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会

其他

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3年11月17日至11月19日,由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脑认知与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生理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广州校区石牌校园拉开帷幕。大会以
2023年11月23日
其他

面向Z世代科学家精神巡讲活动走进江苏省南渡初级中学

3月23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办、中国心理学会承办的“面向Z世代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在江苏省溧阳市南渡初级中学举办。本次宣讲活动由中国天文学会推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天体物理博士、助理研究员周团辉主讲。周团辉博士本期宣讲主题是《星耀中华
2023年3月25日
其他

面向Z世代科学家精神巡讲活动走进北京市顺义一中

3月22日,由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主办、中国心理学会承办的“面向Z世代科学家精神巡讲”活动走进北京市顺义第一中学,为550余名师生展开生动有趣的科学家精神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农学会推荐,由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罗闰良主讲。现场听众讲座以“学习袁隆平
2023年3月24日
其他

科普中国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召开河北省心理应急志愿服务工作部署线上会议

为及时有效开展河北省心理应急科普与志愿服务,提升公众心理应对能力,助力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科普中国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于2021年1月11日下午,紧急召开河北省心理应急志愿服务工作部署线上会议。本次会议由科普中国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主办,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简称“科普委”)提供学术指导,河北省心理学会和全国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协同举办。会议得到中国科协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同志在会前亲自对会议组织召开做了部署指导。科普中国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总队长、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主任高文斌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副主任王利刚副研究员,河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鲁忠义教授,河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牧新义教授,河北省石家庄、邢台、唐山等各地科普中国心理应急志愿服务站负责人、全国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部分河北省成员单位、心理服务志愿者等总计209人参加线上会议。科普中国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在中国科协领导的支持下,于2020年9月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和中国心理学会共同发起成立,在服务队总队长高文斌研究员带领下,在最短时间内已初步搭建重点城市的心理应急支援服务站网络,完成心理应急志愿服务信息化工作平台框架建设。在服务队前期积极准备下,本次会议及时启动了心理应急志愿服务平台,发布了心理应急志愿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版),并组织指导河北省条件成熟的服务站点开展心理应急志愿服务热线工作。为实现工作信息对接及时准确,丰富科普资源建设,指导基层心理应急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做出贡献。会上,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主任、科普中国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总队长高文斌研究员对如何快速响应、科学有效开展河北省心理应急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全面动员。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副主任王利刚副研究员和河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鲁忠义教授分别发言,指出在当前防控疫情的紧要关头,要积极联动国家、省、市等各级心理学会等专业组织,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建立上下贯通的长效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战时”心理应急志愿服务工作。本次会议围绕当下河北省心理应急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实战需要,与会同志对当前河北省社会与公众心态及应对工作进行了深入沟通,科普中国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秘书长唐义诚就具体工作进行重点安排。会议还专门邀请了前期开展新冠疫情心理应急志愿服务的专家及一线代表,围绕抗疫重点地区如何开展社群心理支持、疫情期间如何开展心理热线工作等重要议题进行培训和经验分享,报告内容急当前工作之所急,受到与会基层心理工作者热烈好评和积极响应。本次会议召开之后,科普中国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将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及时对接河北省心理应急科普与志愿服务需求,并在中国科协和中国心理学会的领导与支持下,进一步做好人才和技术储备,抓紧建设全国心理应急志愿服务站点网络,在实战中完善“平战结合”机制,助力实现“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会议直播人员现场合影线上部分人员合影
2021年1月11日
其他

推荐 | 专业可靠的中国心理热线(第五轮)

2020年初,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中国全国动员居家防疫,这使得心理热线成为疫情期间民众获得心理帮助最可得及最可行的帮助方式。在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教育部等政府部门的倡导下,广大心理工作者纷纷在第一时间开出了心理援助热线向社会提供服务。为使广大民众在疫情期间能够尽快找到适合的,有质量保证的热线,同时也为促进我国心理服务热线的规范化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系统)、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由湖北东方明见心理健康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心理热线服务调查项目于2020年2月15日启动,至2020年5月1日已经有
2020年6月4日
其他

“抗击疫情安心行动”之面向全国心理委员与广大学生的系列公益讲座

中国心理学会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联合开展的“抗击疫情安心行动”已于2020年1月28日正式启动。“抗击疫情安心行动”的高校组专家成员经过前期准备,决定于2月12-14日面向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及其班级同学开展系列公益讲座。届时将由18位专家组成员开展20个专题讲座,具体安排如下:作为抗击疫情安心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助安心训练营将会以每天10-20分钟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内容陪伴你关爱自己安护身心,稳步、有序地应对疫情共同迎接抗击疫情的胜利!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自助安心训练营开始“山的冥想”减压练习感谢:杏仁核"抗疫安心"志愿小组岭南志愿驰援小分队:李小米
2020年2月12日
其他

《公众抗疫心态自检自助表》上线啦,欢迎扫描填答

扫描填答《公众抗疫心态自检自助表》
2020年2月9日
其他

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理解疫情下的个体心身反应

理解疫情下的个体心身反应——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王建平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空降了一个巨大的刺激源到我们井然有序的生活中,在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和弥漫的不确定感袭来的同时,也打破了人们既定的日常结构,打乱了原本的行程计划。本文希望从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2020年2月8日
其他

权威发布!热线心理咨询伦理规范(初稿)&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

自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微信公众号首发《抗疫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指南》和《疫情特殊时期网络心理咨询工作指南》以来,对全国一线心理救援工作者的工作起到了引领、规范和指导工作。注册系统伦理组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厚积薄发,再度发布《热线心理咨询伦理规范》和《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以便进一步帮助广大心理救援工作者科学、规范、有序、有效的开展特殊抗疫时期的心理救援工作。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伦理工作组
2020年2月7日
其他

【文字精华版】第三讲 | 抗击疫情安心行动之安心大讲堂

▲扫码可看回放内容没有一个春天它不会到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2月3日晚7:30,舒曼教授在钉钉与杏仁核微信平台为大家带来了抗击疫情安心行动系列公益讲座的第三讲:《心理援助志愿者助人自助的理念与技巧》。以下是本次直播内容的精华:心理援助志愿者助人自助的理念与技巧舒曼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江西省中小学(幼)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舒曼教授认为心理援助志愿者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跟谈恋爱有一定相似之处,因为作为一个志愿者,要关注灾民,关注来访者,最基本的状态是“我们眼中要有人,我们心中要有情。”舒曼教授讲座主持人史占彪教授Part1心理援助志愿者助人自助,首先讲理念1.
2020年2月5日
其他

公众居家应对肺炎疫情的六条心理学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染性,需要我们减少外出活动,居家避免暴露于风险当中。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提高人体抗击病毒侵袭的免疫力。而长时间宅居闷在家中,不利于保持心理健康。如何在居家的情况下维持我们的良好心理状态呢,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给出如下六条建议。1主动叙述内心,释放自我张力。尚未接纳疾病带来的生活改变时,我们的焦虑、无聊、紧张或恐惧等消极情绪的堆积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通过当面讲述,或借助电话、微信等通讯工具向亲朋好友诉说内心,有助于我们缓解情绪。当然,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也非常重要。“叙事”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只要可以把发生过的现象串成一个自己可以理解、接受的故事,虽然事情本身不一定有所改变,但矛盾与挣扎撑起的张力,会消减大半。如,可以向朋友讲述肺炎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带来的种种或好或坏的改变。2讲述生命故事,共筑心理安居。居家期间,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听父母辈诉说他们的生命故事,了解家族的生命故事,产生积极体验,获得心理支持,增进相互理解和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结。讲者和听者都会一起进入故事:沉浸、共情与理解。无论是讲者还是听者的浸入,都会带给我们智慧和成长,进而完成个人和家庭的心理安居共建。3记录心路历程,留下生命印迹。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家族、每个社区都有属于自我的故事,或为成长故事,或为抗挫故事,或为灾难故事(如抗SARS、抗洪水、抗地震、抗台风、遭遇交通事故等)。借居家期间,记录成功故事,可以使自己沉浸于喜悦中,获得成就感;记录灾难故事,可以宣泄不良情绪,疏通郁结,改善心情。4接受积极信息,构建正向心态。不一味关注引起负面情绪的疫情信息,负面情绪易使我们沉浸于消极悲观的内心世界,不利于疾病防治;请多关注疫情防控取得进展的积极信息,通过向亲朋好友讲述或者分享疫情一线人员积极的生命故事,为自己和家人营造积极正向的心态。5打破思维束缚,跳出自我设限。人们容易看到自己想看的,听到自己想听的。有焦虑、无奈、抱怨情绪的人们,更容易吸收与自己认知相近、情绪类似的信息,进一步加重并放大自己的焦虑、无奈与抱怨。只有广泛接受信息、倾听权威专家信息、接受正式渠道信息,才能打破思维的自我束缚,打破消极情绪的自我陷入。6转换思考角度,积极赋能困境。把不能串门、不能上街、不能旅游“三不坏事”变为“鼠(数)不清的好事”,如终于可以在家静心休息,恢复体力与精力了;终于有时间与父母亲友亲密接触,拉拉家常,互诉衷肠了;终于有大把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而一直没时间做的事情……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冠状肺炎带来的疫情都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做的是,接纳现实,面向未来。把经历疫情灾害当作一次升华自我认知的机会,当成完善亲密关系的契机。我们共同努力,让阳光充满心间!
2020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