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山野间撒欢够了,她绣的茶席嗅得到风的味道。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0

茶人的茶席,

就是茶人的内心

一旦铺上一方长长窄窄的茶席,

这里就变成了沏茶、饮茶的场所,

也让饮茶这件雅事变得更有仪式感。

茶席设计师王莹莹的一针一线,

缝制出的不仅是一方唯美的茶席,

更是一段让人珍藏的饮茶时光。


重新和自己相处

刺绣并不难,

难的是创意和设计,

还有耐心。


 作品《咏梅》


王莹莹曾是一名纹样设计师,每天都要围着商业图案的印花布打转。随着接触的化纤织物越来越多,她反而越发喜欢天然的棉麻织物。她渐渐厌烦为了迎合客户而做的让人眼花缭乱的色彩,因此决定辞职,去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设计。


丈夫喜欢旧物,王莹莹就和丈夫一起在北京经营一间杂货铺,因为喜欢喜鹊,所以取名“喜出望外”。某一天她心血来潮地想给自己做一块茶席。最初,她是用缝纫机做茶席的,但实在不满意自己的缝纫技术,于是改为手工缝制,加上在上学时曾学过的一点刺绣基本功,自此让她对茶席设计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王莹莹设计制作的茶席是极简风的,还原到设计最初的简单和纯粹。王莹莹常用的针法也很有限,基本只用“平针绣”“打籽绣”和“乱针绣”,在她看来,这些针法就足够了,再复杂些的针法在她的茶席设计上也用不到。


王莹莹曾接触过无数布料,但茶席面料她只用老土布,因为她喜欢土布的粗糙和厚实感,让她觉得“有人的温度”。她不需要有纹理图案的,最简单的素色布才是她的首选,因为在她看来,有些面料本身的质感就已经很打动人了,何须其他添加?化繁为简,点到即止,才是她所推崇的审美哲学。



在生活中,王莹莹自认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可是一旦拿起针线,她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可以安静地绣上好几个小时。


刺绣的过程中,常常会不断重复一个动作,但我并不会觉得心烦,因为只要手动起来,脑子里就不会有太多的杂念。你是否能安静地花上几个小时来不停重复同一个动作,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这是一个考验。


老土布上的山水

这里的河只有一条,

但够长也够变化多端。

等我在山野间撒欢够了,

就回家想茶席设计。



住在小山城的日子里,起初,王莹莹几乎每天都想着要去哪个山头看看,看遍之后再选几个喜欢的地方以后可以经常去。在王莹莹的茶席上,这些山山水水总是“常客”,因为她很喜欢山水,每天看到的也全是山和水,设计灵感在她晒着太阳、看着美景的时候就会悄然而至。


作品《安澜》


去看看花田,看看苦参狂野的生长,看看天生的花艺家——牵牛花,再去看看我的西瓜熟了没。我喜欢去河边散步,特别是有些风的时候,凉爽舒适,风吹着超级妖娇的柳树枝条,飘得极浪。有时候,会有风的各种气味,各种鸟叫,当眼里只有这些,昆虫飞过眼前的速度都会变慢。


耳濡目染,王莹莹的创作也充满了这种乡间野趣,像是《安澜》以流云般的线条绵延山的千姿百态;《春晓》用细细的曲线配粗线打籽呈现低垂的柳枝;《云游》借宝石蓝色手织布朦胧意象来忆儿时痴迷鱼群游走的趣味……


作品《幻境》


闲云野鹤的生活虽然让王莹莹过得怡然自得,但偶尔看看别人过得充实而忙碌,又会让她产生焦虑。她甚至会怀疑,自己的设计是不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我选择的绣线是很有限的,大部分都是白色和蓝色,顶多再加些黑色。这是我喜欢的风格,我不想改变和妥协,但如果只是用这几种颜色怎么才能绣出让自己更满意的作品?


这些都让王莹莹觉得,再往前走会变得越来越难。


献给天地的茶席

天地慷慨,

处处有美景,

处处可以当展场。


作品《虚竹》


创作向来是勉强不来的,即便要面对诸多困扰,王莹莹也从不会在创作上妥协。她每年更新的茶席作品并不多,大概也就四五件的样子,因为她的创作都是随性而为。她也从不赶工期,不想再回到从前机械的商业化设计。王莹莹说这像是一个重新和自己相处的过程,不再受外部因素干扰,单纯地用自己的针线,绣出自己喜爱的设计作品。


因此,对于作品,王莹莹自然不愿意批量生产,她怕做多了,创作变了味,成了复制,作品也就变得无聊。她更愿意把时间留给新的尝试和设计。同样一件作品她只做十一条,出售十条,留一条给自己作为纪念。如今积累的作品大约有三十多条。


作品《出山》


今年,王莹莹想为自己的茶席作品做一个展览,以自己喜欢的“山”为主题。不过,说到展览形式,王莹莹的想法有些出人意料,她说自己的展览不需要观众,只需要把茶席带到野外去,铺在草地上展示就好。


之所以有这样的“奇思妙想”,是因为王莹莹曾在前年办过一个“献给天地的茶席展”。她把所有的茶席作品都带到了野外,或铺在草地上,或晾在树枝上,吹吹风晒晒太阳。没有观众,只有王莹莹和丈夫两个人,他们坐在旁边晒晒太阳,喝喝茶。


这是我从事茶席设计五年的一个小小记录,以后的路是未知,从前也已成回忆。整理的不是过去的成果,考虑的也不是未来的方向,而是当下的无待。我不需要考虑谁来看谁不来看,只要找一个好天气,随时可以做这样的展览,没有压力,自己舒心。所以,今年我还是希望以这样的形式呈现。


作品《乘风》


有一位王莹莹敬重的茶道老师曾带给她很大的影响,老师在教授茶道的过程中告诉她,喝茶只是一种让自己开心的方式,不是表演给谁看的。这个观点让王莹莹感触很深,她觉得,其实茶席设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王莹莹也很喜欢道家思想,几乎每天都会读几页《庄子》,对王莹莹来说,这就像是一本“武功秘籍”,她希望能在有限的人生里练成这本“武功秘籍”,从容面对生活的一切。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青年报》总第11024期,《生活周刊》第1769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