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的匠人,生活里的诗人。

冷梅 生活周刊 2020-09-11

那些中国当代技艺传承人

一双手造就的“鬼斧神工”,

正来自那看似庸常和重复的每一天。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

回到属于自己的日常一天,

大道一以贯之。



湖北荆州青铜器制作 

海派非遗的记录者


朵云轩木版水印、古琴斫制、海派剪纸、南翔小笼包、江南传统文人香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上海的肌理之中,有待于呈现时间赋予的岁月之美。


历经9个月的拍摄和制作,璀璨非遗《海派百工》前传60部8K微电影纪录片即将正式在沪发布。纪录片每集5分钟,内容包含龙舞(浦东绕龙灯)、三林瓷刻、海派石雕等60项上海代表性非遗项目,是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又一成果。


扬州雕版印刷


影片导演曲全立,曾将小样拿给一些外国朋友看,“他们都张大嘴巴,惊讶得不得了”。在很多外国朋友的印象中,上海是金融中心、大都市,有无数高楼大厦和时尚中心,却鲜少有人关注到传统工艺和匠人。让更多人了解上海非遗,这是纪录片《海派百工》拍摄的初心。


安溪铁观音


我来到了一个新的武林世界,

每个人都是高手。

“武林”中,各派高手都有独门绝技:

  • 微雕好手在一把象牙扇上雕刻了5700多首唐诗,共计16万字;

  • 画绣传承人耗费近13年时间,只为完成一件作品。

老凤祥金银细工、上海绒绣、周虎臣毛笔、古船模型制作、江南传统文人香事,个中皆有“海派百工”之妙。

广东潮阳英歌舞


在此之前,曲全立已经与非遗结缘许久。他曾在台中、鹿港等地拍摄《即将消失的百工》,记录了100多位手艺人,发现许多传统技艺两岸同根同源。几年前,他又从上海出发,寻访了240多位非遗传承人,行程16万公里,足迹遍布22个省,积累的拍摄素材最终形成了电影纪录片《璀璨薪火》。



电影里读到的一段话,代表了向匠人致敬的某种感动:


中国的匠人,就是生活里的诗人。

手艺对他们而言,就是生活里的日常。

他们把灵魂融入了万物,

到底谁才是作品,

可能只有神才能知道答案。


徽州榨油


两个手艺匠人的故事

在拍摄电影纪录片《璀璨薪火》时,有两个匠人的故事特别打动曲全立,让他久久难忘。一个是在福建德化拍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邱双炯。


邱双炯

80多岁的邱双炯,幼时拜陶瓷大师当学徒,后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喜欢的陶瓷制作,成为了一名机关干部。直到60岁退休以后,他才重新开始从事自己喜爱的陶瓷事业。这一做,又是20多年。邱双炯笑着说:“如果三天不碰陶瓷,我就会坐立不安。”换言之,陶瓷已经融入了他的骨血,与他密不可分了。


做了一辈子瓷器的双手,一旦离开了泥土的粗糙,便开始了真正的衰老。



曲全立团队去拍摄邱双炯的故事,听闻他刚刚开完刀,做了手术,只剩下1/4的胃。为此,需要每2小时进食一次流食。可是,实际拍摄的两天时间里,邱双炯几乎没有好好休息,更别说保证2小时的进食频率了。


拍摄完毕,曲全立自己也对邱双炯的白瓷技艺叹为观止,不忍离去。光线顺着窗户,洒将进来,在他制作的佛像的轮廓间留下氤氲的光影。佛造像出神入化、逼真灵动,看起来那么威严庄重,让人充满了敬畏。



曲全立随即用手机仔仔细细地拍照。这一幕,被站在门外的邱双炯看在眼里。随即问导演:“你在拍什么呢?”“我在拍摄这些佛造像。”曲全立把手机里拍摄到的细节拿给邱双炯观看,老人眼睛湿润,几度哽咽。他的作品被人拍照拍了20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一个导演如此尊重他的作品,因此倍感欣慰。那一刻,老人牵起曲全立的手,将肺腑之言说与他听。那一瞬间,因为共鸣,二人百感交集。


胡学兵

而另一个匠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八公山豆腐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胡学兵。这个在当地流传了上千年的豆腐制作技艺,堪称徽派经典菜系一绝。跟拍过程中,一个镜头反复拍摄数次,一天下来作为道具的豆腐,已经不成样子。偶然间,曲全立听到胡学兵与家人的对话。他有点焦急,说道:“这些豆腐今天是没办法卖了。”



听到这里,曲全立特别过意不去,不能浪费手艺人的心血,他想要把这些豆腐买下来,一问得知全部加起来这些豆腐也就200元。作为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一天做出来的豆腐赚200元,这就是一家大小四口的全部口粮。这一句“不能卖了”其实对应的是胡学兵自己的全部良心。区区200元,承载的重量犹如千斤压顶。“这句话让我为之感动,更想为非遗的传承,或者说匠人的处境尽一份绵薄之力。”曲全立说道。



数字化非遗的蝶变之路

这些年一门心思,

义无反顾地拍摄匠人故事,

可能一直以来,并没有想清楚

自己当初为何要出发;

但似乎这背后又有一种无形的推动力,

让自己根本不想停,也停不下来。



刚刚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似乎这种使命感更加迫在眉睫。


就是因为没有太多人愿意去做这件事,

老天就安排了我来做。


龙泉市龙泉宝剑


这不禁让他回想起若干年前在台湾老家,他曾经亲手打造了一辆《美力台湾》3D电影车,走街串巷,翻山越岭,去过台湾当地1500多所小学,让16万孩子看上了3D电影。当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生老病死之后,这些生活的经验就会帮你做出相应的选择。生活经验来自于你所接触的人,来自于你所看到的事,来自于你所有的生命体验。


《海派百工》拍摄结束后,曲全立问了每位传承人一个同样的问题:“什么是8K?”有人知道,更多人不知道。用媲美好莱坞影片的最新科技去拍摄5分钟的非遗纪录片,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曲全立并不这样想。就像现在再看3年前拍摄的3D纪录片《璀璨薪火》,依然充满了质感和细节,彰显了中国非遗匠人精湛的技艺。


景迈山古茶园


知天命的曲全立,也从不遮掩对科技的兴趣。2012年,他就曾凭借3D纪录片《3D Taiwan》在有“3D电影奥斯卡”之称的世界3D大奖上抱回评审团大奖,那一刻,他与李安同场捧起奖杯。



《璀璨薪火》拍摄结束后,他主编的AR同名书面世。这套有关非遗的数字化书籍太前卫了,只要扫描书中的相片,就能跳出与传承人及非遗技艺有关的视频片段。而目前即将发布的《海派百工》也将于年内在上海16个区举行AR数字艺术巡回展,通过科技手段让观众认识非遗、了解非遗。


VR、AR等科技手段,包括5G的发展,

会对非遗产生很大的推广效果,

因为孩子们觉得好玩。

你必须去关注科技洪流,

不能一成不变地拍片。


Q&A

生活周刊×曲全立


Q:一路走到今天,拍摄匠人百工的初心是什么?

A:在台湾地区工作时,我是摄影师,之后当起外景导演。从那个时候起,就在台湾全岛拍摄了很多工匠的故事。直到2002年,我人生发生了一次重大转折,我脑袋里长了一颗肿瘤,包住了6条神经,当时台湾两家最大的医院,相继宣判了我死刑,说我只有6个月的寿命。

那段时间真的非常辛苦,连遗书和遗像都准备好了,随时准备走人。那一年,我才35岁。最终我上了手术台,开颅手术做了48小时,才将肿瘤拿掉。手术之后,我成了残疾人,左边身体很多机能出现了障碍。左耳全聋,左眼什么都看不见,左边面部几乎全无知觉。因为这种状况,现在的我,依然很难保持身体的平衡。在这种状况下坚持拍电影,也让我克服了比常人更多的困难。

经历过对于死亡的思考,我突然发现人生非常奇妙。其实,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他是带着某种使命的。和匠人故事结缘,可能就是我的使命吧。拍摄《璀璨薪火》,记录中国当代技艺传承人60人,至今,团队自掏腰包投入了近千万。我仍然愿意自己花着真金白银,全中国地跑,5年前就用最先进的4K、3D技术拍摄这部电影,事实证明我的选择很明智。现在再回看这种电影技术,拍摄出来的影片质感依旧非常好。


金华市金华火腿


Q:拍摄过程中,通过与这些匠人的接触,你从他们身上看到什么样的品质?

A:拍摄制作《璀璨薪火》前前后后用了快3年时间。其实,他们为这些手艺,付出了一辈子的年华和精力,从一而终,非常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看见,被认同。拍摄中,我们保持着一种敬畏心,将心比心,彼此就会拥有这样的默契。


景迈翁基村


Q:拍摄《海派百工》,让你对非遗有了哪些新认识?

A:对于非遗我们不能做一个简单的定义。可以说,这些非遗项目已经不再是当下生活的必需品了,当它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它一定会面临生活上的难题,这也是要进行非遗保护的原因。当这些手艺,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就成了生活中的奢侈品。

我们常常会说,生活即是文化, 文化即是生活,非遗更应该是“见人、见物、见生活”,这样它才能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一定要融入我们当下的生活里。因此,我要拍摄的是生活的主线。假如一个大师的砚台作品,不能磨墨,只有收藏价值,它就失去了生活赋予它的意义。贯穿这条生活主线,才会有人的温度,也就是一种非遗的精神,非遗真正要传递给人们的信号,就是这种工匠精神。


宜兴紫砂壶


Q:你说自己拍摄《海派百工》是从一个外来者的视野去看?如何理解?

A:我不是上海人,而是用一个外地人的眼光来看海派百工。我会用自己的视角去讲这个故事。因为是局外人,可能观点会更加中立公正,不偏不倚,不带其他的主观色彩。


Q:在拍摄中,最大的触动是什么?

A:最大的感触就是时间不等人,我需要尽快用摄像机记录下这些属于中国的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人随时有可能离开,一旦离开,那些非遗的声音就会慢慢消失。记录的过程,不论对我,还是对这些匠人,都是彼此成全,我相信我有责任这样继续做下去。


上海古筝


Q:《海派百工》何时与大家见面,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

A:教育是百年大计,传承传统文化更是千年大计,中国的孩子很多对非遗不了解。其实,并非是孩子对传统工艺不感兴趣,而是传播者需要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去吸引孩子。

纪录片《璀璨薪火》发布了AR同名书,只要扫描书中的相片,就会跳出与传承人及非遗技艺有关的视频片段。在AR展上,许多孩子抱着手机一张张扫过去,在展馆里一呆就是几个小时。



《海派百工》计划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投放在上海的公共交通工具上,5分钟一集的体量,坐两站地铁就可以看完。这样一来,不但能服务上海市民,也能激发游客对上海非遗文化的兴趣。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青年报》总第11066期,《生活周刊》第1775期。图片由刘静、韩小宏拍摄,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