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20年5月13日,看到北大法学院公布的复试成绩(北大法本法硕初试成绩393分),喜悦只持续了几秒钟,我便迅速平静下来了,因为我知道路途依旧遥远。老哥建议我写下自己故事的时候,我是有些犹豫的,老实说比我优秀的人太多了,在这样一个时刻发表自己的故事总有班门弄斧之嫌,但老哥说虽然我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但我的确做到了一些人没有做到的事情,或许有人看到会多少受到鼓舞,尤其是对于和我一样来自十八线县城的人,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写下了这些文字,共勉之。这篇文章我将会讲述我的性格、成长环境以及机遇是如何影响我每一个重大决定的、我的人生是沿着怎样的脉络展开的、我的思维方式是如何逐渐改变的以及我的方法论,希望读者在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够看到一个立体真实的我,希望我的经历和感受也能够引发你的共鸣。在一个互相尊重和包容的家庭成长上高中以前,我的生活可以说是平淡无奇的,我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影视作品中的青春期的叛逆是完全没有在我身上上演的,我的叛逆期还没冒泡就悄无声息的过去了。以前会觉得遗憾,现在只觉得这是一种幸福。青少年的叛逆往往都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引起的,但我比较幸运的是,我的父母非常注重家庭教育,我是在他们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科学试验和生活实践都表明自小缺乏陪伴的孩子长大后往往缺乏安全感)。很感谢他们非常尊重我的想法,从不会摆出长辈的架子把他们的想法强加于我,很多长辈常常会夸我很听话,但其实我骨子里并不是个顺从的人,只不过我老妈总是能够说服我,我相信她是对的,所以愿意听从她的建议,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她的很多决定是正确的。我父母都很重视我的意见,上了大学以后,我的事都是自己做主,家里的事宜也都是我们商量着来。所以我自幼就是在这样一个民主自由的氛围中长大的,这对我的个性的养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幼由于个性好强,成绩一直不错我上小学的时候我老妈就在我的学习上下了很多功夫(包括批改我的作业和出练习题),所以我那时候就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那时候,我对学习实在是谈不上什么喜欢的,但是由于个性比较好强,在学习上有点小聪明,再者我也会努力,成绩一直不错,直到中考在我们那个十八线小县城考取状元,就有点飘飘然了,为自己居然如此轻松地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为什么个性比较好强呢?一方面一个孩子如果小时候成绩就不错,常常接受人家的赞扬,以后通常也会为了维护这种赞美又或是已经习惯了优秀而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我的大学同学虽性格各异,但大家都是自幼成绩就不错,所以普遍都比较好强,或者说好听一点就是有上进心,至少我们在这方面是存在共性的。但是上了高中没有招架住光环带给我的荣誉,高一仗着自己的老本还有一点小聪明,成绩也还能排到中上,想着先摸一年鱼,后期使把劲肯定就上去了。我爸妈只觉得我可能还没有找到学习方法,还没有适应高中的学习模式,并没有因为成绩的下降给我压力。但是到了高二我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就算我使把劲好像也达不到我设定的目标。高二下学期有点慌了,于是开始努力追击。但由于我还是不够聪明,还是不够努力,我的高考分数还是没有达到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