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读福州 | 青砖墙前,这家老店,藏着一份玲珑匠心

2018-02-09 夏雨晴 马俊杰 海峡都市报


海都记者 夏雨晴/文 马俊杰/图


传统的福州手工花灯,曾是逢年过节大伙家中必不可少的装饰。两三盏花灯,可以从春节一直闪亮到元宵。


南后街排头的几家店铺之中,不少老街坊都知道陈寿星的花灯店,三十几年,周围的店铺更换了不知多少,但这家花灯店始终开门迎客。传统橘灯、走马灯、莲花灯、天赐麟儿灯、关刀灯、状元骑马灯……十多种缤纷的花灯摇曳在青色的砖墙前,年味中捎着一份玲珑匠心。


满院子的手工花灯,正等着同样有着玲珑之心的人,带它们回家过年

复杂的走马灯至少要做五天

“一整年都在做花灯,但基本就是过年前这段时间卖。”今年60岁的陈师傅一面笑着,一面领着记者绕到店铺后面的院子里,这里是他制作花灯的地方之一。


有的花灯工序在前一年的夏季就开始了


抬头望去,房梁下密密麻麻挂满了成百上千盏各色手工花灯,“我家套房也被我挂得到处都是,这一年下来店里大概会准备两千多盏吧。”


陈师傅告诉记者,自己的岳父岳母都是传统的花灯手艺匠人,他早年间便跟着他们学艺,南后街这家店是1983年开张的。从前一家人一起做花灯,但如今只剩他一个人,他便收了四个徒弟和他一起做,“儿子怎么都不肯做,年轻人基本做不下去。”


扎制花灯是陈师傅的爱好,即便费时费工,依旧能感受到他乐在其中


一面聊着,陈师傅双手便捻起桌上的竹篾搭起花灯的框架来,竹篾轻巧一拗,再随手捡起桌边玻璃纸的边角料一缠,节点便被牢牢地固定住了;遇到不平整、不牢固的地方,打火机点火轻掠,便解决了问题。“手艺活就是这样,随手捡起的布条、塑料绳,我们都能变成工具。”陈师傅嘿嘿笑道,语气中略带了几分自得。


竹条弯折处有时需要用火稍微烧烤一下更易成型


接下来的近一个小时,陈师傅都在低头重复着这些动作,一个小小的灯笼骨架,有四十多个固定节点,“这还是最简单的橘灯,一个做下来也要三四个小时,大的走马灯至少要做五天!”

因为喜欢一直坚守

陈师傅说,手工花灯的材料基本都是自己准备的。竹篾要自己用一根根毛竹劈成,一些纸也要自己染。一盏看似轻巧、简单的花灯,制作起来却是耗时耗力。因为长期低头制作,陈师傅的颈椎常常疼得厉害。


然而这些复杂的花灯售价却并不高,费时小半天的橘灯只卖53元。尽管如此,在价格上,手工花灯仍然比不上机器制作的花灯占优势,订购手工花灯的老主顾,也基本都是一些老人。


状元骑马灯


橘灯造型简练,娘家送此灯祈盼早日添丁


天赐麟儿灯


陈师傅说,因为不赚钱,如今市场上做手工花灯的人越来越少,他自己家中也只剩他一人还在坚持。“我也是因为喜欢,才一直坚持做。不过我也60岁了……”


在成型的竹篾框架外涂上糨糊,再蒙上大红色的玻璃纸,手指娴熟地拈出一朵小红花,簪在灯头上……四个小时后,一盏红红火火的橘灯在陈师傅的手下“出生”了。


观音送子和状元骑马灯,在女儿出嫁的头一年由娘家送出


轻轻地将新做好的花灯挂上墙边细绳,陈师傅又细心地将每一盏花灯拨到最舒适的位置。


满院子的手工花灯,

正等着同样有着玲珑之心的人,

带它们回家过年。


在你身边是否有一些

有故事的街巷或有趣的小店呢

欢迎扫二维码加入我们

分享你身边的福州故事!


  【走读福州】往期回顾  

湖头街 | 织缎巷 | 庆城路 | 东牙巷 | 西洪路 | 树兜路 | 钱塘巷 | 鼓山 | 冶山 | 三牧坊 | 北后街 | 花巷 | 西门 | 九彩巷 | 粉干巷 | 肃威路 | 能补天巷 | 大根路 | 陆庄巷 | 花园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