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科聂医生

其他

重症新冠病人该如何治疗?

所谓重症新冠病人,是指符合如下任何一条者:吸空气状态(未刻意吸氧下)的血氧饱和度≤94%呼吸频率≥30次/分钟PaO2/FiO2<300mmHg胸片提示肺浸润≥50%符合上述任何一条者,都应该考虑收入住院治疗。有一部分病人,没有上述任何一条表现,但其他指标提示,其走向重症的可能性偏大:D二聚体>1000
2022年12月29日
其他

感染新冠病毒会有怎么样的表现?

人人感染新冠病毒必将成为现实。那么感染新冠病毒后,我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随着病毒的毒力下降,疫苗的普遍接种,新冠病毒感染对个人的危害性在下降(但群体杀伤力仍偏高)。如果只看症状,3针疫苗接种后的绝大多数人(<70岁)可能就表现为感冒、流感。只是当下疫苗下,≥70岁人群的风险仍偏高。一,相当部分感染者是无症状或轻症感染多个研究都发现有相当部分感染者始终是无症状的。一项纳入95项中国和美国的研究,囊括近3000万例接受检测者(含一些儿童),发现约40.5%人始终是无症状感染[1]。这里的无症状的定义是指无任何自觉不适。即没有咳嗽、咳痰、发热、鼻塞等等。无症状感染的比率有差异。这跟年龄、疫苗接种状况等有关。年轻人、充分接种疫苗者有更高比率的无症状感染。来自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观察,今年年底这波感染人群里[2]: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占绝大多数,达到90%。有肺部炎症改变的约4.45%(单纯看胸部CT),但一般较轻微,一周内多可吸收,极少数(约占0.5%)后期出现重症表现,多为高龄、未接种疫苗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实际上,中国台湾也是如此:无症状+轻症的比率有99.55%。除新冠病毒的毒力下降外,更大程度是因为疫苗接种二,轻症感染者的症状有哪些?通常在接触病毒后的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我们需要更好的新冠疫苗!

我们就看死亡率,不看感染致死率(或者病死率)。那么,香港最近14天,平均每天死亡18.8人;而香港流感季,平均每天死亡3.6人。这说明,当下的死亡率还是偏高。我们需要进一步降低新冠死亡率。要想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就必须减少高龄人群的病死率。因为香港的新冠死亡人群里,≥70岁占据了87.23%,≥80岁占据了70.75%
2022年12月11日
其他

人人感染新冠病毒已在所难免,那我们就戴着铠甲上战场!

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是非常强的。就如我之前就预言过的:人人感染新冠病毒是必然的。在这个局面下,你要知道两件事:1,你可以戴着铠甲去战场;2,感染新冠病毒后康复,你等于再次强化了铠甲两层铠甲下,无症状感染新冠就不是问题。编辑戴着铠甲去面对新冠感染一,戴着老一代铠甲上战场的结果如何?我们可以看看香港在使用二代复必泰(即理论上更好的疫苗)前的数据<40岁,3针接种下,感染致死率<0.01%。即不到万分之一。40-49岁,3针接种下,感染致死率为0.01%,即万分之一50-59岁,4针接种下,感染致死率为0.01%,即万分之一60-69岁,4针接种下,感染致死率为0.02%,即万分之二70-79岁,4针接种下,感染致死率为0.08%,即万分之八≥80岁,4针接种下,感染致死率为1.03%,编辑切换为居中香港于2022年11月30日的统计数据在使用老一代疫苗接种4针下,新冠感染致死率偏高的就是≥80岁人群。如果跟流感对比,3针或4针接种,除≥80岁偏高外,其他都是一个数量级的。如果是新一代新冠疫苗做第4针,或者第5针。其感染致死率可能会更低,尤其是对≥80岁人群。请注意,香港该统计是基于新冠核酸阳性的28天内死亡都归入新冠感染相关死亡。这可以最大可能性的囊括新冠感染所致的死亡人数。二,为什么说感染新冠病毒后会是一次铠甲强化?跟一般的规律相同,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就注意到: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可以带来较好的免疫力。比如,来自卡塔尔的研究证实,曾经感染新冠病毒可带来的免疫力可减少SARS-CoV-2再感染的有效率≥85%[1],而且即便感染,再感染导致住院或死亡的几率比初次感染低90%[1]。不过该研究是在2020年流行病毒株时的结论。而2021年的研究有类似的发现。来自英国的研究发现[2]:两剂BNT162b2疫苗对SARS-CoV-2感染产生的短期防护力高;这一防护力在6个月后大幅减弱。因感染获得的免疫力如果经过疫苗的加强,则在感染后超过1年仍可保持高水平[2]。该研究证实:既往感染后,再强化疫苗接种有很好的效果。其效果远超单纯的疫苗接种。请注意,该研究的再感染是用核酸检验确证。因此包括无症状感染者。而以色列的研究证实[3]:如果既往感染者不再接种疫苗,那他相对那些“感染后+再接种疫苗”者的再感染风险大。感染后+接种疫苗组:每10万人每日2.46例再感染感染后+不接种疫苗:每10万人每日10.21例再感染即感染后+不接种疫苗组的再感染率是疫苗接种组的4.15倍。该研究是基于入院记录的数据,因此考察的多数为“有症状感染者”。很多人认为,Omicron病毒株的流行改变了局面。前面提到的都是2020年-2021年间的研究结果。但是,2022年针对Omicron的变异株BA.1或BA.2亚谱系感染
2022年12月8日
其他

mRNA疫苗就是好疫苗?

辉瑞、莫德纳的mRNA疫苗在这次新冠疫情里大放异彩,让很多人产生一种错觉:mRNA疫苗就是好疫苗。但实际上,德国曾经开发了一款mRNA新冠疫苗,但因为临床保护效果太差而没被批准上市。那么,为什么同是mRNA新冠疫苗,有些效果很好,有些效果很差呢?因为疫苗的保护效果取决于它的抗原设计。而疫苗的副反应是多方面决定的。一,mRNA疫苗的副反应问题从某个意义上讲,当下的mRNA疫苗都不算最理想的疫苗。原因很简单。年轻人接种mRNA疫苗后,有很高发热比率。这导致它是一个让年轻人不喜欢的疫苗。比如,欧美很多国家的年轻人的疫苗接种率就偏低。其原因就有“接种后发热太难受”,所以很多年轻人抗拒接种疫苗。他们的老年人接种比率高,其原因就有老年人接种mRNA疫苗后发热的比率偏低。虽然灭活疫苗的保护效率不够好,但接种后发热的比率要远小于mRNA疫苗。但是,接种后发热并不是一个很有临床意义的副反应,因为对身体没有实质性损害。而如果看真正有意义的副反应,灭活疫苗跟mRNA疫苗并没有大区别。比如,mRNA疫苗引发的心包炎、心肌炎的发生率其实很低(≤10万之40)。该副反应主要发生在<40岁人群,且基本为一过性反应,通常不会有严重后果。来自香港的统计数据证实,相对严重而有意义的副反应,辉瑞疫苗跟灭活疫苗并没有区别。回头来看,mRNA疫苗引发的发热,绝对会成为“疫苗犹豫”、“疫苗怀疑”、“疫苗谣言”的重要依据。尽管像我这样的看数据党,并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事情。但绝对会让普通人感到恐惧,担心和怀疑。mRNA疫苗的接种后发热在年轻人身上较普遍二,为什么辉瑞、莫德纳的mRNA的保护效果好?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其实当下主流的辉瑞疫苗,莫德纳疫苗的优异保护效果并不是来自于mRNA。mRNA只是一种疫苗抗原的表达工具。mRNA注入体内后,在体内翻译出疫苗抗原。而这个疫苗抗原诱导出免疫反应,从而带来保护力。然而,疫苗的保护力其实来自于自身抗原是否优异。而不在于疫苗抗原是如何表达的。你是用mRNA注入体内,让体内自己翻译出疫苗抗原。还是直接将疫苗抗原注入体内,这其实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三,为什么灭活疫苗不够好?因为灭活疫苗里的有效抗原是病毒的全段S蛋白。但这个S蛋白大体是一个原始结构。而当下辉瑞,莫德纳疫苗是将全段S蛋白做了一个结构优化,加入2个脯氨酸后(即S-2P技术)。这让S蛋白的3体结构呈现一个稳定的开口状态。这可以让优化后的S蛋白诱导出更优异的免疫反应。一个是优化后的S蛋白,而灭活是一个没有优化过的。其效果自然有差异。所以,辉瑞疫苗,莫德纳疫苗好在它的抗原设计(S蛋白用S-2P技术优化),而不是用mRNA输入的方式。四,我们可以直接注入优化后的S蛋白作为疫苗实际上,重组蛋白疫苗是可以用优化后的S蛋白直接注入体内,从而产生优异的免疫反应。国内已有技术生产4价重组蛋白疫苗。该疫苗含α,β,Delta,Omicron这4个病毒株系的S蛋白(优化过)。因为是传统的重组蛋白疫苗,其接种后发热远低于mRNA疫苗。这才是可能的最优疫苗。尽管在保护效果上不会跟已有的二价mRNA新冠疫苗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它们的抗原结构没有太大的差异。要指出的是,这个4价对于中国内地人可能有特别意义。毕竟,我们是没有经历过α,β,Delta病毒株的洗礼。而境外基本上遭受过了。这或许对我们有额外的意义。当然,也可能没什么意义。但你想想,辉瑞,莫德纳为什么制造含Delta+Omicron病毒抗原的二价疫苗呢?这还是有所担心的。所以,我其实最看好这个S蛋白经优化作为抗原的4价新冠疫苗。而目前已有的实验室数据证实:该4价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在接种后的抗体数值是超辉瑞mRNA疫苗(一代)。这或许将是世界最优的新冠疫苗。参考资料:1,《如何让死亡率有200倍的差距?-----充分接种新冠疫苗》2,《如果你感染了新冠病毒,你需要怎么做?》3,《新冠疫苗会导致猝死、脑梗、白血病吗?》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感染新冠病毒后,需要接种疫苗吗?

对于新冠病毒,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种谣言。这类谣言往往是半真半假。如果太假,往往一眼能看穿。恰恰是半真半假能迷惑人。比如,曾有水货研究说“反复感染新冠风险大,死亡风险比初次感染增加一倍多”。(参考《不要再传“反复感染新冠风险大,死亡风险比初次感染增加一倍多”,这就是水货研究》)又比如说:感染新冠病毒,相当一次疫苗接种。今天就来说说感染新冠病毒的利与弊。一,感染新冠病毒后痊愈,这是能获益的跟一般的规律相同,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就注意到: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可以带来较好的免疫力。比如,来自卡塔尔的研究证实,曾经感染新冠病毒可带来的免疫力可减少SARS-CoV-2再感染的有效率≥85%[1]。而且即便感染,再感染导致住院或死亡的几率比初次感染低90%[1]。不过该研究是在2020年流行病毒株时的结论。而2021年的研究有类似的发现。来自英国的研究发现[2]:两剂BNT162b2疫苗对SARS-CoV-2感染产生的短期防护力高;这一防护力在6个月后大幅减弱。因感染新冠病毒获得的免疫力如果经过疫苗的加强,则在感染后超过1年仍可保持高水平[2]。该研究证实:既往感染后,再强化疫苗接种有很好的效果。其效果远超单纯的疫苗接种。请注意,该研究是的再感染是用核酸检验确证。因此包括无症状感染者。而以色列的研究证实[3]:如果既往感染者不再接种疫苗,那他相对那些“感染后+再接种疫苗”者的再感染风险大。感染后+接种疫苗组:每10万人每日2.46例再感染感染后+不接种疫苗:每10万人每日10.21例再感染即感染后+不接种疫苗组的再感染率是疫苗接种组的4.15倍。该研究是基于入院记录的数据,因此考察的多数为“有症状感染者”。很多人认为,Omicron病毒株的流行改变了局面。而前面提到的都是2020年-2021年间的研究结果。所以,前面所述能延续到今天。但是,2022年针对Omicron的变异株BA.1或BA.2亚谱系感染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Omicron毒株的毒力下降了,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啦?

现在很多人在传一句话:Omicron的毒力偏弱,大家不要怕……这句话是很有误导性的。首先,这些说法的依据是来自国内的真实世界数据。然而真实世界数据往往不真实。因为国内3个因素导致对Omicron的误判:1,普遍接种了疫苗;虽然3针接种不多,但2针接种率高。2,因为封控策略,导致老年人感染的不多;尤其是≥80岁的老人很少波及。3,大家关注了感染致死率,却忽视了死亡率。Omicron毒株的毒力下降是肯定的。这点无论是实验室,还是临床都可以看到。但是,根据来自香港的统计可以发现,在没有接种疫苗人群里,老年人的感染致死率下降不明显。香港的统计数据香港2021年年底-2022年年初的Omicron爆发时,疫苗接种率偏低,这方便让我们观察没有接种疫苗人群的Omicron的杀伤力。(见图,注意没有接种疫苗人群的病死率)60-69岁:1.71%70-79岁:4.52%≥80岁:14.67%而在新冠疫情爆发到2021年1月时(此时新冠疫苗还未上市)的感染致死率[1]统计显示:60岁-69岁:1%~2.6%70岁-79岁:2.9%~7.3%80岁-89岁:8%~18.6%实际上,对照既往没有疫苗也不是Omicron时期的数据,我们可以总结Omicron的特征:1,Omicron毒力下降,但主要体现在年轻人的重症率,感染致死率下降;在老年人,这两个数据下降不明显。2,Omicron毒力下降,但是传染性更强。所以它在感染致死率下降的同时,死亡率却显著偏高。而看一个病毒的危害性,应该看死亡率,而不是感染致死率。感染致死率=死亡人数÷感染人数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那么,我们以日本为例,日本近期的新冠感染的死亡率急剧飙升。日本的新冠感染人数暴涨日本新冠感染相关死亡人数趋势不是说Omicron的毒力下降吗?
2022年12月4日
其他

如何让死亡率有200倍的差距?-----充分接种新冠疫苗

新西兰,中国香港都曾严密设防,希望靠「封控措施」压住新冠病毒的传播。但是,由于各种因素,新西兰、香港都在2022年初没能压住。在封控措施没有压住的情况下,两个地方的死亡率发生巨大差异。比如,在2022年3月9日做统计(见图1):①香港7日平均:新增6,950例/百万人口,死亡227例;②新西兰7日平均:新增5,594例/百万人口,死亡1.3例平均每日每100万人死亡人数有近200倍的差距!也就是说,在新增病例数差异不大时,死亡率是近200倍的差距!在发病率差异不大时,死亡率有近200倍差距,这其实就是疫苗接种差异所致。在3月9日只有33%香港80岁及以上老人接种了疫苗(见图2),其他年龄段的接种状况也不够理想。香港在今年3月9日的疫苗接种情况而同期新西兰政府公布的80岁以上两剂疫苗接种率几乎100%(见图3),其他年龄段的接种也比较理想。今年3月9日时,新西兰的疫苗接种状况中国香港的疫苗接种率远低于新西兰,这就直接决定了近200倍的死亡率差异。实际上,香港在如此高死亡率的惨痛教训下,疫苗接种率有很好的提升。看看当下香港,截止12月1日,香港≥12岁人群里有82.3%接种了3针新冠疫苗,92.8%的≥3岁人群接种了2针疫苗。截止11月30日香港的疫苗接种概况那么,香港的新冠感染相关死亡数如何呢?过去14天的死亡数根据上图计算可知,在过去的14天里,平均每天有13.6人去世。而香港共有741.31万人,也就是是每100万人有1.83人去世。我们可以对比下:新西兰(3月9日):每100万人每日1.3人死去香港(3月9日):每100万人每日227人死去香港(12月1日):每100万人每日1.83人死去而香港的差别就是新冠疫苗接种率上去了!那么,为什么疫苗接种会带来如此大的差异?这其实可以看看疫苗接种对个人的保护效果。请注意,香港的统计方式是核酸阳性的28天内死亡都是新冠感染相关死亡。下图统计的是个人的感染致死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年龄段都可以看到疫苗接种与否的死亡风险差异。我们只有充分接种疫苗,才能让自己得到充分保护。(本篇博文部分内容援引自微信公众号:Hanson临床科研。原作者:Mark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清醒看待新冠病毒的危害性----切勿夸大,也不要缩小

一,新冠病毒的危害性是分人群的如果看对死亡风险的绝对增幅,可以认定:对年轻人的危害性弱对老年人的危害性大在Omicron时代后,对老年人的危害没有显著下降,但对年轻人的危害更弱了。比如,在2020年年初,来自中国CDC的统计公告显[1]:≤49岁人群<0.5%50-59岁:1.3%60-69岁:3.6%70-79岁:8.0%≥80%岁:14.8%来自中国CDC的数据,参考文献1在英国也呈现类似结果。不过,上述数据应该是病死率,而不是感染致死率。因为存在部分无症状感染者被漏诊,从而高估了感染致死率的可能性。比如,截至2020年6月20日24时,武汉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340例;但是实际上事后的血清学调研认为,武汉约6.9%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2];对比当时的临床资料,可以发现82.1%的人是无症状感染。很显然,我们是在漏诊了相当多的感染者后统计出来的“病死率”,而不是“感染致死率”。根据基于血清学的感染致死率,在2021年1月时,即新冠疫苗尚未上市前,尽管感染致死率有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偏高的水平[3]。请注意,此时还不是Omicron毒株。模型估算的数值如下[3]:1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走科学抗疫道路!

从2019年年底的新冠疫情爆发至今,我们抗疫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种成功是依赖于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配合。没有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我们不可能做好封控,而没有封控,我们也压不住新冠病毒的传播。所以,把我们抗击疫情的理由说清楚,掰扯明白,这点很重要。同时也要明白:3年抗疫,无论是谁,大家都很疲倦,都很不耐烦了。群众不耐烦了,疲倦了。基层党政干部也是心神疲倦。地方政府财政也陷入枯竭了,继续严格的封控,无论是在财政,在人力,在精力,在人心……等都很难维持。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不能寄希望所有人冷静、理智。理解对抗击疫情的不冷静,包容对抗击疫情的不理智,设身处地站在那些手停口停的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因为抗击疫情,他们的生计都难维持。我们不能一味要求所有人站在大局观,站在历史角度。毕竟,你还有收入,封控而停下生意、停下工作的人,却没有了活下去的收入。要他们理解封控,要他们配合封控,这是不是强人所难?配合了3年,而这一切还看不到头,谁还能耐得住,受得了?所以,要群众理解我们抗击疫情,我们要说清楚几点:1,封控还要持续多久,给一个明确的时间表2,为什么要封控,封控有什么好处3,为什么要放弃封控,放弃后有什么后果再讲清楚这几点时,必须驳斥一些错误的谣言。1,Omicron病毒株的毒力下降,但还不到可以忽视的地步Omicron的毒力不大,不需害怕---是目前说的最多的谣言。诚然,Omicron的毒力的确有所下降。但是,对于老年人的感染致死率下降不明显(我有专文分析过)。考虑到其很强的传染性,在感染致死率下降的同时,其初期的死亡率其实可以比任何一个新冠病毒株都高。这点看死亡人数曲线图就会明白。(感染致死率=死亡人数÷感染人数;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相反,恰恰是靠疫苗接种才能压低死亡率。所以,绝不能用Omicron毒力下降来忽悠大家放松警惕。编辑切换为居中Omicron病毒株带来最高的死亡率2,疫苗无用论,疫苗有害论看看香港的统计报表,看看世界范围内各地不同的新冠死亡率。凡是有足够统计能力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疫苗的接种状况跟新冠的死亡率呈负相关。疫苗接种剂次足够多,新冠死亡率就偏低。接种不够就死亡率偏高。编辑切换为居中当香港疫苗接种很差时,死亡率就高;当香港疫苗接种状况赶上新西兰,死亡率就下降了3,封控是有效的,但逐渐在失去效果3年来,中国的新冠死亡率是世界最低水平。这是靠封控获得的。当然疫苗也是很重要的帮助。在压住疫情传播方面,封控是最主要的武器,比疫苗更重要。封控是主力,而疫苗是查漏补缺。否则,我们没法解释一个事实:中国国产疫苗保护效果相对差,但为什么中国新冠死亡率偏低呢?但封控的确在逐渐失效。这种失效是因为病毒传播能力在增强。导致封控逐渐压不住了。这种失效是因为我们的疫苗在失效,在压住病毒传播方面,疫苗的查漏补缺效果消失了。这种失效是因为我们对封控的忍耐力到了极限,没法进一步配合了。编辑切换为居中我们靠封控为主,疫苗为辅的措施压住了新冠疫情对我们的危害在最后,我们要跟群众说清楚。在封控难以为继时,我们不得不开放。但我们会做好开放的准备。比如,接种足够剂次疫苗,更好疫苗的上市。比如,为高危人群做好核酸筛查,一旦发现阳性且有症状,我们就及早抗病毒治疗,从而最大程度减少重症,减少死亡。比如,我们要做好有更多人因新冠死亡,医疗资源紧张等等情况。这个世界不完美,但我们也必须跟它和解。不接受这种不完美,我们就会损伤更多,更惨痛。补充阅读:1,《以社区为基地,打一场抗击新冠疫情的人民战争》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3,《用封城来抗击新冠疫情,真的是好处大于坏处吗?----用「武汉数据」对比「美国数据」》
2022年11月28日
其他

用封城来抗击新冠疫情,真的是好处大于坏处吗?----用「武汉数据」对比「美国数据」

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为控制疫情,我们毅然将武汉全城封锁。让全国医务人员来支援武汉。从而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武汉疫情得到控制,封锁解除。回顾这段并不久远的历史,我认为可以从中汲取许多经验和教训,对当下和未来的疫情防控有很多借鉴。我个人的总结如下:用全城封锁,用最大努力的社交隔离,从而阻断疫情传播,这是一个有利有弊的措施。对武汉来说,这是巨大的付出和牺牲。但对全中国是极大收益。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数据可知,2020年第一季度武汉市死因分析图(来自参考文献1)总死亡率比正常预期高56%肺炎死亡增加了8倍多癌症死亡增加2%心血管疾病死亡增加29%心肌梗死而死亡增加23%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增加24%出血性脑卒中死亡增加25%高血压心脏病死亡增加50%糖尿病死亡增加83%慢性肾病死亡增加51%自杀死亡增加66%道路意外死亡下降了37%其他疾病死亡增加92%那么,我们对比美国的数据,这是来自美国CDC的死亡总人数统计公告。2019年:总死亡285.48万人,2020年:总死亡338.3万人,2021年:总死亡342.8万人虽然没有做严谨的死亡率对比。但可以根据这个数值做一个初步估测。美国在2020年的总死亡率增加了(338.3-285.48)÷285.48=18.5%。当然,归因与新冠死亡的只有34.5万。我们可以对比:美国的总死亡率增加18%,对比武汉为56%。也就是说,在全国支援抗击疫情下,武汉的总死亡率增幅比还是比美国高很多。除了新冠死亡外,我们在不同病因死亡方面的增幅也有较大差异。①癌症死亡:美国下降,对比武汉增加2%②心脏死亡:美国增加4.8%,对比武汉增加23%(心肌梗死)、50%(高血压心脏病)③卒中死亡:美国增加6.0%,对比武汉增加24%(缺血性)、25%(出血性)④糖尿病死亡:美国增加15.4%,对比武汉增加83%⑤慢性肾病死亡:美国增加1.3%,对比武汉增加51%⑥自杀死亡:美国下降,对比武汉增加66%必须承认,这样的对比是不严谨的。因为统计口径等等有差异。但可以管中窥豹,我们采取封城措施来抗击疫情,「似乎」对公共卫生的产出并没有更好,反而更差。比如,美国的总死亡率增加幅度相对武汉偏低。又比如,不考虑新冠相关死亡。单独看其他疾病死亡,封城带来的死亡增加会更高。甚至,有些高的离谱,比如:自杀、慢性肾病。当然,封城也让车祸死亡下降了。但是,这里要小心的是,武汉的封城只有很短暂的时间。因为后续时间里,武汉没有了疫情,相关死亡风险是下降的。而美国却是连绵不绝,持续到今天。因此,对武汉来说,是用短暂痛苦的3个月,换来长久的好处。而对全中国来说,用武汉短暂但巨大的牺牲,换来全中国的长久的好处。所以,当时武汉的封城措施是正确的,合理的。然而,然而,然而,我们目前又处于一个「多个城市+连绵不绝」的封城风险之中。固然,这样做让新冠相关感染人数得到控制,新冠感染死亡人数相对少。但是,封城导致其他疾病死亡风险的增加呢?根据上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封控措施来抗击疫情,只要封控的人数足够多,封锁区域足够大,封锁的时间足够长,那么封控带来的好处要低于美国式放松管制。而我们当下就要小心,我们是不是处于这样一个转折点:封控措施的好处,可能开始不如放松管制?当然,放松管控不等于躺平。放松管控是靠疫苗来抗击疫情,是靠正确合理的干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从而把新冠重症风险,死亡风险降低最低。不但如此,也因此让整个公共健康得到相对好的结果。补充阅读: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2,《以社区为基地,打一场抗击新冠疫情的人民战争》3,《不要夸大新冠感染后的危害性-----只要有足够好的疫苗接种》参考文献:1,J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以社区为基地,打一场抗击新冠疫情的人民战争

随着新冠核酸阳性人群,密切接触人群的数量越来越大,我们隔离这些人员所耗费的金钱,时间,精力等等,都是极大。不但如此,被隔离者也疲惫不堪,生活困苦。我们要转变抗击新冠疫情的思路。让阳性者、密切接触者在家隔离。以社区为单位,从而落实以下工作:让新冠高危人群接受新冠核酸的定期普筛。让特定职业人员、接触史者接受新冠核酸的定期普筛(放单位做,而不是社区)。让有可疑症状者做新冠核酸检查。从而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不再筛查无症状的非高危人群。从而降低工作成本、强度。让新冠高危人群接种第4针新冠疫苗(用目前已有的疫苗即可)。这里是指≥50岁人群,以及存在相对严重的基础疾病者。一旦发现高危人群核酸阳性且有症状,那就再及早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来阻止重症发生,预防死亡发生。这个工作落实到社区。备用指脉氧检测仪,让社区医护人员协助评估阳性者的症状严重度。遇到心率加快,指脉氧下降,诉呼吸困难者(有其中之一就考虑)则转运到定点医院诊疗。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抗击疫情的成本,工作强度。而且,可以高效地阻止重症、阻止死亡的发生。对官员的绩效考核也改为观察重症人数,死亡人数。放弃对感染人数的考核。补充阅读: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2,《如果你感染了新冠病毒,你需要怎么做?》3,《合格医生、优秀医生、卓越医生,他们有什么区别?(上)》4,《合格医生、优秀医生、卓越医生,他们有什么区别?(下)》5,《减少90%的患病率,副反应仅有1.5%的治疗是值得的吗?》
2022年11月21日
其他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昨天,张文宏老师说:走出疫情要靠科技。要是在过去,我会很肯定张文宏老师的说法。但经历过这几年疫情,我只能部分赞同。比如,美国的科技不好吗?世界最好的疫苗不是美国研发的吗?最好的药物不是美国研发的吗?但美国的疫情防控做得好吗?不好。为什么?因为政府没有足够的动员能力,协调能力。结果空有好的疫苗,却不能接种到位。空有好的药物,却未必能及时得到运用。所以,科技当然很重要,是抗击疫情的基石。但是如何运用好科技则更重要。抗击疫情,还是要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依靠人民战争!这3年来,就是依靠党的领导,依靠社区基层干部的努力,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控制住新冠疫情,从而避免了几百万人的死亡。所以,科技的确是很好,是基石。但如何发挥好科技这一工具?那还得是党的领导,是社区基层干部的努力工作。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插白旗悼念新冠疫情上百万的死者面对当下新冠病人数量剧增,疫情形势很严峻的局面,我们要怎么做?一,尽快上市二代新冠疫苗,尽快开始第4针疫苗接种。这是最好的抗击策略。尽管不能阻止新冠疫情传播,但可以延缓传播速率,降低重症人数,减少死亡。而这一切还可以减少医疗挤兑。保护在疫情泛滥时的其他病人。对于疫苗犹豫,社区干部要把香港,把各地的疫苗接种差异引起的新冠感染死亡差异拿出来。用图表告诉每个人,如果你不接种疫苗,你要面临什么样的风险(见香港数据汇总图)。疫苗接种次数跟死亡的关系!一针不打,感染后的致死率是多少?打1针,感染新冠的致死率是多少?打2针,感染新冠的致死率是多少?打3针,感染新冠的致死率是多少?打4针,感染新冠的致死率是多少?用数据,用图表来说话。只有这样扎实的动员到位,才能让新冠疫苗接种做到位。二,如果财政难以支持全人群的普筛,也应保障对高危人群的新冠核酸普筛。对高危人群的核酸普筛,那么早期发现后,可以早期抗病毒治疗。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重症发生、减少死亡人数。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50岁的人,以及有多个基础疾病者。因为他们是新冠感染的高危人群,也可以叫脆弱人群。对于脆弱人群,在出现症状的3天内,应尽早上特异性抗新冠病毒的药物,比如辉瑞的Paxlovid,也可以用瑞德西韦。如没有核酸普筛,诊断延迟就带来治疗延迟,这不利于脆弱人群的康复。参考世界通用的标准是:1,≥65岁2,≥50岁,但没有接种3针疫苗3,有相对严重的基础疾病者符合上述任何之一者,都需要特异性抗病毒治疗。而其他人都不需要。基础疾病是指:1,肥胖(BMI≥30)2,糖尿病3,慢性肺病(COPD等)4,慢性肝肾疾病5,口服激素、免疫抑制剂6,高血压、慢性心衰、7,免疫抑制,免疫缺陷,器官移植术后8,吸烟者(包括曾经有过规律吸烟)9,癌症病人,等新冠的危害性的确不大。但脆弱人群还是要小心。而对高危人群的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督促他们早期服用抗病毒的药物等工作,这其实完全可以落实到社区来工作。而不是要让大型医院做。医院只收治有重症倾向,以及已经重症的病人。这才是新冠疫情防控的战线前移,可以最大程度保护病人,又能节省医疗资源。三,让非高危的核酸阳性者居家隔离让社区工作者定期查看他们的状况,有重症倾向则转医院诊疗。如何查看?测心率,呼吸频率,指脉氧饱和度,让社区医生评估状况,有重症倾向则收入院。呼吸不是很快,心率不是很快,指脉氧饱和度可,没有其他严重症状的非高危人群,对症处理即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缓解发热引发的不适,缓解咽痛(也可以配合吃冰激凌、含硬糖)即可。总之,新冠疫情防控落实到社区,而不是想着建立隔离中心,隔离医院。因为没那么多医生护士。四,对官员绩效考核看什么?看重症人数,看死亡人数,不再看感染人数。只要把重症人数控制住,把死亡人数控制住,那么抗击疫情就是成功的。总之,要依靠党的领导,打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我相信只要依靠党组织,做好协调工作,我们必然可以获得抗击疫情的胜利!补充阅读:1,《不要再传“反复感染新冠风险大,死亡风险比初次感染增加一倍多”,这就是水货研究》2,《合格医生、优秀医生、卓越医生,他们有什么区别?(上)》3,《合格医生、优秀医生、卓越医生,他们有什么区别?(下)》4,《减少90%的患病率,副反应仅有1.5%的治疗是值得的吗?》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如果你感染了新冠病毒,你需要怎么做?

首先,你要知道新冠病毒的危害性其实不大。新冠感染者的绝大多数是无症状,轻症者。这里我引用中国台湾省的数据:无症状/轻症比率:99.56%中等:0.25%重症:0.19%无症状很好理解,轻症可以理解为普通感冒样症状。当然,我说危害性不大,不等于没有危害。危害性较大的信号是什么?首先是年龄。香港对死亡的统计非常值得参考。根据香港卫生署的标准,新冠核酸阳性后的28天内死亡,都统计为“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而香港的数据显示,超95%的死者的年龄≥60岁。年龄越大,则死亡风险越高。而疫苗接种可以大幅度减少你的死亡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儿童感染新冠后的风险很低。不如流感,远不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所以,儿童感染不用太担心。实际上,来自7个国家的统计数据,0-19岁的新冠年死亡率为10万之0.17;整体上年龄越小风险越小。注意,这是年死亡率,不是感染后致死率。也可以参考《不要夸大新冠感染后的危害性-----只要有足够好的疫苗接种》除年龄外,就是看你是否有慢性基础疾病。有基础疾病者的风险也相对高。但年龄还是最主要的。为了减少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你需要做的是:1,积极接种疫苗。不只是新冠疫苗哟,还有流感疫苗,肺炎疫苗(≤5岁+≥50岁)等。2,戴口罩,洗手3,锻炼好身体。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你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否为高危状态:1,看年龄。≥50岁算高危,≥65岁算很高危。2,看疫苗接种状态。3,看基础疾病。基础疾病是指:1,肥胖(BMI≥30)2,糖尿病3,慢性肺病(COPD等)4,慢性肝肾疾病5,口服激素、免疫抑制剂6,高血压、慢性心衰、7,免疫抑制,免疫缺陷,器官移植术后8,吸烟者(包括曾经有过规律吸烟)9,癌症病人,等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你是否需要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Paxlovid(也可以用瑞德西韦等)如果你不是高危人群,你感染新冠后不需要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根据世界通用的治疗标准,如下人群需要Paxlovid治疗。①≥65岁,且有症状②≥50岁,没有接种3针新冠疫苗;且有症状③有相关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且有症状只要符合其中一条,你就需要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Paxlovid,或者瑞德西韦)。如果你不符合任何一条。你只需要对症处理。比如发热引起不舒服了,你只需要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等对症处理即可。当然,如果你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不舒服,此时你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总之,感染新冠不可怕,只需要我们冷静、理智应对即可。补充阅读:1,《不要再传“反复感染新冠风险大,死亡风险比初次感染增加一倍多”,这就是水货研究》2,《不要相信“拍帮主”这一类自媒体的对新冠后遗症的不当宣传》
2022年11月14日
其他

不要再传“反复感染新冠风险大,死亡风险比初次感染增加一倍多”,这就是水货研究

不要觉得打着“自然-医学”杂志的名头,就觉得这研究多可靠。如果去看原文就可以发现其研究的对象的数据可知,平均年龄63.17岁。很显然,这些人本身就是新冠感染的高危人群。即容易重症,也自然容易有后遗症,也有偏高的死亡风险。然后再看研究的细节:我们可以发现,一次感染者有44万3588人,而≥2次感染者只有4万947人。10比1的差距。这其实说明多次感染本身就不常见。这还是平均年龄60多岁的人群,一群易感染人群。大家注意表格里的基础疾病栏目(即感染新冠前的状况):免疫抑制人群:2.56%(从未感染)、4.39%(一次感染)、7.83%(重复感染)癌症病人占比:2.1%(从未感染)、3.17%(一次感染)、4.40%(重复感染)慢性肾病占比:8.11%(从未感染)、11.09%(一次感染)、15.39%(重复感染)就这样一个基线水平,哪里有可比较?这些高龄人群的抵抗力弱,加上更高比例的基础疾病,更差的免疫力,自然更容易有反复感染。而他们本身就有更高的死亡风险,心血管、肺病等等风险。这样一群重复感染者的死亡风险不更高才有鬼呢。在基线差异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得出多次感染会增加死亡风险。这不扯淡吗?要知道这完全可以是基础疾病多,从而导致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也是因为基础疾病多,从而导致更高死亡风险。把死亡风险归咎于新冠病毒感染,这是典型归因错误。而且,所有的研究资料来自于美国退伍军人医疗信息系统。而这些人在外面看诊的资料是存在收集不全的情况。这是闹着玩呢呀……
2022年11月13日
其他

不要相信“拍帮主”这一类自媒体的对新冠后遗症的不当宣传

随着疫苗接种,病毒的变异,新冠病毒的危害性在下降。但现在很多人开始贩卖新冠病毒感染的后遗症如何如何……此前,在专业人士撰稿的微信公众号“Hanson临床科研”上发了一篇文章《Nat
2022年11月12日
其他

面对目前的抗击新冠疫情的政策调整,我们普通人要如何应对?

大家都看到政策的逐渐调整。我其实是不太认同的。我希望的是二代疫苗上市,并得到足够高的接种前提下。需知,来自香港的数据证实,第4针新冠疫苗接种后,新冠感染后的致死率可以进一步降低。根据已有的资料,辉瑞的新一代二价新冠疫苗的保护能力很可能超第一代。拿这类新疫苗做第4针,可以更好地保护老年人、抵抗力低下人群。但是,国内二代疫苗还没上市。第4针接种几乎是0;哎;面对这样的局面,我给大家的建议是:1,大家赶紧去接种流感疫苗、每年一针的;别搞得自己流感+新冠。2,≥50岁人群,务必尽快接种肺炎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当然,流感疫苗,新冠疫苗也不可少。3,家里有≥50岁人群,或者有其他新冠高危因素,要准备购买辉瑞的Paxlovid。尤其是家里有≥60岁则是必须的。不能准备Paxlovid;搞到瑞德西韦也是好的。只是该药需要注射。4,其他常规备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奥司他韦;新冠高危因素:1,年龄(≥50岁,尤其是≥65岁)2,肥胖(BMI≥30)3,糖尿病4,吸烟者(包括曾经规律吸烟者)5,正在吃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6,慢性肺病(比如COPD)、慢性肝病、慢性肾病7,有其他基础疾病:器官移植术后,先天免疫缺陷等等补充阅读:1,《不要夸大新冠感染后的危害性-----只要有足够好的疫苗接种》2,《如何不被欺骗?----看透医学世界里的迷雾和诡计!(三)》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不要夸大新冠感染后的危害性-----只要有足够好的疫苗接种

新冠病毒的个体杀伤力是很弱的。虽然,新冠病毒的群体杀伤力很大。但是,如果我们普遍接种了3剂、4剂新冠疫苗,新冠的群体杀伤力也会大幅度下降。一,先看没有疫苗时代的新冠致死率我们可以先看一组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年龄相关的病死率数据。该统计了当时发现的4万4672病人,结果如下[1]:中国CDC在2020年的统计数据50岁以下人群的病死率是<0.5%,而50岁以上年龄组才逐渐增高。最高的组是80岁以上人群,也只有14.773%。也就是说最高危的人群的「大多数人」都最终康复了。但是,我还是要说,这个数值其实高估了新冠病毒的危害性。为什么?因为截至2020年6月20日24时,武汉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340例;但是实际上事后的血清学调研认为,武汉约6.9%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2];对比当时的临床资料,可以发现82.1%的人是无症状感染。很显然,我们是在漏诊了相当多的感染者后统计出来的“感染后的病死率”。因此,严格地说中国CDC的数据是有症状者的病死率,而不是感染后的致死率。那么,中国CDC的数据里主要是高估了哪些人的感染后致死率?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感染新冠病毒后,该如何治疗?(第3版,2022年4月8日更新)

本篇是对此前版本的更新。也是为昨天面向病友群体的《如果你感染了新冠病毒,该怎么办?》的升级。因为本篇是给医生朋友们的。随着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变化,对感染新冠病毒的治疗也需要做相应调整。一,评估风险倾向大多数新冠病毒者会是无症状、轻症病人。但,部分感染者会走向重症、甚至死亡。这些感染者被我们称作:高危病人。年龄≥65岁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包括HIV感染、先天免疫缺陷、使用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器官移植术后等)慢性肺病、中至重度哮喘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重度肥胖(BMI≥40kg/m2)糖尿病慢性肾病(正在接受透析)慢性肝病(有转氨酶、胆红素增高等肝功能显著受损)吸烟者二,对高危病人予以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并不是所有的病人会从抗病毒治疗里获益。那些接种了3针疫苗的年轻且无基础疾病者,并不需要特异性治疗即可自愈。如果给这些人予以抗病毒治疗,病人非但不能获益,反而可能因药物副反应而受伤害。根据目前的研究数据提示,我们对感染新冠病毒的高危病人在确诊的5天内予以特异性抗病毒治疗。延迟治疗很可能导致治疗无效。目前国际上常见的特异性抗病毒治疗药物有:1,单克隆抗体:目前可用的有sotrovimab、Bebtelovimab
2022年4月8日
其他

如果你感染了新冠病毒,该怎么办?

2022.2,兔主席,《COVID-19:抗疫的回顾与未来》,微信公众号:tuzhuxi
2022年4月7日
其他

为什么要讨论与新冠病毒共存?

首先,新冠病毒在可预见的几十年内不可能从人类社会消除了。是否要跟新冠病毒共存,这不是我们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必须要承认的无奈事实。今天,我们仍执行“感染病例清零为目标导向的政策”,是因为目前新冠病毒感染仍有较高的死亡率。(注意,并不是感染后死亡率)感染后死亡率=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人数÷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死亡率=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人数÷总人口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要清零的难度在增加。我们过去能实现病例清零,其实是因为把社交隔离执行得很到位。即,把感染者、密切接触者都予以隔离。从而在物理上把病毒的传播链条堵住。这个措施比任何疫苗都更有效。但是,社交隔离的效果好,却存在百密一疏的风险。而且,社交隔离存在成本很高的问题。隔离的人数少,隔离的范围小,那还可承受。一旦隔离的人数增多,隔离的区域偏大,那隔离的成本就会急剧上升;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干扰就越大。现在碰到一个挑战:新冠病毒的变异方向是传染性越来越强,这点大家都可以看到。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即依靠社交隔离来阻断传播的成本在增加。因为我们需要隔离的范围在扩大,隔离的人数在增加。这让依靠社交隔离来阻断传播的负担越来越不能承受。无论是当年的武汉,后来的西安,还是现在的上海,我们都可以看到全城封锁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生活不便、医疗挤兑等等,这些都是社交隔离的代价和成本。那么,我们在付出如此巨大代价的同时,收获了什么呢?我们收获巨大!美国人因为没有严格的执行社交隔离(其实他们也执行不了),单纯依靠疫苗、药物来抗疫。结果是直接死于新冠的人数超100万,而超额死亡人数则远超100万。这直接导致了美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下降;导致了美国5岁以上的所有年龄组的人的年死亡率都增加了。(美国自2015年-2020年的每年死亡人数变迁)实际上,恰恰是我们的社交隔离措施,让新冠疫情对公共健康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武汉,而没有波及全中国。然而,情况在发生变化。首先,新冠感染后的死亡率在下降。这种下降是基于两个原因:既往感染导致的抵抗力疫苗接种后的抵抗力虽然总的死亡率还很高,但感染后的重症率、感染所致死亡率在大幅度下降。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忙碌的医护人员
2022年4月4日
其他

我们从上海这次疫情里能汲取什么教训?

一,中国抗疫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众所周知,面对新冠疫情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这是因为中国是世界唯一的把社交隔离执行得很到位的国家。即,把感染者、密切接触者都予以隔离。从而在物理上把病毒的传播链条堵住。这个措施比任何疫苗都更有效。但是,社交隔离的效果好,却存在百密一疏的风险。而且,社交隔离存在成本很高的问题。隔离的人数少,隔离的范围小,那还可承受。一旦隔离的人数增多,隔离的区域偏大,那隔离的成本就会急剧上升;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干扰就越大。不要去设想什么预案。没有任何一个预案可以模拟真正的大范围社交隔离。无论是当年的武汉,后来的西安,还是现在的上海。一旦全城封锁或者接近于全城封锁,混乱,医疗挤兑等等,就是必然发生。疫情防控的要点是什么?二,上海此次疫情失控的原因在哪里?在Omicron
2022年4月2日
其他

引入更好的疫苗,减轻一线抗疫的压力

众所周知,中国抗疫取得巨大的成功。而这个成功依赖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基层党政工作者、志愿者的努力工作;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说到底,是社会主义体制、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胜利。因为中国是唯一的把严格的社交隔离措施贯彻到位的国家。其他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依赖疫苗。而贯彻严格社交隔离就必须依靠民众的配合和支持,需要基层党政组织的协调组织。西方国家没有集体主义价值观,没有社会主义体制,就没法贯彻严格的社交隔离。所以就只能依靠疫苗。但疫苗的效果是相对的。而社交隔离才是更高效的防控措施。(具体参考《社交隔离效果好,为什么还要疫苗?》)然而,近期新冠Omicron变异株在国内流行,各地疫情再次告急。那问题又出在哪呢?一方面是,随着时间推移疫苗的保护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是,灭活疫苗的保护效果不够理想。一,每天几十万人感染新冠病毒,所以疫苗没有保护效果?因为Omicron变异株的流行,美国、韩国等等国家、地区的一大波几十万人的新冠感染。很多人逐渐形成一个共识:新冠疫苗可以预防重症、预防死亡,但预防不了感染。但,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新冠疫苗是可以预防新冠感染的。只是,无论是预防感染,还是预防重症/死亡,它都是一个相对性的预防。本来会有100人感染新冠,接种了疫苗后只有20人感染,这就是疫苗的效果。同样,本应有1万人感染,接种疫苗后只有2000人感染,这也是疫苗的效果。实际,本应有100万人感染,接种疫苗后只有20万人感染,这还是疫苗的效果。而且,如果只是看疫苗的保护率数据,上述3个情况的保护率数都为80%!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看到欧美每天几十万人的感染,就断定疫苗无效。这其实是对疫苗保护效果的误解。疫苗的保护效果是相对的!说到底,接种疫苗后,到底有多少人感染,这是一个疫苗与病毒传染性相互博弈的结果。二,新冠疫苗接种能否预防新冠Omicron变异株呢?新英格兰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1]:接受过至少两剂mRNA疫苗的2239193名受试者,评估了第三剂加强免疫的人与未接受第三剂加强免疫的人相匹配的保护力差异。研究发现随访35天里,在接种BNT162b2的人群中,接种3剂的感染的累积率为2.4%,接种2剂的感染的累积率为4.5%在接种mRNA-1273的人群里,接种3剂的感染累积率是1%接种2剂的感染累积率是1.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疫苗接种仍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而且,不同疫苗,不同的接种剂次都会对感染的发生率有较大影响。更好的疫苗,可以更好地减少感染的发生!来自中国香港的研究也有类似发现(尚未正式发表,可在香港大学医学院的主页看到报告)。香港这一次是Omicron
2022年3月23日
其他

新冠病毒还会如何变异?------新冠大流行即将结束

为什么做出如此大胆的推测?一,病毒的每次变异的优势方是什么?同一个病毒的不同变异株会相互竞争。而竞争的结果一定是传染性更强的占据优势。不过,传染性更强时,其每次变异的致病毒性却是随机变化,而不会有特定方向。强调一下,这里是指每次变异的方向,而不是考虑最终的大方向。这里的致病毒性的定义是指:感染后的重症率、病死率。(是病死率,而不是死亡率)二,如何才能传染性更强?我们知道,人体抵抗病毒传播的主要屏障是针对性的抗体(体液免疫),而非细胞免疫。传染性增强的变异方式有两个:①让病毒的分子特征更贴合人体的细胞受体,②让前一波感染后的人体产生的抗体出现相对失效。考虑到疫苗接种的抗体,所以还需要让人为制造的抗体失效。但请注意,更能贴合人体的变异是有极限的。三,病毒变异的特征除非是新的病毒种类,否则从原始病毒株开始,病毒的每一次变异一定会残留既往的大多数分子特征。这种残留就会带来一个后果:前一波感染所遗留的免疫能力(病毒感染后,或接种疫苗后)一定仍会有影响。而不会完全失效。这点在细胞免疫方面更为明显。而在决定病死率方面,细胞免疫有较大的话语权。即,A→B→C→D的变异演化里,即便A跟D有很大差别,但因为每次的变异是一个首尾衔接关系。所以,每一波变异都会遗留免疫能力。最终累积的结果是重症率、病死率下降。这就带来一个后果:1,每次变异的优势方向是传染性更强,2,虽然每次变异的致病毒性是随机的,但大方向是致病毒性下降。致病毒性的下降并非病毒有意为之,而是人跟病毒博弈后的自然结果。病毒变异的致病毒性的下降,是人跟病毒博弈的结果,而不是病毒有意为之四,看完理论推测,再看新冠病毒变异的实际趋势回看新冠病毒的变异。从原始的病毒株,到后面的四面开花的Alpha变异株、Beta变异株、Delta变异株。其中Delta变异株异军突起,用更强的传染性+更高的致病毒性(病死率)而独占鳌头。然后是Omicron以更强的传染性压倒性的侵占了所有空间。现在又是Omicron变异株里的BA.2用更强的传染性而大杀四方。但问题出来了,BA.2变异的传染性太强,已经非常接近麻疹的传染性。这就意味着一个事实,它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几乎所有人感染。从而让所有活下来的人打下遗留的抵抗力印迹。那么,下一波病毒变异株要怎么办?它要生存下来就只能产生更强的传染性,但这是有极限的。但已有的普遍感染现状,导致人群普遍具有相当抵抗力;从而让其致病毒性进一步下降。回看,为什么Delta变异株的致病毒性高?实际上跟当时的前一波感染人数不够多,以及疫苗接种率不够高有关。只要其中任何之一严重偏高,Delta变异株的致病毒性就没法高。所以,新冠病毒变异也符合这一特征。即,虽然每次变异的方向是随机的。但总趋势还是传染性增强、致病毒性下降。五,预测未来尽管有一波波感染带来抵抗力,有疫苗的逐渐增高的接种率,但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还在不断增强。但,其传染性已经很接近已知传染性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如何正确使用口服抗新冠病毒的药物Paxlovid

目前已经上市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有两个,分别是:Nirmatrelvir-ritonavir,其商品名叫PaxlovidMolnupiravir但因为Molnupiravir的疗效相对没Paxlovid那么好,且副反应相对大。所以国内只引入了Paxlovid。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合理使用Paxlovid。新冠病毒需要一种叫3CL的蛋白酶(也叫主蛋白酶,M
2022年3月18日
其他

对西安疫情防控的一些思考----喊口号容易,做事难!

一,新冠病毒是如何击中软肋?新冠病毒感染的特征有两个:传染性很强。目前看仅次于结核、麻疹;病死率不高,也不低。在今天这个人类交互活动频繁的时代,这两个特征带来很大的麻烦。如果病死率偏高,像2003年的冠状病毒(约10%)。那大家一起下定决心做严格社交隔离是完全可能的。而新冠病毒的病死率是远低于10%的,在特定年龄段才超1%,50岁以下人群会远低于此。但是,其整体病死率是一般流感的10倍左右。请注意,我这里指的是病死率,而并非死亡率。单位时间内的病死率=死亡人数÷有症状人群单位时间内的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病死率低的疾病,只要传染性很强,其带来的死亡率是很高的。而这就新冠病毒。新冠病毒的病死率的确比流感高一些。但不算高的很离谱。但死亡率却比流感高的夸张的多。简单举例。感染A病毒而发病的病死率只有0.1%;但是,它在一年内可以导致1000万人感染而发病。其死亡总人数是1万人。感染B病毒而发病的病死率高达10%。但是,它在一年内只导致了1000人感染而发病。其死亡总人数才100人。如果这个社群的总人数是1000万人。那么A病毒的病死率是0.1%,死亡率也是0.1%。而B病毒的病死率是10%,但其死亡率只有0.001%。病死率是不能反映疾病的危害性。死亡率才是真正的要点。新冠病毒的病死率并不是很高,但它的死亡率太高,太高,太高……统计显示,2020年美国人均寿命减少1.8年,达75年来最大降幅,新冠病毒感染已经成为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美国民众的第三大死因。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病毒导致美国5岁以上的年龄组的死亡率都升高;这点跟流感「也」有很大不同。流感的病死率低,但却常常危害“5岁以下人群”+“50岁以上人群”。对5岁-50岁间人群的影响不大。很多人感染流感病毒的结果就是一场感冒。(注解:流感病毒感染可以带来两个症候群:①感冒;②流感样症状。实际上,流感样症状里还有相当部分并非流感病毒所致。同样,感染流感病毒的相当部分人仅仅是感冒而已。)在50岁以下人群里,新冠病毒的病死率并不比流感高很多。但,因为传染性要强很多,所以其死亡率远远远……高于流感。在信仰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人群里,别人的死活跟我有什么关系?既然病死率不是很高,而社交管控会影响到我。那我为什么要听从你的要求?你死了,跟我何干?然后,新冠病毒导致美国5岁以上的年龄组的死亡率都升高。然后,因为疾病导致社会的总劳动参与率下降,经济衰退。新冠病毒拷问的是人性,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当你不把别人的死活当回事时,其实你自己也一样被影响。新冠病毒拷问的是人性,是价值观二,中国人的价值观是容不下新冠病毒的很多中国人有一种错觉:以为美国人会强调“政府应该为国民的死亡负责”。其实并不是这回事。美国人强调的是:“政府的主动行为不应导致国民死亡”;如果国民选择作死,那你去死好了。反正政府没有主动导致你死亡。也就是:你死不死跟我没关系。反正我没主动导致你死亡即可。然而,新冠病毒是一个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如果政府不主动去负责,那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中国人对政府的要求是:全方位保护国民。这其实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原始冲动。因为我们相信所有人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的命运跟集体息息相关。不能保护好其他人,那就肯定保护不好我自己。新冠疫情恰恰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的左派是看到了现代社会的紧密联系而兴起的。他们在走向集体主义价值观。所以,他们会更强调政府的有所作为。美国的右派是仍坚持美国传统价值观-----每个人为自己负责。你死了,跟我何干?只要政府别导致我难受即可。而新中国的价值观是:每个人不能仅仅为自己,也要为别人。政府要有所作为……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才能救世界三,跟新冠病毒共存,可行吗?客观地说,我们不得不跟新冠病毒共存了。这并非中国人的选择,而是世界各地人已经选择了跟新冠病毒共存。而我们不可能独善其身。而且最麻烦的是,大量动物有新冠病毒。它们会时不时释放新冠病毒而重新入侵人类社会。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Omicron变异株就是在动物身上发生了巨大变异,然后重新传回人类。实际上,我们已经跟流感病毒共存了。我们中国每年因流感病毒而额外死亡超8万人。但我们并没有针对此做严格的社交管控。那为什么不同样对待新冠病毒呢?新冠病毒的病死率并没有高很多。尤其是在接种疫苗后的50岁以下人群----恐怕不会比流感高。但是,病死率低不等于死亡率低。(请回头看两者的区别)看病死率,是只关注个人利益。反正感染了我不会死。看死亡率,是关注集体利益。我不能只看我个人,还要看集体风险。如果在疫苗加持下,我们能长久的把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率(而不是病死率)压低到足够低,那么放弃「严格的社交管控」是合理的。毕竟,「严格的社交管控」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存在只有收益,没有成本的措施三,如何看待西安的疫情防控?就如我前文所述:「严格的社交管控」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么在西安我们就看到了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人很尖锐的指责这样的现象:“只要不是新冠死,随便你如何死”!我们见到有急性心梗因时间延误而去世的……这样的现象显然是不对的。但具体操作起来却没有很多人认为的那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很强传染性疾病。隔离是最好的手段。尽管我们有疫苗降低感染风险。但疫苗主要体现在降低重症、降低死亡风险方面。其他疾病患者如果没有一定程度排除新冠感染可能性,你把他放到急诊科也一样会传染给其他病人。不要高估急诊科的抗传染风险的能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在我看来,一定程度上容忍发生在急诊科的院内传染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强调院内传染零容忍,强调发生感染就撤职等,那必然会发生拒绝其他急诊病人的事情。而把急诊科打造成绝不发生院内感染的堡垒,这不具有可能性。最麻烦的是,能否把急诊科内的院内感染控制住,不向医院内其他区域传播,不向社区传播。一方面强调医护人员的疫苗接种,一方面常规且定期的核酸检测是必要的。当然,如何确保这些疑似高风险人群的诊疗如何做到闭环,更是后续需要努力的。这在建筑格局,医疗器械安排,乃至医护人员的调配方面都需要努力。而这必然是一个浩大工程,需要花钱,花时间,花人力成本。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实际上,疫苗接种的成本是最低,是一个非常好的兜底措施。这点再三强调也不为过。补充阅读:1,《新冠病毒的Omicron变异株有什么特征?》2,《社交隔离效果好,为什么还要疫苗?》3,《为什么再好的检查也只能是辅助?》4,《冬天为什么更容易感冒?》
2022年1月6日
其他

新冠病毒的Omicron变异株有什么特征?

新冠病毒最新的令人瞩目的变异是Omicron株。随着对该变异株的研究深入,我们对它可以做一个初步的总结了。一,病毒学特征新冠病毒变异的核心关注点是它的S蛋白变异。S蛋白是新冠病毒与宿主细胞ACE2受体连接的蛋白,更准确的说是S蛋白上的RBD区域。根据基因测序结果,Omicron变异株的S蛋白上面有32个突变。如果我们只看RBD区域的话,对比原始毒株:Beta有3个突变,Delta有2个突变Omicron有11个突变目前的疫苗主要是针对S蛋白来促生出中和性抗体,从而避免病毒跟人体细胞的结合。S蛋白的变异越多,理论上逃逸疫苗的能力就越强。但是,病毒S蛋白的变异越多,跟人体细胞的结合能力会有所改变。比如,目前的研究发现,Omicron变异株更倾向于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易感鼻黏膜。而相对不易导致肺部感染[1]。但请注意这里的“不易”是相对原始的新冠病毒、以及前面的Delta变异等等。并非说绝对不累及肺部。二,临床特征目前的数据还只是初步的,还需更多更严谨的对照研究以佐证。但已经可以看到Omicron变异株感染有如下特征[2-5]:传播速度迅速,传染力强;潜伏期短;感染病毒后会更快的出现症状。重症率显著下降。即便在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里也是如此。接种疫苗者也容易感染;但疫苗接种者更不容易重症。既往感染的保护力显著下降;但重症率也相对偏低。这里的坏消息:传播速度更快,疫苗保护力下降,既往感染后的保护力下降。而好消息则是:重症比率下降,感染者的住院时间更短、需要呼吸支持的更少。比如,来自南非的Omicron感染者临床表现的回顾性研究证实[4]:第一次疫情高峰中,入院患者病死率为19.7%,Delta高峰中为29.1%,Omicron仅为2.7%。请注意,该研究里66.4%没有接种过疫苗。同时,还需警惕的是,该研究里的整体人群偏年轻。没有做年龄匹配下的对照研究;因此单纯依据该研究来说Omicron的病死率偏低,其可信性还不够。新近研究还证实,前期治疗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类药物集体滑坡,只有Sotrovimab仍表现良好[6]。但必须强调抗体类药物只适合“刚感染病毒的轻症病人”。抗体治疗对这些刚感染者可以显著降低重症率、死亡率;但对于已经重症的住院病患,抗体类药物未能降低死亡风险[7]。好在,非抗体类的抗病毒药物并没有很大影响,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三,疫苗的价值目前尚未有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的疫苗上市。但根据已有的资料显示,近期接种第3针的新冠mRNA疫苗仍展示有一定的保护率。虽然主要体现在「进一步」降低重症率、死亡率方面。对于无症状感染、轻症感染的保护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新近的发现:感染Omicron后,可以产生针对其他突变株尤其是Delta的保护力,这是目前Omicron取代Delta成为主要流行突变株的一个原因。这提示针对Omicron变异株的疫苗研发可能很有实际意义。(致谢:庄时利和、子陵在听歌、阿司匹林42195米等朋友的文章。在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新冠病毒、疫苗等等相关知识。)补充阅读:1,《如何不被欺骗?----看透医学世界里的迷雾和诡计!(三)》2,《为什么再好的检查也只能是辅助?》3,《我们该如何诊断疾病?从症状、体征出发!》……参考文献:1,Thomas
2022年1月4日
其他

世界COPD日,说说它是怎样一个疾病

(本篇是历史文章稍修改后重发)很多人到了秋冬季就容易有咳嗽,咳痰;而且这样的咳嗽往往会持续超3个月。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2年以上,那就可能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的咳嗽、咳痰要小心当然,慢性的咳嗽咳痰的病因有很多。比如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在排除了肺结核、哮喘等后,最常见的还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见环境因素是:吸烟泛滥、空气污染严重。医学界开始重视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诊疗要归咎到工业化时代后的空气污染事件。1952
2021年11月17日
其他

我们可能需要接种多少针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的预防效果可以分为如下层面讨论:1,预防感染2,预防有症状感染3,预防重症4,预防死亡国际主流的几个疫苗大多是2剂为标准接种程序;强生为单剂。一,疫苗接种的短期有效性很肯定已知,mRNA新冠疫苗在2剂后,随访中位时间2个月,4个层面的保护效果都很理想。比如,辉瑞-BNT疫苗的研究报告如下[1-2]:1,共有36000多名研究对象(原始纳入了4.4万人,因为部分人不符合研究标准而被排除
2021年11月14日
其他

新冠疫苗接种后,测抗体有什么用?

首先,我们要知道新冠相关的抗体检测分为两种:1,诊断性抗体:根据病毒分子所诱发的抗体。目前很多医院都有用来协助诊断;2,中和病毒的抗体:检测疫苗接种后产生的中和病毒的抗体。目前只有研究性实验室能检测。多数医院是没法测定的。现在有一个声音:为什么不给新冠疫苗接种者测抗体呢?测抗体是有益的吗?一,测中和新冠病毒的抗体,有什么用?1,测抗体的局限性我们知道,疫苗主要是通过诱导身体产生抗体来保护我们,其次才是T细胞免疫。对比两个疫苗的保护效果,可以对比两个疫苗诱导产生的“中和病毒的抗体的数值”。抗体数值高的,通常认为保护效果更好。但是,测抗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同一个血清标本,不同方法测出来的数值可能有较大差异。我们并不知道那个方法最为可信。而且,请注意,抗体对比的“保护效果”还只是间接证据,不是直接证据。2,抗体数值与最可靠的临床保护率数值在同一个检测抗体的方法下,灭活疫苗的抗体数值远低于mRNA疫苗。注意,是远低于。有研究发现:在某些测定方法下,已上市的两个mRNA疫苗的中和抗体数值,甚至可以是国产灭活疫苗的5倍以上。但是,最可靠的临床保护力数据却并非如此。目前没有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来对比“灭活疫苗与mRNA疫苗”。这是证据最可靠的疫苗保护力对比研究。退而求其次,我们可以看真实世界里的保护率数据。目前发现,已上市的两个mRNA疫苗要比国产灭活疫苗好------无论是面对哪个病毒变异株。但好归好,差距远远没有抗体数值的差距那么大。抗体数值差距那么大,而临床保护率数据的差距却没那么大。这说明,抗体数值跟临床保护率数据并非“平行相关”。3,总结我们并不知道用哪个方法测中和病毒的抗体最为可靠,也不知道确定哪个阈值来判断“疫苗接种是有效或者无效”。也就是说:抗体数值可以用来对比“疫苗的好与不好”;但不能反馈疫苗接种后,有效或者无效。好与不好,是价值判断里的“多与少判断”。有效或无效,是价值判断里的“有与无判断”;这两者不同。抗体数值跟疫苗保护率数值并不“平行相关”二,在做疫苗研究时,测抗体是有帮助的根据前段时间发在NEJM的一项研究。在完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突破性感染者”在感染前的抗体水平对比“没有被病毒突破组”,其抗体滴度比为0.361(95%可信区间为0.165~0.787)[1]。(该研究里,主要采用SARS-CoV-2假病毒中和试验测定的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做对比)突破感染组与对照组的抗体滴度的对比图,来自参考1类似的发现还有:器官移植术后、吃大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风湿病人身上,我们发现其抗体水平低。而他们相对更容易发生“突破性感染”。这就是在群体中监测抗体水平的意义。这说明,抗体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而抗体水平的群体性趋势,还可以提示我们:疫苗接种的策略是否要做调整。比如,我们为什么要强化第3针?为什么器官移植术后病人应该间隔一个月接种1剂疫苗,接种3剂作为常规接种;再间隔6个月后接种第4剂作为强化针?这些是看到群体性的抗体数值的下降;也观察到抗体数值下降的同时,伴随着病毒感染风险的增加。哪怕这种伴随关系并非“平行相关”。给人群做抗体测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疫苗接种的策略三,不建议个体去测抗体美国CDC一直在强调:不建议疫苗接种者去测抗体。因为不清楚什么样的抗体数值能证明存在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就如前文所述,突破疫苗保护而出现感染的人群的抗体数值水平相对偏低。但请注意,这是群体抗体数值的综合对比;而不存在一个精确的“阈值”来说明:疫苗有效或无效。四,最后总结做研究时,测抗体可以;个人接种疫苗后,测抗体来发现自己对新冠病毒“有抵抗力或无抵抗力”,这没用。感谢“庄时利和”先生。本文参考了他的微博。实际上,笔者从庄时利和先生那里学习到很多疫苗和其他医学知识。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补充阅读:1,《接种疫苗的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14天以上吗?》2,《新冠疫苗会导致猝死、脑梗、白血病吗?》3,《能根据社交媒体的实时数据来计算疫苗保护率吗?》参考文献:1,Moriah
2021年11月9日
其他

接种疫苗的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14天以上吗?

科学防控新冠病毒疫情!简要提示:建议完整接种疫苗者,发生新冠病毒暴露后只隔离14天。理据如下:一,新冠病毒主要是近距离传播已有使用专门的成像技术来观察呼吸道呼出物;研究发现在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呼吸道飞沫可能形成气溶胶或被气团携带,其水平传播距离超过2米[1-3]。实际上,也有在餐厅、公交车上传播的个案报道[4-6]。这证明了在封闭、通风不良的空间发生远距离空气传播的可能性。但是,新冠病人的传播研究发现,远距离空气传播并非主流[7-8]。近距离飞沫传播的风险远大于空气传播,这可能跟后者携带的病毒数量不够多有关。一些报告显示,医护人员在仅使用防接触和防飞沫措施(没有防护空气传播)下,接触新冠患者后并未发生二代感染[9-10]。笔者所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主任杜斌老师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抢救病人时,也曾有相似的经历;但他也没有被感染。总结:在封闭空间且空气流通不佳的状况下,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是肯定的;但因为病毒数量相对少,相对没有近距离的风险大。新冠病毒主要是近距离传播,这是社交隔离防控新冠疫情的理论基础二,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传播特征1,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有症状者的传播特征来自一项“传播对”的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出现症状的3天前已经可以传播病毒,在症状出现的1天前达到传播高峰,在症状出现7天后显著下降[11]。请注意,该研究对象是未接种疫苗者。因为当时新冠病毒疫苗尚未上市。另一项研究评估了中国台湾100例COVID-19患者的2500多例密切接触者。所有22例二代感染病例均在指示病例症状发作6日内与其有过首次接触;6日后与指示病例首次接触的850人中,未确诊感染[12]。一篇纳入28项研究的综述显示,可在呼吸道样本中检出病毒RNA的汇总中位持续时间为症状发作后18日;但的确有病人在初始感染后数月后,仍可从其呼吸道检出病毒RNA[13]。呼吸道长期可检出病毒的情况主要发生在免疫力低下人群[14-18]。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包括癌症患者、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风湿病人等。但是,检出新冠病毒不等于有传染性。因为病毒数量偏少的情况下,难以侵入人体内并具有复制能力。多个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轻症病人在症状消退的10天后,在其呼吸道不再能测出可传染的新冠病毒[19-23]。来自韩国疾控中心的报告:免疫功能正常的新冠康复者,即使呼吸道仍可测出病毒RNA,但不能分离出有具有感染性的病毒,而且也未发现此类康复者有传播病毒的情况[24]。能检测出病毒,但不代表其具有传染性2,感染新冠病毒的无症状者的传播特征感染新冠病毒的无症状者的传播风险偏低。这里的无症状者是指“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症状。新加坡的一项分析纳入了628例COVID-19患者和3790例密切接触者,与无症状感染者的接触者相比,有症状者的接触者中的二代感染风险是3.85倍[25]。对著名的钻石公主号游轮事件的研究证实:与无症状感染者在同一船舱的乘客中,新冠病毒
2021年10月30日
其他

感染新冠病毒后,该如何治疗?(第2版,2021年10月2日更新)

本篇是对笔者第一版的更新。接《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当儿童感染新冠病毒》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专题。笔者参考了Uptodate临床顾问、WHO的相关指南、以及最新的临床试验等信息,并根据中国疫情控制的要求,从而提出个人的建议。请注意,笔者尽可能寻求可靠的证据,但推荐部分是基于笔者个人的判断。一,病毒暴露后的隔离与检测对于欧美等国来说,他们并不寻求找出所有的感染者。但中国对疫情控制的需要,我们会尽可能找出所有的感染者,并集中管理。所以,所有跟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视作为新冠病毒暴露。1,接种过疫苗任何疫苗都不能确保暴露于病毒后不被感染。因此,接种疫苗后有暴露于病毒的病史,也应该接受隔离。(疫情防控需求,强烈推荐)完成疫苗接种者,预期隔离21天为宜;期间建议病毒核酸检测至少4次。(缺乏证据,但强烈推荐)。具体检测细节参考《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没有完成疫苗接种者,预期隔离28天;期间建议病毒核酸检测至少5次。(缺乏证据,但强烈推荐)疫苗接种者,如无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冠感染后症状,不应胸部CT检测。因为胸部CT检测对预后没有提示价值[1-2]。毕竟,疫苗接种者的感染前置概率显著偏低。(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在病毒暴露的隔离期间,病毒核酸检测未发现病毒感染,则可以撤销隔离。如隔离期间明确病毒感染,则应按照感染者处理。2,未接种过疫苗预期隔离28天;期间建议病毒核酸检测至少5次。不反对适当增加检测频率。(缺乏证据,但强烈推荐)反对胸部CT检查,因为胸部CT疑似的诊断价值不大。虽然在新冠大流行时(前置概率偏高),胸部CT检查疑似有帮助价值。(缺乏证据,强烈推荐)二,病毒暴露后的分流处理根据危险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3-5]。(高质量证据,强烈推荐)1,高风险年龄≥65岁居住在养老院或长期护理机构免疫功能损害具有慢性肺病或中至重度哮喘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重度肥胖(BMI≥40kg/m2)糖尿病慢性肾病(正在接受透析)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吸烟者2,中风险年龄20-64岁,无任何上述特定合并症年龄
2021年10月2日
其他

当儿童感染新冠病毒

这次莆田地区发现多例未成年人感染新冠病毒。那么,儿童的新冠病毒感染有什么特征呢?初步认为,20岁以下人群相对不易感染新冠,这点在14岁以下可能更为明显。但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更容易为无症状感染者,而并非他们真正不易感染。一,儿童感染新冠后的无症状比率新冠感染人群里相当多是无症状者。日本著名的钻石公主游轮感染事件里,几乎所有乘客和船员都接受了病毒筛查,约19%呈阳性;712例确诊,其中58%在诊断时无症状;对无症状者的持续监测发现:约77%-89%的患者始终无症状[1-3]。美国一艘航母发生新冠病毒感染[4],平均年龄27岁的船员里有1/4被检测出病毒阳性,共1271人;而确诊者里22%在检测时有症状,43%在整个观察期均无症状。儿童感染后的无症状比率也很高。一项针对<20岁感染人群的系统回顾指出14.6%
2021年9月15日
其他

新冠疫苗会导致猝死、脑梗、白血病吗?

本来在《如何看待中国台湾地区的「接种疫苗后死亡」?》讨论过类似内容。但是,仍有很多人执迷于“先后关系=因果关系”。而且不少人又提出一个个问题:跟脑梗什么关系,跟白血病什么关系,跟出生缺陷什么关系……你以为的少见,只是因为没有被你关注笔者曾经在精神病医院工作2年。很多精神分裂症病友被家属送来求诊,经常会问一句话:以前没发现这么多精神分裂症病人呀,怎么现在这么多啦?其实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是比较稳定的。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都稳定在近1%;而发病率约为每年每10万人新增15~22[1-2];因为没有关注精神分裂症,所以就没感觉。当自己关注这个疾病了,就发现患病人还真不少。猝死、脑梗、白血病等等也是如此。我们不去关注,所以觉得这不常见。而你一旦关注,就发现其实这没那么少见。公鸡打鸣后出太阳,所以是公鸡把太阳喊出来的?一,猝死真的少见吗?来自多国(美国、荷兰、爱尔兰、中国)对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研究数据:每年每10万人有50~100
2021年9月14日
其他

欧美抗击疫情的教训:针对疫苗的误解

在《欧美抗击新冠疫情的教训(上)》里,我指出他们没有执行严格的社交隔离,导致了疫情的不可控。其实,欧美有不少国家都努力做过社交隔离。比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色列等等。只是,他们的社交隔离政策执行的严格程度不如中国。所以效果也没那么好。没有做好严格的社交隔离,他们就只能普遍接种疫苗了。然而,针对疫苗的谣言、误解导致了疫苗的效果大打折扣。无论中外,对疫苗都有很多谣言和误解。之所以有这样的谣言和误解,其实是我们缺乏足够的理性和智慧。疫苗就是盔甲一,没有概率思维,只有全或者无。上面一个图:一个人没有接种疫苗=赤身裸体来对抗病毒,结果全身伤痕累累,命在旦夕之间。另一个人接种了疫苗=戴着盔甲来对抗病毒。但身上还是被射中了一箭,虽不是致命伤。在很多人看来,这戴没有戴盔甲,其实是一回事。因为无论戴与不戴,都会中箭。一句话:接种疫苗没有用,因为接种了也一样会中箭。无论疫苗多厉害,也不能做到绝对防御。疫苗降低了感染的概率,降低了感染后重症的风险,降低了因感染而死亡的可能性。而这都是一个概率性事件。不能确保100%会发生,只是降低了概率。二,对科学、对专业不信任美国有很多人相信地平说。他们有各种似是而非的证据来证明“地球是平的”。而说地球是一个球体,则完全是政府的阴谋。地平说也被很多中国人推崇地平说被很多中国人推崇你还别说,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还挺能唬人-------不少中国人也非常推崇;美其名曰:独立思考。他们的独立思考来自于什么?来自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来自于缺乏足够的宽容心去面对不同的解读,不愿意直面矛盾意见的交锋。因为自身的看法跟主流看法不一致,所以自己就傲然于世,成了独立思考的代言人。主流观点当然可能会犯错,主流当然不代表“必然正确”。但在否定主流观点的时候,你看完了主流观点的证据和逻辑了吗?你对主流观点的驳斥-----那些证据和逻辑经得起批判吗?我很不愿意说“一知半解害死人”。因为我也知道,自己其实也是一知半解。因为知识无涯,我这有限的智慧也只可能是“一知半解”。所有人都会是一知半解。而专家则在特定的狭窄领域里,有更深,更全面的知识。所以,我们通常应更信任专业人士。不是要迷信专业人士,而是在否定专业人士的观点前,请多一些虚心,多一些倾听。而不是抱着“我不听,我不听,你这是阴谋,是在骗我”……在疫苗领域里,很多人也是阴谋论爱好者。他们认为新冠病毒是疫苗公司制造出来的,是比尔盖茨发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让疫苗公司大发横财。他们拿着社交媒体上的“实时数据”,自己一知半解式计算疫苗保护率。然后得出:公开的信息都可以看出疫苗没有保护力--------那为什么专业的医学研究论文里,疫苗还有相当保护力呢?(参考《能根据社交媒体的实时数据来计算疫苗保护率吗?》、《欧美抗击新冠疫情的教训(上)》)此时,他们不是去尽量理解专业文献里的研究方式,逻辑;而是说“他们搞这么复杂,就是为了忽悠我;而我这简单明了的疫苗保护率计算,证明了他们在说谎。”其实这样的观点在中国也一样横行。不信,你看看很多人如何看待中国台湾省的“接种疫苗后死亡”,如何看待所谓的“疫苗接种后白血病”,(参考《如何看待中国台湾省的「接种疫苗后死亡」?》)理性,理智,有逻辑的看待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反天性的,不自然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超脱普通动物的特质。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这特质发挥好。三,不能凝聚共识、贯彻执行的政治社会体制已有足够多的证据证实已有的新冠疫苗有很好的保护力:预防感染有效,但效果随时间推移而下降;总的来说是差强人意;预防重症、预防死亡很有效;但对高龄、有基础疾病者还需加强而已有的疫苗的副反应是可接受的:发热、疲倦、疼痛的发生概率比较高严重副反应:心肌炎/心包炎、血栓风险等风险很低;年10万之几的增幅。相对新冠感染的后果,疫苗接种的好处远大于副反应。但是,因为非理性思维,因为阴谋论,因为相互制衡的社会体制,导致党争不断。最终就是为反对而反对,而不是集合力量来解决问题:不能搞好“社交隔离”,不能贯彻疫苗接种,最终越来越多的人死于新冠。但,死道友不死贫道即可。只有当自己面临死亡时,才想起:疫苗真香。不信?看看下面这个图的故事:拒绝疫苗的惨痛教训美国佛罗里达老人和两个儿子住在一起,7月底都染上新冠。她因为接种了疫苗,症状很轻,但两个儿子之前拒绝接种疫苗,均为重症。8月12日,41岁的次子去世,12小时后,35岁的小儿子去世。老人的长子已于五年前去世,至此老人的孩子都去世了,她也不得不搬家,因为付不起房租。老人认为如果儿子们接种了疫苗,就不会死,真希望当时能够说服他们,现在已经太晚了。还有下面图的故事拒绝疫苗的恶果英国威尔斯,一男子全家都相信阴谋论而拒绝打疫苗,结果他的父母,弟弟在一起聚餐时全部确诊,一周内全部去世,瞬间痛失家人的他现在决定挺身呼吁大众快去打疫苗,他说:“政府没有理由要用接种疫苗的方式来伤害你,不打反而会付出生命代价”。他还说,弟弟死亡的消息最让他错愕,因为对方是他所认识最健康的人,“如果他没在健身房运动,就会去散步,已经15年没喝过酒,饮食也只吃植物性食物”,他相信家人当初如果有打疫苗的话就不会失去生命,“他们陷入大量的疫苗负面宣传中,这些宣传会诱使那些害怕的人掉入陷阱”。还有更多的故事疫苗犹豫的恶果疫苗犹豫的恶果美国佛罗里达,一名31岁的抖音主播感染了新冠病毒,然后她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天里,用抖音视频记录了她在病房里见到的一切——其他病人的呻吟和尖叫,然后她开始恳求其他人接种疫苗。报道说,她本人虽然不反对疫苗,但是有些犹豫,在她的最后一段视频里她说:“我没有接种疫苗。我不是反疫苗的。我只是想做我的研究。我现在很害怕。”“我确实认为这是个错误,”她继续说道。”“我不应该等的。如果你百分之70确定你想要疫苗,那就去接种吧。不要等待。去做吧。那样如果你得了这个病,你就不会像我一样进医院了。”该女子在发布视频9天后,因新冠肺炎并发症去世。无论是血淋淋的案例,还是无数的统计数据。但还是有人会说:“她打了疫苗也可能会死。谁证明她接种疫苗就可以避免?”美国拜登政府已经强制要求“美国政府雇员必须接种新冠疫苗,接受联邦政府资助的医院、公司等也必须全员接种疫苗”但这样的强制要求能执行下去吗?补充阅读:1,《哪些看似合理的反新冠疫苗信息,错在哪?》2,《社交隔离效果好,为什么还要疫苗?》3,《新冠病毒疫苗没有用吗?》
2021年9月12日
其他

欧美抗击新冠疫情的教训(上)

自2019年底爆发新冠疫情,已超2亿2千万人感染新冠,超460万人死于新冠。(截止2021年9月10日,数据来源于worldometer网站)。值得关注的是,武汉遭受疫情突袭,但很快通过严格的社交隔离而控制住疫情。但世界范围内的绝大多数国家控制的不理想,至今仍成为各国的重要公共卫生危机。那么,这次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有什么值得我们汲取的呢?冠状病毒一,社交隔离是抗击强传染性疾病的不二法宝这几乎没有什么好争论的。看看中国的疫情,看看国际新冠疫情。这是一个很显然的事情。武汉爆发时,尚未有新冠疫苗。而现在,哪怕已有强大保护力疫苗的情况下,国际疫情仍未得到控制。而中国本土还是几近零感染。很显然,在抗击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方面,社交隔离>新冠疫苗。社交隔离强于新冠疫苗是很肯定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强于,而是大大的强于。中外疫情的对照提供很显然的事实证据。有人说,这是因为疫苗预防效果不够好所致。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假定有个很好很强大的疫苗,疫苗的保护效果也不如社交隔离。假定,我们有一个预防新冠感染很强的疫苗,其预防效果是超95%。1,假定10万人,有1000人感染了新冠9万人接种了疫苗,其中有100人感染了新冠1万人没有接种疫苗,其中900人感染了新冠。疫苗接种人群的感染率=0.111%(100÷9万)未接种疫苗人的感染率=9%(900÷1万)因此疫苗保护力=(9-0.111)÷9=98.77%2,假定10万人,有1万人感染了新冠9万人接种了疫苗,其中有1000人感染了新冠1万人没有接种疫苗,其中9000人感染了新冠。疫苗接种人群的感染率=1.11%(1000÷9万)未接种疫苗人的感染率=90%(9000÷1万)因此疫苗保护力=(90-1.11)÷90=98.77%都是10万人,疫苗接种的人口占比也一样(90%),而且疫苗的保护率也一样(98.77%)。但感染人数却是10倍关系。为什么?因为疫苗的保护力是一个相对数值。而决定感染人数的核心是病毒的传染性、人类的活动。无论疫苗的保护力多强大,疫苗接种比率有多高,社交隔离还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当然,现实里保护力更强的疫苗「有可能」让病毒的传染性降低。从而降低总的感染人数。但降低传染性不是看疫苗的保护率。严格的说,能否降低病毒的传染性,这要看疫苗、病毒、人的行为的相互博弈的结果。有了社交隔离政策,可以加速病毒的消灭,不给病毒演化为传染性更强的机会。另外,病毒的传染性增强不等于病毒的致病性增强。像普通感冒的传染性也不弱,但我们不曾大张旗鼓搞社交隔离来对付他。须知,导致普通感冒的病毒里就有“经典冠状病毒”。经典冠状病毒是导致感冒的常见病原体二,社交隔离的成本与副反应这是一个敏感话题。社交隔离是有益的。减少了很多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甚至还能降低了不少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比如,有些人在社交场合喜欢喝酒。而喝酒导致的心肌梗死、脑梗是不少的。2020年初的社交隔离,让中国的心肌梗死、脑梗病死人数有相当比例下降。再比如,社交隔离降低了死于车祸的人数-------这点不言自明。但社交隔离也带来很大不便。比如,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送去医院抢救就很不方便。同样,尿毒症病人、肿瘤化疗病人等等都可能被延误。至于社交隔离导致的经济困境也是很明显的。笔者在2020年年初到武汉工作,看到很多商店关闭。即便解除了隔离,那些小商贩们苦苦挣扎也让我历历在目。当然,这是一个利弊权衡的事情。如果没有严格的社交隔离,新冠疫情会让我们死的人会更多,经济会更凋敝。没有什么措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只是说,我们不能只看好处,无视副反应。三,错误理解实时数据,错误低估疫苗的保护力因为手机、社交媒体的发达,今天的我们可以看到实时的疫情数据。有些是最近14天的数据,有些是最近28天的数据。很多人会根据公开发表的数据,自己来推算疫苗的保护率。但根据最近的14天的感染人数,或者最近28天的感染人数,然后来计算疫苗保护率,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原因:1,忽视已经感染过的人目前已经很清楚,曾经感染过新冠的人会产生较强的抵抗力。尽管很多人会因感染而去世,或遗留偏重的后遗症。但活下来的人多半会因此产生较强的抵抗力。而这些人往往没有接种疫苗。拿实时数据来计算疫苗保护率时,他们的存在会低估疫苗的保护效率。2,把12岁以下人群列入疫苗的保护效能,其实应该在同年龄段人群间做对比。目前国际主流,是不给12岁以下人群接种疫苗。因为他们不易感染新冠;即便感染也通常很轻微,甚至是无症状。一个未接种疫苗的8岁小朋友,对比一个60岁接种过疫苗的人。后者虽然接种了疫苗,但其感染新冠的可能性还是大于8岁小朋友。不做年龄段的配对做对比,而是跨年龄段做对照。这会低估疫苗的保护效果。辛普森悖论可在那里时时提醒我们。(具体可学习“庄时利和”先生的《为什么「患者总存活率」更低的医院,反而可能更值得推荐?》)何况,疫苗的保护不仅仅体现在预防感染,更重要的是预防重症、预防死亡。这方面哪怕做不严谨的对比,也可以发现疫苗有很好的保护效果。补充阅读:1,《能根据社交媒体的实时数据来计算疫苗保护率吗?》2,《哪些看似合理的反新冠疫苗信息,错在哪?》3,《如何看待中国台湾省的「接种疫苗后死亡」?》4,《社交隔离效果好,为什么还要疫苗?》
2021年9月10日
其他

能根据社交媒体的实时数据来计算疫苗保护率吗?

疫苗接种后,对我们的保护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这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比较出名的有流感疫苗。它就需要每年注射一次。新冠疫苗也存在这个问题。在上市前,辉瑞-BNT疫苗的3期临床试验,即严格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在第2剂注射的7天后开始追踪,中位追踪时限2个月,最终的疫苗保护率是95%有效[1-2]。但请注意,观察时限是2个月。如果延长时间呢?近期,梅奥诊所在Medrxiv上传了一份研究报告[3]。如在2020年12月接种疫苗,而看2021年1月到7月的保护率变化:Moderna
2021年9月6日
其他

哪些看似合理的反新冠疫苗信息,错在哪?

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而谣言也是到处泛滥。而且,很多谣言披上了很多外衣----专业词汇、数据对比等等。普通人一看,这专业词、这数据对比,很可信呀。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做粉饰,以为这样就可以欺骗所有人。但在真正的火眼金睛面前,这都毫无意义。一,低级谣言那些辣眼睛的谣言就不说了。先给大家看看一个稍能入眼的低级谣言。以色列、美国、英国的新冠病人数暴涨,说明疫苗无效。的确,曾经有段时间里,以色列、美国、英国的新冠感染病人数、重症病人数、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乐观者认为是疫苗发挥了效果。但是,近期出现了数据大反弹。无论是感染人数、重症数、还是死亡人数都大幅度增加。于是很多人说:疫苗无效!我们来看看英国的数据图。蓝色是病例数,黄色是住院数、紫色是死亡数。该图表的最后显示感染人数暴涨,但住院数暴涨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平行增长,死亡数也有增加,但显然跟病例数分离。来自微博网友:西雅图杨医生除英国外,我们还可以看看其他国家。下图里:以色列是紫红色、英国是黄色,而加拿大是蓝色。这是一个每7天的「每10万人新增病例数」的时间趋势图。从图可以发现,病人数量大幅度反弹。来自微博网友:西雅图杨医生但是,如果看同期的死亡人数呢?每7天的「每10万人新增死于新冠病人数」的时间趋势图如下。可以对比上图,新增病例率跟新增死亡率是分离的。即,病例数大幅度增加,但死亡数增加没有那么突出。来自微博网友:西雅图杨医生就如我在《社交隔离效果好,为什么还要疫苗?》里说的:疫苗在降低重症、降低死亡方面效果很好。但是,在减少感染风险方面没那么强。这就呈现出感染人数反弹,而重症数、死亡数反弹「相对」没那么明显------尽管跟前面对比还是有显著增加。(感谢微博网友西雅图杨医生为我们提供详实的各国新冠疫情统计数据图。)二,迷惑性更强的谣言有些谣言的数据是真实的,但分析的结论不合理。以色列的新冠重症人群里有59.4%是接种过双针疫苗。所以说,新冠疫苗对降低重症没那么厉害。以色列的确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国家。因为曾经有段时间里,以色列的疫苗接种率很高。于是以色列就放宽了社交管控。结果新冠疫情再次爆发。下图是每7天的「每百万新增病例数」。实际上,还可以看前文的图。来自微博网友:菜菜_MR就如前文所述,在预防感染方面,新冠疫苗的效果不够理想。但在预防重症方面效果好。但为什么重症病人里有那么多接种疫苗的呢?这要引用微博网友“菜菜_MR
2021年8月30日
其他

如何看待中国台湾省的「接种疫苗后死亡」?

普通人很容易把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因果关系。即,接种疫苗后有人死亡,我们就习惯性地以为是疫苗所致。这个想法是非常要不得的。公鸡打鸣后,太阳出来了。那太阳出来,是公鸡喊出来的吗?所有人在死前都有躺床上的经历。是不是「躺床上」导致了死亡呢?因果关系绝不能只看到时间先后,还需要更多的可靠的分析才能确定。公鸡打鸣后出太阳,所以是公鸡把太阳喊出来的?一,在平常时,猝死的发生率美国华盛顿州的一项人群研究(1980-2009年)显示,0-35岁人群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每年10万之2.28
2021年8月28日
其他

社交隔离效果好,为什么还要疫苗?

防控传染性疾病,有两个重要手段:社交隔离疫苗在新冠疫情早期,我们靠社交隔离就控制住了它。而国外的社交隔离政策执行不严格,疫情肆虐。他们主要寄希望与疫苗。新冠疫苗的有效性有众多的证据。无论是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还是上市后的真实世界里的跟踪研究。只要把接种疫苗的人群,跟没有接种的人群做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疫苗降低了感染率,降低了重症率,降低了死亡率。(可参看《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疫苗(上)》)但如何看待目前美国、英国、以色列的感染人数节节攀升呢?其实原因很简单:1,疫苗的保护力不够强大。它可以很好的降低重症率、降低死亡率,但在降低感染率方面不够理想(但还是有用)。(参看《新冠病毒疫苗没有用吗?》)2,现有的数据里,可以发现美国、英国、以色列的感染人数的确越发高,但死亡人数的上升相对不明显(不是不明显,而是相对不明显)------而这恰恰证明了疫苗的保护力。不能把疫苗的有效性不够强=无效。就如下图,戴了疫苗铠甲也会中箭。但不能说疫苗无效。实际上,还有很多血淋淋的个案。美国最近一个新闻让人瞩目。美国佛罗里达老人和两个儿子住在一起,7月底都染上新冠。她因为接种了疫苗,症状很轻,但两个儿子之前拒绝接种疫苗,均为重症。8月12日,41岁的次子去世,12小时后,35岁的小儿子去世。老人的长子已于五年前去世,至此老人的孩子都去世了,她也不得不搬家,因为付不起房租。老人认为如果儿子们接种了疫苗,就不会死,真希望当时能够说服他们,现在已经太晚了。
2021年8月24日
其他

新冠病毒疫苗没有用吗?

新冠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爆发,对全世界的公共健康构成了巨大挑战。随着对新冠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深入,我们诊断、治疗、预防该疾病已经有了「相对有效」的措施。(参考《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但是,社会上仍存在很多错误的流言。这些阻碍我们合力抗击新冠疫情。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疫苗无效论!实际上,目前已上市的主流疫苗都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其效果可以从多个角度做考察:预防感染预防有症状感染预防重症预防死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国的统计方式差异,很多时候「预防感染」可能跟「预防有症状的感染」发生混淆。其主要原因是,新冠病毒感染存在相当多的无症状感染[1-6]。(在《新冠病毒感染,有什么特征?》有详细讨论)。真实世界的疫苗保护效果讨论时,往往是有症状的才会去检测。而无症状者往往会不做检测。这导致,不同研究里的疫苗保护效果是不宜做相互对比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新冠疫苗的保护效果呢?一,在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里,目前上市的主流疫苗都有较好的保护效果比如,辉瑞-BNT疫苗在第2剂注射的7天后开始追踪,中位追踪时限2个月;最终的结果是95%有效[7-8]。这里的疫苗的无效包括「无症状感染」。其中一项研究的细节如下[8]:21720人接受疫苗BNT162b2,21728人接受安慰剂。两剂疫苗(包括安慰剂组)接种的间隔时间为:21天第一剂接种后[8],疫苗组:1人确诊安慰剂组:9人确诊第二剂接种后7天,追踪2个月(中位时间)观察效果[8]:疫苗组:8人确诊安慰剂组:162人确诊二,随时间推移,真实世界里的保护效果如何呢?很多人说,在2剂疫苗接种后的早期效果好,不代表这个效果会持续很久。这个担心是合理的。因为后续的追踪研究的确发现疫苗随着时间推移,而保护性下降的情况。这个现象在所有疫苗里都存在。Medrxiv上传了一项来自梅奥诊所的研究报告[9]。梅奥诊所采用PCR法检测了645,109人;排除了未成年人等;并根据性别、年龄等因素做匹配;并设定研究的时限是2020
2021年8月15日
其他

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

接上篇《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专题。笔者参考了Uptodate临床顾问、WHO的相关指南、以及最新的临床试验等信息,并根据中国疫情控制的要求,从而提出个人的建议。请注意,笔者尽可能寻求可靠的证据,但推荐部分是基于笔者个人的判断。一,病毒暴露后的隔离与检测对于欧美等国来说,他们并不寻求找出所有的感染者。但中国对疫情控制的需要,我们会尽可能找出所有的感染者,并集中管理。所以,所有跟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视作为新冠病毒暴露。1,接种过疫苗任何疫苗都不能确保暴露于病毒后不被感染。因此,接种疫苗后有暴露于病毒的病史,也应该接受隔离。(疫情防控需求,强烈推荐)完成疫苗接种者,预期隔离21天为宜;期间建议病毒核酸检测至少4次。(缺乏证据,但强烈推荐)。具体检测细节参考《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没有完成疫苗接种者,预期隔离28天;期间建议病毒核酸检测至少5次。(缺乏证据,但强烈推荐)疫苗接种者,如无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冠感染后症状,不应胸部CT检测。因为胸部CT检测对预后没有提示价值[1-2]。毕竟,疫苗接种者的感染前置概率显著偏低。(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在病毒暴露的隔离期间,病毒核酸检测未发现病毒感染,则可以撤销隔离。如隔离期间明确病毒感染,则应按照感染者处理。2,未接种过疫苗预期隔离28天;期间建议病毒核酸检测至少5次。不反对适当增加检测频率。(缺乏证据,但强烈推荐)反对胸部CT检查,因为胸部CT疑似的诊断价值不大。虽然在新冠大流行时(前置概率偏高),胸部CT检查疑似有帮助价值。(缺乏证据,强烈推荐)二,病毒暴露后的分流处理根据危险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3-5]。(高质量证据,强烈推荐)1,高风险年龄≥65岁居住在养老院或长期护理机构免疫功能损害具有慢性肺病或中至重度哮喘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重度肥胖(BMI≥40kg/m2)糖尿病慢性肾病(正在接受透析)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
2021年8月10日
其他

要跟新冠病毒共存吗?---疫情防控的争论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已肯定消灭的有:天花。接近于消灭的病毒性疾病有:脊髓灰质炎等。实际上,如果能消灭病毒,没有人愿意跟病毒共存。与病毒共存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不是一种主动选择。那么新冠病毒能否被我们消灭?是有可能的。至少中国内地的实践证明了可行性。一,社交隔离政策可以阻止新冠病毒传播在没有疫苗可用的时候,中国内地采取严格的社交隔离政策,最终让病毒传播被终止。只是,由于没有全球同步措施,导致我们始终面临境外病毒输入的问题。必须指出的是,西方社会也在实践社交隔离政策。只是他们采取的严格程度等,远不如我们。比如,美国、欧洲曾暂停来自中国的航班;英国关闭了酒吧、公共娱乐场所等等。为什么西方社会很难做到我们这个程度?1,西方国家和社会的组织协调能力不行。中国基层党政干部、志愿者能深入社区去管控,去维持必要的物流等。西方社会做不到。2,高科技方式的信息交流。在中国公众让渡部分隐私权利的情况下,高科技的信息交流措施让管控的成本降低,有效性大大增加。西方过分强调隐私权利,导致管控成本太高。说到底,我们能贯彻严格的社交隔离政策的原因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与集体的不可分割。在高度传染性疾病的阴影下,个人行为对集体有很强的影响。在这样一个集体主义价值观下,我们守望相助,我们让渡部分个人权益,从而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最大化。而西方社会过分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下,别人的死活跟我无关。哪怕别人洪水滔天,我也要逍遥自在。结果是,个人既无法逍遥自在,而社会还是洪水滔天。西方国家过度强调个人权益,以至于全面接种疫苗也无法实现。基层党政组织的组织协调,让我们有可能做好严格社交隔离二,疫苗在切断病毒传播里的价值切断新冠病毒传播还有一个办法:全面接种疫苗。即便面临传染性更强的Delta变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仍可以显著降低传播性。1,英国新近的真实世界研究6月24日至7月12日期间,对英格兰9万8233人进行的监测发现[1]:共0.63%
2021年8月9日
其他

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

在上一篇里讨论了新冠病毒感染的特征。现在讨论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后有相当部分无症状人群(见《新冠病毒感染,有什么特征?》),因此在国内对如下人群做检测:凡是跟新冠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必要时的局部区域的普筛中国这样做的好处是把感染者尽可能找出。而在国外,主要是对有症状的人群做检测;对密切接触者做隔离而不检测。国外的做法的实质是放弃对新冠的全面围剿,改为跟新冠病毒的主动式共存。这样做有其社会必然性。但显然不符合我国的价值观。在明确检测对象后,那该如何检测呢?新冠病毒一,选择什么标本?根据美国感染病协会的建议,采用如下标本[1]:鼻咽拭子、中鼻甲拭子、前鼻孔拭子、唾液前鼻孔+口咽拭子肺泡灌洗液单纯的口咽拭子的敏感性可能不够,这样相对容易漏诊。肺泡灌洗液的敏感性是最高的,但显然不适合普遍筛查。而鼻咽拭子等等操作也应该规范化。不当的操作可能会让采集的标本质量不高,从而增加了漏诊风险。二,选择检测的时机对新冠病毒测RNA,选择恰当的时机很重要。一篇分析纳入7项研究、包括2项未发表的报告,评估了暴露于病毒后的不同时间点进行RT-PCR的检测效能[2]:在暴露于病毒的当天,病毒RNA被检测出的可能性几乎是0;在暴露后的第5天,也就是感染后显现症状的第1天,有62%被检测出暴露后的第8天,也就是感染后显现症状的第4天,有80%被检测出暴露后的第21天,也就是感染后显现症状的第17天,有34%被检测出总结来说,暴露于新冠病毒后,可能需要多次检测才能避免漏诊。但不建议在前一次检测的24小时内重复检测;两次检测的间隔时间至少24小时以上。在暴露于病毒的28天后,如还未确诊感染,再继续检测的必要性不大;此时几乎可以肯定没有被感染。三,如何看待抽血检测抗体?抽血化验时只能检测病毒的抗体。但是,感染后数日至数周内不太可能有病毒的抗体被检测出来[3-6]。因此急性感染时测抗体是没有用的。血清抗体检测只适合回顾性诊断。美国感染病学会、Uptodate临床顾问建议对怀疑新冠感染的病人测IgG抗体或总抗体试验。而不是IgM抗体、IgA抗体、IgM/IgG分化试验。因为IgM测试不够准确[7]。如果对接种过棘突蛋白的COVID-19疫苗的个体进行血清学检测,以确定「先前的」感染,则应使用检测除S蛋白以外的抗原-抗体的检测。即,抗体检测的标靶抗原应该是新冠病毒的N蛋白、或者E蛋白等。而不是基于S蛋白抗原[7]。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血清学检测的预测价值,美国CDC建议考虑两步测定法。即在初次测试血清抗体阳性后,再选择另一个标靶抗原做抗体检测;从而提高血清学检测的可靠性[5]。在对38项研究的系统回顾中,评估了新冠病毒感染者自症状出现以来的血清学检测敏感性[8]:一周时:23%测到IgM,30%测到IgG两周时:58%测到IgM,66%测到IgG三周时,75%测到IgM;88%测到IgG。其他研究表明,在16至20天内,IgG阳性率接近100%[9-11]。在血清检测的方法学上,酶联免疫吸附、化学发光免疫的敏感性可能优于其他方法[12]。由上可知,IgM抗体测定容易漏诊;不但如此,IgM抗体检测还容易误诊。这可能是因为针对新冠的IgM抗体测定,存在与其他冠状病毒、其他非冠状病毒病原体的交叉反应[13]。甚至,IgM型类风湿因子就可以跟新冠病毒的IgM抗体混淆[14];(类风湿因子主要是IgM形式)也就是说,无论敏感性(避免漏诊),还是特异性(避免误诊),新冠IgM抗体检测都不够好。所以,建议不要做新冠病毒IgM抗体检测。四,如何做核酸扩增试验(nucleic
2021年8月8日
其他

新冠病毒感染,有什么特征?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可以更好的理解该疾病。跟所有的感染性疾病一样,新冠病毒感染后存在如下表现:无症状感染轻症感染重症危重症一,无症状感染感染新冠病毒后,相当部分为无症状感染者。日本著名的钻石公主游轮感染事件里,几乎所有乘客和船员都接受了病毒筛查,约19%呈阳性;712例确诊,其中58%在诊断时无症状;对无症状者的持续监测发现:约77%-89%的患者始终无症状[1-3]。但是,有些研究里的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要低得多。一个护理院的爆发感染事件里,48例筛查阳性者中有27人(56%)在诊断时无症状,但其中24人在接下来的7日内出现症状[4]。现在可肯定,无症状感染在年轻人身上比较常见;而老年人更容易为「有症状」感染[5-8]。比如,美国一艘航母发生新冠病毒感染[5],平均年龄27岁的船员里有1/4被检测出病毒阳性,共1271人;而确诊者里22%在检测时有症状,43%在整个观察期均无症状。有意思的是,临产孕妇的无症状感染率也很高[8-9]。这或许跟孕妇的特殊免疫状态有关----因为孕妇可以视作为自然发生的器官移植受体。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有些医生把胸片、或者胸部CT异常视作为「有症状感染」。但,这并不合理。无症状者也可以出现胸部CT异常改变[10-11]。一项研究里,24例最初表现无症状的感染者接受了胸部CT检查;50%有典型的肺部磨玻璃影或斑片状影,另有20%存在非典型肺部影像学异常;但继续跟踪的结果是有5例出现了发热等症状[11];也就是另外19个人始终是无症状。而另一个研究是针对接触史追踪而确诊的55例无症状感染者。67%在入院时有肺炎的CT表现,只有2例出现低氧血症,且最终均痊愈[10]。这两个研究都来自国内。我们要思考的是,对无症状者做胸部CT检查有意义吗?没有,因为胸部CT异常并没有预告无症状者的后续变化。在2020年的研究发现,针对病毒的RT-PCR检测首次呈阳性到症状出现的中位间隔为4日(3-7日)[12]。但是,随着新冠病毒的多个变异的出现,这数值可能会缩短。年轻人不易感染,即便感染后也更容易无症状二,有症状感染大多数有症状感染者并不严重。中国CDC的一份报告纳入了约44,500例确诊感染的患者,最终的预后如下[13]:轻型(无肺炎或为轻度肺炎)占81%。重型(如,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或24-48小时内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受累超过50%)占14%。危重型(如,呼吸衰竭、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占5%。总体病例病死率为2.3%,非危重型病例无死亡。来自美国的研究也是类似结论[14]:大多数有症状感染者是轻症。三,危重症的预告目前较为肯定的预告危重症的信号有:高龄合并症男性血型疫苗接种与否1,年龄年龄对新冠感染具有决定性因素。虽然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但是中老年人最容易感染;而老年人最容易重症。一项基于中国大陆数据的建模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住院率随年龄增加,20-29岁为1%,50-59岁为4%,80岁以上为18%[15]。年龄也直接决定病死风险。中国CDC的一份报告显示,70-79岁和80岁及以上人群的病例病死率分别为8%和15%,而整个队列的病例病死率仅为2.3%[13]。英国的一项分析里,80岁及以上人群的死亡风险是50-59岁人群的20倍[16]。类似的数据也可以在美国、德国等国家看到。2,其他一项针对美国近300,000例COVID-19确诊病例的分析指出,有合并症者的死亡率是无合并症者的12倍[17]。这里所指的合并症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癌症(特别是血液恶性肿瘤、肺癌和转移瘤)慢性肾病肥胖吸烟除合并症外,全球多个队列研究都发现,男性在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中的占比偏高[18-20];此外,ABO血型基因多态性与COVID-19所致呼吸衰竭相关,其中A型血风险最高[21];而O型血患者的感染和重症风险均较低[22]。血型对新冠感染有影响,但不宜夸大这个影响四,感染后的症状再次提醒大家的是,无症状占据了相当部分。其中年轻人的无症状比率偏高。那么感染后的症状有哪些呢?咳嗽、肌痛和头痛最为常见。其他报道较多的症状有腹泻、咽痛、嗅觉或味觉异常。这点跟普通的感冒似乎差别不大。一项研究分析了370,000余例上报至美国CDC的COVID-19确诊病例,其症状发生率如下[17]50%有咳嗽43%有发热(主观性发热,或体温>100.4°F/38°C)36%有肌痛34%有头痛29%有呼吸困难20%有咽痛19%有腹泻12%有恶心/呕吐嗅觉/味觉丧失、腹痛或鼻溢的发生率均低于10%值得注意的是,只有43%的人存在发热,这个比率明显偏低。针对中国武汉和中国其他地区的1099例患者发现,只有44%在入院时存在发热(腋温超过99.5°F/37.5°C),但最终有89%在住院期间发热[23]。发热比例偏低的情况也在其他研究里得到佐证。来自冰岛经PCR确诊的1564新冠病人的研究显示[24]:肌痛(55%)、头痛(51%)、干咳(49%)。在诊断时,83人(5.3%)报告没有症状,其中49人(59%)在随访期间仍无症状。不过,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新冠病人感染的症状可能会发生较大改变,比如Delta变异的感染者的症状潜伏期明显缩短[25]。病毒变异后的症状特征值得关注。新冠病人的康复时间有很大个体差异,除疾病严重程度外,还取决于年龄和已存在的合并症。轻症患者预计恢复较快(如,2周内),而许多重症患者恢复较慢(如,2-3个月)。最常见的持续性症状包括乏力、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和认知障碍。肌痛、头痛、咳嗽等感冒样症状是主要特征,发热、鼻部症状相对不突出(后续:新冠病人的诊断与治疗)补充阅读:1,《如何看待气势汹汹的Delta变异新冠病毒?》2,《风湿病人、器官移植者的新冠疫苗接种》3,《不同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策略》4,《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疫苗的副反应》5,《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疫苗(上)》……参考资料:1,Japanese
2021年8月7日
其他

如何看待气势汹汹的Delta变异新冠病毒?

冠状病毒是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2019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及一些蝙蝠冠状病毒属于相同亚属、不同进化枝。一,冠状病毒的变异性如何?病毒的演变可以通过多个方式进行。抗原漂移(antigenic
2021年8月4日
其他

风湿病人、器官移植者的新冠疫苗接种

有关:高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癌症(特别是血液恶性肿瘤、肺癌和转移瘤)慢性肾病、肥胖吸烟对于风湿病人来说,可能要两个情况讨论。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的病死风险较普通人要稍高
2021年7月24日
其他

不同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策略

在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副反应。(请分别参考《新冠疫苗的价值》、《新冠疫苗的副反应》)今天我们讨论不同人群该如何接种新冠疫苗。需注意,不同人群的新冠病毒风险有较大差异。比如,一个68岁的人跟30岁的人做对比,无论是感染的容易程度,还是感染后的重症风险,死亡风险都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同人群应该选择不同的疫苗接种策略。一,3岁到18岁人群目前的研究证实,儿童相对不易感染新冠[1-3];而且,他们即便感染新冠病毒,出现重症乃至死亡的可能性也较成年人显著偏低[4-5]。特定的一些医学状况会增加重症风险,比如先心病、糖尿病等。儿童的新冠病毒感染问题将在后面专门文章讨论,本篇不详细讨论。儿童的新冠感染后可能诱发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2021年7月22日
其他

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疫苗的副反应

接上篇《应对新冠病毒感染挑战:疫苗(上)》必须再强调:先后关系≠因果关系。这点对于疫苗接种尤为重要。通常看似健康者去接种疫苗,但后续各种疾病发作,或者猝死。普通人很容易把这样的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等同于因果关系。中国台湾省最近接连爆出接种疫苗后死亡案例。虽然数量众多,但难以确定跟疫苗是否存在关联。因为台湾省优先接种的是老年人,而老年人本身就有各种基础疾病,甚至无基础疾病下的猝死风险也偏高。有人拿接种疫苗后病死人数比率跟国外做对比;认为台湾的疫苗接种后死亡率偏高。但这里没有校正年龄这一因素。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报道就抗拒接种疫苗。这是显然没思考过不接种疫苗的后果;也没有真正去了解,这些所谓的死亡是否真的跟疫苗有关。目前比较确定的跟疫苗有关的副反应有:1,注射部位:疼痛,但也有红肿、瘙痒;2,全身反应:发热、怕冷,疲劳、头痛和肌痛;3,其他:淋巴结肿大、心肌炎/心包炎、吉兰-巴利综合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等一,mRNA疫苗的副反应1,BNT疫苗BNT疫苗在美国的数据提示:第一次注射后17%~29%有全身反应;而第二次注射则为37%~48%;全身副反应在12岁~15岁人群更为常见,可高达32%~66%。而65岁以上的副反应要相对少见,但也可以算常见
2021年7月18日
其他

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疫苗(上)

nCoV-19/AZD1222(复制不全的黑猩猩腺病毒载体)。强生公司采用腺病毒26作为载体。中国康希诺公司采用腺病毒5作为载体。俄罗斯加马利亚研究所的疫苗Gam-COVID
2021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