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这1副蓝眼镜和100位乡民,谁说艺术不食人间烟火?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1

紧紧拥抱当下的姿态

即是艺术创作应有的态度,

更是“贪爱”生活应有的态度。

艺术作品的发酵与成形,

也仰赖于那里的景、那里的人。


老宅子里的上海女子

张啊啦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子,两年前,她在福建龙潭村认领了一幢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宅子,修葺、设立工作室,并住了下来。



类似张啊啦这样的新村民,在当地有二三十户人家,他们大都是来自像北京、香港、苏州、武汉这样的大城市,在经过修葺的老宅里开民宿、书店、酒吧、咖啡馆……


刚开始,因为人手不多,所以我就帮朋友看了一个多月的咖啡馆。那是村里的第一家咖啡馆,要知道,福建人喝茶居多,而咖啡馆在当地还蛮受欢迎的。有一次,我要去县城里办事儿,得提早打烊,结果一个村民气喘吁吁地跑来说,自己前几天就约了好几个邻村的朋友来这里喝咖啡,怎么办?后来,我给他们做完咖啡还是出门去了,让他们离开的时候帮我把门带上就好。结果晚上回来,我看见他们在门上插了一根棍子,挺可爱的。


一副蓝眼镜

平日里,张啊啦最喜欢安安静静地待在自己的画室里创作最钟爱的肖像画,时不时地,也会组织、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农村孩子是第一次接触陶艺,非常欣喜,觉得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她和她妈妈说,以后想学习陶艺。在乡村,接触艺术的机会的确有限,我觉得我现在就是一个撒种子的人,希望可以为这里的人创造更多接触艺术的机会。


免费的陶艺工作坊


在村里生活得久了,她也开始对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并借助艺术作品表达出来。


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新村民,以拉近与当地人的距离,更加了解彼此为契机,张啊啦创作了一组名为《新农村建设》的观念摄影作品。她邀请了近一百位村民来到咖啡馆,戴上那副跟随了自己多年、极具个人标识度的Prada蓝色眼镜,拍摄了一组肖像照。


张啊啦《新农村建设》


之后,张啊啦询问了这些被拍摄者的感受。有的年轻人说,戴上眼镜后觉得自己更帅气更自信了;有的老者说,戴上眼镜感觉不舒服,有点格格不入。


许多时候,我们以为把城市的高端、时尚原封不动地直接搬到农村来就是好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当地人对此是否认同呢?这个作品没有给出答案,而是提出问题,供大家探讨。


艺术季的诞生

去年夏天,张啊啦受“蒙古大地艺术双年展”艺术及执行总监德国艺术家Marc Schmitz的邀请,作为特邀嘉宾,前往乌兰巴托。Marc Schmitz对艺术家们一再强调,只要专注于创作出最好的作品就好,无需考虑展览的效果,那是策展人的责任和工作,艺术家们不用操心,更不要有顾虑。


草原给予大家充足的放松、充分的灵感,大家白天创作,晚上一起唱歌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纯粹、简单,艺术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我从中获得了许多正能量。现在,许多人都太注重‘艺术+’中‘+’的部分,而忽略了本源。


穆克《自由》


回来后,张啊啦和同去双年展的短片导演Monica开始琢磨着在中国的纯净现场也做一个艺术季。后来,听说当时认识的一位蒙古艺术家穆克正在寻找合适的契机做一组以竹子为材料的艺术装置,于是,就帮忙去联系了大乐之野联合创始人唐国栋。“莫干山不是有很多竹林嘛,而且那里的氛围也很适合创作。”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这个艺术家驻场计划,“贪生艺术季”的第一季。


心向往之,艺术生活

除了策展,张啊啦在艺术季中也创造了多件艺术品,其中有一件是名为《未至之境,想象中的动物》的公共艺术项目,通过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动物形象,来表达想象力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无限探索之境,是每个人无需外求的资源,激发公众在探索个人想象力的同时,拥有美好的艺术创作体验。张啊啦除了在瓷盘上创作自己想象中的动物之外,最后还摆放了一个空白瓷盘,上面写着“你有哪些想象中的动物”,由公众来共同参与,使这个作品更趋完整。


张啊啦《未至之境,想象中的动物》


除了艺术家驻地创作之外,艺术季期间的每个周末,艺术家们还开设了各种工作坊。比如蒙古艺术家穆克的自然手工工作坊,邀请大家一起利用自然界的材料做小手工艺品,把自然带回家,纳入居家生活。独立摄影师周仰的自然观察工作坊,让大家学习一种观察方法,无论用在摄影还是日常生活中,发现自然的美好……


李喆《竹之幻觉》


在张啊啦看来,艺术不应该只被存放在博物馆或者画廊里,而是应该被带出来,和更多的普通受众接触,有更加鲜活、有趣的观赏体验。艺术,最终是为了点亮生活。


Q&A 生活周刊×张啊啦


Q:为何对乡村题材那么有兴趣?

A:主客观上都有吧。客观上,一些乡村文旅的朋友邀请我;主观上,我非常喜欢乡村,我非常享受在那里的生活,现在偶尔回上海办事探亲,都有些不太习惯了。


Q:作为一个策展人,你选择艺术家的标准是?

A:一切从心开始,最重要的是创造。

我并不是科班出身,转入艺术圈,与我之前的一段留学经历有关。那个时候,我在法国马赛读大众传媒专业,让我深刻感受到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记得有一次,一个法国好友带我去一个仓库里观赏由一位不知名的业余独立导演拍摄的实验性短片。两部短片加起来也就一个小时的样子,但是所有观影者热情高涨地讨论了整整三个小时的观后感,那种尊重与热爱,丝毫不亚于讨论大导演的作品,这让我非常感动。另外一件事情是,在留学的第二年,学校要求我们做项目,我当时和一个法国同学闲聊起我和两位朋友的一个构想:拍摄24小时中法两地的日常场景,以此展现各自文化基因的不同。没有想到,她听了之后便热情地为我们联系了Maison Orangina的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可以提供文化赞助,让我和他们谈谈。我没有任何背景与经验,对此,我是完全没有信心的,没有想到,对方对我们的这个构想很感兴趣,全程赞助支持我们完成了这个艺术文化项目《视线的折射》。这让我受宠若惊,大获鼓舞。

基于这些经历,我觉得,比艺术家的名气更加重要的是创作的热情以及不要设限。当然,作品也要有足够的说服力。


Q:接下去的工作计划是?

A:年前,我们在计家墩做完第二季之后,就开始陆续准备第三季。最近在看场地,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希望下一个目的地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有它自己的文化与故事吧。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青年报》总第11066期,《生活周刊》第1775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