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编者按:为表达我们对逝去的一位优秀同事、一位优秀师者的哀思和纪念,今天特别刊登单喆慜老师在2013年8月19日接受采访后的稿件,以期让大家对她的成长与成就、思索与行动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本文首发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4年院刊《WE》,此处重发,有个别字句修改。1990年夏天,单喆慜的高考成绩出来了,高居浙江省理科第16名。当时担任中学文学社社长的她,却更钟情于立体几何,希望成为一名空间物理学家,声誉卓著的南京大学天文学系便成为她的第一志愿。江南的夏夜,灿烂银河中的每一个亮点都是满满的期许。然而一个暑假的期盼等来的却是上海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天是8月23日,我永远记得。”“当会计?”惊愕万分的她一路跑到校长室,才知道是母亲瞒着她修改了志愿。母亲认为会计更有“钱途”,而上财的会计系更是首屈一指。这次变故让她的人生出现了转折。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母亲的独断让孩子变得执著和叛逆,这甚至影响了她的整个人生。上财十年第一代实证研究上财会计系的课业虽然严苛,但单喆慜和她的状元同学们只用少量精力就可以轻松应对。大学四年,似乎只意味着时间的匆匆流逝。直到三年级的某一天,本系毕业留校,漂亮贤惠的班主任娄益群毫无征兆地被查出三期肺癌,这让大家开始思索人生的意义。本科毕业前,不愿走求财求官之路的她选择了保送读研。硕士导师石人瑾教授时任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这让单喆慜很早就有机会接触当时上海的大型国企和纷至沓来的外企。期间,她先后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事务所业务蓬勃发展,她边读书边实习,一路做到了项目经理。这为她将来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实务和学术之间自如地跳跃、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奠定了基础。硕士毕业选择读博,挑战不期而至。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证研究成为国外尤其是美国财务会计学界的主流。而国内一直是规范研究的天下,直到1997年《会计研究》第七期发表了刘峰、陈小悦、陈汉文、秦荣生等人撰写的六篇关于实证会计的文章。以此为分界线,国内实证会计开始有实质性进展,而上海财大的转向也更为彻底。也是在这一年,单喆慜师从汤云为教授,攻读会计理论方向的博士学位。初涉实证研究,她在数学上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并开始真正对学术研究本身产生了兴趣。随后,她两次被推荐到香港城市大学撰写博士论文,师从苏锡嘉教授和陈杰平教授。她必须在短期内补上英文、数量经济、统计等一系列基础课程。苏锡嘉老师更是要求她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提交报告向香港城市大学的学术委员会申请课题。单喆慜没有让老师失望,成为全校唯一一个以在读博士生和助理研究员身份成功申请到科研课题的人。在她眼中,“学习不再停留于应付各种考试,而是开始构成挑战。学习开始变得有意义”。单喆慜的博士论文题为《1990~1999中国上市公司收购兼并行为研究》,她所采取的实证研究并不是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从企业内部获得数据,相反,她从企业外部开始搜集、整理。“这些数据经过整理,会反映出一定的规律。而这些结论和成熟理论的解释与企业自身的陈述会有所不同,这让我感受到了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她在毕业论文中充分利用了统计学中的协整技术,以精确的数量关系来定义收购兼并案中的因果关系。她开始甩开当时已有的理论模型,以归纳而非演绎的方法,试图从表层看起来纷繁复杂的个案中整理出购并活动的内在的规律。购并的动因是什么?购并的结果是什么?初始的结果和整合的结果是什么?企业有企业的战略,股东有股东的考虑,这是可以做一辈子的研究题材。这是最早期的行为研究,她认为直觉和常识背后蕴含了可以用数据来组织和解释的逻辑,她的毕业论文令很多业内专家咋舌。上财十年,阅历和才干在冲突中逐渐积累。申万四年在实践中走向成熟鉴于读博期间的优异表现,苏锡嘉教授和陈杰平教授推荐她到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后。但是,上财突然要求她支付押金,以确保出国留学以后最终能回到上财。这笔押金的数额超过了她的经济承受能力,尽管爱才的两位导师愿意帮忙,但是她仍然决定离开上财。她最终转投申银万国证券投资部,成为申万自营业务的操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