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产业研究院

其他

2023年中国多晶硅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我国多晶硅作为光伏制造最核心的原材料环节,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实现的加速器,具有重大的使命价值和战略意义。近年来,多晶硅行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一、多晶硅行业概况(一)多晶硅定义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熔融的单质硅在过冷条件下凝固时,硅原子以金刚石晶格形态排列成许多晶核,如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则这些晶粒结合起来,就结晶成多晶硅。(二)多晶硅的分类多晶硅由工业硅提纯制成,根据纯度可分为冶金级、太阳能级和电子级。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产业利好政策近年来,中国多晶硅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支持多晶硅行业发展。多晶硅行业具体政策如下: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多晶硅行业现状分析1.多晶硅产量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我国多晶硅产量持续扩大,由2017年的24.2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50.5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0.2%,我国多晶硅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总体保持增长趋势,预计2023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将达61.2万吨。数据来源:CPI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多晶硅产能随着我国多晶硅行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晶硅产能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受疫情影响,多晶硅产能受限,降至42万吨/年。2021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多晶硅产能逐渐恢复,达到52万吨/年,同比增长23.81%,预计2023年我国多晶硅产能将达57.2万吨/年。数据来源:CPIA、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3.多晶硅市场竞争格局随着龙头企业优质产能逐渐投产,我国多晶硅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通威集团、新疆大全、新特能源产量占比分别为15%、14%、14%。江苏中能、东方希望、协鑫集成占比分别为13%、13%、8%。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多晶硅进出口分析由于多晶硅下游需求旺盛,我国的多晶硅进口规模远高于出口规模。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对多晶硅技术的不断研究及提升,国产多晶硅产量及占比持续提升,多晶硅进口量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多晶硅进口量达11.42万吨,出口量为1.04万吨。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四、重点企业分析1.通威股份通威股份是全球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光伏业务包括多晶硅、光伏电池、光伏电站。通威股份研究还原工艺自控技术、多相流技术、还原热能梯级利用、硼/磷/碳等除杂技术,不断提升晶硅产品质量,持续节能降耗,保持技术领先。2021年,通威股份营业收入达634.9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2.08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0.54亿元,净利润达217.31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产品来看,2021年通威股份光伏业务、农牧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1.84亿元、245.9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比重的60.14%、38.73%。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大全能源大全能源是国内领先的多晶硅专业生产商,主要产品为多晶硅,主要用于加工硅锭、硅片、电池片和电池组件等太阳能光伏产品。2021年,大全能源营业收入达108.3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7.24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6.77亿元,净利润达150.85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主营产品来看,2021年大全能源主营高纯多晶硅-单晶硅片用料、高纯多晶硅-多晶硅片用料,营业收入分别为107.59亿元、0.3亿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9.33%、0.28%。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晶澳科技晶澳科技立足于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模式,长期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光伏发电系统解决方案,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硅片、电池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等业务。2021年晶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13.02亿元,净利润20.39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3.24亿元,净利润32.89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分产品来看,2021年晶澳科技主营光伏组件、光伏电站运营,其营业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5.54%、1.06%。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新特能源新特能源是特变电工控股子公司,专业从事光伏新能源产品研制,在多晶硅产品制造领域,截止2022年5月,新特能源具备10万吨高纯晶体硅研制能力,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特能源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25.23亿元,实现净利润63.18亿元。2022年前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16亿元,实现净利润60.3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分产品来看,2021年新特能源主营多晶硅,风能、光伏电站建设,风能、光伏电站运营,其营业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1.39%、34.46%、8.32%。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5.协鑫集成协鑫集成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能源系统集成服务商,目前业务主要覆盖高效电池组件、能源工程、综合能源系统集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一站式服务。在多晶硅领域,其产能位居全球前列。2021年协鑫集成实现营业收入47.01亿元,净利润亏损19.83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67亿元,净利润亏损1.01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主营业务来看,2021年协鑫集成主营系统集成包、组件、发电、电池片、保理,营业收入分别为30.38亿元、12.83亿元、2.11亿元、0.7亿元、0.37亿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4.62%、27.29%、4.49%、1.50%、0.78%。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五、多晶硅行业发展前景1.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我国重点支持多晶硅行业发展,为了推动多晶硅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出台了多项规范性与鼓励性政策,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未来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将会不断推动多晶硅行业的进步。2.下游光伏发展迅速带动行业增长未来十年,我国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我国推出多项政策,大力支持太阳能光伏产业建设。高纯多晶硅是电子工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料,受光伏行业发展迅速的影响,全球对多晶硅的需求增长迅猛,市场供不应求,推动多晶硅价格上涨,带动多晶硅行业发展。3.国产代替进口加速行业发展近年来,国内多晶硅厂商通过不断提高设备的国产化率,降低生产成本。目前,中国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已大幅优于国外企业,将逐步替代国外产能。未来,我国在高端供应链中不断突破并掌握核心技术,使中国制造业向高端供应链攀爬,加速进口替代,从而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END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报告合集决策内参湾区专题蓝皮书碳中和房地产广州绿电光伏食品深圳氢能源新能源饮料珠海半导体芯片智慧+通信佛山更多报告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2023年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在风电、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与5G基站建设加快的背景下,储能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储能电池作为储能系统的核心环节,未来受益于下游市场的高景气度,市场容量将有望持续快速扩大。一、储能电池定义储能蓄电池主要是指使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蓄电池。储能电池可大致分为铅酸蓄电池、聚合物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具体如图所示: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储能电池行业发展政策储能电池主要是指使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蓄电池。近年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储能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关于建立健全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产业政策为储能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储能电池行业发展现状1.出货量随着政策对新型储能支持力度加大、电力市场商业化机制的建立、锂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持续上升。2021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达48GWh、同比增长167%,预计2022年装机量超90GWh,同比增长88%,2025年将超过324GWh。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市场规模由于我国清洁能源发电的不断发展,储能电池产业也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7-2020年我国储能电池产值规模逐年攀升,2020年超180亿元,同比增长约60%。预计,2022年将超350亿元,2023年将达390亿元。数据来源: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新增装机量受益于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和政府政策的刺激,我国储能电池在2017年0.3GWh新增投入运营的装机量的基础上,于2021年实现了5.8GWh的新增装机量,2017-2021年我国储能电池新增装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9.7%。在国家能源转型及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储能电池是电力系统改革和新能源电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22年,新增装机量将达到6.5GWh,2023年将达7.1GWh。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重点企业分析从2022H1储能锂电池总出货量来看,宁德时代居首位,比亚迪紧随其后,鹏辉能源、亿纬锂能并列第三,第四名为瑞浦兰钧,第五名为中创新航。数据来源: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四、储能电池行业重点企业1.宁德时代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锂电池材料。2021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产量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已在全球交付100多个大型储能项目。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03.4亿元,同比增长186.72%;实现归母净利润175.92亿元,同比增长126.96%。2021年主营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锂电池材料、储能系统,占比分比为70.19%、11.86%、10.45%。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比亚迪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包含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并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领域。比亚迪电池业务在全国范围也进行了布局。2022年4月签约,南宁基地(广西弗迪)项目,预计投资规模140亿元,年产4545GWh,预计产值超过260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76.88亿元,同比增长84.37%;实现归母净利润93.11亿元,同比增长281.13%。2021年主营产品包括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占比分比为52.04%、40.00%、7.62%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亿纬锂能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消费电池(包括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和动力电池(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其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目前,亿纬锂能规划到2025年将实现电力储能100GWh产能规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2.83亿元,同比增长112.12%;实现归母净利润26.66亿元,同比增长20.31%。2021年主营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锂原电池,占比分比为92.58%和7.12%。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鹏辉能源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池生产厂家之一,主要生产聚合物锂离子、锂离子、镍氢等二次充电电池,锂铁、锂锰、锂亚硫酰氯等一次电池,同时还生产充电器、手电筒等电池相关产品,是中国品种齐全的电池制造商。鹏辉能源多次布局储能电池业务,建设投产储能电池项目。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02亿元,同比增长66.89%;实现归母净利润4.43亿元,同比增长170.12%。2021年主营产品包括二次锂离子电池和一次锂电池,占比分比为90.52%和2.62%。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5.国轩高科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动力锂电池和输配电设备两大业务板块。主要产品为动力锂电池产品、输配电产品等。主要产品为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储能型电池组等。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4.26亿元,同比增长151.98%;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20.59%。2021年主营产品包括动力锂电池产品和输配电产品,占比分比为94.29%和4.43%。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五、储能电池行业发展前景1.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助力碳中和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储能电池发展,《关于促进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计划在未来10年内完成两步走,到2025年,使储能电池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能源领域经济新增长点。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储能产业、储能能力、储能项目方面都作出了要求。《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在政策利好下,预计储能电池快速发展将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2.储能电池成本下降,助力能源转型储能电池可广泛应用于发电、输配电、用电等电力系统环节,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建设的快速增长为大规模储能系统的部署奠定了基础。同时,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储能电池成本的下降。此外,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技术在储能电池中的应用,推动了储能电池成本的降低。随着储能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储能电池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和规模化发展阶段,将助力我国能源低碳化转型。3.储能电池性能升级,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储能系统安全事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因此,提高储能电池安全性能是解决系统安全问题最有效的措施。预计储能电池性能的不断升级,将不断提高储能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实现绿色低碳,助力实现我国“双碳”目标。END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报告合集决策内参湾区专题蓝皮书碳中和房地产广州绿电光伏食品深圳氢能源新能源饮料珠海半导体芯片智慧+通信佛山更多报告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2022年中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简版)

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基于金属钒的氧化还原可再生燃料电池。钒流电池因其独特优点,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电网调峰、电动汽车电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2022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加快重大技术创新示范,加快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等产业化应用,将为适合大规模储能、安全性高的全钒液流电池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1全钒液流电池的定义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以钒为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氧化还原电池。钒电池电能以化学能的方式存储在不同价态钒离子的硫酸电解液中,通过外接泵把电解液压入电池堆体内,在机械动力作用下,使其在不同的储液罐和半电池的闭合回路中循环流动,采用质子交换膜作为电池组的隔膜,电解质溶液平行流过电极表面并发生电化学反应,通过双电极板收集和传导电流,从而使得储存在溶液中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发展政策近年来,国家颁布多项政策来推动全钒液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实现液流电池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2022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加快重大技术创新示范,加快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等产业化应用。更多政策如下图所示: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发展现状1、新型储能装机容量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储热、储冷、储氢技术等。根据CNESA的统计,2021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达到5.73GW,同比增长74.5%。未来以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可达到9.54GW。数据来源:CNES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新型储能产品结构新型储能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等。目前,中国新型储能产品结构中锂电储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2021年锂电储能装机占比逐年升高至90%以上;液流电池占比较小,仅为0.9%。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全钒液流电池装机规模EVTank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全钒液流电池新增装机量0.13GW,随着2022年国内大量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全年新增装机量将达到0.6GW。未来,在政府补贴的持续投入、产业链成熟化发展和规模效应降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全钒液流电池将凭借优异的特性由政策导向市场导向过渡,其渗透率将逐步提升。预计2025年钒电池新增规模将达到2.3GW以上。数据来源:EVTank、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全钒液流电池建设成本我国全钒液流电池建设成本与铅蓄、理离子电池相比处于较高水平,约为7000元/千瓦时。虽然全钒液流电池已具备技术以及安全性优势,但前期的较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化发展,使得其商业化进程依旧比较缓慢,但随着技术发展伴随的成本降低,以及其后期较低的维护成本依然使其具有强大吸引力。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5、行业竞争格局目前,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液流电池关键材料、高性能电堆和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等关键问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但还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国内市场龙头企业中,上海电气、国网英大、河钢股份、攀钢钒钛等处于领先地位,其业务布局情况如下如所示: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全钒液流电池行业重点企业1、上海电气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综合性装备制造集团,主导产业聚焦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三大领域,产品包括火力发电机组(煤电、气电)、核电机组、风力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环保设备、自动化设备、电梯、轨道交通和机床等。在储能领域,上海电气分阶段、分领域布局锂电池、液流电池和退役电池系统等领域,逐步完善三电系统。2021年,上海电实现气营业收入1314亿元,较2020年减少4.29%;净利润亏损99.88亿元,较2020年减少365.77%。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上海电气主营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三大业务,2021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592.2亿元、422.4亿元、394.5亿元,分别占比42%、30%、28%。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攀钢钒钛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629)成立于1993年3月,总部坐落在被誉为“钒钛之都”的四川省攀枝花市。作为国家级资源类开发试验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内的核心企业,攀钢钒钛坚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多金属共生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道路,形成了钒氮合金生产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其中钒氮合金生产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攀钢钒钛拥有以五氧化二钒、高钒铁、钒氮合金、钒铝合金为代表的钒系列产品,以钛白粉、钛渣等为代表的钛系列产品,是世界主要的钒制品供应商。2021年,攀钢钒钛实现营业总收入140.6亿元,同比增长33.42%;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248.56%。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攀钢钒钛主营钛产品、钒产品、电、钢材及钢材制品等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7.95亿元、45.15亿元、18.86亿元、2.932亿元,分别占比48.33%、32.11%、13.41%、2.09%。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国网英大国网英大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A股证券简称“国网英大”,股票代码600517。公司前身为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英大通过旗下英大信托、英大证券、英大期货、英大碳资产、置信电气等公司经营信托、证券、期货、碳资产、电力装备等业务。2021年,国网英大将原置信电气持有的英大碳资产100%股权划转至公司直接持有,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机制,提升英大碳资产专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置信电气所属的置信节能科技分公司全部业务、资产及人员划入上海置信能源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有效整合两个主体的资源优势,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高质量发展。2021年,国网英大实现营业收入约94.85亿元,同比增加17.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24亿元,同比增加4.07%。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国网英大主营电工电气装备制造业和金融业务,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83亿元、38.70亿元,分别占比59.06%、40.94%。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河钢股份河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河钢股份”)是由原唐钢股份、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三家上市公司强强联合、通过证券市场吸收合并组建的特大型钢铁企业,注册地址为河北省石家庄市,是国内最大钢铁上市公司之一。聚焦“市场”和“产品”,河钢股份坚持走产业升级、产品高端路线,主体装备实现了大型化、现代化,整体工艺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年产3000万吨的铁钢材综合生产能力,是中国精品板材、优质建材、钒钛制品智造基地,全球高端市场综合服务商。河钢股份产品覆盖汽车、石油、铁路、桥梁、建筑、电力、交通、轻工、家电等重要应用领域,冷轧薄板、高强螺纹钢筋和管线钢等高端产品。2021年,河钢股份营业收入约1496亿元,同比增加38.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6.88亿元,同比增加58.32%。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河钢股份主营钢材、钒产品、钢坯等业务,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3.6亿、4.290亿元、0.87亿元,分别占比87.89%、1.43%、0.29%。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5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发展前景1、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双碳”政策下新能源加速发展。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深入推进,政府正在推行各项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加速新能源行业发展。国家政策鼓励发展新型储能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的产业化速度加快。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行业发展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更加严苛的环保政策持续深入压减过剩行业产能,有助于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改善。环保政策明显趋严,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有利于行业整合和公平竞争。3、钒资源储量充足我国的锂资源储量仅占全球储量的7%,而钒资源储量则占42%,丰富的钒储量不仅完全能够自给自足,而且大部分为易提取的钒钛磁铁矿,大幅降低了开采利用的成本与效率,并为全钒液流电池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4、全钒液流电池应用领域广泛钒流电池因其独特优点,使其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电网调峰、电动汽车电源、不间断电源和应急电源、供电系统、军用蓄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热
2022年8月18日
其他

2022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简版)

随着以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能化时代到来,传感器作为重要的基础电子元件,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预计在政策利好及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下,我国传感器行业前景可期。1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具有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的特点。传感器的上游为各种原材料,包括芯片、电路、电源、不同类型的元件等;中游为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包括电容式气压传感器、红外气体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下游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通信电子等。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传感器行业发展政策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予传感器行业一系列支持,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及在重点应用领域的拓展,逐步实现进口替代。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提出,“重点发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敏度的敏感元件,温度、气体、位移、速度、光电、生化等类别的高端传感器”,为传感器国产替代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1、传感器市场规模传感器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2510亿元,同比增长14.7%。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感器这一产业在互联网力量的赋能之下日益受到重视,日后再叠加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传感器行业市场可期。预计2022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至3150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传感器下游应用分布目前,中国传感器在传感器、工业制造、网络通信、消费电子及医疗电子中应用较为广泛。数据显示,传感器在传感器领域中占比最高,达24.2%;其次传感器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占比为21.1%,排第二;传感器在网络通信、消费电子、医疗电子领域的占比分别为21%、14.7%、7.2%。数据来源:CCID、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传感器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为智能传感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792.8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928.3亿元,同期国内厂商智能传感器产值从94.9亿元上升至250.7亿元,国产化增速显著高于市场整体增速,预计到2022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179.1亿元。数据来源: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MEMS即微机电系统,相比传统的机械系统,微机电系统具有微型化、重量低、功耗低、成本低、功能多等竞争优势,可通过微纳加工工艺进行批量制造、封装和测试,因此量产性与一致性都优于传统机械系统。MEMS技术满足了消费电子市场对小体积、高性能传感器的需求,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机械传感器。数据显示,中国MEMS行业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6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0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9%。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中国MEMS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008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MEMS传感器凭借着微型化、成本低和功能多等优势,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医疗和通信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020年下游应用领域中,消费电子占比达59.6%,其次是汽车电子占比18.9%,工业占比10.9%。数据来源:YoleDevelopment、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5、传感器行业企业注册量企查查数据显示,2017-2019年中国传感器相关企业注册量呈增长趋势,由6964家增至8611家,复合增长率为11%。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传感器相关企业注册量降至5205家,2021年进一步降低至2333家。截止2022年7月,传感器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仅为328家。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6、传感器企业区域分布目前,我国传感器企业区域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超5成,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6.9%。其次,中南地区的传感器企业占总传感器企业数量的23.1%;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的传感器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8.4%、4.4%。数据来源:CCID、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7、传感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伴随着我国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传感器行业发展飞快。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传感器行业TOP5占据了国内传感器市场40%以上的份额,行业竞争格局逐渐成熟。其中,华工科技传感器产品主要应用于智慧出行、智慧家庭、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是全球有影响力的传感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大立科技是国内少数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红外热成像相关核心芯片,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全产业链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传感器业务占比高达90%以上,主要生产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歌尔股份目前精密零组件收入规模较大,歌尔传感器涵盖压力传感器、交互类传感器和流体传感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竞争力较强。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传感器行业重点企业1、歌尔股份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2008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要从事声光电精密零组件及精密结构件、智能整机、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建立了综合竞争力。歌尔股份主营业务包括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和智能硬件业务。其中,精密零组件业务聚焦于声学、光学、微电子、结构件等产品方向,主要产品包括微型扬声器/受话器、扬声器模组、触觉器件(马达)、无线充电器件、天线、MEMS声学传感器、其他MEMS传感器、微系统模组、VR光学器件及模组、AR光学器件、AR光机模组、精密结构件等。2021年,歌尔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82.2亿元,同比增长35.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5亿元,同比增长50.09%。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主营业务来看,歌尔股份主营业务有智能硬件、智能声学整机、精密零组件等,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328.1亿元、303.0亿元、138.4亿元,分别占比41.9%、38.7%、17.7%。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韦尔股份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SH:603501)是全球排名前列的中国半导体设计公司,集团总部位于上海。近年来,韦尔股份依托内生发展与资产收购并举的发展战略,在半导体设计业务实现了显著增长。伴随着收购整合的顺利完成,韦尔股份产品线及研发能力得以拓展,构建了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协同发展的半导体设计业务体系。韦尔股份作为全球知名的提供先进数字成像解决方案的芯片设计公司,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安防、汽车、医疗、AR/VR等领域,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网络摄像头、安防设备、汽车、医疗成像、AR/VR头显设备等。2021年,韦尔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2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76亿元,同比增长65.41%。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主营业务来看,2021年韦尔股份传感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1.14亿元,占总营收的71%,其中CMOS图像传感器、微型影像模组封装、MOS、射频及微传感器分别占比67.47%、1.17%、0.98%、0.45%。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高德红外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专业从事红外探测器芯片、红外热成像产品、综合光电系统及完整武器系统科研生产的民营上市公司。高德红外主营业务涵盖了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红外热像整机及以红外热成像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传统非致命性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四大业务板块。2021年,高德红外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0%。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主营业务来看,2021年高德红外红外热成像仪及综合光电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15亿元,占比74.72%。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大立科技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浙江省测试技术研究所,2001年完成改制,2008年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214)。大立科技是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成像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惯性导航光电产品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少数技术自主可控、完全知识产权、独立研发;从生产热成像核心器件、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制造,并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专业制造商之一。2021年,大立科技实现营收8.05亿元,同比减少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减少56%。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主营业务来看,2021年大立科技红外及光电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67亿,占比约95.27%。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5、华工科技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于“中国光谷”腹地,2000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集团,2015年评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成立以来,华工科技坚持“以激光技术及其应用为主业,投资发展传感器产业。经过多年的技术、产品积淀,形成了以激光加工技术为重要支撑的智能制造装备业务、以信息通信技术为重要支撑的光联接、无线联接业务,以敏感电子技术为重要支撑的传感器以及激光防伪包装业务三大业务格局。2021年,华工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01.67亿元,同比增长65.6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61亿元,同比增长38.24%。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主营业务来看,2021年华工科技光电器件系列产品、激光加工装备及智能制造产线、敏感元器件、激光全息防伪系列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64亿元、16.28亿元、10.05元、2.953亿元,分别占比52.50%、26.19%、16.17%、4.75%。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5传感器行业发展前景1.政策利好行业发展热敏电阻及传感器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国家日益重视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其健康发展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予传感器行业一系列支持,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及在重点应用领域的拓展,逐步实现进口替代。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提出,“重点发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敏度的敏感元件,温度、气体、位移、速度、光电、生化等类别的高端传感器”,为传感器国产替代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2.下游应用拓展推动行业发展随着以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能化时代到来,传感器作为重要的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快速发展。在热敏电阻领域,过去几年,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全球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在传感器领域,其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硬件基础,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智慧医疗、智慧工业等物联网各细分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将释放大量传感器制造需求,这也将推动传感器各细分行业的稳步增长。3.产业技术升级推进市场空间快速成长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高端制造业发展以及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的推广,传感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呈现出新的技术发展特点。随着微电子元器件和芯片工艺技术进步,以前需要复杂系统和高成本的解决方案,现在可以用较为经济的方式实现.以白光共焦为例,其测量系统本身就是一台完整的微型光谱分析仪,而现在可以很方便地用集成化的方案实现模块化封装。逐渐可负担的解决方案成本使得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出现喷发。●热
2022年8月17日
其他

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简版)

近年来,全球碳中和目标明确,光伏有望引领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期。在应对能源危机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双重驱动下,光伏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大力扶持,整体呈现快速向上发展的态势。1光伏的定义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一种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种是分布式(以>6MW为分界),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2022年8月16日
其他

2022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报告摘要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十四五”期间,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层面重视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及各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多次提到数字经济产业。政策支持下,中国物联网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预计2022年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将达2.1万亿元。
2022年7月21日
其他

2022年中国新型显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报告摘要新型显示作为智能交互的重要端口,已成为承载超高清视频、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和基础,日益成为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竞争的新高地。在政策利好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下,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型显示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LED市场规模将由2022年的10085亿元增至2027年的1601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7%。OLED市场规模将由2022年的430亿元增至2027年的7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0%。KEEP
2022年7月12日
其他

2022年中国宠物经济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宠物经济又称为“它经济”,相比过去传统的宠物医疗、宠物用品等围绕宠物“衣食住行”的宠物消费,越来越多涉及到宠物精神层面的消费也开始逐步升级,衍生出一系列“拟人化”服务。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由2023年3064亿元增至2027年43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1行业定义宠物产业则是指涉及与宠物相关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宠物食品、宠物医疗、宠物培训、宠物饲养、宠物用品、宠物美容、宠物保险等,具体细分情况如下: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市场规模近年来,人们对于宠物陪伴的精神需求日渐凸显。2012年我国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仅有337亿,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2490亿元,比2020年增长20.58%,增速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12-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24.88%。除2020年疫情影响外,2012年至今,市场规模年增长率大部分都维持在10%以上。随着宠物家庭渗透率和行业成熟度的持续提升,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预计2022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693亿元。数据来源: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市场占比在我国宠物行业细分领域中,宠物食品是宠物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比约51.50%。随着人们对喂养商品粮的认知提升,市场对宠物食品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数据来源: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养宠人数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2021年我国饲养犬猫的人群数量达到6844万人,较2020年增加8.7%。2021年全国城镇养犬人数为3619万人,养猫人数为3225万人,养猫规模较养犬人群较小,但增速更高,2021年同比增速达19.4%。数据来源: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5投融资情况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宠物赛道共计发生融资总金额超过36.2亿元,发生融资数量57起。从单个项目上来看,从事动物保健品、兽药领域的瑞普生物共计获得融资13.36亿元,居于榜首。宠幸宠物是一家宠物用品提供给商,2021年共计获得两次融资,总金额达6亿元,排在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提供宠物粮以及宠物服务的项目获得融资外,以希诺谷和希曼基因为例的商业化宠物克隆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融资,成为宠物赛道的星星之火。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行业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推出《2022年中国宠物经济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十四五行业发展路径、行业概况、行业发展环境、行业发展现状、行业上下游分析、行业企业分析、行业发展前景等七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的行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行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测“十四五”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热
2022年7月4日
其他

2022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研究报告

碳纤维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高温、耐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但与一般碳素材料不同的是,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碳纤维比重小,因此有很高的比强度。“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快壮大新材料等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碳纤维产能将达5.54万吨,产量将达2.58万吨。1报告摘要碳纤维产能及产量碳纤维是由聚丙烯腈等有机母体纤维,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碳主链机构,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碳纤维产能及产量分别达3.62万吨及1.85万吨,预计2022年我国碳纤维产能及产量分别可达4.43万吨及2.77万吨。碳纤维市场需求量近年来因碳纤维质量轻轻度大的优点受到下游市场的广泛应用,市场需求不断扩增,在2019年国内碳纤维市场需求为3.78万吨,目前我国碳纤维行业正处于爆发增长期,未来碳纤维需求市场增速保持在17%左右,随着碳纤维随着诸多资本进入碳纤维行业,碳纤维技术不断得到突破,需求领域将进一步拓展,预计中国碳纤维市场需求量将在2026年突破11万吨。原丝原丝是生产高品质碳纤维的技术关键,一般认为碳纤维90%的性能取决于原丝。原丝品质不佳,在后续加工中很难消除,从而遗传给碳纤维,造成力学性能下降。原丝不仅决定碳纤维的质量,同时也是碳纤维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理论上每生产1kg碳纤维需要消耗2kg的原丝,原丝占PAN基碳纤维成本高达51%左右。碳纤维织物碳纤维织物是通过连续碳纤维的相互交叉、烧结等构成的片状材料,是碳纤维重要的应用形式。据《棉纺织纤维》,按照碳纤维织物中纱线的取向,碳纤维织物可分为单向织物、双向织物(分平纹、斜纹和缎纹)和多轴向织物。●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碳纤维行业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推出《2022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十四五碳纤维行业发展路径;碳纤维概况;碳纤维市场发展环境;碳纤维行业市场分析;碳纤维行业上下游市场分析;重点企业分析;碳纤维行业发展前景等七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产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测“十四五”碳纤维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报告共计116页,完整报告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热
2022年6月16日
其他

2022年中国水果零售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随着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和饮食消费升级,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日益增加。健康意识的增强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安全和产源,消费者愿意为优质美味的水果支付高昂的溢价。同时,随着供应链的发展和冷链仓储物流技术的升级,配送时效提升,水果损耗率降低,消费者可以及时享受到新鲜高品质水果。伴随互联网及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水果零售商业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给消费者提供了更便利的购物体验和更多的选择。与其他生鲜食品相比,因为水果销售包含多个卖点所以水果销售利润相对更高,可以实现差异化营销,市场进入空间较大。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由2023年16007亿元增至2027年2127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4%。11.行业特点水果通常以非标产品为主,具有高损耗率、短保质期等特点;从消费特点而言,由于日常水果品种丰富,需求稳定,水果产品购买频率高,可铺货范围广泛,且兼具计划性和即时消费两者属性。其次,水果通常无需加工或仅需初加工,即可食用,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其天然活性物质。部分水果需要在特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储藏,因此对仓储物流水平要求更高。在消费方面,水果品类颜色和果香多样化,店面陈列刺激购买意愿,同时,消费者可在线下门店直接触摸或试吃,面销价值凸显,有效提升客单价和购买率。●2市场规模随着健康意识增强,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安全和溯源,也愿意为优质且美的水果支付溢价。数据显示,中国水果零售市场的市场规模已由2017年的9390亿元增至2021年的133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9.2%。未来,水果零售市场预计将见证更多种类的水果和更好的购物体验,中国水果零售市场仍有进一步增长的潜质,预计2022年我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将达14491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分销市场消费者对于水果产品的消费升级趋势带来了品牌水果消费需求,上述供应链垂直整合、数字化提升、标准化程度提升的趋势为水果分销商打造水果品牌创造了条件。按向水果零售商作出的销售收入计,中国水果分销市场规模已经由2017年的745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71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5%,预计2022年中国水果分销市场规模将达到11619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品牌化分析成功的品牌产品不仅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还能通过品牌溢价提高盈利能力。有强大品牌的水果产品通常比无品牌的水果产品溢价约10%。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国内外头部水果分销商开始在中国市场推出自有水果品牌。为了抓住品牌化趋势,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并提高客户认可度,部分水果分销商开始销售带有自身商标或标识的水果,逐步在公众中建立品牌认知度及知名度。按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收入测算,中国品牌水果分销市场的规模已经由2017年的134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6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8.8%。预计2022年预计2022年中国水果分销市场规模将达到4508亿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行业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推出《2022年中国水果零售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十四五行业发展路径、行业概况、行业发展环境、行业发展现状、行业上下游分析、行业企业分析、行业发展前景等七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的行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行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测“十四五”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热
2022年6月8日
其他

碳中和系列报告——2022年中国风电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近日,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了《碳中和系列报告——2022年中国风电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围绕“碳中和”背景下风电发展路径、风电产业概况、风电产业发展环境、风电产业发展现状、风电产业上游分析、风电产业下游分析、风电产业企业分析、风电产业发展前景等八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产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测2022年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报告摘要2020年,中国政府分别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和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kW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目前,我国已将风电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全国风电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可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领先优势的产业。风电作为最具潜力的电源形式,具有天然绿色的属性,不会产生任何碳排放。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风电产业将快速发展,2027年我国风力发电量将达121886.7亿千瓦时,助力我国能源转型。风电装机容量2021年,中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累计并网风电装机容量3.28亿千瓦,同比增长17.3%。2022年一季度,我国风力发电3.37亿千瓦,同比增长17.4%。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从2017年的1503万千瓦增长至2020的7167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68.3%。2021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4757万千瓦,同比下降34%。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达790万千瓦,同比增长265%。陆上风电装机容量近年来,我国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和新增装机容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陆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达30.67GW,陆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302GW。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快速增长,从2017年的1.2GW增长至2021年的16.9GW,年均复合增长率93.7%。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达16.9GW,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26.4GW。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及报告内详细数据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热
2022年5月7日
其他

重磅福利!161篇碳中和行业研究报告大放送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碳排放总量大,碳排放强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能源利用效率偏低。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201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3.4吨标准煤,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是主要发达国家的2-4倍,能源利用效率偏低。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少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未来,我国将围绕能源电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经过小编的努力,共收集并整理了161篇碳中和行业研究报告,所有报告均已上传至前沿报告库,大家可登录前沿报告库免费下载!……因篇幅有限,161篇碳中和行业研究报告无法全部展示,获取所有报告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前沿报告库。热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重磅福利!1001篇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大放送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经过小编的努力,共收集并整理了1001篇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所有报告均已上传至前沿报告库,大家可登录前沿报告库免费下载!……因篇幅有限,1001篇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无法全部展示,获取所有报告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前沿报告库。热
2022年3月14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重磅福利!324篇光伏行业研究报告大放送

据国家能源局介绍,2022年要推进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就近开发消纳,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和“三北”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化开发,抓好沙漠、戈壁、荒漠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此外,要积极稳妥发展水电,核准开工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有序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近十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2021年新增装机容量达5493万千瓦,同比增长14%。截至2021年12月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3.1亿千瓦,同比增长20.9%。经过小编的努力,共收集并整理了324篇光伏行业研究报告,所有报告均已上传至前沿报告库,大家可登录前沿报告库免费下载!……因篇幅有限,324篇光伏行业研究报告无法全部展示,获取所有报告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前沿报告库。热
2022年3月11日
其他

重磅福利!297篇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大放送

汽车行业产业链长,辐射面广,上游产业链制造环节及下游交通环节的碳排放均不容忽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碳减排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历史发展新机遇。经过小编的努力,共收集并整理了297篇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所有报告均已上传至前沿报告库,大家可登录前沿报告库免费下载!……因篇幅有限,297篇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无法全部展示,获取所有报告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前沿报告库。热
2022年3月9日
其他

重磅福利!163篇餐饮行业研究报告大放送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餐饮服务市场,餐饮服务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5799亿元大幅增加至2019年的46721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3%。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餐饮服务市场规模降至39527亿元。预计随后迅速回升,中国餐厅顾客可以负担得起较以往更频繁地外出就餐费用,而且愿意为更好的就餐体验付费。经过小编的努力,共收集并整理了163篇餐饮行业研究报告,所有报告均已上传至前沿报告库,大家可登录前沿报告库免费下载!……因篇幅有限,163篇餐饮行业研究报告无法全部展示,获取所有报告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前沿报告库。热
2022年3月8日
其他

重磅福利!238篇智慧+行业研究报告大放送

“智慧+”是在当今信息时代数字化发展推动下,智能应用、智能业务的形态演进过程中的迫切需要,代表着一种新的业务应用形态。“智慧+”是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实现传统业务与智慧应用的联合,以连接数据网络、挖掘数据价值、提供快捷服务、重塑业务价值等完成传统应用的转型。经过小编的努力,共收集并整理了238篇智慧+行业研究报告,所有报告均已上传至前沿报告库,大家可登录前沿报告库免费下载!……因篇幅有限,238篇智慧+行业研究报告无法全部展示,获取所有报告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前沿报告库。热
2022年3月7日
其他

2021年中国电力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2021年我国电力运营情况良好,各项指标呈稳定增长态势,电力供应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全年电力消费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发电量突破8万亿千瓦时,电力装机结构延续绿色低碳发展态势,电力投资增加。热
2022年3月4日
其他

2021年中国手机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项目案例智能装备产业园
2022年3月4日
其他

重磅福利!473篇零售行业研究报告大放送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速为3.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97037亿元,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10.7%。2021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69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6618亿元,增长3.0%。零售行业大势发展。经过小编的努力,共收集并整理了473篇零售研究报告,所有报告均已上传至前沿报告库,大家可登录前沿报告库免费下载!……因篇幅有限,473篇零售行业研究报告无法全部展示,获取所有报告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前沿报告库。热
2022年3月4日
其他

2021年中国快递物流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从国家邮政局了解到,1月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271.1亿元,同比增长8.7%;业务总量完成1252.9亿元,同比增长5.0%。热
2022年3月3日
其他

2021年中国通信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2021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速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按照上年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27.8%。热
2022年3月3日
其他

重磅福利!82篇电子商务行业研究报告大放送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电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巨大增长点。2020年以来,电子商务为我国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随着全球信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数字技术的广泛与深度应用将进一步加速,电子商务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提质换挡、产业转型升级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电商行业发展,多个省市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涉及电商及细分领域,“十四五”期间我国电商行业将加快发展。经过小编的努力,共收集并整理了82篇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所有报告均已上传至前沿报告库,大家可登录前沿报告库免费下载!……因篇幅有限,82篇电子商务行业研究报告无法全部展示,获取所有报告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前沿报告库。热
2022年3月3日
其他

2021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项目案例智能装备产业园
2022年3月2日
其他

2021年中国软件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项目案例智能装备产业园
2022年3月2日
其他

重磅福利!71篇智能制造行业研究报告大放送

近年来,在“工业4.0”的引导下,全球工业制造技术正推动各国制造业的生产方式逐渐从手工生产、半自动生产发展为自动化生产,或从自动化生产发展为智能化生产,实现工厂智能化。在全球制造业产业变革的进程里,制造业对生产设备和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越来越强烈。经过小编的努力,共收集并整理了71篇智能制造研究报告,所有报告均已上传至前沿报告库,大家可登录前沿报告库免费下载!……因篇幅有限,71篇智能制造行业研究报告无法全部展示,获取所有报告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前沿报告库。热
2022年3月2日
其他

2021年中国农产品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2021年12月,我国农产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22296家,亏损企业数量4126家,亏损面为18.5%,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农产品行业亏损总额310.3亿元,累计上升33.9%。热
2022年3月1日
其他

2021年中国医药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项目案例智能装备产业园
2022年3月1日
其他

重磅福利!134篇氢行业研究报告大放送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脱颖而出。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以及“双碳”目标的提出,全国各地加速布局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将达万亿元。氢能源作为新能源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能源形式,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经过小编的努力,共收集并整理了69篇氢能源研究报告,所有报告均已上传至前沿报告库,大家可登录前沿报告库免费下载!……因篇幅有限,134篇氢行业研究报告无法全部展示,获取所有报告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前沿报告库。热
2022年3月1日
其他

2021年中国饮料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2021年1-12月,我国饮料制造行业企业数量达到5551家,其中亏损企业数量735家。我国饮料制造行业累计亏损总额81.2亿元,累计增长26.9%。热
2022年2月28日
其他

2021年中国食品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截止2021年12月,我国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8496家。其中,亏损企业数量1574家,亏损面19.96%,亏损面环比降低1.44个百分点。此外,1-12月食品行业亏损总额186.9亿元,累计增长50.6%。热
2022年2月28日
其他

重磅福利!237篇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大放送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保障和核心驱动力之一。同时,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相关要求,也为我国人工智能前沿理论、核心软硬件等关键短板领域指明了未来十余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经过小编的努力,共收集并整理了237篇人工智能研究报告,所有报告均已上传至前沿报告库,大家可登录前沿报告库免费下载!……因篇幅有限,237篇人工智能研究报告无法全部展示,获取所有报告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前沿报告库。热
2022年2月28日
其他

2021年中国零售消费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速为3.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97037亿元,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10.7%。2021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69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6618亿元,增长3.0%。热
2022年2月25日
其他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8万辆和53.1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1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9.1%,继续高于上月,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6%。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9.5%和157.5%。热
2022年2月25日
其他

重磅福利!218篇区块链行业研究报告大放送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区块链,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建立安全可信的数字经济规则与秩序、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意义重大。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培育壮大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此外,区块链被15省市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经过小编的努力,共收集并整理了218篇区块链研究报告,所有报告均已上传至前沿报告库,大家可登录前沿报告库免费下载!……因篇幅有限,218篇区块链研究报告无法全部展示,获取所有报告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前沿报告库。热
2022年2月25日
其他

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蓝皮(2022年)》发布

近日,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蓝皮书(2022年)》,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由制造业转向尖端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智能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电子系统的“粮仓”、数据信息的载体,芯片在保证重要信息存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承担着关键作用,中国目前已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需求量占比超过60%,但目前我国芯片自给率较低,中高端芯片均通过进口获取,随着中美贸易摩擦频繁,掌握自主可控存储技术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未来国产替代的逐步推进及集成电路自给率提升,将带来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新发展机遇。本文仅展示蓝皮书部分内容,蓝皮书共计118页,如需完整版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蓝皮书(2022年)》热
2022年2月25日
其他

2021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经济运行月度报告

项目案例智能装备产业园
2022年2月24日
其他

重磅福利!153篇大数据行业研究报告大放送

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高度重视大数据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014年,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数据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数据流通与交易、利用大数据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概念深入人心。此后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数据产业发展。2021年7月,工信部发布《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60%以上,总算力超过200
2022年2月24日
其他

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国氢能源产业发展蓝皮书(2022年)》发布

近日,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氢能源产业发展蓝皮书(2022年)》,蓝皮书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随着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碳、零碳、可再生能源正在脱颖而出。氢能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清洁高效能源,在解决能源危机、全球变暖及环境污染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氢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历史阶段,传统行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脱碳成为我国氢能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未来我国氢能源行业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仅展示蓝皮书部分内容,蓝皮书共计132页,如需完整版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氢能源产业发展蓝皮书(2022年)》热门推荐热门报告氢燃料电池
2022年2月23日
其他

中商产业研究院:《碳中和——中国绿电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绿电是指在生产电力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趋近于零或者为零,其主要来源是可再生能源。目前我国绿电主要有风能发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能源。2020年9月中国政府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绿电在碳中和时代增加市场竞争力的必经之路,面临着新能源持续高速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双重机遇。近日,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了《碳中和——中国绿电产业发展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意味着新能源尤其是“风光”地位进一步提升,以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碳中和时代已至,绿电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期。蓝皮书称,以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综合考虑资源储量、度电碳排放量、发电成本等三方面因素,绿电将成为未来的能源枢纽。“十四五”期间,绿电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将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绿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为25.48亿千瓦、42534亿千瓦时。展望未来,蓝皮书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积极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大力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本文仅展示蓝皮书部分内容,蓝皮书共计184页,如需完整版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碳中和——中国绿电产业发展蓝皮书》热门推荐热门报告氢燃料电池
2022年2月21日
其他

2022“十四五”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研究报告

前言氢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清洁能源,在未来很可能代替传统能源成为主要能源。氢燃料电池的能源就是氢能,所以,很多国家和跨国集团都极其重视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中国燃料电池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1.
2021年12月6日
其他

2022“十四五”中国储氢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研究报告

前言目前,我国在氢气储运环节,体系尚不成熟,输氢管网、加氢站等基础设施仍需大量投入。十四五期间,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出后,氢能产业再次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度,和氢能发展应用密切相关的各环节龙头企业均加大在氢能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报告预测,氢能储运将按照“低压到高压”“气态到多相态”的技术发展方向,逐步提升氢气的储存和运输能力,预计2050年储氢密度达到6.5wt%。1.
2021年12月3日
其他

2022“十四五”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研究报告

前言氢燃料电池车的驱动力来自于车上的电动机,就像纯电动车一样,因此氢燃料电池车可以理解为一辆“自带氢燃料发电机的电动车”。“十四五”期间,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推进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建设,倡导低碳绿色出行,加快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绿色交通体系。全力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潜力型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制造基地。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将超3万辆。氢能产业整体布局氢能利用产业区域产业集聚效应显着,产业链企业集中聚集地的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也依托其自身资源禀赋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现运营的加氢站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广东、湖北四个省份,约占全部加氢站的65%。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增长已超过燃油车。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36.6万辆,销量为136.7万辆。2021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6.6万辆和254.2万辆,同比均增长1.8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截至2020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75%。新能源汽车增量连续三年超过100万辆,呈持续高速增长趋势。截至2021年9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78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28%。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53%。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燃料电池车相比传统汽车,具有无污染、"零排放"、无噪声、无传动部件的优势,相比电动车,具有续航里程长、充电时间短、起动快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我国目前已研发出燃料电池乘用车、客车、物流车等不同类型。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达940辆和953辆,同比分别增长45.3%和44.8%。氢能源汽车应用推广情况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效果显著,新能源汽车细分类型繁多,目前仍以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同时,氢能源汽车正在迎头追赶。此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曾预测到2030年,我国氢能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推出《2021年“十四五”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十四五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路径;氢燃料电池汽车概况;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环境;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上下游市场分析;重点企业分析;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前景等七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产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测“十四五”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及报告内详细数据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热门推荐热门报告氢能源
2021年12月1日
其他

2022“十四五”中国氢能源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脱颖而出。21世纪,我国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等都制定了氢能发展规划,并且我国已在氢能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氢能技术和应用领先的国家之一,也被国际公认为最有可能率先实现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汽车产业化的国家。随着化石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终有一天这些资源、能源将要枯竭,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储量丰富的新的含能体能源。氢正是这样的二次能源。制氢技术人工制氢的方法主要包括化石燃料制氢、电解水制氢、光解水制氢以及微生物制氢等,其中化石燃料制氢原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目前化石燃料制氢方法较为成熟,并且具备产量高、成本较低的优点,但制氢过程都有温室气体排放;电解水是一种制取纯氢的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其消耗的电能太高导致不够经济,因而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光解水被视为最理想的制氢途径,但目前技术尚不成熟。储氢方式目前,我国加氢站一般采用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氢主要作为航天火箭推进器燃料,其储罐和拖车已在我国航天等领域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液态储氢有望成为工业氢气的主要储存形式;储氢方式对比运氢方式对比输配氢气主要分为管道运输和道路运输。管道运输是实现长距离大规模运输氢的重要环节,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氢气管网仅有300-400公里;压缩氢公路运输运输量小、距离短,成本相对较高;液态氢公路运输距离相对较长,运输量大于压缩氢。储运氢相关企业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氢能源行业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推出《2022年“十四五”中国氢能源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十四五氢能源行业发展路径;氢能源概况;氢能源市场发展环境;氢能源行业市场分析;氢能源行业下游市场分析;重点企业分析;氢能源行业发展前景等七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产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测“十四五”氢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及报告内详细数据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热门推荐热门报告碳中和
2021年11月25日
其他

2022“十四五”中国碳中和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研究报告

碳中和中商情报网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预计我国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1.碳排放总量据英国气候政策网站CarbonBrief报道,《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最新研究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化石燃料和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为340亿吨,同比下降7%。具体而言,美国下降了12%,欧盟下降了11%,印度下降了9%,中国下降了1.7%。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约达99.0亿吨,预计2021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将达101.5亿吨。2.能源替代能源替代是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石化燃料的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是绿色低碳能源。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达9.34亿千瓦。截至2021年9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94亿千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5万亿千瓦时。3.节能减排合理用电,节约用电,以及将一些废弃能源转化为电能已经成为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节电:很多工矿企业的大型机电设备因为工艺生产的原因存在着严重的耗能现象,其节电率在经过专业节能改造后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大都在20%以上;余热发电:我国有着最大的煤焦化产业,有着在数量和产量上都占世界前列的冶金钢铁行业、水泥行业。4.碳吸收林业碳汇是指通过市场化手段参与林业资源交易,从而产生额外的经济价值,包括森林经营性碳汇和造林碳汇两个方面。2006年,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成功注册,为全球第1个CDM林业碳汇项目。目前,中国共有5个林业碳汇CDM项目成功注册备案。从类型分布来看,数据显示,再造林项目达51个,占林业碳汇CDM注册备案项目总数的51.77%。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1%,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碳中和产业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推出《2021年“十四五”中国碳中和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十四五“碳中和产业”发展路径、“碳中和产业”制度概况、“碳中和产业”发展环境、“碳中和产业”发展要点、各省市“碳中和产业”发展现状五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的行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行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测“十四五”碳中和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及报告内详细数据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热门推荐热门报告生物质能发电
2021年11月24日
其他

2022“十四五”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生物质能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未来随着国家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发电发展前景较好,发展空间巨大。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生物质能发电量将1320亿千瓦时,到2025年将超过1860亿千瓦时。垃圾焚烧设备焚烧炉作为垃圾焚烧处理系统最核心的设备,其设计需充分考虑垃圾停留时间、燃烧温度、烟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及紊流等因素,从而达到完全燃烧、控制恶臭及二恶英类物质产生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技术比较成熟的生活垃圾焚烧炉主要包括炉排炉型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等。2020年,垃圾焚烧发电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68亿元。预计2021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设备市场规模可达214亿元。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在国家政策和财政补贴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投资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投资规模突破1600亿元,全国已投产生物质能发电项目1353个,较2019年增长259个,较2018年增长了451个。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在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生物质能发电投资热情高涨,各类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纷纷建设投产等推动下,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产业呈现出全面加速的发展态势。2021年1-9月,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554.7万千瓦,累计装机达3536.1万千瓦,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位列世界第一。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推出《2021年“十四五”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十四五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发展路径;生物质能发电概况;生物质能发电市场发展环境;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市场分析;生物质能发电行业上下游市场分析;重点企业分析;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发展前景等七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产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测“十四五”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及报告内详细数据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热门推荐热门报告链长制
2021年11月15日
其他

2022“十四五”中国链长制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为维护产业链的安全稳定,推动区域块状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针对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精准开展的“链长制”脱颖而出。政府层担纲“链长”,由“总链长+副总链长+市级链长+市级副链长+区级链长”组成;企业层担纲“链主”,
2021年11月10日
其他

2021“十四五”中国核电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能源替代型减排成了中国的切实选择,核电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清洁能源,核电在发电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远低于火电。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7000万千瓦左右;到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核电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8%。1.
2021年10月22日
其他

2021“十四五”中国水电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拟定“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分领域能源规划。初步测算,“十四五”时期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增量的比重将达到80%,比“十三五”提高20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将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为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5%左右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将由2021年39781万千瓦增至2025年47624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1.
2021年10月15日
其他

2021“十四五”中国风电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能源,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十四五”期间,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风力发电量将达99707.9亿千瓦时。风电装机容量2020年,是我国风能行业获得爆发性增长的一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达71.7GW,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281.53GW。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量从2016年19.3GW增长至2020的71.67GW。数据显示,2021年1-8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达14.63GW,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295.32GW。陆上风电装机容量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陆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达68.61GW,陆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272.53GW。2021年上半年我国陆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达8.69GW,陆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280.79GW。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不断增长,从2016年的0.59GW增长至2020年的3.06GW。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达3.06GW,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9GW。2021年上半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达2.15GW,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1.13GW。风力发电量近十几年来,我国风能发电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增速呈波动变化的趋势。我国风电行业发电量从2016年的2113.2亿千瓦时增长至2020年的4146亿千瓦时。2020年我国风电行业发电量达到4146亿千瓦时的新高,同比增长15.9%。2021年1-8月我国风电行业发电量达3650.8亿千瓦时。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推出《2021年“十四五”中国风电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十四五风电行业发展路径;风电概况;风电市场发展环境;风电行业市场分析;风电行业上下游市场分析;重点企业分析;风电行业发展前景等七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产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测“十四五”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及报告内详细数据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热门推荐热门报告口腔医疗
2021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