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报

其他

嫦娥六号完成垂直转运!计划5月初择机实施发射

4月27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和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相关工作后,器箭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5月初择机实施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分别于1月、3月运抵发射场后,陆续完成总装、测试等各项准备工作。4月27日,承载着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的活动发射平台,缓缓将器箭组合体从垂直测试厂房安全转运至发射区。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推进剂加注等工作。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图/记者
4月27日 上午 10:55
其他

全年8发丨探秘长六改火箭从研制到批产的快速转型路

3月27日,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完成2024年首次飞行。“我国首型固液捆绑运载火箭长六改首飞成功。”“固液捆绑火箭取得连续成功!”火箭升空(郑斌
3月27日 下午 6:21
其他

新春走基层丨龙年首飞成功!从元旦到元宵,长五火箭再次收获“圆满”

2月23日19时30分,元宵节前夕,在很多人还沉浸于万家灯火的团圆喜庆之时,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一飞冲天,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送入预定轨道,为甲辰龙年开了一个好头。这是长五火箭的第七次发射,也是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的第十一次任务。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经历了从“元旦”到“元宵”的跨越,长五火箭再次收获“圆满”,再次证明了巨箭非同一般的实力。▲长五火箭发射升空(孙瀚东
2月23日 下午 8:25
其他

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7、58颗北斗导航卫星

12月26日11时26分,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第57、58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年12月26日
其他

国际航天大项目纷纷拖期,计将安出?

近日,由于预订的多款火箭首飞拖延,亚马逊公司不得不向SpaceX公司预订了3次发射服务,以便加快部署柯伊伯互联网星座。回顾2023年,一系列国际航天大项目宣布拖期,包括美国“重返月球”、美欧火星采样返回等,原因何在?各国航天工作者有可能采取哪些方法,尽量抢回项目进度?星座遭遇“鸽群”我们平时用“放鸽子”来形容失信于人。这么说来,亚马逊公司之前已为柯伊伯星座发射计划“打足了冗余”,无奈发现一系列新型火箭进度滞后,被迫面临航天项目拖期这个老大难问题,堪称遭遇“鸽群”。柯伊伯星座曾签约的3款火箭均一再推迟首飞柯伊伯星座的目标是向近地轨道发射至少3236颗卫星组网,并在2024年部署首批578颗卫星后,提供宽带互联网服务,与SpaceX公司的星链星座竞争。而后者已发射了超过5000颗卫星,服务几乎覆盖全球,进度遥遥领先。2019年,亚马逊公司宣布向“柯伊伯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并在2020年7月获得发射许可。不过,美国审批方要求亚马逊公司必须在2026年7月之前发射至少50%的卫星,也就是1618颗卫星,且在2029年之前必须发射所有卫星。为此,亚马逊公司在2022年4月6日发起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航天发射服务商业采购,向阿里安空间公司、蓝色起源公司和联合发射联盟预订了83次火箭发射,计划在5年内将柯伊伯星座所有卫星送入地球轨道。其中,亚马逊公司与联合发射联盟签署了38次火神-半人马座火箭发射服务,每次发射45颗卫星;与阿里安空间公司签署18次阿里安6火箭发射服务,每次发射35~40颗卫星;与蓝色起源公司签署12次新格伦火箭发射服务,另外保留15次发射选择权,每次发射61颗卫星。此外,亚马逊公司向ABL空间系统公司购买了RS1火箭发射服务,用于部署2颗原型卫星,又在2021年向联合发射联盟购买9次宇宙神5火箭发射服务,作为“保底手段”。然而,今年初RS1火箭首飞失败,阿里安6火箭首飞从2020年底一路推迟到2024年中期,火神-半人马座火箭首飞已推迟到2024年初。至于自2012年开始研发、原定于2020年首飞的新格伦火箭,至今尚无确切的首飞时间表。这些“鸽子”迫使亚马逊公司在今年10月6日用近地轨道运力超过8吨的宇宙神5火箭发射了仅有数百公斤的2颗原型卫星,又在今年底被迫向“假想敌”SpaceX公司低头。拖期屡见不鲜纵览各国航天计划,航天大项目普遍经历过进度一再拖延的窘境,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了。韦布空间望远镜翱翔宇宙效果图从1989年美国首次规划“下一代空间望远镜”,到“韦布”最初预计2005年飞天,再到2021年底发射升空,项目累计推迟发射20多次,耗资从最初的5亿美元预估成本一路上涨到近100亿美元,拖期“花絮”几乎与其强悍性能、巨大成就齐名。其实,柯伊伯星座当初选定的“火神”和“新格伦”之所以成为新一代火箭中有名的“鸽子”,与蓝色起源公司负责的BE-4发动机密切相关。BE-4液氧甲烷发动机自2011年开始研发,原定于2017年准备就绪。然而,该发动机的研发进度缓慢,而且频频传出各种部件故障新闻,2019年初甚至将整个预燃室-涡轮泵系统“推倒重来”,之后仍长期不能在额定推力水平稳定工作。等到BE-4第一批飞行级发动机下线后,联合发射联盟为了抢回火神-半人马座火箭被耽误数年的进度,今年初为火箭第一级配备了2台BE-4发动机,进行了短暂的静态点火测试,宣称达成重要里程碑。然而,今年6月30日,将用于第二次火神-半人马座火箭验证飞行的第三台BE-4发动机进行地面点火试验时发生爆炸。这次事故为火神-半人马座火箭的前景增添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该型火箭成功发射2次后才有望获得美国太空军认证。相比火神-半人马座火箭需要2台BE-4发动机,由蓝色起源公司开发的新格伦火箭拟装备7台BE-4发动机,依赖性更加严重,至今前途不明。据估算,蓝色起源公司想要确保供货不中断,必须年产数十台BE-4发动机,这显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作为欧空局在21世纪20年代航天发射的主力担当,阿里安6火箭的情况更加复杂。2014年,欧空局正式确立阿里安6火箭的新一代主力地位,大量采用阿里安5火箭的成熟技术,希望降低研制风险。但是,该型火箭的配套产品涉及欧盟内部诸多利益纠葛,参与供应链的公司过多,产品交付时间参差不齐,导致项目整体进度大受影响。而且,发射场更新测发模式和发射设施等建设工作也频频出现拖延进度的情况。2023年更引人关注的航天大项目拖期当属西方两大深空探测任务。11月底,美国政府问责局针对“阿尔忒弥斯计划”发布报告,得出结论:即使追加预算,“阿尔忒弥斯-3”载人登月任务也不太可能在2027年前发射;美国宇航局早前发布的2025年底航天员“重返月球”目标,更是缺乏可行性。报告给出的主要理由包括:SpaceX公司开发的基于“星舰”的载人登月舱以及任务中途补加版“星舰”均进展缓慢,毕竟“星舰”至今仍未入轨,已晚于原计划;公理太空公司研制的新款登月航天服进度不顺,难以及时穿戴测试。美欧合作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示意图此外,美国宇航局下属的独立审查小组对其与欧空局合作推进的火星采样返回计划发出了警告。该计划在4年前敲定,希望从火星上采集约600克样本,送回地球。报告称,火星采样返回计划的初始预估成本为44亿美元,目前已上涨到80亿~110亿美元。按原计划,美国将在2026年发射火星着陆器,预计着陆器(可能包括火星车、火星无人机)和上升器在2028年8月登陆火星。然而,采样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导致航天器发射时间不会早于2028年夏,整个任务的完成时间预计不早于2033年。至于更复杂的火星轨道对接并转移样品、送回地球的过程,以及美欧工作协调问题,恐怕同样不容乐观。终将更加“守时”很多航天项目经历了进度一拖再拖、经费一涨再涨甚至是指标一降再降等项目管理“灾难”,究其根本原因,正是航天技术的高度复杂性,以及对于产品功能、性能的极致要求。众所周知,航天产品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必须克服复杂环境的重重考验,难关包括高温、高压、振动、噪声、冲击等。进入太空后,航天产品还需要经历太阳风、宇宙射线等“冲刷”,遭受高低温、高低压反复锤炼。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强调经济性,航天产品还要追求极致的轻质化,导致安全系数选取不能过于保守。这些颇有矛盾、必须认真权衡的要求都造成了航天产品的技术方案更加复杂,需要攻关达成指标的关键技术过多。数字孪生等仿真技术有助于航天产品研发与之相对的是,当前技术水平对于航天产品的仿真预示能力仍嫌不足,科研过程中需要经过大量试制、试验环节,甚至是实物飞行试验,才能检验方案设计的正确性。这就意味着,仅依照所谓“标准的方法和要求”去设计航天产品,不足以保证可靠性,返工、拖延是难以避免的。尽管存在诸多困难,但随着航天技术进步,加上商业航天蓬勃发展促进产业链壮大,相信航天项目难以管理、进度难以控制的难题终将得到有效解决。随着时代发展,航天产业形态呈现出更加鲜明的开放性,社会广泛参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先进航天技术逐渐从极少数国家垄断的“屠龙之技”,转变为经过商业开发普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日用品,广泛服务于大众社会生活。未来,航天产品有望更充分地融入庞大工业体系中,具备大批量制造、检测流程精简顺畅、模块化易替换升级、备品充裕等特点。届时,航天项目也会像建筑工程一样更易掌控进度,降低拖期风险。本文原载于《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文/于远航编辑/高辰审核/杨建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欲订从速!中国火箭发射班次化2024年开启

中国火箭“舱位通告”来了:2024年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余量(500公里
2023年11月7日
其他

星舰变身空间站?改造计划挑战重重

近日,美国宇航局签署的《太空法案协议》显示,近年来航天界颇为引人瞩目的SpaceX公司的“星舰”,又将迎来一个新的重大任务。美国宇航局计划将进入地球轨道的“星舰”改造成为近地轨道空间站,星舰空间站预计在21世纪30年代投入运营。火箭变身空间居所“星舰”是SpaceX公司正在开发的超重型运载火箭,是世界首型两级完全重复使用重型运载火箭。早在2016年,马斯克就展示了星际运输系统方案及其火星移民计划,其中的核心运输工具就是“星舰”。马斯克认为,利用“星舰”超大的运载能力,以及完全可重复使用特性,星际飞行成本将会得到极大降低。“星舰”在首飞中翻滚炸毁按照马斯克最初的设想,人类将在2022年之前实现至少2次货船火星登陆,2024年实现货运+载人登陆。2艘载人飞船将第一批地球人送上火星,2艘货船负责运送补给物资,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火星殖民地。由于现实中的一系列困难,这一设想已然无法按时实现。不过,在北京时间2023年4月20日,SpaceX公司开展了首次“星舰”飞行试验。尽管组合体在点火起飞后,由于多台发动机在飞行中出现工作异常,速度、高度严重偏离飞行剖面,箭体最终爆炸解体,但是组合体飞行的239秒,依然证明这一庞然大物是可以工作、能够进入太空的。根据SpaceX公司官网公布的数值,“星舰”完全重复使用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150吨;一次性使用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50吨。“星舰”直径约9米,高度约119米,全箭起飞质量约5000吨,最大起飞推力7260吨,规模远超土星五号火箭,起飞重量约为后者的1.7倍。颇为巧合的是,美国第一个环绕地球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就是由土星五号火箭的第三级改造而成的。这次建造充分利用了阿波罗计划剩余的材料。得益于“土星五号”硕大的体格,“天空实验室”全长36米,最大直径6.7米,重约77吨,具有368立方米的容积,远远超过了同期苏联的礼炮空间站。“天空实验室”建设得颇为“奢华”,包括轨道工作舱、过渡舱、多用途对接舱、太阳望远镜等。生活设施也考虑得极为周全,有11个食品贮藏器和5个食品冷冻器,可以贮藏907公斤不同种类的冷热食品。计划变身为空间站的“星舰”第二级(又称星舰飞船)为可重复使用的入轨级,高50米,直径为6.61米,总重约1200吨,结构干重约125吨,一次可将100人送达月球或火星。SpaceX公司表示,可以通过采取与“天空实验室”一样的做法,将星舰飞船的推进剂贮箱改装为可供航天员居住的空间,大大增加星舰空间站的可居住容积。SpaceX公司声称,星舰飞船的可居住容积达1000立方米,将超过国际空间站的全部容积。进阶之前磨难重重美国宇航局将“星舰”改造为空间站的计划,实际上可以追溯至其在2014年推出的商业航天能力协作计划。该计划按照无资金支持的《太空法案》执行,旨在以美国宇航局既有专业知识的结构化共享为代价,实现最少的政府资源投入,促进商业近地轨道经济所需的能力提升。“星舰”第二级改造为空间站效果图这一合作的核心是美国宇航局为选定的公司无偿提供既有的专业技术知识、评审和数据,帮助这些公司开发新技术,各公司则通过自筹资金进行能力实现,发展低轨经济。该计划的第一轮合作公司包括SpaceX公司等4家公司。2023年6月,美国宇航局发布了第二轮商业航天能力协作计划,继续以美国宇航局所持有的技术专长、评估、经验教训、技术和数据的分享来推动商业航天应用。在这一轮计划中,美国宇航局选择包括SpaceX公司在内的7家美国公司,以满足未来商业和政府需求为目标,促进载人航天和商业近地轨道经济的发展。其中SpaceX公司负责开发一个集成的近地轨道架构,该架构包括将“星舰”作为运输系统和近地轨道太空目的地元素,由超重火箭、龙飞船和星链星座共同支持,且含有载人和货物运输、通信、运营和地面支持在内的组合能力。此次美国宇航局和SpaceX公司达成协议,要求最终在2028年第四季度完成“星舰”近地轨道载人空间站的产品设计评审,并为此明确了2023~2028年的13个里程碑节点,这也是“星舰”变身空间站所需要克服的技术挑战。处在第一位的就是“星舰”入轨试飞,也就是使用超重助推器成功发射星舰飞船。接下来需要克服的挑战依次是“星舰”首次携带有效载荷发射、“星舰”回收、推进剂在轨储存验证、“星舰”在轨服务/回收/对接验证、低轨长期载人运营验证、“星舰”发射/入轨/着陆全流程验证、“星舰”低轨运输和居住能力验证、“星舰”低轨载人空间站能力验证。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星舰”将在2028年底正式变身成为一座在地球近地轨道运行的空间站。畅想未来前景光明对于轨道空间站,人们其实早有畅想,比如太空旅游、太空旅馆、太空度假等等。但是由于昂贵的太空发射费用,以及运载火箭能力的限制,以往的空间站居住面积非常有限。即使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宽敞的国际空间站,其内部容积也仅有915.6立方米,相当于在320平方米的房子内,要常驻6名航天员,只能算是一个“小康之家”吧。“星舰”第二级改造为空间站效果图而目前太空消费的主力,还是那些巨富之人。自2001年美国富商丹尼斯·蒂托成为第一位太空游客后,世界各地富豪开始陆续加入。此后8年,又有6名太空游客陆续登上国际空间站,费用达数千万美元。花这么多钱,却只能挤在这么小的地方,确实不利于太空旅游市场的扩大和产业的持续发展。星舰飞船改造的空间站,轻轻松松就可以达到1000立方米的容积,甚至可以批量制造发射入轨。那么,未来在近地轨道上出现一连串豪华太空度假宾馆,应该也不愁没有客人入住了。当“星舰”变身空间站的技术成熟之后,开着“星舰”去月球、去火星也就不再是什么难熬的事情了,游客甚至可以吃着火锅唱着歌,不知不觉就抵达目的地了。当然,再美好的未来,也需要付诸一步步现实的行动才能实现。当前SpaceX公司面临最紧要的一件事就是尽快实现超重-星舰的成功首飞。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官网9月8日消息,“星舰”首飞事故的调查工作已经完成。最终的调查报告列举了导致首飞失利的多个根本原因,并要求SpaceX公司必须采取63项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措施包括重新设计火箭硬件以防发生泄漏和火事故灾、重新设计发射台以提高其稳定性、在设计过程中引入更多评审、对包括自主飞行安全系统在内的关键安全系统和组件开展更多分析与测试工作,以及使用更多变更控制策略。目前SpaceX公司正在落实所有整改措施,并向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申请许可证修改,在满足所有的安全、环境和其他监管要求后,就可以复飞“星舰”了。本文原载于《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9月16日二版文/于远航编辑/高辰审核/杨建
2023年9月18日
其他

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全面启动

8月31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全面启动实施,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从即日起至9月30日24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一代载人飞船、载人月面着陆器的名称。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等。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模拟动画载人登月任务主要过程为:首先发射月面着陆器,月面着陆器在环月轨道停泊等待,然后再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飞船与着陆器在环月轨道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进入着陆器,着陆器与飞船分离后下降到月面,航天员开展月面活动。之后,航天员乘坐着陆器起飞上升与飞船对接,航天员进入飞船。飞船与着陆器登月舱分离后,返回地球。据介绍,新一代载人飞船是在神舟飞船基础上全面升级研制的新型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由返回舱和服务舱组成,主要用于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兼顾近地空间站运营,具有高安全、高可靠、多任务支持、可重复使用的特点,登月任务可搭载3名航天员往返地面与环月轨道,近地轨道飞行任务可搭载7名航天员往返地面与空间站。新一代载人飞船方案图月面着陆器是我国全新研制的地外天体载人下降与上升飞行器,由登月舱和推进舱组成,主要用于环月轨道和月球表面间的航天员运输,可搭载2名航天员往返,并可携带月球车和科学载荷,是航天员登陆月球后的月面生活中心、能源中心及数据中心,支持开展月面驻留和月面活动。月面着陆器方案图征集活动按照发布公告、初步评选、网络投票、最终评选和结果公布5个环节组织实施,所有热爱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自然人、法人及组织均可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为最终入选方案作者颁发纪念证书,并安排赴发射场观摩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另据文昌航天发射场消息,目前该发射场正在规划建设新一代载人登月火箭发射工位,我国载人登月将从文昌启航。文昌航天发射场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管理,是中国空间站建造母港,也是世界最先进的航天发射场之一,我国唯一可以执行重型火箭发射任务的地方,已圆满完成问天、梦天实验舱和天舟四号、五号、六号货运飞船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在空间站建造工程中担当重任。“我们将全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师廖国瑞表示。我国2024年将发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其中,根据2024年度飞行任务规划,天舟七号和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人民网编辑/孙喆审核/刘淮宇监制/索阿娣
2023年9月1日
其他

“勘、采、用”三步走,当“天工开物”走向太空

自然资源的储量和利用程度决定了人类文明能够延续的极限,而太阳系中则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开采价值。太阳系中已观测到约130万颗小行星,绝大多数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称为主带小行星,约有3万多颗接近地球轨道的近地小行星。由于探测信息缺乏,Asterank数据库进行了初步统计,仅对997颗小行星进行了价值估算,其中701颗价值超过100万亿美元。综合考虑资源开采价值与技术可行性,目前较适合开采的近地小行星约为122颗,其总价值超过750万亿美元。太空资源开发是实现可持续太空探索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将催生“太空新经济”,为解决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地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是否有能力开发太空资源,必将成为国家间经济实力竞争的一项重要科技能力,同时也会成为航天大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形成太空资源开发“发展路线图”太空资源开发将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形成新产业体系,改变全球原材料供应和全球经济格局,并在科技、经济、社会、安全和政治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正如大航海时代创造的奇迹一样,以太空资源开发为代表的‘大航天时代’将会拓展人类生存发展新空间,创造人类发展史的下一个奇迹,带来人类文明新的繁荣。”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表示。随着航天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已具备全太阳系探测能力,太空探索活动将逐步由探测阶段进入资源开发阶段,地月空间已进入经济开发阶段,太空资源开发活动将逐步从地月空间向更远的深空扩展。太空资源开发利用已成为国际航天强国重点发展方向并吸引了大批商业公司纷纷投入开发热潮。“航天科技集团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责无旁贷,理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为开发太空资源、促进太空经济繁荣作出应有贡献。”王巍说道。王巍院士发言王巍领导的研究论证团队经过近三年的战略论证和关键技术探索,在航天科技集团对太空经济论证研究,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等提出的地月经济区概念的基础上,组织完成了《太空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的发展战略论证,开展了一系列单项技术的探索和攻关,提出了太空资源开发的顶层发展规划设想,初步形成了太空资源开发技术攻关方向、发展路线图以及任务布局。发起“天工开物”计划倡议为进一步推动太空资源开发科技专项的论证与研究,8月19日,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探索浩瀚宇宙、开发太空资源”为主题,对太空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深入探讨。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术交流会王巍院士作为空间科学与试验专委会主任和此次会议主席,在会上作《太空资源开发体系发展设想》特邀报告,系统阐述了太空资源开发的概念内涵。他结合太空资源开发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主要进展,借鉴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科技著作和“物自天生·工开于人”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发起“天工开物”计划倡议,推动我国太空资源开发科技专项的论证研究。报告提出了以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为目标,以地外水冰资源利用为基础,以两大天体间拉格朗日点L1/L2为节点,由近至远、分步建设太空资源开发体系的设想。——逐步建设月球、近地小行星、火星、主带小行星、木卫星等水冰资源开发设施,逐级形成地月L1、日地L1/L2、日火L1/L2、谷神星、日木L1太空资源补给站体系,逐渐形成全太阳系资源的探索开发能力。——拟建设太空资源补给站、太空资源运输通道、地外天体采矿站、太空资源加工站、太空资源低成本返回通道等太空资源开发基础设施,逐步形成月球资源开发、近地小天体开发、火星资源开发、主带小行星采矿、外行星探索开发以及内行星探索开发等太空资源开发体系,具备规模化、商业化的太空资源开发利用能力。——重点布局空间进出、太空运输、太空补给、太空采矿、太空资源加工技术,重点突破低成本资源返回、航班化空间资源运输、太空资源补给站、地外天体采矿站、太空资源加工站等共性关键技术。——提出了“勘、采、用”阶段目标,初步给出了2035年、2050年、2075年及2100年前全太阳系资源开发4阶段的发展路线图,推动我国太空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文/记者
2023年8月31日
科技新闻

性能不俗雄心大,印度“月船3号”成功落月

北京时间8月23日20时34分,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在月球南纬69.37度、东经32.35度的南极附近区域,使印度成为“月球着陆俱乐部”第四个成员。回顾1个多月的奔月之旅,月船3号探测器的任务进程有哪些特色?配备了哪些先进仪器?纵览印度探月史和未来规划,它又寄托着印度航天哪些使命和梦想呢?接力承载探月梦事实上,“月船3号”早已不是印度航天第一次将目光望向月球,可以说印度探月之路此前经历了一波三折。“月船3号”着陆月面动画演示2008年10月,印度发射了本国首个探月器,即“月船1号”,同时是印度航天第一次深空任务。这个探月器包括1个轨道器和1个撞击器探测器,通过巡视和撞击月面,对月球的表面和内部进行细致勘测,并发回了大量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探测成果,科学家们初步确定:月球上存在固态的水冰资源。这也堪称“月船1号”最重要的发现。虽然2009年8月底“月船1号”因内部仪器过热而发生故障,与地面失联,任务被迫终止,但它基本上实现了印度航天的预期目标。印度第二次探月任务更具挑战性——继苏联、美国、中国后,探测器尝试软着陆月球表面。2019年7月22日,月船2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它包括1个轨道器和1个着陆器,主要任务是绕月观测和安全着陆月球南极,收集水冰、岩石和土壤样品。遗憾的是,着陆器距离月球表面约2.1公里时失联,后被发现坠毁。然而,我们不能认为“月船2号”完全失败。其轨道器至今仍在绕月球运行,持续为月球科学研究及未来探索任务提供数据,并成功与“月船3号”建立通信连接。此外,“月船2号”上的许多科学仪器由印度独立研制,锻炼了印度航天配套产业发展,也为下一步探月任务积累了经验。雄心勃勃终成功据公开资料显示,月船3号探测器包括1个推进模块、1个着陆器和1辆月球车。“月船3号”奔月路线示意图具体来讲,推进模块呈现盒状结构,安装了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和通信设备,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充当了中继卫星。在奔月途中,推进模块先后驱动探测器连续5次提升近地轨道高度,8月1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8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接下来缓慢多次降低轨道高度,为着陆月球做好准备。换个角度来看,“月船3号”这种轨道设计固然可以节约燃料,但也体现了印度LVM3火箭的运力不足,增大了变轨过度消耗燃料的风险,成功落月存在一定的幸运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月船3号”的着陆器比“前辈”重了200多公斤,体现其装载设备和安全保障措施升级。成功着陆后,着陆器需借助坡道释放26公斤重的普拉吉安号月球车,正式探索月球表面。这辆6轮太阳能月球车未来将借助着陆器、“月船2号”轨道器等与地球团队保持通信联络。它配备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和α粒子X射线光谱仪。其中,X射线光谱仪突出于月球车前端,并旋转90度,以便研究下方物质,揭示月球表面的化学成分,帮助科学家确定着陆区域周围土壤和岩石的元素成分。着陆器还携带了地震仪,计划进行探测月震的科学实验,希望获取有关月球内部结构的线索。另外,“月船3号”首次探测太阳辐射的带电粒子在月球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开展月球原位热探针实验。通过各种设备的激光脉冲,科学家有望更好地研究地月系统及月球内部的引力作用,了解月球土壤的热导率、密度等物理特性,指导未来探索月球资源任务。从印度整个探月工程规划来看,印度航天机构对“月船3号”寄予厚望,早在发射之初就自信满满地表示,它将证明印度作为“新兴技术强国”在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实力,帮助印度在全球太空科技领域树立“领导地位”。未来挑战更高峰“月船3号”在印度探月计划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此前,印度提出了环绕探测、着陆探测、月面取样和取样返回共4个阶段的探月任务规划。其中,“月船1号”实现了环绕探测任务,还实施了月表撞击探测;“月船2号”的目标是掌握月面软着陆技术,并开展巡视探测,不幸失败后,交由“月船3号”实现。月船3号着陆器与月球车进行组装测试此外,印度和日本正在联合推进月球极区探测任务的研制工作,虽未正式立项,但已被印度方面称为“月船4号”,预计2026~2028年发射。按计划,“月船4号”着陆月球南极点附近后,将使用印度研制的钻机,钻取月球地下样本,并加热分析其是否含有挥发物,尤其是水冰资源。着陆器还将验证月夜生存技术,设计寿命达到6个月,以便未来支持更复杂的月球探测任务。为了提高航天自主能力,印度正在论证“月船5号”项目,可能在2030年前后发射。其定位和功能类似“月船4号”,同样计划着陆在月球南极,但将由印度主导任务,研制大型月球车,钻取样品进行原位研究。更进一步,印度还在考虑月球取样返回的远景任务规划,可能命名为“月船6号”,但实施时间将在2030年之后。不难看出,印度探月规划选择了“绕、落、回”的宏观发展思路,但印度根据自身能力和国际合作环境,重点规划了月球南极区域取样探测任务。除了上述与日本开展探月合作、寻求搭载美欧仪器外,印度还签署了由美国主导的“阿尔忒弥斯协议”,将与美国在探月方面加强合作。比如,“月船3号”的着陆点选定,是印度科研人员综合权衡“月船2号”轨道器和美国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的高分辨率照片、数据的结果。在“月船3号”着陆月面的过程中,美国宇航局的深空网络多个大型天线提供了支持。未来,印度可能与西方在探月领域深度交流,引进关键技术,研制更先进的月球探测器,甚至不排除发展融合了西方技术的下一代火箭和飞船,参与载人登月任务。这样看来,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推进,印度探月项目的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本文素材源自《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文/范珊珊编辑/高辰审核/杨建
2023年8月23日
其他

一箭五星!快舟一号甲火箭成功发射和德三号A-E星

8月14日13时3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将和德三号A-E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和德三号A-E星(交通六号-十号卫星)是由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交通VDES卫星系统的组网星,主要用于“陆海空天”一体化的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交通VDES卫星系统是海上智能航运通信、海洋态势感知、智能海洋探测的基础保障,并可提供全球覆盖的卫星物联网通信服务和通航领域飞行器监管服务,将成为“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快舟一号甲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工所属航天三江旗下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主要为300公斤级低轨小卫星提供发射服务,具有飞行可靠性高、入轨精度高、准备周期短、保障需求少、发射成本低等特点。本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的第22次发射。图片视频/胡煦劼编辑/高辰审核/杨建
2023年8月14日
其他

我国一箭多星新纪录!长二丁成功发射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6月15日13时30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3号发射工位开工,工期180天!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设再提速

6月13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3号(固体火箭)发射工位开工奠基仪式在文昌市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举行,项目建设全面启动。该项目由中建一局承建,位于文昌市东郊镇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内。项目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钢管塔架结构,二级耐火等级,7度抗震设防烈度。建设内容包括动力中心、试验工作用房、废水处理设施用房、小型固体火箭发射工位设备用房等,计划工期为180天。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市场化运营的航天发射场系统。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3号(固体火箭)发射工位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夯实文昌航天事业基础设施,为提升我国民营运载火箭发射能力和解决目前商业航天发射资源相对紧缺的局面贡献力量。来源/《海南日报》、中建一局微信公众号编辑/姜琼琼审核/贺喜梅监制/索阿娣
2023年6月14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快舟一号甲火箭成功发射“龙江三号”试验卫星

6月9日10时35分,命名为“快舟·锐科激光号”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一星”方式,将我国首颗平板式新体制通信试验卫星“龙江三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快舟·锐科激光号”火箭发射瞬间“快舟·锐科激光号”火箭发射现场“龙江三号”试验卫星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主要用于验证星地高速通信、平板式卫星平台等关键技术。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快舟一号甲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工所属航天三江旗下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主要为300公斤级低轨小卫星提供发射服务,具有飞行可靠性高、入轨精度高、准备周期短、保障需求少、发射成本低等特点。本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的第20次发射。文/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图/罗海峰视频/李裕祥
2023年6月9日
其他

一箭26星!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北京时间2023年6月7日12时10分,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采取“一箭26星”方式,将搭载的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该批卫星主要用于技术验证试验和商业遥感信息服务。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第2次飞行。精彩回顾:一箭六星!力箭一号火箭首飞成功来源/我们的太空编辑/戴敬宜审核/贺喜梅监制/索阿娣
2023年6月7日
其他

3300秒!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单台试车时长再创新纪录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130吨级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完成上台后的第六次试车,试车取得圆满成功。发动机累计试车时长达到3300秒,再次创造我国百吨级发动机单台试车新纪录。本台发动机是进入研制交付并行阶段后的第一台研制产品,肩负着产品技术状态固化后的首次寿命极限摸底考核。地面极限摸底是暴露产品薄弱环节的必要及最重要的技术途径,也是验证产品工作可靠性的最有效措施。130吨级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自研制以来,格外注重产品的极限摸底考核,暴露出多项技术薄弱环节,并采取了有效的技术改进,提升了产品的本质可靠性。为控制风险,研制团队集思广益、开展了充分的风险识别,提前规划前置试验释放风险,制定了周密完备的预案,保障了试车顺利。该发动机为我国未来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需要具备更高的综合性能及可靠性。研制团队秉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产品研发态度,130吨级泵后摆发动机在半年内再次刷新最长试车记录,发动机工作时长超10余倍任务时间,再次验证了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微信公众号编辑/苗珊珊审核/杨成监制/索阿娣
2023年6月7日
其他

着陆场准备就绪,迎接神十五乘组回家!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按预定计划,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返回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五号搜救回收任务6月1日凌晨按照全系统、全状态、全流程,组织航天员搜救1:1全系统综合演练。这是任务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进一步检验了着陆场系统搜救回收任务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和保障能力。目前,东风着陆场直升机搜救分队、空运机动搜救分队、地面搜救分队、着陆区周边民兵分队等各方搜救力量已经就绪,东风着陆场做好了迎接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的各项准备工作。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是东风着陆场执行的第4次载人飞船搜索和航天员救援任务。针对此次跨凌晨搜救行动,东风着陆场开展了大量针对性准备工作。近期,东风着陆场组织各方参试力量有序推进了搜救任务直前准备,已经按照单项训练、系统间匹配训练、空地协同训练、全系统演练等4个阶段组织了多次训练演练,按照规定完成了直升机试飞、定检等飞行考核训练。文/新华社图/央视新闻截屏视频/中国战略支援微信编辑/李庆勤审核/李淑姮监制/黄希
2023年6月2日
其他

“神箭”就是稳!我国新一批神舟飞船首发船送神十六航天员奔赴“天宫”

5月30日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年5月30日
其他

长十火箭栅格舵展开试验成功!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圆满完成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栅格舵展开试验。该项试验是新一代载人火箭在原理验证阶段开展的首项机构类地面试验,主要验证栅格舵方案设计的正确性。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是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规划,为发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而全新研制的高可靠、高安全的新型载人运载火箭。火箭一子级按照可重复使用需求进行设计,栅格舵将在回收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长征四号乙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三号G星

4月16日9时36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风云三号G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执行本次任务的火箭与卫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
2023年4月16日
其他

首次发布!国内首个干涉SAR商业卫星星座数据产品

3月2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国内首个干涉SAR商业卫星星座的数据产品。该星座由四维高景二号01、02星两颗卫星组成,于2022年7月1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二号01、02星采用双星编队InSAR模式和分布组网D-InSAR模式,可实现1:25000比例尺高精度地形测绘、厘米级地表形变检测、优于1米的高分辨率成像,是国内工作模式最多、产品精度最高的干涉SAR商业卫星星座,整体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该星座与四维高景一号01、02星组网运行,形成国内领先的光SAR一体服务能力,在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生态环境和住建等传统遥感应用领域具备极高的使用价值,同时在实景三维、智慧水利、城市安全、自动驾驶等新兴市场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四维高景二号01、02
2023年3月22日
其他

“快响利箭”长十一成功发射试验十九号卫星

3月15日19时41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试验十九号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有“快响利箭”之称的长十一火箭在2023年的首次飞行,也是该型火箭自首飞以来连续16次取得发射成功。▲冲向天际(任悦鸣
2023年3月15日
其他

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

近期,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要求加强“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并就此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全国两会期间,“基础研究”成为热词被频频提及。如何加强基础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航天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来自中国航天科工的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基础研究”提出提案,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科技委常委王桂玲围绕完善定向基础研究需求生成机制、助力科技创新提出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1所科技委常委刘强提出了关于设立国家战略领域长期科技研发计划的提案。其他几位来自中国航天科工的全国政协委员许波、屈国欣、李秀敏也围绕激励军工企业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联名提出建议。01基础研究是科技事业大厦的“地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活动中,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应加强好奇心驱动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目标驱动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以及市场驱动的应用基础研究。唯有此,才能成体系布局、成系统推进基础研究,将基础研究与国家战略、国家发展目标真正结合起来,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近年来,我国将基础研究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不断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类脑芯片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中国航天科工保持每年投入科技创新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10%以上的强度,重大武器装备研发等若干领域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在以往的航天工程实践中,我们取得了宝贵经验。”刘强介绍,一方面,举国体制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专项领导小组、部际联络员会议起到了很好的组织领导作用,航天研究院在关键技术攻关、工程实现中切实承担了主体责任的作用,相关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实现了较好结合,作为责任主体的航天研究院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持续提出面临的机理和基础问题,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工程提出的问题,持续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和机理现象解释,不断将工程研发工作向前推进。02应设长期计划,加大投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回顾部分,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这也是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我国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根本上是因为起引领支撑作用的基础研究还不足、核心科学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提出,“真正的原始创新来自基础研究,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实现全面超越,就要在自己家的院子种自己的树,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结出自己的果子。”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我国科技界面临着相对突出的共性问题,即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成果不足。”刘强认为,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基础研究周期不足,另一方面是基础研发计划与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解决问题的关键取决于人才和可供人才持久发力的好的研发平台。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科技不断进步,航天很多领域已经进入了科学和技术的“无人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才能不断攀登新的航天科技高峰。为此,刘强提出了关于设立国家战略领域长期科技研发计划的提案,建议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具体而言,该建议主要包括3点内容:一是设立国家战略领域的长期科技研发计划,计划要以实现国家在该领域的最终目标为限进行设定,做到周期长、可持续性强;二是针对事关国家经济发展面临“卡脖子”风险的前沿领域和事关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领域,选定战略领域和责任主体;三是在国家部委组织领导下,责任主体会同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研究提出该领域的国家长期科技研发计划,研发计划侧重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国家财政每年对相关研发计划保持必要投资强度、予以长期持续支持。记者/宋皓薇编辑/贺喜梅审核/李淑姮监制/索阿娣
2023年3月8日
其他

杨孟飞:构建地月空间基础设施,抢占先机领跑产业市场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突破,地月空间已成为人类活动空间的新疆域和新的空间制高点。地月空间蕴含着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独特的环境资源等,其开发利用将极大地促进国计民生,未来可成为国民经济的新支柱。同时,地月空间是研究地球起源与演化的“最佳标本”,有望牵引和催生科技创新产出,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新引擎。如今,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和组织面向地月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已纷纷制定了战略发展规划,将地月空间视为战略发展新高地,开始布局抢占频率、轨位、区域等地月空间核心战略资源。今年,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孟飞就加快我国地月空间发展提出了提案。杨孟飞认为,地月空间开发利用已呈现出全球化趋势,资源开发利用、太空服务等地月空间产业正在萌发,要实现有关目标,必须构建地月空间基础设施。2001年,我国提出建设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的概念。目前,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已形成了体系化发展格局,可提供通信、导航、遥感观测等全球化服务。“我们已经具备建设地月空间基础设施的能力,当前正是空间基础设施向地月空间扩展的关键时机。”杨孟飞指出,我国探月工程、高分工程、北斗工程和空间站工程已圆满完成,为我国后续大规模地月空间探索和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管理、技术、物质和人才基础。但杨孟飞也从顶层规划、空间资源和产业市场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月空间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不足。“我国还未明确提出统一的地月空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杨孟飞认为,面向后续月球探测、载人登月、行星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当前正是加强统筹规划的最好时机,从而避免“一次任务一次设计”的建设、科研与应用需求难以有效衔接等问题,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面向国家重大工程任务需求,目光长远地牵引航天产业发展。据了解,目前已有23个国家先后签署“阿尔忒弥斯”协议,加入由美国主导的月球探测计划。杨孟飞指出,在未来10年内,地月空间的航天活动将呈现井喷式增长,我国即将面临地月空间发展新格局,提早部署、统筹规划、把握先机,及早布局地月空间资源开发和利用,已经日益紧迫、刻不容缓。“目前,美、欧、日均已提出了地月空间基础设施的相关规划,但尚未进入在轨建设阶段。对我国而言,当前正是抢占先机、领跑地月空间产业市场的关键机遇期,影响重大,意义深远。”杨孟飞表示,在产业市场方面,我国正处于“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关键时机。就加速推进我国地月空间航天产业发展,杨孟飞提出建议,要抓住机遇,尽快开展地月空间基础设施规划,并加快实施系统建设,为地月空间发展提供基础性、通用性的通信、导航、监测等服务,牵引空间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助推地月空间经济,培育新型支柱产业,打造中国主导的国际合作平台,共享共建,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彰显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全人类和平利用地月空间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记者/邓雨楠视频/张晓宁封面/央视网编辑/高辰审核/杨蕾监制/索阿娣
2023年3月5日
其他

长二丁成功发射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 高分专项工程空间段建设任务圆满收官

12月9日2时31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火箭发射瞬间。庄嘉靖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赴一场天宫盛会

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如期启航,在起飞后约6.5小时以前向对接的方式抵达空间站组合体,护送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进驻天宫。三舱、三船、六人,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发射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以来最热闹的一次聚会。山河壮丽在脚下,星海璀璨在眼前,从此天宫不寂寞。神舟“兄弟”天宫再聚首在距离地面400公里左右的近地轨道,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经过6.5小时自动交会对接流程,以前向对接的方式与空间站组合体合而为一,形成总质量近百吨的中国空间站目前最大构型,圆满完成了空间站建造阶段接力跑的“最后一棒”。此时,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位于空间站组合体的最前端,航天员仿佛置身于一艘巨轮的“船头”。离开飞船来到节点舱,左右两侧分别是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下方停泊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一直向前就来到天和核心舱,这里是飞船组合体的“大脑”,走到尽头是满载货物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在天宫,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刚刚抵达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轨会面,中国空间站第一次迎来6名航天员同时驻留,首次同时停靠两艘神舟飞船在轨工作。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作为“打一备一”的应急救援船,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肩并肩”。随着任务进展,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今年6月份出征,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地面静静守候,直到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正式出发,神舟“两兄弟”在天宫再聚首。每一艘神舟飞船在上天前,都要经历“转正”的过程。作为应急救援船时,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已经具备发射条件,被封存在恒温恒湿的洁净软罩里。正式进入发射流程后,在完成检查、测试、加注等一系列工作后,飞船被装入整流罩内,与竖立在厂房中的长二F运载火箭合二为一。从外观看,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艘飞船完全一样。在空间站内,航天员会在舱门口贴上“门牌号”,确保不会进错门。在飞控中心,研制人员为了区分“两兄弟”,给每艘飞船一个特定的标识符,像身份证号一样加在上行、下行的信息中,避免天地数据传输混淆,清晰高效地同时控制两艘飞船在轨工作。此外,研制人员为两船在轨制定了紧急撤离方案,统筹考虑6名航天员与两艘载人飞船的撤离时序,通过大量的模拟推演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为了高效满足神舟飞船滚动生产、打一备一的任务需求,研制人员实现了酒泉—北京异地“云测试”和“云飞控”的功能。“云测试”,使团队技术骨干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为飞船做“体检”;“云飞控”,意味着能够在飞船完成关键动作期间,能得到权威专家的全力支持。别时容易见时难。在天上短暂交会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带着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返回地球,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继续为期半年的太空旅程。中国空间站转入正式运营阶段后,神舟系列飞船还将延续“打一备一”的发射模式,以每年2发的频率执行任务,6名航天员在轨轮换、2艘神舟飞船同时停靠空间站组合体将成为新常态。经典设计,仍有无限潜力入夜,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塔架送风设备持续运转,为飞船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发射前6小时,神舟飞船舱门打开,操作人员在飞船轨道舱内安装了一些“时鲜”物资,它们将跟随航天员一同出发,乘坐“特快专列”前往中国空间站。这批临时上船的物资里,有生物实验项目所需的线虫、植物,它们对环境要求很高,为此科研人员人工打造了一条运输“冷链”,在发射前快速装货,确保实验物品的时效性。享受类似待遇的还有新鲜水果,作为空间站里最受航天员欢迎的食品之一,苹果、葡萄等时令鲜果也将以最新鲜饱满的状态抵达空间站。“通过货运飞船上行物资就像邮寄包裹,把物资提前运达空间站。而神舟飞船上行物资更像随身携带的行李,满足私人化、时效化运输需求。”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电总体主任设计师刁伟鹤介绍。目前,神舟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唯一可以下行物资的航天器。为了扩展神舟飞船上下行物资的能力,研制人员不断突破运输质量、运输体积两大瓶颈,通过优化结构布局等方式,使飞船拥有强大的运载能力,带回更多“太空特产”。回顾空间站建造以来的4艘神舟飞船,它们的技术指标相差无几,却能圆满适应各种任务的工作条件。本次出征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以前向对接的方式与空间站组合体相连,这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对接方式相同,但空间站组合体的重量从约40吨增至近百吨,对接过程中的撞击力更强、风险更大。“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研制之初,我们已经考虑到这一情况,飞船的对接能力从8吨级覆盖至180吨级。”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总体主管设计师肖雪迪介绍,因此同一批次的4艘神舟飞船可以满足空间站建造阶段各类任务需求。从1999年首飞至今,神舟飞船一直走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前列。无论是航天英雄杨利伟首度出征太空,还是航天员翟志刚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抑或是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每次神舟飞船都坚实、可靠地迈出关键一步,伴随着载人航天工程一路乘风破浪。“‘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串行研制的历史积累,为‘神舟十二号’至‘神舟十五号’4艘飞船的并行批产打下基础,安全可靠是神舟飞船始终不变的原则。”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总体主任设计师高旭介绍,神舟飞船责任重大,它是目前中国航天员遨游宇宙的唯一工具,也是航天员平安返回地球的安全底线。目前,神舟十六号飞船已经总装测试完毕,作为应急救援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待命;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九号飞船正在滚动研制中。以神舟十六号飞船为首的新一批次6艘飞船,将在不久后以崭新的姿态亮相航天舞台,带给大家更多惊喜。文/记者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明天开讲!“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实施

“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下午15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成功举行了两次太空授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前期开展的授课内容征集活动中,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新闻媒体、“学习强国”平台和载人航天工程官网踊跃建言献策,不少好的创意设计脱颖而出,将在此次授课及后续活动中陆续进行展示。中国航天员真诚邀请广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来源/中国载人航天编辑/戴敬宜审核/杨成监制/黄希
2022年10月11日
其他

重型运载火箭25吨级闭式膨胀循环发动机首次整机热试车圆满完成

9月5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完成了重型运载火箭25吨级闭式膨胀循环发动机首次整机热试车,试验按照预定程序正常起动,系统工作稳定,程序关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承担本次试验的是101所二号试验台,始建于1959年,承担过多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试验任务,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功勋试验台。此次试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闭式膨胀循环发动机热试车,标志着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之一的闭式膨胀循环发动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将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编辑/李庆勤审核/李淑姮监制/黄希
2022年9月7日
其他

快舟一号甲火箭成功发射微厘空间试验卫星

来源/中国航天科工编辑/苗珊珊审核/杨成监制/黄希
2022年9月6日
其他

送“梦天”!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执行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于近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之后,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将与先期已运抵的梦天实验舱一起按计划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目前,发射场区各参试系统正在按计划开展任务相关准备工作。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编辑/杨成
2022年9月3日
其他

9月第一发!长四丙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三号02星

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是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实施一箭单星或多星发射任务,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3吨。▲
2022年9月3日
其他

快舟一号甲火箭成功发射创新十六号卫星

8月23日10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中科院创新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新技术验证等领域。快舟一号甲火箭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三江所属火箭公司推出的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具有飞行可靠性高、入轨精度高、准备周期短、保障需求少、发射成本低等特点。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6次飞行。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王小月审核/杨成监制/黄希
2022年8月23日
其他

一箭六星!力箭一号火箭首飞成功

7月27日12时12分,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并顺利将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轨道大气密度探测试验卫星、低轨道量子密钥分发试验卫星、电磁组装试验双星和南粤科学星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2年7月27日
其他

坐标海南!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开建

今天上午,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这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市场化运营的航天发射场系统,进一步提升我国民商运载火箭发射能力。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由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投建,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商业航天发射场,将充分发挥商业航天发射场主场优势与自贸港政策优势的叠加效应,瞄准世界商业航天发展前沿,加快构建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产业生态体系,支持文昌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航天城。据悉,该发射场投建单位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由海南省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四方股东将全力推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如期建成投产,尽快具备密集发射能力,成为航天强国建设的新力量。来源/新华视点
2022年7月6日
其他

两天两试|长征五号遥六、遥七火箭圆满完成氢氧发动机地面环境校准试验

7月1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101所,长征五号遥七火箭芯二级氢氧发动机成功开展了地面环境校准试验,发动机按预定程序起动,主级工作平稳并按程序正常关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该发动机后续将进行高空模拟试验,获取发动机真空推力性能参数。发动机功能及性能参数满足火箭总体技术要求后,交付火箭总装。长征五号遥七火箭芯二级氢氧发动机试验远景录像就在前一天,长征五号遥六火箭芯一级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也在此圆满完成了地面环境校准试验。试验中,发动机参数正常,功能、性能满足火箭总体技术要求,随后交付火箭总装。后续,火箭将乘船抵达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发射任务。长征五号遥六火箭芯一级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试验远景录像来源/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编辑/贺喜梅审核/李淑姮监制/黄希
2022年7月1日
其他

“一箭三星”!长二丙/远征一号S成功发射低轨通信试验卫星

5月20日18时30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将3颗低轨通信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2年5月20日
其他

长征快递,使命必达!长征七号成功发射天舟四号

5月10日1时56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刚刚过去8天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成功把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大幕正式开启中国航天人再次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长征七号火箭点火起飞(吴桐小雨
2022年5月10日
其他

警惕“星链”的野蛮扩张和军事化应用

4月21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下称SpaceX)的“猎鹰9”火箭,再次将53颗“星链”卫星送入近地轨道。至此,“星链”卫星的发射总数量已经逼近2400颗。俄乌冲突中,SpaceX为乌输送大量“星链”卫星通信终端,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除支持通信外,还有专家推测,“星链”与无人机交叉互动,利用大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可能已介入乌对俄的有关军事行动。“星链”项目已决定将原计划1.2万颗卫星增加至4.2万颗,高分布性、灵活性、快速重构性等特点更加凸显。“星链”的军事化应用野心及其野蛮扩张,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星链卫星由猎鹰9火箭发射升空多方渗透,试图倍增军事优势“星链”项目虽然以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为名打着“民用”的幌子,但其背后却有着深厚的美国军方背景。这从部分发射场建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内、技术验证试验列入卫星和空军战斗机进行保密互联的内容等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且,“星链”卫星可搭载侦察、导航、气象等载荷,从而在侦察遥感、通信中继、导航定位、打击碰撞、太空遮蔽等方面,增强美军作战能力。事实上,“星链”已经与美国军方进行了多次合作。2019年,SpaceX从美国空军获得资助,用于测试“星链”卫星与军用飞机的加密互联网服务。2020年5月,美国陆军与SpaceX签署协议,计划试验使用“星链”宽带进行跨军事网络传输数据。2020年10月,SpaceX获得了一份1.5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开发军用版“星链”卫星。2021年3月,SpaceX表示,正准备与美国空军合作,进一步测试其“星链”互联网。全面建成之后,“星链”可在全球实施全天时无缝侦察和监视,使战场态势对美单向透明,让美掌握态势感知主动权;可提供覆盖全球的大带宽、高速率军事通信服务,为美军构建起覆盖无人机、战略轰炸机、核潜艇等作战平台的强大指挥通信网;可显著提升定位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为远程精确打击提供更精准导航定位信息,提高毁伤效能;可搭载天基武器系统,甚至直接作为武器平台,成为遍布太空的“智能卵石”,威胁他国航天器的安全。星链卫星部署示意图可见,“星链”项目的军事化应用,很可能使美军占据未来战场的主动,成为美国称霸太空的“帮凶”。密集“织网”,试图重构网络版图3月31日,美国空军官网发文称,F-35A在测试中成功使用“星链”卫星进行了数据传输,一周时间的试验结果证明,通过“星链”卫星传输数据,比传统的连接方式快30倍,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60M/S。此次测试在地面状态进行,“星链”的接收终端集成在F-35A的吊舱内。专家认为,如果把“星链”终端装在无人僚机上,则可将其打造成一个战术无人中继平台,将数据传输共享给战斗机。在此基础上,无人机操作员可以同时指挥大量无人机执行集群任务。万物互联是信息时代的高阶形态,网络是连接万物的基础支撑。“星链”项目是地球重新“织网”的超级工程,居高临下、依天构网可以有效克服地理地形束缚,为空中、远海、高山、荒原、僻地等提供可与地面宽带相媲美的无线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甚至重绘世界网络版图。“星链”项目从硬件芯片到通信协议,都对地面互联网技术进行了全面升级。其去中心化、轻量化且支持点对点的全新协议,可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提升访问速度。有专家称,如果SpaceX在太空再架设数台根服务器,“星链”甚至可以成为第二套独立的全球互联网,推动世界网络版图重塑重构。这将对各国捍卫网络空间主权、维护自身信息安全构成重大挑战。数据是当代诸多经济领域的“生命线”。“星链”凭借高网速、低时延、全覆盖、低费用等特点,可提供比传统光纤通信更为顺畅可靠的通信服务,在航海、民航等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全球股市、证券、外汇等金融交易市场涉及庞大资金,交易价格受网络时延影响明显,“星链”技术的运用,或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对相关竞争对手造成“软杀伤”。跑马圈地,试图垄断航天资源轨位和频率作为太空战略资源极为稀缺。目前,地球同步轨道资源利用已接近饱和,中低轨资源争夺将更趋激烈。地球低轨可容纳约5万颗卫星,“星链”项目如果按计划发射4.2万颗,占比将超过80%。SpaceX试图通过在太空跑马圈地,抢占发展先机,垄断战略资源。星链卫星划过夜空而且,SpaceX在航天科研生产上蹚出一条低成本发展之路,其研发的可回收和重复使用的“猎鹰9”火箭、“龙”系列飞船,极大降低了航天发射的成本。目前,SpaceX单颗卫星发射成本从6000多万美元降到50万美元以下,小卫星的研制成本也降至50万美元以下。目前,SpaceX已成为集卫星制造、地面站建设、火箭发射和回收、卫星运营和服务为一体的、拥有自主可控完整产业链的航天“巨头”。“星链”与自动驾驶、物联网、云数据、智慧城市建设等深度结合,可拓展形成全新产业价值链,打造庞大“星链”生态圈,进而垄断今后的航天应用市场。垄断与霸权互为因果、互相联系,“星链”的相关动向,极有可能被痴迷霸权的美国深度利用并为祸世界。文章来源/解放军报编辑/唐明军审核/
2022年5月5日
其他

致青春 | 孙泽洲:一路探月奔火,在实践中培育青年一代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们给大家分享几位航天大咖的青春往事和他们与青年的故事,带领大家领略大咖的青年风采,感悟他们对青年的爱护与关怀。今天,让我们走近嫦娥三号、四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的故事。1选择航天,结缘“嫦娥”●1992年,孙泽洲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工作,主要参与了实践五号卫星、资源一号卫星等多个型号研制任务。孙泽洲是标准的“航二代”。父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从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孙泽洲。“想都没想,就选择了干航天。”然而,航天近乎枯燥的程序化工作,让毕业之初的孙泽洲产生了不小的失落感。“当时中国的航天事业还没有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任务比较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干出点成果。”新人孙泽洲也有过迷茫。尽管失落,孙泽洲还是很快调整了心态。不管简单的任务还是棘手的问题,他都尽力完成好。趁着工作不忙,他把单位以前的技术文件翻出来钻研。从事资源一号卫星研制工作时,孙泽洲的两位领导陈钦楠和常际军对他说:“不能把眼睛只放在自己的分系统上,要对整个系统的情况和专业技术多了解、多学习。”这一番话,点醒了孙泽洲。他的工作在不断自我加压中变得充实起来。1996年,孙泽洲听了航天专家褚桂柏的探月报告后,第一次感受到探月设想带来的冲击——“似乎遥不可及”。谁料想,仅仅5年之后,孙泽洲便开始参与探月工程论证工作,正式结缘“嫦娥”。“从那时起,我看月亮的心情就不一样了。”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立项,时年34岁的孙泽洲被任命为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嫦娥一号的总体工作极大地锻炼了孙泽洲迅速汲取各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勇担组织协调重任的心态,为其后来领军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研制打下了基础。2016年,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和嫦娥四号探测器任务分别正式立项,孙泽洲被任命为两大探测器的“双料”总设计师,一面飞“月球”,一面奔“火星”。2总书记和我握过手●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为实现探月工程总目标乘胜前进,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总书记的手很宽厚,给人无穷的温暖和力量。”孙泽洲至今难忘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场景。2019年2月20日下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灯光璀璨,暖意融融。站在第一排的孙泽洲,心情十分激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在月球背面预选区着陆。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也是首次实现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来自中国的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世界探月史上的第一行足迹,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工程全线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攻关探索、勇攀高峰,托举起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嫦娥四号成功落月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孙泽洲与同事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总书记会见参研参试人员代表,让我们备受鼓舞。”孙泽洲激动地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引着我们不断追求新的梦想,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来不及细细品味嫦娥四号任务成功的喜悦,孙泽洲很快又投入到天问一号任务中。从登月到探火,从38万公里到4亿公里,筑梦苍穹之路愈发充满考验。未知的深空环境、超远距离测控通信、探测器自主着陆等,每一个环节都面临各种挑战。2021年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34岁担任副总设计师,38岁担任系统总设计师,如今年过50岁的孙泽洲已经作为总师与团队放飞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3个探测器。3为年轻人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孙泽洲曾说,执行嫦娥一号任务时跟着叶培建院士干好比“背靠大树”,自己做了总师才知道身上责任的分量。他曾经在母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演讲中说过一句话,“当我成为总师的时候,也要像叶院士一样成为一棵‘大树’,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把责任承担起来。”孙泽洲至今感念在他成长路上教导、支持过他的航天前辈们,如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和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张廷新。如今,孙泽洲也像老一辈航天人那样,在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努力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孙泽洲对团队里的年轻人寄托了很高的期望,对他们的工作要求也近乎苛刻。嫦娥三号巡视器遥操作主任设计师张建利私下里常跟孙泽洲“没大没小”,“但开会时我真的挺怵他。”张建利说。每次会上,孙泽洲常微扬着头,望着天花板,呈放空状。但随着发言人的话语一落,他的“为什么”往往就来了。“跟孙总开会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他对型号特性了然于心,会就一些技术细节问到你心里发毛。”让孙泽洲引以为豪的是航天队伍的年轻化。“天问一号团队是年轻的团队,35岁以下青年占比60%以上,主任设计师平均年龄不到37岁。在整个航天科技集团,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队伍中45岁以下占比超过30%,技术研发队伍中45岁以下占比达83%。”孙泽洲说,青年人已经成为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也为青年提供了成长的舞台。祝融号火星车的“蝴蝶”外形,就是采纳了一名年轻工程师的方案。4块太阳能帆板被设计成了蝴蝶展翅的构型,尽可能地增加了太阳帆板面积。“事实证明,这个方案是工程实用和审美两个维度的一次完美平衡。”首次担任探月工程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时,孙泽洲38岁,是当时航天系统最年轻的总师。经历了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任务的淬炼,如今,他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现在,他要瞄准的是2030年前实施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文、图/《中国航天报》、航天科技集团微信公众号、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微信公众号、央视网编辑/姜琼琼美编/杨帅审核/刘淮宇
2022年5月4日
其他

喜讯!金牌老将长二丙火箭成功发射四维01/02卫星

4月29日12时11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以“一箭双星”串联方式,成功将四维01/02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022年4月29日
其他

出征!2022年空间站任务大幕拉开

4月21日上午,“中国空间站落户滨海新区10周年暨空间站任务2022年誓师动员大会”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津基地举办。
2022年4月22日
其他

世界首颗!中国成功发射激光二氧化碳探测卫星

4月16日2时16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星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吴敬博
2022年4月16日
其他

4.15,415!

摄)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属于“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采用长三甲系列火箭统一构型设计思路。▲长三乙火箭矗立在塔架上
2022年4月15日
其他

干货|神舟十三号即将回家,将成我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返回最快的飞船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近日择机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返回东风着陆场。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后,3名航天员终于要回到地球家园。值得关注的是,神舟十三号不仅是我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飞船,还将成为返回最快的飞船。此次返回任务将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方案”,将返回时长控制在几小时内。Q1什么是快速返回方案?据了解,此次神舟十三号将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方案”,减少了绕飞圈数,将航天员返回过程由11圈缩减至5圈,返回时长控制在几小时内。从上一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整个返回过程历时一天多,缩短到神舟十三号的几个小时,在变轨、飞行动作不减少的前提下,对地面测控人员来说是一种挑战,对于飞船来说,也是一种挑战。Q2为什么是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一样,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作为执行这次返回任务的着陆场,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2022年4月15日
其他

长六改成功首飞!中国有了固液捆绑火箭

3月29日17点5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建发射工位上,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首次点火起飞。火箭顺利将浦江二号卫星和天鲲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2年3月29日
其他

巡天光学舱:与众不同的中国“天眼”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我国计划在2023年或2024年发射中国首个太空望远镜,这将对我国了解宇宙、了解太空提供一个非常强有力的观测手段。那么,我国将要发射的太空望远镜有哪些特点呢?相比国外的一些太空望远镜,又有何不同之处?中国科学院詹虎、郝蕾等专家的有关文章为我们揭开了其中谜底。巡天号光学舱想象图填补国内观测空白随着自适应光学技术的进步,地面望远镜可以校正大气湍流的影响,通过实时补偿能获得很好的成像质量。尽管如此,自适应光学仍然无法完美地校正大气湍流带来的影响,且大气层会吸收红外等波段的辐射,其观测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太空望远镜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具有地面望远镜无法比拟的优势。中国的天文大型观测设施起步较晚,4米口径的“郭守敬”已经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望远镜,论证中的12米望远镜还有待建设,但中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在空间天文上“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4米口径的“郭守敬”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望远镜2010年9月25日,我国空间站项目正式得到国务院批准。整个空间站由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其中,实验舱II将装有一台2米口径的巡天号光学舱。这样的设计方案使得太空站望远镜指向受制于空间站结构影响,无法像独立的太空望远镜那样自由地指向任意方向观测,也不能长时间对一个方向连续曝光。空间站望远镜置于舱内的设计,严重限制了它的观测时间,对比欧美国家的欧几里得太空望远镜和罗曼太空望远镜,中国巡天望远镜的可观测时间约为它们的一半。为此,科研人员又提出将望远镜放到舱外进行观测的方案,但只要望远镜与空间站直接相连,空间站的姿态变化、结构形变以及航天员活动和飞船对接带来的振动,都会导致成像质量严重退化。2015年,有关方面提出新方案,即建造独立的太空望远镜,这就是目前计划中的巡天号光学舱。它将和中国空间站共轨运行,一方面避免了空间站对望远镜视野、观测时间和成像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便于对接空间站进行在轨维护。同时,巡天舱在轨对接维护方案,要比使用航天飞机维护的哈勃望远镜更为方便,维护费用也低很多。设计理念世界首创虽然巡天号光学舱改为长期自主飞行设计,但仍以高角分辨率巡天和光谱巡天为主,它的性能在世界太空望远镜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巡天号光学舱想象图该光学舱装有一台2米口径的大型望远镜,虽然比美国哈勃望远镜2.4米的口径小,但比欧几里得望远镜的1.2米口径大。巡天号光学舱的观测波长范围为255~1000纳米,覆盖了从近紫外、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而同样“巡天”的欧几里得望远镜只覆盖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同时,巡天号光学舱设计用于巡天,它的有效视场大约为1.1平方度,比欧几里得望远镜和罗曼望远镜都大,更是哈勃望远镜有效视场面积的约300倍。从角分辨率或成像质量上讲,巡天号光学舱的望远镜最高达0.15角秒,远优于罗曼望远镜和欧几里得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的0.1角秒相去不远。值得一提的是,巡天号光学舱在设计上追求高指向精度和平台稳定度,它在超静、超精和超稳的平台设计指标上超越了哈勃望远镜的后继者——韦伯太空望远镜。巡天号光学舱在多项指标上超越韦伯太空望远镜巡天号光学舱不仅将填补我国空间天文观测的空白,而且将实现接近哈勃望远镜的分辨率和超过哈勃望远镜两个数量级的视场,能快速完成大规模的多色成像和无缝光谱巡天。巡天号光学舱的优越性,离不开创新性设计。该光学舱除了装有2米口径的Cook型离轴三反射光学系统,还增加了一个折转镜便于实现不同光学载荷之间的切换、调焦和精密稳像等功能。离轴三反射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光学设计,它不仅有利于实现超大的视场,而且没有哈勃望远镜和韦伯望远镜的同轴反射光学系统中不可避免的光路遮挡,具有通光效率高的优点,也没有镜面支撑带来的衍射问题,光学成像质量更高。巡天号光学舱还将是我国首个使用主动光学的太空望远镜,通过主动调整次镜的形变,可以进一步提高望远镜成像质量。另外,巡天号光学舱不仅能自主飞行,具有很高的姿态调整精度,还具备主动交会和停靠空间站的能力。它在停靠空间站期间可以接受推进剂补加,并对设备进行维护、维修和更新升级。相比哈勃望远镜每次维护都要发射航天飞机,巡天号光学舱的共轨飞行和空间站在轨维护设计,具有更好地维护效率和费效比。此外,该光学舱还兼具巡天和查地能力,能作为遥感卫星使用,这样的设计理念属于世界首创。期待带来重大发现按照规划,巡天号光学舱与空间站共轨飞行,主要用于实施天文观测,兼顾对地观测能力。它能够提供与哈勃望远镜分辨率大致相当,但视场大300多倍的巡天观察能力,光学系统的性能在世界新一代太空望远镜中也是屈指可数的。此外,该光学舱的传感器也可圈可点,它搭载了巡天相机、积分视场光谱仪、多通道成像仪、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太赫兹接收仪等5个有效载荷,除了具备基本的快速巡天能力外,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还为它增加了探测和研究系外行星的能力。巡天号光学舱对接中国空间站想象图巡天号光学舱最主要的任务是巡天观测,科研人员计划进行17500平方度的多色成像观测,以及与之同天区的无缝光谱观测,还将进行400平方度的多色成像深场观测和与之同天区的无缝光谱深场观测。简单地说,巡天号光学舱将在上天后的10年时间里进行大面积多色成像巡天和大面积无缝光谱巡天等普查观测,再通过极深度多色成像巡天对遴选天区进行精细的详查研究。因此,作为我国未来10年的旗舰级空间观测设备,它将通过10年巡天获得的数据来观测宇宙学中的引力透镜效应和大尺度结构,对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进行研究。另外,它还将通过对星系和活动星系核,以及近邻宇宙与恒星的观测,研究宇宙天体的形成和演化,也将用于观测和研究造父变星,提高宇宙尺度的距离测量精度。它还能用于太阳系中大量暗弱小天体的观测,以及观测和研究暂现源。总之,巡天号光学舱不仅将填补我国大型太空望远镜的空白,而且性能指标还将超越以往的巡天项目,成像质量是同期巡天空间望远镜中最好的,并具备独一无二的近紫外观测能力。巡天号光学舱在未来10年的巡天观测任务中,有望凭借优秀的性能,观测分析和揭示宇宙加速膨胀的机理,甚至带来意料之外的重大科学发现。文/尼摩编辑/高辰审核/杨建
2022年3月14日
其他

孙家栋人民日报撰文: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今天,《人民日报》刊登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的署名文章《航天精神薪火相传》,以下为文章全文:(《人民日报》2022年03月01日)来源/人民网图/宿东编辑/王小月审核/杨成监制/索阿娣
2022年3月1日
其他

未来五年发射载人火箭、研制重型火箭,全面建成空间站,持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

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加快推动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研制发射“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巡天”空间望远镜完成月球极区采样返回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1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系统介绍了2016年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重大工程和科学应用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介绍了未来五年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政策与措施、国际交流与合作。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持续提升航天运输系统综合性能,加速实现运载火箭升级换代。推动运载火箭型谱发展,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大推力固体运载火箭,加快推动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研制。持续开展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和演示验证。面向航班化发射需求,发展新型火箭发动机、组合动力、上面级等技术,拓展多样化便利进出空间能力。中国将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打造国家太空实验室,开展航天员长期驻留、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空间站平台维护等工作。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夯实载人探索开发地月空间基础。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月球极区采样返回,发射“嫦娥七号”探测器、完成月球极区高精度着陆和阴影坑飞跃探测,完成“嫦娥八号”任务关键技术攻关,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继续实施行星探测工程,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和主带彗星探测,完成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关键技术攻关。论证太阳系边际探测等实施方案。中国将在强化航天产品统一技术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有航天发射场系统。建设商业发射工位和商业航天发射场,满足各类商业发射需求。持续完善现有航天测控系统,优化组织模式,创新测控技术和手段。建强深空测控通信网,保障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测任务实施。未来五年,中国还将持续完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推动遥感、通信、导航卫星融合技术发展;面向新技术工程化应用,开展航天器智能自主管理、空间扩展飞行器、新型空间动力、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空间碎片清除等新技术验证,以及航天领域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在轨试验验证;统筹推进空间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开展空间科学探索与研究,中国将围绕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等科学主题,研制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高精度地磁场测量卫星等,利用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测器、“天问一号”探测器等空间实验平台,开展空间环境下的生物、生命、医学、材料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是第五部中国航天白皮书,全文约1.3万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六个部分,分别是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发展空间技术与系统、培育壮大空间应用产业、开展空间科学探索与研究、推进航天治理现代化、构建航天国际合作新格局。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过去五年是中国航天创新发展的五年。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陆续投入使用,商业运载火箭不断涌现,形成陆地、海上多样化的发射能力,2016年至2021年12月,共实施207次发射,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96.7%。航天重大工程亮点纷呈,收获满满。中国空间站建造全面实施,探月工程“绕、落、回”圆满收官,“天问一号”实现中国航天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形成体系能力。吴艳华介绍,“十四五”期间中国航天将开展五类任务:第一类是要完成好十年前已经开始实施的国家重大工程的收官和运营工作;第二类是按照国家规划启动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包括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工程、重型运载火箭等一批重大工程,批复后将接续实施;第三类是要推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一体化协同发展,协同构建空间基础设施,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第四类是国家航天局将统筹规划空间科学探索,用好中国空间站、月球探测和行星探测等平台,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争取获得原创性的科学发现;第五类是进一步深化与国际同行的开放合作,欢迎所有国际同行与中国航天开展多方式、深层次、多维度的合作。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全文↓↓↓↓↓文/记者
2022年1月28日
其他

我国已批复探月工程四期任务 正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

《中国航天报》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一家权威介绍航天高科技产业的报纸,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2021年12月27日
其他

想去火星?这几道难题先解一下

为了保障在火星表面与轨道之间执行运输任务,还需要在火星表面建设一些基础设施,包括原位资源利用设备、能源系统、着陆制导系统、发射场。其中,原位资源利用设备可利用火星本身资源生产能源、推进剂等。
2021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