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其他

一封写给时代的情书

她们生活在云南省峨山县的大山深处她们大概是活得最直白的一群人因为靠天吃水索性给村子起名“雨来救”雨来救是祖祖辈辈的心声许多年叫下来雨来救成为了群体记忆她们的生活被清水和浑水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段落常人一气呵成的动作她们要分两步走所有洗涮的东西都是先过一遍浑水再过一遍清水就连洗澡也是先用浑水把自己洗一遍再用清水把自己涮一遍由于浑水刺激皮肤不洗难受洗了也难受因为清水太缺她们的生活自动和浅色绝缘她们衡量物品的价值首先是“耐脏”她们的愿望大部分围绕水展开如果有水要买浅色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如果有水要做很多的事情把生活打理得津津有味……2019年“母亲水窖”项目落地雨来救她们的如果变成了现实清泠泠的水把世界洗净把心情洗美日子过到她们这一代终于不再是对祖辈生活的复制粘贴面对幸福,他们再一次直抒胸臆她们在村子的墙上用大字写出——大雨来救,小雨来救,不如党来救这是一份水汪汪的表白这封写给时代的情书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另一种群体记忆而这记忆的起点是“母亲水窖”往期回顾☞从珍稀到珍惜☞这波笑容,水灵!☞什么样的事情,1元投入,5.6元+的幸福产出?☞乘风破浪的轻舟和水到渠成的幸福
其他

从珍稀到珍惜

生活用水搞定了,李小兰可以踏踏实实地干活儿李小兰43岁了,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整天不停地忙碌才能应对传说中的中年。李小兰的生活很规律,做饭,吃饭,剩下的时间,就是加工弹簧钩。在江西省宜春市飞剑潭乡下坪村,制作弹簧钩是一些人家创收的手段,一个弹簧钩四分钱,她一天叮叮当当地能加工七八百个。这样的生活,虽然乏味了点,但有规律。李小兰的生活规律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母亲水窖”。李小兰生活的下坪村是标准的南方乡村,青山叠翠,云影映塘。下坪村有1520亩稻田,农业用水有辖区内的水库和山盆塘维护,因水库水不能直饮,生活用水一直紧张,而且到了枯水季,水库的水也少得可怜。在没有“母亲水窖”前,下坪村人一年只有两季,丰水季和枯水季,丰水季日子相对好过,到了枯水季,村民们要四处找水吃。从当年八月一直到次年一月,是下坪村的枯水季,长达半年。多年来,李小兰和乡亲们一样,疲于找水、担水、买水。她家曾和左邻右舍凑钱打过井,但是只有十几米深,到了枯水季,井里也没水;她家也曾在农田里挖坑蓄水,“地下榨出来的,种田上肥料什么的,水里什么味道都有。”李小兰说。村里靠近山的人家围起池子蓄点儿雨后山上渗出来的水,当地人叫“山榨水”。村支书彭太焕说,村里爷爷辈的人吃的就是这个水,但是“山榨水”到旱天也会枯竭。总之,在没有“母亲水窖”前,下坪村人吃水全靠自己找,就近找水源,就近引水回家。引回去的水因为没消毒,“烧开的水下面一层沉淀,上面一层浮沫,就中间能喝。没办法呀,没有好水,坏的水也要喝呀。”李小兰边敲弹簧钩边说。那时候到了夏天,厕所不敢用,衣服不敢洗,没有了水,一切都是乱糟糟的。2019年12月,“母亲水窖”集中供水工程在下坪村完工,工程在距离村子9公里的地方重新找了水源,还将不远处的水库作为备用水源。沿着弯弯曲曲的路一直往山里开车,就到了新的水源。水源在两个山丘交汇处,绿树掩映下,一潭碧水平静温婉。水潭中间是一年四季不断流的地下泉眼。这潭水,通过9公里的输水管道到达下坪村。这9公里,穿越道路和田塘,经净水池到高位蓄水池再到农户,确保了全村用水无死角。从前下坪村一年只有小半年有水,现在下坪村是全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示范村”。从缺水村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示范村”,下坪村重建的,是生活秩序。用上“母亲水窖”的水后,李小兰也会按一天八杯水来满足自己。“现在方便多了,根本不担心没水用。”李小兰边接水边说。那天,她家的午饭是尖椒炒肉和烧豆角,两盘清爽的绿。水好了,自然能够烧出食材最原始的清香,不需要用浓油赤酱去提味儿。水安抚了下坪村的三餐,抚平了下坪村的躁动,现在,下坪村除了生活用水,还设计了消防用水。下坪村人把来之不易的水用到了最大化。因为曾经珍稀,所以懂得珍惜。从前取水用的简易蓄水池现在的水源,潭中间有地下泉眼下坪村“母亲水窖”集中供水工程管理房下坪村书记彭太焕拧开阀门,充足的消防用水涌出从下坪村出发,转过一弯又一弯,绕过一山又一山,当视线渐渐开阔起来的时候,就到了畔龙村。畔龙村迎客的姿态有二:几十亩盛开的荷花和村民好客的高山云雾茶。畔龙村的姿态是水托起来的。但是畔龙村是一个天然缺水的地方。畔龙村的摇曳多姿,是“母亲水窖”在宜春交出的答卷。畔龙村在杨崎山脉,因地下结构特殊无地下水源。在“母亲水窖”项目实施前,这里的村民喝水靠在水渠里挑。一条渠,上游在洗衣服,下游在挑水。为了挑口干净的水,他们得起得很早,趁人还没怎么用,水还比较清时,把水挑回家。62岁的张志平在2018年元月“母亲水窖”项目投入使用前,都是每天早晨五点多起床走一里半路去挑水。两担水挑回来,两个小时就过去了。“从前光挑水就好累,现在早上轻松得不得了,”爽朗好客的张志平边招呼喝茶边说。张志平经常买桶装水,炒菜少放一点,煮饭都舍不得用桶装水,把挑回来的水沉淀一下将就用。至于日常洗衣服,就只能到渠里,不管水清水浑好歹涮涮,过过水。畔龙村虽然存不住地下水,却有一股非常好的山泉。在离村子3.5公里的地方,一潭清水在山洞下默默地存在了很多年。从前村里有心无力,潭里的水都白白流走了。现在有“母亲水窖”助力,这潭寂寞了多年的泉水终于可以惠及村民。“母亲水窖”把这潭泉水作为水源,经过净化沉淀再净化,到达村民家里。不仅如此,还修了两个蓄水池,确保了全村人的用水。从前简单粗放地喝水渠里的水,村里经常有人生病。现在,村民们喝上了干净的水,肠胃舒服了,省了买药钱,还省了买水钱。从前张志平家一年花四五百块钱买桶装水,现在一年只需要出几十块钱水钱。从四五百到几十,是人心的凝聚,秩序的重建,信心的重拾。“母亲水窖”引来了甘甜的山泉水水对畔龙村的意义不止于此。从珍稀资源到哗哗地流淌,畔龙村人特别懂得这其中的意义,也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他们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进行水质监测和日常消毒,对水进行认真管理。利用水发展莲藕种植、葡萄种植和肉牛养殖,再加上特有的高产油茶树的种植,村集体经济一年收入20多万元。村里有了钱,集中精力建设公共事业、扶持弱势群体,张志平家去年从村里分到3880元。张志平的日子并不十分如意,老伴去世,家里六口人,只有小儿子一个劳动力。但是“母亲水窖”卸下了她肩上挑水的担子,间接地丰满了她的荷包,让她有条件和精力去享受一杯清香的茶。这杯茶里,盛着社会的善意和“母亲水窖”的责任。这哗啦啦流淌的,是对生活的信心(畔龙村书记何小明检查出水量)有了水,就有了创业的可能李小兰盘中的绿,张志平壶里的茶,都是洁净的水给生活带来的底气。“母亲水窖”一路见证了饮水困难地区的蜕变,万千的水汇聚在一起,汇成了穷乡僻壤间的幸福河湖;无数个李小兰、张志平们的小幸福汇聚在一起,汇成了脱贫工作的大成就,这就是“母亲水窖”送给受益妇女和家庭的礼物。往期回顾☞这波笑容,水灵!☞【再见,老井!】“母亲水窖”集中供水工程落地后营字号村☞什么样的事情,1元投入,5.6元+的幸福产出?☞乘风破浪的轻舟和水到渠成的幸福
其他

这波笑容,水灵!

▲杨翻叶在自家菜地里浇水▲满满的收获,满满的幸福▲接上干净的自来水,喜从心底来▲赵再先的老公在放羊,幸福的生活随水而来▲赵再先陪孙女儿玩水,这在原来是不敢想的▲每天照顾着家里的鸡,任彩英累并快乐着
其他

什么样的事情,1元投入,5.6元+的幸福产出?

在太仆寺旗的草原上,大自然赋予了时间两种颜色:丰草季,广阔无垠的绿把时间染绿;枯草季,生命由盛转衰,时间渐渐褪为枯黄色。在太仆寺旗“母亲水窖”项目村群众心里,生活也有两种颜色:没有“母亲水窖”前,诸多不便把心情染灰,时间也跟着蒙尘;有了“母亲水窖”后,绿的绿,红的红,颜色归位,生活和心情都变得斑斓,草原上的时间也因此折射出迷人的七彩。调查显示,“母亲水窖”项目每投入1元,获得的社会投资回报是5.6元。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的脱贫攻坚,因为“母亲水窖”项目的落地,有了5.6元+的“母亲水窖效应”。▼▼
其他

乘风破浪的轻舟和水到渠成的幸福

▲背对长江,仙女村村民李英在洗橙子公元759年,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时,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途中写下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其他

母亲水窖就是我们的“干劲汤”

5月27日,重庆南川区。早上六点四十,水江镇青龙小学宿舍的起床铃声响起。120多名学生从残梦中醒来,起床穿衣,从干净整齐的脸盆架上取下各自的洗脸盆,到洗漱池前,拧开水龙头,近40度的温水流出,困意很快被驱散。距离青龙小学二十公里外的三泉镇风吹村,55岁的杨兴会已经起床一段时间,身为民宿老板娘的她,每天都要早早起来打扫房间,喂鸡喂鸭。和杨兴会同村的刘朝明,也准备起床招呼家里的鸡鱼和晚熟李。这是南川区的节律。这自然的节律背后,是爱的奏鸣。青龙小学的120多个孩子、杨兴会和刘朝明,有一个共同的故事,叫“母亲水窖”。教育需要爱也需要水青龙小学是寄宿制学校,建在海拔1150米的山上,地势高,水压小,曾经因为吃水上下求索。十多年前,冬天缺水的时候,老师带着学生下山挑水。后来学校终于建了蓄水池,但却因为消毒粉的比例掌握不好,水质经常不达标,每周都会有孩子腹泻的情况发生。青龙小学也是重庆的例外,这里冬天有暖气!一所按照北方标准来过冬的南方学校,可见山上的冬天有多冷。虽然学校有暖气,但是水管依然能被冻住,或者流出冰冷刺骨的水。老师从孩子们入学第一天起就教育孩子们要勤洗手,但在冰冷剌骨的水面前,老师都伸不出手,孩子更怕了,所以冬天学生们一整天都不洗手是常事。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反过来讲,如果池塘没水,纵使教育有爱,很多时候也是枉然。青龙小学从前就是这样,很多孩子的卫生习惯,明知不好,却无力纠正。直到2018年“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来到青龙小学。项目为青龙小学送来了4台直饮机,1台空气能热水器,1台保温箱,铺设了管道,建起了彩钢棚、文化墙和洗手槽。不仅为学校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还开展卫生健康培训。现在,20度的直饮水,既不会让孩子烫伤,又保证了健康。洗手池前的水龙头里,40度左右的温水全天供应,孩子们在水龙头前认真搓手的样子,天真又可爱,卫生习惯的养成终于有了硬件的支撑。▲全天二十四小时的温水,让孩子们的生活有了温度▲每个孩子桌角都放着一杯清彻的水▲幸福之水浇灌出祖国的花朵“每当打开饮水机龙头时,听到
其他

第一口“母亲水窖”和它的初心(下)

作者:张永太(本文有修改)从10到N甘肃马营镇长川村是“母亲水窖”项目村,如今,全村存栏大牲畜620头,小牲畜330头,而在“母亲水窖”来到长川村之前,这简直无法想象。2011年,300口“母亲水窖”落户长川村,同时建起了300处沉淀池和2.3万平方米的硬化集流场。从此,这个年降水量只有4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340毫米的山村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原来只靠地里的粮食卖点钱,现在几乎家家搞起了养殖业。所以当地人心中,“母亲水窖”涌出的不仅仅是一汪清水,更是财富之源,幸福之源。▼有了干净的水,村民贾桂莲的生活也开始考究了不少,每当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贾桂莲总会拿出“罐罐茶”:一个小铁桶,一撮绿茶,一个电热炉,几只小茶盅在茶几上一字排开,用“母亲水窖”的水沏茶给客人品尝。谈笑中,贾桂莲布满沧桑的脸上,荡漾着开心的笑容。▼杨亚萍,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文峰村人,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杨亚萍在家养起了猪。因为丈夫需要上班,主要依靠杨亚萍起早贪黑地喂养母猪和小猪崽们。但是杨亚萍发现,要想搞好养殖,不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更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文峰村大多数人用的是地下水,这里的地下水不仅少而且水质很差,对于搞养殖发展来说是天大的问题,刚开始他们在自家的院子里面打了两口井,可这两口井的水质不但差而且很少,连平时人的饮水都不能满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杨亚萍只好把一半多的母猪和猪崽以很不理想的价钱卖掉。2013年,“母亲水窖”项目在文峰村实施,给了杨亚萍将养猪发展成事业的底气!自从家里的新水窖储上水后,杨亚萍在院子后面又修了三间新的猪圈,还养了12只鸡。现在的杨亚萍成了文峰村的养殖能手,为家庭年创收8万余元。▼2018年春节,家住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庙庄村曹林一家一早就开始忙并快乐着,拧开水龙头,清澈、干净的自来水“哗哗”流出,就着自来水,洗菜、洗肉……一番准备停当,就等亲戚中午来拜年时再炒菜。说起这方便的自来水,曹林脸上乐开了花:“以前都是打井取水,水量小不说,水质也差,生活也不方便,哪像现在,用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做饭、洗东西再也不用担心。”“自从家里通了自来水,不光洗衣服方便了,热水器也派上了用场,冬天在家就能洗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曹林的妻子高兴地说。2017年,“母亲水窖”在庙庄村实施,如今庙庄村成功接通与城市居民“同网、同价、同质、直供到户”的自来水,让苗庄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从N到无穷大截至2019年底,“母亲水窖”项目向甘肃省支持7070.48万元,累计修建集雨水窖36893口,集中供水工程81处,解决了36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同时,这一项目的实施,还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如助力项目地女性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建设“美丽新农村”……从20年前让甘肃人民“吃上水”到20年后的让他们“健康用水”,让更多人从不同层面参与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倡导当地形成了“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爱护水源”的良好社会风尚。20年中,“母亲水窖”与甘肃人民不离不弃,为他们带来了绿色的希望。或许有一天,“母亲水窖”将成为历史,但是,即使到了那一天,“母亲水窖”也不会从人们的心中消失,它带来的幸福、发展、财富和美好的生活将成为漳县人、甘肃人和所有西部缺水地区人民心中的永恒记忆。而这一切,就是“母亲水窖”项目历经20年不变的初心——以“水”为核心,为建设美丽中国、富强中国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往期回顾☞第一口“母亲水窖”和它的初心(上)☞这一次,水往高处流☞“母亲水窖”公益项目实施20年,实现社会价值42亿元点击阅读原文,帮助她
其他

第一口“母亲水窖”和它的初心(上)

作者:张永太(本文有修改)关于甘肃,特别是陇中地区缺水的严重程度,有很多说法。有的说: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分别是出生、结婚和死亡后。有的说:妈妈含一口水,对着孩子的脸一喷,再用毛巾一擦就算是给孩子洗脸了。陇中地区缺水程度的说法可能经过了演绎夸张,但是都表明了当地严重缺水的事实。“母亲水窖”水润中国二十年,也正是从那片干旱的土地上,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从0到1▲漳县三岔镇刘家岘村“母亲水窖”项目冠名碑漳县,甘肃版图上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县,曾经,干旱穷困就是它的底色,在卫星地图上,地处西秦岭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漳县,遍布沟壑,呈现出黄绿相间、黄多绿少的颜色。住在山上的农户祖祖辈辈要从山下运水洗脸做饭,从记事的那天起,吃水就是他们的天字第一号难题。到山下挑水是他们的唯一选择。路程虽然有远有近,但是山路却是一律的崎岖难行。妇女孩童身薄体弱,常常是脚下一滑便摔倒在地上,水洒了,人哭着再返回山下挑水。汪六十,爷爷60岁时得了他这个长孙,便取了这个名字。他说:十多岁时就开始到山下挑水,挑了20多年,直到自己娶了媳妇,生了儿子,她们和自己分担着挑水。汪家的“挑水”工作和那根老扁担正如《愚公移山》里移山的重任一般:“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般地传承下去。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地重复,全村人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的。直到“母亲水窖”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2001年的夏天,当地妇联和水利局的工作人员到了汪六十家。“说是要修‘母亲水窖’,这事早些时候就嚷嚷开了,大家都盼着这一天”。也是从那一天起,汪六十成了“汪第一”,当汪六十知道他家的水窖是全国第一口‘母亲水窖’时,很是激动,一叠声地说:“好用得很,全家人洗脸做饭洗衣服,饮骡子,全靠它了。”▲在汪六十家,工作人员回忆修建全国第一口“母亲水窖”时的情景现在,汪六十家的院落整齐干净,两侧的厢房都是这几年新修的砖房,一侧的新房顶上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水是从母亲水窖里抽上去的。日子一天天变好,但是在汪六十心中,“母亲水窖”是所有改变的开始。他每天都要围着水窖转几圈,“出家门、进家门时,信步就过来了,看着水窖还好,窖里有水,就觉得日子踏实”。▲新房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左边是老房子,右边是新房子从1到10改变的不仅仅是汪六十和漳县的受益户,“母亲水窖”本身也不断进化着。甘南州舟曲县城关镇锁儿头村,没有“母亲水窖”项目之前,大多数村民到村庄一公里以外的供水点肩挑车拉取水,每天要花两个小时以上时间储备生活及牲畜用水。2017年,“母亲水窖”集中供水工程在村里建成,不但兼顾了人们生活用水的需求,更解决了850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保障了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的饮水安全,还增强了村里的抗旱防灾能力,减少了涉水性疾病发生率,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水平。项目建成后,大多数农户购置了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用电器,提高了生活品质。后来村里实施供水排水一体化,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从最初的修建集雨水窖到集中供水工程,再到“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母亲水窖”不断帮助甘肃人民解决饮水困难问题。定西市通渭县第三铺乡党堡村花兰寺学校,因旁有一座花兰寺而得名,学校建于清光绪年间,已有百余年历史。早些年兰花寺学校有地下水,师生们喝井水。后来井里没水了,就建了集水窖,多年来,孩子们就喝收集起来的雨水。2013年,“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在这里实施,给学校安装了安全饮水设备,建起了洗手房,师生们也喝上了经过过滤和消毒的放心水,饭前便后也能洗手了。有了干净、安全的饮用水,到了课间孩子们会像一群小燕子跑去喝水,他们欢快的脚步丝毫没有陇中人们经年累月背水沉淀而来的凝重,而是每一步都带着明朗清澈的温润和希望,飞奔着跑向未来。孩子们的笑声也仿佛在大声的向曾经干涸的土地宣告,“母亲水窖”的水真好喝!点击阅读原文,帮助她
其他

海子的德令哈和它的伙伴们

从前,它们拥有星辰;现在,它们拥有星辰和大海。——题记因为水,他们的生活晕出一片海德令哈是海子诗里的远方。1988年6月,海子在德令哈写下了著名的“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这深情的告白,让德令哈的夜色从那时一直浓到现在。德令哈是现实世界里的当下。现在,德令哈尕海镇富康村的村民们,晨起一杯清洌的清肠水,开始一天的劳作。富康村是移民村,共有98户人家,这个体量,在地图上基本找不到存在感。但是,对于这98户人家而言,小小的富康村,足以撑起他们的新生活,成为他们生命中分水岭般的存在。1看得见星星看不见水德令哈地处青海省中部,青藏铁路穿城而过。富康村的村民们,曾经散落在德令哈的角落里。德令哈的夜,除了海子的诗,还有灿烂的星河。富康村的村民们,是看着星星长大的高原人。这些高原人,曾经,只见星河不见河。不止德令哈,德令哈的伙伴们,也曾经因为水而苦苦求索。-同德县尕巴松多镇殴后扎村的吉措吉,从前都是带着背篓步行几公里才能打回一趟水。背回来的水,要像会计一样精打细算地用。因为不舍得用水,洗衣服洗着洗着就成了泥水,泥水里继续洗。那点饱浸体力和时间的水,在他们生活里周转。做饭,喂牛喂羊,哪一个环节也不能浪费,不然日子就会干得裂开。-循化县街子镇孟达山村的韩永红,过去不仅要花很多时间去很远的地方挑水,而且因为水质不好,喝起来苦不说,把牙都喝黄了。-民和县前河乡茫拉村朵文福家过去虽然有自来水,但是水不仅小,还三天两头没有,有时候甚至一两个月没水。村里人每家都建了水窖,来水的时候放满,没水的时候就像吃老本似的吃窖水。日子过得抠抠索索的,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坐吃水空。-乐都区蒲台乡范家坪村的年轻人,从前上班都不敢走远,因为需要一周回家拉一车水。缺水,干裂了他们飞翔的翅膀。……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被水限制的人生,一种又一种因水生出的无奈。因为没水,他们被迫和自然妥协,被迫给人生做了减法:缺水用的高原人家,曾经安于糌粑牦牛肉,把种菜养花视为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繁文缛节。缺少了绿树鲜花点缀,只见乡村,不见“美丽”。从前赶着毛驴去取水,现在,水到了家门前。2
其他

这一次,水往高处流

"如果你穿越到她们的从前,你便不能轻松地唱起《背水姑娘》。如果你看到了她们的现在,你便可以轻松地唱起《背水姑娘》。——题记"
其他

“母亲水窖”公益项目实施20年,实现社会价值42亿元

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个“世界水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布了《“母亲水窖”品牌影响力和社会价值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母亲水窖”项目的社会回报率是5.6,即投入1元钱,可获得5.6元的产出,经计算,该项目自实施以来实现社会价值约为42亿元人民币(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截至2019年底,“母亲水窖”项目在以西部为主的25个省(区、市)修建分散式供水工程13.97万个,集中供水工程1890处,校园安全饮水项目939个,共318万余人受益。2000年,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组织实施“母亲水窖”项目,旨在帮助饮水困难地区妇女及家庭解决饮用水困难。20年来,项目内容由早期的以家庭为单位建设集雨水窖,逐步发展为以水窖为龙头,集沼气、种植、养殖、卫生、庭院美化等为一体的“1+N”综合发展模式;从重点解决群众生活用水困难到解决人畜用水、生产用水,积极推广并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2011年,在总结“母亲水窖”项目实施10年成就的基础上,根据农村饮水实际及项目发展规划,进一步确立了安全饮水工程、环境卫生、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延伸开展了“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2018年,项目进一步升级,将环境卫生治理、水源保护和赋权妇女结合起来,开展了帮助居民改善生活环境和提升水源保护意识的“母亲水窖-绿色乡村”项目,成为促进水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20年来,“母亲水窖”项目为解决中国农村“吃水”问题、助力农村妇女脱贫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获得珍贵的荣誉。项目先后被载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2005年荣获首届“中华慈善奖”,2015年国际编号20771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母亲水窖星”。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战”之年。“母亲水窖”项目在总结20年品牌影响和社会价值的同时,也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积极规划未来。今年,项目将开展多样态的宣传动员,特别是重点开展公益探访活动,展示项目实施地群众通过项目发生的生活变化,从20年前“吃上水”到20年后的“健康用水”,以及未来“水滋养的幸福生活”,推动公益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人可以从不同层面参与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倡导全社会形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爱护水源”的良好社会风尚。“世界水日”是一个新的起点“母亲水窖”项目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引领,坚持新发展理念,秉承所倡导的平等、安全、幸福价值观,携手更多的爱心伙伴,以“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不断升级拓展,在持续赋能农村妇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富强中国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加入【她公益】月捐计划诚挚邀请您的加入!通过每个月的定期捐赠,支持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贫困母亲关怀、健康救助与女性发展、公益支持与创新等多个方面的行动,为项目提供更稳定的资金支持,让弱势群体改善处境,寻求她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对您的捐赠反馈1.
其他

于欢案:珍惜司法和舆论的良性互动

3月2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首届网络伦理论坛上,中国伦理学会负责人在演讲中提及此事,称: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个事件一定会载入中国法律史、伦理史和新闻传播史。
其他

3.22 | “白浅姑姑”大幂幂世界水日驾临母亲水窖!史上“法力值”最强爱心大使~

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又仅占淡水储量的0.34%。
其他

她是扫了40年厕所最穷的日本外婆,却把悲惨生活过成了神级剧情

更是自动发起“一人一万日元”的活动,只为把她的故事顺利搬上银幕,
其他

母亲健康快车,带她们穿过这严寒的季节……

2016年7月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召开全国健康扶贫工作会议,对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强调要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其他

张一山领跑妇基会公益行动——“为她,我愿跑到天涯海角”

结合当前健步走运动的健身热潮,号召公众特别关注女性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