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杭之渡彼岸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林世钰 | 这是凌晨四点零八分的中国(诗一首)

像鸽子一样自由飞翔(图片来自网络)这是凌晨四点零八分的中国一片手的海洋在翻动歌声扯破夜的遮羞布乌鸦惊惶逃窜鸽子自由飞翔我曾经以为你们只会打游戏到通宵只会狂点不健康的外卖只会买名牌奢侈品只会嫁给开宝马的男人只会让爸爸妈妈生气只会举bao说真话的老师只会不自量力地说厉害了我的guo我曾经以为你们有青春但没有激情你们有知识但没有文化你们有智商但没有修养你们有脑子但没有思考你们有金钱但没有灵魂我曾经
2022年11月27日
其他

梅玫:甘肃越野赛21位跑者遇难一周年纪念

22日,正好是周日,我们BURN跑团东湾队友们每周群跑的日子。清晨的霞光中,队友们约好了,今天,我们跑5.22英里(折合约8.4公里),纪念一年前离去的他们那惊鸿一般短暂、夏花一样绚烂的生命。
2022年5月24日
其他

疫情口述史 | 高耀洁:我一年零八个月没有下楼了,这个世界像扩大版的“东周列国志”,我一天都不想多留

天天在屋里呆着,太闷了。我每天起床后吃点东西,就挪到电脑前看会儿新闻。世界日报新闻网,BBC中文网,德国之声(中文网),法新社(中文网),啥都看。这个世界乱哄哄的,基本没啥好事,看得闹心。
2021年9月24日
其他

林世钰 | 爸爸,我是妞妞

用媒体人的眼光观察美国社会,用妈妈的心肠分享教育心得,用旅行者的心情体验旅途趣味。
2021年7月28日
其他

高耀洁:我啥也做不了,一天天在等待死亡

“我去厨房给妞妞拿东西。”她扶着手推车的把手,一步步往客厅挪动。到了厨房,打开冰箱,取出里面的三袋虾、两袋海鱼和三袋巧克力,往我手里塞。“带给妞妞吧,我不知道活到哪一天,谁知道下次还能不能见上面。”
2021年7月10日
其他

林世钰 | 疫情中的高耀洁:如果我走了,骨灰一定要回河南

疫情颠覆了我们以往熟悉的世界,熟悉的生活,繁华的纽约似乎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如今的纽约寂静空洞,让人唏嘘不已。高奶奶楼前的玉兰花凋零满地,想起2019年拍高奶奶的纪录片时它繁茂的模样,恍如隔世。
2021年4月14日
其他

高耀洁奶奶:上天也认可的人,所以暗中保佑她

护工阿姨很好,我们有时会聊天,更多的时候就是安静地各忙各的。奶奶和我妈妈在房间里交谈,护工在厨房里准备食物,时不时问我要不要吃点什么。一个小小的公寓,好像被切成三个不同的空间,各干各的,很有意思。
2021年4月9日
其他

《与女书》之七 | 数算自己的日子,得着智慧的心

亲爱的女儿:12岁那年的圣诞夜,你路过邻居家门口,看着晶莹多彩的圣诞树,轻轻感叹:妈妈,这一年过得好快呀,又到年底了。那似乎是你第一次对时间流逝的叹息,所以我一直记到今天。是的,时间从来都是这样平均地流驶,不会为任何快乐或悲伤的事情停留或快进。它像一个面无表情的老人,永远迈着一样的步伐。回想这些年,有很多熟悉的人离开了我们。“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是妈妈在这个年纪的感受。你还记得那个潘阿姨吗?2016年冬天,她从纽约过来看我们,依然是温暖的笑容,但是头发稀疏,眼圈发黑。我知道她生病了,但不知道已是胃癌晚期了。我们出去吃饭,聊得无比愉快。第二年6月,我们还在纽约见了一面,那天我才知道她得病的事。因为要回来接你,我早早就告辞了,她一路送我到地铁,依依不舍。如果我知道那天是我们的最后一面,应该和她紧紧拥抱,用力告别。2018年秋天,我因为写一本中国留学生口述实录,约了她在哥大读书的女儿采访。不经意间却知道,她妈妈已于两个月前去世。顿时,纽约繁华的街景在我眼里模糊成一团,过往的人群突然凝固了。我的心哗啦啦碎了一地。2018年,你认识的周奶奶去世了。她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一个和林徽因一样美丽的慈祥老人,却在生病几个月之后就离开了我们。她缠绵病榻,忍受着治疗的痛苦,却笑着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今年4月6号,你爷爷去世了。妈妈2月和3月见到他时,他已经卧床不起,却经常念叨你,怀念他在北京和你相处的短暂时光。他走的时候,你两年前为他折的几串千纸鹤,依然在他的房门上无声垂挂着。爷爷走的次日,你熟悉的筱云阿姨也走了。她是一个善良优雅的台湾女人,经常一袭飘逸的亚麻长裙,深得我心。你9岁那年,妈妈回国办理辞职事宜,离开你三个月,她经常关照你,还给你买漂亮的衣裳。这个春天,我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因为各种缘故,相继离开了这个世界。看,亲爱的孩子,这就是人生的真相:不管是死于非命,还是自然老死,我们注定要离开这个世界,永远无法回头。“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以活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似乎还是昨天,我才8岁,住在福建东部一个村庄里。邻家姑姑送我一条穿过的喇叭裤,我经常在房间里偷偷试穿。看着长出一截的裤腿,特别沮丧,渴望自己快快长大,可以穿上这条喇叭裤。13岁那年,我终于穿这条喇叭裤了,却发现酱红的颜色已经过时了,特别土。没办法,只好束之高阁。两年前回国,发现你外婆还留着那条裤子。它躺在一堆旧衣当中,哀怨地看着我。我抖落了一下,一团旧时光和灰尘一起悄然飘落。当时想到你都13岁了,心里一惊:我居然把这四十多年的时光一口气花完了,不知道余额还剩多少。如果不多,上帝是否愿意充值?是的,有一天,你也会长成我这样的年岁,也会看着自己的女儿/儿子,心生惆怅。眼前这个明媚的孩子,终有一天,我要把她/他留在这个世界上,而自己去往另一个世界。明明知道儿女是耶和华的产业,为人父母只是管家,但是想到全盘放手的那一天,还是会止不住地忧伤。所以,我们还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彼此相爱,珍惜共处的时光,因为这样的日子真的不多。这几天,因为你这两年对手机的兴趣大于阅读,妈妈对你大发脾气,甚至好几天都不理你。我在心里说,神啊,我不管这个孩子了,坚决不管了,这是你的产业,还是你来管教吧。可是每天一到下午时分,还是忍不住给你端上点心。因为我听到神的责备:你凭人的标准和人的血气管教她,万万不可,你当知道“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我想到自己训斥你时面目可憎的样子,羞愧难当。在这里,我要说声,宝贝,对不起。你已经15岁了,“当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光明与幽暗并存,鲜花与荆棘共生。“这国攻打那国,这民攻打那民”。我们要有看透万事的智慧,才能于荆棘中看到鲜花,于幽暗中瞥见光明。智慧的源头来自神,但是知识的积累也很有必要。诚然,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千万不要让这个工具辖制了你。你这个年龄喜欢某个歌星,我能理解,我也经历过和你一样的年龄,迷上某个歌手,甚至把歌词抄在一个本子里。但是一定要有所节制,知道生命中什么是更重要的。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阅读,因为出生在农村,无法行千里路,所以只能用读万卷书来弥补不足。可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乡村,何来万卷书啊,连饭都只能勉强吃饱。于是我就和小伙伴换书看。家里仅有的两本书,《岳飞传》和《穆桂英下山》,都被我们摩挲得皮都破了,以致我后来对宋代历史特别亲切。1986年,我到县城一中读书,几乎每个周末都是在新华书店度过的。买不起书,就在营业员冰冷的表情中,舔着脸看一两个章节,下一个周末再接着看。因为怕营业员认出我,把我拒之门外,所以有时把头发扎起来,有时披散着长发。这种小心思是不是很好笑?省吃俭用攒够了钱,就买一本《儿童文学》或《少年文艺》,一路回来,整个人高兴得都飘起来,看到小鸟都想问声好。而农贸市场公共厕所旁边的租书摊,则是我的另一个天堂。每次交五分钱,就可以看两本书。我坐在一个矮矮的凳子上,忍着厕所飘出来的恶臭,沉迷在书香中。家乡的冬天很冷,我哈着手,在租书摊看书到天黑,最后手脚冻得失去知觉,爬上通往学校的那条长岭时,差点滚下来。你何其幸运,生活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从未体会过物质匮乏的感觉。而且8岁就来到美国,在中美两个大国都有生活的经历。所以,和妈妈这些小心谨慎憋屈的“前浪”们相比,你们这些无忧的“后浪”应该“浪”得更高远,更辽阔。你完全可以利用游走大洋两岸的机会和中英文都不差的条件,打开眼界,成为地球公民,让未来无疆,也为促进这两个大国的深度理解做些什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当怀着对人类无差别的理解和爱,不要站队,把自己列入某个阵营,否则很容易陷入狭隘、偏执、傲慢和偏见。你只需记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与人相处、国与国相处最根本的基础和最朴素的道理。不管我们生活在哪个国家,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风俗习惯有什么不同,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是人,有共同的人性。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和儿女,珍视家庭团聚的价值;我们都爱自己的朋友,渴望与他们分享生命中的美好;我们都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不管是本乡本土还是异国他乡,都希望能为之做些什么;我们都渴望世界和平,憎恨战争;我们对自由有同样的向往,对禁锢头脑的制度充满警惕……我不知道你的未来会怎样,因为你的一切都在神的手里,不在我的手里。我所能做的,就是陪你走完这段路程,然后在喜悦的泪水中,看着你渐渐消失在地平线,去追逐你自己的梦想。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徐志摩的诗《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这是1926年徐志摩在伦敦初遇林徽因,惊为天人,灵感迸发写给她的。我觉得它适用于人世间所有的关系:情人,夫妻,母女,朋友……未来岁月,如果你是平凡的,请悦纳你的平凡,做个善良的普通人,做个合格的公民。爱自己,爱家人,爱你身边的人,爱你生活的社区;如果你是杰出的,请用好神给你的特别恩赐,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求神带领你,指教你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你得着智慧的心。
2020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