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夜思

其他

夜思丨应届毕业生求职,如何回答“有没有工作经验”这个问题?

01有一位读者给我留言,说应届生求职的时候,被面试官问到“有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时,该怎么回答。这位读者表示,自己很难找到对口的实习机会,如果坦诚地回答“没有”,那面试可能就没有下文了。如果说谎,显然更不合适。该怎么办?其实,面试官问这个问题,主要是想了解你应聘这个岗位的真正动机,你未来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和潜力如何?你究竟有多想应聘成功?你前期付出过哪些努力?还是说,你这一次仅仅是海投简历,随便来试试看。想想看,如果你对应聘的岗位没有太大的渴望,没有做出过什么像样的努力和准备,甚至没有弄清楚是否真正愿意做好这份工作,面试官同样能够通过感受得到。很多时候,真正淘汰你的人不是面试官,而是你自己。02如果没有直接的工作经验,你可以展示自己做出的其他努力,这同样可以打动面试官。以前面试教师岗位的时候,面试官问一位求职者有没有教学经验。有个女生说:“很抱歉,我没有直接的教学经验,但是我为此做了一些准备。第一,我写过好几份教案,这是我之前的作品,您看下。”她从包里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文稿,用塑料夹夹着,看上去很工整。然后她继续说道:“第二,我虽然没有给学生上过课,毕竟学校的实习机会很少,但是我在某软件上看了很多名师的视频课程,一边听一边做笔记,这是我看视频的时长统计(上面显示有200多个小时),这是我手机相册拍摄过的笔记照片,我在家里也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讲授过某学科第一章第一节的课程,算是提前找找感觉;第三,我很热爱教学工作,读过一些经典的教育学著作,这是我发在网上的读后感(递过来几页纸的文章)。”最后,她说:“我给贵校投递简历之前,认真阅读过贵校官网的信息,了解过学校发展的历史,也通过关注官方公众号,看到过去几个月开展的活动。其中上个月举办的某某活动,我特别喜欢,如果后期有机会的话,我也希望能够参与进去,先作为工作人员参与活动的组织工作,以后争取自己也有机会登台分享。虽然我暂时还没有直接给班级授课的经验,但是我做了这些准备,这样在入职后就可以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期待有机会能够加入贵校,向各位老师学习。”如果你真的做出了类似的努力,我相信面试官能够感受到你的诚意和努力。这比你尴尬地回答“没有经验”要好得多。03如果你现在需要找工作,但是还缺乏直接的工作经验,怎么办?第一,单刀直入,迅速寻找工作机会。你可以先尝试对工作经验要求没有那么严格的单位。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机会,就尽快通过亲朋好友、老师同学寻找一些可以实习、实践的机会。别不好意思找别人帮忙,哪怕实习没有钱,只要获得学习机会,都可以纳入考虑范围。很多好的就业机会不一定会直接对外发布,通过内部员工介绍,就已经可以征集到足够优质的候选人。你可以把自己的简历推送给熟悉的亲友,用100-200字左右的内容说清楚自己的求职目标、个人信息和竞争优势,方便别人帮你推荐时,转发给HR或者公司的内部人员。第二,曲线救国,获取类似工作经验。例如你想当老师,但是一时找不到学校可以实习,你可以用心备课,寻找一些为别人做分享的机会。可以问问所在社区,有没有义务做分享的机会,明确你的受众群体、课程内容,哪怕是给周边小区的小朋友上上课,也能获得一定的教学体验。第三,先进入其他岗位,以后再谋求内部转岗。比如说你应聘学校老师,机会比较少,或者没有成功,但是现在有一个行政岗位的机会,你也可以尝试,如果能够先进入学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以后可以申请兼职授课的机会。如果你兼职教学的效果不错,在有空缺的情况下,很容易获得内部转岗的机会。祝求职好运。
2022年8月30日
其他

毕业求职写简历,才发现没啥内容可写,怎么办?

01大四的同学很着急。因为马上面临毕业了,马上要找工作了,马上要走进社会了…但是这几天憋在家里修改简历时,才发现自己的简历真是一无是处,几乎没啥有含金量的内容。自己连向日葵都没种好,一大波僵尸就已经杀过来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烦恼。学霸们已经在发愁接受哪个公司的offer了,学渣们却连个像样的简历模板都找不到。学霸们获得的奖项太多,简历上写不下了,不知道该删除哪一个好。学渣们在发愁,把哪一门挂科的课程悄悄地抹掉。02前几天,有个学生拿着简历来找我,求我给指点指点。我看了一下基本情况,面露难色,遗憾地说:“现在来找我,已经迟了。”学生尴尬地说,前几年自己没有努力,导致简历上几乎没有什么内容可以写。获奖一栏空白,技能证书一栏空白,写得最多的内容是主修课程,为了写满一页纸,甚至把一些辅修课程都列在上面充数。自我评价里写了一句很大众化的“学习能力强”,我看了没忍住,问道:“你学习能力强这一点是怎么总结出来的?面试官问你的时候,你该怎么回答?”“这个……”“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那个……”“老师,我这简历还有救吗?”“都已经到大学晚期了,你说呢?”03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我也不忍心看着学生白天求职被拒,夜晚以泪洗面。平复下可惜又无奈又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我开始给他支招。“简历是没救了,但是求职时也不一定完全靠简历杀出重围。”“老师,我没明白您的意思。”“找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拼命地把简历写得多好看,当然这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企业以最短的时间发现你的优势。怎样更好地帮企业识别你和岗位的匹配度,帮助他们节约时间,让他们发现你就是他们想要的人,是你现在要思考的问题。”“那,我该怎么操作呢?”“你追过女孩子没有?”“额,追过。”“几个?”“这个...”“好,有经验就好。你就把想要应聘的企业,当成你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女神去追。”“那,怎么行动呢?”“你怎么追女孩子的?”“哦,一般的套路大概是这样。第一,收集这个女生的信息,越多越好。比如她是哪里人,有什么兴趣爱好之类的。第二,制造偶遇的机会,让彼此熟悉。第三,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或者场合去表白。大概是这样吧。”“嗯,很好。实际上,求职也基本是这个流程。第一步,掌握目标企业和岗位的一切信息。学校组织招聘会时,一般会在网站上提前公布企业的信息,例如企业简介,招聘岗位等。当然,你在求职网站上主动投递时也可以提前上企业官网了解他们信息。例如企业成立时间,发展历程,公司创始人的讲话,重要的活动和新闻报道,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等等,了解得越多越好。”我继续说:“第二步,制造偶遇。以前有一次去某个高校招聘,我们拎着很多宣传材料、展架、海报在爬楼,有个学生从身边路过,看了我们一眼,停下来问我们是不是某单位,我们说是的,他说自己专门来参加我们的宣讲会,一边说着一边过来帮我们拿物资。后来在面试时,我们对这个小伙子印象颇深,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明白了吧?”“第三步,表达自己强烈的加盟意愿。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在简历上方直接注明应聘某某公司某某岗位,打印出来,针对性很强,告诉企业,我就是奔着你来的,我只带了一份简历来招聘会现场。还有,针对你应聘的岗位,做充足的准备。假如你应聘销售,就去把这个公司的所有产品做一次梳理,或者去实地考察下,到超市看看他们的产品价格,问问售货员销售情况。也可以通过各大电商,了解产品销售,查阅客户留言评论。同时,对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情况,做一份调研报告,详细阐述如果你应聘成功,你会如何开展工作。这样,在别人递出一份简历时,你能拿出简历和调研报告,对面试官的杀伤力会非常大。”“哦,老师,我大概明白了。就是提前做足功课,提前进入这个岗位的角色,比别人抢先一步?”“对。另外在简历中,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拼的,就写上'能吃苦,愿意加班,适应出差'吧,这个比'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更靠谱些。总之,就是通过这些努力,让你的印象分从60分提升到80分,至少争取到后期面试机会,剩下来的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了。当然,这个方法只适用于一些行政、营销、策划、销售类的工作,真正需要技术的工作,还得拼硬实力。”“好的,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嗯,去忙吧。”04以前我在学校给学生讲过《简历思维》的主题分享。写简历不是大三大四的事情,而是从大一就开始的竞争。每一次的努力,都会在简历的某个角落里得以体现。从大一开始,就要树立简历思维的意识,为以后的求职做好积累。简历的PK,从大一就已经开始。甚至有时候,我们的简历从高考后就开始书写。例如,你的教育背景,高考填志愿以后,基本就定型了,当然,你可以通过考研再刷新自己的学历。你的专业,上大学以后基本就定型了,当然,你可以通过转专业,或者辅修第二学位来改善专业结构,也可以通过自学其他专业技能来跨界或者转行。你不参加各类活动,你就得不到有效锻炼。你不参加各类比赛,你就拿不到很多奖项。你不认真努力学习,你就拿不到奖学金。你不努力准备四六级,你就拿不到四六级证书。你不去锻炼身体,你就没有健康的体魄和外形。你不参加社会实践,你就很难快速融入社会和集体。你不参加企业实习,你就很难找到职场工作的感觉。……以上任何一点,都可能成为企业或明或暗地拒绝你的理由。当然,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客气地和你说一句:“你挺不错,但是和我们的岗位要求不匹配,谢谢。”05想起了早年看到的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个中国学生在澳大利亚求职,很不容易才被录用,但是企业要求会开车,两周后来上班,问他行不行?他咬咬牙,说没问题。其实,他根本不会开车。但是为了这份工作,拼了。当天回去以后,他就联系身边认识的华人,教他练车,每天练习到很晚。两周以后,他竟然也可以顺顺利利地上路了。抛开这么短时间能否拿到驾照等因素不说,这种短期突击,力争达成目标,毫不气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遇到困难不算什么,我们首先要想着如何解决,而不是直接打退堂鼓。当你真的别无选择时,还能怎么办呢?还记得《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里,主人公克里斯执着追求自己梦想职业的故事吗?当时妻子抛弃他,他自己带着儿子居无定所,四处飘荡,凭借着上中学时对数字敏感的微弱优势,拿到公司的无薪实习机会,拼命学习,最终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现在网上有很多定制简历服务,几十到几百元不等,专业HR帮你撰写简历,各种高大上的排版、流畅的语言、漂亮的图表、专业的分析、独特的求职技巧,你都可以花钱搞定,唯一搞不定的是你简历的内涵。你可以装饰简历,但无法造假经历;你可以装饰自己的外表,但无法伪装内在,因为一个人的气质得靠自己一点一滴打磨。Resume除了有“简历”的意思,还有“重新开始”的意思。一旦进入大学,就要开始为以后写简历做准备了。不管以前成绩如何,是好是坏,都要重新开始。投了简历,以后进入工作岗位,也是一切重新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征途,再没有青春挥霍的日子。好好珍惜在大学里的每一天。别等到毕业求职时,才发现自己的简历太Low,那时候就真的没救了。近期原创文章,点击阅读: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我从未如此想念学校大学生写简历的几点注意事项大学生找工作,应该怎样写好给HR的求职邮件?工作还是考研?老师,你替我做个选择吧任何时候都别停止学习
2020年2月15日
其他

夜读丨任何时候都别停止学习

古人云,三十而立。有人把这个“立”理解为稳定,30岁了,就不要胡思乱想了,沉下心来过日子。好像现实中多是这样的例子,按部就班地上班,波澜不惊地生活,做一个别人眼里的标准生。不再瞎琢磨,不再瞎闯荡,不再有学习的欲望。很多人在30岁就看到了人生的尽头。然而,总有一些人,偏偏要走不一样的路。即使这条路充满未知,布满荆棘;即使这条路无人陪伴,无人看好。一如当年的唐僧一样,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017年的1月份,我在微博推荐了范海涛的新书《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其实最早读到这里面的故事是在她的微博,当时她是以一段段小故事的形式分享留学经历,颇为有趣。后来得知出书,立刻下单买到手,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范海涛的这本《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文中详细记录了她在美国的留学经历,课堂教学、校园生活、租房吃饭、同学相处等生活细节。范海涛是财经记者,又是百万册销量传记作者,超强的文字功力让这一切很有画面感。有趣的是,她挑了一个有趣的专业——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并且成为获得该专业硕士学位的中国第一人。这本身也增加了海外留学的难度系数和未知数。从这本书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口述历史的概念,“就是用口述历史的采访技巧和记录历史的方法,和普通人去接近,将普通人的记忆挖掘出来,再通过普通人记忆的集合,汇聚成时代记忆。这些宝贵的记忆,将留给下一代,成为他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工具。”这种感觉有些像身处在普通人周边的古代史官,只不过一个居庙堂之高,传达官家口径,一个处江湖之远,记录民间声音。他们仔细倾听普通人的声音,还原事情的每一个细节和情绪,被采访者在他们的帮助下,挖掘内心深处的记忆,完成一次自我回忆与自我认知的历程,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口述历史的功能之一,就是收集个人历史,弥补官方历史遗漏或者故意遗漏的事实,让被忽略掉的历史碎片浮出水面,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在采访者的笔尖,经常流淌着不一样的沧桑与温暖。“在美国求学,不能凡事都像在中国上学时那样去习惯性地依靠一个庞大的系统,让那个系统帮你解决事情。在美国,什么都需要自立为王,靠组织的想法没有出路。”就连以前的生活经验,在陌生的国度也完全失效。美国校园有浓厚的邮件文化,因为学校里所有的大小事情都是通过学校网站或邮件来发布的,看似随意的一封邮件,可能包含了很多重要事情的截止时间和学业信息。邮箱就是你在校园的ID。错过了信息,自己需要承担责任,例如没有在规定时间缴纳学费,也没有人催你,因为另一封邮件会翩然而至,由于你未按期缴费,由此产生的滞纳金是多少,截止时间是多少。别指望有辅导员打电话催你,你得学会自己合理安排各项事务。美国的学业压力一如传说中的恐怖,超大的阅读量,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一些有难度但有趣的作业也成了作者的日常。其中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情节是,某个老师要求班上的每一个人写一份自己的传记,逐年写出自己的成长经历,每一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事,以及自己对这件事的反应。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题目。我们经常看别人的传记,听别人的故事,却很少回过头来,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以及其中的转折点。有空的时候,不妨试试看,在纸上写一写,回顾自己的前半生。在你放弃学习和努力的那一天,就已经老了。微信群里,有个30多岁的辅导员说自己要去读博士了。大家先是一片恭贺声,接着有人说了一句:快奔四了,还能如此拼,真不容易。瞬间大家都沉默了。好像快40岁的人再去拼命,就成了怪物,不是“三十而立,四十认命”吗?李开复在这本书的推荐序言中提到:“人生如何冲出重围呢?有太多的年轻人,想得太多,做的时候犹豫。一天一天蹉跎了岁月,浪费了时间……我相信,One
2020年2月14日
其他

工作还是考研?老师,你替我做个选择吧

01这几天,有好几个同学咨询我关于职业选择的问题,是选择去考公务员,还是考教师编制,是去企业工作,还是去考研?有人甚至说,老师,你就直接告诉我答案吧,我该工作,还是考研?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自己未来的人生交给了我。而我们,连面都没见过。我们习惯了在校园里获得标准答案的指导,但即将进入社会,一切的问题都没了正确答案,甚至连个像样的参考答案,谁能不慌张呢?谢谢信任,毕竟自己做决定太难了。但我还是要踢皮球,把问题扔回去,这一题的答案,得你自己找,解题的经历,更需要亲自实践。02谁对结果负责任,就由谁来拍板。你对你的未来负责,因此选择应该由你做,不是由你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做,也不是作为“网友”的我给你答案。即使给出一些意见,也可能会因为我的视野和水平有限,以及对你情况了解的缺失而产生偏差。更要命的是,这样的人生选择,你没有办法退回去重新更改,你不知道如果当初选择另外一个选项,会不会比现在更好。我们常常连第2天吃什么都难以下决定,更何况面对模糊看不清的未来。别人在无法获取你自己相关背景的情况下,提出建议也非常的难。那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该怎么办呢?松浦弥太郎在《100个基本》这本书中写道:“我们每天都会面临无数抉择。因此,每天都会有困惑和烦恼,在不知道选择什么好的时候,就选择艰辛的那条路吧,因为这样不管是对是错,都会更集中精力去做,会变得更加慎重,更加仔细地准备。从结果上说,也会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更容易获得成功。相反,选择轻松的一条路,则不仅没有紧张感,也会所学甚少。”这是他给出的解题原则,具体怎么操作,还得看你自己。你只能拿到一套思考问题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分析,更加逼近你内心真实的选择。当然,你是破釜沉舟去做一件事,还是因为逃避一件事去做另外一件事,动力不一样,结局也常常不同。03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有效的分析工具来帮助自己选择。这些工具在一些职场规划类的书籍当中都可能会找到,也可以在线做一些职业性格、职业优势方面的测试,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们可以找到学校老师、学长学姐,或者家里有行业背景的亲朋好友去咨询,听听身边的熟人对你的判断和评价。我们可以听多数人意见,和少数人商量,最后自己拿主意。不要总想着世俗的成功、家人的要求、同学的选择,不是每个人都有义务去“成功”。你要想清楚,你喜欢什么,你想要什么,以及你为此准备付出什么。成为理想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理想的你。
2020年2月13日
其他

大学生找工作,应该怎样写好给HR的求职邮件?

这几天在微信群里给一些大学生做求职辅导,通过群里的简历点评,发现了很多问题,写了一些共性的问题,见《大学生写简历的几点注意事项》。有人问,简历写好以后,需要给求职单位写电子邮件,怎样写才能提高成功率呢?我以前看到有不少毕业生发送求职简历时,类似于这样:群发一堆公司,居然还没有选择“群发单显”,把所有应聘单位的邮箱都暴露出来了,也把自己群发求职简历的事实暴露给所有HR了。正文也是一个字都没有,只有个附件,是“名字+求职简历”的字样。你是HR,你会看这个同学的求职简历吗?为了让毕业生们求职时少走弯路,我总结了写求职E-mail的一些注意事项,供参考:写求职信的5个注意事项1、邮件标题格式,建议采用:学校、专业、学历、姓名+应聘岗位
2020年2月10日
其他

大学生写简历的几点注意事项

01说到求职,大二的同学暑假就可以写简历了,在网上找个结构清晰明了的模板,也可以去看看收费的简历模板长啥样,自己模仿着做一个就差不多了,重点要关注它是如何排版的,每个版块如何架构,重点内容有没有突出,能不能让HR快速找到你的关键信息,因为在招聘忙季,HR通常只有10-20秒的时间分配给你的简历。02一些不错的简历网站:Office
2020年2月8日
其他

如果不是疫情影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如此想念学校

之前看到一个学生在朋友圈分享说:“在家里待了一个月,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想去上学。”目前受疫情防控影响,全国范围内推迟开学,有的学校推迟到3月份,甚至有的学校要推迟到5月份,在这段居家独处的时光里,很多学生都开始想念学校时光。但是我们必须在家隔离,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等候学校的通知,给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留出时间和空间。谨以此文,表达对学校的思念。01我想念学校。虽然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总是喜欢吐槽学校,但是真的离开她太久,很是想念。有人说什么是母校?母校就是你可以天天吐槽,却不允许别人吐槽的地方。你现在最想念学校的什么地方?有同学说最想念学校的图书馆,特别是每天早上排队去抢位置的自习室。有同学说最想念学校的黑天鹅,想去逗一逗它们,和它们打一声招呼,问个好。有同学说最想念学校的露天平台,想去那里背背单词,读读英语。有同学说最想念学校的篮球场,希望好好和几个哥们一起打一场比赛。02我想念室友。宿舍里的每个室友都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能够成为不错的朋友。虽然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意见不同而闹别扭,但是那些小事都不值得,一提过去了就过去了,我们依然一起吃饭,一起打水,一起上课。你们以前偷偷倒我热水的事情,我不会计较;你们偷偷在聚餐时往我的盘子里放芥末的事情,我也不会计较。我希望在疫情过后,见到室友的时候,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03我想念老师。有同学说,我最想去听听教思政课的王老师在课堂上吹吹牛。上他的课,几乎从来没有人缺席,每次上课前,他都会给大家聊几个段子作为开场,把大家逗得哈哈笑。有同学说,我想去听一听职业规划的课程,因为我不知道大三的我,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未来选择?有同学说,再也不想去逃课了,已经上大四的,我这个学期没有多少节课可以上了,感觉很遗憾。是啊,在学校里总有一些老师,让你念念不忘,总有一些课堂,让你舍不得离开。04我想念学生组织的兄弟姐妹。有一个音乐协会的社团,很多人擅长乐器,因为在家里待的实在无聊,就纷纷通过QQ群彼此在家表演,他们戏称这样的操作为“云表演”。有同学说,本来我们社团在开学策划了一次大型活动,却因为这次疫情没有办法开学,开学以后活动也会取消或者延期。不过方案我们会继续保留,活动也会等到安全的时候再开展。我们知道,计划没有变化快,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随时做好准备。05我想念实习单位。有同学说,本来准备在开学以后继续回实习单位工作,没想到因为这次疫情,实习的工作估计也黄掉了。虽然在实习的过程当中感觉比较辛苦,但是和在家里宅着相比,还是工作更让自己有成就感。也许是因为遇到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才会停下来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去何方。在家里这段时间,除了保护好自己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这段独处时光,认真阅读,认真思考,将来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如何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愿春暖花开时,我们能追求自己的梦想。
2020年2月6日
其他

新学期开始,我要不要换个专业试试?

文丨周景,图丨pexels.com有个学生问我:“老师,我不喜欢现在的中文专业,经过大一的学习,我感觉对这个专业提不起一点兴趣,我想转到自己喜欢的英语专业去,这样的话,我就有动力去学习了,我更喜欢英语,肯定能学得好,你看行吗?”我没有告诉她是不是应该转专业,我和她说了一个故事。01林老师是某个大学的教师。记得有一年开学,有一个家长带着女儿来申请调整专业,这个女孩是被英语专业录取,但是家长想让她调整到财务管理专业。原因是自己亲戚在开公司,以后毕业了可以去亲戚公司当会计。负责新生接待的林老师看了一下这个女孩的高考成绩,英语122分,数学75分,随后又问了问她自己的意向。女孩低下了头,手撵着衣角,没有说话。林老师明白了女孩的意见,因此建议家长结合她自己的优势学科,学习她感兴趣的专业,不必调整专业,即使以后想学财务,也可以辅修财务管理专业。但是女孩的父亲相当强势,一定要她学财务管理,并对林老师说,“你问问她自己,她是不是想学财务管理?”女孩依旧低着头,没有说话。除了父母亲,这个女孩家来了三四个亲戚,一致要求她转专业,说自己家族很多人都是做会计的,已经替她做好了未来的工作安排,甚至叫嚣,如果不给转专业,那么就不给她上学了。后来,在家长的一再坚持下,林老师请示院领导,还是同意了给孩子转专业的要求,因为学校也不想因此丢下一个学生,更不希望这个学生因此而失学。家长欢天喜地的离开了,孩子走在最后,明显有些依依不舍。02有意思的是,到了大一下学期快期末的时间了,这个女生辗转找到林老师,表示自己想从财务管理专业转回到英语专业学习,她依旧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林老师问她,“为什么想转专业?”她说,“我不喜欢财务管理,也不擅长和数字打交道,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林老师问,“学英语就不累吗?那我问你,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你有没有自学英语?除了英语课本,看了哪些英文书?有没有去图书馆摸过英语专业的教材?是不是热爱英语到你不摸英语书就睡不着的地步?”她又低下了头,说自己有上公共英语课,但是也没有额外的去学习。林老师告诉她,可以先去看看这个专业的学生都上哪些课程?用的教材是什么样的?提前去图书馆借一本看看,也可以来旁听英语专业的课程。林老师说,“我可以和老师提前打个招呼,给你旁听机会,先了解一下,自己能不能适应,是不是真的喜欢英语的专业课程?”03在高中英语成绩好一些,并不代表在大学里就能学好英语专业,就能真正喜欢这个专业。多一点了解,多一些探索,才能知道自己和这个专业是否有缘分,是否合适。后来,这个学生好像没有来旁听课程,也不知道她在财务管理专业学习的怎么样,是不是像家长期待的那样,毕业以后会去亲戚家的企业里做会计工作。当然,不同的大学对转专业有不同的限制,在大多数国内高校,想转专业还是有比较多的限制条件的。例如有学校规定,你必须在本专业排名前10%,才有机会选择转专业。但有趣的是,有学生质疑,“我本来就不喜欢这个专业,学不进去,还要把它学到前10%?”也许,这可能是学校为了考验你的学习能力和耐心吧。如果你能把自己不是特别喜欢的课程都能学好,那就说明,你有足够的潜力让人相信,你能学好你热爱的专业。04除了转专业,你也可以选择辅修一个专业,或者是自学一个专业。只要你愿意学习,网络上很方便能找到全世界的名校课程。你可以自由选择上哪个名校,哪个名师的课程。我们常常把自己学不好专业的理由,归咎于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那你到底喜欢什么呢?有没有根据自己喜欢的东西去自学呢?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呢?很多人的回答是并没有,啥也没准备。那你凭什么又觉得自己转专业以后就立刻爱学习了呢?不喜欢这个专业,通常只不过是不愿意下苦功夫、不愿意认真投入、不愿意调整自己学习目标的挡箭牌。选择了这个专业,或者是被家长指定了这个专业,或者被调剂到了这个专业,都不应该是你放弃成长的理由。如果真的不喜欢这个专业,就想办法转专业、辅修、自学,你甚至可以退学回去复读,给自己重新来过的机会。拿着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的理由,混了4年大学,是对自己青春年华最好的辜负。更多优质文章,点击阅读: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高考失败不算什么,让人郁闷的是我又荒废了大一大学毕业后,没有寒暑假的日子,你还习惯吗?在你准备投身工作之前,请先认真上学
2019年7月30日
其他

高考失败不算什么,让人郁闷的是我又荒废了大一

更多优质文章,点击阅读: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什么样的团队才是靠谱的团队?为什么说工作反馈很重要?大学毕业后,没有寒暑假的日子,你还习惯吗?在你准备投身工作之前,请先认真上学
2019年7月20日
其他

在你准备投身工作之前,请先认真上学

图丨pexels.com不管你听过多少关于上学的道理,我希望你最终选择的是一条自己不后悔的路。
2019年7月9日
其他

为什么说工作反馈很重要?

记得五六年前有次参加培训,听某HR总监分享了自己培养下属的案例。他每天中午12:30-13:00,给部门员工培训半小时,坚持了两年,各个工作模块都讲,理论+实操。培训之后还要出试卷给他们做。
2019年7月7日
其他

什么样的团队才是靠谱的团队?

01我们时刻与团队打交道。上学时,有老师课堂指定的学习小组,有一起组队参赛的同学,有参加学生社团的同伴,有一起踢球的队友……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团队。但,究竟什么才是团队呢?写小组作业、组队比赛,只挂名不出力,进入社团又不参加活动,有团队之名,却无团队之实。有时候我们常常有人多力量大的错觉。但是我们常常忘了一件事情:人多心不齐,反而影响工作效率。小组作业里,通常只有一两个核心成员忙得团团转。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关于拔河比赛的测试,大意是说,如果拔河的双方只有一个人时,他们都会使出自己最大的力气,当每个队伍有两个人的时候,我们都会出现倚仗对方的情绪,从而使出80%的力气,以为对方会出全力。当我们的团队超过五个人的时候,每个人可能只会出60%的力气。当我们超过十个人的时候,这样的团队依赖性可能会更强,甚至有的人干脆不出力气,只是装装样子。我们都想组建靠谱的团队,或者想加入靠谱的团队。在这之前,我们首先得让自己变得靠谱。你得有强烈的参加“拔河”的意愿、投入“拔河”的行动、完成“拔河”的能力。02很多时候,我们也常常抱怨团队不给力,团队中的成员不给力。实际上,你无法带着想象中的团队去战斗,也不是带着你未来才可能有的团队,去参加当下的战斗。首先,你要用好你现在的团队,带领你现在的团队去打胜仗。就像我们熟悉的西游取经团队一样,当唐僧看到自己手下那几个徒弟时,心里估计一万次地怀疑:“这些家伙能护送我去西天?一个比一个丑,一个比一个吓人,不会在路上就把我分着吃了吧?”然而,就是这样一群稀奇古怪的团队成员,经历了多次的分分合合,最终互相扶持着完成了团队的目标。团队,是容人之短,用人之长。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一群志同道合、能力互补、彼此互助的人走得又快又远。美剧《天蝎计划》中的天才团队,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团队。每次看到他们团队处理重大、紧急、危险的案子时,都能在紧要关头,化腐朽为神奇,转危为安,拯救万民于水火。其实,他们团队中的每个高智商成员,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以团队的名义共同进退。03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必须责无旁贷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总是因为自己的工作出问题而麻烦他人,这是在职场中应尽的本分。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团队中的成员态度和能力常常掉线,那么我们就需要花费自己原本就紧张的时间,去承担本来应该由其他人承担的责任。这种职责错位,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每个人的工作重心都被迫下移,去“解救”本来应该由他人搞定的事情。记得刚上班时,写一篇新闻稿,发给主管,主管看了头大,简直没法修改,还不如推倒重写。后来,主管耐着性子帮我修改,并且告诉为什么要这么改。当时,就浪费了主管半个小时时间,他本来可以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再后来,我写新闻稿前,就注意先模仿其他人写作的思路和结构,也会利用搜索引擎,找一找类似的新闻稿是怎么写的,然后迅速掌握了写新闻稿的技巧,慢慢地,主管修改我稿子的时间就少了。每一个团队的负责人,都希望团队成员将工作漂漂亮亮呈现在面前,只说一个“好”字便通过吧?04一个优秀团队的建立需要时间打磨,也需要团队领导者身体力行。只要你用心做事,身边的小伙伴们是能够感觉到的。团队凝聚力的建立,不在于你说什么,大谈特谈什么,而是具体俯下身去做什么。“兄弟们,给我上!”和“兄弟们,跟我上!”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优秀的团队领导,善于复制自己的能力给其他成员,帮助大家快速掌握技能、优化技能,从而提升个人战斗力,提升团队整体的战斗力。他们从不吝啬自己的经验。以前工作时,我常常喜欢用白板和团队成员交流。白板是非常适合讨论的工具,特别是头脑风暴,把想法写出来,展示在队友面前,然后集思广益,激发团队灵感。没有白板,在本子上画思维导图,也能很好地理清思路。团队领导者,必须帮助成员快速找准目标,打开思路,在完成一个又一个项目的过程中,提升成员的能力和眼界。05一个优秀团队中的所有信任,最初都来自于对于团队领导者个人的信任,因为大家相信这个领导者,彼此之间才在合作中发展出横向的信任关系。因为信任,可以减少很多沟通的时间和成本。在团队当中,每个人都应该将自己承担的工作做好,最好做到极致,不需要别人去反复的检查、核对。甚至能够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向上承担一点职责,协助他人加快进度,那么整个团队就能快速地向前奔跑,从而每个人都能从团队的快速发现中获益。简单来说,一个好的团队应该像动车一样,每一节车厢都有自己的动力,大家一起推着团队往前跑,而不是像以前的绿皮车一样,每一节车厢都要靠火车头拉。每一节车厢,都很重要。努力做一个靠谱团队的靠谱队友。更多优质文章,点击阅读: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部长,你的接班人跟别人跑了…为什么情绪管理常常失效?你可能选错了处理情绪的方法大学毕业后,没有寒暑假的日子,你还习惯吗?当我们谈论高考时,我们在思考什么?
2019年6月1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当我们谈论高考时,我们在思考什么?

今年我大学毕业,我第一年的高三同窗,有的在从事着体面的工作,有的在读研,有的二战成功,我第二年的朋友,有的保了研,有的在一战考研,有的考研失利准备二战,有的找到了一份满意工作。
2019年6月7日
其他

大学毕业后,没有寒暑假的日子,你还习惯吗?

文丨周景,图丨pexels.com序言对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来说,6月毕业季之后,迎来的不是7、8月的暑假,而是拖着行李箱,赶赴工作单位。从学校到职场,从学生到职员,这一切,恍如隔世。我采访了4名同学,和他们聊聊毕业后的生活和感想。01小李说,当年大学毕业后,最难的就是自己租房子。小李的工作在某省会城市,公司给的待遇还可以,但是不管住宿。于是,他只能提前来这里租房子。看了一些中介推荐的房子,都不太满意。有的是位置不好,距离市中心比较远,周边的生活配套设施不是很完善。有的是价格比较高,虽然离公司近一些,但是租金让自己难以承受。有的是合租,感觉里面的人不太靠谱,不敢和陌生人一起住。最后,他选择了一个离公司不是特别远,有地铁,但是面积不大,朝向也不太好的房子。先安顿下来再说,等涨工资了,再换地方住。小李说,除了住宿问题开支大以外,吃饭也是一个问题。以前在大学里,8块钱就能搞定中餐,现在随便点个外卖,都得二三十。想想还是在学校的时候,住宿费便宜,也过得更快乐些,中午加个鸡腿,就能开心一整天。上学时,很多理所当然的东西,在毕业后,都成了奢求。和小李交流了会,我突然想起自己大学时的一个同学,还没毕业,就把房子买了,那时候房价多便宜啊!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眼光、际遇,或者说运气。对大多数普通同学来说,刚开始工作的日子,都会有些局促、慌张,甚至窘迫。没关系,我们起点虽然如此,但可以不断改善。未来,一直在变好。02大刘开玩笑地说:“别说暑假了,现在连周末都没了。经常加班,刚来特别不适应,但后来发现,即使按时下班了,回去以后也不知道干什么,不像在大学里,身边都是室友、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出去浪。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晚上回来,除了玩玩手机,也不知道干嘛了。”大学毕业,刚工作的那个阶段,很多人都会经历一段迷茫的时期。不仅仅是感觉孤独,不再有同学陪伴,更难熬的是工作上的压力。虽然是新人,但上级的要求不会降低,动不动就挨训,这让很多刚从象牙塔里出来的学生们颇为不适。很多毕业生都说,以前觉得辅导员在耳朵边啰啰嗦嗦,不停地提醒着大家,要好好努力,学好专业,多拿一些证书,多参加比赛历练自己。以前觉得烦躁,现在想想,还挺怀念,那可能是上班以前能听到的最好听的声音。工作后,没有朋友,没有人陪伴是常态。所有的压力自己扛着,所有的委屈自己压着。没什么好矫情的,大家都一样。很多事情,需要自己熬过去。很多心情,需要自己化解掉。03小孙考去了一个学校,在某个小学当老师。这也是她在大学里的梦想。为了当上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小孙在大三就开始考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还辅修了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她觉得,老师这个职业稳定,家里人也认为比较安静、内敛的小孙,很适合当老师。在小孙正式工作,走上讲台以前,她都是这样想的。我们常常以为,老师是备受尊敬的职业,面对的都是和蔼可亲的同事,活泼可爱的孩子,谦虚有礼的家长。然而,现实很快就打脸了。因为工作不到一个月,小孙已经被学生气哭3次,被家长莫名其妙吼过1次,被同事坑过2次了。以前我们上学时,违反纪律、不听话,都是要挨揍的,被老师揍了,也不敢回去告诉家长,因为大概率会被家长拎到学校,再接受一次洗礼。现在,连批评孩子,都需要以鼓励的形式,委婉的语气,稍不留神,就被家长投诉。同一个办公室里的同事,也并不都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欺负新人的事情,在学校里也不能免俗。小孙说,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了。我说,未见之前,都是美好的想象。见面了,离得近了,才看到很多你未曾想象的事实。我不知道小孙能坚持多久,是否会成为一个好老师,一个能搞定少数调皮小孩、难缠家长、坏同事的老师。理想和现实,隔着自己的生命值。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段位,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处世技巧,才能增强我们的战斗力,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一座自己能立足其上的桥梁。04小钱在毕业后半年里,已经换了一家单位了。他说,之前那家单位的主管,自己看不惯,因此干了三个月,就辞职了。裸辞。那个他嘴里的傻×主管到底有哪些光辉事迹,小钱没有多说,他只说自己裸辞以后,过了一个月的煎熬日子。倒不是因为缺钱。因为小钱在大学里拿奖学金,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兼职实习,手里还有些余粮。他说,刚辞职的第一个星期,自己很惬意,因为再也不用面对可恶的主管了。躲在自己的出租房里,颓废地过了5天,还没有接到面试电话,小钱有些慌了。他又注册了几个招聘网站,开始全面撒网。后来有一些公司来电询问,不是公司没看上小钱,就是小钱没看上公司。去面试了几个单位,后来也没什么回音了。小钱说,经过几轮挫折以后,自己的求职标准就下降了。现在想想,自己当初的主管,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人啊,最害怕的就是在经受打击以后,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个样子。好在后来小钱如愿找到一家还算满意的公司。现在的他,更珍惜当下的机会,而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境遇。加油吧,很多道理,必须经历,才会珍惜。上学的时候,我们想逃离学校,去体验工作的快乐。上班的时候,我们想逃离职场,去回味求学的纯粹。毕业后,再无寒暑假,就连很多回忆都需要小心藏起,抖擞精神,加油工作,因为我们现在是职场人。学生干部不要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部长,你的接班人跟别人跑了…当班长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和理解,我该放弃吗?为什么情绪管理常常失效?你可能选错了处理情绪的方法
2019年6月2日
其他

当班长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和理解,我该放弃吗?

文丨周景,图丨pexels.com前几天收到一个学生的留言,她问了一个问题。大意如下:老师,你好,我是一个班级的班长,现在大二了。跟以前相比,现在真的没有大一时的干劲了,班干之间很少交流,我感觉自己做了很多,却不受理解,大家似乎都认为"这本来就是你应该做的啊",这句话让人听跟难受,自己在做兼职,两者一个是私事,一个是工作。我是一个可以专注于班级工作的人,但感觉只有一个人做事的话,很没意思。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如果从中能收获到认可,交流,乐趣,我愿意,获得不了,心里很困惑。希望得到老师回复。实际上,很多学生干部都曾遇到这样的困扰。做管理和服务工作,本身就是无法取得所有人理解的事情。一是别人没有做班长的体验,不知道你面临的困难。二是有些人不太善于理解别人,或者说基本的同理心、理解力不足,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有问题。没关系,不要求得所有人理解你,问心无愧就好。记得很早之前看过一句话:“你无法做一个人人喜欢的橘子。”是这样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时候,你做得再好,也会有人不喜欢。我们努力的标准不是获得全票的认可,那是无法达到的目标,也会扭曲自己做事的原则,来迎合和讨好别人。当班长不是为了获得大家的理解,而是基于自己的责任,想为大家做好服务,同时借助这个机会,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至于理解,有时候也是个稀缺品,有则喜之,无则坦然之。当然,我们可以改进一些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我们的效率,也可以通过一些集体比赛、活动,让大家知道你的付出,看到你带领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你要理解你自己,这比寻求他人的理解,更难平复自己的心境。最后,听从内心的声音,做自己的决定。如果真得无法调节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情,离开,也是一种选择。学生干部不要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什么是学生组织的「中层危机」我该留任,还是辞职?这件事困扰我很久了...对话丨老师,我应该去参加竞聘吗?对话丨我在学生会能学到什么?部长,你的接班人跟别人跑了…
2019年5月30日
其他

部长,你的接班人跟别人跑了…

文丨周景,图丨pexels.com01前两天,学生会干部小李给我留言,说自己准备培养的部长候选人辞职了,原因是他要去社团工作。社团给他的职务是副会长,他觉得这个职位更适合他,因此选择了放弃学生会的部长职务。小李是下一届的学生会副主席,他觉得很郁闷,因为他对这个候选人寄予厚望,之前也是手把手亲自教他,把他带出来了。候选人在本部门工作表现非常突出,现任的部长对他也比较满意,因此推荐他参加竞选,接替自己的工作。本来以为八九不离十的候选人,没想到在换届之前,被别的学生组织挖走了。小李很郁闷,问我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我说挺好啊,你有没有恭喜他?小李说,我正打算劝他留下来呢,但是看他现在的状态,应该是决定了去社团那边。优秀的人才,在哪里都是稀缺的。对优秀人才的争夺,成了众多学生组织之间无声的战斗。我们都喜欢做事认真负责、有想法,有闯劲、善于钻研、热爱思考、能团结同学、能吃苦耐劳的学生干部。关键是这样的学生干部,越来越成为学生组织的稀缺品了。02到了学生组织换届的时候,怎么样才能留住这样的优秀人才,避免为他人做嫁衣呢?首先,我们要有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机制和氛围。作为现任学生干部,我们在组织招新的时候,就要选拔一些靠谱的新人,例如拥有部门所需技能的人,以及积极乐观、愿意做事的人。当我们的团队中都是优质的潜力股,彼此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影响,才能建立内部比学赶超的局面,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其次,能从团队当中发现一些潜力股,并且能够静下心来指导他们。有些学生干部自己做事非常好,但是在指导别人的时候总是缺乏耐心,觉得大一的干事总是干不好事,需要不断的修改,于是心情一急躁,就把他们的活儿拿来自己干了。实际上这个做法是非常错误的。短期来看,你接过别人的活,能够快速地去完成,却让别人闲在一边,不仅累坏了自己,也让别人得不到进步和成长。一旦你离开了组织,就没有合适的人能够接替你。作为学生组织的部长,应该以培养出多少优秀的团队成员为荣,而不应该以炫耀自己的技能为傲。我们要给团队中的新人犯错的机会,不能奢求他们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就能做到尽善尽美。我们要耐心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明确工作的标准,给他们搭建工作的模板,让他们更好地上手,而不是站在一旁看你表演。03再次,我们要针对未来组织当中的岗位,物色至少两个以上的候选人。有些学生组织的部长候选人,通常都是由部长自己推荐一个跟他关系比较好的人,或者他认可的人。甚至有时候现任部长能直接决定谁是下一任部长。对组织来说,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学生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最好由学生组织指导老师和主席团一起进行把关、考察。如果部长的任命权留在了部门内部,就容易导致选出来的部长只关心自己部门的事情,缺少组织内部跨部门合作的意识,甚至容易出现讨好部长,以谋求候选人资格的情况。我们可以对下一届学生干部人选进行公开选拔,但更主要的是看他们以前的业绩、未来的思考,不能仅仅依靠现场的竞选演讲来决定下一任部长的人选。每个部门的部长候选人,至少应该有两个以上的人作为备选,这样的话,在其中一个人离开的时候,我们就不至于太过慌乱。04最后,我们要有足够的胸怀,祝福你培养的候选人离开组织,去他想要的空间里施展自己的才华。他的离开对你来讲是短暂的不舍,但是我们可以继续保持联系,未来实现跨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既然无可挽留,那么就大方地祝福他,在新的组织里取得更大的成绩。千万不要为对方的离开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或者是因此而产生抱怨的情绪,在不同的场合批评候选人“忘恩负义”。我们学生干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不论在哪里,都不要忘记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初心。学生干部不要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什么是学生组织的「中层危机」我该留任,还是辞职?这件事困扰我很久了...对话丨老师,我应该去参加竞聘吗?对话丨我在学生会能学到什么?
2019年5月29日
其他

为什么情绪管理常常失效?你可能选错了处理情绪的方法

文丨周景,图丨pexels.com01两年前,有个学生在公众号后台给我留言:“老师,你天天传播正能量,听那么多同学的负面情绪,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吗?”我说:“谢谢你的关心。如果能让你们开心点,我愿意花费点心思和时间。你开心了,我也会因为解决你的问题而开心。负面情绪,大都很容易化解,我的秘诀是: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并尽最大努力去改进它。至于所谓的正能量,刚开始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取,但最终还是需要自我生产的。我的生产原料是:书籍。”谁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与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如果你现在正在生气、郁闷、纠结、难过,先别着急找攻略去化解,而是把这些情绪搁置一旁,就让它们像朋友一样坐在你身边,不说话,然后你去做自己的事情。例如读书。02每天在网络回复一些同学的留言和提问,大多离不开学习、生活、情感、朋友关系、宿舍矛盾、人生规划、职业选择、自控力等范围。有些提问很复杂,有些留言很消极,有些话很单纯,有些话很幼稚,但那些问题的最终归宿都是个人成长的烦恼与困扰,有些是必经之路,有些是误入歧途。每每回复,都有些许力不从心之感,积累和叠加了很多人的负面情绪,只能靠读书去一一化解。曾经有一段时间,不想去回复那些消息,但又觉得虽然我们是陌生人,但也许对方是在现实中找不到人可以求助、可以诉说,只能在这里留言。于是,又鼓足劲儿,尽可能地分享自己的思考。常常有同学问我,应该多什么书,我都建议他们去当当的图书排行榜找自己喜欢的,不确定就买排名靠前的,也可以通过微信读书和网易蜗牛阅读app免费读到一些。去年在微博上看到当当发布的年度励志书排行榜,排名前30的书,我竟然买了超过25本。也许是常常给别人鼓励,也需要自我充电吧。回复的问题多了,我发现很多问题本质上都是重复的。通过回答问题,也倒逼自己多思考,多总结,并在现实工作中规避同类问题。在网络上回答问题,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03一句话没有说出口,你是它的主人;一时冲动说出去了,你就是它的奴隶。好好说话很重要,当我们不会说话,或者感觉说出来有可能会伤人的时候,就要学会控制一下情绪,想清楚了再表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建议要先写好书面材料,我们再沟通。写微博、写公号、写说说,都是一种对话。有的是说给陌生人听的,有的是说给熟人听的,有的是说给特定的人听的,有的是说给自己听的。写作,最大的好处还是释放,释放你的想法,释放你的智慧,释放你的情绪。情绪有时候比事实更加影响你的认知。比如说一个人如果喜欢你,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会做善意的解读。一个人如果讨厌你,无论你多么好心的提醒他,他都会把你的好心当成驴肝肺。因此,管理和压抑情绪的做法,很多时候压根就是无效的。情绪一直都在,关键看你是希望让它尽快流动走开,还是一直压在心间。04记得有个领导曾经分享,在公司里再忙再累再烦,晚上回家,到了家门口,也要稳一稳情绪,深呼吸几次,面带微笑再开门。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谁是容易的。很多时候,没有人能理解你,帮助你,支持你,反而有很多家人、同事需要你的安慰和帮助,你必须得坚强。所谓坚强,无非也就是在自己累得不行,难受得不行,也依然要展示笑脸,安慰着他人,给别人力量,暗暗给自己打气加油。每个人都会遇到情绪不好的时候,记得不要积攒不愉快的情绪,一定要把它释放出来。可以把它写出来,悄悄的发布在没人认识的微博或者自己的笔记本上,也可以和朋友诉说。当你发现一个情绪上的问题一直跟随着你的时候,你也可以找专业的老师聊一聊,帮助自己化解掉它。05我们常常说要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实际上,这一点很难,我们应该做的是提升我们的情绪容纳能力,或者说情绪化解能力。举例来说,当我们是一个小水沟的时候,别人拿个树枝戳一戳,就搅浑了我们,让我们变得浑浊不堪;当我们是一个小池塘的时候,别人需要拿更大的树枝,搬更大的石块,才能让我们变得不平静;当我们是一条河流的时候,别人像我们泼脏水,很快就被带走了,融化于流水之中;当我们是长江大海时,再大的刺激,再大的干扰,再多的脏水,也很难让我们的情绪产生太大波动,全部化于无形。提高情绪流动的速度,而不是加大压抑情绪的力度。为什么有人失恋了、难过了,就想去旅行?因为旅行是一种空间转移,见到新事物,来隔离旧情绪。效果好不好?那得看人。有的人,情绪隔离能力或者说情绪流动能力比较强,即使和家人、室友刚刚吵了一架,也能转身背起书包,认真上自习。有的人,哪怕是别人无意中碰了下自己,也能三五天记在心里,生气、郁闷,影响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如果做不到情绪流动,空间隔离倒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例如,你想在宿舍看书,但是比较吵闹,即使你有隔音耳塞或者降噪耳机,也阻挡不了常常有人打扰,只能选择去图书馆,图书馆人多,就选择教室,教室如果都有课,你也可以选择后排有空座的位置,看自己的书,写自己的作业。总之,不能因为情绪原因,过长、过度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情绪无处不在,不能压抑,不好管理,但生活依然要继续,尝试与情绪和平共处,让它从你身旁轻轻流过,不留痕迹。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大学生初入职场,这5点工作意识要牢记5分钟脱稿演讲难不难?工作精进:努力做到90分,别总让他人给你善后如何提升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掌控感?比高考没考好还郁闷的事情是什么?
2019年5月28日
其他

比高考没考好还郁闷的事情是什么?这一点很多大学生都有同感

文丨周景,图丨Pexels.com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牵动着千千万万的家庭。据说我们三线城市考场附近的宾馆标间连1000元都订不到了。高考时,肯定会发生一些人放弃考试,一些人忘带准考证进不了教室,一些人因迟到错过考试,一些人发挥不好良机错失等情况。不管最终考得怎样,高考都不是人生的句号。记得某一年,高考分数线出来以后,杭州西湖边停靠了七八艘救生艇,还拉了个横幅:“高考不是唯一出路。”记得那年高考填志愿,我也是瞎填,唯一的依据就是报考指南上的学校名和专业名,哪个专业看上去高大上,就选择哪个。没有太多的网络资源可以参考,只是找了一些“见多识广、消息灵通”的亲友以及亲友的亲友打听,依稀记得后来选了什么国际贸易、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之类的当时“热门专业”,好像还填了中文。最后,我们花了那么多年去努力准备高考,却只用了几天时间,在七嘴八舌的声音中就随便决定了大学四年的专业,甚至是未来的职业。现在想想,也是竟无语凝噎。高考填志愿,分高的同学也发愁,刚刚达线的同学也发愁,没考好的同学更发愁。以前我们那时候高考是估分填志愿,更没有个准头。有人考了高分但由于估分保守,去了一个不太理想的学校;有人考的分数不高,但抱着复读的准备填了一个好学校,竟然成功地被录取了。人生的命运很多时候都是由一个个小决定影响的。为什么我们在高考之后选择填报专业时那么纠结?因为不了解,或者说无知。在国外,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提前接触感兴趣的专业,实地考察梦想的大学,并对比思考总结,这决定了以后他们的发展路径。而在我们这边,高中生都只是埋头做题,很少抬头看路。以前有个亲戚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比较迷茫,我就建议他把周边的一些感兴趣的高校列出来,然后花两周时间挨个地去每个学校跑一跑,看一看,至少对学校有个第一印象。其实,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开学才是他们第一次与这个学校见面。人生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小时候,我们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生活被父母安排。但从大学开始,基本上就得靠自己做出每一个选择了。如果是高考填志愿的专业是父母选择的,大学里你可以有机会转专业,辅修,或者跨专业考研,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甚至也可以自学,选择自己未来要从事的领域。你当然也可以放弃选择,用“随遇而安”或者无法和父母达成一致等理由,故意闹别扭,搁置自己的选择,但未来的后果需要自己承担。去了好大学不努力的人多了去,去了差学校使劲努力的人也多了去,不要怪环境,都种在一个地里,你发不了芽,难道要怪土吗?千万别等毕业后再抱怨,当初都怪父母选的专业不好,导致自己找不到好工作。父母的使命,基本上从送你上大学就可以结束了。未来,要看自己不断做出选择,坚持自己的选择,并承担这个选择给你带来的结果。有学生跟我说,他一直很难从高考失败的阴影当中走出来。我说,如果你现在还在为以前的事情感到后悔,那么等到大学毕业以后,你又会非常遗憾没有把握住大学的时光。学会跟过去告别,立足当下,才能更好的考虑未来。高考前,高考是最重要的事情。高考后,就不要总是吹嘘或者遗憾自己高考的成绩了,因为未来的路太长,挑战太多。在大学里拼命努力的结果,可能会远远超过高中。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大学生初入职场,这5点工作意识要牢记5分钟脱稿演讲难不难?工作精进:努力做到90分,别总让他人给你善后如何提升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掌控感?
2019年5月22日
其他

如何提升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掌控感?

文丨周景01我们常常遇见“慌张”。不论是上学时,每天早上急吼吼地从食堂捏着包子冲出,飞奔教室,还是上班后刚坐到办公桌前,打开电脑,登陆办公软件,就乌泱泱地收到一堆指令,“慌张”潜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随时都可能冒出来,向我们张牙舞爪。渐渐地,我们疲于应付,总感觉很多事情被打乱节奏,自己失去了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掌控感。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是好?02没有人喜欢生命中总是出现例外情况。上学时的我们,也是如此。有些学生每次上课时,好像都胸有成竹,能够及时跟上老师的思路。有些学生则常常对上课感到恐惧和厌倦,不知道老师会讲什么,尤其害怕老师上课提问时叫到自己。对学习的掌控感低,主要源于我们缺少充足的准备。我们可以尝试在周末提前做好预习,看一看下周一些课程的主要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对重点问题和疑问做好标记,心中有数,不慌不忙,也不会太担心老师上课提问。我们常常喜欢听一些小概率的成功故事,因为小概率事件容易成为书本以及别人传颂的榜样。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总以小概率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就容易出问题。例如,你考英语四级的时候,没有复习,以为六级也可以这样,结果常常因为没有做好前期复习准备,败阵而回。如果你不小心没有花什么力气就取得理想成绩的话,很容易带来的后果就是,以后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太愿意去认真投入,而是总想着投机取巧。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工作,都务必踏踏实实,拿出最多的资源、时间和精力去轰炸你需要去搞定的目标。03前两天有个学生给我留言,说自己考上了某211高校的研究生。聊天时,我问了她一个问题:对于考研,自己最大的经验和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她说最大的经验就是早做准备,明确目标,然后就是简单地坚持,每天上自习,按照自己拟定的学习计划和节奏执行。最大的遗憾是也许目标还可以定得更高些,因为一起参加考研的另外2个同学考上了985高校,当时她们报名的时候,选择冲一冲名校,但自己选择了稳妥些的目标。略微有些遗憾,当然,现在自己也不后悔,因为我知道自己必须要考上,而且我也喜欢考上的这个专业。仅有的以少胜多、以寡敌众的案例,千百年来也就只有教科书中常常提到的那些,大多数以卵击石的行为都是不自量力,自取灭亡。我们必须常常反思,常常警醒,不必过多地去羡慕别人的小概率事件,那不是生命的常态。04周末在家写好上周重点工作小结和下周重点工作计划,用讯飞输入法,语言转文字,记录在云笔记。这样周一上班时,就心中有数,不会着急了。你以为刚到办公室的时候可以写总结,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你去以后各种事情铺天盖地的过来。除非你提前半个小时以上到达办公室,才有一点点不被干扰的时间。就像我们玩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一样,你不能等到僵尸都赶过来了再去种向日葵,那已经完全来不及了。改变他人,很难,因为别人通常都不会听你的;改变自己,也比较难,但是我们可以去实现,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具有主导权,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试着掌控自己的人生。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总喜欢抱怨说,家人不理解自己,同事不配合自己。如果想要改变现状,我们就要从自己理解家人、配合同事开始,坚持一段时间,用你希望别人待你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别人。同事为了部门工作加班时,你不仅不参与部门工作,提供支持,而且下班时连个招呼都不打,等你需要他人配合时,自然也不会有人施以援手。05之前看的一本书《学习力》的作者,她以前在互联网公司做总监,每天提前1个小时到办公室,安排好自己和下属的各项工作,做好当天的工作规划,不慌不忙,等到其他人才来上班时,她早已进入工作状态了。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刚开始提前半小时就已经足够了。就像很多学生去上课时一样,早到有利于自己“占据有利地形”,提前预习,或者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每天早半小时或一小时,一年下来,很多人慢慢连你的“尾灯”都看不到了。不论是上学,工作,还是和别人的约会,早到的人都更有掌控感。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大学生初入职场,这5点工作意识要牢记5分钟脱稿演讲难不难?工作精进:努力做到90分,别总让他人给你善后
2019年5月18日
其他

工作精进:努力做到90分,别总让他人给你善后

01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别人给你提交一份材料,结果漏洞百出,拿到手根本无法使用,还得反复沟通、修改,无比心累。不论你是学生,还是已经工作的职场人,如果你提交一份报告,一个材料,一篇新闻稿,或者组织一次活动,不认真不负责不走心,随便糊弄就上交,后果很严重。因为这不仅会导致自己的主管还要额外花费时间,去修改完善本应该你搞定的“作业”,浪费主管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宝贵的、有限的组织智力资源),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因为你用实际行动告诉别人,自己只有这个水平)。你会因此失去精进的机会,丧失了提升自己工作品质的兴趣和空间,更要命的是,你也许会慢慢习惯了保持这样的水准,且不容他人质疑,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反正就这样吧,无所谓了,我的作业交了就好。至于后面的事情,那是领导要操心的,我要放学了/下班了,再见。”慢慢的,我们从追求60分万岁的学生,变成了追求60万岁的职场人。02今天,有个外省的学生干部给我留言时,他的大意是说:“马上要换届了,我们在考虑下一届的干部人选,但是感觉现在的干事当中几乎没有人能堪大任的,要能力没能力,要态度没态度,想想真是垂头丧气。”我听了也一声叹息。现在来看,社团培养干部的时间已经明显已经迟了,只能矮子头上选将军了。陈春花老师前不久在个人公众号里提到,组织发展的关键是找到“对的人”。有个HR和我讨论,什么人是我们组织“对的人”?从哪里找“对的人”?谁去找“对的人”?“对的人”是外面招聘好还是内部培养好?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都是说:陈老师说得好!她写了一些质疑的留言,和我预想的一样,留言没被放出来。我们日常做事时,不求人人能够做到100分,但求人人先做到90分吧。举例来说,100分的状态就是你写的新闻稿或者其他各类文案材料,领导看了,几乎一个字都不需要改,就可以直接对外发布,当然这好像很难达到,但就是有少数人能够跟自己死磕,站在单位的高度和领导的视角,写出来好像不符合你当下身份的稿子。你可能说,100分也许有些难为你了,但至少我们要扎扎实实,有板有眼,做到90分,靠认真和努力,多花点心思,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呀。你做到90分,领导简单看看,提几点意见,修改后就可以发布,而不是看哪都是问题,无处下手修改,甚至还不如领导重新来写,因为重写都要比修改来得快。03有人问,那我能不能达到120分的状态呢?当然可以,就是你自己不仅能写出100分的稿子,同时还能提升稿子的宣传平台质量,例如发到更高一级的平台。假如你是学生组织,你可以发到学校媒体,学校官网,省市媒体,乃至国家级媒体,让稿子发挥更大的宣传作用和传播价值,提升自己的组织品牌形象。别说你不知道找谁,才能发布到校级的媒体平台,只要你关注了这些媒体,总会得到答案。别说你不知道自己领域的省市级、国家级媒体,自己问搜索引擎,问同行,问领导,总会得到答案。没有人亲自把答案送到你桌前,告诉你把稿子发到这个邮箱就行了,就像现在再也没有人给你递小抄、传答案了。一切问题,答案自寻。当然,比找答案更难的是,你得首先找到你的问题。04如果想达到150分的状态,行不行呢?当然没问题。你可以把自己的经验,以书面的形式总结出来,传授给其他人,提高整个团队的文案水平。自己会,不算大本事,厉害的人,总是自己能考100分,还能给团队成员送出90+的助攻。当你教的人也能写出100分的稿子时,你就可以腾出手来去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了。每一份小工作,都藏着一个大天地。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大学生初入职场,这5点工作意识要牢记5分钟脱稿演讲难不难?大学生找工作时,如何看懂招聘广告中的潜台词?
2019年5月8日
其他

5分钟脱稿演讲难不难?你上台试过吗?

文丨周景,图丨pexels.com01有同学问:如何在5分钟的脱稿演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说实话,对于演讲,我有很多失败的经验,我自小就是一个不太敢在公众场合说话的人,上学时举手也不勤快(虽然很多问题都会),后来因为在大学里参加一些学生组织,慢慢尝试在公开场合发言,才稍微好点,勉勉强强能应付,但依然不擅长演讲。有人说,公众演讲是排在死亡、疾病之后让人类感到恐惧的第三件事,我举双手赞同。记得第一次在某组织大会上发言,下面嗷嗷的几百人,我的腿都是发抖的。这样没有时间限制的演讲都如此不易,更别提限时5分钟的演讲或者工作汇报了。我个人很佩服罗永浩,即使他的演讲那么受欢迎,也是要彩排多次才能上场的。以前新东方英语有很多老师上课特别棒,课堂上口若悬河,但背后做得功课很足,备课时都是要写逐字稿,也就是把你第二天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这也是我第一次去上课时用过的笨但有效的方法。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现在有非常多的机会去演讲、表达、发言,抓住机会,多练习,参加比赛的话,更是要对着镜子练习三五遍,并用手机做好计时。刚开始出丑也没关系,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你逗逗大家,大家逗逗你。慢慢的,就好了。02罗振宇说,“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有两个能力,第一是写作,第二次演讲。”看到这段文字,突然想起以前一个故事。有个女生,比较内向,很少在公众场合说话,但因为要考公务员还是考教师资格证,不得不尝试去上台演讲。她是怎样克服自己紧张的毛病的呢?她找老师推荐,加入了学校的演讲协会。演讲协会平时多干啥呢?基本上每天都会举办内部的演讲活动,规则很简单:每个人轮流上台讲3分钟,不限主题,只限时间。讲完以后,社团的其他听众给你提意见和建议。刚开始上台的时候,她站在台上哆哆嗦嗦说不了几句话,紧张得汗如雨下。但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受虐”以后,她的表现好像脱胎换骨一般,能够非常自如地站到讲台上,围绕一个主题说个三五分钟。你看,赶鸭子上架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修炼方法。03很多同学参加比赛,例如公开演讲,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一群人,总会腿软手抖、头皮发麻、舌头打结、表情瘫痪……这都是正常情况,适应几次就好了,没有尝试过当众演讲的同学,建议从课堂上的小组发言开始,多多练习。毕竟,在下面当个打酱油的观众,和台上当个参赛选手,感觉可是千差万别。有空多参加一些活动、比赛,并不是坏事,以后你们会明白。在更多的人面前去展现自己的想法,从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说话,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和逻辑,通过一次次面对大众的机会去发掘更多潜在的能力。从30人的班级演讲规模开始,到100人的比赛演讲,再到500人的公众演讲,再到1000人的舞台演讲,过了1000就是一个坎,以后控场能力会越来越强。可问题是,你想尝试从30人的班级演讲规模开始么?下次有活动,敢举手不?别等需要奖项的时候才想,天啦!为什么上台领奖的人不是我?04要想在一个5分钟的演讲比赛中表现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给你提供几个思路做参考:1、前期准备时,认真写好演讲的逐字稿,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根据演讲主题码内容,最好采用主题+故事+解说升华的节奏,因为单纯地说理论或者喊口号,很容易让人昏昏欲睡。2、除了前期写好草稿以外,私底下至少要经过5-8次的排练,才能把时间误差控制在半分钟以内。最好对着镜子练习,可以看到自己的状态,或者用计时软件记录每次的时间,再对稿子进行删减。3、熟读稿件,达到脱稿水准,但不必在现场“背诵稿子”。允许有临时的发挥,现场卡壳了就跳过去,或者换一种说法,不必强迫自己回忆原来写在稿子上的内容,保持镇定。要知道,不论是乔布斯,还是雷军、罗永浩,都有紧张和忘词的时候,没关系,说下去。4、注意仪态。上台前深呼吸,镇定下情绪,就当下面的观众都是一堆西瓜。别晃身体,现场没有风。别低头,王冠会掉。看着台下,想着大家都是你的好哥们好姐妹;保持微笑,别被评委看穿你的慌张。5、现场即使出了BUG,或者卡壳了,也要不经意地掩饰过去,优雅地继续演讲下去。不要说“刚刚我忘记说了”“不好意思,我有些紧张”,直接跳过去。因为很多观众并不一定全神贯注,有时候他们会自动忽略掉你没讲的内容。6、总结反思。比赛完了,别轻易翻篇儿。获奖了,别骄傲,思考下次如何改进;落选了,不要气馁,下次重新再来。大学应该怎么过?如果只读书,和高中有什么区别?如果书都不读,连高中都不如。大学除了学好专业,还要多去阅读,去写作,去参赛,去演讲,去锻炼,去出丑,去交流,去尝试一切可能性。这些经历都会成为你宝贵的财富,至少毕业以后,不至于一次活动都没参加,一次比赛都没经历,去企业面试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完整吧?以后社团里有演讲比赛,一定要报名,上去磕磕巴巴几次,慢慢胆子就大了,说话就越来越麻溜了。PS:关于上台演讲,你有什么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吗?欢迎分享。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大学生初入职场,这5点工作意识要牢记“这件事你找其他人吧...”大学生找工作时,如何看懂招聘广告中的潜台词?
2019年5月6日
其他

人力资源6大模块哪一个最容易入门?哪一个最难?

周末和一个做HR的朋友讨论人力资源工作。她说,人力资源最容易入门的是招聘模块,最难做好的也是招聘模块。因为招聘工作给人感觉无非就是看看简历,打打电话,组织面试,安排入职,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但实际上招聘工作是很辛苦的,想做好特别难,不仅是把人招来,还要考虑人岗匹配,人人匹配(特别是和上级主管的配合),以及未来的培养需要。同时还要从相关的招聘数据分析当中,深度优化招聘的流程设计,做好试用期管理,甚至是根据后面几年员工的绩效表现反过来去思考招聘工作的经验和问题。在招聘时,如何识别人才?将应聘者简历中的信息层层拨开,是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反思的。例如,有一次看到一个人的简历,上面显示他是92年出生,但是今年才硕士毕业,也就是说她27岁才毕业。这不符合一般读书的经历,通常24-25岁就应该毕业了。我看了一下她的简历,从本科和硕士读书的时间来看,中间有一年断档,然后第2年才读研的,其他面试官问了一下才知道,她第一年没考上,第2年有复习了一年才考上。但我感觉还是有一些问题,我就问了她:你高中是在哪里就读的?报了高中的名字,但看到我还在盯着她,她有些不好意思,接着说,自己高中复读过,第1年考的学校不理想。OK,这验证了自己的初步判断。之前我就猜想她肯定复读过,或者是因为生病等原因中途休学过。有的时候,需要从一些基本信息当中去作出判断,了解一个人的经历,以及背后隐藏的一些信息。因为简历是可以优化的,有些信息并不会写在简历上,有些信息会经过一定程度的美化。招聘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如果招人这关把好了,后面的培训,绩效等工作会非常轻松。如果招的人不对,再怎么培训也解决不了问题,甚至可能会影响部门的氛围,人际和绩效。乔布斯曾经说过,给员工最好的福利就是招聘最优秀的人给他做同事。招聘工作可以贯穿整个人力资源流程。招聘工作需要协调单位领导,部门领导,甚至是用人部门的员工,同时还要跟招聘网站,各类机构,招聘会联系,与应聘者沟通,通过一定的流程和设计,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全面的去了解一个人的经历和潜力。这对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不同于培训,绩效,薪酬等工作,做1是1,做2是2,招聘工作常常白忙活半天,也没找到一个人,这种苦劳是不能作为功劳和业绩来计算的。例如,想招聘1个人,那么可能要打10个电话,才有4-5个人来,从中挑选2个候选人,最后有1个人入职,甚至1个都没来。常常辛苦半天,也没有实际的成绩。即使招到了人,人家能不能来入职?能不能通过试用期?都是算在招聘HR的头上。直到一个新员工正式转正,才算初步完成了招聘阶段的流程。做好招聘工作,引进适合企业的人才,后面的培训、绩效、团队融入才更容易。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大学生初入职场,这5点工作意识要牢记“这件事你找其他人吧...”别把考试的失利,都怪罪于运气
2019年5月4日
其他

大学生初入职场,这5点工作意识要牢记

第四,工作要有问题意识。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汇报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工作分类意识,要能够清楚地分析这件事情是重要的工作,紧急的工作还是非重要非紧急的工作。
2019年4月26日
其他

“这件事你找其他人吧...”

文丨周景,图丨www.polayoutu.com“领导,这不属于我的活儿。”“这个事不归我管,我不知道。”“你找其他人吧,别找我就行。”“以前都是这样做的,干嘛要修改?没时间!”“做成这样就差不多可以交差了,没必要再精益求精。”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说这样的话,把自己的界限划得清清楚楚,容不得一丝例外,多做一点点的事情就要发飙。如果一个人始终只在自己原来的工作职责内做事,而不愿意承担一点点额外的工作任务,是很难进步的。就像种庄稼一样,始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面刨啊刨,是刨不出好庄稼、大收成的,更别提有些人种庄稼时还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所以当工作任务来的时候,即使有些工作你以前从未接触,或者这些工作由于身处组织的边界,无法界定由哪个部门或者哪个人具体负责,从而被安排给你了,也没有关系,抓住它,也许就是你的机会,至少它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做事的空间、成长的空间。如果是简单的、重复性的活,理顺以后,形成经验,做出个1、2、3的流程以后,就可以打包交给别人。你就可以攻克下一个难题了。如果是复杂的、需要动脑筋的活,能正好趁此机会,锻炼一下自己的思维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整理能力、文案写作能力,以及规划能力、沟通能力、跨部门协作能力。随便拎出哪个能力来锻炼锻炼,都是值得去付出的。事情做得越多,好像你的活就会越来越多。因为你出活快,质量高,靠谱。也正因为承担得越多,历练才更多,成长也更快,机会也更多。瞎混日子,快活一年又一年,但越来越不快活。努力成长,辛苦一年又一年,但越来越有希望。每年年底的时候,不能总是改改去年工作总结的日期,交差了事。如果领导没找自己,或者没发现(以及假装没发现),还有内心窃喜的冲动,那你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被组织划入“已经被放弃的那一类员工”了。每一年,我们都要有些“硬菜”摆在台面上,让人无法忽视自己。不论这个“硬菜”是开拓原先的工作深度,还是扩大现有的工作广度,亦或是在本职领域的获奖、经验分享。要对得起自己的岗,更要对得起自己的时光。晚安。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部长,我想退出学生组织了中年人的学习困境:这4关你必须要闯过去我为什么要考研?景夜思(ID:zjyesi)在校园看学生成长,听学生困惑,写学生故事。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更多内容请点击公众号菜单栏。
2019年4月24日
其他

我的考研故事:只要心甘情愿,就会变得简单

考研缘由早在大一大二,偶尔跟朋友闲聊时就曾谈到自己要考研、深造等话题,但其实那时候的自己对考研了解甚少,道不出考研的理由。总之,那时候想考研,带有很大的从众心理。
2019年4月20日
其他

夜思丨我为什么要考研?

文丨韩宾老人们都说:把眼前的事做好。可我觉得,脚下的路当然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走,但人不可以短视,万一哪天你走着走着走进死胡同可怎么办?所以,我最近一直在想的问题是:我该考研还是实习呢?01家里人并没有说让我一定去考研,说只要你在学校好好学习,不挂科,多学点知识,当然有考研想法的话,可以试着去努力一下,没有的话就踏踏实实的,学好知识,争取毕业以后得到一个好的实习机会,以后找个好工作。这是众多家长们对大学生子女的朴素想法。很多同学往往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大学是好好准备为考研奋战一下呢?还是努力学一些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实习做准备呢?对于我来说,更倾向于前者吧。其实大多数人心里是想打算考研的,他们会在网上搜索各种关于该不该考研这类话题,
2019年4月14日
其他

中年人的学习困境:这4关你必须要闯过去

文丨周景周末看万维钢老师的新书《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里面有一段话:“在美国做个报告,发现下面听讲的一大片都是中年人,回中国做个报告,听众几乎全是年轻人,当然这说明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但也说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比较嫩。”读了这段话,深有感触。学习这件事,对中年人来说,真的很难。总感觉有无数的关卡阻挡着我们走向学习这条道儿。第一关:学习认知关。这一关也可以叫心理障碍关我们中年人常常想,反正一辈子就这样了,双手一摊,无所谓了,在公司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学习对于自己生命的紧急程度比较低,1年不学习好像也看不出来区别,就放松了警惕。有些中年人很少愿意请教别人,即使偶尔说几句“以后多多交流,互相学习”,也不过是应应景,事后基本再无联系。中年人常常放不下身段做学生,他们觉得自己一定是要给别人当老师的,特别是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以前工作时,遇到一个中层干部,此人水平不高,本部门的工作马马虎虎,但看哪个部门工作都不顺眼,都想去指点一二,因为他是跟着老板打江山的部下,一般人也不想得罪他,哼哼哈哈应付着也就过去了。后来有一次,单位外请了一个专家来讲课,请他去参加培训,他却说:“我没这个闲工夫,就他那个水平,我给他上课还差不多!”如果在心态上不能保持谦虚,对学习的认知有问题,以后也就没有什么进步的空间了。第二关:学习迷茫关。中年人到底应该学习什么?是学习自己岗位相关的技能,还是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常常拿不到主意,找不到方向,慢慢地不知道往哪里走,于是便在学习这条路上停滞不前了。他们不像年轻人,很容易在网络上找到各类学习资源;他们不像年轻人,有学习充电的冲动,他们觉得自己不学习不也一样搞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嘛。学习是个麻烦的事情,也是让人迷茫的事情,与其看不清,不如站得远远的。就这样在迷茫的时候,时间偷偷地溜走。其实,对于走技术路线的人来说,不断地外出学习,参加培训,或者通过网络自学,看书学习,提升自己的核心技能,考取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单位的技术能手,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向。如果是做行政管理的,那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软技能,不论是沟通表达、书面写作、演讲培训,还是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管理能力,都有可以提升的空间。第三关:学习投入关。学习这件事情,少不了要投入时间、金钱,最主要的还是时间。因为学习耗费的金钱并不多,除了少数昂贵的培训以外,大部分可以通过买书学习、网络课程学习,也就一顿饭钱而已。但相比金钱来说,中年人最奢侈的就是时间的投入。他们通常上有老下有小,回到家里,他们不再是单位的主心骨,而是父亲,是丈夫,还是父母亲的孩子,几个角色的叠加,又衍生出无数的俗务,唯一有片刻安歇的时刻,便是孩子去写作业,自己坐在沙发上看会电视的时候了。至于书本,家里面积本不富足,哪里有书本的容身之处?有一次晚上八点,我从教学楼出来,遇到一个年轻老师去办公室,我问:“这么晚还不回去?”,答曰:“在办公室备备课。”我立刻就充满了敬意。这就是一个拼命的时代,时间用在哪里,哪里就出成果。后来这个老师提前2年破格评上了副教授,比同龄人的发展快了不少。第四关:学习运用关。中年人的学习不容易,时间,真的要从牙缝里挤。但学了并不是就结束了,最核心的部分在后面,也就是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改善自己的现状。例如,你看了《断舍离》,是否能够运用到生活中,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你看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能否时时回忆,在工作中不断提醒自己?你考了某个证书,能否帮助你系统梳理某个领域的核心知识,或者帮助自己打开某一个机会?记得前几年,遇到某个单位的财务处处长,和她聊了会,知道她的一些个人成长故事。她早年在单位工作很忙,但是也不忘学习。那时候单位的同事都没有什么进取心,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但她不一样,她每次下班回家,安顿好孩子,到晚上9点以后才有点个人时间,她没有选择看电视,而是躲在房里看书,考注册会计师,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十一点半或十二点。她基础不好,花了三四年时间才考完所有科目,成为单位第一个拿到注册会计师的员工。后来,也因为她有这个证,业务能力也不错,才有了后来的发展机遇。现在,我们能够拥有的学习资源太多,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学习很多网络课程。但也正是由于学习渠道太多,反而让我们不知所措,浅尝辄止,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学完了也没有立即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着急着去学习下一个别人推荐的课程,或者公众号大V推荐的课程。抛开运用去学习,就和看肥皂剧一样,只是图个消耗时间而已。学习不易,中年人的学习更不易。处于这样快速变化的时代,一日不学习,整天都焦虑。我们务必要找准自己的职业方向,给自己设置一定的期限,找到需要提升和学习的地方,然后闷着头往前一步步拱。让时间来见证未来的成长价值。PS: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书名,“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部长,我想退出学生组织了学生组织请我去讲课的课前思考再见,我的大学!我被退学了……景夜思(ID:zjyesi)在校园看学生成长,听学生困惑,写学生故事。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欢迎投稿景夜思(ID:zjyesi):规则见公众号菜单栏的投稿说明,也可以直接点击《公众号“景夜思”征稿启事》,了解具体详情。
2019年4月4日
其他

部长,我想退出学生组织了

文丨周景,图丨Pexels01某高校的学生干部和我说,他们部门的一个骨干要退出组织,原因是自己要好好学习。他劝了半天也没有效果,对方铁了心要退出。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最近,好几个学生组织的负责人都遇到这类问题,人员流失在这个学期好像变得日益严峻。他们离开的理由几乎一样:“我要好好学习,把时间留给自己的专业课。”这就和企业里的员工辞职一样,一般都会说是家庭原因、个人原因,心里的委屈和不满,都悄悄藏起来,不愿意在离职的这一刻彼此撕破脸皮。离开的理由真真假假,躲躲闪闪。有的人,可能是真的想花点时间学习,或者至少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他解决不了学习与工作的时间分配问题,只能抛弃一个。当然,退出学生组织后,有多少比例的人在学习上取得突飞猛进,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有的人,可能是谈恋爱了,需要有更多空余的时间去陪伴恋人,享受二人世界。有的人,可能是对组织内部的人或事不满,导致自己想离开。有的人,可能是工作任务太多,无法协调,干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自己又无法做好时间管理与协调。有的人,可能是在组织里感觉学不到东西,没有满足加入组织时的期待,失去了刚刚加入时的新鲜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论哪一个,都值得部门负责人去关注和思考。02解决人员流失的方法有很多。一是劝,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继续留在组织里。帮助他们分析目前的局面,优化学习与工作安排,提升单位时间效率。有的部长甚至对核心骨干承诺,以后优先推荐对方接任部长,以此挽留。二是等,通过拖延批准退出申请,或者要求对方再坚持一段时间,至少能让人员流失延迟一小段时间。三是调,通过调整工作分工,或者重新招募新人,或者从其他组织或部门借调人员,来补充人员。四是缩编,借助人员流失的时机,缩减部门业务范围和人员编制,降低工作量,只专注于核心工作,其他不重要的事情全部推掉。五是预防,提前做好组织流程设计,将部门的主要工作进行合理分工,设计出主要工作的操作流程,确保不过于依赖某一个骨干。即使走了一两个人,也完全有人可以替补。例如在新媒体部门,可以将微信推文从确定主题、采编、撰写、拍照、配图、后台编辑、推送、留言回复、数据分析等方面,制定出书面的操作指南,不论哪个人拿到这本操作指南,都可以轻易地将工作做到80分。当然,在大部分学生组织里,很少见到完备的工作流程手册,大家都是摸索着干,每个人可能只在部门里待一年的时间,也无心去做这个工作。如果你所在的部门现在还没有骨干流失,也没有做这样的流程手册,建议可以提前做设计,避免骨干提出辞职后,给工作带来太大的冲击。03很多时候,退出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情绪。很多人选择离开,并不是对学生组织失去了热爱,而是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却无力解决,遇到情绪却无法排解的无奈。梁宁老师说过,情绪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如果情绪不对,只能一拍两散。在学生组织的部门里,干事离开的最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部长。要么是在部门学不到东西,要么是组织里的氛围不好。不论哪一个,部长都需要反思。通常,工作能力强和工作态度好的部长更容易受到大家的认可。能力强,可以教会你很多东西;态度好,可以让你享受轻松愉快的沟通氛围。很多部长也是才当部长的,并没有得到系统的培训与指导,告诉他们“怎样当好部长?”,他们几乎都是自己摸索着做管理,带团队。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改变些什么。首先,部长可以理清部门工作,例如常规工作、重点工作、临时工作,做好合理分工,不能偏心,导致闲的闲死,忙的忙死。其次,尽可能为大家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多沟通,多协调,有什么困难大家愿意和你分享,而不是不顾干事们的能力,生硬地摊派任务。部长应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在遇到问题时,把责任推给自己的干事。在对外的沟通协调上,部长应该更多地出面,争取更多的支持。最后,帮助干事们做好成长档案建设,每个人在进入学生组织前,可有设立自己的目标,例如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一年后达到怎样的水平。部长常常关注大家的成长,积极给予帮助和指导。每个月可以定期开展一次谈心会,或者成长小结会,把这个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讨论,或者对做过的活动进行复盘,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一个项目的全面情况,当时遇到哪些问题,应该怎样更好地处理。总之,方法很多,关键在于部长是否有意识去做出一些改变。04在学生组织里工作,无非就是图个成长与快乐。要么大家一起学有所获,能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沟通技巧,帮助自己在未来更快地融入职场角色。要么大家一起玩的开心,能结交很多朋友,年轻人聚在一起,本身也是一种互相学习与交流。如果在组织里,工作得不顺心,很可能会导致组织成员用脚投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看到有个网友分享说:“我的团队每周五下午四点开始进行茶话会,不聊工作,主要聊八卦,聊趣闻,随便聊什么都可以,总之尽量不要聊工作,或者是不要严肃的聊工作,然后到五点时就下班,提前一个小时下班。坚持一年半了,我觉得效果还不错,大家的情绪基本都还稳定,彼此间的关系也相对融合。”解决团队成员的情绪问题,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前提。很多工作要做在前面,而不是等到对方和你说:“部长,我要离开了”的时候,再慌张无助。如果愿意留下,我们一起解决问题。如果选择离开,我们彼此祝福对方。未来的路很长,不论选择哪一条,都希望是无憾的。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为什么某些人一走,我们的组织发展水平就一夜回到解放前?学生组织请我去讲课的课前思考再见,我的大学!我被退学了……景夜思(ID:zjyesi)在校园看学生成长,听学生困惑,写学生故事。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欢迎投稿景夜思(ID:zjyesi):规则见公众号菜单栏的投稿说明,也可以直接点击《公众号“景夜思”征稿启事》,了解具体详情。
2019年3月29日
其他

再见,我的大学!我被退学了……

我在祝鑫老师(华中农业大学辅导员、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微信公众号“华农鑫巴”读到这篇文章,心情也很沉重。退学,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愿意谈及的话题。然而在学校里,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学生处于退学的边缘,或者已经不得不面对退学的结局。当初的你,是否曾想过,自己会面对这样的局面?以下是文章作者June的正文:“你这种情况呢,《大学生手册》里有明确规定,不及格学分累计达到或超过25学分的,就必须要退学了。”说实话,从辅导员那听到这话的时候,我是惊讶而羞愤的。尽管老师之前曾不厌其烦地强调过,但我却一直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至于沦落到被强制退学的地步。最严重的,不过是留级。但当我妈赶到学校,我终究忍不住哭了,脑子里突然蹦出一句话,我真的完了。这是一段长而黑暗的路,讲出来,也会怕痛,但还是要讲。我不想看到你也后悔。01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都以为独木过后是大道。我也一度觉得,大学,闹着闹着就过去了。你看,大学和专业都挺合心意,只要安安分分待上四年,还不是顺利毕业?但我没想到,刚开始迈出的几步路,就没那么顺利。专业课想学却提不起力气;重难点不想使劲琢磨,想不通读不懂时也就任由着不懂不通了;公共课不想听不愿看,兴致缺缺。好几次,愤愤地把课本往桌上一掷:“什么玩意儿!”
2019年3月11日
其他

学生组织请我去讲课的课前思考

文丨周景上周,一个学生组织的负责人跑来找我,说想请我给他们上一堂培训课。我问他们希望听什么,希望我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问题。他说,那倒没什么限制,就讲我擅长的就行,我看了给我拟定的题目,还是去年他们邀请我时确定的主题。我忍不住多和他聊了聊,希望他能自己筛选出自己所在组织的问题,然后提出问题,我们一起探讨,这样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单单为了完成一个培训课程的任务,随便讲什么。显然,我的提问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他之前也没想到,临时也难以考虑细致,只说了目前学生组织活动很多。我开玩笑地说,那我就不去了,没必要的活动,一定要精简精简再精简。很多组织都陷入了循环办活动的泥潭中,却从未思考究竟为什么办活动,活动有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哦对了,有时候他们连预期效果是什么都没考虑过,也无法提什么效果检验了。我建议他和组织的几个负责人一起,每个人列出当下最迫切解决的5-10个问题,然后一起讨论,合并同类项,再进行二次讨论,最终筛选出3-5个核心问题,这就是你需要别人培训你的题目,再拿着题目,去邀请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老师。而不是看哪个老师名气大,或者哪些老师愿意无偿牺牲自己的午休、晚休时间,还有课程研发时间(我明显是属于后者)。不过,看他好像没有拿住我的意思,我又换角度沟通了下。最后他走了,我给了他我的手机号码,我也答应他了(虽然只有几天的准备时间)。因为我愿意为学生花点时间,做点分享,他们太需要人关心和指导了,就像当年的自己,莽撞而无知,遇到问题也不知道找谁帮忙。但我想,我可能也等不到他去分析组织中的问题了,一是难为他了,不一定能适应头脑风暴的方法,并准确找到问题;二是他自己也做不了主,甚至他的指导老师也做不了主。他们的目的是完成培训,而不是取得效果。这和我们很多企业做培训的过程,也大致是一样的。周末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做了一个课件,我没有直接用去年的选题,一是重复讲没意思,二是也不适合他们组织。我准备中午讲30-40分钟就结束,给他们留一点吃饭的时间。因为有些学生干部既可爱又可怜,他们把饿着肚子做活动当成一种对组织的忠诚和奉献。我不忍心他们挨饿听课,更不忍心看到他们打着哈欠听一些自己也不知道会听到什么内容的培训课。愿一切都慢慢好起来。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为什么某些人一走,我们的组织发展水平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时间管理技巧,我的生活却依然一团糟?别把考试的失利,都怪罪于运气景夜思(ID:zjyesi)在校园看学生成长,听学生困惑,写学生故事。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欢迎投稿景夜思(ID:zjyesi):规则见公众号菜单栏的投稿说明,也可以直接点击《公众号“景夜思”征稿启事》,了解具体详情。
2019年3月10日
其他

别把考试的失利,都怪罪于运气

文丨周景有个学生给我留言说:“老师,我每次考试都很重视,复习很认真,可是总感觉自己运气不好,成绩还比不上那些不认真的同学。有一次考试,我居然忘记带身份证了,导致自己进不了考场,很郁闷。我该怎么办改变这样的局面?”对于这样的学生,我既心疼又无奈。结合这个学生的提问,谈谈我的一些思考。第一,考试成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你平时学习的努力程度,知识的理解、吸收、记忆程度,考试前的复习,考场的发挥等等,当然,也包括你所说的运气,甚至包括阅卷老师的心情。例如阅卷老师早上出门前和老婆吵了一架,心情不好,改卷子时,在遇到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下,如果你字写得难看,或者答题没有逻辑,啰啰嗦嗦一大堆,肯定也讨不了巧。当然了,在这些因素里,最重要的还是你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这是你自己可控的部分,但恰恰是很多同学忽略的部分。我遇到过一些真学霸,连考前老师划重点的课都会缺席,因为他们无所谓重点不重点,所有的知识点他们都掌握了。他们觉得听老师划重点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去图书馆看看书,或者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也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矛盾点,因为照顾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和情绪,对于少数拔尖同学来说,很多课程实际上是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的,实际上也浪费这一小部分学霸的宝贵时间。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的基础,是减少我们焦虑的基本方法。当然了,在大学里,考前突击也是常态,甚至很多人靠临时抱佛脚,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是事实。提高考试成绩也有很多的技巧。例如有人准备四六级考试,之前死命背单词,背了忘,忘了背,但压根没重视阅读、写作的训练。特别是临近考试,你短时间提高听力、阅读的可能性也不大,此时“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可能是抓紧背点作文模版,并认真地写几遍,提高记忆的准确率和写作的流畅度,而不是捧着单词书,熬夜到天明。我们要有全局思维,而不能仅仅盯着某一个点。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平时学得认真,考试准备充分,但结果却不理想。实际上,我们可能高估自己的“充分准备”,你以为的“充分”未必那么扎实。千万别高估自己。第二,再谈谈考前的准备。考试前的焦虑,是所有人都会面临的情况,没什么关系。适度焦虑对考试发挥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反而会促进我们更加专注。如果你焦虑很严重,可以去阅读一些缓解焦虑的书籍,或者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对于考试前忘记带证件的事情,我很遗憾,因为考试不仅仅是考察一个人的知识面,也包括心理素质。因此,遗忘不是运气不好,而是自我管理还没做到位。我们可以用清单法解决这个问题:1、考试前2天,根据考试要求,准备好所有考试用具及证件,放在一个文件袋里装好,考试前1天的晚上,再根据必备清单核对下,确保没问题。2、考试前1天,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集中放好,避免早上起来慌慌张张找衣服穿而耽误时间。3、尽量别穿新衣服、新鞋子,万一磨脚,也会影响发挥。建议穿舒服的旧衣服,除非你参加的是选美大赛。4、如果怕忘记,你也设置2个闹钟,并检查好闹钟是否开启。如果你担心来不及吃早饭,也可以备点面包,以防万一。我以前常常出差,会在手机便签里列出出差用的清单,每次走之前,都会认真核对一遍,减少遗忘东西带来的麻烦。出门前,你也可以记住“伸手要钱”(即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这四字口诀,帮助自己记忆。第三,再谈谈心态问题。考前认真准备了,就不必太在意考试的成绩。因为这确实有运气的成分在这里。这时候,你就要放平心态。我们常说,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想想看,这件事你能接受的最坏结果是什么,心里有了预期,就知道是否应该付出努力,以及付出多少努力。如果考试紧张,除了学习一些舒缓情绪的方法之外,就是多去参加一些考试,考得多了,也就慢慢习惯了。以前有个学生,很内向,不敢在公众场合说话。后来为了改变这个局面,硬着头皮参加学校的演讲社团,每周举办2-3次内部演讲,她每次都逼着自己参加,从刚开始上台需要读稿子,到半脱稿,再到后来的完全脱稿演讲,慢慢改变了自己当初不敢公开发言的局面。虽然每次上台依然紧张,但是至少不会在台上晕过去,或者支支吾吾说不出几句话,她可以完整地表达一个观点,分享一个故事。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丢脸丢多了,也就无所谓了。”因此,面对每一次的考试,我们都要认真准备,减少临时抱佛脚的频率,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做到功夫在平时。另外,学习一些考试答题技巧,情绪管理方法,多参加社会活动,提升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降低非考试因素对成绩的影响。愿你好好努力,而不是跪求好运气。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为什么某些人一走,我们的组织发展水平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时间管理技巧,我的生活却依然一团糟?景夜思(ID:zjyesi)在校园看学生成长,听学生困惑,写学生故事。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欢迎投稿景夜思(ID:zjyesi):规则见公众号菜单栏的投稿说明,也可以直接点击《公众号“景夜思”征稿启事》,了解具体详情。
2019年3月8日
其他

为什么某些人一走,我们的组织发展水平就一夜回到解放前?

文丨周景前几天,江苏某学校的一个学生干部在微信上给我留言,他说,自己所在的学生组织有几个优秀的学生干部辞职,因此导致两个部门的工作水准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一个是宣传部门,之前做微信比较好的学生,因为要准备考研,就退出了学生组织。但是后来发现部门里的其他人,之前只是帮忙做点边角料的活,而没有主导过宣传工作,特别是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撰写及编辑。宣传部门以前也过于依赖这个学生,这个学生的工作量太大,其他学生又帮不上什么忙,因此比较闲,也没跟着学到公众号的运营能力。现在的困境是,部门里其他的人都无法直接把这个活接过来,导致公众号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更新了。另外一个部门是秘书处,走了一个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干部。现在部门其他人写的会议纪要、通知文件,以及一些新闻报道都不能看,根本无法入眼。他自己作为组织的负责人,临时接替秘书处的工作,教其他人教得火冒冒的,但写作能力的提升也不是短时间可以见效的。面对目前的局面,该怎么办?有意思的是,前不久有一个人在微博上也和我交流了一下,优秀员工离职导致部门工作陷入困境的问题。他去年毕业,在一个快消品行业工作,主要协助部门主管负责店面的运营。部门主管年前评上了优秀员工,后来被竞争对手挖走了。现在整个店铺的工作已经乱套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进货,怎么安排补货的节奏,店铺橱窗的安排、订单的管理,以及客户的售后服务都找不到明确的思路,整天忙得乱糟糟的。以前主管在,什么事情都是他安排下面人去做,现在他走了,等到自己拿主意的时候,就慌张了。其实这两个问题的性质差不多,都是由于人员变化,特别是优秀员工离职导致的部门工作混乱。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之前的明星员工替我们扛掉了部门的绝大多数工作,二是组织没有建立明确的业务工作流程。以前和一些学生组织的指导老师交流,他们对组织人才的培养也感到非常的困惑。如果学生组织里面出了几个能力强的人,当年的组织发展就会很好,工作安排也比较顺利,指导老师也会省去很多心思,不必占用过多时间在组织的日常工作上。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头羊,很多工作就容易出现塌方,往年的一些优秀经验没有传承下来,导致工作不断在低水平上重复,无法取得进展。这是组织过于依赖某个人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就是把这个人的优秀经验固化成我们的工作业务流程。人走了,部门工作就瘫痪了,说明我们的组织建设存在严重的缺位情况。人才可以流动,但是经验和智慧要能够留住。这是组织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将一个优秀人才的经验固化成工作流程?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请他进行经验分享,最好是书面分享的形式,把他的个人工作经验以傻瓜式的工作手册形式写下来,逐条分解,成为其他人可以照方抓药的工作步骤。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进行优化,结合其他人在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进行研讨,丰富我们的工作流程手册。在企业里,我们每年做优秀员工评选,实际上最核心的目的并不是完成这个表彰任务,而是要把被表彰的优秀员工的经验,变成公司的组织财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开展各类优先员工评选,然而大多数企业都没想清楚为什么要搞这样的活动。他们光顾着场面上的热闹,而忽略了发挥优秀员工的作用。优秀员工的评选固然重要,但这只是前半部分,更重要的是优秀员工评选出来以后,该怎么办?是不是发完奖金就结束了?实际上,评选出优秀人选以后,才是我们工作的开始。我们要提取优秀员工的特质,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人才素质模型。寻找具有类似素质的潜在人选,并结合优秀员工的经验,制定出能够被不断复制的组织工作流程,通过工作流程手册的培训,让更多的员工迅速上手,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不断作出新的创新,持续优化更新组织工作流程,而不是每年都要“万丈高楼平地起”。为什么有些人所在的组织不怕人才流动?因为他们不是靠某一个人,而是靠团队,靠机制,走了一个张屠户,也不用担心吃带毛猪。有一位人力资源总监曾经说过,业务流程的整理不是HR的活,但是业务流程顺畅,HR能少很多活。在撰写工作手册时,一定要尊重原创者的努力,所有的参与者都应该有署名。往后的不断修订以及创意增补,也应该注明是谁的想法,不断激励所有人共同去完善组织流程,同时通过组织流程的优化,降低员工常规性工作的压力,提升培养新人的速度,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组织不应该过于依赖某个人,个人英雄主义好看,但不实用,更难长久。很多时候,当我们的组织出现某个英雄人物时,我们都会以他为榜样,但实际上并没有把榜样的作用发挥出来。榜样人物通常能够解决组织面临的突发问题,成为优秀的救火队员,得到大家的关注。但关注过后,员工做鸟兽散,无益于个人的进步和组织的发展。组织的负责人应该表扬和奖励“救火队员”,但更应该重视和鼓励“防火机制”的建立,因为“防火机制”决定了组织发展的稳定性。明星式的救火队员,所有人都能够看得见,但是防火机制的建立,通常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长期过程。我们要通过榜样“复制”出更多的榜样,而不是把榜样束之高阁。优秀人才数量有限,在哪个组织都是缺的,而且优秀人才的流动是注定的,不论是组织内部晋升,还是被其他组织挖走,想长期留住优秀人才在自己部门的做法,都是不可取且不现实的。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优秀人才的培养机制,传承优秀人才的经验,并进行推广和优化,而不是担心因为人员流失导致工作停滞不前,这才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电影《飞驰人生》的5句话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时间管理技巧,我的生活却依然一团糟?景夜思(ID:zjyesi)在校园看学生成长,听学生困惑,写学生故事。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欢迎投稿景夜思(ID:zjyesi):规则见公众号菜单栏的投稿说明,也可以直接点击《公众号“景夜思”征稿启事》,了解具体详情。
2019年3月6日
其他

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时间管理技巧,我的生活却依然一团糟?

文丨周景01每当忙得要死的时候,我们就感觉焦虑,感觉时间不够用,拼命想了解,该怎么挤出时间来完成那看似无穷无尽的工作任务。和一些学生交流也发现,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不论是做兼职的,还是不做兼职的,不论是考研的,还是不考研的,每个人都说自己忙。就连常常逃课的几个学生,也说自己忙,忙着躲在宿舍里厮杀,成就自己的王者。网上有太多的时间管理技巧文章和课程,看过都说好,转身就忘掉。企业也常常组织时间管理培训,想提升大家的工作效率,结果通常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人们还是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固定节奏去做事,改变会产生不适应,不适应会抑制自己改变的欲望,于是,很快又回到原来的轨道。我们常说做事要考虑事情的轻重缓急,也就是从重要性和时间紧迫度两个维度来衡量。管理时间可以用四象限,从重要性和紧急性分类,优先做重要紧急的,其次是重要不紧急,再次是紧急不重要的,最后是不重要不紧急的。但这个方法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常常无法准确地把一件事放到四象限。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优先做紧急的事情,而忽略了重要的事情。有时候我们想起一件事,就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处理这件临时起意的事情,很容易干扰我们的正常节奏。如果我们不安排自己的时间,时间就会被其他人安排。为什么我们熟知的很多时间管理技巧,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会失效呢?02首先,你永远在计划时间,从未去真正实践。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那种“无限准备、各种万一”的人,在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前做了无数的铺垫,但就是没有开始真正去执行。试用过很多时间管理类的app,例如番茄、滴答清单、奇妙清单、爱今天、成就清单等等。最后发现,最好的时间管理是把手机扔到一边。通过各类软件管控时间,效果并不好。实际上,用好手机自带日历提醒,就可以做好有时间节点的工作提醒。用好云笔记或者纸质笔记本,完全可以满足需求。比如说我们要做一个PPT汇报,我们通常会选择在搜索引擎或者一些PPT网站去搜索模板,找了很久,也没有发现合适的模板,你就想着明天再找吧,最后时间一天天过去,你的PPT一直卡死在找模版这个环节上了。正确的做法是我们根据要做的汇报材料,在纸上画好框架思路,甚至手动画出每一页PPT的模型,然后再去制作PPT。制作PPT时,我们可以在收费的网站花二十块钱买一个最匹配主题的模版,迅速的解决找模板问题。本想着找到好的模板,提高自己做PPT的速度,最后却南辕北辙,忘记了我们做PPT汇报时,最重要的不是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图片和动画,而是逻辑清晰地传达你的观点。你看再多的写作技巧,也不如你马上坐在电脑前敲下第一个字。你看再多的跑步技巧,也不如你马上到操场开始快走开始慢跑。你看再多的背单词技巧,也不如马上拿起你的英语书开始行动。找准目标以后,你得先行动起来,而不是千方百计去计算,到底那一条路最快到达。所有的技巧,在持续不断的努力行动看来,都显得格外苍白。我们一直在找路,却一直没上路。时间在走,你却没动。这可能是我们面对时间,遇到的最大问题。03其次,你不是没有目标,而是目标太多了。有个职业培训师,他分析了自己的时间安排法则。除了日常的工作、生活以外,每年集中学习一个技能,他说去年他用一年时间学习英语,现在已经可以在外企做培训了,虽然发音不是很标准,但足够应付日常交流了,今年他去准备学冲浪,目标是可以去海边自己独自畅想冲浪的乐趣。明年他准备去跑马拉松,力争拿一个完赛奖牌。不求多,只求一年搞定一个技能,丰富自己的人生。慢慢来,也许才更快。我们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下班以后,既想着学英语,又想去健身,每次完不成自己的当日计划时,就会显得格外沮丧,一周以后,破罐子破摔,撕掉计划,随它去吧。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再看身边的人,又是新气象。自己在羡慕的同时,又鼓起三分钟热情,陷入这样的死循环。有专家告诉我们一天只做三件最重要的事,这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忙完了,即使其他工作没做,也没关系,你不会太焦虑。但你总感觉不做完笔记本上列出的10件事情,就坐立不安,于是这10件事可能都做得拖泥带水。美国作家加里·凯勒和杰伊·帕帕森更狠,他们曾经出版过一本超级畅销书《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你以为每件事都很重要,你可以同时处理多件事,你应该过上有规律的生活,达到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等等。其实,你错了。这些想法只会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告诉我们:尽量缩小目标,专注于当下那一件最重要的事,就能够获得成功高效的生活。不是做得越多,时间管理才越好。我们要给自己做减法,给时间做减法。记住,少就是多,窄就是宽。你把自己的能力或者边界收得足够窄,然后你就会发现加上时间这个维度,窄就是宽,因为当你把边界做得足够窄,你就会每一件事做得比别人都好一点。长期坚持的话,你会发现整个这样一个跑道随便你跑,这个道路宽阔得很。时间不仓促,是我们对待时间太仓促。有人说,时间管理归根结底还是目标管理。我们优化时间安排,是为了完成目标。我们的目标是“目标”本身,而不是过度去寻找时间管理的技巧,特别是那些你找了却不去用的技巧。03最后,别想走时间的捷径,要用笨功夫对时间温柔以待。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大牛,他们每天非常忙碌,却能做很多事情。他们的一个时间管理的技巧就是“快速切换自己所在的状态”,前面一件事情搞定以后,立刻就能开启下一件事情的节奏,无需通过长时间的休息、玩玩手机、刷刷微博、四处逛逛、聊聊天……切换到新的状态,对他们来说,本事就是一种休息。这和学霸们做数学题累了,就换了英语,做几篇阅读理解的道理是一样的。他们始终在用笨功夫对待时间,围绕目标分配自己的时间,而不是想办法去平衡当下学习与娱乐的时间分配,寻找怎样又能学好又能玩好的技巧。这些技巧也许存在,也许适合某些人,但并不一定适合自己。你不攒够足够的积累,是很难看到时间的价值的。何帆老师在《大局观: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思维》说:“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捷径的。在你出发之前,是不会有地图,也不可能知道目的地,沿路也不会有路标的。真正的学习是在路途中,而不是在终点站。”先行动起来,走着走着,也许你的目标就出现了。吴军老师在他的《见识》一书里也说过:“一个人的效率是很难提高的,自己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事情,有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不要做了,而不是挤压时间把所有的事情凑合做完。”有时候想,我们的生命余量很有限了,必须把时间用在“你认为对的事情”上,而不是“大家觉得对的事情”上。很多人学习时间管理的出发点都是增加效率,但单纯的增加效率,只会让你的工作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时间不可管理,只能选择。例如中午1小时,你选择睡觉,就不能看书;你选择看书,就不能选择看电影;你选择看电影,就不能选择工作。时间是固定值,唯一的衡量标准是值不值得,对未来的目标(不论是你的长期还是短期目标)是否有利。时间不是问题,时间一直都在,问题是我们常常缺席。时间管理的本质是选择,是放弃。做得少了,做得久了,才能做得更快更轻松,慢慢地、稳稳地向我们的目标靠近。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电影《飞驰人生》的5句话放假了,你们的假期肯定是这样过的...我向自己喜欢的男孩表白,被拒绝了,怎么办?景夜思(ID:zjyesi)在校园看学生成长,听学生困惑,写学生故事。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欢迎投稿景夜思(ID:zjyesi):规则见公众号菜单栏的投稿说明,也可以直接点击《公众号“景夜思”征稿启事》,了解具体详情。
2019年2月22日
其他

情人节特辑丨我向自己喜欢的男孩表白,被拒绝了,怎么办?

文丨周景01有同学留言说,自己向喜欢的男生表白了,被他拒绝了,很难过。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借用网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也许你弄错了什么是表白,表白应该是最终胜利时的号角,而不是发起进攻的冲锋号。”有时候我们常常自卑,觉得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不够优秀,总是害怕配不上对方,这个时候选择破釜沉舟向对方表白,结果显而易见。当你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时候,又怎能奢望别人会喜欢你?实际上,你当时的这个行为不叫表白,叫碰运气。对方喜不喜欢你?你心里难道没点数吗?真正喜欢你的人,从他的眼睛,从无数的细节都可以看得出来。02恋爱无非是两个人之间的彼此吸引。怎样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对方呢?大概有以下三个条件:第一,颜值。这个世界发展太快,以至于我们都没有时间过多地去了解对方,仅仅是在人海中匆匆一瞥,便决定了自己的心有所属。颜值是恋爱当中的第一关。有的人受老天爷垂青,受益于父母的良好基因,得了一个好面容,在恋爱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追求者众,很容易挑花了眼。但对于我们这样颜值普通的人,该怎么办呢?无非是通过运动锻炼健身,控制自己的形体,增加自己的魅力值。有的同学要说了,我坚持不下来呀,又该怎么办呢?我想再不济,我们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笑。古龙说过,爱笑的女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经常保持微笑,也能提升自己的颜值。你知道,没有人会喜欢愁眉苦脸的你。03第二,气质。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大学里,我们拥有百万册的图书馆藏书,丰富的电子书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要命的是,我们读的书却越来越少。读书是使人进步的阶梯,读书能够帮助我们明事理,涨见识,摆脱庸俗,保持更加开放的心态。如果我们在颜值上缺少了天生的优势,那么我们就要在气质上进行弥补。多读书吧。颜值不够,读书来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看天外云卷云舒。有的时候看淡一点,心宽一点,走慢一点,多学一点,也许会有不同的收获。04第三,有钱。“面包”是爱情的基础和土壤。没有物质基础的支撑,爱情很可能会成为昙花一现的美好回忆。当然,如果你仅仅是只要一小段回忆,也没什么关系。谈钱很俗,但不谈钱才可能让我们真的很俗。大学里,我们可以愉快地吃十块钱的麻辣烫,但总不能吃一辈子吧?特别是等到工作以后,谈恋爱,相亲,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钱的问题。当我们既没有颜值又没有气质的时候该怎么办?答案可能是多攒点钱。以后不论是自己一个人过,还是在将来遇到心动的对方,我们都可以坚定地说:你给爱情就好,面包我来出。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吸引更好的对方。05有人问应该在大学里谈恋爱吗?以前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说过:“在大学谈恋爱,后悔四年,不谈,后悔一辈子。”我也不知道他是受什么刺激了,才说出这么有见地的话。如果在大学遇见让你特别心动的人,别错过。如果在大学遇见一堆让你动心的人,那你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为了结局的恋爱,是责任。不为结局的恋爱,是浪漫。女孩子多谈几次恋爱,才不会轻易得被人骗走。男孩子多谈几次恋爱,才能懂得如何心疼别人。在学校里,不论是你成绩好、长得帅或者是球打得好,都会有人喜欢。校园里的喜欢,就是这样的单纯。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特质,那就在学校里好好培养。千万不要对自己心仪的人说:“我那么喜欢你,你就必须要喜欢我,接受我!”这是你的一厢情愿,也是道德绑架。如果付出就有回报,那你的身边早有无数男神女神围绕。06那我们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时,究竟应不应该去表白呢?答案是自己考虑。因为谁承担后果,谁做决定。我以前曾经在朋友圈分享过这样一段话:对不知道是不是喜欢自己的人表白,是打扰。对明知道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白,是骚扰。对感觉对方也喜欢自己的人表白,才有可能是吹响胜利的号角。当然,如果你感觉自己无法匹配对方,却依然忍不住想去表白的话,那就勇敢的去吧。因为过了这个年纪,“我喜欢你”这几个字就很难轻易说出口了。告诉对方:“我知道自己离你心中的男神/女神还有差距,但是我会努力,请给我一年的时间,让我证明你的等待是值得的,好吗?”这是“我已经喜欢你了,你也要喜欢我哦”的优化版本。要注意,这句话可不是万能的。别让他人为难,也别让自己难堪。情人节里,如果没人跟你表白,就只能等愚人节碰运气了,如果连愚人节也没有人跟你表白…那就等下一个愚人节吧~祝你情人节快乐!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电影《飞驰人生》的5句话放假了,你们的假期肯定是这样过的...景夜思(ID:zjyesi)在校园看学生成长,听学生困惑,写学生故事。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欢迎投稿景夜思(ID:zjyesi):规则见公众号菜单栏的投稿说明,也可以直接点击《公众号“景夜思”征稿启事》,了解具体详情。
2019年2月14日
其他

电影《飞驰人生》的5句话:韩寒和沈腾给我们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文丨周景曾经在赛车界叱咤风云、如今却只能经营炒饭大排档的赛车手张驰(沈腾饰)决定重返车坛挑战年轻一代的天才。然而没钱没车没队友,甚至驾照都得重新考,这场笑料百出不断被打脸的复出之路,还有更多哭笑不得的窘境在等待着这位过气车神……大年初一上午,我跑去看了《飞驰人生》。悄悄记下影片中的这5句话,分享给你。1、“你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考科目二的时候,沈腾被考官王老师耻笑,忍不住说出过往的辉煌历史,可惜,话还没说完,就被王老师掐断了。“我曾经...”“你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说实话,我是被预告片的这个搞笑段子吸引进电影院的。后来,沈腾第一次考驾照,为了在考官面前显摆,果然挂了。“科目二挺难的。”据说每个考驾照的人都这样说,顶级赛车手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如果还没有,就努力去挣。2、“人在顺境时的友谊,都不是那么坚固的。”沈腾要重出江湖,除了搞定驾照以外,最难的恐怕是找人赞助,才能在比赛前搞定一辆赛车。于是,在经历了无数次拉赞助失败以后,他感叹道:“人在顺境时的友谊,都不是那么坚固的。”人走茶凉,是成人世界的残酷真相。沈腾在电影里无奈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人红时,连星星都是你的;人凉时,喝口水都塞牙缝。有人说,成年人就不要谈什么友谊了,只谈利弊。长大以后,我们很少再愿意去诉说自己遇到的一些困难,不再像年轻时一样,拉起三五好友一起出去吃喝玩乐。更多的时候成年人可能是一个人去慢慢的排解自己的困难,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字:熬。不管曾经的你是谁,都可能救不了你现在的困境。平常的是生活,非同寻常的才是电影。奇迹,很多时候,是很难发生在落难的自己身上,你必须一个人走出去。记得有一次,高晓松因酒驾入狱影响到他新电影宣传时,只有韩寒一个人跑出来为他站台宣传。高晓松在节目中透露,在找韩寒之前也曾联系其他大咖,但都被拒绝了。韩寒说,可能是大家真得有事,脱不开身。其实,高晓松心里也清楚,自己那时候的光景确实糟糕。理解别人的不帮忙,但格外感激别人在自己落难时的挺身而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3、“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才是真的过时了。”沈腾在电影的最后,用不计后果的代价取得了比赛的胜利。我想,他可能是想证明“你大爷始终是你大爷”,因此才放弃终点前的刹车减速机会,一飞冲天。有些同学觉得自信好像是天生的,自己在经历挫折后,很难再有信心去面对失败的局面。其实哪有什么天生自信?都是练习的。以前大户人家训练大小姐处事不惊的本事,故意在她面前摔杯子,摔个几十个,慢慢就习惯了,镇定了。诸葛亮以前最著名的计策是什么?空城计,都是装的。就连沈腾被禁赛5年,也是在家里,在脑力里不断地通过想象练习,想象着赛道的1000多个弯道,才敢在不带领航员的情况下,独自一个人上路。当我们信心不足时,你可以找个偶像、身边的自信学霸,或者你知道的牛人,模仿他们的处事方式,心虚的时候,想象你如果是他,会怎么做。模仿得多了,也就不慌张了,慢慢就自信了。4、“你呢,是这辈子没故事,想拥有一段故事;
2019年2月5日
其他

放假了,你们的假期肯定是这样过的...

文丨周景01记得刚上大一时,放寒假,从图书馆借了七八本“正儿八经”的书,类似于教科书、教辅之类的读物,希望自己假期好好充电。当时备着书包,沉甸甸的,心里很快乐,“这都是知识的重量啊~”结果,你懂的。开学的时候,又灰头土脸、原封不动地背回来了。后来,我改变了策略,再放假的时候,就溜进图书馆的小说库。结果...居然来迟了,那帮家伙提前下手了,把好看的武侠小说之类的书,全都借走了!只剩下琼瑶之类的言情小说,让人无可奈何。02前几年放假回老家的时候,路过以前一个图书店的门口,发现他们已经搬到了附近更偏僻的路口,更狭小的房间。心里隐隐有些难过,智能手机的发展让阅读触手可及,但又似乎让阅读离我们更远。以前我们可以在书店里蹲着翻阅书籍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不知道那个图书店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03放假时间长了,家人也会嫌弃好吃懒做的你。放寒假了。你没回家时。你妈:“宝贝,你们啥时候放假?”放假回来以后。你妈:“兔崽子,你们怎么还不开学啊?”慎独,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每次放假,都有一种琅琊榜里梁帝说的“积食懒动”的感觉。放假一个人在家,原本计划出现在书房的你,不知不觉就躺到沙发上看电视了。今年国庆放假第一天,我就哪里也没去,在家把刘同的新书《我在未来等你》看完了,近40万字,看的很过瘾。故事有点影视作品《十八岁的天空》、《谁的青春不迷茫》、《夏洛特烦恼》的影子。不受限地看电视、看小说、玩游戏,可能是很多人假期的常态吧。04之前看到一句话:个人观察那些官员、老板、高管群体,基本没有法定节假日周六日的放假概念,他们是想休息时就主动调整自己的节奏,慢下来就是休息、学习钻研就是休息,因为事情排得满满的,他们靠成就事件驱动、责任使命驱动。普通人才有节假日、周六日的概念,所以他们的周六日基本是睡觉补觉、工作忙碌后的不知所措,所以需要看电视剧、看个电影、游戏、打牌、喝酒等负向循环的事情去填充,这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一次消耗,所以上班累,休息更累。工作以后,放假的概念就已经死去。这和学生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多人在假期甚至比上班时更为忙碌,忙着优化工作的事情,为来年做准备;忙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寻找另一种人生的历程。05每次放假,很多同学都会立很多flag,等到快要开学的时候,看看计划的进度,然后再红着脸悄悄地删除掉。很多计划,如果不是我们真正全身心想去做的事情,只是别人眼里或者你认为是对的事情,通常都会在假期败给睡懒觉、看电视、玩游戏,以及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就没时间了的事情。放假是一种好玩的状态。放假前,我们期待、渴望,甚至希望时间过得快点再快点;等到放假,经历初期的亢奋,再到中期的无聊,好像每次放假的经历和收获都和我们假前预期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带书回家,却从未翻过;我们带了任务回家,却从未启动过;我们带了计划回家,却从未动手完成。最后,带着一丝忏悔和遗憾,打起精神,迎接假期的结束。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抛开我们的学校和专业,我们还剩下什么?关于未来的职业选择,大学生都迷茫得要死,该怎么办?当老师要你把荣誉让给其他人时,你该怎么办?景夜思(ID:zjyesi)在校园看学生成长,听学生困惑,写学生故事。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欢迎投稿景夜思(ID:zjyesi):规则见公众号菜单栏的投稿说明,也可以直接点击《公众号“景夜思”征稿启事》,了解具体详情。
2019年1月31日
其他

关于未来的职业选择,大学生都迷茫得要死,该怎么办?

文丨周景01这几天,有好几个外校的同学咨询我关于职业选择的问题。是选择去考公务员,考教师编制,还是去企业?简单的两句话,就把自己未来人生的命运交给了我。因为自己做决定太难了。有时候我们就连第二天吃什么都难以下决定,更何况面对模糊看不清的未来。别人在无法获取你自己相关背景的情况下,提出建议也非常的难。其实不论我们向谁求助,对于对方来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因为随便给你一点建议都可以,反正别人不用对结果负责任。我的观点是谁对结果负责任,就由谁来拍板。02有个学生,总是纠结是准备考研还是找工作,从去年9月纠结到现在1月。问了无数人,得到无数答案,就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网上无数大咖著书立说,写文分析,你随时可以免费自取。问我?我也不知道。人生际遇,谁能预知?选择工作,也许遇到好公司好上司,职业发展迅速,同学读研三年出来找工作跑断腿,你已经当上经理带十几人团队了,到时候读个MBA,学历与工作兼收。考研同学很后悔。也可能你工作没有起色,换了两次工作也不如意,同学研究生毕业进大公司,薪酬nice,同事nice,一切nice,你很后悔,学历与工作两误。谁知道呢!03我们可以听多数人意见,和少数人商量,最后自己拿主意。还可以借助一些有效的分析工具来帮助自己选择。这些工具在一些职场规划类的书籍当中都可能会找到。关键是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自己先做一些基础的分析,然后再向别人去提问。例如,你首先要考虑工作的地点,一般来讲有三个类型,第一是去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第二是留在自己上学的城市,第三是回老家。每个选择各有优劣。当你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决定的时候,优先考虑前两个,老家可以作为自己最后的退路。当然这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建议,有的同学一开始就决定了以后要回老家,考个公务员,过平凡的生活,这一点就让我格外的钦佩。因为他明确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可能会放弃什么。04其他诸如行业、岗位、薪水等因素的分析逻辑也是一样的。你可以给这些因素赋一个权重,例如城市占据你选择最终决定的百分之多少?薪水又占多少的比重?可以算出一个分值来协助你考虑最终的选择。当然最重要的是,你要有本事能够拿到3五个offer,然后才谈选择,如果你一份单位的录取通知书都没有拿到,公务员也还没有考上,就开始担心选择,那么肯定是杞人忧天。有学生感叹找工作好难。其实找工作不难,难得是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什么是理想的工作呢?很多人的标准大概是这样:“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我只能说“醒一醒,天亮了。”05很快要开启拜年模式了,即将毕业找工作的同学,可以打听打听亲友的工作怎么样?看看形势,听听吐槽,摸摸待遇。可以让别人描述自己一天或者一周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节奏、面对的客户群体、需要用到哪些技能、需要克服什么难题……说句实话,通过七大姑八大姨帮你物色一些机会,也是很好的,倒不是说走关系,有时候在同一个行业里,别人能带带你或者提点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除了亲戚朋友,大学老师、已经工作的学长学姐,都是你可以借助的资源。一般来说,你求职时接触的学长学姐最多比你高一两届,他们的企业资源肯定没有学校和老师们多,对很多企业的认知也不全面,只能凭借短暂的经验给你一点建议。当然,有学长学姐在知名企业,能对你求职搭把手,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记得脸皮厚点,腿脚勤点,嘴巴甜点。你可以在网上搜索下企业名称,了解企业的基本信息,如果看到一些负面的消息(特别是欺骗、收费之类的关键词),更要提高警惕。一般求职,建议首选校园招聘会、学校推荐企业,都会对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核,并对招聘岗位进行筛选,其次可以考虑周边985、211高校就业信息网的求职信息(企业质量高),再次可以考虑大型招聘会的企业(招聘岗位多,但参差不齐),最后可以考虑招聘网站的企业(注意识别,有一些是皮包或者骗子公司)。另外,大中型企业官网的招聘信息一般也比较可靠;亲朋好友的资源也可以利用起来,内部消息的准确度也比较高。遇到招聘会,别懒,一定要多参加,才可能大海捞针一般遇到心仪的企业。遇到宣讲会,别懒,一定要多参加,哪怕是增加对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了解,增长见识,练练面试的胆量。开学后,大四同学还没找到工作的该抓紧了,别错过“金三银四”的求职季。06如果还是没有办法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该怎么办呢?给你推荐几本书吧。第一本是刘同的新书《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值得每个大学生看一看。大四的学生找工作前应急看看,大二大三的同学作为未来规划参考读读。第二本是《进阶》,杨萃先老师写的,她在书中运用“红点”和“黑点”理论,帮你梳理自己的优劣势,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书中有大量的案例和对话,值得阅读。第三本是古典老师的《跃迁》一书,能够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待问题。他在书中提到了找工作的三要素:行业×单位×职位。但我认为,地点这个因素应该放在首位进行考虑。找工作四要素:地点×行业×单位×职位。以前,我们找工作的顺序常常是从职位,到单位,再到行业,再到地点。但我们最好反过来,先从地点做出选择,是选择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省内还是省外?再从这个地域内,考虑选择哪个行业,再定位到具体的企业和职位。当然了,这没有绝对的正误之分,只要你建立了自己的思考顺序和依据都可以。但不能在面试受到打击以后,最后哪个公司要你,你就去了哪个公司,一定要坚持选择你最想去的单位。除非万不得已,最好不要轻易妥协。最后别忘了,一定要自己做决定,因为不论选择哪一个工作,都是由你自己去经历它的酸甜苦辣。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抛开我们的学校和专业,我们还剩下什么?我在日本的第137天当老师要你把荣誉让给其他人时,你该怎么办?景夜思(ID:zjyesi)在校园看学生成长,听学生困惑,写学生故事。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欢迎投稿景夜思(ID:zjyesi):规则见公众号菜单栏的投稿说明,也可以直接点击《公众号“景夜思”征稿启事》,了解具体详情。
2019年1月30日
其他

当老师要你把荣誉让给其他人时,你该怎么办?

作为一个负责人,有的时候难免要做一点自我牺牲。即使你的实力已经到了可以拿荣誉的地步,但其他人可能并不会这样认为,他们甚至可能会觉得你是依靠自己手中的权力和影响力去拿到这个荣誉的。
2019年1月27日
其他

我在日本的第137天

每每这个时候,都格外怀念在国内学校的时候,水果随便吃。很想念家乡的味道,上周正值日本的新年,大家忙到飞起,终于奢侈了一把,买了很多菜肉在家吃了顿火锅(幸好我们带足了火锅底料和榨菜),是幸福的味道了。
2019年1月16日
其他

关于西游: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文丨周景01小时候看西游记,孙悟空几乎是无敌的,印象中,他好像没有眼泪。当然,除了被红孩儿三昧真火呛着时流泪除外。英雄是没有眼泪的,即使有,也应该被隐藏。但长大了以后,才发现,谁都有遇到难题的时候,哭一会儿也许是个好办法。就像原著中,孙悟空当年被黄梅老佛搞得没脾气,跳上云头,哭得伤心一样。我们普通人会遇到普通的问题,厉害的人会遇到厉害的问题。问题,是常态;解决问题,也是常态,但不应该有解决所有问题再前进的想法。朝着自己的远方,走就是了。路上的阻拦,别人的帮助,内部的打打闹闹,都不影响最终的方向。没什么过不去的,过不去就像猴哥一样哭一场,不行就两场。连孙悟空那么强大的人,都有很多次被逼哭。谁还没有个无能无力的时候呢?既然改变不了什么,就擦干眼泪,重新对这个世界温柔以对。02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际遇,也有自己的枷锁。刚工作时,没有地位也没关系。玉帝和众仙在酒会上觥筹交错时,孙悟空连个站票都没有。当你强大了,还有一打一打的小心思需要应对。例如,有人就说紧箍咒的存在是对孙悟空的不信任。但我的观点是:无关信任,这是手段。就像琅琊榜中的梅长苏,任用手下的童路,但赡养其母与妹妹在廊州根据地的道理是一样的。很多人觉得自从走上取经之路以后,孙悟空就怂掉了,那么多妖魔鬼怪都搞不定,动不动就求爷爷告奶奶似的搬救兵。其实,取经路上很多妖怪都是他主动招惹的,原因无他:生活太闷,手痒。为什么搬救兵?原因也无他:背后的套路猴哥早就看透了,人生如戏,全靠演技。03为什么二郎神本领和孙悟空一样强大,甚至略胜一筹,但最后孙悟空成佛了,二郎神还在灌江口看风景?自由,是有代价的。记得看《延禧攻略》时,里面的皇后讲过一段话,自己以前是一个自由,快乐,做自己的女孩,后来进入王府,进入皇宫,慢慢地只能做皇后,什么事情都不能任性,都要考虑自己的身份。因此在看到女主魏璎珞的时候,总想保护着她的本性和纯真。现实中,我们都只能做“皇后”,哪里有那么多可以护住本真的时候?即使像女主带着强大光环(否则在现实中早被整死100次了),到最后,她又何尝是最初率真的小宫女?就算孙悟空,那么率性而为的人,最后也成了静坐莲台不说话的斗战胜佛。所以,在开心的时候开心,率性的时候率性,做公主的时候做公主,做皇后的时候做皇后。04如果意识到自己要生气,想发飙时,怎么办?立刻脱离当下的环境,远离想吵架的人。等冷静下来,再回来处理。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孙悟空一样。猴哥每次被唐僧的不听劝气着了,特别是唐僧被猴哥搞不定的妖怪抓走了,都会先找个地方哭会,或者跑到天上翻几个跟头,或者跑到东海龙宫吃几杯酒,诉几番苦,消消气。擦干眼泪,面对困局,该自己去处理就去处理,该求人帮忙就去求人。千万别火大了,一时冲动把唐僧揍了,那就不好收尾了。05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心酸又无奈。男人到了中年,就会活成了一部《西游记》。有着“唐僧的谨小慎微”,讲不完的大道理,唠不完的人生感慨;有着“孙悟空的压力”,不会七十二变,但凡事都要站在最前面;挺着“八戒的肚子”,没时间去减肥,成了一个中年油腻大叔;有着“沙僧的发际线”,许多事情拼尽全力,却又无能为力。他一个人活成一部《西游记》,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也离“西天”越来越近。岁月不饶人,但我们绕过岁月吗?当年走过的路,打过的怪,都存在岁月的痕迹里,从未消逝。06西游故事再精彩,也有到终点的时候。到达终点的时候,好像是成功的时候,但也是放下精彩的时候,一切归位。最终,尘归尘,土归土,传说归传说。人生好像也是这样,过程很辛苦,但辛苦中常常埋藏着很多彩蛋,就像取经路上安放的拦路妖怪,没有他们的存在,走路是一件多么无趣的事情呀。不知道孙悟空他们在灵山打坐的时候,是否时常想起那些或牛掰或搞笑的妖怪们。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抛开我们的学校和专业,我们还剩下什么?大学4年,你肯定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吧?景夜思(ID:zjyesi)在校园看学生成长,听学生困惑,写学生故事。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欢迎投稿景夜思(ID:zjyesi):规则见公众号菜单栏的投稿说明,也可以直接点击《公众号“景夜思”征稿启事》,了解具体详情。
2019年1月11日
其他

抛开我们的学校和专业,我们还剩下什么?

文丨周景01以前,我们上大学时学习的专业,大概率决定了我们第一份工作。去求职时,很多单位都要求专业对口或者至少相近,并以此为标准,筛选掉挤在门口的一大堆学生。那时候特别羡慕学理工科的同学,他们很容易找到对口的行业和岗位,但对于学习经管、文史类专业的我们来说,在招聘单位的摊位上走上四五圈,也很难精准定位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只能怯生生地问对方:“我是××专业,可以应聘这个岗位吗?”上了很多年的学,依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02翻看QQ空间,发现前两年曾经在空间做了个小范围调查:“你喜欢你的专业么?”结果有31个学生说不喜欢自己专业,10个学生说喜欢自己专业,可能还有更多的人,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反正填志愿或者被调剂志愿到这个专业,读就是了,毕业就行了。你看,天下哪有那么多互相喜欢的事情呢?对于不喜欢专业的同学,你的问题来了:“接下来怎么办?”总不能四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待到就业再拼爹?要么尝试着去爱它,要么在认真完成学业的同时再辛苦下,重新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或者自学一项牛×技能,寻找出路。反正不能死耗着,因为死耗着的结果都是你被耗死了。对于喜欢自己专业的同学,稍微好办些,认真学好、学精,问问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长学姐,听听他们的苦口良言。有机会在大二大三时提前到招聘会上晃悠一圈,找个目标企业,趁着HR不忙的时候,去请教下,看看企业需要你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能力。03假期无意间读到一本书,作者另维写的《每一天梦想练习》,在书中看到一张图片。目前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大概就和上图的台湾省一样。原本很多应该早期做的工作,全部积攒在大学里面,让人不知如何应对。国内很多大学在强调读书考试以外,其他职能并没有发挥得如自己设计时的方案那般理想。很多大学生在相对轻松的学习、生活之余,有时候不知道该干嘛,有时候又被学校各种通知、活动狂轰滥炸,无所适从。04有人问,图片中的“环境探索”怎么理解?我觉得“环境探索”应该是让学生真实地接触他们生活的环境、学习的环境和工作的环境。真实的生活环境是脱离了父母和家庭的经济支持和保护,去感受生活的不易,理解社会的运行规则。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脱离了外部压力(考试、求学)的知识和技能需求,也许这里面藏着自己的未来。真实的工作环境是通过实习、实践去亲自体验工作的感觉,学医就去医院或者诊所,学建筑就去工地,学管理就去办公室,了解真实的工作场景,看看是否与自己的气质和志向相符,而不是等到毕业才感觉自己只剩下个毕业证书,根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05有次在南京的街头逛街,我看到一个姑娘画画,瞅了下她身旁的宣传栏,150元/幅,15分钟搞定。可以现场画,也网络接单,发照片给她就行。你看,有个能赚钱的小技能,能让自己过得稍微从容些,自在些,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多给自己一点说走就走的勇气。上周看到一个大V在微博分享说,他的表妹会画油画,毕业后不找工作,就拉个群教大家画画。在江苏这样的三四线城市,也能月收入上万。一技之长,不是兴趣爱好,更不是听歌看电影,是你超越常人的手艺,能给你带来个人情感满足、现实收益的技艺。找到我们喜欢、擅长又能养活自己的专业技能,是多美好的一件事情呀。何帆老师在他的《大局观》一书中提到:“如果你曾经面试过很多大学生,你就会发现,现在的学生个个都一样。你就说北大清华的学生吧,不可谓不优秀,但是他们优秀的是一模一样的。他们都拿过数学竞赛和英语竞赛的冠军,都会弹钢琴,都当过什么学生会主席,都热爱公益活动。看来看去,你就是看不出来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到底是啥。”抛开我们的学校和专业,我们究竟还剩下什么?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小时间:让我们欲罢不能的碎片时间利用法则大学4年,你肯定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吧?景夜思(ID:zjyesi)作者介绍:周景,爱买书、爱读书的普通老师,中国大学生在线专栏作者。个人微博@周景。在校园看学生成长,听学生困惑,写学生故事。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欢迎投稿景夜思(ID:zjyesi):规则见公众号菜单栏的投稿说明,也可以直接点击《公众号“景夜思”征稿启事》,了解具体详情。
2019年1月3日
其他

大学4年,你肯定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吧?

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你会发现,你所有的努力好像都沉入大海,因为社团里面的很多人,从来不上心,他们可能觉得,上大学加入一个社团意思意思就够了。
2018年12月9日
其他

为什么你明明没有睡,却对我说晚安?

文丨周景01小菜每天都在11点和女友说晚安。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睡。因为想考研深造,小菜每天晚上熄灯后还想再学习会。晚上11点以后,趁着楼道灯光,加个班。室友们选择熄灯后聊天,自己刚好在外面读书半小时,回来时他们差不多都睡了。别小看这半小时,很多人的差距就在于每天的半小时。晚安,是为了不让你担心。02网上有一句话,很多人看了深以为然:说晚安却没有睡,只不过是没有按时睡觉的能力。我们总害怕结束这一天,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在今天没有什么进益,于是便闲着拼命拉长今天的周期,熬到凌晨,用不睡觉来表达自己对今天的“珍惜”。我们对家人、朋友、恋人说晚安,就是告诉对方,对话到此为止,不聊了。晚安,只是结束对话的信号。接下来与我们相伴的是手机,是网络,是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过的时间。直到身体实在熬不住了,直到困到连手机都握不住了,才匆匆关灯休息。03我们常常对别人说的“晚安”,并不是说自己要准备休息了,而是提醒你要睡觉了。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休息时间,却喜欢给别人正确的建议,这很可笑,也很无奈。有学生给我留言说:“每次忙大型活动或者组织大型比赛时,总是顾不上去吃饭,但我却总是会提醒自己的团队成员,记得早点去吃饭。有时候忙到很晚,和大家说,回去早点休息。后来却发现我和很多人一样,都在挑灯夜战。”其实,提醒别人很简单,你只需要说一句“早点休息,晚安”就可以了。但改变自己很难,我们需要不断去提醒自己,遵守和自己的约定。晚安,晚而不安。04古人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了我们夜晚的光明,却也丢失了按时作息的环境和能力。我们总是用“晚安”打发着别人,也打发着自己。直到有一天,对方问你:“为什么你明明没有睡,却对我说晚安?”那也许是,我只是单纯地希望你好好休息。~End~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精品文章合集)小时间:让我们欲罢不能的碎片时间利用法则成长就是妥协与坚持的两难告诉自己:一个人,也可以
2018年12月3日
其他

小时间:让我们欲罢不能的碎片时间利用法则

文丨周景01我喜欢称呼碎片时间为“小时间”。不论是2分钟,5分钟,10分钟,还是30分钟,都可以算作自己的小时间。我们常常说要利用好自己的小时间,但如果你对自己的碎片时间没有定义的话,是很难抓住它的。如果没有自己的碎片任务,就很容易刷刷微博、看看抖音……碎片时间很容易就没了。小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很多小而美的事情。例如:5分钟的时间,可以写一条说说、一条微博,记录自己对学习的思考,对生活的观察;也可以在微博问答回复一个提问;10分钟的时间,可以听得到app的一节课程;整理下第二天的工作清单;30分钟的时间,可以读十几页书,可以去跑个步,做两组Keep。当你对小时间有了清晰定义的时候,才会利用好这个时间。小时间的定义,不在于时长是多久,而在于你用这段小时间做什么。02如何利用小时间学习呢?首先,你要给自己的小时间进行模块定义。例如,5分钟可以做什么?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可以做什么?提前列好自己可以做的小时间工作:1、早起后洗漱的15分钟,可以打开手机,听一个音频学习节目;2、等电梯或排队的5分钟,可以用手机看1篇文章;3、等人的20分钟时间,可以在包里随身带一本书,随时拿出来翻阅,或者通过手机阅读软件,例如微信读书app,网易蜗牛阅读app等,读自己想读的书;4、环境嘈杂时的5分钟,可以看看微博里的特别关注,你关注过的大牛或者专业领域人士有哪些最新动态;5、放学后的30分钟,你可以留在教室读书、写作业,而不是去挤食堂;6、如果你是一个写作者,洗澡时的15分钟可以构思一篇文章的初步框架;7、散步时的突发奇想,或者和别人聊天觉得有收获时,我们也可以抽个5分钟的小时间,顺手记录下来,分享在微博、朋友圈,完成点滴记录,后期整理,慢慢成为自己的文字素材库。……你可以把自己要做的一些小事情,单独列出来,利用小时间去完成,不仅让自己更专注于大块工作的完成,还能在大块工作之间进行切换的时候,顺手完成一些小的工作。之前看到一个牛人,每天写一篇文章,状态好的时候能写四篇。真心佩服。我隔三差五更新一篇原创文章到微信公众号,想素材都想得头疼。但真坚持了,其实也没什么,无非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出来写作而已。写作的灵感来自于看过的书,路上偶遇的人,听过的故事,巧遇的广告牌…用好小时间,你也可以做到。03把大块的时间压缩成一个个小时间,尝试做任何事情都逼着自己用一半的时间做完。例如,写一篇文章,本来准备半天的时间预算,但逼自己1个小时写完,竟然也没有什么悬念就搞定了。你给自己多少时间,就会花费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体验。如果你尝试给自己以小时间为单位的压力,说不定可以更好地提升我们的时间利用效率。04有次参加培训,听某HR总监说:我每天中午12:30-13:00,给部门员工培训半小时,坚持了两年,各大模块都讲,理论+实操。培训之后还要出试卷给他们做,当时下属们都被自己搞得嘴歪眼斜。但后来他们每个人都有了自己很好的发展,其中有个90后离职到某个公司直接当HR经理了。那段时间,他们一辈子都记得。成长哪有什么捷径?别人只是把你看电视的小时间拿来学习了。有一个高校老师,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和我分享了一个他的故事,或者说他自控的方式:朋友圈的人数控制在28人以内。他以前也喜欢刷朋友圈,但后来发现太浪费时间,经常看朋友圈时间超过1小时。因此,他开始了精简朋友圈的方法。就是只看自己最关注的28个人的朋友圈,其他人的朋友圈全部屏蔽。保持朋友圈的清静,同时也避免沉迷刷朋友圈。每隔几天,利用等电梯的小时间看看朋友圈就好。这样既不会错过重要人物的信息,也不会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朋友圈。用好小时间,让我们更加高效地与自己相处。~End~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部分文章合集)你在学生组织做过最疯狂的一件事是什么?成长就是妥协与坚持的两难告诉自己:一个人,也可以
2018年12月1日
其他

告诉自己:一个人,也可以

文丨周景01中午,饭后,一个人散步。看到篮球场上,一个男孩一个人在反复训练投篮技巧,来回奔跑,没有队友。只有他一个人,和心爱的篮球。后来在路上,我又看到一个女孩靠着路边的座椅读书。只有她一个人,和温暖的阳光。突然想起3年前,我在教学楼的平台上,看到几个女孩在读书。当时在QQ空间写下这样一句话:“教学楼露天平台,刚刚,中午,天冷,微风。4名同学背英语。挡住你学习热情的从来都不是时间、地点、天气、某些人,只有你自己。”02有个同学在昨天的微信文章下留言:一个演讲比赛,一个人,一星期,从策划到执行,甚至是场地、横幅、比赛规则,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有时候,我们不是不想和团队一起。但是举目望去,又有谁能站在自己身边?只能执着于目标,一个人前进。虽然孤单,但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孤单。03有一天早上在食堂吃饭,看到好几个学生吃完早点在看书,都是一个人。学习大部分都是孤单的,没有小伙伴,你得一个人去战斗,默默成长。打游戏倒是需要合群,集体行动,但如你未来不准备走职业玩家的路,最好减少这类合群的事情,你知道的,很多时候一起玩游戏的都是被绑架的,你不一定真想玩,但被大家以“三缺一”这样的借口拉下水的不在少数。孤单成长,合群腐败。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孤独难耐的时光。04再精彩的故事,大部分的过程都是平平淡淡,根本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有趣。例如,在很多人眼里精彩万分的西游记,实际上对于唐僧师徒来说,大部分时候也是相当的乏味。西游原著36回这样写道:“(唐僧)攀鞍上马,猎八戒挑着行李,沙和尚拢着马头,孙行者执了铁棒,剖开路,径下高山前进。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你看,从长安一直走到灵山,前后14年的旅途,一共就三四十个妖怪,平均一年4个,取经团队3个月才遇到1个妖怪,难怪孙悟空看到妖怪那么兴奋。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走呀走,走呀走。孤单,寂寞,餐风露宿,甚至找不到一个歇脚的地方,遇不到一个聊天的路人。在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猴哥眼里是这样描述的:“把这青天为屋瓦,日月作窗棂,四山五岳为梁柱,天地犹如一敞厅!”在这场注定成功的取经路上,尚且有如此平淡苦楚的路程,何况凡人?在大学,如果你不知道该去哪里,就去图书馆和操场吧,即使一个人也没关系。不用怕孤单,因为这是生命的常态。一个人,也可以活成一个团队。~End~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部分文章合集)你在学生组织做过最疯狂的一件事是什么?成长就是妥协与坚持的两难
2018年11月26日
其他

你在学生组织做过最疯狂的一件事是什么?

文丨周景和他的朋友们当年在学生组织的我们,真得是太年轻,太能拼。01学生会主席给我们申请了一条新的公交路线。早年上大学的时候,在新校区,交通不便,只有一趟公交车每隔30分钟路过,而且还经常不准点。后来有一天,突然发现多了一路公交车经过,而且起点就在新校区。据说是校学生会负责人找到市政府,提交书面申请,最后居然搞定了这条公交路线。真是厉害。02社长为了招新,一向五音不全的她居然在现场高歌了一曲。别人唱歌要钱,她唱歌要命……但,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一点上,她成功了。人生从此圆满了。03中午下午没吃饭,办完活动打扫完卫生已经凌晨了。忘记什么叫饿。04通宵熬夜。两个活动是连续的,第一天是主持人大赛第二天是毕业晚会,中途我那个晚上我们通宵了。还一次是文化节和学校招聘会也是接连的,同样也通宵了。还有一次是学校停电为了控场,我们巡逻到晚上两点,后来,集体睡在了学校的露天舞台。记忆犹新。05最难忘的可能是举办迎新暨元旦晚会吧。去年12月11日,我和同学们,从早上8点学术报告厅开门,做准备工作,到晚上10点,搬完音响设备,清理完报告厅,把我在职期间最重大的一项活动圆满完成。寝室10点半关门,有不少学生干部都没吃晚饭就回去了。我的宣传部长因此饿得胃穿孔,当晚直接被送进医院,这件事没有多少人知道。那场晚会准备了很久,节目时间也很长,但观众站满了学术报告厅,最后一个节目还有几百人在看,我感觉很骄傲。06辩论赛被黑,半夜十二点还在校园里奔跑申诉,盖章,因为申诉条件是比赛完两个小时内申诉有效,十点比完赛,为了元旦晚会当天一天不吃饭算吗?07当年我们社团刚成立,我是负责人之一,因为学校没给拨款,只能自筹经费。但因为还没有招新,暂时无法收会费,怎么办呢?我们几个创始人,花了好几个周末,在宿舍憋出一份文案和一份学生组织活动宣传图册,搞得图文并茂,很高大上,让人一看,就觉得我们社团已经做得如火如荼,而且未来潜力无限。我们靠这两个东西,到学校周边的店铺挨家挨户去忽悠,哦不,去拉赞助,最后成功拉来了3000元。后来招新时,在我们周边布展的一些社团都很纳闷,我们社团怎么这么土豪?有钱搞很多设计,又是悬挂气球,又是海报、展架,又是见新生就送礼物,又是报名就可以参加抽奖活动……哈哈,有钱能使磨推鬼。08我把英俊帅气的学生会主席追到手,算吗?09我们社团是搞学术研究的那种,因此人员不多,颜值也不够。为了让社团苟延残喘下去,在开学招新的时候,我们从其他组织借了4个漂亮的小姐姐来协助宣传,因此吸引了一波儿大一新生的目光。后来第一次开社团全体成员大会时,他们还在讨论,招新时见到的漂亮小姐姐都去哪里了?尴尬。PS:你觉得上面几个故事,哪一个最有意思?再PS:每个在学生组织的人,都做过或者看别人做过一些疯狂的事情,欢迎你留言分享自己或者别人的故事。~End~今天不能错过的文章:愿你日有所为,夜有所思(公众号部分文章合集)学生组织里,部长和干事最好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干部心声:请别以少数人的行为,否定多数人的努力成长就是妥协与坚持的两难
2018年11月25日
其他

东野圭吾丨成长就是妥协与坚持的两难

说个关于HR的故事吧。有次参加培训,有个HR总监分享自己带下属的故事,很有意思。这个HR总监每天中午不允许下属午休,用来学习,他主讲半小时各个模块,半小时讨论交流,隔段时间还考试,考不好就挨批。
2018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