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盟

其他

刘仲奎走访兰州财经大学

11月2日,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会主委刘仲奎走访兰州财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王光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必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统战部部长王伟利等陪同参观兰州财经大学校史馆并进行座谈。王光亚对刘仲奎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兰州财经大学的历史沿革、办学规模、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情况。王伟利对学校统战工作及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介绍。刘仲奎对兰州财经大学多年来给予民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兰州财经大学作为黄河流域上游唯一一所具有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的财经大学,有着独特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在财经类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具有借鉴性的创新尝试,主动服务甘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研究、服务社会和咨政建言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希望民盟甘肃省委会与兰州财经大学今后可在建设“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共同为甘肃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刘仲奎表示,民盟兰州财经大学委员会是甘肃民盟组织的骨干力量,盟员同志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助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主动建言,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兰州财经大学党委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民盟兰州财经大学委员会的建设和发展,鼓励他们参与学校及地方建设,锻炼能力,发挥作用,让优秀的党外人才干部脱颖而出。
2023年11月3日
其他

主题教育 | 高天佑:以党为师 向党看齐 为民盟市级组织凝心铸魂

莉责编:赵文涵扫码关注我们长按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2023年10月24日
其他

丁仲礼主席走访民盟甘肃省委会机关并召开调研座谈会

8月18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走访民盟省委会机关并召开调研座谈会。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会主委刘仲奎,副主委唐浩漩、鲜新莲、苏孜、付宝权、李天圣、谢兴文参加座谈会,秘书长乔冬梅,二级巡视员及各部室负责人列席会议。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民盟甘肃省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名单

陆莉审核:汪新弟扫码关注我们长按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2022年4月28日
其他

民盟甘肃省第十五届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介绍

民盟甘肃省第十五届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5.2岁;其中女同志1人,占总数的11.1%;领导班子成员新进4人,占成员总数的44.4%;研究生以上学历7人,占成员总数的77.8%。民盟甘肃省委会主委刘仲奎(新任)刘仲奎,男,汉族,1963年7月生,甘肃省通渭县人。1995年8月加入民盟。1992年7月在兰州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甘肃省科协副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委员、民盟甘肃省委会主委,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社会民生和文化旅游组副组长。民盟甘肃省委会副主委王福明王福明,男,汉族,1965年10月生,甘肃省永登县人,1997年5月加入民盟,教育硕士。现任甘肃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一级巡视员,甘肃省政协常委,民盟甘肃省委会副主委。民盟甘肃省委会副主委薛德胜薛德胜,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山东安丘人。1995年5月加入民盟。1995年6月在兰州大学获理学博士。现任兰州大学凝聚态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政协常委,民盟甘肃省委会副主委。民盟甘肃省委会副主委唐浩漩
2022年4月28日
其他

民盟甘肃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刘仲奎当选主委

陆莉审核:汪新弟扫码关注我们长按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2022年4月28日
其他

中国民主同盟甘肃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同舟共济担使命,继往开来谱新篇。4月26日上午,中国民主同盟甘肃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兰州宁卧庄宾馆大礼堂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龙庄伟代表民盟中央以视频形式致贺词,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廷礼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中共甘肃省委讲话。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会主委尚勋武代表甘肃省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工商联致贺词,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省委会主委郭天康应邀出席大会。龙庄伟代表民盟中央以视频形式致贺词马廷礼代表中共甘肃省委讲话尚勋武代表甘肃省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工商联致贺词郭天康应邀出席大会龙庄伟在贺词中指出,自2017年换届以来,民盟甘肃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级组织和全体盟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思想政治建设上旗帜鲜明,在服务全省大局上可圈可点,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成效显著,在推动自身建设上从严从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新一届委员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深入挖掘研究民盟历史的精神内涵,牢记合作初心,巩固政治共识,确保民盟事业薪火相传;坚持“立盟为公、参政为民”政治理念,致力“奔走国是,关注民生”,切实为执政党出主意、想办法,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把握参政党建设内在规律,全面推进“五大建设”,不断提升“五种能力”,在自身建设上有新气象,努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马廷礼代表中共甘肃省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五年来,民盟甘肃省第十四届委员会团结带领全省各级组织和广大盟员,积极践行“四新”“三好”要求,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思想政治共识不断巩固,议政建言质量不断提升,民主监督实效不断彰显,社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推动甘肃多党合作事业迈上新台阶。希望甘肃民盟把多党合作优良传统赓续下去,在风雨与共中守初心、强共识,确保多党合作事业根基永固、薪火相传;坚定发展信心,增强担当作为的责任感使命感,聚焦发展重点,深入调查研究,在砥砺奋进中展优势、聚合力;夯实思想政治、组织人才、履职能力、作风和制度基础,在强基固本中提升履职水平,彰显新型政党制度效能,以新气象展现新作为,用饱满的热情、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大党代会胜利召开。张世珍作工作报告副省长、民盟省委会主委张世珍代表民盟甘肃省第十四届委员会作了题为《矢志不渝跟党走
2022年4月27日
其他

民盟甘肃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兰州召开

核:汪新第扫码关注我们长按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2022年1月8日
其他

王化俊、雷紫翰被聘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

12月30日,按照《政府参事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565号),经省政府研究决定,聘任盟员王化俊、雷紫翰等4名同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王化俊王化俊,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甘肃会宁人,教授,博导。教育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农村农业部啤酒大麦专委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委员会农业委员会委员,民盟甘肃农业大学委员会主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甘肃省政协委员,国家大麦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农学会常务理事等。1986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获甘肃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1999-2000年获德国联邦政府奖学金,赴德国IPK研究所进修分子生物学,2001年以科技工作者身份在德国波恩大学攻读博士,2005年获博士学位。主要承担《作物育种学》《高级作物育种学》和《作物育种进展》等课程教学工作。培养研究生中有两名获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一名获中国作物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多名研究生获甘肃省李政道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从事春小麦产量和品质改良、抗旱节水育种,植物养分高效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发掘等科研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出版专著3部(英文1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雷紫翰雷紫翰,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甘肃省委统战部特约研究员,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民盟甘肃省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国学经典、传统文化转化利用、科技史及科技文化遗产创新开发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1991年荣获甘肃教育界最高奖——甘肃省园丁奖和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2002年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2008年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2016年荣获甘肃省首届研究生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近年来,围绕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陆续撰写并提交66篇调研报告,多篇被中央、省级杂志刊载。2021年撰写的《关于设立有关专题网络数据库的建议》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建言献策优秀成果奖。编
2022年1月1日
其他

【我与民盟】邢小林:岁月并不如烟

2011年12月份,去北京看上大学的姑娘,在清华园公交站书摊上,看到梁晓声先生的一部10年力作《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让我深深体悟到了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文化
2021年1月22日
其他

致敬!盟员、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郭玉芬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9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党中央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甘肃省20个先进个人和5个先进集体获得表彰,其中,盟员、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郭玉芬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郭玉芬,女,汉族,1962年1月出生。民盟盟员,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省医改办主任,省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复杂严峻的斗争中,郭玉芬同志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对疫情作出准确判断,凭借深厚的医学专业优势和丰富的卫生行政管理经验,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对疫情防控起到关键作用的十余项方案措施,第一时间组织开发疫情监测、研判、预警、调度等4套信息系统,为科学、有效、精准防控赢得先机。结合实际和疫情特点,第一时间建立会商研判、由线到面摸排、与公安协同开展流调、密接查实、图文并茂信息发布等有效工作机制,实现了早期找到人、管住人,第一时间阻断疫情可能的传播途径。创新实施中医药全程参与、省级专家会诊研判、面对面全过程指导、就地隔离救治、重症“四集中”救治等救治措施,全省确诊患者治愈率达98.6%,长期全国领先,人均治疗费用、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未发生三代病例和社区传播,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零感染。在可防可控下在全国率先下调应急响应级别,促进复工复产。出色完成驰援湖北、伊朗回国人员集中留观、“带疫解封”入境航班防控、作为入境第一口岸城市防控等任务,闭环管理,无缝衔接,取得了零扩散、零感染、零病亡的优异成绩,彰显了责任担当。在她的带领和组织下,甘肃始终以快人一步的防控措施、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全国领先的防控成效,有力有序有效阻击疫情扩散蔓延,得到了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编辑:赵文涵审核:汪新第扫码关注我们
2020年9月9日
其他

【榜样在身边】李金田:飞过地平线的追梦人

青春期青年,步入社会前,多少会碰到棘手的人生选择。高考那年,父亲不经意感念了一句:“医生,是行善积德,服务众人的职业!”这句质朴而平常的话语,于李金田有点石成金之效。缤纷多姿的社会,似乎向他瞥出期待的眼神。高考填报志愿,他全填写成医学院。秦安县城上空飘过初秋的云絮,葫芦河畔绿意葱茏,李金田盼来了甘肃中医学院寄来的录取通知书。那年,他不满17周岁。中医系五年学习,恍若眨眼之间。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五千年文化长廊里沉积的中医瑰宝,如太空密布的繁星,他矢志摘取,又觉身手单薄,在学思渐悟中,他体会到自己还欠火候。本科毕业前夕,他又考入陕西中医学院攻读硕士。整个八十年代,祖国处处蓬勃,充盈着昂扬向上的力量,中医学硕士是发达地区求之不得的稀缺人才,向他伸出橄榄枝的单位苦口劝说,承诺给他一展身手的更好平台。已经出类拔萃的李金田,有甘肃人特有的故土情怀,他听不进别人对他絮叨,只想尽快返回甘肃:那里有养育过他的故土、他的父母、有本科毕业前挽留他任教的母校、有中医发源地众多未解待解的课题与秘方等着他破解。他没有让母校失望。九年初心不改,他全身心坚守中医系教学、科研岗位,给最初相中他的母校以满满的回报。学生敬佩他,学院爱惜他。他身后是一串串闪光的足迹。1998年,李金田从中医系副主任走上学院教务处长岗位。又两年多,他担起学院副院长一职,主管全校教学和科研,着手解决学校办学方向上面临的瓶颈。他斗胆给校领导建言:“立足西部地域优势,面向海内外增加专业数量、扩大专业门类;减少专业载生量、确保毕业生质量。”他的建议得到学院领导班子全盘采纳。不久,学院向国家教委一次申报成功6个专业,中西医结合、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两个专业成为全国首创。2009年底,冬雪给兰州覆上一层洁白,天宇澄澈而严寒,李金田被推向院长岗位。新旧交替的学院,头绪纷繁。他将平日在教学科研副院长职位上发现的问题逐一对症梳理,并果决开出应对措施:“紧追社会对中医类人才的需求,以大步快跑的节奏调整全院学科布局和研究机构;突出教学中心;提高办学层次;拓展办学空间。”李金田说,“中医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平台,甘肃是‘丝绸之路’黄金段,中华瑰宝走向世界的起点就从校园发端。”可占地98亩的校园,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建筑林立,密密麻麻,好多研究室屈居一处,相互干扰,学生宿舍窄小,更是拥挤零乱。李金田和班子成员一道,经过长时间调研、比较,最终把眼光投向兰州兴隆山下的和平区。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南倚钟灵官滩沟,北接丝路通衢连霍高速,隔座矮丘便是滔滔黄河。依山傍水,正是建设新校区的不二选择。他和校领导一班人四处奔走,苦心游说,终于在短期拿到1050亩建校用地。他设想的“一校四区”成了事实,蜷曲一隅的中医学院,从此变成了一位身躯健硕的壮汉,可以昂首挺胸,纵情奔跑。只有高楼成不了高校!李金田又大规模在全国广揽高端人才,高层次人才、应用型专业人才。民族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雏形初步形成;二级学院、教学中心快速扩增至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12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端的创新平台。”李金田说,“大学是青年学子获取知识的地方,更是教师展露才华的舞台。”不久学校建成了教育部“敦煌医学与转化”重点实验室。依托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厅批准成立了甘肃省中医药研究中心。学校直属附属医院由1家增至4家,非直属附属医院从空白猛增至8家。学院教学和科研步入良性轨道,学校纵向科研经费从2009年前的每年不足100万元猛增至现在的近4000万元。“我们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为国家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李金田鼓励教师道,“要面向大西北,紧盯甘肃省情搞科研。”他巧妙地把学院科研与甘肃省情结合,确立甘肃道地药材研究、西北常见病中医药防治研究、地方中医药文献挖掘整理、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四大研究领域。成立省部级科研基地和重点实验室30家,承担科研课题732项,获各类科研成果78项,其中32项获得国家专利。一大批围绕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项目从实验室走向社会,与生产工厂完美对接。仅直属附属医院拥有院内制剂122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李金田又把办学触角向域外延伸。学校在中亚、欧洲建立8家“岐黄中医学院”和4所“中医中心”,教师和医生由本院派遣,中医学在异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巴黎、莫斯科和布达佩斯多了一扇学习东方文化的窗口。目前该校有来自中亚多国、法国、俄罗斯等国的整建制留学生过百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国外高端医院执业、专程来校学习中医和针灸的医生。夺隘江河之所以能冲决一切,是因自身裹携了巨大力量。近十年一路快跑,曾经校园狭小,在社会上知名度不高,科研几近空白的中医药学府,已褪去往日的寒碜与简陋,大手笔动作十余年,已属“鸟枪换导弹”的西部名校。2015年6月11日,经教育部批准,甘肃中医学院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李金田和全校师生的付出终于得到了社会认可。静夜时刻,李金田畅游于敦煌药典、武威汉简典籍。他想在百余册敦煌药典中寻找先贤智慧,品味万物互联时代先祖探幽发微的灵感。五月嫩绿扑面,九月金秋时节,甘肃中医药大学独有的一系列校园文化节会如期开幕,思想火花闪烁,学术观点碰撞。曼妙舞姿旋起的向上气氛浸润着学子心灵,空气里飘荡着淡淡药香。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将整座大学塑造成了学术的汪洋、歌的声浪。身穿汉服,头戴进贤冠的学子,或扮岐伯,或替皇甫谧,或吟唱百余册敦煌药典中淘录的名句,或歌颂《黄帝内经》、《伤寒论》中至今发光的先祖智慧。五月的惠风,吹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出于肺……”“手少阳,足阳明之会。刺入七分,留七呼,灸三壮……”经典医籍诵唱比赛,把现代学风与远古学术巅峰融于校园,那是全校师生心情最为放松,情感波涛最为奔放,最心撩手痒的时刻。冬日的校园,色彩明艳。雅致的图书馆静卧在耀眼的阳光下,一幢幢设计新颖的教学楼和研究中心,与学生公寓和谐相处。随意走进一条曲径小道,都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与活力。李金田对以后大学的走向已有明确目标:以本科为主体,大力发展博硕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着眼甘肃经济社会需求,稳步发展成人高等教育,适度发展专科教育。今天的甘肃中医药大学,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校内博士研究生导师6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48人的师资优势,学校门类由单一的中医学向理学、工学、经济学等综合类领域延伸。凭29个本科专业迈入综合性大学之列。41年的办学历程,师生由最初的不足400人,一跃而上升至现在的2万多名,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一路健步劲旅的背后,是祖国壮美河山奇迹般巨变的一抹注脚。“进入21世纪,中医已在发达地区和发源地热起来了。甘肃是中华中医药重点发源地之一,常年有460万亩稳定的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我们有信心做大做强中药产学研这篇大文章。”李金田说,“学校成立了甘肃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州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甘肃中医药大学有能力让古老中医再度焕发活力,借此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受东方文化的美妙。让犹显封闭,仍不够发达的甘肃重现汉唐盛世的那份豪迈!”供稿:刘经湘编辑:赵文涵审核:汪新第扫码关注我们
2020年7月17日
其他

盟员李维君当选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新一届副主席

7月8日,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兰州召开,选举产生了协会新一届领导机构。李维君当选为新一届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另外,王青彦被聘为新一届省书协理事会顾问,周宇春、李淑娟、任继军等3名盟员当选为理事。李维君简介李维君,甘肃省政协委员,民盟甘肃省委委员、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盟甘肃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从事书法教育工作27年,
2020年7月9日
其他

​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在线学习不能代替大学的学校教育

疫情期间各地复工复产复学有序进行中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各地老师们纷纷当起了“主播”这也着实让线上教育火了一把那么问题来了在线教育教什么?如何能让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在线教育要注意哪些问题?在线教育是否能替代学校教育?……听听大学校长怎么说——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甘肃省委副主委、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在线学习不能代替大学的学校教育。大学是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塑造三个方面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层次的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这三个方面侧重和要求是不同的。越是高水平的大学,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途径和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元,从而使得大学知识传授的功能逐渐在弱化,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的功能越来越强化,而后两方面的功能很难通过线上教育去实现。有人曾经做过一项统计研究,了解毕业生五年以后对学校教育的建议、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几乎一致的结论是,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跟着老师参与科研项目。这里的科研项目是广义的,理科可以是参与老师主持的课题,工科可以是参与老师指导的工程实践,人文科学可能是与教师一起的研讨,社会科学可能参加老师组织的社会调查,或者和老师在一起的“头脑风暴”。跟着老师做科研带来的本质意义就是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有效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老师在一起,学生就可以从老师身上体会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到从纷繁的数据信息中抓住主要问题的能力。长期的耳濡目染,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很有帮助。显然,相对于在线教育而言,大学教育在这方面是有独特优势的。大学校园中的育人资源无处不在。校园的一草一木,散步的教授、静思的同学,运动场上的切磋,美展演出报告会、海报雕塑涂鸦墙,食堂听到的笑话,宿舍熄灯后的神聊,社团活动的尽情表现,图书馆静悄悄的学习场面,这一切都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而在这些方面,在线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作为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利用好线上教育这一手段。但是,在线学习不能代替大学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依然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来源:人民政协报记者:解艳华
2020年3月14日
其他

​盟员、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郭玉芬接受CCTV-13新闻频道《新闻1+1》白岩松采访

3月9日晚21:55,CCTV-13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白岩松连线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郭玉芬。详细询问了从伊朗包机回国在兰集中留观人员的构成比例,目前接受医学观察、隔离治疗和甘肃应急救援的准备情况,以及兰州是否继续接收伊朗回国人员等等。面对公众关注的问题,郭玉芬一一作了解答。郭玉芬,女,汉族,1962年1月出生。民盟盟员,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省医改办主任,省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甘肃省卫健委“掌门人”,在岁末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郭玉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身先士卒,组织和带领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时制定全省联防联控救治预案,狠抓落实,全面部署和实施具有甘肃特色的全省防控和紧急救治工作。坚持推动和发挥中医药“未病先防”的独特优势。注重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医疗救治中的协同作用和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建立了中西医结合联动工作机制,对疑似和确诊病例,主导中医药专家第一时间介入,和西医专家共同拟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确保所有病例尽早尽快及时痊愈。总结使用甘肃部分道地药材防治新冠肺炎系列方。在预防方面,针对本次疫情特征,从扶正和避瘟角度出发,形成了扶正避瘟方,用于普通人群和密切接触者预防用药。在治疗方面,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形成了针对普通型和重型患者治疗的中药方剂。在康复方面,针对部分患者病后体虚和脾胃受损、肝郁气滞等造成的气短、乏力、焦虑等症状,形成益肺健脾方。同时,发挥藏医药在疫病防治中的作用,总结形成了藏药防治系列方剂。同时按照系列方,为本省集中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医院留观人员和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队员、救治的武汉患者,相关医务人员、监测点工作人员免费提供中药汤剂、中药避瘟香囊、艾条等治疗用中藏药。及时组织发布推广使用新冠肺炎防治中医药系列方。在总结前期中医药参与防治经验的基础上,把已经总结形成的适用于各地各单位、不同程度患者在不同阶段的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系列方,通过媒体等多种途径公布于众,实施个人和家庭预防控制。在省政府新闻办多次举行的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郭玉芬多次指出,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严防死守的工作要求和周密安排,甘肃布控措施及时到位、防控严谨有序,在医疗救治方面发挥中医药优势,坚持中西医联合协同救治,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同时,同步开展中医辨证治疗,提高了救治效果,使甘肃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没有发生一例因感染疫情导致的死亡病例。
2020年3月11日
其他

民盟甘肃省委组织盟员认真收听收看中共十九大开幕式

特色:甘肃民盟组织继承先辈“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开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工作,为推动甘肃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7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