去当官,一说你被派到小亚细亚了,那高兴的不得了,因为那个都是很富庶的地方,所以他们再去看印度,包括那个时候,他们也知道,隐隐约约知道有中国,就觉得那些地方到处都是黄金,到处都是财富,所以为什么他们一直要往东边来,就是想寻找财富。

那中国当时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个天朝大国,但是我们有一样东西是缺的,就我们缺马,马当时是个战略物资,在中国历史上就官府在很多时候他是不管货币的,民间可以铸币,但是马是官方一定要专门有个部级单位来管马的交易的,所以为什么那个时候我们要到西域去,你看当时汉武帝的时候派出来李广利,一直要打到大宛去,他就是一定要去找那个马,因为原来那个马不行,所以由于我们要强烈的动机,要去寻找这种战略物资,所以一直往西走,一直往西走,但是其实在民间就已经有很多交流了,我们都知道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怎么会知道大秦呢?班超是在一个朋友家里面,他那个朋友家里头有一个黑奴,然后那个黑奴说有一个罗马帝国很繁荣、很强大,所以你想那个时候民间已经有很多交流了。

赵萍(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在古代肯定是原来政治需求、军事需求,再加上民间的一些贸易往来,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变成了一个复合的这种经济带,让很多人从不同的活动当中受益,你可以获得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或者是军事利益,但是实际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在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其实也产生了更多的民间的利益,使很多人通过这个贸易有很多商人获利了,通过商人带来了很多的物种,带来了很多异域的商品,使比如说官府、政治这种高层,他们就拿到了很多奢侈品,满足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而老百姓又通过物种的引进,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的生活,也使得他们农业生产更加丰富。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周运:万导一路您走下来,我们不管是要找那个马也好,还是西方想要我们的丝绸作为奢侈品也好,亦或是我们的口食之欲的这种香料、茶叶也好,就难道所有人,不管什么肤色,最原始的一种欲望在驱使我们要去走这条路吗?你有这样的感觉吗?

万剑英(《丝绸之路经济带》总导演):其实你看那个汗血宝马,真是好,现在看起来也是特别,在我们国内已经有很多这样的马了,各种各样的很漂亮,真正的汗血宝马,觉得就是宝马,就是这样的良驹,你还是希望要拥有它,这种拥有,因为地域不一样,自然条件不一样,那个地方就是生产那个东西,所以我觉得这种不同是我们希望需要的东西,你的欲望是希望我要不同的东西,要异域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种,这种欲望让你走的更远,你只有走的更远,你拿到东西才是不一样,就像西方要拿到我们丝绸,觉得要到东方来才能拿的到,其实我们现在也是要拿到不一样的东西,你可能要走的更远的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之《丝路•贸易》


互通有无,调节余缺,实现物资的交流是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繁荣的原动力,现代的人们将这种行为定义为贸易。丝绸、马匹、茶叶、西瓜、小麦,直到今天的石油以及工业品都在这里交换着、流转着,满足并丰富着东西方人们的需求,今天欧亚大陆重新开启了在这条古道上的商贸旅程,人类商业文明的理念也将重新行走在这条道路上,所有崭新的一切,人们把它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新丝路贸易。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周运:我们再去把目光投向丝绸之路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贸易,它有什么样的现实的意义?


万剑英(《丝绸之路经济带》总导演):我觉得贸易最早的时候就是互通有无,正如有和无是永远都存在的,我们现在提起这样的贸易,因为现在这种贸易是原来可能有政府之路,是一种权利到达的路,是一条战争之路,但是这种贸易是可以让老百姓可以过的很好。

就像我刚才给你看的一块巴基斯坦一个小的农村的一个村庄的一块布一样,这是他跟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跟世界来做生意的一种方式,跟世界的一种语言,我觉得这种贸易,我们来买卖的时候,是一种共同的语言,有时候我们都不用语言,拿个计算器一看,是可以交易的,我觉得这个贸易是一种通用的语言,而且大家可以彼此的来形成一个价值观,一个价格,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具像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要回到这样是个贸易的本质,我觉得是对现在我们可以说很多东西我们是可以谈价格的,你有的,我没有的东西,我要去得到的话,我们要谈价格,这种价格是通过贸易这种方式。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周运:为什么在这一集当中展现的丝绸之路,一开始兴盛源于贸易,甚至民间自发的这种行为,但是随后又大门关上了几百年,因为种种的原因,再打开的时候,又兴盛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贸易受到各种各样因素干扰的时候,我们这时候应该再瞄准它,应该给这种贸易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现实的环境?再把眼光投向丝绸之路,贸易能够迅速的崛起吗?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过去的贸易跟现在贸易肯定差别是很大的,原来的时候,这个贸易表面上看起来互通的就是商品,你有西瓜,我没有西瓜,我有茶叶,你没有茶叶,但是因为你交换的都是物种,物种在交换的过程中,它会带来传染病,所以其实一开始跟陌生人接触的时候很容易会带来瘟疫,然后黑死病就是从某一个亚洲的地方传到欧洲去,所以当时的时候,那个贸易风险很大。


我们现在的贸易跟原来贸易不一样,就是我们其实不仅仅是互通有无了,要互通有无的话,比如说衬衫,我们也能生产,但是为什么我们比如说要从外面来进口衬衫呢,因为中国的收入水平已经到了我们自己不需要去生产衬衫,那么这个就现在的这种贸易也给一带一路有很多比我们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给他们打开了更多的参与的空间,就跟中国当年参与全球市场一样,所以贸易它的空间是非常大,但是贸易它也是需要进行管理的,因为它是有风险的,我们讲原来贸易的风险是它可能会带来瘟疫,会带来这种流行病,现在它很多贸易它可能会带来对你民生的冲击,比如说你可能就业岗位会失去了。

赵萍(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这个是必然的,而且过去的统计数据也发现即便是像2016年,我们外贸进出口双降的情况下,对一带一路的出口是逆势上扬的,所以一带一路的推进对于贸易增长是非常有利的,古代的贸易其实是一个自发的民间贸易,那这个丝绸之路畅通了,商人就到那去做生意,并没有一个国家战略去推动,但是现在的贸易和那个时代不同了,是一种主动贸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国家主动去促进这个贸易,就会为这个贸易创造非常良好的贸易条件,比如说商品的检疫检验、规则标准相互互认,这样就使贸易的便利化程度大幅度的提高,海关在通关方面能够提供更多便利化,使贸易的效率也能有所提高,所以主动的贸易实际上是使不同国家在贸易过程当中,贸易规模能够快速增长。

第二主动贸易的目的是为了带动国家经济的增长,我们对一带一路国家这个贸易规模的大幅度上涨,虽然我们对一些国家可能是存在着这个顺差,但是对一些国家我们还是逆差的,为什么,就是那些国家的商品进口到中国,中国市场对他们的商品需求非常的大,那么在这样情况下,发展贸易对那些国家来说,就会带动经济增长,提升人民的福祉,所以这主动贸易就和古代是有差别。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周运: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把目光投向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地带,它迅速崛起的时候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现实的背景,我当时查了一下资料,看了一下现在全球贸易投资量,还没有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既然是贸易的规则都是一样的话,四海皆可以谈,为什么现在我们要把它再瞄向中亚,再瞄向欧亚大陆的纵深的地带。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现在全球贸易比全球GDP的增长要低,一个是因为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现在在哪里是最时兴的,是在西方国家,这很奇怪,原来他们是推动全球贸易的,但是现在他们反而觉得说来自新兴市场的冲击影响了他们国内的就业,所以他们变成了贸易保护主义,但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是迫切需要贸易的,因为贸易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的一个办法。

另外一个,如果你想让贸易量增加,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你必须要增加中间贸易,让大家在一件衬衫在从原材料到最后卖到,你买到它的时候,它一件衬衫其实已经周游世界了,它走的国家越多,现在你看万导她也就在巴基斯坦买到了当地老百姓生产的手工做的一个针织品,她以后可能买到的就是在全球价值链里头各个国家都能够参与,最后能够卖到中国,卖到美国,你想这个能够给大家创造的机会会非常的大,所以我们真的想让贸易发展起来,你还真得从发展中国家,从新兴市场,从这个地方来入手,让他们能够在全球价值链里头参与的环节越来越多。

万剑英(《丝绸之路经济带》总导演):这条路上的人,他原来就是通过贸易来跟世界来接触,尤其我们说丝绸之路是个哑铃状,这边是中国,然后那边是欧洲,中间是一个哑铃状,他其实是很希望自己能够富裕起来,能够富强起来,他现在靠什么,就是靠贸易,他是很迫切的希望跟这两头,然后来做生意,是这样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之《丝路•交通》


阿里·艾哈迈迪,是吉尔吉特的一名村民,在过去的38年时间里,这个普通的村民,一直在做一件极不普通的事情,他守护的是巴基斯坦这个国家里,最特殊的一个陵园。

阿里·艾哈迈迪(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守墓人):修建过程中伤亡210名中国人,其中牺牲110人,有88位安葬在这里。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东方大国提出了这条古老道路的复兴倡议之后。丝路沿线的国家民众,开始寻找自身在这张巨大道路网络中的位置,如何搭乘上奔驰在欧亚两端的财富列车,已经成为了当下各国最迫切的议题。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周运:我做了一个简单的算术,像这样一条中巴公路修建之艰难,基本上是每年只能修100公里,而每10公里,就会有一个修路工人牺牲,在当年修的时候,我们现在看起来,修得非常值得,但是现在依然是处于整个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并不那么完善的阶段,我们怎么来完善它呢。

万剑英(《丝绸之路经济带》总导演):在哈萨克斯坦,它连高等级沥青都没有,他自己有一个计划,叫光明道路计划,他的计划就是说全国要修5000公里的路嘛,那他就连沥青都没有,这种迫切,还有一个路,我们不说这样的,我们通常意义说的这种公路,其实对于巴基斯坦来讲,电网,对于他来说也是个路,在他的首都,每天几乎要停三个小时的电,所以他急需把这个电网,这条路也给开通起来,能够让整个巴基斯坦亮起来,我觉得在这条路上你能看到,很多很多路他是不通的,除了我们说的公路、铁路,还有很多很多路不通,还有比如说底下的管子油路,现在也是一段一段在铺,如果把这些路都给铺通了,这一带的经济一定是可以起来,所以你就觉得,我们中国人说,要想富,先修路,其实只要把中亚这条路都修通了。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因为过去的时候,我们讲中国的优势是中国制造,中国的制造业非常发达,现在大家发现原来中国还有一个杀手级的武器,就是我们是可以(英文),就是中国现在建造的能力非常强,你想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过去这么短的时间,修了这么多的公路,修了这么多的机场,修了这么多的铁路,所以中国现在它很多施工,各种复杂的情况都遇到过,你从挖山洞,然后修桥,包括你像青藏铁路,在海拔这些高的地方,那这个都是中国现在建造能力非常强的,所以在沿线地区,通过发挥中国这个优势,对他们帮助也是很大的。

我们也不能单纯地就想到说,公路,铁路,因为这个毕竟解决当地它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解决当地的困难,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你的水,你的电,还有一个就是你的通讯,你像用手机,现在我们很可能在未来很短的时间之内,全球手机的数量,会超过全球人口的数量,因为有很多发达人口,会一个人拿好几个手机,而且对于这些穷困地区的人来说,这个手机对他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能提供信息,能够帮助去沟通交通,所以你像华为,中兴,在很多地方做这种基础设施的,所以我们这些都在,就是无论是铁路、公路,还是飞机,还是什么,我们最后一定是要把它连通起来。他们都是希望自己能够和外面的世界连通起来,有了更多的信息,他们才可能会有更多,能够寻找到改变自己生活的机会。


赵萍(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我觉得投资的时候,硬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很多时候存在着我们的技术,标准,这些国际化程度不够的问题,中国的确是非常先进的,但是中国的一些标准,它并不是完全国际化的,特别是对那些发展中国家,它的标准,技术,这些方面相对比较落后,而且有一些国家,也可能觉得自己曾经是殖民地,或者什么样的国家,那么它是适用了曾经先进的国家标准,但是即便是这样,它的标准也需要国际化,也需要提升。

以铁路为例,那么我们国家是标准轨距的,那么可能到其它国家,有的是宽轨的,有的是窄轨的,那么如果中国到那儿去搞基础设施建设的话,必须得遵循当地的标准,而同时搞一带一路建设,当地的标准也需要国际化,是不是通过我们的这些投资项目,能带动他的标准国际化,最终真正使这个道路交通也好,还是水路交通,还是航空的交通,甚至是通讯的这些信息高速公路,也能够全程都是标准化的,这样对于贸易畅通,才是最为有利的。

其实基础设施建设,看似是为贸易畅通做基础,做准备,但实际上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是特别有利的,像中巴合建的经济走廊相关的项目,道路交通,还有港口建设,它能带动当地230万的人口就业,对这么样一个人口并不太多的国家来说,这样的就业规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特别好的,而且根据当地的一些媒体报道,我看到,就是说中国的这一笔投资,对于当地来说,是相当于他1970年以来,所有吸引外资规模的总和,比这个总和还高。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周运:接下来我们还会看到一些什么?

万剑英(《丝绸之路经济带》总导演):要看到钱,这个地方不同的钱,从古代的钱到现在的钱你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钱,我觉得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说文明的方式,你知道的造纸术,然后怎么传播,然后在乌兹别克,会有一个跟中国一样的,这样的造纸坊,古法造纸坊,然后欧洲的那些纸,都是从那儿传过去的,我们还能看到,在乌兹别克看到兀鲁伯天文台,一年365天,它就跟现在只差两秒钟,它就算出来了,那么当年我们南宁的紫金山天文台,它当时是派人过来,帮助我们来建造的,所以很多这样的揭秘的,你要知道,我们很多文明的种子,是从那边来的,我们的文明文明种子,也播散到那儿,这个很有意思。还有我们在最后会说,现在中国的企业怎么走出去的,这样技术上的一些合作,比较鲜活的一些例子。


看了本文的人还在看

C919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背后的秘密你也要了解...

多家银行上调房贷利率,调控会升级吗?


欢迎大家在央评的微信公众号“cctv2pinglun”留言,也可以在我们的官方新浪微博“CCTV2央视财经评论”上和我们互动。如果想看整期视频,请在《央视财经评论》微信订阅号底部菜单中点击“电视直播”,选择“往期回顾”进行观看!  



ID:cctv2pinglun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多元观点 智慧碰撞

央评声音 换个视角看经济


《央视财经评论》

制片人:赵悦

本期编辑:张倩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