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英堂书院

其他

什么叫“格物”?

关于“格物”,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传。说的很清楚,格物是儒家研究万物之理的学问,换而言之就是发现事物背后规律的意思。这样说格物是没错的。但是说“格物”已经失传,就是睁眼说瞎话了。为什么睁眼说瞎话呢,因为视而不见。格物作为发现事物背后规律的学问,它是有层次的。最低层次是格一事一物之理。它其实就是现在的物理学、化学的模式。用一些瓶瓶罐罐进行实验,发现具体事物之间的规律。这个在传统文化中叫作术数。由于他需要的智慧不多,通常是匠人所为。术数虽然在传统中国不受重视,但是实际水平确是当时世界领先。以秦兵马俑坑出土的秦兵器为观察对象,如数量最多的青铜箭镞,4万枚箭镞中,只有7支与其它形制不同,在同型式的箭镞中,随机抽取172枚,同一镞不同主面的相应尺寸误差仅为几微米,同一镞和不同镞的主面轮廓的不重叠误差分别小于0.15和0.16mm。与箭镞配合使用的发射器具弩机,从全部28套中抽取13套,发现各零件尺寸亦基本相同,特别是销和销孔的间隙配合有较高精度,零件互换不成问题。但是这种情况在满清入关以后,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术数不需要太高级的智慧,对于汉民族来说很容易传播。但是对于刚入关,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状态的的满清来说却并不容易理解,相形之下,这种知识体系尤其不利于满清统治。所以遭到了灭绝性的打击毁灭。以至于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时从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开花弹百余枚,不禁仰天长叹:"利器之入中国三百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换而言之,左宗棠找到的明代的文物火器都要比当时的武器先进。满清对传统术数的毁损之严重,可想而知。而与此同时,西方的自然科学突飞猛进,新产品层出不穷。后摄抑制,以至于我们只知道西方自然科学,而不知道传统中国术数,更不知道术数或自然科学就是格物的一种,是格一事一物之理。格物的高级层次是格万物之理,也就是发现最高级别的科学规律。这个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易经》知识体系。由于这种格物对当事人的智慧要求极高,更加之它对社会和自然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它的传承一直是秘而不宣的传承方式。普通来百姓不知道它是格物的最高境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以说,格物一道从没有失传过。
2020年1月9日
其他

从形而下的大数据到形而上的易经:谈科研范式的殊途与同归

在科学研究并没有达到”终极真理“之前,不同文明下的科研成果仅仅具有相对的真理性。他们不过是”盲人摸象“中的一员。在现有的人类文明水平上,并不存在着可以担当终极裁判的“科研范式”。不同的科研范式都是完整世界拼图中的一片,合则利己利人,分则孤芳自赏,一叶障目。就本质而言,“大数据范式”是建立在原子论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科研范式。所谓原子论世界观,简单而言是指科研者认为整个世界可以分解成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单元,通过研究每个单元的属性并将其组合,就可以得到对这个世界的完整认知。这样一种范式的研究过程很像是一个钟表店学徒学习钟表修理的过程:拆掉一个完整的钟表,细心研究每一个零件的形状、功能,把所有的零件重新组合起来再形成一个完整的钟表。所以我们也将原子论世界观下的科研范式称之为“钟表匠范式”。实证主义,又称实证哲学。它以现象论为基础,拒绝通过理性去抽象分析感性材料,强调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来发现客观规律的研究方法。它本质上是一种归纳法。由于它是建立在已经发生过事实基础上的范式,所以我们又称它是“是什么”的科研范式。原子论世界观和实证主义的规制下,这一类的科学研究往往采用”选取样本”,通过研究样本来推测整体的科研方式。所以我们也将这样的科学研究称之为“抽样式科研”。抽样式科研的科学性取决于“样本”和“整体”的一致性、同质性。但事实上,样本和整体的一致乃至同质其实并不是普遍现象。“结构整体论”认为只有样本具有“结构代表性”的时候,通过样本研究整体才是合适的。而“有机整体论”则认为,样本就是样本,局部就是局部,样本或局部永远不可能与整体同质。这就使得“抽样式科研”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大数据范式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尴尬境地。所谓大数据,在本质上,并不是数据,而是人类生存方式。它特指的是人类正在从过去的单一物质化生存向“物质化生存+镜像化生存”的复合生存的转变过程。举例而言,过去我们交电费需要去现实世界的营业厅真金白银交付,而现在我们只需要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电子支付。当一个社会实践完全可以在网络世界里履行时,我们就可以说,它已经完成了网络镜像化。这个时候,通过操作它的网络镜像,我们就可以完成过去在现实世界里才有可能完成的事。所以说,只有那些完成了网络镜像化的物质实在才有资格称之为大数据。大数据通常有三个基本特征。学界称之为:大量化、多样性、及时性。这三个特征也可以看做是是否网络镜像化的三个定性标准。大量化,我们又称之为“大到不能假”。所谓大到不能假指的是大数据本质是对物质世界的拟象,这种拟象的程度必须达到一个临界值才有可能实现对应物的网络镜像化,最终实现研究镜像等值于研究对应物。多样化,我们又称之为“多到足够真”。所谓多到足够真指的是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本质上是一个非线性的存在,它类似于原始森林的生态多样性。只有对这个非线性呈现出来的多样性进行足够饱满的拟象,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大数据意义上的镜像,才有可能实现镜像化生存。快速化,我们又称之为“快到有实效”。人类的镜像化生存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它也是一个时间概念。这一点,可以通过网络打车软件得到很好的诠释。只有网络的镜像和现实世界的客观事实存在着时效性,我们才有可能实现“物质化生存+镜像化生存”的复合生存。以网络叫车为例,因为大数据提供了车辆数量、路线、类型等的及时镜像,我们才有可能在现实的物质世界里搭乘上一辆真实的出租车辆,完成自己的出行需求。如图一,正如在现实世界里长、宽、高可以勾勒出一个立体空间那样,在虚拟网络世界里大量化、多样化和快速化也就勾勒出了一个现实世界的网络镜像。通过网络提供的“巅峰视角”,我们可以避免“抽样式科研”的弊端。因为通过研究现实世界的网络镜像,我们不再是样本研究,而是“整体”研究。可以说,大数据范式是“抽样式科研”的最高进化形式。但是,大数据科研依然是“基于象的科研”。因为它是已经发生的世界和正在发生的世界而不是未来发生的世界的镜像。所以,它只能告诉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发生了什么。除非未来和现在同质,它很难告诉我们未来会发生什么。也因为它是基于象的科研,所以在本质上,它是相关研究而不是因果规律研究......而中国传统的“易经范式”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如上所述,大数据是现实世界的“镜像”,而易经则是现实世界万事万物的“卦象”。卦象首先是对世间万物抽象和具象的统一。所谓抽象和具象的统一指的是如果事物的外象与其蕴含的内在规律相统一,则卦象就直接取象,用以表达这个事物。也就是周易系辞所说:“象也者,像此者也。”当事物的外象与其蕴含的内在规律不太吻合时,就取内在规律应有之象。也就是“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这里的“赜”(zé)就是幽深玄妙的意思。整句就是发现事物背后玄妙的规律用卦象来表达的意思。关于卦象的这层涵义,在中国画创作中有淋漓尽致的表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神似与形似”的统一。卦象其次是对世间万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表达。在中国易文化中,天地万物的发展都存在着内在的共通性的发展规律。这样一个共通性的规律被表述如下:“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春秋《易·系辞上》)。这样一段话所表述的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从无到有始于太极,即“易始于太极(《易纬·乾凿度》)。
2018年4月24日
其他

东方科研范式解读——基于易文化的思考

摘要:以易文化为底蕴的东方科研范式是人类文明中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另外一种结晶,她努力从更高的角度——道的层面来整体认知世界,以经过特殊训练不同于常人“圣人”为科研的主体,以人类自身某种特殊的临界状态作为科研的工具与方法,使用有别于现行文字体系的文化符号系统作为自身的语言系统,以“制器尚象”的方式进行着科研实践。在后现代社会,西方文明的弊端日益凸显的时候,正视不同视角下的文明,走文明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在人类尚未抵达所谓“终极真理”之前,每一种文明抑或说是每一种科学范式不过是摸象盲人中的一个而已。其间的区别仅仅在于探究的方向,发现的内容等而已。这就如同身处赤道而感受到炎热的人们与远居极地而备受寒冷的人们,虽则他们的所见、所闻是天壤之别,但前者感受的真理性并不能否定后者感受的真理性,否则就必然是孤芳自赏而夜郎自大,其结果只能是贻笑大方。因而,在现今的人类文明水平之上,并不存在着一种可以担当终极评判者的文明/科学模式,没有哪种文明可以自视为最科学的文明,并以此对其他的文明作出高低贵贱的评判、区分。实用主义者或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总是倾向于用文明之间的生存斗争来评判文明的高低: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一种隐含的逻辑。不过这种逻辑在文明的尺度上是经不起任何的推敲的,这就如同一个人无法斗得过一头饥饿的鬣狗,但这并不能成为这只鬣狗比这个人更优秀的例证。在这样一个阶段,在所有的文明都面临着共同的危机,在生态危机的时候,文明的自我反思是必要和必须的。通过文明的反思,发现那些曾经被误读的文明属性,重新认识那些被忽视了的缺陷和那些被掩盖了的优点,才有可能最大程度上消除不同文明的盲区,才有可能在迈向终极真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这才是真正科学的态度。一、以“道”为核心的科研整体观在东方科研范式中,“道”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它既是科研的视角也是科研的终极目标,这取决于“道”与万物之间特殊的关系。关于这一点,老子《道德经·德经》中有如下描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句想表达的意义首先在于整个世界的运转服从一个叫“道”的客观实在。“道”统帅一切客观事物。把持着一切客观规律,一切事物的发展,各种客观规律的内涵都是诞生于“道”。所谓“道生一”是说宇宙的终极规律道派生出了世间万物的源头“一”,“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阳爻和阴爻重合的符号表征,代表的阴阳还未分化,宇宙洪荒时的状态,而“一生二”阐述的就是万物的本源开始分化出阴阳,“二生三”则强调的是最初相对平衡的阴阳对峙,开始向多元转化,即阳多阴少或阴多阳少这样的方向发展,一旦这样发展,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开始呈现,其结果就是“三生万物”。三代表的是阴阳的均衡态势发生改变,阴阳的组合呈现出类似量的组合式的多样性,也就是万物的出项。而关于“道”本身,《道德经》上篇中作如下描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201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