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预嘱推广

其他

最新全球死亡质量专家评估出炉: 评价临终关怀质量,纳入更全指标与因素

点击上方蓝字“生前预嘱推广”关注我们吧!编者按:由连氏基金会资助,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连氏缓和医疗中心研究的《2021年全球死亡质量专家评估的跨国比较》报告最新出炉。其核心成员Eric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2021年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官方汉译主题公布!

点击上方蓝字“生前预嘱推广”关注我们吧!经过与处于生命末期或受重大疾病影响的患者、世界安宁缓和医疗联盟的成员和支持者,以及全球安宁疗护与缓和医疗的倡导者的公开讨论。选定2021年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的主题:"Leave
2021年9月18日
其他

点点:沈公你好大的福报啊!

点击上方蓝字“生前预嘱推广”关注我们吧!点点:沈公你好大的福报啊!沈昌文(1931年9月26日-2021年1月10日)曾任知名文化杂志《读书》主编,著名出版家、文化学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沈昌文公在许多读书人和喜欢《读书》刊物的人眼里是神一般的存在。虽然我也自认为是喜欢《读书》的读书人。可我算不上是特别喜欢他的人。不管喜不喜欢,各种场合都有见面。他是个永远背着一个硕大的双肩包,脚蹬一双不怎么讲究的运动鞋的随和老头。回想起来,每次见他都没怎么谈过《读书》和读书,谈得最多的是什么好吃和到哪儿去找这些好吃的东西。沈公永远是一副好脾气的样子,对座中女士无论大小都在获知姓氏之后用一个颇老式的尊称“×小姐”。记得有一次他给我讲自己在上海学徒的时候怎么伺候老板娘的麻将牌局。孤陋寡闻没有见识如我,对这类陌生话题完全不能驾驭,不仅不知如何搭话,还把沈公这付做派贴上了“从旧社会来的”标签。这可能也是所谓“不特别喜欢”的一个原因。今晨得知他去世,享年90岁。朋友说:早上六点,女儿发现其过世。我大惊,速速询问朋友,遂得知他精彩到无人可比的离世全过程:沈公10月下旬出现腹水和下肢水肿,去协和住了一星期。他知道自己是老肝病,没做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就闹着要出院。出院后如常生活。也吃了点温和的小药,但平日里喝点小酒,去馆子打包好菜啥的都没耽误,总之是照着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大女儿沈一是个医生,对父亲的照顾也从容淡定。沈公一贯不要人陪,昨晚说头疼,沈一给他吃了片药,有点不放心就留下来。女儿早上六点去看父亲,身体温热,但生命体征已经十分微弱。医生到场时确定人已经大去。我真的被沈公的离世深深震撼!一个人一生要修多少好事!要多潇洒!多通透!多幸运!才能得到自然母亲这么周全的眷顾,才能有这么一个大大的福报啊!谢谢沈公,让我们这些留在日益变得陌生和危险的世界里的人,茫然四顾之余,亲眼见到了什么是好死和善终。点点2021年1月10日星期日下午1点打开小程序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推出手机微信端应用——“掌上我的五个愿望”实现手机端填写生前预嘱文本“我的五个愿望”。力求把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做到图文并茂、表达形象、积极而不沉重。点击下面的图片,长按后识别图中的二维码进入。微信扫一扫
2021年1月10日
其他

生前预嘱与安宁缓和医疗科普课程上线

点击上方蓝字“生前预嘱推广”关注我们吧!生前预嘱与安宁缓和医疗科普课程视频网课第一节
2020年8月11日
其他

全网首发 | 首档谈论生死话题的音频节目《生死圆桌》今日上线,与明星、大咖畅聊生死

点击上方蓝字“生前预嘱推广”关注我们吧!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喜马拉雅FM联袂推出全网首档谈论生死话题的音频节目《生死圆桌》,节目由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会长罗点点与协会理事洪晃发起,集结各领域明星、大咖,与大家一起聊聊生命的感悟、分享他们从未公开的小故事,见证生命更美丽的样子。“生死圆桌”的前世来自一个叫做“死亡咖啡馆”的构想,节目创意最初由协会理事洪晃提出,希望人们可以聚集在一家气氛温馨的咖啡馆里,喝着冒热气的咖啡,吃着美味的蛋糕,讨论着关于生与死的话题,死亡咖啡馆由瑞士社会学家伯纳德·克瑞塔茲(Bernard
2019年8月20日
其他

【清明回顾】洪晃&罗点点:面对死亡,怎么才算体面?

点击上方蓝字“生前预嘱推广”关注我们吧!编者按:去年8月,协会会长罗点点女士与理事洪晃女士在喜马拉雅FM中,以信件的方式交流关于临终与死亡的话题。互联网时代写信这种“费劲”的交流方式似乎已经被人遗忘。有时,针对一些自己难以很快说清又比较“特殊”的话题,互通信件确实也是一种挺好的沟通交流方式。清明假期,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两封“死亡对话信”吧。在洪晃给罗点点的这封信中,洪晃首次谈到父母离世的经过。点点姐:
2019年4月5日
其他

旧文新读 ▏我的哥哥达伦太

阿爸和老妈为了止住他的晃头想尽了办法,渐渐发现,哥哥睡觉前只要听到阿爸用四胡拉蒙古族《摇蓝曲》就会晃得轻一些。后来又发现阿爸拉蒙古族民间小调《醉汉赶路》,夜里晃的次数就会减少,甚至有时整夜不晃。
2018年9月5日
其他

罗点点讲堂 | 生前预嘱推广志愿者线上初阶培训课程开讲啦

本周我们的志愿者初阶培训课程上线啦,由罗点点老师亲自开讲。现在全国有心加入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推广生前预嘱的朋友们随时随地都能完成初阶培训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积极建议和耐心等待!(点击上方图片开始课程)本系列课程共三讲,每讲60分钟的视频课程中,点点老师将为您描述在科技飞跃中的世界主流医学正剧烈转变的事实,告诉您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用生前预嘱《我的五个愿望》获得最容易被忽视的人生幸福。告诉您什么是缓和医疗,为什么它能帮助人们获得尽量无痛苦有尊严的临终。
2018年7月20日
其他

上千万美国人都在“计划死亡”,你想过自己会怎样离开吗?

Care)大家已不似以前那般陌生了。许多力量都在为生命最后的关怀做着努力。根据美国国家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照护组织(National
2018年3月10日
其他

相约星期二 | 点点:送别小鲁

认识小鲁的人都知道他走路快,这回他又先人一步地去了那边儿。虽然我仍然希望能在微信中看到他告诉我何时回来的消息。但是想到那边儿已经有小鲁大哥在,就觉得很温暖,甚至有点向往。没准真跟王朔说的似的:
2018年3月6日
其他

亲爱的陈小鲁会长永远在我们心里

告别大厅正面,高挂着“亲爱的小鲁永远在我们心里”横幅。大厅的前方,摆放着陈小鲁会长的亲人们敬献的花篮,四周是生前好友敬送的花圈。
2018年3月4日
其他

点点:送别小鲁

认识小鲁的人都知道他走路快,这回他又先人一步地去了那边儿。虽然我仍然希望能在微信中看到他告诉我何时回来的消息。但是想到那边儿已经有小鲁大哥在,就觉得很温暖,甚至有点向往。没准真跟王朔说的似的:
2018年3月3日
其他

北京晚报:生前预嘱的理想与现实

她特地强调,“尊严死”只是放弃过度抢救,与“安乐死”有本质的区别。她主张,生前预嘱并不仅仅是面向老人,凡是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者,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自己的临终做出安排。
2018年1月1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圆满举行中英联合培训基地揭牌仪式

2017年10月15日上午10点,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中英联合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老年医院圆满举行,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会长陈小鲁、北京老年医院书记田喜慧出席此次揭牌仪式并致辞。
2017年10月15日
其他

没有孝文化传统的美国,老人怎样养老?

美国一向是个以年轻人为中心的国家。活力、创新、梦想、奋斗、自由、独立,这些美国人最推崇的价值观都带有很强的青春色彩。不过最近几年,随着1960年代出生的婴儿潮一代纷纷跨入60岁大关,养老问题也浮出水面。目前,每七个美国人中有一个人超过65岁,预计到2020年会上升为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与日本、北欧持平。
2017年9月24日
其他

探索老年人的生命观(一) | 老年是不需要在意的事吗

老年是不需要在意的事吗探索老年人的生命观(一)作者陆晓娅。现任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七彩叶缓和医疗志愿者培训和服务计划”讲师。【积极老龄化不仅仅是穿美服,吃美食,看美景,还应包括追求知识之美,体验创造之美,感受服务之美,锻造关系之美,修炼精神之美,生命因此得到整合,走向圆满。】老年,尾随着退休而来了。开始,它的脚步非常轻盈,轻盈到也许只有几根鬓边的白发、上楼时关节些微的酸痛、一天多跑了几次厕所而已。放下了工作的重担,很多人会短暂地陶醉于“自由”,向往着没有压力的生活。高龄社会的到来,又仿佛大大推远了死亡的地平线,在这段叫做“老年”的漫长日子里,“自由”似乎变成了一种财富。记得有位朋友跟我说:“老年是不必在意的事情。”这个朋友结束了大学的教书生涯后,开始学习舞蹈,还跟着舞蹈队出国表演。除此之外,她也仍然会写些文章,就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看法。看上去,她活得很自由,很潇洒。但是有一天,她得了癌症。动手术前,她问我是否应该写遗嘱。对于“老年”的到来,是应该在意还是不必在意?大多数的中国人,其实都不太习惯也不太喜欢去思考,更是很少言说老年生命的价值、意义与挑战。人们愿意说“顺其自然”,特别是当“正能量”成为一个强势话语的时候,老年生命所要经历的真实过程,都被悄然埋没了。微信群中传播的外国老人80岁跳伞的照片,不断地激励我们在老年活出新的自我,仿佛生命是无限的。丧失是不能言说的,病痛是可耻的,认识到生命的限制是消极悲观的……我们喜欢看到老年的“美”,却不愿面对老年的“真”。从退休那天起,我就决定不再染发。这不仅因为害怕染发剂有害健康,也因为我想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己,面对老年的挑战。但是对我不染发的挑战却先来了:“你把头发染了,至少年轻10岁。”“你可以用植物染发剂啊!”最严重的说法是:“你不应该这么早放弃自己。”我,放弃自己了吗?我内心非常清楚地知道,我是想在面对老年的“真”的基础上,来探索老年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我觉得那才是更加扎实的“积极老龄化”。不在意,不在乎,就当自己还没有老,也永远不会老,这种回避,在心理上其实是一种更深的对老年的恐惧。
2016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