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恩儿童乐园

其他

孙悟空蒙难(上)| 肥猫胖虎说西游

《西游记》是教育部新课标给中小学生列的必读书目,原文对成年人来说都有点难,更何况自家的小朋友。虽然市面上已经有许多改编的白话文版,但是你绝对没听过肥猫胖虎说快板的西游记!创新采用胖胖虎和肥肥猫对话的方式,内容全新改版升级,故事引人入胜,再加入大量孩子爱的逗乐桥段,帮助孩子听故事,学名著!📖第五十六集:孙悟空蒙难(上)胖胖虎:上回咱们说到孙悟空和猪八戒来到火云洞,孙悟空跟红孩儿说自己是牛魔王的兄弟,可红孩儿才不在乎这个,举起火尖枪就刺了过来,悟空看这小孩儿这么张狂,也就不客气了。孙悟空:小兔崽子,竟敢打你叔叔,你别怪我欺负小孩儿。猪八戒:猴哥,我来帮你!小孩儿!看耙!胖胖虎:红孩儿一看前有棒子,后有钉耙,赶紧拖着火尖枪从空中跳回火云洞洞口。孙悟空和猪八戒也跳下来追到洞口,看见红孩儿站在刚才摆好的中间一辆小车上,一手举着火尖枪,一手捏着拳头,哐哐往自己鼻子上捶了两拳。肥肥猫:这小妖怪自己捶自己干嘛?捶破鼻子好找他爹妈告状说孙悟空欺负小孩儿吗?胖胖虎:哪儿啊,人家这是做足仪式感呢!红孩儿捶了自己两拳,念了个咒语,嘴里就开始喷火,鼻子开始冒烟,那五辆车也开始往外喷火。红孩儿连喷了几口,漫天大火就朝着孙悟空和猪八戒烧了过来。猪八戒:猴哥,这么大火,我老猪快变成烤猪了,我先走啦!孙悟空:你这呆子!胖胖虎:猪八戒说完就一溜烟跑开了。孙悟空赶紧念了个避火的咒语,冲到火里去找红孩儿。红孩儿看孙悟空冲过来,又吐了几口火,火力实在太猛,孙悟空在里边儿啥也看不着了,只好又跳了出去,跑回了松林。猪八戒:沙师弟,那妖精放火好厉害!得亏我跑得快,不然成烤猪了!沙和尚:二师兄,你倒是逃回来了,大师兄呢?孙悟空:你这呆子,看到妖精放火就跑了,把俺老孙一个人留在那儿,太不够意思了!猪八戒:猴哥,你说你是那妖精的叔叔,结果人家压根儿不认你,还放这么厉害的妖火烧咱们,你不赶紧跑,等着把毛烧光成个秃猴子?孙悟空:八戒,你说那妖精的功夫跟我比起来怎样啊?猪八戒:肯定不如你啊,我就是看他撑不住了,所以上来帮你一把,没想到他打不过就开始放火。孙悟空:都怪你,你要是不来。我再跟他打几个回合,趁他不注意就打他一棒,不就捉住他了。沙和尚:哈哈!孙悟空:沙师弟,你笑什么呢?沙和尚:大师兄,二师兄,我听你俩说那妖精功夫很一般,就是放火的法术厉害。既然这样,干嘛不去找些水来浇灭他的妖火呢?孙悟空:你说得有道理,我们被烧糊涂了,忘了这茬儿。你俩在这儿等我,我现在就去东海找龙王借水,浇灭他的妖火,捉拿这小妖怪。胖胖虎: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到空中,驾着云没多会儿就到了东海。孙悟空进了水晶宫见了东海龙王,龙王请他坐下喝茶说话。孙悟空:老龙王,这次我不喝茶,有个事儿要麻烦你。我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路上碰见一个叫红孩儿的妖精,把我师父给捉走了。俺老孙跟他交战,他却放出一把妖火,这妖火太厉害,所以特意来求你帮我下一场大雨,浇灭了他的妖火,我好去救我师父。东海龙王:大圣,这雨我可不能随便下啊。需要玉帝下命令,下在哪儿?下几尺几寸?什么时候下?然后会齐了风、云、雷、电四位神仙,这才能下雨呢!孙悟空:我也用不着风云雷电,只是要点雨水灭灭火。东海龙王:既然这样,那我叫我几个弟弟一起过来,我们一起过去打几个喷嚏就是一场大暴雨了。肥肥猫:为啥打喷嚏就能下雨?胖胖虎:打喷嚏喷唾沫啊,上次你不想写作业被妈妈批评了半个小时,我看她喷出来的唾沫就够你洗个澡了。肥肥猫:对对对!咱妈都能喷那么多唾沫,龙王打个喷嚏那一定就是暴雨了。胖胖虎:东海龙王让虾兵蟹将敲起铁鼓金钟(鼓声、钟声),召来了南海、西海、北海三个龙王。四海龙王跟孙悟空一起驾云飞到红孩儿洞前。孙悟空:四位老哥,你们先在空中等着,俺老孙现在下去跟那妖精打,打赢了他,你们就别管了;假如他还要放火,你们就听我号令,一起打喷嚏下雨。胖胖虎:着四大龙王的喷嚏真有那么厉害,可以治得了红孩儿的火吗?下周三,记得来听哦,我们不见不散~扫码听故事-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鼓励=奖励?聪明父母也容易走进的教育误区!

女子无才便留德(ID:wucai6de)图片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中国父亲真实图鉴」:1个好父亲胜过100个好教练,但现实中的父亲却是不...

你是怎么定义「好父亲」的?文章下方留言聊聊你的想法留言点赞前5名送出下方奖品1份哦拼音亲子对战卡*点赞截止至11月25日12:00,届时将在留言区回复中奖用户,奖品在14个工作日内寄出撰文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2000多天跟拍100个孩子后,揭示了这个残酷真相:父母越强势,孩子反而越......

我们曾在后台看到,一位妈妈对文章这样评论道:“眼见着比你孩子优秀的孩子,比你孩子更努力;比你孩子优秀的孩子家长,比你更焦虑。你能不焦虑吗?”
2022年11月4日
其他

爸爸在简陋出租房给女儿搭仙女屋:真正捆绑住孩子的,从来都不是真穷,而是......

出租房里的“仙女屋”“孩子应该穷养还是富养?”这个问题似乎是很多父母避不开的养育难题。最近刷到的一则视频,给了我们心目中的标准答案。视频内容是这样的:黑龙江哈尔滨一个简陋的出租屋里,住着一家三口。屋子很小,几乎只能称得上是一个集装箱,但爸爸却很用心地把十几平米的小屋布置成了“仙女屋”,甚至特地在门口挂上了一个指示牌,上面写着“此屋住着一位漂亮的学霸小仙女”。而爸爸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女儿住得开心。视频被上传到网上之后,很多人都被爸爸的用心打动,更是有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羡慕。虽然视频发酵后,也有人爆料说这个家庭并没有这么困难,甚至还引起了一番争议。但我始终觉得,这个视频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不是关于贫富的讨论,而是像评论区里的一位网友说的那样:无论穷富,最好的方式其实是用爱养育。而那些真正毁掉孩子的,从来不是贫苦的家境,而是哭穷的父母。2020年5月,一个11岁的江西男孩站在高楼的护栏外,意欲轻生。民警救下他的时候,小男孩还在不停地挣扎反抗,嘴里不停地念着一句话——“只要我死了,就不会生病花钱了”。原来,小男孩的父亲患上了癌症,母亲为了筹集医药费,一直在外地打工。一人承担家里所有开支,也许是巨大的生活压力让这个妈妈终于崩溃,她不停地向孩子诉说“家里有多穷”“自己打工有多辛苦”。一次次的诉苦和批评,让孩子越来越内疚,甚至觉得自己是个负担,所以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多么痛的体会:父母在孩子面前「哭穷」,是最失败的家庭教育。哭穷毁掉了什么?有人说贫穷会毁掉一个人生活中的美好,但在我看来,哭穷才是最可怕的。虽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贫穷却不是不可改变的。但有些父母宁愿把力气花在“哭穷”上,也不愿为了改变贫穷而做出努力。不能向上逼自己一把,那就只能向下“苦”给孩子听。“我们家很穷,不能跟别人家比。”“父母没钱,所以你要学会懂事,不能什么都跟父母要。”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哭穷”的代价,远超我们的想象。哭穷究竟会毁掉什么?对上面江西这个家庭来说,它毁掉的可能是一个人的宝贵生命。对更多孩子来说,他们首先会因为负罪感,放弃很多本可以争取的机会:因为觉得500块的报名费太贵,不得已放弃本来很有优势的比赛;300块的春游费有点高,纠结后还是选择不报名,放弃认识更多好朋友的机会。这就是受父母“哭穷”影响下长大的孩子。他们看不到500块比赛背后的奖金和荣誉,200块团建背后的人脉机会,他们只知道,不能伸手向父母要钱。而除此外,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有人说,家是一个人最后一条心理底线。但在父母“哭穷”声里长大的孩子,最先失去的就是安全感。因为他们知道,有的忙父母帮不上,有的代价父母承担不起。而当一个孩子感觉世界上只有自己能够依靠的时候,一切自尊都无从谈起。慢慢的,这种人就不仅穷在身,更是穷在心。身穷尚有翻盘的机会,可人一旦心穷了,才是真的“穷”。父母不哭穷才能养出“富”孩子有句话说“真正毁掉孩子的,从来不是贫穷”。因为贫穷从来都不是原罪,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经济贫穷的父母养育出了“富孩子”。著名香港富豪、爱国商人霍英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贫民窟到香港顶级豪门,霍英东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他的母亲。在霍英东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和哥哥就在出海时遇难身亡了,全家的生计都落到了母亲刘三身上。他们一家搬到贫民窟去住,日子过得相当艰难,但母亲却很乐观,总是对孩子们说“我们现在很穷,但只要努力,我们不会一辈子都很穷的。”霍英东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很高的商业敏感度。有次,他看中了一家门店,但却需要很高的租赁费。面对儿子的“异想天开”,母亲没有指责,反而卖掉了自己唯一一副金耳环,又号召起老主顾凑钱,倾其所有地帮儿子开起了杂货店。也正是这段经商岁月,极大锻炼了霍英东的商业头脑,也让他收获了第一本生意经。甚至后来,霍英东又看中了香港的物资转卖生意,也是母亲果断卖掉了杂货店,又一次给了儿子全力的支持,这才有了后来霍氏家族的传奇。由此可见,贫穷从来都不是人生的枷锁,心穷才是。而只会“哭穷”的父母,永远也养不出富孩子。如何正确地跟孩子谈“穷”多数时候,父母向孩子哭穷,是希望孩子能体会父母的辛苦,从而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培养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但「哭穷」也是需要技巧的。毫无忌讳地「哭穷」,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毁了孩子。那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谈穷呢?①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低层次父母,喜欢不停给孩子压力,而高层次父母,会做这3件事

微博上有这样一个话题:让大家来聊聊平日妈妈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压力。话题一出来就引来很多网友的吐槽。有位网友说,自己的妈妈经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认为别人做得到,自己应该也要做到,如果没有做到,妈妈就会不断贬低自己。还有网友说,无论自己怎么做,父母就是看自己不顺眼,不工作的时候,父母让她去工作;工作了,父母又让她去考公;在家准备考公,父母又说她只知道天天在家睡觉。很多人都觉得,无论是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要面对父母的指指点点。只要没有达到父母期望,就会受到父母的冷嘲热讽,这样紧绷的家庭关系让自己压力很大,甚至不想回家。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很火的一个词:松弛感。松弛感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淡然态度,一种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以平和的情绪来解决问题的从容和淡定。而对于孩子来说,拥有一对自带松弛感的父母,无疑是最大的福气。01紧绷的家庭关系蕴育不出幸福的孩子知乎上有网友向大家求助,说自己每次和父母呆在一起就感觉很紧张,不知道如何改善。网友写道,每次只要有一点点做的不对的地方,妈妈的反应就很大。有次母亲节,她写了一段抒情文字给母亲想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但因为可能文字上有点歧义,母亲非但没感谢自己,反倒生了一整天的气。这让我想起不久前,带娃旅行的一些经历。我带着孩子在入住的酒店里吃早点,隔壁也是三口之家,女儿看起来很年轻,刚上大学的样子。他们家全程都不怎么说话,爸爸妈妈都黑着脸,并且每次放下碗筷的时候都很用力,声音很大,感觉好像在生气。后来无意中跟女孩聊了几句天才知道,因为女孩没有提前预定景点的门票,爸妈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闹情绪,女孩怎么说也没用。女孩还说,每次和父母出来都会因为一点点的小问题闹得关系很紧张,只要出现计划外的事情,不管是不是女孩造成的,父母都会发脾气。其实,这对父母是在以自己的观点为第一意志,当他们的预期因为孩子或其他事情被打乱,他们就会不满和失望,甚至会发脾气或者冷暴力。武志红在《走出人格陷阱》中写道:“我们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关系模式是我们人格的基础,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命运。”面对着每根刺都竖立着的“刺猬”式的家长,孩子最终只会伤痕累累。02拥有松弛感的父母养出“大心脏”的孩子曾看到一位博主分享过这样一段经历。博主在飞机上碰到一家人。这家人一起出去玩,有个小朋友证件过期上不了飞机,妈妈就陪着小朋友回家了。这个妈妈可能忘了家人的行李都在她名下托运。她没上飞机的结果是所有人的行李就都被退回了。听到这里,博主已经紧张到有点恶心了,但是这家人非常平静,打了个电话叫人拿行李,再给他们快递过去。他们全程都很淡定,没有人暴躁,更没有人互相指责,就很平常地解决了。这家人身上表现出的松弛感,让博主惊讶又羡慕。活得松弛的人,一般都有很高的涵容力,即使外界的事情没有按照预期发展,他们也能理解和包容。英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比昂曾说:“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容器功能。父母有空间去涵容孩子,孩子也会发展出一个空间去涵容别人,这个能力就是涵容力。”松弛感,它不是佛系,更不是摆烂,而是一种以高涵容力为前提的淡定气质。在歌手苏醒的妈妈身上我也看到了这样的气质。苏醒小的时候很顽皮。有一次,他爬到了妈妈身上,使劲捏着妈妈的脸说:“妈妈,你长得真像一只河马!”妈妈没有生气也没有责备他,只是笑眯眯的看着苏醒,觉得这种说法很有趣。从那以后,苏醒就真的把妈妈唤作阿河,还这样叫了很多年。后来,苏醒离开家乡去打拼,妈妈则告诉苏醒,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用怕,爸爸妈妈随时都欢迎他回家。这也给了苏醒十足的底气,因为不管自己做的好还是不好,都可以被父母理解和接受。所以自己不用有任何顾虑,放手去做就好。家庭关系的松弛感,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情绪稳定和互相包容,体现出父母对孩子犯错的容错能力,也体现出家庭的凝聚力与抗风险能力。有松弛感的家庭,才能养出“大心脏”的孩子。03放松下来的教育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心理学上有个费斯汀格法则:指的是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也就是说,当事情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时候,我们是任由情绪爆发怨天尤人,还是去控制糟糕的情绪,其实都在我们一念之间。而我们在这一念之间所作出的选择却会决定事情的最终走向,也会影响家庭关系和氛围。如果想要打造有松弛感的家庭氛围,不妨尝试下面几个方法。①
2022年10月17日
其他

四年前,那个考上北大感谢贫穷的寒门女孩,如今竟在驾驶航母!

提起王心仪的名字,想必很多人都觉得陌生。但如果提起2018年写下那篇《感谢贫穷》的寒门女孩,大家一定或多或少听说过。而当我们再次看见她的身影,竟是在人民日报和北京大学的头条推文里。她到底是谁?4年前,她以707分的成绩被北大录取,并凭一篇《感谢贫穷》火爆全网。2年前,她应征入伍人民海军,登上辽宁舰,成为一名光荣的航母操舵兵。如今,2年军旅生涯即将结束,她将再度换上校服,重新回到北大校园完成学业。央视新闻亲自点名,说她的故事“未完待续”。母校北大在文章中祝福她:“她创造了更丰富的人生,这是青春最好的模样。”短短四年,王心仪就有着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她究竟都经历了些什么?01在泥泞中成长的“宝藏女孩”在河北枣强农村,一家六口的生计,全靠家中的两亩地和爸爸外出做零工养活。春耕时,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田里拉犁;播种时,跑前跑后帮妈妈撒籽……小孩子的世界,本没有那么多担忧与沉重可言,可无奈现实一次又一次不留情面地向王心仪露出残酷的一面。姥姥被诊断出乳腺癌,一生与农田作伴的家庭难以从手头中挤出救命钱来。王心仪曾在《感谢贫穷》中写道:“姥姥的生命像注定熄灭的蜡烛,慢慢地变弱、燃尽,直到失去最后的光亮。”她目睹过病痛和拮据是如何打得全家一个措手不及,太明白贫穷能轻易压垮一个家庭。而「贫穷」在她身上也留下了痕迹。磨坏的鞋子、老气的衣服、奇怪的搭配,常常因此招来同学的嘲笑。上学的路破碎崎岖,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王心仪坐后面,弟弟翘着腿坐前面横梁上,晃晃悠悠就是三年。也许别人的童年乐土承载于梦幻的游乐场,而王心仪的少年时光生长在坑坑洼洼的泥地里。有人说:贫穷,是强者的无价之宝,是弱者的无底之渊。沉沦还是崛起,全在一念之间。王心仪,才是名副其实的“宝藏女孩”。02所有苦难她都心怀感恩尽管贫穷狭窄了她的视野、刺伤了她的自尊,甚至间接夺走了至亲的生命,但她依然坚强而乐观,将所有的苦难都化作前进的动力。她说:“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从小学到初中,王心怡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一抽屉的证书和贴满墙的奖状,是最有力的证明。在高考前的誓师大会上,她代表全校高三学子立下铮铮誓言:“以梦为马,用情发动,把青春的希望,编织成6月最靓的风景。”锦时筑梦,且待芳华。2018年,她以高考总分707分、数学单科150分的成绩,进入了北大中文系。当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门口时,她甚至还只身一人还在外地打工,补贴家用。她把妈妈发来的通知书照片反复看了好几遍,彻夜难眠。闭上眼,过往种种涌上心头。果然,一切苦难都是值得的。之后,王心仪为北大专项招生写了一篇自述文,被媒体冠以《感谢贫穷》:“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我的童年可能少了动画片,但我可以和妈妈一起去捉虫子回来喂鸡,等着第二天美味的鸡蛋”;“我的世界可能没有芭比娃娃,但我可以去香郁的麦田,在大人浇地的时候偷偷玩水”;“我的闲暇时光少了零食的陪伴,但我可以和弟弟做伴,爬上屋子后面高高的桑葚树,摘下紫红色的叶子,倚在树枝上满足地品尝。”面对困境,生活的愚者会泥足深陷,不知所措;而生活的智者总能在困境中看到充满希望的另一面。王心仪选择把生活中的消沉成长为乐观,用生活这面镜子去照亮内心,开掘出一眼永不枯竭的幸福之泉。逐梦而行,向阳而生。所有苦难,她都心怀感恩。03投笔从戎她不止是一个只会读书的孩子2020年的一天,王心仪发了一条朋友圈:“出发去新的地方了……来日方长,一起冲!”新的地方?原来,她又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去当兵。在大一的一堂思政课上,一名曾赴亚丁湾、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的退役学姐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学姐的那句“你的立场越大,你的力量越大”深深触动了王心仪。藏在心底的那个绿色军营梦,又鲜活起来,她的心中再次涌起了入伍参军的念头。2019年,她首次报名参军,但因仰卧起坐一项不合格而遗憾落选。2020年,她重振旗鼓再次报名,终于如愿成为了一名海军,被分配到辽宁舰,成为了一名航母操舵兵。航母操舵兵是怎样的存在?与陆地上不同,海上的天气变幻莫测,上一秒晴空万里,下一秒就可能波涛汹涌,风向随时改变,要做到航母与舰载机的完美配合,考验的是操舵兵的水平,即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将航母的角度调整完毕。登舰后,王心仪经过努力完成了相关专业装备构造的理论考核以及保持航向、舰艇转向等项目考核,成功取得了独立值更资质。在与航母400多个日夜的坚守与相伴中,这艘曾经陌生的钢铁巨舰,已成为心仪的亲密战友。第一次出海的场景,她仍记忆犹新——“看到很远的海平线,风平浪静时,海水就像蓝色的丝绸。船舰劈开蓝色的海面,翻起白色的浪花,特别美。”第一次离家入伍,她懂得寻求温暖——“家是永远的港湾,家庭对我而言,永远是一种精神支持。”回顾两年的军旅生活,她收获了新的成长——“我觉得我需要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去回味这段旅程,回想这些人这些事,在社会的摸爬滚打中去践行在部队的收获,让自己一直在这段经历中受益。”以前的她见过的世界,是地里的庄稼、棉花,是破屋下的鸡、羊,是上学路上坑坑洼洼的乡道。可现在,她的世界,不仅有全国最高等学府里的窗明几净。还有在航母上,吹过的渤海湾的风,淋过的太平洋的雨,听导弹呼啸而出,看“飞鲨”迎风而起。也许,以前的她也曾自卑于自己的童年,没有动画片,没有芭比娃娃,生活的贫瘠,让她的眼界变得狭窄。可现在的她,在北大校园、在辽宁舰上,参加新闻宣传、演讲比赛,主持活动,晚会演出,屡屡让这仅有的一次生命肆意地绽放光彩。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体面和荣光。她曾自以为卑微的人生,早已极度充盈精彩。04面对现实但从不定义自己我们知道,生活中,像王心仪这样的贫家学子其实并不少——家里家庭普通甚至困窘;见过的世面很有限;没机会学什么才艺特长,更别说素质教育。但这都不应成为我们抱怨父母没本事、把一切甩锅给原生家庭的理由。因为,这世界虽看起来很参差,但其实也很公平。因为只要努力,就可以重新书写自己的未来。就像王心仪一样,她努力了十几年,终可以站在北大的校园里,对过去的苦难报以微笑。我们​不用艳羡他人的风光,也不必哀叹自身的贫瘠
2022年10月14日
其他

一个不快乐的妈妈,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01心理咨询作家,武志红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情绪的影响,将伴随其一生。妈妈要做孩子的容器,陪伴孩子快乐成长。“作为大人,我们总会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妈妈开心不开心,孩子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就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静止脸实验。他让一个妈妈和孩子面对面互动,可以看到孩子非常享受、开心。
2022年9月29日
其他

知乎上,一男子写下几千字控诉爱旧账的妻子,评论区却纷纷劝妻子赶紧逃

昨天刷知乎,看到了一个提问。生孩子看娃的老婆受了委屈,丈夫却在知乎上提问:“为什么我老婆动不动就把孕期哺乳期跟我母亲的旧账翻出来?她就不能为了家庭和谐往前看吗?”这个男人想不通,自己的母亲明明很辛苦,可老婆却总是挑刺,不体谅婆婆。“她生娃前和我父母同住一屋檐下都还处得挺好的,生娃后婆媳关系急转直下搞得家庭氛围和我们夫妻关系都很不好。”这一句话,作为外人的网友们都能看出这又是一个“我妈都对”的“妈宝男”、愚孝子而已。但哪怕母亲做得确实过分了,他依然认为母亲没错。丈母娘还没死,父母出国旅游没什么,老婆孕期他们都出国旅游两趟,这次怕花钱就只在国内。老婆生孩子捏丈夫的手,母亲心疼儿子。刚生完孩子没出奶,母亲当着媳妇的面说找隔壁房间奶多的产妇要点奶给孩子吃。出院回家,母亲与亲戚聊天,让媳妇生二胎。与老婆发生口角,母亲当着育儿嫂和娃的面要打她,让他们离婚,说媳妇是美女蛇。老婆加班回来吃不饱,他回家的时候饭菜就正常。老婆孕期他出差,亲戚送了个菠萝蜜,母亲非要等他回来吃,结果坏了。看这个男人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诉说母亲的不容易,网友们却很心疼这个妻子。表面上看是婆媳矛盾,其实这个男人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武志红在《愚孝是怎样练成的》里把这种愚直地将原生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利益放到绝对第一位的行为,称为愚孝。从话题下300多万的浏览量来看,“愚孝”绝对是婚姻的一大杀手。他们所谓的“孝”,就是牺牲妻子的利益,把自己的责任推出去。说到底,愚孝就是对妻子的道德绑架。再冠冕堂皇的借口,也掩盖不了内心的自私。01“愚孝”的丈夫是婚姻的克星低质量的婆媳关系里,丈夫只会照顾母亲的情绪,久而久之婆媳矛盾就升级成婚姻矛盾。如果男人不想承担责任,而是听妈妈的话,那日子早晚危机四伏。电视剧《小敏家》里,刘小捷的前夫佟兵就是个愚孝的“妈宝男”。佟兵平常爱打游戏,工作吊儿郎当,什么事都是妈妈说了算。后来刘小婕和佟兵离婚时,才发现真是低估了这个妈宝男。因为妈妈说之前给的补房款太少了,佟兵便来找刘小婕问她能不能多给点,即使离婚协议书上都已经签字。因为妈妈说要把“祖传”戒指要回来,刚办完离婚手续,佟兵就追了出来。因为妈妈说要不教他留一手,钱就全落刘小婕那了,佟兵便瞒着刘小婕私自藏了私房钱。离婚后,佟兵和妈妈一起擅自打开刘小婕的家门翻走了这些钱,而且全上交给了妈妈。他从没有想过,婚姻是自己成长的新起点,即使再不成熟也不能只听妈妈的,成了家妻子才是小家的女主人。刘小婕对婚姻忠诚,为家庭着想,而婆婆却教儿子处处提防,与妈妈一条心。为了所谓的孝,而不懂得珍惜眼前人,值得吗?近日,河北一女子刚出月子就去婚姻登记处要求离婚。她说:遇见一个挑事的婆婆,凭什么作为女人的我一定要容忍、包容、看孩子、还要挣钱养家。原来,这名女子剖腹产生下女儿,婆婆家只有丈夫的奶奶不嫌弃他生的是女儿,每天伺候他坐月子。比起婆婆的嫌弃,她更恨丈夫的行为。这都什么年代了,还重男轻女。约翰·戈特曼说过:“婆媳关系紧张的核心,是两个女人为了得到一个男人的爱而发动的地盘争夺战。”婆婆之所以高高在上,是因为她有一个耳提面命的儿子,让她可以明目张胆地操纵儿子的婚姻。但顺从,不代表所有不合理的事情都要听。可悲地是,在很多愚孝的男人眼里,顺从妈妈天经地义。妈妈不满意的时候,即使妻子是最需要照顾的,丈夫都不会站在妻子一边。所以,儿子当家,婆媳即使有矛盾也能化解;儿子愚孝,妈妈强势,媳妇只能委屈自己。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地鸡毛,导致婚姻破裂。02好的婆媳关系里藏着丈夫的情商婚姻中,有些丈夫每当遇到妻子与婆婆发生摩擦时,不会轻易指责妻子。因为他们能听出妻子话里的弦外之音,知道妻子要的不是利益,而是地位。这个时候,不需要他们的心有多细,就看他们情商有多高。情商高的丈夫,不会置身事外,而是主动做好婆媳关系的桥梁。日本综艺节目《人类观察》实验中,有一位男嘉宾也遇到了婆媳矛盾。总体来说,这个家庭的婆媳关系还算稳定和谐,但是也会有冲突,基本上是因为做饭这些小事。有一次婆婆在厨房做饭,媳妇过来帮忙,却被婆婆嫌弃。她去洗碗时不小心把碗打碎,婆婆彻底爆发,让媳妇赶紧离开。媳妇很委屈,表示只是想帮忙而已。于是,她只好寻求丈夫的安慰。丈夫对妈妈说:“人家只是好心想帮你。妈妈,你说话的语气太凶了。”妈妈很生气地说:“每次要帮忙,最后还是我来做,你还是会站在媳妇这边。”儿子听完立马脱口而出:“当然了,毕竟那是我自己选择的人。”当妻子听到丈夫说婆婆做的一道菜好吃时,忍不住吐槽起丈夫到底支持谁。这时,丈夫解释:两个人他都会支持,不会只支持她们中的一个。最终,丈夫用高情商化解了婆媳矛盾。面对妈妈和妻子,他没有偏袒,但也表明了立场。作为儿子多跟妈妈交流,血缘关系不会断;作为丈夫多共情妻子,感情更加稳固。所以,婆媳关系好不好,关键在男人。《只想和你好好生活》里有两句处理好婆媳关系的话:夫妻之间讲情感,婆媳之间讲规则和坚持夫妻是一个系统,再来处理婆婆的事;夫妻之间没有那么多原则性的问题,高情商的丈夫不用讲太多道理,多体谅就行了。让婆媳讲情感多少有一些为难,高情商的丈夫会告诉他们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对于小家庭的内部事务,高情商的丈夫不会让妈妈过多干涉,而是先和妻子商量,然后再通知妈妈。只要把握好这两个原则,做好维稳工作,婆媳关系就差不了。03幸福的家庭各归各位想要边境无战事,家庭成员各自守好自己的地盘,互不干涉就行了。大家各归各位,各自管好自己,才是一个好的家庭该有的模样。有了边界感,幸福感自然油然而生。1.丈夫站位武志红老师说: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也是一个家庭得以维续和幸福的根本。聪明的男人会站在妻子这边,把维系婆媳关系的责任承担下来。就像温州女孩陈佳寅和北京小伙石潇然结婚后,因为生活习惯和风俗等问题,与婆婆有点矛盾。但是作为丈夫,石潇然没有把妻子骂一顿后去哄妈妈,而是处处维护妻子,确立妻子在家中的地位。他不会由着婆媳吵架,当缩头乌龟,而是想办法,实在不行,让炮火一致对准他。在这样的氛围下,婆媳和谐相处,陈佳寅也特别有安全感,她觉得自己是被他们爱的,对丈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所以,婆媳关系处得好的家庭,一定有一个很会站位的男人。婆婆不会因为和儿子吵架而记仇,而妻子是与丈夫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单方面付出。2.妻子正位结婚后,夫妻各自从原生家庭中出来,就不再是婆婆说了算,而是妻子。妻子正位,一是确立“领导权”,二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好的妻子管好自己的家庭,不把领导权随便拱手让人。好的儿媳做好自己的本分,对于婆婆的“闲事”少管,而是把丈夫推到台前。这里的“闲事”指的是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如果你硬管,她又强势不听你的,反而搞得关系不好。妻子的地位确立了,把用来与婆婆争斗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你做好自己,自然不会被人轻视。3.婆婆退位知乎上,有个婆婆界限感很强,不多事。儿子婚前,她放长假时才会从老家来照顾儿子一阵。结婚后,她再也没有住过。媳妇怀孕后,她主动问需不需要烧饭做家务,听到儿子儿媳说不需要时,她没有再坚持。后来媳妇孕反严重,儿子打电话给她,她二话不说就去了。照顾媳妇期间,她从来不干涉小俩口的事情。比如媳妇吃不下她做的饭,每天吃外面买的饭,她会跟儿媳说想吃啥她就给买啥。比如主动提出让媳妇提前订月嫂,避免媳妇尴尬。张德芬曾说:婆婆在亲子关系中优雅地、适当地退位、放手是最重要的。想不开的婆婆只想着对儿子好,媳妇就是外人。聪明的的婆婆懂得退出儿子的小家,才是真正为儿子好。04武志红说:“婆媳关系其实是婆婆、儿子、儿媳的三角关系,并且核心是儿子。”最好的婆媳关系,是做三角形的两条边。有交点,也需要另一条边支撑。而作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则要会站位,这样妻子才能有地位,婆婆也才能退位。所以,男人处理好婆媳关系,家庭才更和睦。互不干涉的生活,才过得有意思。-THE
2022年9月15日
其他

让妈妈帮我带娃,是我做过的最后悔的事

01“我明天就回老家,再也不来了!孩子你自己带吧!”在孩子成长的这三年时间里,这句话妈妈不知道说过多少次,说完后,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阳台的角落里,暗自垂泪。而看到妈妈的这个样子,尤其是看到她日渐花白的头发,我的心里也是格外难受。有了女儿后,妈妈心疼我的不容易,主动放弃了在老家安逸的退休生活,过来给我带孩子。对此,我是感恩的,毕竟,对于一个年迈的老人来说,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远离熟悉的生活和圈子,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的确很难。时间长了,矛盾渐生。妈妈太惯着孩子,给孩子吃零食、喝饮料,孩子也养成了不少的坏毛病,不好好吃饭,不按时睡觉,固执任性,稍微一说就嚎啕大哭。争吵,换来的,是心累。在孩子的抚养问题上,有心理学家将孩子与抚养者之间的关系划分为两种:•邻代抚养:是由孩子的父母抚养。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牢固的安全联结,获取物质需要、情感满足,以及安全感。•隔代抚养:是由老人抚养。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家长工作忙,精力不足,照顾孩子的重任就会落到老人身上。原本的“隔代帮忙”慢慢的变成了“隔代抚养”,矛盾也由此而产生。其实,隔代抚养虽然必不可少,但它永远不能替代邻代抚养。教育孩子,父母永远是第一责任人。02从小没有和父母生活的孩子冷漠而疏离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小时候长期没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了?一位网友给出了两个字的答案:薄情。体会不到别人说的关于爱情的激烈、友情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也不爱主动联系谁,觉得一个人挺好。什么东西都可有可无,讨厌热闹,甚至感觉自己和外界格格不入。冷漠、疏离、自卑、缺乏安全感......是这些从小与父母隔离的孩子身上抹不去的伤疤。有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不爱、不表现爱、不表现足够的爱,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成年后也无法形成健康的情感关系。作家王朔,在文坛上纵横江湖,却一直困在和母亲的关系而始终无法与自己和解。曾经,在一个节目中,心理学家在现场让王朔在孙悟空、匹诺曹和哪吒这三个动画人物中选择一个最符合自己的形象时,王朔给出的答案是:哪吒。他颇为激动地说出了理由:“我选哪吒是因为哪吒的父亲不问青红皂白让他死,他说你不就是生我吗?我把我的生命还给你。我喜欢这个。我不欠你行吗?你们对我有什么权力呀?”在写给女儿的《致女儿书》中,王朔直言: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这一切都是源自于王朔小的时候,没有能够在母亲的呵护中成长。在他年仅一岁半的时候,就被母亲送到了保育院,过着集体生活,每两三个星期可以回家一次。与母亲的长久分离,让王朔在最初的成长中,失去了家庭这个原本温馨的心灵栖息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爸爸妈妈生的。母爱的缺失,成了王朔一生最深的伤痛,即使后来他与母亲和解了,但那段无法挽回的岁月,还是成了他不忍回视的痛苦。尹建莉老师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说:隔代抚养,隔开了生命间的联结。没能在父母的陪伴下长大的孩子,无异于父母双全的心灵孤儿。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注定冷漠而疏离。03孩子和老人亲只不过是渴求安全依恋的必然结果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每天一下班就赶回家陪孩子,可为什么孩子还是和老人亲?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发展心理学家玛莉·安斯沃斯做了一个陌生情境实验。他们将一个婴儿带到了一个不熟悉的,摆满玩具的房间里,然后观察当母亲在身边时、陌生人进来且母亲离开时,和母亲重新回到房间时,孩子的反应。最终,经过分析,她将孩子的反应分为四类:·安全型依恋:母亲离开时会难过,回来时会去接近和感到快乐;·回避型依恋:母亲在时不会关注,离开时没情绪变化,再次回来也不会去寻找;·拒绝型依恋:母亲离开时会大哭,回来会生气会打推;·紊乱型依恋:母亲在时会不安,不在时会找,回来了会跑开或突然哭泣。安斯沃斯指出,安全性依恋的孩子把妈妈当作了安全堡垒,他们会从妈妈身上获得充足的安全感。而其他类型的孩子,因为安全感的缺失,对于陌生的、新鲜的事情会表现出担忧和害怕。也因此,他们只能通过其他的渠道来获取安全感。陪伴他们玩耍的老人,就成为了他们的唯一选择。那天在楼下小区里散步,就看到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姑娘在和小朋友开心地玩,老人坐在不远处的长椅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孩子。突然间,听到一个爸爸气急败坏的训斥声。原来,男孩淘气,抢了其他孩子的玩具,霸道地占为己有,别的孩子想要回来,他不但不给,还将他们推倒在地。爸爸又高又急的训斥声吓坏了小姑娘。她扔下手中的玩具,跑到老人身边,紧紧地抱住老人的脖子,将脸埋在她的胸脯中。在老人不断的安抚中,小姑娘最终才安静了下来。由于家长没在身边,孩子只能通过寻找他们最熟悉的人来驱除内心的恐惧。所以,孩子的“亲老人”行为,不过是他们在“不安全依恋”的环境下,对于安全感的唯一选择。04如何让隔代养育温暖而有爱?著名儿科专家张思莱在一次演讲中说: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她同时还分享了自己作为奶奶抚养孩子的经历。和很多家庭一样,她也在经历着隔代抚养,这个过程中,有争吵,也有矛盾。育儿理念的不同,让这个家充满着火药味。后来,张思莱转变了思路,她将教育的权利全部交给了女儿,把自己放在了“执行者”的位置上,女儿要求她做什么,她就认真地去做。但同时,她也对女儿提出了要求,要求每天晚上他们一定要亲自带孩子,如果真的有工作需要做,也要等孩子睡了之后。从此,女儿女婿无论再忙再累,晚上都会陪孩子做游戏,读书,看电视。如今,两个外孙都成长为非常优秀的孩子。让隔代教育温暖又有爱,其实并不难,三个小方法,可以试一试。1、以身作则蒙特梭利博士在《蒙台梭利儿童心理学》一书中说:吸收性心智仅存在于6岁前,是儿童特有的无意识的记忆力,是吸收环境并加以适应以形成人格的能力。也就是说,孩子就如同一架照相机,会拍下他们看到的人和事,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行为的指导。因此,家长应该端正自己的行为,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和老人融洽相处,有问题及时解决,不无端指责,不恶语伤人,让孩子知道,老人辛苦帮忙,是需要被尊重的。2、划定底线和老人之间达成协议,彼此分工,明确责任,谁的事情谁负责,如有问题和意见,要好言相劝,和平解决。同时,还要明确教育孩子的底线,如:不当众教子,做对要表扬,做错要批评,但要就事对事,不翻旧账。3、多感恩,多道歉和老人之间发生矛盾时,不妨换位思考,感谢他们的帮忙。多说谢谢和对不起,才是彼此相处的关键所在。05教育孩子,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什么是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老人帮忙带孩子,是一种对子女的心疼,但绝不是产生矛盾的借口和根源。感恩老人的辛苦付出,理解他们的不同观念,或许,才是年轻的家长们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家庭,是孩子成长最主要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心智健康。忙碌,不是我们的推辞,责任,应该永远在心头。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让他们健康地成长,是我们共同的信念。或许,我们不用过多地去纠结,孩子到底和谁亲,只要他在这个家庭中,能够感受到爱,感受到安全,能够快乐地长大,就已经足够了。-THE
2022年8月31日
其他

老大的一句话,妈妈瞬间破防:比起讨厌弟弟妹妹,二胎家庭更忌讳的是这个......

“妈妈,妹妹睡了,你能陪我玩一会吗?”这是一条短视频中,一位小男孩对妈妈的请求。只因妈妈忙着照顾妹妹,无暇顾及他。视频中,他安静地守在妈妈旁边读书,看着妹妹睡着了,小心翼翼地请求妈妈陪陪他。妈妈本想让哥哥也睡会,但听到哥哥的心声后,情不自禁地内疚与心酸。是呀,照顾了小的,不知不觉就会忽视了大的。视频下方,许多网友评论: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必须把爱分成两半。作为一位二胎妈妈,说实话,谁不想一碗水端平?但现实是端不平的。最小的孩子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最大的孩子不知不觉就会被冷落。当两个孩子哭叫着抢夺妈妈时,妈妈也真的很为难。其实,二胎家庭中,争夺父母的爱不可避免,也不必避免。而妈妈要做的不是如何平衡时间,而是如何平衡孩子的感受。只要孩子没有被偏爱的感觉,二胎家庭也能和谐共处。01害怕失去父母的爱是孩子的情感本能童年早期,孩子对情感有了意识后,就会有嫉妒心理。心理学有个词叫“同辈压力”,即:同龄人相互比较产生的心理压力。对长子长女来说,弟弟妹妹出生后,父母对自己一切都变了,他的内心会充满不安。因为他很担心失去父母的爱,而这种担忧不是我们解释几句就能化解。综艺《爸爸当家》有一期,爸爸张效诚忙着给小儿子洗澡,姐姐在旁边越帮越忙。为了确保幼小的弟弟安全,爸爸只好呵斥姐姐:不许碰,你出去玩吧。落寞的姐姐独自一人从沙发上玩到院子里,爸爸的注意力还在弟弟身上。之后爸爸好不容易能陪她玩一会,可随着弟弟回来,爸爸的精力又转到弟弟身上。外公外婆前来做客,和姐姐寒暄一会,全都跑去看弟弟。气不过的姐姐终于哭喊道:不可以去看弟弟,我不喜欢你抱弟弟。看着姐姐哭闹任性,全家人哈哈一笑,并没意识到,姐姐的情绪源于被冷落的不安。大多数父母往往只看得见孩子的行为变化,却看不见孩子的内心变化。我们无法理解孩子承受着“不被爱”的压力,因此我们的错误回应,也会让孩子痛苦万分,行为越来越过分。02父母的忽视会让孩子怒火升级《超实用儿童心理学》书中曾指出:二胎家庭的父母无法逃避孩子的三座大山,即:嫉妒、分歧和冲突。这三种情绪恰恰就是,父母不小心忽视孩子的感受,导致二胎家庭抢资源,矛盾渐渐升级的源头。曾看过一个短视频。4岁的哥哥独自坐在餐桌上,看着奶奶和爸爸哄抱着几个月大的妹妹,眼中流露着落寞和委屈。随后,他愤怒地摔掉餐垫,埋起头哭了起来。庆幸妈妈拍到了这一幕,察觉到孩子的沮丧,并和家人承诺,多照顾哥哥的感受。如果妈妈只看到孩子的嫉妒心,一味强调年龄大小、指责哥哥小心眼,便会将矛盾。激化二胎家庭里,有时候,父母越希望孩子懂事,孩子却越不懂事。因为,他会用欺负弟弟妹妹、抢东西等方式发生分歧,试图来验证父母到底更爱谁。就像这个新闻,11岁哥哥离家出走,只因他和2岁弟弟吵架,妈妈却只骂他。被警察找到时,爸爸没有担忧,反而伸手就要打他。孩子一脸的不服,因为他的心里早已判定,看吧,父母早就不爱自己。《倾听孩子》书中很形象地把孩子的边缘系统比喻为“雷达波束”。即,孩子每一种行为的瞬间,都是他的雷达在发射求爱信号:有人爱我吗?有人理解我吗?这个过程中,孩子若收到了父母爱的信号,他才能心满意足地将注意力用在别处。如果父母错过了孩子的信号,他便会用更激烈的冲突,向父母表达恨意。电视剧《加油妈妈》中,苏青的小儿子身体不好,反而得到全家的宠爱。哥哥心生嫉妒,看到弟弟翘课也不阻拦,因为只有弟弟被骂,他才觉得痛快解恨。所以,在二胎家庭里,回应孩子的爱,比给孩子时间更重要。因为只有被爱的满足,孩子才能不必担忧自己不被谁爱,他的身心成长才会更健全。03二胎家庭如何打消老大偏爱感二胎家庭,我们常有一种错觉:孩子不喜欢弟弟妹妹。其实,孩子并不排斥手足,他只是讨厌被偏爱和被忽视的感觉。我们给孩子多一份亲情并没错,但是想让孩子相互接纳,父母还需要这样做:(1)没有得宠,就没有争宠邓亚萍在节目中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干涉、不插手两个孩子的矛盾。因为父母插手,无论多么主持正义,都做不到绝对的公平,反而会让孩子内心不平衡。想要孩子满意,就试着让他们自己达成协议,双方独自解决问题。这样做的好处,除了避免父母的偏爱感,还能加深手足之情,更能为他们的未来人际交往打下基础。当孩子能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父母的不插手,反而成全了孩子的自我认同感。(2)给老大专属陪伴时间也有些二胎家庭,由于其他原因,孩子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避免忽视感,父母最好给老大制造专属的陪伴时间。综艺《爱的味道》中,父母忙着照顾弟弟妹妹,没有多余精力关注大女儿。结果大女儿在家里越来越叛逆,拒绝和爸爸沟通,和妈妈也是三句话就吵。妈妈决定带她去旅行,在只有她俩的异乡,妈妈发觉自己对女儿的了解还停留在生老二之前。她理解了女儿的愤怒和不满,也通过分享自己小时候的故事,鼓励女儿学当地手鼓,渐渐融化了女儿的心。我们不见得都带着孩子去旅行,但能在一天中,用孩子渴望的方式,为他留点时间,听他说说心里话。孩子有被重视感,亲子关系才能回温。孩子感受到爱,才能理解亲情的可贵,弟弟妹妹才是家人,而不是竞争对手。(3)带上老大一起照顾孩子父母在照顾幼儿时,不妨带上老大一起。就像这位妈妈换床单时,哥哥在旁边抱着弟弟,看着他娴熟地动作,就知道平时有带娃的经验。告诉老大照顾弟弟妹妹是全家人的责任,孩子会因参与感,避免偏爱感和忽视感。当孩子和弟弟妹妹互动越多,他们的情感越深,偏见则越少。因为在同胞身上,孩子收获了生命一种全新体验:亲情和责任。04二胎家庭中,父母不必非要成为端水大师。多去接纳孩子的嫉妒和不满,让孩子的情绪情感被看见和满足,也是一种方式。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曾说:父母不仅要口头否认偏爱,还应该用行为消除孩子内心的猜疑,让他们感受父母的公正。被爱感才是父母养育孩子的准则。总的来说,二胎家庭,父母要耗费多倍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调和孩子间的不满和抱怨。等孩子长大后,彼此能够相亲相爱,这种付出才算是福报。从长远来看,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孩子的亲社会能力不知不觉得以锻炼。因为资源和爱争夺与冲突的过程,也是孩子学会分享与奉献的过程。当然啦,想让手足成为彼此生命的礼物,这更考验父母的智慧。我们唯有不断地学习与探索,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呈现。因为只有父母收获了,孩子才能有所收获。我们的养育成果,就是亲情最好的结果。-THE
2022年8月17日
其他

这部国产诗歌动画,9.9高分惊艳网友!陪孩子一起看,过好暑假最后2周!(附观看方式)

前两集《元日》《相思》当时刚发布,就拿下了豆瓣9.2和B站9.9的高分!孩子一定要抽时间看看!虽然每集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2022年8月15日
其他

一个家庭努力往上走的四个特征,看你中了哪一个?

什么是幸福的家庭?目标一致、努力向上走的家庭,就是幸福的家庭。对孩子,多一句鼓励少一份打击,家便会多了一份开心。对爱人,多一句商量少一份冷漠,家便会多了一份安心。对老人,多一句问候少一份指责,家便会多了一份舒心。《安娜·卡列尼娜》中有句话:家庭走向败落的原因各有不同,然而一个越来越好的家庭却都有着相同的迹象。当一个家庭有着以下这四个特征时,就说明,这个家有着向好的潜力、向善的态度、向上的力量。01注重健康共筑基石若要问: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一定是「健康」。健康是家庭稳固长久的基石,若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是空谈。想起复旦老师陈果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生只有两件事最重要,第一件事是让自己好好活着,第二件事是让更多的人好好活着。健康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人,为了整个家。只有每个人都健康,家才会完整。知乎上有一个医生讲述了令他印象深刻的一个病例。有位患者,他到医院就医时,刚刚35岁,正当壮年,单位的中坚力量,家里的顶梁之柱。早就觉出身体的异样,怕耽误工作,咬咬牙,吃点药就过去了。这一次,实在熬不住了,才不得不请了个假到单位做检查,原本想着检查完赶紧回单位,还有个要紧的会议等着他回去主持。没想到,一念成空。短短半年时间,他就撒手人寰,只留下了悲痛欲绝的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柔弱的妻子,该如何在此之后,扛起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带着两个孩子和四个老人,熬过一个又一个的漫漫长夜?医生感叹说:因为职业的关系,他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一场疾病,足以将一个家推进深渊。筹钱治病,满面愁容,这样的家庭,又何来幸福可言?失去了健康,如何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失去了健康,如何实现和心爱的人白首不相离的承诺?失去了健康,如何陪伴孩子成长,见证他们成功?只有健康地活着,才有打拼未来的筹码,也才能为家人遮风挡雨。有健康,才有家。02保持干净勤于劳动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句话:你居住的房子,是你自身的折射,而你的人生,其实就是你想要的房间。干净的家,反映的,是每个人认真生活的态度,折射的,是家庭愈来愈好的风水。国外曾经有人做过这么一个实验,把实验者分为两组:一组人生活幸福指数很高,他们笑口常开,生活中处处充满欢声笑语;另一组人则幸福指数很低,他们对生活抱怨十足,觉得生活中没有一点顺心的地方。研究者参观完他们的家之后发现,那些幸福指数高的人,他们的家也窗明几净。作家陈丹燕在《上海的金枝玉叶》中,讲述了上海永安公司四小姐郭婉莹的故事。她的前半生,锦衣玉食,安富尊荣,后半生,却露宿凉亭、替夫还债。即使生活再难,她也不改灵魂的优雅,活得优雅自在。她穿着朴素的旗袍,化着精致的妆容,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她认真地擦窗户,刷地板,还到路边摘几朵鲜花摆在桌子上,房间的每个角落,都干净至极。有人嘲笑她:都这么落魄了,还那么讲究?郭婉莹回答:因为,这才是人活着该有的样子。擦去灰尘,扔掉杂物的过程,也是清心、静心的过程。家干净了,人才不会为物质所困扰,内心才能安宁。家干净了,生活才会变得简单美好,内心才能释怀。作家白落梅说:一屋清净,一庭月色,一杯淡茶。人生艰难,也要给自己增添一缕缕花香。干净,是一个家最好的风水,也是一个家努力向上的征兆。唯有家净,才能心净。唯有心净,才能心安。唯有心安,才能福至。03相互尊重划清边界美国人类学家Edward•Twitchell•Hall曾经提出过一个理论:交际距离理论,是指任何人相处时,彼此之间的特定距离。他将人们的交际距离分为四种: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其中的亲密距离是0-45厘米,这也是最令人舒适的距离。好的家庭,同在一个屋檐下,共同分享,共同分担,彼此间却能保持交际距离。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有些悲情的故事。小两口结婚多年,一直恩爱有加。想趁年轻多拼一下,他们商量暂时先不要孩子。平静的日子,在婆婆到来之后被彻底打乱了。原本温馨的二人世界,变成了吵闹的三人之家。婆婆强势地挤进他们的生活,凡是都要按照她的意思来,而且,更令他们无法忍受的是,婆婆还干涉他们的夫妻生活,偷买来各种偏方让他们喝,还约了大夫,让他们抓紧去做检查。她累了,想到了离婚:一想到以后的每一天,都要和婆婆在一起,我就无法忍受。网上有一句话:没有边界感的家庭,都在破碎的边缘。一个家庭中,保持清晰的边界很重要,边界是忠诚,是尊重,也是家庭生活幸福长久的稳定器。韩国热播的电视剧《天空之城》中,被称为模范家庭的宇宙一家,气氛很融洽。他的父亲,就是一个能够保持清晰边界的人。生活中,他与其他女性保持着明显的距离,从不和她们走得太近,工作中,和女同事也是客气有礼貌。好的家庭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空间,既能关上自己的房门,也从不轻易推开他人的房门。双方彼此陪伴,互相尊重,同时,又各自独立,各自精彩。这样的家庭,才能绽放活力,枝繁叶茂。04积极向上笑声不断家,最令人感动的地方,不在于一砖一瓦,一屋一室,而是在于有笑声,有温暖,有爱意。提起钱钟书一家,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全家的乐观与欢笑声。在女儿的心中,父亲钱钟书一直是她最好的童年伙伴。她两三岁的时候,父亲在她的肚皮上画了个花脸,被杨绛狠狠批了一通。从此,不敢再造次的钱钟书就以给女儿起外号为乐。她在床上蹦来跳去,钱钟书就笑话她:身上穿件火黄背心,面孔像只屁股猢狲。直到女儿长大后,父女俩还像两个长不大的孩子,搞破坏,吵架,然后,一起跑到杨绛那里告状。世间艰难,再没有什么比一个温暖有爱的家更能抚慰人心的了。岁月静好时,笑声是平淡生活中散发的光芒。风雨来临时,笑声是相辅相携中互相支撑的勇气。日本电影《如父如子》中,相比另一个家庭良多,父亲斋木大雄生活拮据,也没有太大的上进心,他的口头禅是:能明天解决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做了。但他生性快乐,他窄小简陋的家中,笑声不断,他带着儿子露营、放风筝、做游戏,还和孩子一起打水仗。德国诗人海涅说:我宁愿用一小杯真善美来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也不愿用几大船家具组织一个索然无味的家庭。一家人,唯有和和美美,唯有积极向上,才能爆发出如此酣畅淋漓的笑声。而这笑声,也正如一团火焰,给与了家中的每一个人力量与温暖。有人说:我宁要三尺温暖的竹篱茅舍,也不愿要冷冰的高屋华堂。没有了爱,没有了笑,家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05我们常说,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家。但家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朗读者》节目给出了这样的诠释: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它不仅是我们身体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着一种归宿。所以,家,从来不要大富大贵,只要有健康、有整洁、有尊重、有欢笑,就是一个人心底最大的慰籍。-THE
2022年8月3日
其他

陪娃看了又看!这5部拔尖儿的纪录片,赶紧为孩子收藏起来!

让他知道,这片土地,从来都不是人类的专属。05《此画怎讲》适合年龄:5岁+时长:5分钟/集我们之前见过的名画介绍大部分是这样的——毫无起伏的旁白,严肃的专家采访,还有一行没有感情的简介文字。
2022年7月22日
其他

一口气推荐5部国产经典动画电影!值得每个孩子一看!(附观看方式)

1984年,高畑勋和宫崎骏一行人来到中国,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观看了中国第一部水墨画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看后震撼不已。高畑勋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看的时候我都傻了,没想到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作品。”这部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动画作品,浓墨淡彩,至今看来仍是惊艳。可在好莱坞、迪士尼动画大量涌入国内后,或许很多人已经忘了,国产动画曾经也是个王者。
2022年7月14日
其他

热播的《幸福到万家》,把原生家庭彻彻底底拍明白了:这三种父母养出的孩子,未来竟如此不同

“儿子被打我也心疼,但谁生来不受委屈,这么多年都凑合过来了,不是挺好。”这是热播剧《幸福到万家》中,庆来母亲的一句台词。作为近日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它向我们真实展示了性格如何决定命运。剧中三个家庭,三对父母,折射出了万千家庭的教育影子。想知道孩子未来什么样,其实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早有预告。01不怕事的何幸福“咱不惹事,也不怕事。”一句不能再简单的道理,让赵丽颖饰演的何幸福活出了多数人只能羡慕的“不好惹”。村里征地建污水厂,他家刚盖好的大棚被拆,补偿款不到位,丈夫又被书记踢伤,婆家上下都是只敢怒不敢言。只有何幸福据理力争,坚持报警、打官司,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很多人眼里,何幸福不识抬举,和权势做对,一定没有好下场。但在生活中,也许正是因为“不好惹”,想要的公平和正义才能得以实现。而这不好惹的性格背后,其实是离不开原生家庭的磨砺。何幸福妹妹曾说:“小时候家里再难,母亲都没借过钱。”母亲的要强给了何幸福“不好惹”的底气,而她能在十几岁就外出赚钱,供妹妹读书,底气则是这不好惹的性格。从生态学角度论,不好惹是一种攻击性,也是所有物种活下去的必备技能。心理咨询师黄玉玲就曾赞美攻击力
2022年7月12日
其他

妈们为了暑假少带娃,能有多努力?!欢迎借鉴,哈哈哈......

七月,对很多妈妈来说,是黑色的。为什么?哎,神兽放假了呗!甭管是在职妈妈还是全职妈妈,孩子放假都是一件大事。这个事值得咱细细盘算,从五月谋划到七月,绝不懈怠。今天我们采访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二胎妈妈,一起来看看她是如何应对暑假的。(方法值得借鉴,建议大家收藏!🌟)Q:看你为暑假准备了那么久,是什么鞭策你如此努力的?怎么说呢,多半是因为求生的本能吧!想想前面疫情停课,娃宅在家,我还心有余悸。如今这才刚刚回笼,又迎暑假,令人寝食难安。你能想象俩娃同时在家是什么场面吗?老大要做作业,老二还要打卡,再加吃喝拉撒。就算完全放飞摆烂,他俩还要时不时地来上一架。难得两人情投意合,合唱一首《孤勇者》……好嘛,那激情澎湃的声音,我都怕邻居告我扰民。关键是夏天天热没地去,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待在家。这对于任何一个妈妈,都不是什么好事儿。一天能量消耗不掉,晚上他们就不睡觉!我们已经很难了,连晚上那点享受自由的时间也要被剥夺吗?所以为了自己不被逼疯,漫长的暑假可不就得妥善安排。我们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鸡娃,就是想适当给自己放个假。Q:那忙活了两个多月,能跟我们分享下经验成果吗?成果不成果的还不好说,经验倒是有。比如这第一条,很重要,但略微有点扎心!手里没几个钱,暑假还真是不敢乱安排。别看就两个月,花的钱可一点也不比平时少。老大的兴趣班,老二的暑托班,都是实打实地烧钱。这不,假期还没正式开始呢,我都已经开始透支了!这还只是“半托”,要想“全托”,那更是不得了。比如邻居准备直接送去夏令营,呃,几天就是上万块。我也不是没有计划,不懂理财的人。为了娃这假期,连前些日子的618大促,我都没敢怎么买。因为我深深地知道……花钱购物确实爽,但缺钱换来的可能就是火葬场啊。去年我就是为了省点钱,没送老二去暑托。结果白天和奶奶宅在家,那场面,你懂得!不过说实话,就算是家里大人自律,哪怕是我自己带,全天候陪读陪玩两个月,也得搭半条命进去。毕竟娃的精力和耐力,真不是一般大人耗得起的。不管是为娃还是为我们自己,今年省吃俭用也得给他安排满。钱确实会花一点儿,但拿来保命还是相当值得的。第二条经验嘛,体现了为人母的豁达。前段时间少年宫暑期班摇号,想报的全都落选。但我并没有就此放弃,继续马不停蹄冷门班里捡漏。相信我,少年宫绝对是老母亲心中的“不二神殿”。课程丰富又便宜,师资管理还靠谱。只要离家近、时间合适,学什么真的不重要!保不齐发现娃的某个特长,升学考试还能加加分。选择外面的培训班,心态也得如此。只要要求不高,娃总是能送出去的。这不,游泳班我都报了两个!老大倒是为了学游泳,老二纯粹为了玩水。事实上,他俩能不能学会我真的不在乎。在泳池里扑腾,总好过在家给我倒腾吧!别提什么托班选不好,兴趣班老师水平差。只要你目标够明确,谁家门口还没有一两个能带孩子的?就算你真给娃送进金牌培训班,人家照样告诉你:回家要多练习,不练=没学哦!对了,听说学校要开暑托班了,我正时刻准备着!为了老母亲的幸福娃的成长大业,冲啊!Q:看来为了应对孩子暑假,你已经完成了内心的淬炼!那是自然!不仅自己被淬炼,连队友和娃都没放过。把家里能出力的全都聚集起来,才能实现质的飞跃。首先来说说如何利用好、培养好队友。请记住,一定要从分工明确、任务具体开始。男人这个生物,真的非常神奇。平时你指东,他非得往西。到了出力的时候,你说一他却绝对不会有二。但孩子是大家的,大敌当前怎能让他逃脱?我们不妨对症下药,就让娃爹做规定动作。这不,我最近已经在培养他给孩子打卡了。第一天打不好没关系,我们还有第二天,第三天,第N天……但请一定记住一点:谁做事、谁负责、谁曝光、谁挨打!只要娃爹还要点面子,总有抵不住老师白眼,奋力崛起的那一天。暑假带娃,路漫漫其修远兮。能分出一点,吾辈就能轻松一点。接下来再说说,对娃的利用上。这是我二胎这几年,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那就是:让老大管老二!别管老大是不是学渣,平时学习态度如何,只要充满信任地让他去管老二,那绝对一个认真!从生活习惯养成,到知识本领灌输,老大都能充分展现出“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的人之本性。关键是,效果斐然,老二总是被管的服服帖帖。顺带着还能鞭策鞭策老大,何乐而不为呢?Q:厉害,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那最后,再给大家来点建议吧?简单地说,就把握几个字吧!不管是对娃还是对自己,都是如此。毕竟安排的太满了,娃吃不消,钱包也吃不消。孩子还是要尽量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寓教于乐嘛。当然啦,我知道这很难!那就在适当尊重娃意愿的基础上,给他一个合理安排吧。毕竟要是真把娃天天都丢出去,我们也会想的吧!娃真在我们身边闹腾的,也就那么几年。再过几年,想要他搭理你,恐怕都难唠!最后,真诚地祝福大家:-THE
2022年7月7日
其他

这个暑假,要给孩子看这5部电影,胜过100部没有营养的片子!(附观看方式)

爱因斯坦在写给纽约罗里奇博物馆的信中说:“电影作为一种对人类精神幼年时期的教育方法,是无与伦比的。因为电影可以使思想剧情化,这就比用任何其他的方式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和理解”。教育家蔡元培也曾说过:“电影虽为一种娱乐,但对于教育,实有莫大的影响”。它不同于传统教科书的照本宣科,是一种形象化、具体化、注入了真情实感的教育。
2022年6月30日
其他

28年前,那个轰动全国的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如今怎么消失了?

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不同程度的放纵,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不同程度的锻炼,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绩。半年后,张俊成如愿考上了北大法律系专科。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37岁已婚已育的她,在工作12年后决定留学读博:那些活出自我的女性,后来都怎么样了

01活出自我对女性有多难?“太太和博士之间,我会选博士,我希望我死的时候,墓碑上能刻个doctor(博士)”。刷知乎时,看到这样一条视频,出自一位女咨询师之口。因为37岁的她,在工作12年后,决定去留学读博。虽然只是来自个人的一次选择,为什么看起来像英勇就义?因为她已婚,而且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家庭角色的特殊性,让一个人的正常选择开始变得不再正常。一些网友已经发起攻击:“妈妈就应该负养育责任,让别人照顾孩子,就是不想负责任的借口”。“什么考博,都是自私人的遮羞布,别忘了你是妈妈”。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女人已婚已婚,责任就是照顾家庭,否则就是自私。这些话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又觉得哪里不对。一个人连基本的选择权都要被苛责,女性想要活出自我,真是太难了。因为大多数人对「女性的自我」的定义,是道德的自私。02追求自我从不是自私在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女士的法则》中,刘敏涛饰演的职场律师陈染,可能算是个“自私”的人。一心追求事业的她,忘记女儿生日,连礼物都是胡乱选的。可当女儿意外住院后,再坚定信念的妈妈,也会自我怀疑。毕竟,孩子出事,心怀愧疚的妈妈都会将责任归咎自己,陈染也是如此。她想换一份清闲的工作,多些时间陪女儿,可女儿却说:我希望将来和你一样,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许,陈染这类女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母亲,但她们却活成孩子心中的好榜样。很多人会说,她的成功是牺牲了丈夫的事业。丈夫简沛然的确为了照顾家庭,一次次舍弃晋升机会。可当他发现,自己职场到头了,为了搏一把,他义无反顾,申请去外地事业部。所以说,在自私方面,他们不过做了同样的选择。问题来了,既然丈夫崇尚无私,对家人负责,为什么要打翻人设?因为,无私、牺牲、奉献精神,都是假象。人性天生会维护自我利益,才是真相,也就是说:我们不自私,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书中指出:没有什么比一个人对特定目标的执着,对成功的追求更可敬。古往今来,任何一位成功人士,都先是一个“自私”的人,只有自私,才有执着。因为这种自私,不是行为的自私,而是一种自我对话。比如:我的感受、渴望、梦想、喜欢是什么。只要我们的追求光明磊落,不伤害他人或群体的利益,这种自私其实就是自我关照。03每种选择都是为了自我价值豆瓣上,一位女孩分享母亲的故事。女孩高一那年,母亲41岁,一战考上重庆大学研究生。年轻人考研是为了工作,母亲则是为了逃离。她们家没有婚姻的鸡飞狗跳,但却平静地像一潭死水。父亲对母亲冷漠疏离,即便母亲遭遇抢劫,惊魂未定,父亲连一句安慰都没有。在女孩一岁时,母亲曾提过离婚。考虑到家人反对,孩子太小,离婚名声不好,丈夫也没做错什么,母亲只好忍耐。离开老家,全新的环境,让母亲看见了:不是所有婚姻都是隐忍,女人也可以被丈夫宠爱、滋养。这一次,母亲坚决地离了婚。女孩母亲的故事,就是道德上“自私与无私”的价值观冲撞。我们假设女性为了孩子和名声,没有离婚,她得到的好处是什么?一种无私的精神吗?不是的,是通过别人的认可,让自己收获好名声。无论是“这个女人真能忍”,“她真大度”,这种被赞美的名声,也是一种变相的价值体现。从心理学上说,迂回的自私,也是自我满足感的需要。这样来看,每个人的无私并不是真的不计回报,而是另有打算。心理咨询师蒋硕说:肯委屈的人,往往想着将来换个形式得到更多报偿。如果得不到,情绪的长期讨还,比什么都可怕。我们不能说无私和牺牲就是错误,每个人都在选择对自己最有益的那一项。只不过为了那些虚无的赞美,放弃自我,这种代价是不是太高?04想要活出自我女性应该做什么?1没有你,别人也能活综艺《爸爸当家》有一期:李灿妈妈全职照顾家庭7年,自己突然“下岗”,她完全不适应。Ben爸爸带孩子玩,给孩子做饭,她不是过去插一脚,就是干涉和纠正。看见孩子和爸爸打成一片,她反而因不被需要而失落。很多时候,女性容易陷入“被需要”的挟持中。好像只有自己在,孩子才安全,家庭才存在,自己离开,一切都会失控。现场专家张雅莲给出建议:关注孩子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给自己找些事,和闺蜜出去喝喝茶,自己状态好了,面对家人的情绪才会好。女性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并始终相信:没有自己的照料,别人也会活的很好。只有抱持这样的信念,我们才不会在婚姻中,又放弃自我,又听天由命。自我实现和友善的利他,永远不矛盾。而自己只有价值越多,为家庭创造的价值才会多。2学会自我关怀美国心理学博士乔尼丝·韦布博士指出:关怀自己,就是努力把自己放到第一位。即:不让自己做不想做的事,停止做自己不应该做的事。想要自我关怀,首先懂得说不。博士建议我们做个“改变表格”,记录每天拒绝别人对自己的过度要求次数。渐渐地,女性会发现,当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更清晰时,我们对拒绝的愧疚感也会消失。只有少关注别人的感受,我们才能在自我感受中,找到存在的意义。3用办法代替牺牲曾看过一条新闻。湖北一位职场妈妈跨专业考上武汉大学研究生。和许多妈妈一样,她白天要上班,晚上陪孩子。但不安现状的她,利用晚上10点到凌晨1点的时间备考。婚姻关系不是靠亲情和好感建立起来的,也不是靠牺牲来维系。牺牲换来的,除了委屈自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如果能解决,我们反而不会焦虑牺牲这件事。所以,当我们有“牺牲感”的时候,多问问自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吗?我们只有想到办法,才能看见人生的更多可能。05其实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告诉女性,都离开家庭,去寻找自己的价值。而是我们要清楚,自己更想在哪里创造价值。那些所谓的无私,真的是自己的选择,还是自己的牺牲。我们的自我价值是要被自己定义,还是被别人赋予。如果我们愿意留在家中,享受养育的一切,那也是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如果我们只是纠结选择,权衡利弊,那就选自己内心倾向的那个吧!至少付出之后,没有回报,也不会有遗憾。而被迫的选项,无论怎么选,注定只有遗憾。点个「赞」和
2022年6月21日
其他

谁敢说这些东西你一辈子都不会买?生个儿子试试!

跟未婚闺蜜去玩具店买礼物。在女孩玩具区,她拿拿这个洋娃娃,看看那个过家家的小道具,嘴里不停地惊叹:哇,实在是太可爱了。可等到了男孩玩具区,表情一下子就变了。满脸嫌弃:咦,这么丑、这么吓人的东西,谁会买!我微笑不语,带她一起采访了一位二胎妈妈。这位妈妈育有两子,老大6岁,老二3岁……Q:刚这位小姐姐说,男孩的“丑”玩具不会有人买,对此您怎么看?四个字,少不更事!真要是没人买,玩具店里干嘛还摆这么多?存在即是合理,这一点你还真别质疑。不然啊,现实会啪啪啪地给你打脸。不过没当妈的说出这样的话,我也能理解。毕竟当年的我,也是一样的。我也怀疑过商家的审美和智商,并且坚信自己的认知和眼光。但时间的滚滚车轮,绝不会放过碾压任何一个人。尤其是有儿子的妈妈们!这不,老大出生后的第一年,我理想中自己的儿子还是这样的:但是,养了还没两年,我就明白了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开始接受,大部分的儿子其实是这样的:认知都能颠覆,何况买东西这样的小事?所以,真的不用觉得哪些东西你一定不会买!相信我,儿子一定能给你带来非常彻底地改变!如果一个儿子没做到,那就再生一个试试吧。Q:那当了妈之后,买的哪些东西超出了你之前的接受范围?那可真是太多了!大到充值办卡,小到玩具零食。活的如昆虫走兽,死的如标本化石。日常像衣服鞋袜,还有手表配饰等。只要孩子能接触到的角角落落,通通能找出“三界外”的物品。简单举几个例子吧!看见我大儿子身上穿的奥特曼衣服了吗?阳台上还有一模一样共三件!你问我为啥买这么多?是因为我觉得好看吗?当然不是!半个月只准它“龙袍加身”,一件不够穿啊!每天晚上洗了晒,雨天还得靠烘干,谁受得了?干脆大笔一挥上同款。可咱老母亲也是有虚荣心的:为了不让老师误以为我们懒,我还编上编号、发了圈。这还不算啥!出门逛街,人家还得面具、武器配起来。他自信满满前面走,而我,只想能离多远就多远。再来看看我小儿子手里抱着的盒子。里面住的可是他眼里的神兽——独角仙宝宝。听名字是不是还不错?实际上却是一条被放大了几十倍的蛆,还不停地蠕动。他一边观察,一边直呼“可爱”也就罢了,还非要让你给录下来……最后,再给你们看一件“神器”——割包皮术后专用内裤。要想知道现在养娃有多卷,不用看学习,节节攀升的割包皮率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孩子懂事之前来一刀,保证身体不输在起跑线。这不,为了给妈妈们提供便利,商家也顺应潮流造出了这个。哎,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嘛,只是一件衣服而已,而且好用的很哦。Q:这样的情况,你是如何一步步接受,并改变自己的?这还真得感谢他们的爹。娃尚有可能各有不同,但老公这种生物,却时常保持着惊人的一致。别看他,结婚之前考虑周到会顾人,结婚后,各个都瞬间武功全废变儿子。所以,虽然我们老大只有六岁,但我怕是已经当了十年的妈了!我经常见人家省吃俭用只为去充游戏卡,有点闲钱就想把变形金刚买回家。不过这些都能理解,谁还没点爱好呢,咱们不是也喜欢漂亮衣服和包包嘛。真正锻炼和成长我的,是他那清奇的购物思路以及别样的眼光。比如我俩结婚前,人家送礼物,不选鲜花和首饰,而是热衷鱼缸、冰箱、微波炉。件儿倒是挺大的,气喘吁吁给你搬上楼,也是诚意满满,就是缺点儿浪漫。你问他为啥送这个,理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结婚后的表现,那就更不用说了,让他买个东西,只能呵呵呵。看看墙角放的专业工具箱,就是当年给他大儿练手部精细动作用的。有没有效果我不知道啊,反正地板上的洞却能证明他真的陪孩子玩过。经过一次次的磨练,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过,倒是他们父子三人很合拍,出去买东西不要太嗨。反正,要买你们去买吧,我权当花钱买个清净。Q:那儿子买东西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影响和改变吗?那改变还是相当大的!首先是对我知识范围的扩充。通过给儿子们准备礼物,我准确地掌握了恐龙们的主要区别以及奥特曼的不同技能。出去露个营、野个餐,什么野外求生、昆虫科普,张口就来。这些知识储备,让我在妈妈群、孩子堆都赢得了一席之位。这不,几个家庭一起聚餐,我总是很“荣幸”地能和他们一起“大战”。同时,我也在我们家这样的“男生宿舍”,变得更有话语权。尤其是听到儿子跟他爹据理力争,很有底气地说“这可是妈妈说的”时,让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学霸优越感”。其次是对我各种毛病的治疗。以前我看到软体动物还会起鸡皮疙瘩,现在身处鱼虫市场照样面不改色。什么矫情、敏感、公主病,通通都给治好了。如果你看到一位中年老母亲,正拿着狼蛛模型仔细端详。千万不要歧视她,也不要觉得她太刚。请试着,给这个被儿子征服的女人一点肯定。毕竟,回想起自己的改变,她其实也挺吃惊的。第三就是对我审美的颠覆。以前,我总是嫌弃娃爹眼光差。现在,也已经被儿子们拉到了和他们同一频道。这不,眼瞅着我家的锹甲真是越来越帅气可爱了。现在看到儿子们喜欢的玩具周边,经常不自觉地会买回家。尽管我还是不能很深刻地理解这些东西的美。但能博他们一个灿烂的笑,就觉得很值得。所以,我渐渐也想明白了:孩子要是都跟你想象中的一样,那还有啥意思?养儿子,对很多妈妈来说,就像又过了一个不一样的童年。他们清奇的思路,会让你吃惊,但同样也会让你感受到别样的风景。养娃之路,不就是一场痛并快乐、乐此不疲的旅行嘛。且养且珍惜吧,很快就长大了!儿子长大后,你懂的。-THE
2022年6月18日
其他

高考703分,却被11所美国名校接连拒绝,所有人都以为他完了

💪今天,一年一度的高考拉开序幕,祝福每一个步入考场的莘莘学子。它并不是人生的分水岭,但却是人生中一场重要的考试。愿每一个闪亮登场的你,都能咬紧牙关,答好这道人生“必答题”!-THE
2022年6月7日
其他

8岁哥哥带4岁弟弟深夜溜出家门?内幕曝光后令全网破防

只有抱持这个真理,当选择发生时,我们才会积极想办法,而不是悲观地放弃孩子。因为阻碍亲子情感的,从不是现实问题。只要坚定信念,我们就容易发现,陪伴其实有无数种方案。
2022年6月5日
其他

30岁网红主妇真实的一天曝光:洗衣、做饭、整理衣柜...... 17个小时忙不停

11点,她转身走向一片狼藉的餐桌和厨房。带有油渍的厨房,最令人头疼。但在Shika日复一日的打扫下,家里的厨房干净又整洁。12点了,接下来可能是Shika在一天的家务活中最喜欢的部分了。
2022年5月30日
其他

荼毒孩子9年的人教版教材引爆热搜:眼神怪异、神情呆滞,更离谱的是......

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发布了相关的整改说明:成立工作专班,全面负责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整改工作,到今年9月前全面整改到位,确保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按时使用新教材等。
2022年5月29日
其他

二胎妈妈又“喜得贵子”后,朋友圈竟统一回复“哈哈哈”

但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值得被点赞。Q:算了,别想这些糟心的了,大不了年纪大了一起聊天,多给你三十分钟吐槽!三十分钟?怕是不够吧!
2022年5月21日
其他

28年,追踪13个普通家庭孩子:比起成绩和财富,拥有这个他们才会更幸福

事业的、情感的,环境的、命运的,总会有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大手,将孩子的生活打乱。孩子极有可能,不会按照你预设的道路走下去,他们会想尽办法脱离掌控。我们总是担心,孩子是否可以面对这样不可控的人生。
2022年5月18日
其他

扎辫子、做三餐、哄睡陪玩,这位全职4年的奶爸火出圈!为什么爸爸带娃更容易被赞爆?

Nettle曾分析了,英国国家儿童发展研究数据库中。17146名同月份同一周出生的儿童,从小一直统计到他们40多岁,并根据父亲参与度高低情况对孩子成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2022年5月17日
其他

教育部新规出台:引8亿人围观,9月起正式实施,每位父母都要知道!

孩子一进厨房,她就赶忙制止:宝贝,厨房危险,离远点,自己到客厅看电视去;孩子的玩具坏了,想自己琢磨一下,爸爸赶紧跑过来:来,爸爸帮你;孩子想收拾一下玩具,奶奶则说:不用了,下楼和小朋友玩去吧。
2022年5月12日
其他

“我14岁嫁给你,90岁依然爱你”,这对老夫妻为什么能相守76年不分开?

有一次,老两口坐在屋前。奶奶说膝盖疼,爷爷听后没有说话。而是把手捂在了奶奶的膝盖上,温柔的揉着。然后,爷爷轻轻地给膝盖呼气。奶奶就在一旁幸福的笑:“你给我呼呼,好舒服”。
2022年5月9日
其他

这位人人都羡慕的18岁顶流偶像,竟说:“我不希望全世界很多小孩变成我这样”

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功,关键是父母能不能帮助孩子找到最佳的发挥位置。好的家庭环境应该是适合孩子的个性发展,而不是让孩子收起个性。就像我们无法要求蜗牛、青蛙、羚羊和麻雀都飞得高、游得远、跑得快。
2022年5月5日
其他

央视曝光:这几种新型网络诈骗手段,专挑孩子下手,家长注意!

等妈妈发现时,卡里只剩下了800元,发现了骗局的妈妈,赶紧带着孩子报警。对于年幼的、爱玩游戏的孩子来说,“免费”两个字的诱惑实在太大了。于是,诈骗者就精心设下陷阱,让未经世事的孩子一步步进入圈套。
2022年5月2日
其他

跟着刘畊宏跳操,我竟悟出了教育心得?!

但在前几年,还不是这样的。那时候,陪着儿子去练钢琴,他在弹,他在笑,怎么到现在,变成他在哭,他在(咆)哮?而作为资深爆破手的孩子爹,每次爆炸前,都是毫无预警,没有缓冲。不止一次被儿子
2022年4月26日
其他

这位鸡娃天花板父亲,竟靠一份78页的培养计划,教出2位世界冠军

他深知计划的重要性,便要求孩子每晚都写好第二天的计划。他让“没有计划就是失败的计划”这句话,变成了女儿们的处事准则。因为担心女儿们会带有黑人天生的自卑感,理查德每时每刻都向她们灌注信心。
2022年4月22日
其他

三个中产家庭下的“冰娃”:年砸十几万,也藏不住父母们的如履薄冰

北京的街头,谷燕骑着共享单车,身旁跑着的是她的女儿谷爱凌。18岁的谷爱凌,在冬奥会揽获2金1银,创造中国滑雪的历史。作为运动员,谷爱凌非常自律,每周都会跑半马,而她的妈妈则总是全程骑车陪伴左右。作为冰雪运动的全民偶像,谷爱凌的出现让众多「冰娃」、「雪娃」的故事走入视野。当冬奥会带来的冰雪狂潮渐渐散去余热,去掉冠军光环后,冰场之上,嘶吼声不绝于耳;而冰场之下,才是中产父母真正的如履薄冰。历时三年,辗转北京、俄罗斯、瑞典、加拿大等多地拍摄,三个冰球少年家庭的故事在纪录片《冰上时刻》中徐徐展开。
2022年4月20日
其他

监控曝光:6个月幼儿2分钟内被扇脸4次,打人者被揭露后令全网愤怒......

人的大脑在一瞬间可以飞速运转做出判断发出行为指令,所谓的情绪失控下的冲动,其实是人的潜意识里觉得可以承担或不用在意后果,并权衡利弊后的选择。
2022年4月19日
其他

结婚30年连生22个娃,这对被全网群嘲的英国夫妇,玩命生为了啥?

而这也使得面包店,在他们居住的小镇里收获了颇高的人气。都说,每一个岁月静好的多胎家庭里,不仅有一个辛苦的妈妈,一定还站着一个有担当的爸爸。虽然生意很忙,Noel也并没有缺席孩子们的成长。
2022年4月17日
其他

19岁少女,深夜遗弃男婴被判,调查专家的这句话,点醒千万父母

对于童年缺爱的孩子来说,在她们长大之后,会更加执着地去寻求爱的弥补。曾和羽生结弦一样,被称为“日本之光”的今井梦露便是如此。这个滑雪界的“天才少女”,在初露锋芒之后,却迅速沦为“日本之耻”。
2022年4月15日
其他

每5个孩子就有1个被欺负?!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排挤,快来看看

《朋友还是敌人:儿童社交的爱与痛》说到:“如果你的孩子缺乏与自己所处的社交团体交涉的能力,你就会想把这种技能送给他,但是你不可能这么做。我们无法干预,也不能代劳,因为你的孩子必须学会自力更生。”
2022年4月13日
其他

专家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网友直呼:我们不敢答应

陈乔恩曾在《女儿们的恋爱》的宣传片里曾自曝单身5年,对于爱情的态度是:“不介意只有一个人,也不介意再多一个人。”正因为对婚姻不将就,她才有机会在节目里遇见了艾伦,并在节目结束时确定了恋爱关系。
2022年4月11日
其他

3岁女孩与窗外工人唠家常:那些情商满分的小“社牛”,是如何养成的?

也有网友称赞这个小女孩良好的社交能力:好棒的孩子!好暖的“小社牛”!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孤孤单单的活着。每个人都需要家人、朋友,都需要和他人打交道,大人是这样,孩子也不例外。
2022年4月7日
其他

《心居》道破最扎心真相:当全职妈妈8年,连保姆都不如

女性最近看了风很大的剧《心居》,剧中冯晓琴这个角色我对“全职妈妈”有了新的认识。传统观念里,全职妈妈的关键词是——伟大、无私,她们是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家庭的老好人——每天事无巨细地打理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心一意地照顾着丈夫和孩子。但在《心居》里,海清饰演的冯晓琴,她却是一个心里打着精明算盘的全职妈妈。她的确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但她却也很在意其中的利益交换,户口、房子、钱……这样的她,让我们觉得,又可怜,又讨厌。
2022年4月3日
其他

萌娃吐槽爸妈“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 养孩子,有时候真的可以懒一点

身懒,是指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父母要冷眼旁观,适时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而心不懒则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适时去引导,该出手时就出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培养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2年3月31日
其他

她,不顾身边人反对,70岁生下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结果令人泪目......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爸爸能像朝一一样:从成为爸爸的那一刻起,承担起更多养育的责任,更理解和体谅自己的妻子,在养育孩子的路上不只是“影子”,相信很多女性不会再如此恐惧生育,而是感受到更多育儿的美好。
2022年3月29日
其他

出生时大脑缺氧,3岁前不会说话… 如今,这个脑瘫男孩成了逗笑全场的脱口秀演员

他会调侃曾经的辛酸:“上学的时候,同班女生的父母不允许她们早恋,但却很放心让她们和我玩,因为我给人一种‘只想活下去’的感觉。”“我想扶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说,'不了不了,还是我扶你吧'。”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31年跟拍3000个孩子:我发现了二胎和谐相处的秘密

日本有一档连续播出31年的综艺节目《初遣》,记录了大量2-7岁孩子第一次独立出门,完成任务的趣事。这里面有许多二胎、三胎家庭,从他们的相处中我们会发现年龄差真的不是影响两个孩子之间的相处。
2022年3月23日
其他

孩子吃鼻屎是种病?!答案令所有的家长出乎意料...

今天要聊的这个话题,有点重口味。😑它不太适合吃东西、喝水时看,但每位父母又都该花时间看看。因为,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这个迷惑行为,它就是——吃鼻屎!相信很多父母都偶然间看到过「自己可爱的小天使在...抠鼻屎,然后...塞到嘴里」这个令人上头的画面。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如果不想当被娃讨厌的妈妈,也许你可以试试这样做

作为一个跟孩子一起隔离了10天的家长,我情真意切地写下这篇文章。第一天,出门撒欢的孩子就遭到了投诉。好吧,只能带回家,老母亲承受煎熬。收到居家办公消息的那一刻,我恍惚以为自己回到了两年前。同样的折磨又一次上演,终究没逃过带娃上网课。第一步:准备工作。家里没有几个备用的大内存电子设备很难能跟得上节奏。一台用来看网课,一台用来看电子教材,还要一台要在群里贯穿联络。第二步:调试设备。调屏不会那就手动调,啥也不能耽误孩子上网课。再没有条件,也得创造出条件把网课上了。对了,要想孩子能多听两分钟的课,下面的“神器”可千万别忘了。以上才是刚刚开始,毕竟上课才是最废家长的时候。没有个三头六臂,全家上阵,这个课很难好好上完。如果不幸你家还有两个孩子一起上网课的话,那只能自求多福了。还没完,课后能再让你抓狂一遍。背诵课文只是小意思。毕竟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作业是啥。“父子搏击”?网课可不能只费妈。据《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显示,75.79%的家庭曾因写作业问题发生过矛盾,作业问题或成中国家长幸福感下降、亲子关系恶化
2022年3月20日
其他

深夜发了一张自拍照,我成了朋友圈的三等公民

作者:火星主妇来源:女儿派(nverpai)自从儿子上了小学,我感觉我和他每一天都像是在参加《极限挑战》。儿子挑战的极限是:看看我作死到何种程度,我妈才会打我。而我挑战的极限是:看看到底要被气多少次,我这条命才会归天。有一天十点半,儿子作业还没做完。他用匠人的态度对待着最后一道应用题,那就是——反复修改。看他擦了写、写了擦,时而眉头紧锁、时而低头沉思,那种雕琢,那种严谨,好像他面对的不是一道求和的应用题,而是一道积分方程。在此之前我已经工作了8小时、烧饭收拾2小时、陪他作业2小时,血槽接近全空、思维几乎板结,神经快要崩溃。我按耐住内心想要咆哮的冲动,告诉自己:再忍忍,他做完了就好了。如果把他骂哭了,那场面更加无法收拾了。终于,他写完了,11点前睡觉有望了!可刚收拾好书包,他突然又大叫:啊!还有个作业忘记写了!最终我还是把他骂哭了。骂人、写作业、哄劝,全套流程走完,已经过了12点了。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悲凉,发了一条朋友圈,配上了崩溃的自拍照:“科学家说生育的女性命更短的,大概是被孩子气的吧。”没想到引来好多夜半未眠的老母亲来点赞:“我也刚骂完娃呢。”“骂就骂了别多想了,早点睡吧。”“三等公民就是这样啦,不要要求太高。”等等,什么是三等公民?01一等公民,孩子离巢,有钱有闲据说互联网流传这样一个说法:父母的等级被分为三等,划分的依据是孩子的年纪。而不同等级父母的朋友圈,也会呈现出很不一样的特点。一等公民,是那些孩子已经考上大学的父母。人生前半程,他们为共和国奋斗、为吞金兽操劳,如今终于可以休息了。享受生活最大的绊脚石——孩子,已经去了大学。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对自由的向往。不仅有大把时间,一等公民父母,还普遍拥有财务自由。有钱、有时间、没有延迟退休、身体也还强健,一等公民父母,绝对是大家艳羡的对象。她们朋友圈有两大特点,一是活动丰富,主要以旅游和美食为主。这么说吧,一等父母的朋友圈犹如混搭的《国家地理》和《舌尖上的中国》。每次看到,我都会狠狠点击收藏,心想:等我孩子上大学了,我也要去那玩。他们朋友圈的第二个特点是,是有一种时间多到不知怎么办的奢侈感。他们经常会发一杯茶或者咖啡的照片,然后配文:停下来,感受时间的脚步。普通父母如果停下来,则只会感受到时间在用鞭子抽我的屁股。当然,一等父母偶尔分享和子女共处的温馨点滴的,比如寒暑假的时候。在她们朋友圈里,看不到亲子关系崩溃的狼狈,只有一年见两次孩子的喜悦。据说大家最羡慕的亲子关系是织女式的,就是一年见孩子一次,其他时间只是遥望。一等公民父母,将神话故事活成了现实。02二等公民,孩子还小,母爱高涨二等公民父母,指的是孩子还在学龄前的父母。她们的朋友圈,是天底下母爱最浓厚的地方。孩子哭了笑了,他们都爱;孩子会跑会跳,他们骄傲。我喜欢看二等父母的朋友圈。他们相信自己孩子是最聪慧可爱的,也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当个好妈妈。这种天真而坚定的信念,常常会让我忍不住流下泪来。二等父母的朋友圈,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充满了九宫格。在她们看来,孩子的每一张照片都太可爱了。哪怕两张照片有微小的不同,那也值得全部PO上来。比如这张咧嘴笑,显得斯文;那张张大嘴笑,显得健康。看二等父母的朋友圈,一下像在玩连连看,一下像在看定格动画的拆分镜头。事实上,如果微信允许发12宫格、18宫格,他们都会用孩子的萌照将这些空格填满。二等父母朋友圈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特别多小视频。他们孩子会唱字母歌了、会背《咏鹅》了、会10以内加减了,他们一定会用视频形式分享出来。明面上的文案是:记录孩子的一刻。实际上的心理活动:快来看!我崽真的是天才!二等父母还喜欢拿一些非常有诗意的句子当做微信的个性签名:什么牵着蜗牛去散步啦,养孩子就像盆栽要静待花开。丝毫没有意识到,只要孩子上了学,自己的蜗牛孩子就会碰到一大批兔子同学。而当老不开花的铁树儿子,被一堆怒放的鲜花包围时,那种沮丧之情真的是难以言表。她们是放养理论的忠实拥趸。也是,6岁前娃的妈妈,即使穷尽想象,也想不到以后的十几年会有那么多需要狠抓的学科项目。这究竟是他们的福还是他们的孽?不要告诉二等父母世界的真相,让他们好好享受和孩子的蜜月时光吧。03三等公民孩子半大不小,每天活得心焦所谓三等公民,就是孩子上小学但又没考上大学的那一群父母。那群白天在单位搬砖,晚上在家里辅导的秃头中年;那群工作日赶着考勤,周末赶着带娃培训的微胖社畜。也就是你和我,以及我们朋友圈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朋友圈有如下特点:一,孩子在朋友圈出现的机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减少。自从孩子在学校出道了,那就是在妈妈朋友圈引退了。原因无他,就是突然没有了可以晒的素材。既然正经上学了,那些随手画的涂鸦、乱捏的橡皮泥、乱写的字,就不好意思晒了。好歹晒些满分试卷、五星作业、班级小达人、校园小明星之类的吧。但是有这些东西么?抱歉,没有。不仅如此,进入班级这个比较体系之后,当妈的会发现孩子身上越来越多“黑点”。怎么写作业这么慢呢?怎么天天都会丢点文具呢?怎么总是会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呢?每天的亲子活动,从亲亲抱抱,变成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当然了,孩子气人的时候,也是要发一下朋友圈的,因为会有朋友在底下留言,和你分享她同样被孩子气到的瞬间。顿时,当妈的心理创伤就被治愈80%了。果然能治愈学渣妈妈的,只有另一位学渣妈妈。二,朋友圈内容逐渐表现出精神分裂的症状。三等公民的朋友圈,在中期会渐渐发展出一种精神分裂状态。她们的思维很跳跃,情绪很不稳定。上一秒转发《善待学渣,他们是来报恩的》,下一秒又点赞《孩子,我后悔没有逼你努力》;前一天发誓要和孩子做永远的朋友,第二天晒图发淘宝买的戒尺。早上六点发文: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第一天。八点钟再次发文:踩着铃声送孩子进校园,已经花光我所有力气了。并不是三等父母做人不坚定,而是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都会遇到新的挑战。我们有时候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该听谁的。所以什么理论都听听、什么方法都试试。再说三等父母的情绪变动,那是相当激烈。简单的题目反复讲孩子听不懂,肾上腺素就开始飙升了,忍不住将孩子一顿臭骂。然后夜深人静看着孩子熟睡的脸,多巴胺开始分泌了,又开始对着孩子狂亲了。孩子偶尔做出一道附加题,就开始展望未来了,觉得普高仍然有戏。孩子考在班级平均分以下,又会突然开始泄气,开始打听楼下面店的加盟方式。前一秒告诉自己,算了,孩子学习不好,咱就换条赛道,以后安心当个产业工人也挺好。下一秒又在黑暗里自问自答:这才哪到哪啊,难道这样就放弃了么?三等父母就是这样一群矛盾的综合体:心情反复在喜悦和生气之间摇摆,志愿在三本和蓝翔之间来回切换。持续性焦虑,间歇性鸡血。看到成功案例立马斗志昂扬,遇到困难马上自暴自弃。害,这一天天的,各种激素轮番分泌,老刺激了,我都替心脏脾肺肾累得慌。三,最后从微信头像、签名到文案,都会呈现出彻底的淡泊。无一例外,到了后期,三等公民父母选择集体在微信出家。他们把头像换成这样:朋友圈长期是一条直线,因为没有了分享欲。看见其他家长在朋友圈为了孩子哭为了孩子笑,三等父母笑而不语。这么多年,和娃的各种敌退我进明争暗斗,已经累了。为了维护岌岌可危的亲子关系,他们选择牺牲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宏图大志,让一切顺其自然。毕竟孩子已经拼搏到初高中的关键阶段了,学习自己是不懂了,那就闭麦吧。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平和的心理状态,才是自己目前能做的。在读完《正面管教》《儿童心理学》《不打不骂的管教》《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等等诸多儿童教育类书本之后,才发现默念《莫生气》才是最有用的办法。所以,如果一个朋友有娃了,在不停的发朋友圈,请不要嫌弃她们。每个等级的父母,都有自己的快乐,也有自己的苦恼。那种养娃的快乐,她们真的很想分享。那种被娃气死的苦恼,她们也想有人理解。请给那些努力当妈的她们,多多点赞。本文来源于女儿派(ID:
2022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