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微刊

其他

会议 | 第九届韵律语法研究国际研讨会

Word和PDF文档各一份)发至会务组邮箱icpg9USF@gmail.com。电子邮件题目请标明“ICPG9+第一作者姓名+第一作者单位”。本届会议不接受其他方式的投稿。6.
2023年2月18日
其他

卢烈红:禅宗语录中“在”字句的发展及相关问题析论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语言学家卢烈红先生因病于2023年1月13日在武汉逝世,享年63岁。本刊转载卢烈红先生《禅宗语录中“在”字句的发展及相关问题析论》一文(原载于《语言学论丛》第57辑,2018年),以表达我们对卢烈红先生的深切悼念。
2023年1月14日
其他

讣告 | 沉痛悼念郭锡良先生

沉痛悼念郭锡良先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郭锡良先生因病于2022年12月30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郭锡良先生1930年9月22日出生于湖南衡山,自幼受到传统的启蒙教育。1950年考入湖南大学,后转入武汉大学,1954年毕业保送至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教书育人、著书治学上得到了大师的耳提面命。1958年毕业留校,1986年评为教授,1990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77年至1993年历任古代汉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94年至1999年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郭锡良先生长期担任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评奖委员会主任、中国训诂学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兼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音韵学会顾问、《语言学论丛》《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编委、《中国语言学》辑刊主编等。郭锡良先生毕生致力于汉语史研究与教学,其研究领域包括汉语语音史、语法史、词汇史、文学语言史、古音学、文字学、训诂学、词典学、方言学以及汉藏诸语言的比较研究等。他先后参与或主持编写了三部《古代汉语》教材,著有《汉字知识》《汉字古音手册》《汉字古音表稿》《汉语史论集》《汉语研究存稿》等著作十多种,发表了《韩愈在文学语言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先秦语气词新探》《试论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体系》《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殷商时代音系初探》《汉藏诸语言比较研究刍议》等论文百余篇。郭锡良先生前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影响了数代学人,八十年代主要致力于古汉语语法体系的构建,九十年代以后的学术重点转向先秦汉语语法的历史发展研究,2000年退休后他的主要学术兴趣转向上古音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增订《汉字古音手册》,并以八十八岁高龄出版了《汉字古音表稿》,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郭锡良先生在北大中文系任教五十余载,开设汉语史、古代汉语、《马氏文通》研读、文字学、《说文解字》研读、古音研究等课程,在教学方面精益求精,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培养了大批文史研究与语言学研究人才。郭锡良先生博古通今,治学严谨,融汇古今中外,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浮夸迷信,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他为人正直无私,行事光明磊落,堪称学界楷模,深受国内外同行的尊敬和爱戴。郭锡良先生的逝世不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重大损失,也是汉语史学界、语言学界的重大损失。遵照郭锡良先生家属意愿,丧事一切从简。社会各界唁文、挽联敬请电邮至zhongwenxi@pku.edu.cn。沉痛悼念郭锡良先生!郭锡良先生千古!北京大学中文系2022年12月30日关于郭锡良先生治丧活动的说明一、因目前疫情影响,并尊重家属意愿,郭锡良先生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无法接受花圈花篮。敬乞各界友人谅宥。如有唁文、挽联或纪念文章,敬请电邮至:zhongwenxi@pku.edu.cn二、拟于2023年9月举办郭锡良先生追思会暨学术研讨会,届时诚邀学界同道、亲朋好友光临,共同缅怀郭锡良先生。具体安排后续再行奉告。
2022年12月30日
其他

孫玉文:關於岑參中“參”的讀音答友人

pronunciation(原载《簡牘學與出土文獻研究》第一輯,商務印書舘,2022年11月)排版:黄选平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汪锋:《闽南方言的历史比较及语音构拟》序

张静芬著《闽南方言的历史比较及语音构拟》已于2022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下文为汪锋教授为此书所作序言。《闽南方言的历史比较及语音构拟》序汪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讲座丨卢烈红:关于“好”字祈使句的几个问题

15:10-17:00地点一教102主办单位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线上参与方式腾讯会议:419
2021年6月15日
其他

资讯|汉语研究的材料与方法——第二届汉语语言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

漢語研究的材料與方法第二屆漢語語言學前沿問題國際論壇論壇概要
2021年5月13日
其他

讲座丨华学诚:王力学派及其研究

15:10-17:00地点一教102主办单位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线上参与方式腾讯会议:441
2021年5月11日
其他

会议 | 第二十一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暨纪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视频讨论会

第二十一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暨纪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视频讨论会会议概况活动日程2020年12月4日、5日、6日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中国语文》编辑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更多详情关注“语言学微刊”公众号人物生平朱德熙先生,江苏苏州人,1920年12月3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39年至1945年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师从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毕业后,先后任教于昆明中法大学中文系、清华大学中文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赴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任教,是新中国派出的第一位对外汉语教师。1955年回国,此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1979年晋升教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会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并历任第六和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朱德熙先生在汉语语法和古文字研究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国际汉语教育、语文教育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1992年7月19日,因病逝世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院,享年72岁。代表著作《语法修辞讲话》(与吕叔湘合著),开明书店,1952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语法丛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语法分析讲稿》,商务印书馆,2010年《华语教材》,商务印书馆,2021年(拟)会议议程12月5日上午
2020年12月1日
其他

会议 | 2020年历史语言学青年学者论坛

2020年历史语言学青年学者论坛会议概况主办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研究平台时间2020年10月31日—11月1日平台在线会议腾讯会议ID:643
2020年10月29日
其他

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下)

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文丨王力前文参见“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上)”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上);“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中)”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中)
2020年3月31日
其他

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中)

我在这篇文章里不想批评某一位注释家,也不是批评某一部书(一二处错误也不一定就降低了全书的价值)。举例都是顺手拈来的,所以不必注明出处。
2020年3月30日
其他

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上)

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文丨王力为着发展祖国的文化,我们必须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吸收其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而要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就必须先读懂古书。现在高等学校文科许多专业所订的教学方案中,都以“能阅读中国古籍”“能够阅读一般古籍"、“能阅读中国古典哲学文献"等,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古籍的注释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了。注释上的问题,牵涉的面很广,不仅是语言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各方面的专门知识,所以古籍的注释工作应该由各方面的专家们担负起来。在自然科学中,有关天文、数学生物学、医学等古籍,当然由自然科学家来注释;在哲学、社会科学中,有关文学、史学、哲学的古籍,也应该由文学专家、史学专家、哲学专家来注释。但是其中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语言问题。必须正确地了解古人的语言,我们所作的解释才是正确的,否则即使把句子讲通了,也可能只是注释人自己的意思,而不是古人的原意。因此,训诂学的重要性,就被提到日程上来了。训诂学是中国很古老的一门学问。前人把“小学”分为文字、音韵、训诂三个部门,而训诂一门则以讲述故训为目的。训诂一类的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搜集和保存“故训",很少参加作者的意见。到了清代,训诂学稍稍超出了故训的范围,也就是注意到文字、音韵、训诂三方面之间的联系。按照现代的科学系统来说,训诂学是语文学的一个部门,它是从语言角度去研究古典文献的。训诂学有它的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清代有些学者不甘心墨守训诂学的成规,从古音通假等方面对古籍进行研究,获得了不少新的成就,但也引起了不少的流弊。自从胡适提出了“大胆假设,细心求证”的实用主义观点,许多人受了他的影响,抛弃了清代学者朴学的优点,而在前人主观臆测的缺点上变本加厉,以达到实用主义的目的。于是大禹变成了一条虫,墨子变成了印度人!训诂学上的实用主义,至今没有受到应得的批判。在这一篇文章里,不可能全面地讨论训诂学上存在的问题,也不是专门批判训诂学中的实用主义,只是把我最近在工作中产生的一些感想,随便提出来谈谈。我觉得,古籍中的注释虽然是零碎的,但是也往往表现着注释家的学术观点特别是治学方法。所以值得提出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来讨论。
2020年3月29日
其他

孙玉文:说“瘟疫”中“瘟”的语源

去冬今春,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肆虐我学习、工作达二十七年之久的武汉,毗邻武汉的黄冈是我的家乡,也成为重灾区。这种瘟疫的传播力极强,迅速蔓延至全国乃至全球,令人忧心忡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都奉献爱心,冒着生命危险,有力地支援湖北的抗灾,我感佩不已,期待早日战胜瘟疫。由于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和这一次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因此我对于瘟疫有了比较直接的印象。我想知道历史上“瘟疫”的“瘟”的来历,于是在家隔离期间,查阅了一些资料,得出“瘟疫”的“瘟”是“温热”的“温”的滋生词的结论。一先秦人早已发现了瘟疫,当时叫“疫、疠”等。《说文》疒部:“疫,民皆疾也。从疒,役省声。”这是注意到发生疫情的地方人都会染上瘟疫,揭示了瘟疫的传染性。《山海经·西山经》:“(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郭璞注:“疠,疫病也;或曰恶创(疮)。”这个“英山”是山名,在陕西。郭璞比较倾向于作“瘟疫”讲。《左传·昭公元年》:“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那时的人还比较迷信,认为瘟疫是疠鬼在作祟,每年在一些固定的日子里举行驱疫仪式。《周礼·春官·占梦》:“季冬……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遂令始难驱疫。”郑玄注:“疫,疠鬼也。”舍萌,相当于释菜,是辞旧迎新的一种典礼。赠,驱除。难,指驱退。这种仪式不乏迷信,但是每年都举行,能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疫”,古人已经认识到,寒暑失序就会出现“疫”,这就跟气温联系在一起。《春秋繁露·五行变救》:“火有变,冬温夏寒,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赏,恶者不绌,不肖在位,贤者伏匿,则寒暑失序而民疾疫。”但是,“疫”这个词却没有跟温度联系在一起。《释名·释天》:“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这是说,“疫”来自役使的“役”,是疫鬼主使的。如果刘熙的解释符合“疫”的语源的话,那么“疫”这个词的出现反映了先民认为瘟疫是自然造成的,非人力而为。原来刘熙的话可能还不止此,《一切经音义》引《释名》有“言有鬼行役役不休也”。如果原文是这样的话,那么刘熙也认识到瘟疫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染持续的时间不短。“疠”,跟“厉”是古今字。最早写作“厉”,可以指瘟疫。《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杜预注:“厉,灾也。”这里指疫灾。还可以指恶疮等传染病。《史记·刺客列传》:“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油漆有毒,为了刺杀仇人,豫让将它涂到身上,使身上长出恶疮。豫让身上既有油漆,又有恶疮,靠近他的人,也会传染上恶疮,所以人们自然不敢靠近。这个用法后来写作“癞”。作“瘟疫”讲的“厉”后来写作“疠”。《左传·哀公元年》:“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杜预注:“疠,疾疫也。”“疠”的语源还没有弄清楚。《释名·释天》:“厉,疾气也,中人如磨厉伤物也。”刘熙说“疠”和“厉”同源,根据不一定充足,但是反映了他认识到瘟疫对人的极大危害性。这里不妨提出一点看法:“厉”原来有“凶恶,凶暴”的意义,《书·金縢》:“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旧题孔传:“厉,危。虐,暴也。”《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丑厉。”郑玄笺:“厉,恶也。”《国语·齐语》:“设之以国家之患而不疚,退问之其乡,以观其所能,而无大厉,升以为上卿之赞。”韦昭注:“厉,恶也。”也指祸乱。《诗·大雅·桑柔》:“谁生厉阶,至今为梗?”毛传:“厉,恶。”《大雅·瞻卬》:“孔填不宁,降此大厉。”毛传:“厉,恶也。”由“凶恶,凶暴”和“祸乱”的意义,发展出“瘟疫”的意义,是很自然的词义发展。当时“厉(疠)”由指一般的瘟疫,发展出“癞疮”的意义,可能经过了变韵构词,即“厉(疠)”韵母的介音部分加以改变,滋生词“癞”这个词,后人另造一个“癞”字。古人管传染病又叫“恶疾”。《说文》疒部:“疠,恶疾也。”这里的“恶疾”就是指传染病。段玉裁注释说:“按古义谓恶病,包内外言之。今义别制‘癞’字,训为恶疮;训‘疠’为疠疫。”对有恶疾的患者,古人是有隔离的措施的。但是古人有一些善良的人,他们并没有找漂亮的借口或冠冕堂皇的理由,完全抛弃患者,而是富有同情之心,体恤他们,体现了古代善人的高尚道德情操。例如西汉燕人韩婴有《韩诗故》,对《诗·周南·芣苢》的创作背景和主旨有他的见解,说:“《芣苢》,伤夫有恶疾也。”薛氏《章句》:“芣苢,臭恶之草。诗人伤其君子有恶疾,人道不通,求已不得,发愤而作,以事兴。芣苢虽臭恶乎,我犹采采而不已者,以兴君子虽有恶疾,我犹守而不离去也。”可见当时对于有传染病的人,一般人会主动跟他隔离开的,其妻子也可以跟他离婚。《列女传》卷四《蔡人之妻》记载得更详细:“蔡人之妻者,宋人之女也。既嫁于蔡,而夫有恶疾。其母将改嫁之。女曰:‘夫不幸,乃妾之不幸也,柰何去之?适人之道,一与之醮,终身不改。不幸遇恶疾,不改其意。且夫采采芣苢之草,虽其臭恶,犹始于捋采之,终于怀撷之,浸以益亲,况于夫妇之道乎?彼无大故,又不遣妾,何以得去?’终不听其母,乃作《芣苢》之诗。君子曰:‘宋女之意甚贞而一也。’”《论语·雍也》记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是孔子弟子冉耕的字,《论语》这里只是委婉地说他“有疾”,《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得更直白:“伯牛有恶疾”。这里“恶疾”就是癞病,《淮南子·精神训》说:“冉伯牛为厉。”“厉”即疠。宋邢昺《论语疏》引《淮南子》作“伯牛癞”。这个“癞(疠)”病具体指什么,有人说是麻风病,有人说是恶疮,总之都是传染病。冉耕得了这种传染病,而且病得很重,孔子并没有躲得远远的,而是去看他。当时冉耕隔离了,不好见人,他跟孔子隔着一堵墙,从窗户里面跟孔子握手。孔子很看好这位学生,哀念冉耕活不长,说这是命注定的,感叹着说,没有想到这么善良的人却染上了这么重的传染病。二将“瘟疫”的“瘟”写作“瘟”,至晚始于汉末,南北朝仍之。蔡邕《独断》:“疫神:帝颛顼有三子,生而亡去为鬼,其一者居江水,是为瘟鬼;其一者居若水,是为魍魉;其一者居人宫室枢隅处,善惊小儿。于是命方相氏,黄金四目,蒙以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常以岁竟十二月从百隶及童儿而时傩,以索宫中,驱疫鬼也。”一些辞书,最早的用例是晋代的,略晚。晋代以后,用例逐步增多。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是以断谷辟兵,厌劾鬼魅,禁御百毒,治救众疾,入山则使猛兽不犯,涉水则令蛟龙不害,经瘟疫则不畏,遇急难则隐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瘟”这个字不早于汉末,不能证明“瘟”这个词不早于汉末。一个词,不同时期可以写作不同的字,因此既要透过字去了解一个词,又不能受制于后代定型的汉字。事实上,该词最早写作“温”,先秦已经出现了。例如《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清高士宗直解:“温厉大行,火热病也。”《艺文类聚》卷四引汉应劭《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这说明,称瘟疫为“温(瘟)”,先秦已然。“瘟疫”连用,先秦可能已经出现,当时写作“温疫”,《素问·本病论》:“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张仲景《伤寒论·伤寒例》:“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疫,一本作疟。旧题汉佚名《神农本草经》:“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温疫瘴邪蛊毒。”魏晋以后用例逐步增多,开始写作“瘟疫”,但是仍有写作“温疫”的。《抱朴子·释滞》:“故行炁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金毅注译:“入瘟疫:降服瘟疫。”《杂应》:“仙人入瘟疫秘禁法,思其身为五玉。”这是“温疫”。《抱朴子·遐览》:“其经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恶鬼,温疫气,横殃飞祸。”这是“温疫”。一直到后来,还有不少人写作“温疫”的,这是继承了上古以来的用字习惯。三古人早就意识到温疫的“瘟”来自温热的“温”。温,温暖,指不冷不热。在《说文》中,“温”是指温水,水名,也就是今天贵州遵义东边的洪江。温暖的“温”,《说文》写作“昷”,皿部:“昷,仁也。从皿以食囚也。官溥说。”许慎《说文》还有多处说到“官溥”,应该是许慎同时的一位对古文字很有研究的学者,许慎对有些字的解释就采纳了他的意见。所谓“仁也”,是指待人温和仁爱。官溥为什么这样说呢?他是从字形看出来的。这个字的小篆写作上面是囚禁的“囚”字,下面是个“皿”字。怎么解释呢?官溥认为,“昷”是个会意字,“从皿以食囚也”的“皿”是器皿,象征里面盛了饭;“食”要读飤。“昷”会拿饭给囚犯吃之意。这就对人有仁爱之心了,所以官溥以为“昷”这个字是表“温和仁爱”的意思。这是很有道理的说法。“昷”字产生较晚,它的本义应该是温暖,但是造字时已经发展出“温和”的意义,于是根据这个引申义来造一个“昷”字。“温”在上古的构词活动很活跃。王力先生《同源字典》论证“温”和“郁、鬱、燠、煴”等同源,“温”和“輼”同源,都反映了这一点。因此,从“温”发展出“瘟”正是在这种构词的大背景下构造的一个新词。从“昷”声的字,有很多含有“蕴积”的意思。《文源》以为从“昷”声的字多取义于“湮郁”义。如:“煴”,郁烟也;“蕴”,积也;“醖”,酿也;“愠”,怒也;“韫”,裹也。但是瘟疫的“瘟”不可能从“蕴积”义造词。当然,你可以代古人立言,说古人认为瘟疫是邪气郁积造成的。你可以这样假设,可是你没有铁证,很多疾病都是邪气郁积已久而形成的,为什么它们不由“蕴积”的意思来造新词呢?宋郭雍《仲景伤寒补亡论》卷十八《伤寒瘟疫论》:“春病温气,与夫时行瘟疫之类,皆无根本蕴积之类,才感即发,中人浅薄,不得与寒毒蕴蓄有时而发者同论也。”这里明确指出瘟疫“无根本蕴积之类,才感即发,中人浅薄”,可见“瘟”不来源于“蕴积”义的“蕴”之类。四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所谓的“六淫”,指阴、阳、风、雨、晦、明六气太过而成为致病的主要因素,由此而生六疾。《左传·昭公元年》:“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素问·至真要大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里头有“寒疾、热疾、暑”等,都跟温度有关。古人认为人体的阴阳二气失调就会生病,但是他们往往根据各种具体的冷热之邪气给一些疾病起名。例如“暑”,本指炎热或炎热的夏季,由此发展出一个中医术语,病因“六淫”之一属阳邪,易在夏季致病。《黄帝内经·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王冰注:“阳热大盛,寒不能制,故为病日暑。”“暑暍”指中暑,王充《论衡·言毒》:“盛夏暴行,暑暍而死,热极为毒也。”“热”,本指温度高,跟“凉”和“冷”相对,因此发展指中医术语,具体可以指热邪。六气之一,为致病的因素。《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气为息,在藏为心。”王冰注:“在上则热化于天,在下则热化于地。”指热症,阳气亢盛的病症。后多指身体发烧。《左传·昭公元年》:“阴淫寒疾,阳淫热疾。”《素问·刺疟》:“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寒”,本指寒冷,因此发展指中医指引起疾病的六淫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有些疾病名称虽说不是从表示温度的一些词发展出来的,但是它们的词义中含有表示体表温度的义素。例如“㾕”,《说文》:“寒病也。”“疟”,《说文》:“寒热休作病。”段玉裁注:“谓寒与热一休一作相代也。”“痁”,《说文》:“有热疟。”段注:“有热无寒之疟也。”“瘃”,《说文》:“中寒肿覈也”;“疢”,《说文》:“热病也。”这说明,古人是拿寒温是否失调作为衡量生病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因此,“瘟疫”的“瘟”来自“温暖”的“温”完全符合“温”词义发展的规律。有人说,“瘟疫”的“瘟”最早写作“昷”,“昷”从囚、从皿,囚徒即奴隶,牢狱群居聚食,患病易互相传染,故囚徒间发生的传染病称作“昷”,至战国时开始加水旁为“温”。这说法没有确凿的证据,难以取信于人。五古人不说“瘟”来自“邪气郁积”义,他们认为瘟疫的“瘟”来自“温热”的“温”。《黄帝内经·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俱出,勿止。”王冰注:“此以热多少盛衰而为义也。阳热未盛,为寒所制,故为病曰温。阳热大盛,寒不能制,故为病曰暑。”《仲景伤寒补亡论》卷十八《瘟病》:“或有冬不伤寒,至春自伤风寒而病者,初无寒毒为之根源,不得谓之伤寒,第可名曰温病也。又或有春天行非节之气中人,长幼病状相似者,此则温气成疫也,故谓之瘟疫。”明吴昆《医方考》卷一《瘟疫门》:“冬时触冒寒气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以其阳毒最深,名曰瘟疫。寒变为温、为热,故病壮热,不恶风寒而渴也。”这里揭示了“瘟病”跟“温热、温气”的关系。古代医家,无一不认为瘟疫的“瘟”来自“温”者,这既有对前代的继承,也得之于他们对瘟疫的实际了解。古人认为,瘟疫来自温热之气,多与发烧有关,跟温热的季节没有关系。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疫疠病诸候》:“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由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这里没有说瘟疫只出现在气候温暖的时节。实际上,古书记载瘟疫一年四季都有,只是秋季稍微少一些。明末吴有性《瘟疫论·自叙》明确指出“瘟疫四时皆有”,有人说“瘟”作“疫”讲,显然跟传染病多流行于温度较高的季节有关,恐非的论。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六《纪梦门下》引《青琐商议》别集卷九:“郑内翰獬,未贵时尝病瘟疫,数日未愈,甚困。俄梦至一处若宫阙,有吏迎谒甚恭,公谓吏曰:‘吾病甚倦,烦热,思得凉浴,以清其肌。’”北宋郑獬年轻时曾经染上瘟疫,表现之一就是“烦热”。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十三《性集杂症谟》:“瘟疫本即伤寒,无非外邪之病,但染时气,而病无少長率相似者,是即瘟疫之谓。古人有云:瘟证因春时温气而发,及因郁热自内而发于外,初非寒伤于表也,故宜用辛平之剂,治与正伤寒用麻黃者不同也。此说固若近理,而实有未必然者。”这里明确指出瘟疫是因温气而产生的。清戴天章《广瘟疫论》卷一:“若瘟疫,乃天地之杂气,非臊,非腥,非焦,非腐,其触人不可名状,非鼻观精者,不能辨之。试察厕间粪气,与凶地尸气,自判然矣。辨之既明,治之毋惑。知为瘟疫而非伤寒,则凡于头痛发热诸表症,不得误用辛温发散。”可见,瘟疫和一般的伤寒都有发热的症状。因此,瘟疫的“瘟”只能是来自温热的“温”,这说明先秦时期,人们早已认识到瘟疫具有发热的症状,并且将这一认识成果用构造新词的方式固定下来,方便人们极早发现疫情。从文献中“疫”和“瘟”出现的时序上说,它们都在上古出现了。但这两个词得名的理据各异,“疫”得名强调外部影响,“瘟”强调症状表现,因此人们有了“疫”,还需要有一个“瘟”。參考文獻:黄金贵主编:《古代汉语文化百科词典》,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辞书出版社,2016年金毅:《抱朴子注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年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考辨》,商务印书馆,2015年王凤阳:《古辞辨》,中华书局,2011年王力:《同源字典》,《王力全集》第十三卷,中华书局,2014年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年2020年2月12日于五道口嘉园之天趣斋●
2020年2月16日
其他

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第十八届评奖结果揭晓

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第十八届评奖工作于2019年11月24日圆满结束。本届评奖共收到专家推荐著作24部,系列论文7种。评选委员会认真审议了每一种参选论著,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
2019年12月25日
其他

书讯 | 刘勋宁:现代汉语时态标记“了”的研究

《语言学微刊》由北大学人发起,服务于语言学学习和研究,做有立场的语言学公众平台。
2019年9月4日
其他

孫玉文:談《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的“臏”和“黥”(三)

(1)《戰國策·秦策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高誘注:“刻其顙,以墨實其中曰黥。”鮑彪注:“墨涅其顙曰黥。”這裡“顙”是“頭額”的意思。
2019年7月13日
其他

孫玉文:談《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的“臏”和“黥”(二)

這些例子,刖去腳的人都負責守門。《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孔子相衛,弟子子臯爲獄吏,刖人足,所跀者守門。”所說跟上述青銅器的情形相同。這些實物有力地證明,古代刖刑確有只截去一只腳的。
2019年7月11日
其他

孫玉文:談《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的“臏”和“黥”(一)

(2)“勞”的意思是辛苦,辛勞。《詩•大雅•民勞•序》:“《民勞》,召穆公刺厲王也。”箋:“人民勞苦,輕爲奸宄。”引申爲慰勞。《左傳•成公十一年》:“襄王勞文公,而賜之溫。”
2019年7月10日
其他

孙玉文:从出土文献和长韵段等视角看上古声调(三)

有人提出并试图论证汉语上声来自[-ʔ]韵尾,去声来自[-s]韵尾。这种学说,在上古音研究领域引起一定反响,赞同和反对者各有之。拜读了双方论著后,我总的看法是反对者的意见最为有理。[1]
2019年6月19日
其他

孙玉文:从出土文献和长韵段等视角看上古声调(二)

如果承认《诗经》以降的汉语有去声,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如果你不承认古有去声,你将无法解释这些现象。对比起来,两种学说的优劣就明显显示出来了。对于古有去声,我们下面还要从不同的视角去加以论证。
2019年6月18日
其他

孙玉文:从出土文献和长韵段等视角看上古声调(一)

去声:义、倚、丽、议|㬥、扷、校、笑|舜、窘|布、故、妬、舍|素、顾、步、暇|盗、貌|怒、諎(措)|去、夜、故|虖(呼)、故、妒、潞(露)、骂|
2019年6月17日
其他

《语言学论丛》第58辑目录及提要

《语言学微刊》由北大学人发起,服务于语言学学习和研究,做有立场的语言学公众平台。
2019年5月14日
其他

书讯|张玉金《出土战国文献动词研究》

本书是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动词理论与出土战国文献动词研究”(批准号:12YJA740110)的最终成果,获得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2016年广东省重点出版物“百部好书”
2019年3月16日
其他

书讯|中华书局 《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

古代战国文字的两次大发现都对中国学术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学者指出,孔子壁中书属于齐系文字资料,汲冢竹书属于晋系文字资料,20世纪50年代之后发现的多批竹简则几乎都是楚系文字资料。
2019年3月14日
其他

【曹先擢先生纪念专辑】曹先擢先生谈治学经验

音韵学我补了一补,心里就有点底。这其实还是不够的。如果像王力先生那么熟,《诗经韵读》、《楚辞韵读》,他拿过来就标。如果不熟,《诗经》韵脚是在最后一个字还是在倒数第二个字,你都搞不清楚。这个学问很大。
2018年11月9日
其他

第十四届全国语言学暑期高级讲习班(CLSI 14)通告及奖学金申请办法

2、学费为全日制研究生两段600元(每段300元),在职研究生和教师两段800元(每段400元)。商务印书馆将为100名录取的博士生学员提供学费奖学金。申请该奖学金者请登录商务印书馆的网站:
2018年1月26日
其他

【笔谈】唐作藩:为什么要学点音韵学

《语言学微刊》由北大学人发起,服务于语言学学习和研究,做有立场的语言学公众平台。
2016年9月23日
其他

【书目】语言学入门:从零开始

写在前面近来有很多读者反馈,希望我们能够尽快列出语言学的书目。因此,小编们决定把语言学学习过程简单粗暴地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罗列一些最重要的书目。今天我们要推出的就是“语言学入门:从零开始”。语言学是一门跨度很大的学科。简单地列一列语言学家的工作地点,语言学的多样性就呈现出来了。他们可能在丛林里,可能在实验室,可能在书房中,可能在课堂上。因此,列出一个贯穿语言学所有的研究门类的书目,不能不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如果只是想简单了解语言学的内容或理念,小编可能更倾向推荐一些知名语言学家撰写的语言学读物,比如:《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2015年11月11日
其他

【推荐】王力语言学奖获奖著作:庞光华《上古音及相关问题综合研究》(附张双棣序)

二、能多角度、多层次讨论汉语上古音没有复辅音声母的问题,有些是他人所忽略、不曾注意的,如汉字形体变迁的问题,异字同形的问题等。
201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