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触点

被微信屏蔽
其他

8天破万!荔湾、番禺升级防控,海珠继续“暂停”!广州稳得住吗?

虽然海珠区的病例大多集中在凤阳街康鹭片区和赤岗街客村片区,但辖区内仍有“外溢”,存在潜在感染者,而且还有人没做过核酸检测。
2022年11月10日
其他

油条又大又脆,一查铝超标10倍!吃了伤脑,数千人因此被判刑,还能吃吗?

油条,千年传统食物,也有食品添加剂?近日,江苏扬州,市场监管人员抽检街头一家早餐店的油条,发现“铝残留”超标将近10倍。目前,店家已被移送检察机关。早餐店的熟客惊出一身冷汗:我天天吃,岂不是慢性服毒?更严重的是:不止一家早餐店的油条“铝超标”。有媒体报道,2013年至2019年,6年间,全国至少有1600多起涉及“油条铝超标”的案件被审理,数千人被判刑,已知最高被判刑两年。甚至一度有人调侃:炸油条是最危险的行业。也有人不以为然:老祖宗都这样吃,也没见谁吃出事来,大惊小怪。油条还能不能吃了?“铝超标油条”太常见长期食用,恐慢性中毒“铝超标油条”,又酥又脆,让人欲罢不能。在近日扬州这起案件中,早餐店老食客表示:“他家炸出来的油条又大又脆,确实口感蛮好,买的人也不少。”△市场监管人员抽查油条。(图源:扬州市江都区新闻信息中心)能抓住食客的胃,店家有何“行业机密”?用“明矾”做油条的食品添加剂。△这袋白色粉末即为明矾。(图源:今日江都)但添加了“明矾”,铝就超标了。2014年,我国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食品中“铝”含量作出了明确界定:允许油炸面制品(包括油条)中使用明矾,但在最终制成的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不应超过100毫克/千克。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辉表示,该禁令标准已经较为严格,100毫克/千克的残留限量很容易超过。其实际含义是:只要商家为了提升口感把明矾添加到面粉里,炸出来的油条肯定铝超标。所以,实际上我国从2014年起,油条就已经“禁铝”,即禁止使用明矾。△被查处的油条,“铝残留量”为712mg/kg,已超标。铝的危害,不可忽视。据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朱翠凤科普: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人体摄入后,仅有10%~15%的铝能排出体外,大部分于体内蓄积,并与多种蛋白质、酶等结合,影响体内的一些生化反应。若长期摄入将损伤大脑和神经系统,可致儿童发育迟缓,老人出现痴呆,胎儿发育受影响,也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妥妥的“智力杀手”!长期食用“铝超标油条”,恐会慢性中毒。加了明矾,怎么就成了“毒油条”?好好的油条,为何加“明矾”就成了“慢性毒药”?说起明矾,大家不陌生,可用来净水,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再则,明矾也是一味矿物类中药,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抗菌作用。油条+明矾,是传统做法。据医师朱翠凤科普:“由于面团发酵过程中,经历了多个化学反应,其中除了产生让油条膨胀的二氧化碳外,还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强碱性物质,做出来的油条很不可口。加明矾,可跟游离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使之变成氢氧化铝。”这样做出来的油条,炸得酥脆可口。△街上的炸油条。(图源:壹图网)但这样做,“铝”就会超标。传统“加明矾”的做法被否定了。传统一时难改,而且,明矾比无铝膨松剂要便宜省事。因此,近几年来,“铝超标油条”,实在太常见了。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油条+铝”,从2013年-2022年,刑事案件足足有567起。如,广东江门江海区,俩豆浆店老板,因为油条“铝残留量超标(实测值626mg/kg)”,2018年7月被羁押,被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千元。又比如,安徽淮北某小吃部的油条,2020年9月被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出“铝残留量为787mg/kg”,老板被判处拘役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千元。又比如,西安市灞桥区,2018年12月,被告人陶某在小吃店里的油条里加明矾过量,被判处8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万多元。△被告人陶某。诸如此类的案件,简直数不胜数。炸油条,竟成了高危行业。有观点认为这样不妥。很多小商贩多是无知犯罪。更重要的是,从现实中看,这些“铝超标油条”在小吃店卖出去时确实没有对食客造成严重危害。也有人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是潜在的,要在危险发生前预防。判刑的处罚能起到威慑作用。各位炸油条的老板,莫再用明矾了,小心惹来牢狱之灾。少量明矾,并无太大危害“油”,才是更应该关注的完了完了,吃了这么多年油条,难道都是在服毒?不用慌。少量明矾,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多不良影响。甚至,油条里适量的明矾变成氢氧化铝后,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凝胶,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这种成分在医疗上也常用作抗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导致的胃痛、烧心等。如常见的胃药“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片),其主要成分就是氢氧化铝。而且,市场上已经有了“无铝油条膨松剂”,可替代传统添加剂明矾;在家想做油条,也可购买此种膨松剂,也能做出酥脆油条。△无铝油条膨松剂。(图源:网络)2017年,上海做过调研,市面上油条等油炸面制品抽检合格率是99.5%。在食品中检出少量的铝不必恐慌,只要不长期、每天、大量食用铝超标的油条,一般来说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险。况且,有人说,比起油条里的“油”,一点明矾都不算什么。这还真不是瞎说。油条属于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的油炸食品,热量高、油脂高,最好少吃,一星期不宜超过一次。同时,可搭配一些新鲜的蔬菜或水果。不过,生活也不必过于拘束,偶尔吃上一两根也无大碍。怎样判断一根油条有无“铝超标”?很抱歉,没啥好办法。油条又大又脆,也不意味着一定是“铝油条”,可能只是老板油炸技术好。早餐咬一口油条又酥又脆,快乐加倍但是,偶尔吃吃就好封面图源:今日江都参考资料:《中国家庭医生》杂志
2022年11月8日
其他

富士康“大逃亡”:工人徒步上百公里返乡,工厂疫情严重?混乱背后的真相是……

日前,郑州富士康正在逐步恢复秩序,恢复堂食。然而,不久前,郑州富士康员工徒步百里,返回家乡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他们或推着行李箱,或手提大包小包的行李袋,成群结队,在高速公路上走着。他们的家乡在郑州周边的洛阳、禹州、中牟、新乡、开封等地,远的有一百多公里,但他们还是选择踏上了徒步之旅。为什么这些员工不惜走上十几个小时,也要离开工厂?难道是工厂疫情形势不妙?富士康员工徒步返乡走了十几小时,脚都磨破了富士康员工“集体返乡”的视频,是从10月29日左右,开始出现在网络上的。引发网友关注后,越来越多返乡人,在采访中讲出了他们的故事。康女士家住在郑州郊区,距离富士康园区30多公里,她的丈夫从10月29日中午出发,徒步10多个小时,终于在深夜抵达社区附近。然后,被拉去了隔离点。王华(化名)从10月30日凌晨出发,陆续走了50公里,“脚都肿了,脚丫子都磨破了”。△图源:天目新闻视频截图返乡之旅艰难,但路上并不寒冷。沿途有好心人在路边放着方便面、小面包和饮用水,让返乡的人在路边休息、补充能量。路上还遇到许多好心的司机,顺便载了他们一程。李妍(化名)走了三个小时,不到20公里,有同伴从老家的县里联系了大巴,将他们直接送到了县里的隔离点。王华步行12小时后,遇上开车来接的老乡,平安抵达隔离点。大货车司机路遇返乡员工,让他们都上车,捎他们一程。河南各地也快速响应,陆续在郑州周边的国道和高速公路沿线设点,接应从富士康园区步行返乡的工人。10月30日傍晚,郑州富士康发布了声明,针对部分有返乡意愿的员工,园区已联合政府统一组织人员和车辆,从30日起做好员工点对点有序返乡服务。△图源:商水视界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但疑问还在:为什么富士康的工人要走路回家,不能坐车吗?是什么促使这些工人不惜徒步十几个小时,也要回家?郑州富士康发生了什么由于郑州出现疫情,交通管制,园区又实行闭环管理,徒步返乡是无奈之举。十一假期后,郑州疫情波动,10月6日-8日开展了全市核酸检测。10月17日,郑州发布通告,非必要不离郑,离开需要居住地证明、健康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富士康园区也出现感染者,疫情防控随之收紧。10月11日,微信公众号“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发布消息称,园区所有入厂人员均需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10月13日,启动闭环管理,动员在外居住人员入住公司宿舍。10月19日,富士康园区取消堂食,所有员工都需要返回宿舍吃饭。并且要求员工在工作期间要戴好N95口罩,简化个人行程,宿舍、园区两点一线。10月21日起,开始实行“核酸+抗原”一天两检。△图源:河南日报富士康的防疫措施一步步升级,但从总体来看,郑州疫情可控、形势稳定,每日新增不超过百例,为什么员工会连夜离开?其实,富士康每一次收紧防控,都是对员工心理阈值的攻击。疫情前期,富士康采用20混1的核酸筛查方式,也就是说,如果其中一个人核酸结果异常,就有20个人要复查。这一筛查方法,可以提高效率,快速发现异常,但异常结果一多,需要复查的人也会增加。一开始是检测出异常,整个车间的人都要被隔离。之后,改为复查后,阳性的隔离,阴性照常工作、生活。而当身边一个个人被拉去隔离或复查,自己还在上班、走动,内心难免会有些恐慌。△员工在领取餐盒。图源:河南日报也是在这期间,不知从哪传出了富士康有2万人感染的谣言,还有园区要封锁,要变成“躺平试验区”的传言,而富士康又没有及时公开信息,员工不知道具体感染情况,只能猜来猜去,恐慌更甚。此外,在一些采访报道中,了解内情的人士提到,由于富士康园区有超20万员工,管理压力大,初期出现了隔离场所不足、物资无法及时配送等情况。还有报道提到,隔离期间,头几天菜都有些发馊。宿舍也并非完全封闭式的管理,“因为喝热水,得通过走廊”。生活需求暂时得不到满足、围绕在身边的恐惧愈发强烈,许多短期工便选择离开工厂。富士康的短期工只要工作满三个月,出勤达到一定天数,就能拿到一万块左右奖金。大多短期工拿到了钱,又碰上疫情,便想着回家不干了。可以说,这次徒步返乡,一方面是富士康管理不力、信息不透明,另一方面员工被焦虑、恐慌驱使,保命要紧。到10月30日,政府已向富士康派驻工作组,一切正在重新变得有序起来。10月29日开始,逐步恢复堂食,目前能够保障20万人次的一日三餐;对于愿意留在园区自我隔离的,给予每天300元的补助;在员工用药和心理辅导方面,也提供了在线问诊;......△富士康园区郑州陆续恢复员工餐厅堂食。图源:郑州航空港区发布我想,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信息要透明,打消员工焦虑,才能让谣言遁形。防疫和生产工作,如何平衡?纵观此次郑州富士康风波,我们会发现,富士康一直没有停工。富士康在河南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郑州海关的数据显示,2021年,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达8208.1亿元,以手机产业链为主的机电产品进出口占全省外贸比重超六成,承担了全球约一半苹果手机的组装。同时,郑州富士康也吸纳了大量周边劳动力,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问题。所以,富士康的工作不能说停就停,尤其现在还处于生产高峰期。而郑州富士康的做法是,实行闭环管理,让员工住宿舍,不外出,切断员工与外界的接触。就跟之前冬奥会的“防疫泡泡”一样,运动员、后勤人员、记者等全都处在“泡泡”中,闭环管理。△图源:北京冬奥组委官方网站这也是疫情期间,许多企业为保证生产的常见做法,像富士康成都智慧园也是用的这一套,并成功在7月的疫情中,实现了零感染、零传染。背后,是加强隔离空间、人力、防护设备和保障物资的供应。而这些,无一不是成本。要维持生产,就必须控制疫情。而要控制疫情,就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和大意。藐视风险,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公开透明,清清楚楚才能消除恐慌封面图源:河南日报参考资料:1.第一财经,富士康内部员工自述:混乱现象是怎么造成的?2.中国新闻周刊,富士康员工“徒步返乡”前后3.郑州航空港区,航空港区管委会要求富士康落实“四方责任”,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4.红星新闻,疫情中的郑州富士康:返乡人员多为河南籍短期工5.富士康基层管理者亲述:这15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微信公众号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健康资讯点击关注中国家庭医生视频号👇记者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154人遇难,有中国人:韩国踩踏事故,被挤到窒息、吐血,悲剧诱因是什么?

梨泰院,惊魂夜。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正在举行万圣节派对,这是韩国解除口罩聚会禁制令后的第一个重大节庆。超10万人聚集在这里。他们尖叫、蹦迪、狂欢,最终失控。这一天,韩国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踩踏事故,活生生的人被不断叠压、踩踏,然后逐渐缺氧,停止呼吸。截至今天上午6时,事故已造成154人死亡、149人受伤,其中有4名中国公民遇难。流出的现场视频,每一幕都令人揪心,那一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日常挤地铁、去人从众叕的网红景点,需要担心吗?人叠着人,叠了六七层有人是站着窒息的韩国这次的踩踏事故有多可怕?有网友看了视频之后,将之比喻为“人体沼泽”,陷进去后,再也出不来。一名20多岁的女性目击者说,密集的人群层层叠叠,好像一个坟堆。▲叠得死死的,根本拉不出来一名25岁的男子,因为今天过生日,决定先把工作放一下,抽空和朋友去梨泰院玩,结果当天被判定为死亡;一名27岁的女子,在父亲58岁生日当天,遇难身亡。而她之前还发了短信——“谢谢你抚养我长大,以后我会报答你的。”还有一名男子,女友被压在一堆人下面压了一个多小时,他怎样都无法将她拉出来……有人在遇难时,还是站着的……韩国警方透露,发生踩踏事故的小巷,宽约3.2米、长约45米左右。死伤者基本都堆积在下坡的约5.7米长的斜坡段。事故发生时,前排有人突然跌倒,但后方的人流还在往前行走,于是,站在斜坡上的人便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当时,约18平方米的空间里,竟然压了有300多人。人压人,压了六七层,相当于每平方米大约有17人。他们在叫喊,在挣扎,但动弹不得,无处可逃。△从视频看到,人群中一位女生已经难受到闭上了眼睛。看着都窒息。而日本学者通过对神户霓虹灯展观测记录,得出危险界限为10人/平方米,英国的研究者则认为4人/平方米是保证人员安全的最高人群密度。这直接导致救援的困难。尤其是被压在下面的人,承受的压力无法想象。据韩联社报道,开始救人的时候,已有许多人窒息而死,心肺复苏无效。还有很多人因窒息时间过长,长时间缺氧导致脑损伤。有人稍晚些才从小巷旁的酒吧出来,直接看到了地上躺着一排尸体。幸存者惊魂未定亲眼看着旁边的人死去一名幸免于难的中国留学生,正处于人流最挤的地方,获救后,她的腿上、手上全是被挤压出来的淤青,触目惊心。△图源:小红书身上的伤都这么触目惊心,何况内里的呢?踩踏事故,一般人都会想到是摔倒了,被踩踏而亡。但现实中的踩踏事故,很多人是死于挤压型窒息。韩国这次大多数遇难者,便是窒息造成的创伤性心脏骤停。大家都知道,我们呼吸的时候,胸腹部会起伏,这是胸部肋骨之间的肌肉,即膈膜在动,还有膈肌、腹壁肌肉在动。当我们的胸腹部受到强烈挤压时,胸腹部根本动不了,肋骨不能上举,膈肌不能升降,就没法呼吸。△图源:壹图网平时挤地铁时,如果紧紧被挤在门上,也会有窒息感。研究表明,成年人胸腹部受到40kg至50kg,较健壮者受到80kg至100kg的压力时,就有可能导致死亡。而据《首尔新闻》报道,当时斜坡上人群承受重量至少5000kg。△图源:韩联社一个活生生的人,哪能承受得了?这位幸存者说,当时感觉有几百斤石头压着自己,双脚腾空,连手指都动不了。她因为个子高,还能伸着脖子呼吸,但她旁边一位长得矮的女生,直接咽气了。右后方的一个外国男生吐在了她身上;还有前面的女生一直哭,哭到咽气……她们相继离去,她却连脖子都动不了。一回想那个画面,她就忍不住呼吸困难、浑身发抖。△图源:韩联社事故为何发生天灾还是人祸?根据山东科技大学《大型人员聚集活动的踩踏事故危险性定性模拟》一文分析,造成踩踏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型人员聚集活动的踩踏事故危险性定性模拟》文中配图而韩国踩踏事故的发生,客观环境条件是一个重要因素。巨大的人流量、狭窄的巷子、斜坡、巷子口靠近地铁,又与地铁的人流冲突,最终酿成了这出悲剧。其中,斜坡又是一个关键因素。斜坡和台阶都有一定坡度,相比平地,行走要难一些,如果这时候对面也有人流过来,就容易失衡摔倒,导致踩踏事故。据在韩国留学的鑫女士称,当晚下坡口有人在逆流往上走。上海就发生过类似的情况。2014年12月31日,许多人聚集在上海外滩跨年,过程中,其中一条人行通道阶梯本是单向道,却被热情的游客冲破警戒带,逆行涌上观景平台。于是,上下两拨人对冲,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身后的人摔倒、叠压,最终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踩踏事故发生前当晚的上海外滩。新华社发2013年,贝克汉姆来到上海同济大学的操场,数千名球迷将操场围得水泄不通,而进入操场只有一扇门,门后有一个斜坡,没有缓冲区域,加之没有在门口对人群进行管控,导致踩踏事故发生。也有人猜测,其中可能有人为的因素。当出现骚乱或有人往前推挤时,人群会立即动荡,焦虑和恐慌也会迅速蔓延,引发更快的步行,互相推动等,加上疏散空间和通道不足,导致踩踏事故发生。例如恐怖谣言的传播、临时安排的惊喜活动等,都会促使人群拥挤。据韩联社报道,有传闻称,当天有著名艺人现身,大量民众为看明星,涌向小巷。有韩国留学生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有人故意在撞人。因为太过拥挤,可能还有人发生了冲突,有目击者表示,曾听到有人说“推”,还有人说“我们这边更用力推”。△在首尔梨泰院洞踩踏事故现场,高跟鞋和万圣节南瓜小灯笼散落在街头上。图源:韩联社也有人猜测可能与毒品有关。有记者采访了亲历踩踏事件的中国留学生,该学生透露有人在路边发糖果。该学生称,这个糖可能含致幻剂,不过,不太可能是糖导致的伤亡。对此,警方称,并未接到此次事故与毒品有关的报告。10月30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就梨泰院踩踏事件,发布提醒,文中提醒,警惕陌生“糖果”及“饮料”。事故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反正以后遇到拥挤的场景,比如观光、挤地铁,多等等,不急着那一秒了。发生踩踏,如何自保1.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头部。2.不慎倒地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侧躺在地。3.拥挤人群中,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前面提到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幸存者,就是把拳头放在胸前,撑开了一条缝呼吸。为遇难者默哀避开密集人流为了安全,也为了健康参考资料:1.《家庭医生》杂志2015
2022年10月31日
其他

男子下面反复红肿、疼痛,一查竟是癌症,还丢了“命根”

李连欢-《中国家庭医生》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健康资讯点击关注中国家庭医生视频号👇推荐阅读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味精吃多会致癌,鸡精更健康?被造谣30年,真相终于曝光

海天酱油“双标”事件告一段落,但“科技与狠活”仍是话题中心。近日,随着人们对添加剂的讨论愈发激烈,味精也被重提。因为有人发现,曾被斥“全是添加剂”、“不健康”的一款味精产品,配料表居然只有小麦。曾经,味精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调料之一。然而,自打“味精致癌”这个说法流传后,似乎就很少在超市见到它的身影了,成为了时代的眼泪。但事实上,这么多年,味精一直在背黑锅。中国是“味精大国”味精在中国有多火?上世纪80年代,咱们的食物种类还比较匮乏,又看重食物的鲜美,因此,味精一诞生,就成了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饭菜出锅前,只要加入几粒味精,食物就变得鲜美,价格还便宜。味精生产高速发展,1992年,中国成为世界味精生产的第一大国。还远销海外多个国家,生产的味精出口比例超过20%。△图源:壹图网生产得多,吃得也多。即便是现在,中国也是全球第一大味精消费国,消费量约占全球总量的70%。说到这里,相信有人会纳闷,我家、邻居家、大舅家、二舅家从来没买过味精,怎么味精消费还这么多?虽说如此,但你会吃外卖、下馆子、吃方便面呀,饭店里的菜难免会加味精提鲜。味精的主场不在家庭,而是在餐饮业。只要你不是顿顿自己做,“反味精”就是空话。就连当初风靡一时的鸡精,主要原料也是味精。味精被传致癌后,人们对鲜味的需求仍在,于是,鸡精横空出世。人们认为鸡精更健康,大概是因为鸡精的名字里有一个“鸡”字。加上很多鸡精的外包装上,都画着一只喜庆的大肥鸡,更让人觉得,这是从鸡中提取的精华,更天然、健康。但事实上,鸡精就是升级版的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能提鲜,全靠它。而鸡精提鲜的“秘密武器”,不是别的,还是谷氨酸钠。也就是说,鸡精的主料其实就是味精。味精致癌背后,是美国人对中餐的歧视说起来,味精还是从日本传进来的。1908年的一天,日本帝国大学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喝着妻子做的海带黄瓜汤,顿觉异常鲜美。他询问汤的做法,妻子告诉他,只放了海带和黄瓜,没有添加别的东西。池田菊苗纳闷,海带和黄瓜都是很普通的食物,怎么会产生这样的鲜味呢?他猜想,可能是海带里面有什么奥妙。于是,他开始做实验,提炼海带的成分。半年后,发现了“谷氨酸钠”这种物质,并将其命名为“味之素”,大规模生产,推出市场,很快风靡整个日本。后来,“味之素”传入中国,改名叫“味精”,深深俘获了人们的味蕾。还有东南亚,目前,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三国占据了我国41%的味精出口份额。然而,味精传到美国时,却遭遇了一场大污蔑。1968年,美籍华裔医生郭浩民曾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过一篇文章称,其吃中餐后15分钟,出现了脖子、双臂、后背麻木等症状。他们将文章内提及到的症状称之为“中式餐馆综合症”(这取名方式真是一脉相承,美国在新冠疫情上也是这样污蔑中国的),认为是中餐的味精作怪。这篇文章也因此引发了大量美国人对味精以及中餐馆的歧视。而“味精致癌”说的流传,主要是源于一个说法:谷氨酸钠加热至120℃以上,会产生焦谷氨酸钠,这种物质会致癌。很多人开始拒绝味精,而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很多中餐馆不得不在门口张贴“NO-MSG(谷氨酸钠)”的标志。然而真相是,这是来自于两个美国年轻医生的恶作剧。他们打赌,谁能最先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医学期刊上发表文章。身为整形外科医生的Steel自知很难在专业领域发表论文打败朋友,于是,他自称是“华裔医生郭浩民”,寄出了那封恶作剧性质的信,赢得了赌约。所谓的“中式餐馆综合症”,其实是对中餐的一种歧视和偏见。一些美国本地食品其实也会添加了味精,但他们也照样吃,也没有人说吃了身体不舒服。1958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将谷氨酸钠列为“一般认为安全”的成分。同一类别的还有辣椒、糖、醋等。
2022年10月21日
其他

年轻驼背,严重残废!知名歌手自曝患“不死癌症”,做这些工作的男性注意了

△图源:壹图网就像周杰伦,他依然年轻力壮,拍了多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功夫超群”,《大灌篮》的“神奇球技”……当然,更少不了现实生活中的狂歌热舞。
2022年10月14日
其他

喉咙痒、流鼻血、脸紧绷、便秘...太太太干燥了!秋季上火,这些果蔬最推荐

又到一年一度,天气干到突然喷鼻血的时候了。这两天,一股强劲冷空气飞速南下,越过南岭,进入广东,随之而来的,是相对湿度明显下降,空气非常干燥。一觉醒来,半个广东都在喉咙痛——嗓子痒,一直想咳嗽;鼻子也不舒服,好干好干;脸突然干到紧绷,鼻子都起皮了;手背痒,找了好久的护手霜。太太太干燥了!据悉,这种干燥天气接下来还会持续.....吃点什么好?受访专家朱雅琦(福建中医药大学)刘晓明(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银屑病学组副组长,深圳市皮肤性病科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专家委员会主任,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耿
2022年10月11日
其他

出口日本的酱油0添加,国内却含致癌成分?含添加剂的酱油,还能吃吗?

最近,网上开始流行倒酱油,而且只倒海天酱油。那么大瓶酱油,哗啦啦往水槽倒,看着钱包疼。海天酱油这是招谁惹谁了?原来是有人发现海天酱油疑似搞“双标”,出口日本的酱油干干净净,只有水、大豆、小麦、糖和盐,而在中国卖的酱油却有各种添加剂。有人指出,尤其是添加剂中的苯甲酸钠,“有致癌风险。”作为知名国货品牌,却崇洋媚外?还添加有害物质?苯甲酸钠真有这么毒?所谓“双标”行为,能洗清吗?海天酱油搞“双标”?一场误会海天酱油的争议是在国庆前开始的。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晒出了自己买的海天酱油,并将其与出口日本的海天酱油对比,发现在日本卖的酱油是0添加的,而国内卖的酱油却添加了防腐剂、增味剂、甜味剂。网友们第一反应都是,添加剂越少越好。所以,很多人认为,海天酱油这是区别对待,妥妥的“双标”。被自己人背刺,搁谁都生气。一时间,对海天酱油的讨伐声无数,网上开始上演“倒酱油”大戏,以示反抗。9月30日晚,海天立即出来回应,主要解释了两点:一是海天的所有产品都是合法合规生产;二是海天酱油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是合法合规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总之,全篇重点突出“合法合规”,但并未提及“双标”一事,相当于解释了个寂寞。因此,针对海天的骂声并未消减,相关话题在短视频平台持续升温。于是,在10月5日,海天再次发文回应,主要有两点内容:一是通过食品添加剂的多少,来判断一款酱油的好坏,是错误的。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的食品制作,都会用到添加剂。只要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且按规定标识清楚就可以了。而且,海天也在国内推出了0添加酱油,大家有需要的话,也可以买到日本同款。二是虽然各国对食品添加剂都有一个标准,但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标准不同,很多产品都是一国一标,海天不是特例。虽然酱油的标识不一样,但海天对国内外产品的内控标准是一样的,大多都高于甚至远高于国家标准。记者到某宝上一看,海天确实有0添加系列产品,没有防腐剂,甜味剂,也没有味精,相比出口日本的0添加酱油,多了个酵母提取物。酵母提取物,是一种酵母的加工制品,主要是将可食用的酵母细胞中的一些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提取出来,用来提升酱油的鲜味。还有日本网友现身说法,在日本超市发现了跟国内同款的,放了添加剂的酱油。△图源:抖音网友@爱国铜人视频截图也就是说,双标这事,都是假的。在国内外,海天有0添加的酱油,也有放了添加剂的酱油,这是两款产品,前者是升级版,更贵一点。而之前那位网友是将两个不同系列的产品,做了对比,误将产品卖点的差别,当成了国家之间的差别,挑起大众情绪。完全是一场误会。食品添加剂越少,酱油质量越好?这次事件,大众除了关注“双标”,还有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尤其当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0添加”食品后,人人恐添加剂。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并没有那么可怕。国家法律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的,只要在正确的使用范围、正确的使用量内合理食用,其安全性是完全可以保障的。像开头被质疑的“苯甲酸钠”,就是酱油中常见的防腐剂。在这次事件中,有人指出,苯甲酸钠是一级致癌物,会害人。确实,如果长时间摄入大剂量的苯甲酸钠,会与胃酸产生反应,形成苯甲酸,容易造成慢性苯中毒,出现贫血、皮肤淤斑、牙龈出血等症状。但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根据《GB
2022年10月8日
其他

避孕方法那么多,为何没有男性避孕药?研发很难吗?真相是...

最近,男性避孕药相关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在性爱中,快乐是双方的,但避孕的责任却多由女方来承担。2018年,澎湃新闻研究了中国家庭避孕情况,发现主要由女方负担避孕的占比达到了80%,主要是宫内节育器和女性结扎。随着“男女平等”概念深化,越来越多人呼吁,男性也应当分担部分避孕责任。第一款短效避孕药早在1962年已经上市,而男性避孕药一直在研究,从未被使用。为什么男性避孕药迟迟未出现?研发很难吗?指导专家张欣宗(师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男性科副主任医师,国家卫计委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评审专家)刘晃(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男科主治医师)关于男性避孕药的研究很多但上市遥遥无期如果平常有留意的话,会发现关于男性避孕药的新闻并不少。比如,去年,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的一个团队发现,从中药“雷公藤”中提取的雷公藤内酯酮,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男性避孕药。实验发现,口服雷公藤内酯酮后,雄鼠和雄性食蟹猴的精子会失去活力。这种方法近乎100%有效,无明显副作用,停药后生育力即可恢复。2020年,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完成世上首款注射式男性避孕针的临床试验,已提交印度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临床试验发现,这款药避孕成功率为97.3%,无副作用报告。在医学界,男性避孕针并不是啥新鲜玩意。据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男科主治医师刘晃介绍,它的设想源自上世纪70年代。“当时,印度人从长期使用的水管中,发现了一种叫苯乙烯马来酸酐的物质,它能够对水管里面的部分细菌起到杀灭的作用。”继而,医务人员得到启示,把它跟一种叫二甲亚砜的物质聚合,形成水凝胶化合物。注入男性的输精管后,这种物质会在内膜处形成黏附,不仅能阻挡精子通过,还能灭活精子。这种避孕针的有效期据说是13年,但刘医生对此表示怀疑:“有报道认为,碳酸氢钠就能够将它溶解,试想人若是服用大量的碳酸氢根物质,比如小苏打、苏打水等,体内碳酸氢钠的成分一高,避孕效果岂不是会大打折扣?”近年来,时不时有上市新闻传出,但基于远期效果不肯定、副作用待明确等因素,男性避孕针何时能够面世,依旧未知。还有一类是激素类避孕药,跟女性服用的避孕药原理差不多。2018年,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研制的避孕药,每天服用一次,就会降低睾酮和相关激素,从而抑制精子的生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关于男性避孕药,各种研究数不胜数,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谈论了几十年,至今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世界上还没有一种临床上正式推广使用的男性避孕药。研发男性避孕药,难度很大吗?男性避孕药,一直停留在起步阶段。有人说,是因为研发难度大。女性避孕药只需搞定一颗卵子,而男性避孕药要拦住上亿颗精子,难。还有人说,副作用太大了。这个药吃了会性欲减退,生育能力受损;那个药吃了容易抑郁,长胖,长痘......但女性避孕药不也有类似的副作用吗?所以,这不过是借口。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会为男性避孕药买单的人,很少。△图源:壹图网避孕失败的后果,是由女性承担的,所以,相比意外怀孕、流产,女性更愿意服用避孕药,即便它有副作用。而男性几乎不用付出什么代价,自然不愿吃避孕药,去承受本不用承受的药物副作用。戴套不也挺好的嘛。制药业也是这样想的,相比女性避孕药,男性避孕药根本没有市场。2003年,荷兰欧加农制药公司和德国先灵合作,进行雄激素制剂避孕药临床试验。2006年和2007年,两家公司先后被收购,男性避孕药研究就此夭折。因为资本都是逐利的,谁会投资一个卖不出去的药。目前男人避孕,只有两招戴套和结扎避孕套和外科输精管结扎术,仍然是男性可用的安全避孕方式。男性输精管结扎手术(简称男扎)的避孕成功率高达99.8%,终身有效。相比于女性输卵管绝育,男扎无须进入腹腔,只需在两侧阴囊皮肤处做一个小切口,挑出输精管,剪掉0.8厘米,再重新扎紧即可。如此一来,精子的通路被阻断了。“整个手术非常简单,局麻下十来分钟完成,1~2天就能恢复。”风险低、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
2022年9月22日
其他

“癌中之王”!深圳老人术后离世,多个器官切除!这种病,一发现多是中晚期

深圳77岁老人,术后3个月不幸离世,家属打印病历,惊讶地发现,老人多个器官被切除。到底是怎么回事?近日,一个4年前的病例引发热议:2018年8月,深圳一名老人前往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体检,发现胆管有轻度扩张,后被确诊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住进了医院。之后,老人家属按医院要求,在其他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是,考虑为胰头钩突恶性肿瘤可能性大。据此,医院决定给老人做胰腺癌手术,切除胰腺。然而,术后老人体质急剧恶化,最后出现不明原因肝衰竭,不幸离世。老人的家人困惑不已,做了手术,病情应该越来越好,怎么反而恶化了?为何老人的其他器官也被切了?未确诊癌症就动手术?没病的器官怎么被切除了?老人的离世,到底是谁的过错?目前,家属和医院都陷入了僵持状态。家属起诉了医院,认为医院在未确诊胰腺恶性肿瘤的情况下,对老人实施癌症手术,错误切除了她的胰腺、脾脏等重要器官,导致她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图源:壹图网医院则认为,他们已经尽力了。这件事的争议点主要在于:一是,这个手术应不应该做?对此,医院称,老人具有明确的手术指征。她在外院接受了PET-CT检查,检查结果提示,胰头及胰体高代谢病灶,符合胰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报告显示,胆管、胰管显著扩张,胰头区肿物,胰体尾明显萎缩,胰腺癌肿瘤标志物升高,既往又有较严重糖尿病,出于肿瘤根治性及手术安全考虑,医院选择为她实施“全胰切除术”是合理的。二是,切除了胆囊、脾脏等器官,是不是错误的?老人的家人查看病历发现,除胰腺外,老人的胆囊、脾脏等器官也被切除了。这种感觉要将腹部掏空的手术,真能治病吗?这个手术叫惠普尔手术,用于胰腺头部癌早期,严重胰、十二指肠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需要将十二指肠、胰腺、胆囊等切除,然后重建消化道。△图源:壹图网此外,医院表示,老人的死亡原因为不明原因肝衰竭,而“全胰切除手术”主要的远期并发症是严重糖尿病、营养不良,从而导致的心肺功能不全或者感染等。也就是说,老人的离世跟手术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不过,法院经过调查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确存在术前诊断依据不足,手术方式选择不妥,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未与被鉴定人家属进行充分沟通。所以,医院应承担80%的赔偿责任。对于这个结果,老人的家人和医院均不服,已提起上诉。胰腺癌,癌中之王一发现多是中晚期这个事件,让我们认识到了胰腺癌这个病。医生为什么会决定做手术,切除胰腺,也是因为这个病的可怕之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素有“癌中之王”的称谓。胰腺癌早期多无症状,或只表现为中上腹不适、恶心、食欲不振等,常被误以为是胃肠炎、胆囊炎、肾结石等。当患者因为严重的腰背痛、腹泻、黄疸、消瘦而就诊时,八成以上已经是中晚期。此时,他们大多已经失去手术机会,75%活不过1年,能活过5年者更是凤毛麟角(仅约5%)。很多网友的家人也得过胰腺癌,苦不堪言——@球球的小窝我奶奶胰腺癌去世的,2000年的冬天。发现的时候就是晚期,没有手术,很疼,一直用止疼剂。在家都以为是胃疼,随便吃点胃药,确诊就是晚期。@逆疯之四疯我的姥姥就是胰腺癌去世的,在青岛,主治医生看过所有检查结果以后直接告诉我们,没有做手术的意义,能再活半年是极限了。我们用了所有市面上的药和保健品以及偏方,我姥姥活了八个月。@弯弯的天舅爷,胰腺癌,坚持了半年多一点,胰腺癌太疼了因此,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筛查是有益的,高危人群尤其需要注意。“目前早发现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超声内镜。”超声内镜的诊断率可以高达90%以上。而B超、CT,甚至核磁共振,对发现胰腺癌不太管用。对于2厘米以上的胰腺病变,它们的漏诊率高达30%。当身体出现以下变化,应及时到医院排查胰腺癌——1上腹部疼痛这是胰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常表现为中上腹深处、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的钝痛或钻痛。到了中晚期,还会放射到腰背部。△图源:壹图网2无故消瘦消瘦是早期胰腺癌的常见特征,有时体重甚至可以突然下降30斤以上。这一方面和肿瘤消耗有关,另一方面是胰液分泌不足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3皮肤、眼白变黄胰腺癌若发生在胰头部,可出现皮肤、眼白发黄,同时,粪便呈陶土色、皮肤瘙痒,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而转氨酶却只是轻度升高。4腹泻、腹胀、消化不良胰腺癌患者会常伴腹泻、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疾病。由于摄入的脂肪未被消化,部分人早期也可出现脂肪泻,即大便内排出过多的脂肪。典型脂肪泻的粪便为色淡、量多、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具恶臭。5不明原因的血糖波动如果胰腺发生病变,那么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就会出现问题,会让身体无法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得胰腺癌糖尿病与胰腺癌,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同出一源——胰腺。糖尿病是胰腺内分泌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出了问题;而胰腺癌多是由胰腺外分泌结构恶变而来。日本一研究称,胰腺癌病人中,之前就有糖尿病的占12.5%,而患有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的病人,之前有糖尿病的仅为0.6%~1.2%,两者相差10~20倍。说明糖尿病与胰腺癌(而非其他癌症)有密切关系。长期的糖尿病可能对胰腺产生慢性刺激,使胰腺细胞易发生癌变。而且,多发生于糖尿病史较长的病人,说明癌变的发生是一种缓慢的过程。这同时也说明糖尿病是胰腺癌的高发因素。此外,合并糖尿病的胰腺癌,大多发生在胰腺的体、尾部。这正是胰岛细胞相对密集的部位。△图源:壹图网然而,现实中存在问题的另一面——胰腺癌合并糖尿病者也不少见。就是说,先确诊有癌,然后或同时出现血糖升高的也不少。胰腺癌为什么会引起糖尿病呢?其一,癌组织可破坏同处胰腺内的胰岛细胞,或胰腺癌使胰导管梗阻,以致胰岛纤维化,结果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延迟。其二,胰腺癌可引发机体胰岛素抵抗。哪些糖尿病病人应警惕①病程在5年以上者;②病程较长,但原来药物及饮食控制满意,无其他原因控制不好,血糖升高需改用胰岛素者;③新发现的糖尿病,体重下降及有明显消化道症状者;④年龄大于50岁的糖尿病者;⑤对于无遗传史、不肥胖、未使用过激素、原因不明的糖尿病病人,英国胃肠病学会警告,此种糖尿病潜在胰腺癌的可能性大。多留意家里的老人参考资料:1.《中国家庭医生》杂志,围棋泰斗,死于胰腺癌,2013,03上2.《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糖尿病与胰腺癌:一条藤上的两只瓜,2008.11上3.《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癌王”刚长出来,就被他发现了!2019.2上4.华商报大风新闻,《老太切除多器官3个月后去世,病理未现恶性,医院称已尽诊疗义务》
2022年9月20日
其他

“水中巨怪”吞鱼还伤人,广东广州、佛山、汕尾等都有发现!竟是有人放生

为了一尾鱼,抽干了整个湖。这一个多月,河南汝州城市公园,不惜抽干20多万立方米的湖水,终于捕获“水中巨怪”——鳄雀鳝,还竟然是2条。△公园抽干湖水,全力搜捕一种鱼。据说出现1条,这片水域的其他鱼虾就得“销声匿迹”。这玩意是来自北美的“外来生物”,大家原以为罕见稀奇,没想到各地纷纷表示:我们这也有。近半年以来,国内至少已经捕捉到19条鳄雀鳝,涉及12个省市。在过去的数年里,广东各地的鳄雀鳝尤其受到关注,广州、深圳、佛山、肇庆、汕尾等地均有发现。原本生活在北美的食肉鱼,怎么扩散到广东各地?生气了,还会攻击人?能吃吗?到底是什么“巨怪”,需要抽干湖水?这次捕鱼行动,引来3000万人次围观。河南汝州城市公园,7月13日早上5点左右,有市民拍到湖里一条“大怪鱼”正在水下游动,十分自在。△市民拍到的“怪鱼”。这就是鳄雀鳝,实在比别的鱼大太多,而且长得奇奇怪怪,妥妥的“水怪”。个大,成年后可长达3米多,比人高;嘴长,牙尖,酷似鳄鱼嘴;身上覆盖菱形硬鳞,甚至需要电钻才能钻开。它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淡水巨型食肉鱼,不挑食,水里的活物几乎通吃,而且是“直肠子”,没有咀嚼功能,能直接生吞下达到自己身体长度三分之二的猎物。可以说,它在水界少有天敌。放在我国水域,对本土的鱼类大量捕食,就会导致食物链断链。
2022年8月30日
其他

7人遇难,一网红打卡地突发山洪!游客不听劝、平台引导游玩,悲剧源头是…

一泻而下的山洪,卷走了7个人的生命。8月13日下午,当游客还在四川彭州龙漕沟惬意地露营、打麻将、玩水时,山洪突然降临,将他们的岁月静好一并冲走。洪水来临前,工作人员已经拿着大喇叭,不断劝离游客。但有人低估了,有人不当回事。一对父子被困在山洪中,父亲紧抱着孩子,用宽阔的背抵挡洪水,仍被冲走。悲剧已然发生,我们不由得追问,这是个什么样的景区?为什么没有保护措施?进一步了解后才知道,这场灾难本可以避免,是“网红打卡地”害人!明明是山洪区,为何成了网红地?山洪的威力有多大一旦被冲倒,再难生还这场山洪来得太突然了。上一秒还是晴空万里,是露营的好日子,下一秒就听到了山洪的咆哮,清澈见底的溪水,瞬间变成了泥浆。很多人容易低估山洪的威力,以为看到洪水了再跑也来得及。事实上,山洪来得非常快,刚听到“轰隆隆”的声音,洪水便来到了眼前,没到膝盖,几十秒后,露营的帐篷、麻将桌、烧烤架等都被冲走了。据亲历彭州山洪的游客何先生称,他在上游看到洪水冲下来后,便一路狂奔,通知下游的游客,但有的人还在慢悠悠收拾东西,结果也被冲走了。不仅如此,山洪的杀伤力也不小。很多网友看着视频干着急,说为什么他们不赶紧跑,站在那儿干嘛。真不是他们不想走,是根本走不了。别看视频中的洪水连膝盖都没淹到,想站稳或者继续往前走却很难。因为山洪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加上沟底有很多石头,凹凸不平,还光着脚,连站都站不稳。而一旦被洪水冲倒,就很难生还。在山洪的强大推力下,倒在洪水里的人根本找不到方向,也找不到能抓牢的东西,只能随着洪流,不断跟河道里的石头撞击,就算没被淹死,也被石头撞死了。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中,一名女性孤身站立在洪水中,水位还不到小腿,但她还是被冲倒了。她踉跄着想要站起来,手下还在尝试抓住石头,稳住身体,但根本起不来,只能被洪水推着往前。还有一对父子被困,父亲抱着孩子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用后背抵挡洪水。他还尝试把孩子抛到岸上,但没能成功。洪水很急,根本没人能靠近他们,进行搭救。坚持15分钟后,两人不幸被冲走。有游客想要赶到下游,尽可能接住他们,但水太浑浊,根本看不到他们在哪。最终,“父亲获救了,小孩没有了。”目前,山洪已造成7人遇难,8人轻伤。过往也有不少案例发生:2016年5月,广东江门,游客漂流突遇山洪暴发,8人死亡。2016年6月,广东韶关,驴友溯溪遇山洪,4死1失踪。2019年8月,湖北恩施“躲避峡”中,一场山洪导致13人遇难。山洪真的会“吃人”,别不放在心上。地质灾害点位却成了网红打卡地这场灾难是天灾,但本可以避免。这场山洪由暴雨引发。据彭州应急管理局通报,当天下午2点半左右,龙门山镇接到天气预报,将有短时强降雨。接报后,村干部、巡逻队员、志愿者等立即对河道沿线戏水游客进行劝离。但龙漕沟的部分游客并未重视。3点半,龙漕沟突发山洪,未撤离的游客被卷入洪流。最根本的,他们就不该在雨季来龙漕沟玩。龙漕沟本就不是景区,而是一条泄洪渠的河沟,是危险的地质灾害点位,容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一直禁止人们下河游玩。当地部门早就将河沟用铁丝网围起来,并拉起横幅,挂上警示牌,不让人们下水。但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龙漕沟被打上“小众避暑地”、“鲜为人知的耍水秘境”的标签,无数人前来打卡,拍上各种美照,吸引人前来,成了一个野生网红景点。但流量平台上,没有任何风险提示。据百度百科介绍,龙漕沟,位于四川省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小鱼洞社区与宝山村交界处,大山深处奔流而出的雪水蜿蜒而下,流经的地方形成溪流、浅滩、瀑布、深潭,水质清澈。而且,最近成都天气炎热,又刚经历疫情,无法出市游玩,人们便想在周边找个凉快的地方。龙漕沟有美丽的自然景观、清凉的溪水,看似是避暑的好去处,吸引了不少人来露营、烧烤。但这条沟不是被围起来了吗?游客怎么进去的?为了游玩,他们铤而走险,把铁丝网剪开了。△图源
2022年8月1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超2.5万例!猴痘疫情升级,广州备应急医院,美国失控,会跟新冠一样严重吗

猴痘疫情,正式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针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出的最高级别警报,跟新冠疫情同级。本来很多人以为,猴痘不足为惧,不会流行起来。而现实是,全球已有超2.5万例病例,涉及非洲以外80个国家和地区,男性患者占了绝大多数。其中,美国是全球猴痘病例数最多的国家。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全美猴痘病例两周增加近四倍,已达6617例,而且仍在持续增加,美国多地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怎么美国又成了“世界第一”,到底做了些什么?猴痘疫情又有哪些新变化?会波及中国吗?继新冠疫情后美国猴痘疫情再次失控猴痘疫情之初,重灾区在英国,但不久后就转移到了美国。美国怎么又一次成了超“疾”大国?从美国一位猴痘患者身上,或许可以找到答案。Matt
2022年8月4日
其他

大陆暂停输入台湾2066项食品,涉水果、水产!上次全岛吃凤梨,这次怎么办?

这两天,空气弥漫着无形的硝烟。8月3日,海关总署发函:自即日起暂停台湾地区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大陆。据台湾地区数据,这三者去年外销大陆占比均超5成,甚至白带鱼全部销往大陆。这下影响可大了。不仅如此,据台媒2日报道,中国海关总署暂停2066项台湾食品产品进口,涉及近7成的台湾地区厂商,1496家企业“遭殃”。遭暂停的台湾食品,数目惊人!但也不冤,台湾输入大陆的产品,要不带着害虫,要不农药残留超标,要不注册不合规。上次因凤梨“被暂停”,逼得台湾地区开展“凤梨自救”,有人呼吁台湾人“一天吃十八公斤凤梨”。这次,怎么办?从柑橘类到冰鲜鱼每项暂停都有理有据为何台湾的产品老是遭大陆暂停?暂停柑橘类水果,是预防生物入侵和保障食品安全。海关总署说了,从去年以来,多次从台湾地区输入大陆的柑橘类水果(葡萄柚、柠檬、橙等)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纹粉蚧,以及倍硫磷和乐果残留超标。大洋臀纹粉蚧,危害极大。它和蚜虫是亲戚,体型小(2毫米),全身覆盖白色粉蜡,可以寄生在番石榴、柑橘、芒果等上千种植物上,吸食汁液,导致植株发育不良甚至死亡。△江西口岸南昌海关从来自越南的旅客携带的释迦中检测出大洋臀纹粉蚧。这害虫是入侵物种,多分布在热带地区,目前我国主要在台湾地区发生。2007年被我国列为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动植物检疫部门对其严防死守,正因如此,目前才没有广泛传播,影响较小。但台湾地区,防虫防得贼差。不仅是柑橘类,这种害虫,也导致去年大陆暂停台湾凤梨、荔枝、莲雾输入。除了小虫虫,还有农药残留超标。倍硫磷和乐果,两者都是杀虫剂,对多种害虫有效,但对人也有毒。前者与皮肤接触和吞食、甚至吸入都有毒;后者如果中毒要加强心脏监护,防止猝死。这些杀虫剂不是不能用,而是要稀释到安全浓度内使用,且用完药后要过“安全间隔期”(比如15天后)再上市。台湾地区该反思反思了。至于台湾地区的冰鲜白带鱼和冻竹荚鱼,是因为海关总署今年6月从两者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冰冻食品检出新冠病毒,老新闻了,台湾地区出口时消毒不严格,怪谁?被暂停滞销了怎么办?逼学校孩子吃……其实,台湾地区因“检疫不合格”被大陆暂停的产品远不止上述几件。比如台湾石斑鱼,今年6月13日起被大陆海关暂停输入,因为多次检出孔雀石绿、结晶紫两种禁药及土霉素超标。△台湾地区石斑鱼,资料图这可不得了!孔雀石绿和结晶紫具有高残留及高毒性,可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早在2002年5月,大陆就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大陆禁得有理有据,台湾地区应该自查为何兽药使用超标。然而,每次大陆暂停台湾地区的产品,台湾当局都气得跳脚,还说要到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诉。国台办评价得好:销往日本、新加坡、新西兰的农产品出现问题时,民进党当局要道歉赔偿,而输出大陆的农产品检出问题,就换了另一副面孔。惯的!暂停!不合格的都给停了!鱼是6月暂停的,台湾地区当即就有约3600吨石斑鱼滞销。上次凤梨因大陆暂停输入,失去9成的外销市场,台湾名嘴呼吁每人“一天吃十八公斤凤梨”;这次石斑鱼滞销,台当局连中小学也不放过。7月21日,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宣布将花费6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36亿元)于今年9月至年底,每月为全台中小学生提供一餐石斑鱼。全岛哗然:这不是在残害台湾幼苗吗?兽药超标的食品,都敢给幼儿吃。大陆是台湾农产品最大出口市场白带鱼100%外销大陆台湾地区对大陆的经济依赖,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很多。大陆是台湾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台湾地区在水产、水果等的外销上,离不开大陆市场。比如——台湾地区生鲜或冷藏的白带鱼,去年共外销9146吨,全部销往大陆;“冷冻竹荚鱼”,去年共外销4226吨,其中2161吨销往大陆,占比超过50%;“其他柑橘类”生鲜果品,去年共外销2886吨,其中有2483吨外销至大陆,占比86%。其实台湾地区自己也知道。早在大陆禁止台湾菠萝、释迦、莲雾以及石斑鱼进口时,台湾“农委会主委”4月就预估,下一步午仔鱼、柑橘和文旦柚子等出口大陆达五成到七成的产品“最具风险”。别说,真挺有自知之明的。△台当局“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图源:台媒)又比如,食品行业外销对大陆市场的依赖。台当局统计资料显示,台湾地区2021年对大陆出口的食品金额约为16亿8200万美元。其中以调制食品为最大宗、出口额达6亿4621万美元。就这,还拼命作死。不仅是水果水产,台湾地区部分食品厂商因为违反相关规定,在7月1日也被海关总署紧急停止输入。台媒2日统计称,大陆已暂停进口百余商家2066项台湾食品,比例高达台企登记总数的64%。台湾“农委会”2日称,岛内农产品受创比较严重的包括水产、蜂蜜以及茶叶。水产品部分,包括活鱼、生鲜冷藏鱼、冷冻鱼、干制鱼、调制鱼、鱼罐头等,范围挺广。还有烘焙业,107家拿到在陆注册编号的“饼干、糕点、面包”厂商中,有35家在大陆海关总署官网上状态呈现“暂停进口”。其中的厂商郭元益食品表示,2日才临时接到消息,销售品项包括凤梨酥等。维力官网显示,公司产品主要以外销大陆为主,共有9个据点,若无法外销恐怕损失惨重。但是,想挣钱啊,要按规矩来。实现祖国统一决心坚如磐石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新京报
2022年8月3日
其他

160多名儿童游泳后高烧咳嗽,23人感染腺病毒!会人传人吗? 游泳池的水有多脏?

最近,打败广东人的,是天真热。走在路上,热浪滚滚,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何以解忧?唯有空调、冷饮和泳池。此时,大人纷纷来到泳池锻炼,家长也会趁着暑假,送孩子去上游泳课。泳池清凉,却暗藏风险。近日,四川乐山、什邡均出现孩子游泳后发烧、咳嗽的情况。160多名发烧孩子中,竟还有20多名孩子检测出腺病毒阳性。初步判断这是一起由腺病毒引起的疾病。自疫情以来,一听到“病毒”两个字,难免心里发慌。腺病毒是什么?一种新病毒吗?游个泳而已,为什么会感染?还会传染哪些病?160多名孩子游泳后生病高烧到42℃,双眼通红7月25日,四川乐山的王先生反映,自家孩子去游泳馆游泳后,连续多日发烧咳嗽。经检查,化验结果显示细菌/病毒感染。不仅如此,他在医院还遇到了十几个家长,他们的孩子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于是,家长们建了一个游泳馆病例监测群,一查竟发现超过140名孩子都有高烧、咳嗽的症状,有的孩子烧到42℃以上。即便吃了布洛芬,烧暂时退了,但只能管4~6小时,之后还会反复发烧。有的孩子双眼充血,扁桃体发炎化脓。还有的孩子烧了近一个星期。根据家长统计的信息,多名孩子诊断结果为扁桃体发炎、病毒感染等。△家长统计的症状信息同时,已有2个孩子检测出腺病毒阳性,初步判断这是一起由腺病毒引起的疾病。目前,涉事游泳馆已经停业,区疾控中心介入调查,正在等待水样抽检结果。而就在几天前,四川什邡一游泳馆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多名儿童游泳后,相继出现发烧等症状,其中,有21名检测出腺病毒阳性,16名儿童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均为轻症。7月19日,市疾控中心采集了涉事游泳馆内泳池水样。△图源:壹图网经检验,样本尿素和细菌总数两项指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游泳馆被立案查处。尿素超标,一般是因为长时间不换水,或有人在泳池内小便。细菌总数超标,则多是因为对池水消毒不够、消毒药剂投加不均匀等。这样的池水,谁敢放心游。什么是腺病毒?感染后严重吗?很多人对腺病毒可能比较陌生,但有娃的家长应该有所耳闻。腺病毒并不是什么新型病毒,而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可引起上呼吸道炎、咽结膜炎,同时发生病毒血症,每年6-8月是高发期。△腺病毒。图源:壹图网出现上呼吸道炎时,患儿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以上,甚至40摄氏度,同时可有头痛、不舒服、疲倦。病情持续,短则3-4天,长则6-7天。腺病毒引起的咽炎,咽部症状更为显著。扁桃体红肿,常被误诊为细菌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结膜炎同样会发热,还会出现红眼、咽痛症状,严重时,双眼通红,又痒又痛,多分泌物。这样一看,游泳馆的患儿,跟腺病毒感染的症状太像了。△图源:壹图网目前,对于腺病毒感染,还没有特效药,主要还是对症治疗,适当注射或口服退热药。由于没从根本上控制病毒,退烧都是暂时的,药效一过,高热又来了。这也就是“吃了布洛芬,还会发烧”的原因。可以放心的是,孩子感染腺病毒后,大多是轻症。只要有合理的治疗,家长照顾好孩子,等到体内产生足够抵抗力时,病自然就会好。只有高危人群,如免疫缺陷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患者,容易发展成重症,也就是腺病毒肺炎,可能留下肺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重症死亡率达30%-40%。游泳为什么会感染腺病毒?腺病毒会传染吗?游个泳就感染了腺病毒,听起来很惊悚,但确有其事。去年,广东东莞就发生过。2021年7月,东莞茶山镇多名家长反映,自家孩子在游泳场学游泳后,出现发烧、喉咙痛等症状,还有人晕倒了。孩子住院后,经医生诊断,为腺病毒感染。那段时间里,有91名学员出现发烧症状。东莞疾控中心对其中11名学员进行病毒检测,大部分结果显示为病毒性感染。△多名儿童在茶山南社泳池游泳后发烧住院。图源:广东DV公共现场家长们怀疑,游泳池是这次病毒传播的源头。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有前车之鉴。2011年6月,杭州有860名孩子被选中,在陈经纶游泳学校(杭州市体育局的下属单位)参与为期15天的游泳培训。然而,培训几天之后,陆续有孩子出现发热症状。△陈经纶体校,泳池里的冠军流水线经卫生局调查,发现发热38℃以上的发病儿童134例,确认感染腺病毒。卫生部门确认,此次事件为一起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结膜热疫情,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呼吸道以及游泳池水传播,导致儿童交叉感染。也就是说,腺病毒可以在泳池中存活,然后通过水体传播给孩子。那么,病毒源头在哪里呢?卫生部门专家认为,参训儿童中有患病者,培训期间污染了水质,然后传给了其他儿童,很可能是引起此次腺病毒感染的原因。△图源:壹图网但如果游泳馆能勤换水,是可以阻断病毒进一步传播的。只是换水的频率一高,经营成本就上去了。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换水至少需要3天,费用1万,而一天的营业额最高只有3000元,减去成本开销,一天只能赚1200元左右,折算下来换一次水,亏损24400元。所以,多投消毒剂,少换水,逐渐成了业内的潜规则。不过,用沉淀法去污,看来并不能去除病毒。公共泳池游泳会感染性病吗?这样看来,泳池的水好像很脏,网上还经常有在公共泳池游泳可能感染性病的传言。这就有点离谱了。首先,没有证据证明人可以通过游泳池感染性病。其次,性病病原体一般都比较脆弱,离开人体就容易失活,泳池里的消毒剂对它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例如,煮沸、干燥、肥皂水,以及一般的消毒剂,如石炭酸、酒精等,就很容易将梅毒螺旋体杀灭。所以,游泳感染性病的可能性很小很小。△投放消毒片。图源:壹图网去公共泳池游泳,更应该关注的是皮肤病、红眼病。如果有人的眼睛分泌物里,藏有大量细菌或病毒,游泳时会将细菌、病毒带入其中,感染其他人。消毒水的刺激,也容易引发红眼病。所以,游泳时要戴好泳镜。此外,池水偏碱性,还含有氯气、尿素,会给皮肤造成较大刺激。有湿疹或特异性皮炎的人,游泳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有遗传性皮肤干燥的人,如鱼鳞病、银屑病患者,游泳会加重皮肤干燥症状。△图源:壹图网泳池水质差的,还容易感染各种真菌,得“脚气”、体股癣、花斑癣等。一些女性还遇到过游泳后,引发阴道炎的情况,这也是由于真菌、细菌入侵。如何避免这些情况呢?那就是,选择有卫生执业许可证、卫生信息和水质自检结果公示齐全,并且卫生信誉度等级较高的游泳馆。△图源:壹图网游完泳后记得及时冲澡,加点沐浴液更好。因为沐浴液能使自来水从碱性变成弱酸性,使清洗更温和。沐浴液的某些成分,还能螯合掉皮肤上沾有的钙、镁等金属离子,令皮肤更洁净。但不建议用香皂清洗,因为香皂碱性强,对皮肤刺激较大。皮肤干燥者,清洗后最好涂点润肤霜。炎炎夏日游泳要注意卫生参考资料:1.《性病,莫非来自泳池》,《家庭医生》杂志,20062.大热天大热症,《家庭医生》杂志,19973.《泳池水一年消毒花10万,为什么就是不愿换水?》,每天学点经济学,20224.《在同一泳池游泳后,广东一地多名儿童发烧!高温天气切勿这样做》,南方新闻网,20214.《杭州百余名儿童游泳班发热
2022年7月26日
其他

“不老男神”林志颖车祸重伤,竟要面部重建?每日超7辆电动车,一撞就起火

电动汽车又“火”了!7月22日,台湾知名艺人林志颖带娃驾车出行时,不幸发生车祸,父子二人被拉出车外后,仅过了5秒,车头瞬间被火势吞没。△车祸现场,大火燃起。起火太快!真是死里逃生!而让人想不明白的是,除了艺人,林志颖还是一名职业赛车手,怎就“失手”了?据了解,当日他驾驶的是白色特斯拉Model
2022年7月25日
其他

广东4人因流感死亡!流感恐惧,前所未有?跟新冠疫情有无关联?

今天,#流感出现死亡病例,阅读破亿。很多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流感也是会死人的”——近日,广东卫健委公布了最新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情况:今年6月份,全省共报告4例流感死亡病例。而今年1~5月,全国已报告7例流感死亡病例。过去,大家都以为,流感就像是大型感冒,不要命,挺过就好。但这段时间,这波流感疫情已经不断发出信号:太不寻常了。气温异常地高,但广东很多地方的发热门诊却爆满,家长抱着孩子,连夜排队;流感药物卖断货。感染了还特难受,起病急,全身从头疼到脚,让你不得不躺床上。为何会反季节流行?是不是比往年更严重了,跟新冠疫情有无关联呢?4例死亡病例,严重吗?广东一个月就出现了4例死亡病例,难免让人觉得恐慌。实际上,流感年年有,死亡病例也并不罕见。回顾全国往年流感情况——2021年,总发病数为73337例,无死亡病例;2020年,总发病数为138940例,死亡2例;而在2019年,我国全年流感死亡病例达24例,当年的流感发病数也达到了近年的峰值,为630163例,发病率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236.45%,死亡率增长98.13%。△图源:壹图网2019年发生了什么?2019年度的流感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往年,流感季都是从10月下旬开始,到3月基本结束。而2018~2019年,流感发病数从11月才开始增加,先是甲型H1N1流行,到2019年1、2月,甲型H3N2开始流行。到了3月,流感疫情并未结束,乙型Victoria株开始流行。几种病毒轮流登场,导致2019年的流感季格外地长,病例数随之增加。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2019年12月21日,广东清远,5岁的小怡(化名)因肚子不舒服,前往医院就医。检查身体后,医生给小怡打了针、吃了药。但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呕吐、四肢发黑发冻的情况。第二天早上,家人打算转院治疗的时候,小怡突然休克,生命体征消失,被送到ICU。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小怡仍不幸离世。经诊断,小怡的离世,正是由于甲型流感引起诸多并发症,如暴发性心肌炎、呼吸衰竭等。所以,得了流感,并不是什么小毛病!流感,是急症,上来就是“一片惨状”:高烧、剧烈头痛、咽痛、周身疼痛、精神疲乏,若治疗不及时,还易引发肺炎等并发症。今年初,广东惠州一名43岁的吴女士,感染了H5N6禽流感病毒,很快就进展成重症肺炎。在流感病毒大家族中,有甲、乙、丙、丁四型,且变化多端,不断在变异,总能产生新的亚型。其中,H5N6极为凶险。一旦感染,患者重症率高达93.8%,死亡率高达60%以上。整整抢救178天,吴女士才顺利脱险。而在美国,它年年暴发,年年死人。2019-2020年的流感季已经造成了2200万~3100万人感染,1.2万~3万人死亡。所以,这段时间出现发热不适,千万要记得及时就诊。为何今年夏天特别严重?口罩戴多了?《中国流感流行情况概要》显示,7月4日-7月10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门诊病例中,流感样病例占比(ILI)5.5%,高于2019~2021年同期水平。但相比前几周,上升趋缓。与往年发病情况对比,可以发现,往年的流感高峰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而今年却出现在夏季,反季节流行。根据《中国流感流行情况概要》,今年3月以来,国内流行株主要是甲型H3N2亚型病毒。甲型H3N2的流行特点就是,南方夏季流行,北方冬季流行。广东2015年、2017年夏季都流行过,当时并未给广东流感疫情带来特殊变化。但甲型H3N2病毒曾于1968年,第一次在中国香港暴发,之后引起全球流行,导致全球100万~400万人死亡。当时,病毒从香港扩散到内地,引发了两波疫情。2017年5月5日-8月3日,香港与H3N2流感相关的严重个案达458宗,共造成315人死亡。△在医院候诊的患者。图源:《大公报》那近期,为何会在南方省份大流行?广州市疾控中心表示,主要原因可能是——人们的预存免疫力下降了。比如新冠疫情以来,大家都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平日也会注意社交距离,降低了流感暴露的可能性,同时也降低了人们对流感的预存免疫力,因此变得更易感了。而且,H3N2病毒近两年没怎么出现过,群众对该毒株的免疫水平偏低。△图源:壹图网也别忘了,流感病毒本身传播力也很强。这次流行的主要毒株H3N2,更是具有流行强度高、感染率高、变异频率快等特点。和新冠一样,流感也会通过呼吸道及接触传播,R0值(基本传染)数为1.2-1.3。不仅老人、小孩,全人群都普遍易感。不要慌,治流感,有招西医,有奥司他韦(商品名为达菲)。奥司他韦可以治疗甲型、乙型流感,它属于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因为治疗流感效果好,被人们称为“流感神药”。简单来说,它是将人体内的流感病毒“囚禁”起来,让其无法在人体内大量复制和扩散。这样一来,流感病毒就不能在人体内“兴风作浪”了。同时,奥司他韦也有一定预防流感的作用。每年的流感高发季,都遭人们抢购。不过,用奥司他韦预防流感只适用于一种情况——没有打流感疫苗,或接种时间不到2周,但接触了确诊流感患者,需要进行“紧急预防”。满足这种情况,也需要在48小时内尽早吃下奥司他韦,才能起到比较好的预防作用。如果不符合以上条件,或做不到在48小时内服用,不但预防作用受限,还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图源:壹图网中医治疗,同样有优势。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杨桢教授表示,中医治流感,首要任务,是祛邪。总的原则是:发汗解表。这种方法,一来可以阻止病情的发展,比如金银花、板蓝根就是优秀的可以阻止流感病毒复制的中药;二来可以发挥退热、止咳、止痛等作用,迅速改善症状。而在解毒上,从中医看,流感多数是热毒,可用大量清热解毒药物,清除身体毒素,减少其对组织器官的破坏,阻断病情恶化。一旦身体毒素多了,会堆积在胃肠道,也可用通和的中医方法排出来。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林琳医师推荐——流感的预防,主要是要根据不同体质特点来调节身体平衡。1热性体质表现:面色通红、容易心烦气躁。常觉全身发热、口干舌燥;喜欢吃冰冷的食物,容易便秘。可选用沙参、麦冬、西洋参、百合、玉竹等滋阴清热的食材,煲汤服用。如是小孩,则要养阴益气,可选用药性平和的太子参,煲水服用。2寒性体质表现: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怕冷喜热,易腹泻,精神萎靡,身体乏力,长期手足冰冷。这类群体主要需补气。可用人参、红参、高丽参、党参、北芪、鹿茸等煲汤服用,提高免疫力。3夹湿体质表现:南方地区的人大多脾虚夹湿,如怕冷怕风,四肢偏凉,不耐寒凉,胃口欠佳,大便稀烂。这类群体可用扁豆、赤小豆、薏米等食材煮水喝,健脾祛湿。4上火、热毒很深如果热毒过盛,需要泻火排毒。可选择板蓝根、夏桑菊,或罗汉果茶。这个流感季,不一般做好防护参考资料:1.感冒发烧的人多了”,广州疾控提醒!
2022年7月22日
其他

“粑粑”有多金贵?捐一次最多可赚500元,还能救人!来看看你符合条件吗?

说起精液保存、卵子保存、脐带血保存,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可你听说过,粑粑也能保存吗?近日,新加坡成立了第一家粪便银行。人们可以在身体健康时,将粑粑存入银行,生病时,再将粑粑中的健康菌群,植入肠道中。也就是说,健康的粑粑可以用来治病。怎么治?粑粑又是怎么保存的?3.7万存10年,值得吗?粪便银行怎么保存你的粑粑?在新加坡之前,美国于2012年便开设了全球第一家专门收集粪便的非营利机构——OpenBiome。据捐赠者描述,工作人员会将样本转移到一个塑料过滤袋,用低温保存剂和盐水/甘油溶液进行均质化处理,并包装在干冰中,以防止在装运期间发生泄漏。最终得到的是一种不透明的、顺滑的液体,装在瓶子里,颜色像咖啡的褐色,放在零下80度的冷藏室中冷冻。△新加坡Amili实验室低温储存样本由于样本的储存和运送,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所以,储存自己的粪便,也是要花钱的。在新加坡这家粪便银行,样本存放的最初10年,所有者需支付5500美元(约3.7万人民币)。银行会采用与脐带血几乎同款的冷冻技术,确保粪便不会大变样。但花重金存起来的粪便真能用上吗?粑粑里有好细菌能治疗肠道疾病事实上,健康人的粪便中,有不少“好细菌”。将这些有用的功能菌群,移植到一些胃肠疾病患者的胃肠道内,可以帮助他们重建肠道菌群。这在医学上,叫“粪菌移植”。打个比方,很多人移栽花草时,都会带点原本的泥土,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泥土里的很多微生物,有益于花草的生长。具体可以治什么病呢?它有助于对付各种难治的复杂性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以及急慢性艰难梭菌感染(尤其是复发性感染)等肠道疾病。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安倍晋三,就曾接受过粪便移植治疗。捐粑粑还能赚钱但要年轻的、健康的,才值钱粑粑除了自己用,还能捐给病人。居住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保罗,就是一名职业“捐屎人”。每天早上,保罗会准点如厕排便,然后将大便妥善保存,送往医院的消化疾病中心。待医护人员认可其大便的质量后,保罗便可喜滋滋地领到50澳元,约等于239元人民币。其实我们国内也能捐。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等几家医院,都在征集健康粪便。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甚至曾开出500元/次的高价。然而,回报虽丰,却不是你想捐就能捐。捐献者需符合以下标准:1.中小学生或在校大学生,年轻健康的上班族,要求有一定学历,性别不限;2.没有任何传染病、糖尿病或炎症性肠病,近3个月未服用抗生素药物、泻药或减肥药等;3.要求作息规律和饮食正常,体质健康。也就是说,吃过减肥药的大胖子,天天熬夜吃夜宵的“加班狗”想捐粪便,也无处可捐。吞了这颗“粑粑丸”怎么治?该不会是把臭烘烘的粑粑吃进去吧?其实,经过制浆、离心等复杂流程后,粪便已不是原来的样子。它最后会被提取制作成含功能菌的溶液通过胃镜、肠镜等器械,将菌群注入患者的消化道内。除此,用于吞服的“粪便药丸”也是有的。不过,为照顾患者感受,会制成不透味的胶囊。所以,以后听到有人说“食屎”,不一定是句脏话……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唔吔屎参考资料:Could
2022年7月19日
其他

全国多地热爆表!广东一男子被活活“热”死,器官像被蒸煮,这些人要注意了

今年太热了!一离开空调房,仿佛在蒸桑拿;没走几步路,已经大汗淋漓......根据广东省气象台统计,7月11日,广东兴宁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录得37.3℃的最高气温,为广东省内当天气温最高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但广东并不是最热的,云南、四川、浙江等地已经超过了40℃。昨天,南京的最高气温停留在了39.2℃,刷新了1961年以来7月中旬的高温极值。△全国国家级气象观测站7月11日14时至19时气温前10排名。天气炎热,中暑也随之而来。广东人或许会不屑,喝点藿香正气水不就缓过来了嘛。千万别掉以轻心,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死亡率超过50%。患者的器官像被蒸煮过一样,迅速出现了功能衰竭,最终身亡。这并不是恐怖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的事。2021年7月,广东惠州一男子在户外活动3个多小时后,不幸中暑身亡。7月1日,韩国一名40多岁的男子在集贸市场卸货时,突然中暑晕倒,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在日本东京都,仅6月,疑似中暑死亡人数多达42人,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小小的中暑也会致死?!而且,这么恐怖的中暑,不仅是在户外,在室内也可能发生。这些高危人群要注意了!
2022年7月13日
其他

确诊1例霍乱!烈性传染病,重出江湖?广东属高危地区,有人吃水产品感染

又见霍乱!7月9日晚,武汉大学出现一例感染性腹泻病例,经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复核,诊断为霍乱。此前宿舍楼发现疑似病例时,全栋学生进行了统一肛拭子检测。为何这么紧张?因为霍乱,俗称“虎烈拉”,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听起来很古老,但从未在国内消失!过去,是零星病例,不足为惧。但现在,武汉大学还没放暑假,人流复杂,情况令人担忧。而且,夏季高发,沿江沿海地区,更是高危地带。广东同样是霍乱高发区——2005年,广东发生霍乱疫情,全省报告病例57例。怎么预防?吃海产品容易被感染?霍乱,烈性传染病传播速度,令人震惊霍乱,在我国被列为甲类传染病,“等级”比新冠还高。最可怕的,是它的高传染性。和它同一级别的,是谈起来让人发毛的鼠疫。一旦大流行起来,后果不堪设想。而武大武汉大学出现的霍乱病例,为O139霍乱。此次的患者以呕吐腹泻为主,伴低热;目前经有效诊治,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已消失。△图源:壹图网O139霍乱是新型霍乱,1992年首发于印度,1993年传入我国。发病以青壮年为主,主要通过水源和食物引起暴发流行。人感染后,该菌在小肠内大量繁殖,造成急性严重腹泻、呕吐、脱水,如不医治,会造成休克死亡。1993年,O139霍乱横行东南亚。印度发病者超1.3万,死亡434人;孟加拉报告患者超20万例,死亡接近2000人。当年,我国3~4月先后在广东顺德、深圳、佛山等发现O139群霍乱弧菌,5月在新疆阿克苏区柯平县发生O139
2022年7月11日
其他

安倍中枪倒地,不治身亡!全球震惊,枪击动机是什么?​

平平无奇的周五,又见证历史了。今天上午11点半左右,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发表演讲时,现场突然响起巨大枪声。随后,安倍中枪倒地。△枪响瞬间,枪声特别响,有白烟冒出。下午16点50分左右,据新华社快讯,日本广播协会称,安倍晋三在遭到枪击后,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终年67岁。△日本NHK报道这是自二战后,日本首相或前首相首次遭到枪击。这位67岁的前首相,也是我们的“老熟人”了,在任期间,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刺激全球神经。事故一出,大家纷纷猜测——谁开的枪,动机是什么?枪声一响,对于国际形势来说,是一种什么信号……安倍遇刺身亡,全球震惊目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英国首相约翰逊(最近正闹辞职)、印度总理莫迪、澳洲总理和前总理莫里森等纷纷表态:震惊。△特朗普写道,安倍“是我真正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是美国的朋友”。前首相当街被枪击,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枪击事件发生在日本奈良县一座地铁站附近街头。安倍就站在大马路上演讲,为参议院选举自由民主党候选人拉票,现场大约有30人,周围围着民众和保镖。嫌疑人也在其中。不仅一直在安倍身后埋伏,还曾跟着人群一起鼓掌。最后举起伪装成照相机的枪支,向安倍背后开了两枪。△嫌疑人手持自制枪支。据目击者透露,开枪距离,不到三米。△安倍今早演讲现场,开枪者在其身后。据央视新闻,安倍的右颈部和左胸皮下,都因枪伤出血。按照其现场随行人员的说法:“脖子上打开了一个大洞”。这下,悬了。一开始,日媒称,上救护车时,安倍还有意识,随后又“处于心肺停止状态”,需紧急实施心肺复苏。最后又被曝出“已经没有生命体征”。而据紧急回到东京的日本现首相岸田文雄称:“目前正在全力对安倍晋三实施抢救”。安倍正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接受输血,但情况“令人担忧”。日本《朝日新闻》称,因安倍心肺功能停止,医院在考虑安装人工心肺装置等治疗方案。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2022年7月8日
其他

超3000例!猴痘病例已输入亚洲,离中国越来越近!疫情暴发,5年前已有预兆?

从欧美到亚洲,猴痘病毒离我们越来越近了。6月22日,韩国疾病管理厅通报,确诊首例输入型猴痘感染病例,为德国入境人员。就在前一天,新加坡也发现了首例猴痘境外输入病例,是一名英国男子,空乘人员。截至6月22日,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数据统计,非洲以外42个国家累计报告3308例猴痘确诊病例,1例死亡病例。其中,英国累计猴痘病例793例,是确诊猴痘病例最多的国家。猴痘疫情,人人自危。除了扩散速度,还有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感染症状。而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环球同此凉热,中国也面临着较大的输入风险,该如何应对?同性传播成主要方式本轮猴痘疫情,非同寻常肆虐欧美,打入亚洲,谁也没想到,猴痘疫情会发展得如此迅速。以前,猴痘是非洲的“限定疾病”。1970年,刚果出现首例猴痘病毒感染者,是一名9岁男童。此后,猴痘病毒几乎只在非洲部分国家出现,且大部分是15岁以下的儿童。比如1970~1979年,非洲共报告47例猴痘病例,15岁以下儿童占85%。△感染猴痘病毒的非洲儿童。而这次的猴痘疫情完全不同。增长速度前所未有,不到1个月,病例数破百。年龄分布方面,这次感染的不是儿童,而是中青年人。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已有信息的468例感染者的中位年龄为37岁,且99%都是男性。(戳此回顾:全身长脓疱、皮肤溃烂,像“天花”!全球多国突发猴痘疫情,会传入中国吗?)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以往,猴痘病毒一般通过溃疡,被动物咬伤、抓伤,接触感染者的血液、脓水等途径传播,性传播并不常见,还曾有过“猴痘病毒传播与性接触无关”的流行病学假设。而在这轮疫情中,性传播成为了主要的传播方式。比如,葡萄牙收集到了27例感染者的具体信息,几乎都是男男性行为者。在出现症状前21天内,有14/16的病例与多个伴侣发生性关系。意大利最先报告的4例感染者均在旅行途中,与不同的男性伴侣进行过无套性交。至于病毒是通过黏膜、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还是通过精液传播,目前还无法确定。但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学者发现,3名猴痘患者在出现疑似症状时,精液的病毒DNA检测均呈阳性。传播方式的改变,使得患者的症状也随之变化。以往的患者大多是从面部开始长皮疹,这次疫情的患者却是从生殖器或肛周、会阴开始长,而且很少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数量也明显偏少。此外,通常情况下,皮疹出现在发热、头痛等症状之后,而这次疫情的部分患者直接就长了皮疹。今年发展迅猛,跟新冠有关?也许更早前已开始传播新冠之前,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猴痘。为何会在这个时间节点暴发?两者有无联系?梳理以往的猴痘疫情,我们发现,5年前在尼日利亚暴发的疫情,跟这次的疫情很像。猴痘病毒有两个分支,一个是刚果盆地分支,主要在中非国家流行,死亡率达10%。一个是西非分支,更温和,死亡率为1%。2017年之前,西非国家只有零星病例,没有人传人的报道。比如尼日利亚,在1978年后,更是没报告过猴痘病例。因此,很多学者认为,猴痘难以构成威胁。但在2017年9月,尼日利亚却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西非毒株猴痘疫情,到2018年9月,共发现269例疑似病例,115例确诊病例,其中7人死亡。疫情迅速发展,并持续至今。现在欧美国家流行的也是西非分支。这个变化,彻底改变学者们的认知。2019年,一位尼日利亚科学家回顾了这场猴痘疫情。她认为,也许西非毒株感染不再是罕见病,而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猴痘病毒不仅可以人传人,还可能造成流行,事关每一个人。从病例中可找到依据。尼日利亚猴痘疫情中,有30%的患者在发病前曾接触过类似病例。其中,有6人来自一个家庭,有4人跟确诊病例是同一个监狱的囚犯。并且,在监狱,可能存在多个人际传播事件。更重要的是,在当时已经发现了性传播的迹象——许多患者是年轻男性、生殖器官出现症状、有过性接触。死亡病例中,有4人感染了艾滋病毒,3人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2022年,意大利也发现2个猴痘病例感染了艾滋病毒,并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在症状方面,12%的病例没有发烧,在81名发烧患者中,只有46名是先发热,后出现皮疹。跟现在的情况几乎如出一辙。还不止。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尼日利亚猴痘疫情中,79%的确诊病例是男性,患者年龄分布在21-40岁(中位数为30岁),跟2022年的猴痘疫情相似度较高。图源:《Outbreak
2022年6月23日
其他

广东特大洪水预警,近48万人受灾!两地重灾,全村被淹,连夜转移4000人……

连续下了几天雨,广州今天终于放晴了。但是,广州以北的清远英德、韶关,这两天却连续遭遇洪灾,破防程度,堪称“百年一遇”。△6月20日晚,广东清远英德望埠镇,洪水淹没民屋一层,受困群众转移。(图源:羊城晚报)很多人家里,不仅一楼被淹了,连二楼都快保不住……广东省应急管理厅通报,截至20日11时,韶关、河源、梅州、肇庆、清远等地共47.9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729间。太难了。而且,更危险的灾害还在路上:洪水持续演进,据水利部网站21日消息,受近期强降雨影响,珠江流域北江今年第2号洪水将发展成特大洪水。△北江涉及韶关、清远;西江涉及云浮、肇庆。(审图号:GS(2019)3333号)这雨居然还要下?还特大?如果扛不住了,会波及到广州吗?全村被淹没了”淹了两次“去年,河南郑州的极端暴雨,仍让人心有余悸。当时,郑州最大小时降雨量为201.9毫米,突破历史极值(198.5毫米)。而英德在过去的24小时里,降雨量达到258.6毫米。当洪涝再遇特大暴雨,就跟打战一样。6月21日12时,北江英德站水位34.57米,超过警戒水位8.57米,已超过历史实测最高水位;15时,指挥部发布英德市南城片区人员转移公告;17时,英德大站镇已转移4000余人至安置点。作为广东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英德曾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如今,成了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比如,大站镇江南村,刚好突出在江中心,直面洪水,成了“江中孤岛”。几乎全村被淹没。△21日网传江南村对比图。图中尚可辨识的是文峰塔,屹立在北江一侧,有9层,为英德重点保护文物。21日时,文峰塔首层以下全被淹没。公开资料显示,该塔仅首层便已高5.48米,座南向北,总高48.5米。△据跟随救援艇入村的记者报道,最深水位有近8米。(图源:羊城晚报)从地图上看,江南村的农田、绿地全部被淹,原先是绿意盎然,邻水美景,现在是一片汪洋,只见土黄色的洪水和屋顶。△武警清远支队、清远市消防救援支队冲锋舟开进江南村转移群众。(图源:羊城晚报)其实,英德19日就开始遭遇洪涝。19日下午,江水开始倒灌,江南村遭遇水浸,水浸水位已逼近三层楼高,三百多名村民困在村内。20日晚7时许,媒体记者抵达英德市望埠镇七星墩时发现,居民区的一楼已完全被洪水浸没,在水深处,水面已盖过了平房顶。21日晚,又下暴雨,还是特大暴雨,原本的洪涝再次加重。△6月20日晚,广东清远英德望埠镇受困群众转移。(图源:羊城晚报)再北边的韶关市区内,还出现50年一遇的洪峰水位,21日发布洪水红色预警,当天停工、停课、公共交通停运。广东各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毫米上下,韶关局部地区在“龙舟水”期间平均雨量达到1527.5毫米,相当于一年的雨全都在这段时间下完了。△家在广东韶关的记者同事供图。电器、衣柜、车子,被淹的地方大都是农村,田地、菜地、牲畜......损失无可估量。而且,接下来英德还无法放松,北江干流水位还在持续上涨。北江英德站今天上午9时水位达到35.89米,超警戒水位9.89米。特大洪水!应急响应提至最高级别以往广东的洪涝,大都是台风祸害的,这次,硬是下雨给下出来的。中国天气网截至今日5时的累计24小时降水资料统计显示,降水量前十的地区,广东占了一半。据气象水文监测,20日20时到21日20时(过去24小时),广东16个镇街出现超过250毫米的特大暴雨。广东不仅自己一直下,周边的广西、湖南、江西都出现持续强降雨,上游的水都涌到粤北,进一步加重洪涝灾害。连续几日,南边都是雨雨雨雨。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南边大部分地区红得惊心。△6月19日,湖南怀化暴雨致一整栋楼被洪水冲走。河流的水盛不住了。据水利部消息,20日12时至21日12时,南边的11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广西桂平江段、广西藤县至广东德庆江段,广西柳江、桂江,广东北江、贺江,湖南湘江,江西乐安河、信江,浙江钱塘江,福建建溪......其中5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7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水库满了。截至今天(22日)7时,广东北江流域共有25个水文站超警戒水位,10个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珠江流域防汛,便成了严峻紧迫。据央视新闻,受近期强降雨影响,珠江流域北江今年第2号洪水将发展成特大洪水,西江今年第4号洪水正在演进,水位继续上涨并将较长时间维持高水位运行,防汛形势极其严峻复杂。根据《珠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珠江防总于6月21日22时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国家防汛应急响应级别共为4级,其中Ⅰ级为最高级别。驰援!终将雨过天晴洪涝来袭,整个村庄被泡水中,不少未转移的群众被困。像清远、韶关,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守在家的老人、小孩比较多,自救能力较弱。停水停电,一天没吃饭。△家在广东韶关的记者同事供图。韶关、清远的消防员、救援队连续奋战,媒体记者们20日遇到清远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员们,他们3天内奋战了6个受灾地点。6月20日0时-22时30分,清远市及英德市迅速投入救灾抢险工作,出动救援人员416名,车辆71辆次,舟艇20艘次,营救被困人员286人。消防队员们按照老人、孩子优先的顺序,依次协助居民撤离。受灾群众被转移到学校、体育馆。19日,韶关洪涝救援还出现了惊险一幕:消防车被山洪冲走。当时,一辆消防车在执行任务,突遇山洪暴发,水位快速上涨,消防车在激流中被冲退,被市民拍下。幸好,车上的6名消防员消防员都平安。驾驶员林燕生顺着水流往后倒,并利用水势调转车头,车被洪水推行约300米后,最终停靠在主街道的安全区域。他们通过央视新闻向全国报平安:“请全国人民放心,给大家报平安人员安全,车辆安全消防救援人员一个也不能少!”有些居民在暴雨来临前已经被转移到安置点。比如韶关市翁源县,暴雨前,镇干部以及派出所民警敲铜锣,挨家挨户地通知住在河边的、家中地势比较低洼的村民撤离。大家或投亲靠友,或到村委会临时安置点暂住。△清远英德望埠镇的一处安置点,小屋里,水电、洗手间等基本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不仅是韶关、清远自救,周边的救援力量也来了。东莞支队出动14台车,70名救援人员,8艘舟艇,到韶关救援。广州、惠州增援队抵达清远英德,搜救停电区域受困群众。好消息是,今天凌晨,韶关主城区的江水水位出现明显回落,漫堤江水也在逐渐退去。据气象局预报,南边这长达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雨,也已经接近了尾声。不下雨了!愿平安!韶关、清远加油!参考资料:新闻联播、羊城晚报、中国天气网、中国新闻网、广州天气记者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医院爆满,夏季流感来势凶猛,广东、福建多地紧急预警!收好这个预防方

这波流感来势汹汹!据南方多地媒体报道,近期,一些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爆满,接诊量翻了3到4倍。广东、江西、福建、海南多地发布紧急预警:已进入流感夏季流行高峰,近期流感水平高。深圳市疾病风险预报,已将流感的风险由“低”调整为“中”。△图源:深圳卫健委不就一个感冒嘛,这么大阵仗?流感可不是普通感冒,得了流感,就一个字——疼。全身从头疼到脚,让你不得不躺床上;而且,起病急,病来如山倒。很不幸,记者家中已有三人陆续中招。怎么预防?接种疫苗当然最有效的手段。但疫苗每年都得打,实在麻烦。不妨收藏这份医生推荐的预防方。大夏天感冒?流感高峰期来临!若是近期去趟医院,瞅瞅发热门诊,即使是大半夜,你也能看见满满当当的人。△6月20日晚,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发热门诊挤满了人。(记者
2022年6月21日
其他

长期熬夜,脾气暴躁?简单的一招,解决“熬夜后遗症”,你肯定不知道

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伤津、耗血、胃火旺,关键要滋阴夜间的睡眠,不只是让大脑休息这么简单。和日出日落的自然规律一样,人体的气血白天升发,夜晚回落。
2022年6月18日
其他

睡觉抖一下、流口水、抽筋是咋回事?该咋办?一文说清!

趴在桌上睡容易流口水也是同理,这种情况,只需要调整睡姿即可。△图源:壹图网2牙齿畸形或者口腔有疾患例如口腔溃疡或龋齿(qǔ)、牙周炎等口腔炎症,也会诱发唾液增加,这种情况下,口水还通常有颜色和异味。
2022年6月16日
其他

脑震荡、鼻骨骨折、眼球受伤,都只是轻微伤?唐山打人案,这一点难以忽视

唐山打人案,现在最担心的是,嫌犯得不到严惩。6月10日凌晨,河北唐山一烧烤店内,多名男子围殴素不相识的女生:揪头发从店内殴打到店外,对脸部拳脚狠下、抡起酒瓶猛砸......△案发时烧烤店的监控视频,受害者被拖出店外持续殴打。四面都是人、灯火通明,他们打得肆无忌惮、毫无顾忌。太嚣张!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但以往司法对此类案件的处理,却给大众的期待埋下了阴影:法律似乎只看伤情结果,不看被殴打的过程;好像无论怎么打,都只判定轻伤甚至轻微伤;只有缺胳膊少腿、有严重后遗症,一辈子都毁了,才能达到重伤级别,才能严惩坏人。这种无力感让大家格外愤怒,觉得倒不如当场跟施暴者拼个你死我活。有人指出,这次事件如果不是舆论发酵,真有可能被“和稀泥”,甚至被定性为“互殴”。殴打持续约4分钟受害者浑身是血唐山打人案,主犯叫陈继志,是9个嫌犯(7男2女)中唯一被警方特意点名的。施暴时,监控录像显示,他着绿色长袖上衣、灰裤白鞋,是中年人。中年人骚扰姑娘,摸女生的后背(接连骚扰两次),被拒后恼羞成怒,猛扇女生一巴掌;女生和同伴反抗,被他猛地推倒,陈继志的同犯冲进来,问都不问,抡起椅子对着女生同伴就砸,然后,三个壮汉揪着女生的头发拖到店外踹。△这个截图里,殴打已经持续了2分多钟。当时同在店内的李由(化名)目击了殴打的全过程——男的(骚扰)没得逞,就给了女生一巴掌,打得很重。男的把白衣服的女生拖到烧烤店外,继续打她。这个女生在地上被几个男的拳打脚踢,我印象很深刻,她浑身都是血。海先生(化名)当时正跟两位男性朋友在烧烤店室外用餐——殴打过程持续了4分钟左右,受伤4名女性中,有1人伤情严重,“救护车来了后,被打得很严重的那个女士躺在地上一直哭。”△网传受害者当晚急诊送医的图片,浑身上下都有伤,以脸部、头部最为严重。整个殴打过程极其残暴,对无冤无仇、素不相识的人,下手狠毒;打人的主要有3、4人,纯粹是在发泄情绪,对上前劝阻的人一律施加同等暴行;根本不怕人围观,仿佛不受礼法、道德约束的疯狗。△上前劝阻的女性,被猛地推倒,头磕在台阶上;后面陈继志还在对着受害者的头猛踩。严惩!对这样故意惹事生非、暴力殴打他人的嫌犯,能判几年?脑震荡一般算轻微伤!打掉7颗牙,才算重伤?受害者的伤势,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定性、嫌犯的判决。在这场殴打案里,4名女性受伤,2名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2名没有住院。目前,对受害者伤势的细节,只来自于媒体对医院的追问:11日,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伤情较重的一位“嘴部受伤,掉了几颗牙”,两名女生曾接受过口腔科的治疗。12日,两名受伤女子仍在:接受治疗,出入病房时需要借助轮椅。13日,“两名被打住院女子均已转入普通病房,不在ICU(重症监护室)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图源:澎湃新闻)在老百姓看来,打掉牙齿、坐轮椅、进ICU,妥妥的“重伤”!但伤势鉴定,是有标准的。根据最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2014年1月1日实施),伤势鉴定分三档:轻微伤、轻伤、重伤。有些看着很严重的伤,鉴定结果却是轻微伤。轻微伤连刑事案件都够不上,只能拘留10天左右+赔钱,有时甚至连赔偿都没有。这些竟然属于“轻微伤”比如——我们所说的“脑震荡”,受伤后恶心呕吐,治不好,但脑部CT查不出来,一般认定为轻微伤;头皮下血肿,头面部皮下出血挫伤,“被打得鼻青脸肿”,鉴定结果往往是轻微伤;鼻骨骨折、肋骨骨折、足骨骨折、指甲脱落,竟也属于轻微伤;外伤后听力减退(没聋)、眼球损伤影响视力(没瞎)、外伤性尿血等,也都是轻微伤。那被打掉牙齿呢?掉/折的牙齿数量,决定伤势鉴定牙齿脱落或缺损;牙槽突骨骨折;牙齿松动2枚以上或者三度松动1枚以上——轻微伤牙齿脱落或者牙折2枚以上——轻伤二级牙齿脱落或者牙折共4枚以上——轻伤一级牙齿脱落或者牙折共7枚以上——重伤二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2014年1月1日实施),牙齿松动/掉折,治疗起来很麻烦的,又疼又贵。要1人轻伤/2人轻微伤,才能够上刑事案件,才能判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轻微伤/轻伤,只能判3年/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只有重伤,才能判到3-10年有期徒刑。也就是说,不考虑其他损伤,4个姑娘,要其中一人掉/折了7颗牙,才能把这件事往“严惩”的方向推。这样想很不好,我们都希望受害者平安,但也希望坏人能被严惩。是谁把坏人一步步纵容至此?!这件事最令人绝望的是,你代入受害者只能任人宰割,代入旁观者也不敢见义勇为。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法律。但恶意殴打他人,却不被严惩的案例,发生过不止一次,给大众留下了阴影:被打的人还没出院,打人的已经出了派出所。比如2020年发生在浙江台州的案例:25岁姑娘因拒绝骚扰,被陌生男人喊上同伴围殴致昏迷,住院15天,鉴定为轻微伤。4个打人的,因“但尚不构成刑事犯罪”,分别被处以行政拘留13日或10日的处罚。△25岁女子夜宵摊拒性骚扰遭围殴续
2022年6月15日
其他

21岁上海男大学生“下药”女同学,迷奸还是另有所图?该成分超市饮料就有!

过去,我们似乎很难把“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生下药”等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但这么离谱的事,它就是发生了。6月12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名女生在图书馆自习时,咖啡杯里竟被一名男生尹某投放了异物。报警后,21岁的尹某被警察带走,后来也承认了这个行为。想想也后背发凉。除了酒吧、夜店,连学校图书馆这样的地方,都有人敢公然下药,挑战底线。我们身边,还有多少未知的危险?还有很多人关注的是,尹某是出于什么意图?会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他下的到底是不是迷药?这么容易购买的吗?细思极恐,下药人竟是“好学生”?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觉得,女生的警惕心太强了,万幸。图书馆里,女生回到座位后,喝了一口咖啡,已经觉得味道异样,随后立刻向保卫处报告。查看监控后,发生事情果真不一般。原来尹某投放完异物后,竟然还坐在她的后面观察喝没喝。她起身去卫生间倒咖啡时,男生也一路跟随。而且仔细想想,其实近一周,尹某就在她身边打转,伺机行动……更反差的是,据网友爆料,尹某还是集保送生、新生发言代表、大学班长等一系列标签的优秀学霸。真是绝了。“好学生”到底为什么要下药?据上海松江警方通报,尹某承认在女生咖啡杯中投放了半片牛磺酸泡腾片,该泡腾片系从网上购买。而网传的泡腾片,长这样↓↓一看包装和字眼,就觉得不对劲,低俗色情,长得太像用来做某种坏事的“迷药”了。不过,究竟里面的成分是否有特殊效果,还得等官方调查。目前,相关物证已经送专业技术部门检验,相关调查工作在进一步开展中。只能说,现在无论在哪,都得多留个心眼了。牛磺酸产品,专打色情擦边球?在这个事件中,绝对明确的是,尹某下的是牛磺酸泡腾片。牛磺酸泡腾片,一般含有牛磺酸、咖啡因、烟酰胺、维生素b1b2等成分,属于普通保健食品,有缓解疲劳、镇痛、解热等作用。图源:壹图网而且,牛磺酸并非什么罕见成分。牛磺酸是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也就是说,人体内可以合成牛磺酸。在鱼类、甲壳类及软体类海产品中,牛磺酸含量都是很丰富的。一般情况下,从食物中摄取的牛磺酸已足够身体需要。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过度运动、工作等,由食物提供的的牛磺酸不够用了,人就容易出现疲劳、头晕等症状。图源:壹图网于是,一些功能性提神抗疲劳饮料就抓住这点,比如很多人都喝过的X鹏、X牛等,当中就添加了牛磺酸。不过,添加量是否足以实现抗疲劳的功效,目前没有相关可靠的数据支持。那除此之外,牛磺酸还是不是一种“迷药”、“催情药”呢?可以说是无稽之谈了。目前没有研究证明,牛磺酸和性功能相关。但有一危害就是,过量服用会对人体的神经中枢产生影响。奇怪的是,个别牛磺酸产品,没有催情的效果,却一直打着色情的擦边球来售卖。记者在电商平台输入“牛磺酸”关键词检索产品,前一两页还算正常,出来的都是保健品。越到后面,就越不对劲。一些产品在介绍上,使用了“狂乱之夜”、“猎色”、“为爱而战、为情而动”、“伟姐”、“欲汝”……等等词汇。宣传中,充斥着大量低俗色情的内容,还承诺“保密发货”,目的不纯啊。理论上,这是一种虚假宣传。目前很多这种擦边球产品已经下架。那下药的尹某,是不是看到了这样的宣传效果才买的?下药后,他又想干嘛?总不能是给人家女生提提神吧?只能说他是又蠢又坏了。买到催情假药,那最终会怎么判?实际上,市面上买到的“催情药”,一般都是虚假宣传。如果是真,那么就是添加了违禁成分,比如麻醉药物、精神类药物、毒品。注意,脱离医学目的使用,买卖同罪。比如七氟烷。这是一种吸入式麻醉剂,液体无色澄清。2021年1月,广东佛山,一名毕业不久的女员工,被已婚男主管带去酒店。结果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男主管为了让她不能反抗,对她使用了七氟烷。最终,女员工死于七氟烷中毒致急性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男主管二审维持无期徒刑。比如三唑仑。2020年7月,方某和别的男人一起预谋,想迷奸自己的妻子。他趁妻子没注意,就把含有三唑仑成分的精神类药物放入她喝的中药中。妻子陷入昏迷后,这两个男人先后对她实施了强奸。后来,这两人,连同提供药物的龚某,都被判了强奸罪。那这次,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男生,买到了“假药”,又会怎么判呢?网上有人认为,无论投放的是什么,只要未经他人允许,即便是白砂糖也不行。而律师解读,这个事件,需要根据投放异物的属性,以及投放目的,来判断。比如,虽然买到的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催情药”,但如果男生以为自己下的就是“催情药”,目的是故意伤害或意图发生关系,那么可能构成强奸罪未遂。所以,尹某的主观目的是什么,就显得很关键了。如果他说,自己只是开玩笑取乐,很难当成犯罪来处理。具体结果如何,更多细节就要等官方的调查和取证了。请记住,警惕一切来路不明的食品、饮料、药片、药丸!出门在外多留个心眼人心难测!记者
2022年6月14日
其他

板蓝根和夏桑菊,到底有啥不同?什么情况吃才对?

说到家中常备药,板蓝根和夏桑菊必定拥有一席之地。但这两种中药颗粒冲剂,不管味道还是功效,都比较相似,常常让人混淆。它们的用法,会有什么不同吗?为此,我们请教了广州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谭汉添药师,听听他怎么解释。受访专家:谭汉添广州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2年6月13日
其他

空调吹一整晚,结果落枕了!一条毛巾就搞定!起痱子、腰酸痛,这招都管用

来源:家庭医生(jtys1983)不知道吧,一条日常用的毛巾,加一点热水,就能完成一项最实用的理疗——热敷。热敷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它可使局部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起到消肿、祛湿散寒、减轻疼痛、消除疲劳的作用。热敷中传递的热量,还可使皮肤毛孔张开,帮助汗腺分泌和疏散,促进身体散热。本文作者
2022年6月12日
其他

超260万例,中国台湾疫情失控,儿童死亡率超过日韩,与病毒“共存”失败了?

中国台湾,正打算逐步走上与病毒“共存”的道路。与此同时,疫情形势并不乐观。比如这段时间,每百万人新增病例数超过3000,是美国的10倍,目前累计确诊超260万例。明星艺人陆续确诊,台北市长确诊,领导人办公楼竟有15%的确诊病例。可见台湾疫情有多严重。根据新加坡、韩国的经验,要共存,病例数激增是正常现象。但诡异的是,中国台湾的儿童新冠死亡率出奇地高。现在,网上很多人都嚷嚷着共存。但是,正如台湾,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一旦放开,将面临什么样的结果?与病毒共存后,“很多孩子走了”5月23日,台湾地区公布40例死亡病例,其中包含2名儿童,年龄分别为1岁和3岁,都没有慢性病。死亡当天,1岁男婴正在午睡,之后,家人发现怎么也叫不醒,赶紧送医,但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心跳,急救无效,死因是新冠肺炎。另一名3岁男童从5月16日开始发烧,快筛呈阳性,5月17日烧到41.3℃,四肢发紫。被送到急诊时,已经丧失意识,四肢痉挛抽搐,头部僵硬,有肺炎和脑水肿情形,合并严重脑炎缺氧神经性休克。医院用了瑞德西韦和其他降脑压药物急救,但3天后,男童病况恶化,不幸离世。△等待PCR的家长与孩童。记者曾原信/摄影类似的个案并不少见。孩子们感染新冠后,情况太糟糕了。根据统计,目前台湾12岁以下儿童重症共累计39例,其中17人脑炎、8人肺炎、3人败血症、4人哮吼,5人家中死亡。重症个案中,有17人死亡,5人合并脑炎、4人肺炎、2人败血症。很多孩子出现急性脑炎、猛爆性脑水肿、严重脑病变等神经学重症,这是境外较为少见的。截至目前,中国台湾的儿童染疫死亡率,已经高于日韩。5月25日,台湾艺人郭彦均分享了与医护朋友的对话,医护朋友说道:“小孩越来越惨”“看到这么多孩子,就这样走”。短短两句话,是医生一个多月来,天天在病房救人的深切感悟。台湾疫情崩溃因为压根没准备好“共存”6月9日,台湾地区新增新冠死亡病例211例,再创新高。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地区感染致死率为千分之1.05,突破“死亡防线”。死亡数平均每13天就翻倍,增速全球第二。为什么台湾这波疫情的死亡率偏高?主要是因为,没做好准备,就匆匆喊着要“共存”。△新北市某大型医院的急诊室外,医护先将病患推进设置在户外的等待区。图源:台湾联合新闻网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为什么睡觉会打呼噜?这种打鼾声,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睡梦中猝死,谁是凶手?意外竟可能源于打鼾。张湘民教授遇到过许多患者,因睡眠昏迷而送医抢救。这些人,都长期睡觉打呼噜。受访专家
2022年6月9日
其他

这种致癌细菌,中国超7亿人携带!背后有哪些营销骚操作?你被收割了吗?

有小伙伴私信问我们:最近自己长痘又口臭,女朋友都不敢亲了,是不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了?一问,原来是看了热搜。是的,幽门螺杆菌又又又一次上了热搜。我记录了一下,6个月近20个热搜,最高阅读量达5.9亿,流量高到堪比明星。网上铺天盖地都是这样的信息——《超过一半中国人感染这种细菌!》《幽门螺杆菌,可致癌》《一人得病,全家感染!》《接吻会传染幽门螺杆菌》…………“胃癌”“全家感染”“容易感染”,这些字眼,无一能让人淡定。再去某红书逛逛,现在的年轻人们,都在跟幽门螺杆菌作战。吃抗生素的、磕益生菌的、用抗幽牙膏的......一片火热。但我的医学专业背景和媒体职业本能告诉我,这不正常。怀疑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也是走向暴打消费主义陷阱的第一步。没想到,这一挖,还真挖出了点东西。幽门螺杆菌引发全民焦虑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菌如其名,呈螺旋状,拖着几根鞭毛,定居在胃部。研究显示,它可以通过引起慢性胃炎,最后让人得胃癌。△图源:壹图网2022年1月,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将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列为明确致癌物。问题来了,可能致癌的东西很多,却很少有像幽门螺杆菌这样,能在年轻人中制造出如此广泛的焦虑。有些人,并没有胀气、胃痛等症状,看到别人满世界分享如何抗幽,感觉感染风险无处不在:聚餐、接吻、吃外卖......越看越觉得自己有病。不夸张,口臭也就罢了,我在某红书上看到,有人长痘、拉肚子、便秘、失眠、黑眼圈、月经不调、尿黄、男人那个啥功能不行等等,都怀疑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遇病不决,幽门螺杆菌。一个医学问题,硬生生被折腾成了玄学。年轻人愈发焦虑,哎,这么巧,解决办法就来了。抗幽就吃益生菌?幽门螺杆菌背后的营销骚操作在众多抗幽益生菌中,最知名的是罗伊氏乳杆菌DSM17648。该菌种是德国一家微生物研究公司于2002年,从微生物菌种库中筛选出来的。在相关抗幽产品的宣传中,商家主要引用了2篇研究报告。一篇是2013年发表在Nutrients杂志的《人类控制幽门螺杆菌的新方法——灭活罗伊氏乳杆菌
2022年6月8日
其他

人传人!1人被咬,3人感染后身亡,毒虫出没,夺命狂魔!一个动作能救命

大家还记得蜱(pí)虫吗?之前,我们科普了被蜱虫叮咬的严重后果:感染病毒、器官衰竭、呕血等。现在,更可怕的情况出现了。人被蜱虫咬后,竟会将病毒传给身边人。在河南信阳市,有3位老人因患上“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先后不治去世,还有1位老人正在接受治疗。为何他们都得了同一种病?难道又有新病毒?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曾与同村老人黄城(化名)发生过密切接触。而黄城此前因被蜱虫叮咬,被确诊为“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后,病情危急,抢救无效,不幸离世。然而,“蜱虫病”传人事件很少见,这4位老人是怎么感染的?黄城又是怎么遇上蜱虫的?一名老人被蜱虫咬后去世3人参加葬礼后,也离奇身亡每年春夏季,天气变热,蜱虫出没,被咬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河南信阳,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黄城也被咬了。被蜱虫咬后,有些人可能不痛不痒,毫无察觉。但有些人会觉得瘙痒,还可能出现发热、全身无力,头痛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很不幸,黄城正是后者。被咬后,黄城高烧不退,开始以为是重感冒,去县城医院治疗,并无好转。之后,黄城被转到信阳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该病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蜱虫传播,所以俗称“蜱虫病”。轻者多可自愈,重者甚至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再拖延,结果就是死亡。黄城便由于病情危急,抢救也无力回天,于5月5日去世。△图源:壹图网临床上,被蜱虫叮咬后致死的病例并不少见。自2008年到2010年9月9日,山东累计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82例,死亡13例。因此,黄城的离世,一开始并未引起大范围关注,只有同村人、亲友得知。根据当地风俗,入葬前要给逝者净身穿寿衣。于是,5月6日,应黄城家人的请求,黄骅(化名)等人前往黄城家帮忙,葬礼顺利举行了。但之后发生的事情,让当地疾控人员也介入调查了。5月11日,黄骅出现身体不适,“感觉走路没劲,还发低烧”。黄骅和家人以为是寻常疾病,并未放在心上,谁知,黄骅很快开始发高烧,在私人诊所输液后,仍未好转。5月15日,黄骅被送入信阳990医院就诊,经多项检查后,确诊为
2022年6月1日
其他

6.5万儿童死亡、有孩子血管如老人!二手烟太“毒”,想戒烟,真那么难吗?

●对孕妇二手烟中的有毒物被孕妇吸入肺部后,可经肺泡进入血液,接着,血液会把它们输送到全身,并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使胎儿引发不良妊娠的后果,如发育迟缓、胎儿缺氧、大脑受损、早产、胎儿死亡等。
2022年5月31日
其他

广东迎来“龙舟水”!雨后千万别碰这种蜗牛,会引发脑膜炎,严重可致死

2非洲大蜗牛南方地区雨后的草地上,还会出现一些特别大的蜗牛,如下图↓↓↓△图源:壹图网有些人出于好奇,会拿在手里把玩,有些人会把大蜗牛拿回家当宠物,有些人甚至想捡回家煮熟当菜吃。
2022年5月28日
其他

全身长脓疱、皮肤溃烂,像“天花”!全球多国突发猴痘疫情,会传入中国吗?

“罕见”的、人传人能力“有限”的病毒了,而是正在成为继天花病毒之后,“将在人类中流行的一种重要的痘病毒。猴痘病毒会传入中国吗?我们该如何预防?猴痘病例出现后,最先有动作的是比利时。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女子为与情人生活,多次给饮酒丈夫喂头孢谋杀!“头孢+酒”到底有多毒?

来源:家庭医生(jtys1983)都说电视剧来源于生活,这话颇有几分道理。前段时间,河南一对夫妻就上演了现实版“大郎,该吃药了”。4月21日,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河南正阳县一女子为达到与情人共同生活的目的,准备合谋杀掉其老公。△中国裁判文书网截图2021年4月至5月,女子与情人多次购买头孢药物,并在其丈夫饮酒时,将头孢药物放饭里,欲致丈夫死亡。案发后,两人被逮捕,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决2人有期徒刑二年。你说这是何必呢?出轨了,可以选择离婚,为啥要置人于死地呢?话说回来,这二人也算是高智商犯罪了,没有直接买毒药下毒,而是利用了一种不容易被人察觉的方式进行,看得出来,是做过一番功课的。因为即便是到现在,仍然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头孢+酒”的厉害,很多人会误吃,导致中毒。几分钟内,人就没了“头孢+酒”这个关键词,刺痛了众多医生的神经。现实中他们抢救过太多太多太多这样的人,也有人眼睁睁救不回来。他们的惊险经历@荣去年我自己也遭遇一次,牙髓炎犯了,痛得厉害,口服2粒头孢克洛。不到10分钟,手、上臂奇痒、看东西模糊、脑子发虚,面色紫绀,肿胀,赶快吃扑尔敏,无效。马上到护士站自己给自己下医嘱,喊别的医生来。过后庆幸自己就在院内,抢救及时。@wind
2022年5月23日
其他

嚯!耳屎这么有用,别老是去掏!

你是如何对待耳屎的?爱掏不掏很随意?有人隔三差五就要捣一下耳朵,才感觉舒爽;也有人为了美好形象,容不下耳朵里的一点异物。陈穗俊医师表示,耳屎不是废物,不用天天掏。受访专家陈穗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学分会耳科学组组长)
2022年5月22日
其他

恐怖!23岁姑娘骑车被“割喉”!这种利器比刀还快,生活中很常见

2022年4月,江苏,赵女士骑车回家途中,突然被风筝线一勒,留下了一道长约10厘米的伤口。(幸好她当时骑车速度慢)2
2022年5月17日
其他

3岁男童掉进下水道,失踪近90个小时!暴雨天,井盖“吃人”到底有多危险

2020年4月5日,湖北咸宁某广场上,一名7岁男孩在放风筝时,不慎掉入井中溺亡。事故原因——人为私自打开了井盖。当时,附近一家汽车服务店,为了清淤排污,就擅自打开了井盖,却没有放任何的警示标志。3
2022年5月16日
其他

湖南楼房倒塌,5人遇难,39人失联!有人被困88小时,奇迹生还,因为一个保命点

据该倒塌事故新闻发布会介绍,这栋楼房,一共有8层。其中1楼为门面(有一家麻辣烫和奶茶店),2楼为饭店,3楼为放映咖啡馆,4、5、6楼为家庭旅馆,7、8楼为自住房。
2022年5月5日
其他

智齿不疼,要不要拔呢?

智齿的大名叫第三磨牙。只不过因为是在20岁左右萌出,这时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年纪,所以才有了智齿这个外号,它跟智慧可没什么关系。长得七扭八歪的智齿,不用等到牙疼,该拔就拔。智齿就是个破坏分子,经常以各种姿势存在:向前倾斜,向侧面倾斜,甚至还有倒立的。大多数情况下,智齿向前倾斜生长,排挤它前面的兄弟,也就是第二磨牙。这个被挤的第二磨牙就很惨了。我们刷牙时,很难刷到被挤的部位,时间长了,第二磨牙兄弟就被挤出龋齿了。不仅如此,因为智齿是挤着长的,不能完全萌出,就和周围包裹的牙龈之间形成了一个“口袋”。我们平时吃饭的食物残渣很容易掉进“口袋”里,很难被清洁出来,日积月累就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诱发智齿冠周炎。智齿冠周炎会引起疼痛,就是平常说的智齿发炎了。并且,智齿发炎时不时就来一次,会疼得人合不上嘴。还有,因为智齿位置靠后,长得又歪歪扭扭,刷牙也很难清干净,本身也会变成龋齿,引起疼痛,甚至出现牙髓炎。而又因智齿的形态和位置,很难进行治疗,最终结局还是要拔掉。所以,还是早点拔了省心。如果我的智齿完全萌出,而且非常周正,是不是就不用拔除了?这个要看,是不是上下对侧都有智齿。比如下面有正位萌出的智齿,上面也有,而且两颗牙咬合还可以,那可以保留,平常要注意好好刷牙。如果下面有上面没有,或下面没有上面有,那还是建议拔除。因为智齿没有和它相抗衡的牙,没有了制约,它就会过度萌出,会使劲往外钻。这一钻,它旁边的第二磨牙兄弟又遭罪了,因为两颗牙之间的间隙发生了改变,影响了咬合,很容易出现塞牙。长期塞牙的结果之一就是,两颗牙之间发生龋齿。既然大部分智齿扮演的是反面角色,那就直接拔掉吧,听说拔智齿瘦脸呢。这个“听说”完全不可信,因为脸下部的大小主要是由下颌骨决定的。长智齿的时候,下颌骨已经发育成熟了,少一颗智齿,脸是不会变小的。所以,拔不拔智齿,还是要听专业医生的建议,能留就留,不能留就尽早拔除,以绝后患。拔不拔要看长得周不周正要看上下有无都长疫情前沿点击关注中国家庭医生视频号👇作者
2022年5月3日
其他

1名儿童死亡,17人肝脏移植…“不明肝炎”全球蔓延,新病毒还是新冠后遗症?

不明病因、多国报告、急性肝炎、儿童......这些词叠加在一起,让人心慌。据世卫组织4月23日通报,近期引发全球关注的不明来源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累计已有至少12个国家报告了169例。英国首当其冲,114例,西班牙13,以色列12,美国9,丹麦6......然后,4月25日,日本报道出现首例。1名儿童死亡,17名需要肝脏移植。太恐怖了!是新型传染病,还是“后新冠病毒感染综合症”?英国一3岁患儿感染父亲捐肝救命看完下面这个3岁小女孩的案例,你可能会感到毛骨悚然:这个“不明肝炎”,太危险了!据英国天空新闻(sky
2022年4月27日
其他

飞蚁来了,广东人麻了!外地人:没见过这场面,简直像生化危机……

因为身体就像蚂蚁一样,但长着翅膀,又被叫做“飞蚁”,总爱在雨后倾巢而出。它会在你的皮肤上爬行……会突然掉进你的饭碗里……撩一撩头发,可能还会抓下几只尸体……每次看到,都让人头皮发麻。
2022年4月24日
其他

连花清瘟预防新冠?炒作、资本...到底在争什么?

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连花清瘟已经火到了海外。中国大使馆发给海外留学生的健康包里有它。许多人给国外亲友寄口罩的同时,也不忘捎上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但在走红的同时,连花清瘟也面临争议不断。上个周末,关于连花清瘟的争论,可谓是热火朝天。
2022年4月19日
其他

男子查出肺癌早期,三年后去世!抽烟多了,肺太差,医生也无能为力……

专家作者:刘宏炜■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控烟学组成员年底整理柜子时,看到了一面锦旗,不由得想起送我这面锦旗的病人老何。
2022年4月13日
其他

四月宁可不吃肉,也要吃这2种“养肝米”、“补血米”!滋补赛人参,通便补肾也是一绝

来源:家庭医生(jtys1983)我们每天的主食,不是面,就是米,这样说没人反对吧?一天三顿,都离不开米和面的供养,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吃饱就行,压根没在意过刻意地搭配一下~其实,米不仅仅能饱腹,吃对了也能养人。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适合从现在到5月适合吃的米——春要养肝这种“养肝米”隔三差五吃一吃春天养生的头等事就是养肝,但有的人比较懒,可能枸杞泡个水都觉得麻烦。但是饭总要吃吧,不如把平时吃的米换一换,吃饭的同时也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何乐而不为?那到底是什么米呢?黑米!图源:壹图网没想到吧?黑米以其“补肾”的功效被人们所熟知,但没几个人知道,黑米对肝脏还有好处。古农医书记载,黑米滋阴补肾暖胃,还有清肝润肠之功;《本草纲目》记载,黑米健脾护肝、养肝明目;现代医学也证实,黑米健脾暖肝。不过,黑米因其色对应肾,所以补肾作用一直被大家所津津乐道,养肝护肝清肝却没在人们心中占据一地。黑米其实很不简单,从它的别称“药米”、“长寿米”就可见一斑。黑米养生食谱推荐简单做法:红糖黑米粥、牛奶黑米粥适量黑米洗净,最好提前一晚泡上比较好煮烂,熬烂后放入红糖调味,再煮上一会即可。对于小孩来说,黑米口感稍为粗糙,因此可以加入牛奶同煮,既能调和口感,又有更丰富的营养。图源:壹图网风味做法:桂圆红枣黑米粥把黑米、红枣、桂圆同熬,可加一点白米调和口感,熬好后加入一点冰糖、桂花调味。桂圆能养心安神,春天如果觉得心烦睡不好觉、心绪不佳可以适量吃桂圆,顺便还能补脾健胃。红枣除了调味,还有补气血、补脾胃,宁心安神。实验证明,给肝功能差的人喝红枣水,持续一周能增加人体血清蛋白含量,进而达到保肝养肝的功效。春宜补血这种“补血米”没事吃一吃米中能补血的,除了黑米,还有紫米。紫米有“药谷”之称,性温味甘,益气补血、暖胃健脾、滋补肝肾。春天的气温最为多变,一会是短袖,一会又要穿薄羽绒了,因此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很不友好。紫米的抗氧化成分出众,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对心脑血管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紫米养生食谱推荐紫米饭团紫米蒸好后,把生菜切碎,先在模具中铺一层紫米按压,放入生菜、植物香松及一点沙拉酱,再放紫米填满,模具压一压就好了。图源:壹图网紫米馒头用料理机把紫米打成粉,混合面粉、温水、发酵粉揉成面团,发酵至2倍大,再揉光滑,再切成小块发酵至2倍大,上锅蒸馒头即可。一次可多蒸一些,放在冰箱冷冻,吃的时候加热就好。春需祛湿这种“祛湿米”一定要吃春天不祛湿,整年不舒服。在南方,春天的外湿(环境)很严重,时不时下点雨,尤其回南天简直要命,人体很容易外感湿邪。再加上,有的人本身脾胃弱,体内湿气比较重,所以湿气无法顺利排出体外,都积聚在体内。因此,春天健脾胃、祛湿气也尤为重要。图源:壹图网大家都知道,薏米是响当当的祛湿米,很多人还总是给自己泡水喝,但并没觉得有什么明显的祛湿效果。是因为你没做对。只有你对薏米做一件事,祛湿才会更有效。把薏米炒熟再煮粥或者泡水,祛湿效果更好。如果薏米再加上红小豆,那更是锦上添花。如何炒:生薏米洗干净,放锅中文火翻炒,表面泛起微黄即可。图源:壹图网提醒:生薏米和熟薏米都有祛湿的功效,生薏米更适合热性体质的人,炒熟的薏米性温和,则更适合寒性体质的人。另外,在熬薏米红小豆粥时,千万千万别放大米,因为大米会让人产生湿气,会减弱祛湿的功效。薏米养生食谱推荐薏米红豆山药粥湿气缠身,脾胃定虚。所以祛湿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健脾胃。薏米虽能健脾胃,但重在利水渗湿,因此加入一些味甘性平的食材来补脾胃最好。平补脾胃的食材有山药、芡实、茯苓。不管是黑米、紫米还是薏米,都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属于五谷杂粮中的”粗粮“,而非精米,因此时不时吃一吃,有着通便的作用。健康资讯点击关注中国家庭医生视频号👇编辑
2022年4月12日
其他

为啥女人先胖腿,男人先胖肚?肚子上的肉咋那么难减?原来是有诀窍的

没别的,只怪那天气啊,我身上的肥肉还没准备好见人,你就给我飙到了三十几度!图源/壹图网原来歌曲里唱的都是真的:春天春天悄悄过去,留下一身膘~压心底,压心底,体重出卖你~
2022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