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教在线

其他

安全教育 | 校园疫情防控怎么做?一起来看↓

疫情下心理健康教育公益系列讲座【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教师继教在线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2022年4月27日
其他

安全教育 | @所有师生家长:进入高发期!这些防溺水安全知识,一定要牢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随着天气温度不断升高不少小伙伴难抵水的诱惑游泳嬉水的活动也多了起来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特别是孩童在玩水时更容易处于危险之中四月份以来已发生多起孩童溺水事件↓↓↓案例一4月3日,湖南株洲一名10岁男童不慎落入湘江中,幸好被正在垂钓的两名男子发现并救起,男童身体无大碍,救男孩的其中一人为游泳教练。案例二4月4日下午,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水域,一名13岁左右的小女孩意外落水。据救援人员介绍,其父母随后下水营救,一家三口不幸全部溺亡。案例三4月10日,海南乐东县利国镇赤塘村。有4个小孩结伴下水游泳,13时30分许,一名13岁小孩游泳时失踪。4月11日11时20分,消防救援人员与渔民成功找到落水孩子并打捞上岸,可惜孩子不幸遇难。在夏天,溺水意外高发实在让人痛心无论是游泳或是其他水上娱乐活动大家在快乐玩水的同时都要记得安全第一为了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家长和小朋友们都要牢记这些安全知识首先来看防溺水安全常识动画短片▼01:11这组动图请认真学习↓↓↓这组大图也要认真学习↓↓↓完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2022年4月25日
其他

课程回顾 | 疫情下心理健康教育公益系列讲座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课程回顾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家长、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疫情对广大师生及家长可能造成的心理影响。2022年4月7日—10日,每晚7点,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邀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益系列讲座,共计四讲。本次公益系列课程累计观看人次已达18.7万,师生、家长反馈效果良好,表示有了专家的专业指导,更有信心应对疫情下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第一讲疫情后期中小学生的心理建设第二讲压力应对与情绪管理第三讲后疫情时代,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调节与疏导第四讲让孩子远离情绪“病毒”—
2022年4月24日
其他

安全教育 | 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老师转给家长)

3.家长禁止孩子未到相应年龄骑自行车和电动车上下学。《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非超标电动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2022年4月22日
其他

教育思考 | 教育中有这样30条铁律,您都知道吗?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教师继教在线”的文章,您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教师继教在线”公众号
2022年4月21日
其他

安全教育 | 小学生舞蹈抵制校园霸凌戳中“泪点”,网友:鸡皮疙瘩起来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对小学生舞蹈作品的印象你会选择什么词?活泼、可爱、朝气......而河南省郑州市金沙小学同学们的这段舞蹈视频却狠狠戳中每个人的“泪点”,让人看得心痛。01:29同学们用现代舞呈现了一起校园霸凌的现场。小演员们不仅舞跳得好,演技也是个个爆表,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让人不寒而栗。看了同学们的舞蹈,网友直呼: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想让孩子们远离校园霸凌视频发布者河南省郑州市金沙小学体育老师马超群表示,视频中出演的成员共有8名,出演被霸凌者的是五年级学生,其他都是六年级学生,他们都是学校啦啦操队的队员。马超群表示,这次的作品除了想表达对校园霸凌的抵制,也希望能提高孩子们的警惕心,让他们远离校园欺凌。“我们大概是清明节放假的时候,就觉得身处在(校园)这个环境下,就是想为学生或者校园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我们的孩子也是学舞蹈的,我们有社团,有啦啦操队,所以说,我们利用我们先天的条件,就想排一个这样的舞,然后顺便拍出来。”这段舞蹈是由马老师自己负责设计编排的,4月8日晚上7点多开始拍摄,11点多拍摄结束,4月9日早上8点多剪辑出来。此前,马超群老师曾因带学生拍摄微电影《金刚川》走红网络,深受网友喜爱。有网友开玩笑说:不会编舞的导演不是好体育老师。
2022年4月17日
其他

教育关注 | 复课过渡期:教师、学生、家长要做好的30件小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近日,随着部分地区疫情的解除,全国各地陆续发布复课通知,校园里再度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同学们的心情可以说五味杂陈,既有激动和兴奋,也有紧张和焦虑。“神兽”归笼,让不少家长长舒一口气的同时,又担心孩子学习跟不上,一时适应不了学校环境......我们不妨列一张任务清单,梳理出家、校、生各自需要完成的工作,从中不难发现,共性的核心关键项可归纳为:安全、有序、衔接。时刻凸显安全第一原则。复课中最要全力保障的是师生的安全防疫工作。一校一案、两案十制,学校方案研制上的难度不言而喻,而落实中的各部门交叉配合与无缝对接更是考验一个组织的领导力与执行力。千头万绪也要坚持有序。多日的居家学习,线上与线下的场域转换,每日健康监测的统计上报,都给复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才能确保开学的稳定。衔接教育关注个体与集体双轨道。线上学习稳中推进,既有育人资源也有学习效能,但一定程度的失控感和知识体系的不全面,造成效果分化明显。如何衔接线上与线下,找准起点,分层分步对学生个体和班集体做好衔接教育,成为复课的关键。从校、生、家各自的角色分工出发,我们如何行动才能更好的保障安全、有序工作、平稳衔接呢?我想,不妨做好这30件细节小事。01教师:专业出发,平稳对接第一线1.参与学校防控预案演练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是学生在校的负责人,责任重大。学校制定了详细的“两案十制”,每一项制度都有规范的流程和应急处理办法,如果不用心学习,一旦班级里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情况失控。全体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防控预案演练中来,反复学习学校发布的视频和方案文稿。2.向学生和家长做好方案解读班主任要反复强调方案中学生和家长应知应会的内容。面对疫情防护,再仔细也不为过。学校也可以加大宣传,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在防疫物资方面的准备,增加复课的信心。3.挖掘疫情中的教育资源收集和整理学生的抗“疫”作品,布置为教室展板,重新打造教室成长环境,重建班级文化。进一步开展疫情教育必修课,既应弘扬疫情中的典型事例,又可引导学生关注到学校的具体复课保障工作中来,培养学生对“责任担当、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等人生课题的理解。4.设计一个富有仪式感的“复课礼”面对同学们再次回归校园,班级内部不妨来一场“复课礼”。仪式可以与居家学习总结相结合,引导学生对这一特殊阶段进行复盘和总结。比如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无字奖状》,让学生选择一个表彰的对象并亲手写上颁奖理由。再比如,来一次小组研讨展示会,将线上学习(特别是小组讨论)的情境在教室里再现,或者用思维导图、学习报告等呈现个性化学习成果,进行系统再建构等。5.制定线上线下课程衔接方案为了保证线上教学的效果,老师们做了大量的教学调整,如难度的调整、学习模块的调整、教材整合的处理等,回归线下课堂,必然要更新计划。线上学习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差异化明显,各学科需要统筹考虑,制定衔接方案。6.发布问卷调查,分主题、分考点地统计学生学习情况拿到学生反馈后,教师要全局考虑,分析学情。掌握较好的内容复课后就少讲或由学生讲,掌握不好的内容就巧妙设计,或与新课结合建立知识图谱,或独立安排课时进行难点突破。7.找到个性化教学的“关键”起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各异,老师要了解:学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学生想知道什么、能知道什么,学生网上学习疑难、关键性问题有哪些,为什么有这些问题等,与学生一起找到他的“零起点”。8.制定知识内容清单通过多种方式摸底和评估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将线上所学内容进行双向细目表的制定,明确能级要求,发给学生逐项评估掌握情况。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知识清单绘制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框架,捋清内在联系,在绘制的过程中审视自己在相关知识上的掌握情况。9.复课后,采取个性化选择补学,实现差异化的异步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班情、学情的补学方法。复课后开始学习新课,遇到前面知识点、概念、定理、公式,可以用旧知链接形式进行系统补习。即学新课,用什么,补什么,以新联旧,以新带旧,让补有新收获、学有新提高。10.可以让学生自行列出考点,设计考题教师对学生提交的考题进行精选,汇编成摸底卷,在开学时供集体测试使用,这样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又便于教师掌握学生所学情况,找出问题,后续跟进。11.在正式授课中应注意学生个体辅导和集体教学的相互补充班级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可将学习新课与补学巩固讲解并行;对于两极分化的班级进行同伴互助式教学,班内统一教学与课后补学同时进行;对于班内学生知识掌握参差不齐的情况,可采取分层教学;对部分学习困难、注意力不易持久、独立性自觉性较弱而产生的新学困生,教师应给予特别辅导补教;课后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小组和同伴互助作用。12.释放学生内心郁积,减轻学生焦虑情绪通过年级视频分享会、班级班会、心理辅导课、社团学生会的社会实践成果展示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促进他们成长成熟。02学生:积极调试,主动成长第一人1.配合学校,做好自我防控积极配合学校,按要求进行自我排查工作,密切关注自身身体情况。认真学习防护防疫知识,区分新冠肺炎与普通感冒、流感的区别,如出现类似新冠肺炎症状不恐慌、不自卑、不隐瞒,对自己及他人的健康负责,及时上报。2.调整作息,提前适应开学节奏主动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调整生活节奏。复课之后,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学习生活上,尽快适应“居家网课”到“在校学习”节奏的转变。3.
2022年4月17日
其他

教育心得 | 教育学生的标准:活泼、向上、有力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蒋梦麟(1886年-1964年),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1886年1月20日,蒋梦麟生于浙江余姚。曾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1912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学本科毕业,随后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并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也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教育要定出产品的标准,这标准就是:活泼泼的,能改良社会的,能生产的个人。我们以前听了俾斯麦说,德国的强盛,是小学教育的成功。所以我们也来办小学,以为小学堂办几千个,中国就强了。后来听说日本的强盛,也从小学教育得来的,所以我们大家都相信小学教育,好像一瓶万应如意油,一瓶百病消散丸,灵验无比,吃了就百病消散。小学生现在有三百多万了,哪知道社会腐败,比前一样,国势衰弱,比前一样,这是什么缘故呢?(据国民十八年统计,全国小学及幼稚园的学生,已达八百九十万人)。第一是人数太少,中国四万万人,若以五分之一人小学计算,须有八千万人。这三百多万,只能占百分之四,还有百分之九十六的儿童没有受到教育,哪里能够收小学教育的效果呢?第二是教育根本思想误谬,我常常听见人说,学生是中国的主人翁,若是学生是中国的主人翁,谁是中国的奴隶呢?教育不是养成主人翁的。又有人说,教育是救国的方法,所以要小学生知道中国的危险,激发他们的爱国心:痛哭流涕的对小学生说,中国要亡了,这帮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也不知道中国是个什么东西,只听得大人说“不好了”、“要亡了”这些话,也就悲哀了起来:弄得正在萌芽,生气勃勃的小孩子,变成了枯落的秋草!“主人翁”、“枯落的秋草”两件东西,可算是我国教育的出产品。我们向来的教育宗旨,本来养成主人翁的。俗话说,“秀才,宰相之根苗。”向来最普通的小学教科书《神童诗》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我们又常常说,“范文正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个个秀才都要做宰相,个个田舍郎都要等天子堂,你看哪有这许多位置呢?我们向来读书的宗旨,却是要把活活泼泼的人,做成枯落的秋草。科举的功效,把天才的人都入了彀中;读书的结果,把有用的人多变成了书呆子。这不像枯落的秋草吗?主人翁和枯落的秋草,本来是旧教育的出产品,也是新教育的出产品,不过方法不同罢了。若以高一层论,读书是学做圣贤,王阳明幼时对先生说,“读书是学做圣贤”。若个个读书的人都要做圣贤,国中要这许多圣贤人做什么?我们现在的教育,还赶不上说这一层咧。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教育的宗旨。到了后来,“规行矩步”、“束身自好”算修身;“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三从四德”等等算齐家;愚民的“仁政”算治国。你看身哪里能修,家哪里能齐,国哪里能治呢?现在要讲修身,要养成活活泼泼的个人;要讲齐家要夫妻平等,爸爸不要把儿子视作附属品;儿子不要把爸爸做子孙的牛马;要讲治国,先要打破牧民的政策,采用民治主义。并要把个人和家的关系改变过,创造一个进化的社会出来,个人是社会的分子;不是单在家庭之中,做父亲的儿子,儿子的父亲,母亲的女儿,女儿的母亲,老婆的丈夫,丈夫的妻子,把家庭国家,认作社会的两个机关,来发展个人和社会的幸福,不要用家庭国家来吞没个人,毁坏社会。我们讲教育的,要把教育的出产品,明明白白,定个标准。预定要产什么物品,然后来造一个制造厂。不要拿来一架机器,就随随便便的来造物品。据我个人的观念,我们以前所产的“主人翁”,“枯草”,和所产的宰相圣贤,都是不对。我们所需要的物品,是须备三个条件的人。(一)活活泼泼的人一个小孩,本来是活活泼泼的,他会笑,会跳,会跑,会玩耍。近山就会上山去采花捕蝶;近水就会去捞水草,拾蚌壳,捕小鱼;近田就会捕蝗虫,青蛙。他对于环境,有很多兴会。他的手耐不住的摸这个,玩那个;脚耐不住的要跑到这里,奔到那里,眼耐不住的看这个,瞧那个;口关不住的说这样,那样;你看如何活泼。我们办学校的,偏要把他捉将起来,换在无山,无水,无虫,无花,无鸟的学校;把他的手脚绑起来,使他坐在椅上不能动;把他的眼遮起来,使他看不出四面关住的一个课堂以外;要他的口来念“天地元黄,宇宙洪荒”,“人之初,性本善”,种种没有意义的句子。现在改了“一只狗”,“一只猫”,“哥哥读书,妹妹写字”,这些话,就算是新式教科书了。还有讲历史的时候,说什么“黄帝擒蚩尤”这些话,小孩子根本不知道谁是黄帝,更不识谁是蚩尤。孩子听了,好像火星里打来了一个电报。还有叫他唱“陀,来,米,发,索,拉,西”的歌;叫他听“咿琍鸣噜”响的风琴。不如小孩儿素来所唱的“萤火虫,夜夜红,给我做盏小灯笼”好得多。二十五块钱的坏风琴,不如几毛钱的笛和胡琴好得多。小儿的生长,要靠着在适当的环境里活动。明代王阳明也见到这个道理,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戏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草木,莫不萌动发育,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粘槁矣......若近世之训蒙穉者,日惟督以句读倣,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如囹狱而不肯人,视师长如寇仇而不预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可得乎哉?”德国福禄培创教养儿童自然的法儿,他设了一个学校,用各种方法,使儿童自然发长;他不知道这学校叫做什么,一日他在山中游玩,看见许多花木,都发达的了不得;他就叫他的学校做幼稚园(kindergarten)。“kinder”是儿童,而“garden”是花园。幼稚园的意思是“儿童的花园”,后来那知道变成“儿童的监狱”。我们把儿童拿到学校里来,只想他得到些知识,忘记了他是一个活活泼泼的一个孩子,就是知识一方面,不过就是识几个字罢了。无论在小学里,或是在中学里,我们要认定学生本来是活的,他们的体力、脑力、官觉、感情,自一天一天的发展。不要用私塾来把他们的生长力压住。我们知道现在的中学卒业的学生,眼多近了,背多曲了。学级进一年,生气也减一年。这是我们中国教育的出产品。(二)能改良社会的个人个人生在世上,终也逃不了社会,所以社会的良不良,和个人的幸福很有关系。若我但把个人发展,忘却了社会,个人的幸福也不能存在。中国办学的一个难处,就是社会腐败。这腐败社会的恶习,多少终带些入学校里来。所以学校里的团体,终免不了社会上一种流行的恶习,不过比较好些罢了。学校是社会的镜子,在这镜子里面瞧一瞧,可以见得社会上几分的恶现象。不过学校里的生活终比社会上高一层,所以学生有改良社会的一个机会。学校须利用这个机会,养成学生改良社会的能力。普通父母送子弟入学的用意,是有两种希望。一种是为家庭增资产:以为“我的儿子”入了学校,念了书,将来可以立身,为家增一个有用的分子;一种是为国家求富强,以为“我的儿子求了学,将来可以为“拯世救民”的人才。第一种是家属主义的“余荫”,第二种是仁政主义的“余荫”。学校的宗旨,虽不与此两种希望相反对,但不是一个注重点。学校的宗旨,是养成社会良好的分子,为社会求进化。社会怎么样才进化呢?个人怎样来参加谋社会进化的运动呢?这两个问题,是学校应该问的。社会怎样才能进化这个问题,我们可暂时不讲,个人怎样来参加谋社会进化的运动,是我们应该现在研究的。我想要学生将来参加改良社会的运动,要从参加改良学校社会的运动做起。我讲到此,不得不提起学生自治问题了。学生自治,可算是一个习练改良学校社会的机会。我们现在讲改良社会,不是主张有一二个人,立在社会之上,操了大权,来把社会改良。这种仍旧是牧民制度,将来的结果是很危险的。教育未发达以前,或可权宜用这个方法,如陕西阎百川的用民政治。但这个办法,是人存政存,人亡政息,不是根本的办法。江苏南通将来的危险也在这里。所以我们赞许阎百川治晋是比较的,不是单独的。若以单独的讲起来,这种用民政治仍是一种“仁政主义”、“牧民政策”。我是很佩服阎百川的,我并不是批评他,但我希望他一面“用民”,一面不要忘了这是权宜之计,将来终要渐渐儿的改民治方面去才好。我常常对人说,江浙两省,是江南富庶之地,兄弟之邦,得了两个兄弟省长,为何不照阎百川的方法来干一干呢?这种事情不干,如江浙的齐省长,没事照做,看了学生的一篇文,到来小题大做。我想一省的省长,哪里有这种空功夫!学生自治,是养成青年各个能力,来改良社会。他们是以社会分子的资格,来改良社会,大家互助,来求社会的进化。不是治人,不是做主人翁;是自治,是服务。有人说,学生自治会里面,自己捣乱,所以自治会是不行的。我想自治会里面起冲突,是不能免的,这是一定要经过的阶段。况且与其在学校里无自治,将来在社会上捣乱,不如在学校中经过这个试验,比较少费些时。(三)能生产的个人以前的教育,讲救国,讲做中国的主人翁,讲济世救民;最好的结果,不过养成迷信牧民政策的人才。不好的结果,自己做不了主人翁,把国民当奴隶;不来救国,来卖国;不来济世救民,来鱼肉百姓;到了后来,“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今后的教育,要讲生产,要讲服务,要知道劳工神圣。为什么要讲劳工神圣呢?因为社会的生产,都靠这各个人劳力的结果,个个人能劳力,社会的生产自然就富了。假如大多数的人,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社会怎样能生存呢?又如杜威先生说,希腊文化很发达,科学的思想也很发达,何以希腊没有物质科学呢?何以物质科学到十九世纪才发展起来呢?因为希腊瞧不起做工的人。瞧不起做工,就不会做实验;不会做实验就没有物质科学了。我们中国,素来把政治道德两样合起来,做立国的中心,如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而众星拱之”。如孟子说的“王何必曰利,亦曰仁义而已矣”。都是道德和政治并提。我们的学校,也不外政治道德四个字。如孟子说,“立痒序之教,所以明人伦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几千年的教育宗旨,都是一个“拯世救民”的仁政主义,牧民政策;今天以百姓当羊,来牧他;明天养肥了,就来吃他,你看中国几千年的“一治一乱”,不是羊瘦牧羊,羊肥吃羊的结果么?现在我们假设百姓是羊,我们要羊自己有能力来寻草吃,不要人来牧;那么羊虽肥,不怕人来吃他的肉。这是讲句笑话罢了,我们哪里可当百姓作羊?百姓都是活泼泼的人。我们把百姓能力增高起来,使他们有独立生产的能力,哪要人来施仁政,来牧他们?要能独立生产,要先会工作,要知道劳工神圣。美国教员联合会现在已加入劳动联合会。这是全国教师承认教书也是劳工。凡有一种职业,为社会生产的,都是劳工。劳心劳力,是一样的。“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这两句话,是在有分阶级的意思在里面,未免把劳力的人看的太轻了。把以上的话总括一句,教育要定出产品的标准,这标准就是:活泼泼的,能改良社会的,能生产的个人。完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2022年4月12日
其他

今日直播 | 今晚7点,疫情防控下的学校安全管理方略,公益讲座,敬请关注,欢迎分享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疫情形势下,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因为这关系到诸多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问题.也关系到社会稳定与无数家量的空福。校园安全隐患工作作为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安全管理措施制定与安全责任体系建构,将其落实到安全管理实践工作中。今晚7点,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邀领域专家倾情讲解——疫情防控下的学校安全管理方略,公益讲座,敬请关注,欢迎组织观看,感谢转发分享。↓↓↓01
2022年4月11日
其他

安全教育 | 夏季将至,这些防溺水及救援知识请务必转给师生家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玩水是孩子的天性,随着天气回暖,水边多了很多孩子的身影,与此同时,淹溺水事故也屡屡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为头号杀手。淹溺多发生在水深不可测、水距难判断的不安全水域。为何溺水事故还是层出不穷?是各界对孩子安全教育的不足,还是父母对于孩子监管的不到位?从以往发生的诸多溺亡案例看,背后存在诸多原因。☟☟☟
2022年4月10日
其他

教育思考 |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该如何处理?安徽灵璧一学生死亡案件敲响警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近日,安徽灵璧县14岁男生在学校宿舍因冲突身亡的事件引发舆论关注。这一悲剧,撕扯着两个家庭,一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心。01为何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每一起极端事故背后都有一系列被忽视的安全隐患,而这些问题最终酿成了大祸。这起悲剧说明,之前的动员也好、教育也罢,没有让学生入脑入心,就会埋下安全隐患,乃至引发事故。守护校园安全,防止校园暴力,年年讲、月月谈,归根到底不应流于会上、纸上和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02堵上校园安全漏洞,迫在眉睫眼下,除了要改变“就事论事”“善后处理”等被动局面,更要举一反三、追根溯源,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主动进行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方是重中之重。强化自查自纠、隐患排查是一方面,全社会也要始终对校园安全保持高压态势,健全事故的责任追究和处理制度,持续发挥震慑作用,对于那些失职渎职者依法严肃追责,让违法违规行为日渐消弭。同时,还要建立起常态化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日常的安全教育、信息共享甚至风险处置,避免隐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酿成安全事故。03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该如何处理未成年人甚至刚刚成年的人员,世界观尚未形成或者不成熟,做事容易冲动不计后果,并且受有关影音资料的影响爱讲哥们义气,往往误入歧途,酿成大错。如果真的出现了孩子与别人家的吵架或打架,父母可以出声帮孩子撑腰,引导孩子,但无法完全替代他们解决问题。所以平常的教育很重要,在平时就要好好地引导和教育孩子该怎么做。有句话叫“小孩打架不记仇”,也许恰恰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那样较真。对孩子们来说,没有“吃亏与不吃亏”的概念,所谓“吃亏与不吃亏”都是家长的想法。所以孩子刚刚打过闹过,眼泪一干,又在一起亲密无间地玩耍。只要能保证孩子的安全,没有必要把孩子之间的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如果一点磕碰都不容许发生,那就只能牺牲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探索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绝对是弊大于利的。孩子发生争执是避免不了的,家长该怎么处理呢?各位家长一定要牢记以下5条:1.判断这是孩子间的“正常冲突”还是受欺负孩子的打闹很多是游戏的成分,他们会偶尔拉拉同伴的小辫子、拍拍他们的肩膀,但由于他们还不会控制这些动作的度,有时会造成一些伤害事件。平常家长可以提醒孩子,玩闹的时候不要动作过度,不要打到对方身体比较脆弱的部位,如眼睛等。但是如果孩子的玩闹没有造成安全事故,家长没有必要把孩子之间的打斗看得过于严重。2.不要直接插手去警告对方或实施惩罚孩子之间发生争执,他们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也是锻炼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家长听到的可能是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词,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是太了解,如果直接插手,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麻烦、更复杂。3.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向家长寻求帮助时,家长应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确定最终的解决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如果事情较严重,应与老师和对方家长共同商量解决之策。如果责任在自己,应主动向对方道歉。如果责任在对方,应明确告诉孩子这是一种错误行为,以防止孩子模仿,并鼓励孩子心胸要开阔一些,不要斤斤计较。如果是原则性问题,要教育孩子学会用适当的方法争取自己的权益。4.巧与对方父母沟通,鼓励孩子正常交往双方父母最好能诚恳地交谈,彼此谅解,友好地解决问题。孩子是最敏锐的观察者,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并且在他们幼小的心里留下父母深刻的印象。友好地解决问题能使孩子受到感染,化干戈为玉帛,在成长过程中,不做“小霸王”。父母不要因为孩子间常发生争吵和纠纷,就限制孩子与同伴交往,要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人交往,让孩子在冲突和纠纷中获得体验,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5.不提倡家长插手,但不等于家长就应该坐视不管有些情况下,如孩子面临危险,或是和同学之间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时,是需要家长了解、参与,并帮助孩子协调解决的。如果需要介入,也要记住放宽心态,抱着协助的态度,而不是主动地替代帮办。在孩子向你求助时,要问孩子:“你希望我为你做什么?”听取孩子的请求后,家长应该提供机会,让孩子体验一些积极的解决方案,例如“不打不成交”、“握手言和”等。虽然不提倡家长插手,但不等于家长就应该坐视不管。家长要对孩子表达信任和提供支持,可以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能想办法处理好这件事”,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完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2022年4月8日
其他

直播预告 | 开讲啦!今晚7点,疫情下心理健康教育公益系列讲座,准时开讲,敬请关注,欢迎分享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家长、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疫情对广大师生及家长可能造成的心理影响。2022年4月7日—10日,每晚7点,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邀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益系列讲座,共计四讲。欢迎组织观看,感谢转发分享。课程安排01《疫情后期中小学生的心理建设》直播时间:4月7日
2022年4月7日
其他

今日直播 | 今晚7点,新时代依法治教理论与实践,公益课程,敬请关注,欢迎分享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讲座背景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法治素养已经成为—个合格公民的基本素养,但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管理者的法治素养在现实工作中却令人堪忧,不高于甚至低于普通公民,因此,提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治素养势在必行。课程主题新时代依法治教理论与实践直播时间2022年4月6日,19:00—21:00讲师介绍石连海,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教育部首批中小学校长法治教育培训专家,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兼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法律政策、依法治校、校园安全、学校突发事件处理等。课程内容将从法治知识、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素养几个方面系统进解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依法治教,全面提升教育管理者的治理能力。观看方式→关注公众号“教师继教在线”→回复“依法治教”→获取课程观看链接公益课程
2022年4月6日
其他

课程回顾 |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涯规划公益系列讲座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得到极大重视。面对多元选科搭配,高中生如何科学选科,使其与自身兴趣、能力和高考志愿相契合?2022年3月25日——4月2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邀领域专家为全国的教育工作者、家长、高中生们开设新高考生涯规划公益系列讲座,共计6讲。本次系列公益课程累计观看人次到1.3万余人,课程内容设计全面,讲解专业实用,受到很多老师、学生、家长的好评,达到课程预期效果。下面就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本次系列公益课程的精彩内容。(本次系列公益课程支持免费回看)主讲嘉宾:课程内容:第一讲:高考招生考试改革新政解读今日直播
2022年4月5日
其他

教育政策 | 扩转!教育部发布最新学生疫情防控期间学习生活健康指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为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健康、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教育部组建专家组研制了学生疫情防控期间学习生活健康指南,分类引导学生在校、居家防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住院就医期间安全学习、健康生活。跟小编一起来看——学生疫情防控期间在校学习生活健康指南01疫情防控千万条保持距离第一条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在校内,进入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室内运动场馆等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在校外,避免进入通风不良、人群密集的密闭空间。02学校大门是关口出入规定要遵守遵守校门管理规定,寄宿学生尽量减少出校,遵守离校、返校规定。走读学生往返家校保持两点一线,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全程佩戴好口罩,减少与他人交流。实习学生遵守所在单位的疫情防控规定。03口罩洗手常通风校内校外不放松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校内校外不聚集、不扎堆,注意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外出返校后及时洗手、更换口罩后方可正常活动。04健康监测很重要有病没病早知道遵守学校防疫规定,自觉接受健康监测,配合核酸检测、测量体温,主动及时报告身心健康状况。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必要时按照规定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就医。05错峰错时错区域食堂就餐有秩序错峰、错时、错区域就餐,餐前、取餐、餐后戴口罩,就餐排队保持安全距离,不在餐厅久留。06宿舍通风不串门收发快递要留神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宿舍,不在宿舍区聚集、串门。保持宿舍通风换气、卫生清洁,定期晾晒、洗涤被褥及个人衣物。减少收发快递,接收快递时注意手部卫生和外包装消毒。07防病知识不可少免疫屏障有疫苗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接受健康教育,增强传染病防控意识,掌握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传染病防控技能,提升自我健康素养。符合接种条件,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08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好方式坚持科学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健康心态。09封控、管控、防范区严守规定为应急学校一旦进入疫情防控应急状态,严格遵守当地封控、管控或防范管理的各项规定。按要求配合落实管控措施,配合做好消毒等工作。10线上学习讲质量线下学习保安全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学业健康两不误。学习红色经典、抗疫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提升思想境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增强战胜疫情信心。学生疫情防控期间居家防护学习生活健康指南01居家防护如在校防疫规定要遵照遵守居住地疫情防控规定,自觉接受健康监测,配合核酸检测、测量体温。及时主动报告身心健康状况,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必要时按照规定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就医。02疫情期间不串门减少接触其他人尽量减少出门、串门、探亲访友、聚餐聚会。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全程佩戴好口罩,减少与他人交流。外出回家后清洁手部,更换衣物并单独存放。03洗手通风戴口罩分餐公筷都做到与家人共同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坚持分餐制,用公筷。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卫生清洁,定期晾晒、洗涤被褥及个人衣物。04居家自学上网课大好时光莫错过认真遵守学校规定,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加强自我学习管理,按照要求完成学业任务。保持与学校班主任、辅导员和同学的沟通联系,耐心等待返校复课通知。05居家生活爱劳动家人共处暖融融增进家人沟通交流,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减轻家长负担。独自在家时,加强自我保护,熟记、学会拨打各类急救求助电话,遇到危险能够求助。规范用火、用气、用电。06规律作息勤锻炼线上学习要护眼坚持科学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健康心态。线上学习尽量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注意坐姿和视屏距离,严控视屏时间,合理上网不沉迷。07人群密集有风险保持距离才安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进入商场、超市、理发店等公共场所时,佩戴好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避免进入通风不良、人群密集的密闭空间。08社区封控不得已理解支持守规矩所在社区进入疫情防控应急状态,应严格遵守当地封控、管控或防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在规定范围内活动,尽量不与他人接触。减少收发快递,接收快递时注意手部卫生和外包装消毒。09抗疫是个大课堂引领社会新风尚加强健康理念、知识和技能学习,遵纪守法,崇尚科学,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和健康知识,不信谣、不传谣。学习红色经典故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增强战胜疫情信心,树立学生良好形象,引领社会健康风尚。学生疫情防控期间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学习生活健康指南01医学隔离为观察切断传播要靠它正确认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之一,有利于保护学生健康和校园安全。02观察期间守规定用心体验常感谢遵守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各项规定以及对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防护要求,减少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真诚感谢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人文关怀。03核酸体温按时检必要时候去医院自觉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监测,配合核酸检测、测量体温,主动报告身心健康状况,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毒工作,必要时按照规定就医。04通风洗手戴口罩个人防护很重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室内卫生清洁,定期晾晒、洗涤被褥及个人衣物。注意人身安全,预防意外伤害。05每天生活有规律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室内科学锻炼,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健康心态。06防疫停课不停学学业健康要兼得加强自我学习管理,按照要求完成学业任务。保持与学校班主任、辅导员和同学的沟通联系,耐心等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通知,服从有关健康观察安排。07遇到心情不太好及时请人来辅导加强自我心理调适,当心情不舒畅特别是伴随焦虑、困惑或不良情绪时,及时主动向家人、朋友、老师或医学专业人员反映,接受心理辅导帮助。08相信科学不传谣抗疫必胜士气高加强健康理念、知识和技能学习,遵纪守法,崇尚科学,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和健康知识,不信谣、不传谣。学习红色经典故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增强战胜疫情信心,引领社会健康风尚。学生疫情防控期间住院就医学习生活健康指南01新冠病毒不可怕及时治疗有办法正确认识住院就医是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重要举措,是疾病得到治愈和恢复健康的有效办法。遵守医院管理规定,仅在医院指定区域内活动。02传播多经呼吸道个人卫生很重要新冠病毒多经呼吸道传播,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与他人接触时必须规范佩戴口罩。讲究个人卫生,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单独使用,保持居住隔离病房的清洁卫生。03自觉配合做检查主动报告新状况积极配合医院开展健康监测,及时主动报告健康状况,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诊疗护理。04遇到心情不太好及时请人来辅导加强自我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当心情不好特别是伴随焦虑、困惑或不良情绪时,及时主动向家人、朋友、老师或医学专业人员反映,接受心理辅导帮助。05锻炼睡眠多饮水配合治疗效果好根据自身状况,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坚持适宜的锻炼。配合医院治疗,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减少久坐。保持合理作息、均衡营养、充足饮水。06学业健康两不误抗疫筑牢成长路根据病情量力而行参加线上学习。学习红色经典、抗疫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提升思想境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增强战胜疫情信心。07决心信心加耐心共克时艰靠同心耐心等待出院通知,出院后严格遵守出院指导,在有关部门、医院、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下做好出院后的康复、健康观察,做好返校复学准备。完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2022年4月3日
其他

直播预告 | 今晚7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解读,公益系列课程,准时开讲,敬请关注,欢迎分享~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课程要点教育有温度,惩戒有尺度。如何看待学生错误?教育惩戒是法律、管理还是教育概念?教师真的应该拥有正式的教育惩戒权吗?对教育惩戒权的热衷到底意味着什么?2022年4月3日—4月5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邀领域专家开展3场公益系列讲座。第一讲:4月3日,19:00,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解读(一)主讲嘉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教育部首批中小学校长法治教育培训专家,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兼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法律政策、依法治校、校园安全、学校突发事件处理等。石连海第二讲:4月4日,19:00,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解读(二)主讲嘉宾:教育部“国培计划”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班讲师;教师继续教育法治安全课特聘专家;湛江市法治安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高岩第三讲:4月5日,19:00,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解读(三)主讲嘉宾:教育学博士、鲁东大学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研究院讲师。段炼炼观看方式:第一步:关注“教师继教在线”微信公众号第二步:在公众号左下角对话框发送“教育惩戒”,获取公益系列课程链接公益课程
2022年4月3日
其他

今日直播 | 今晚7点,新高考生涯规划公益系列讲座(六)— 借助生涯测评、做好学业规划,敬请关注,欢迎分享~

调查显示,我国高中生涯教育较为缺乏,只有33%的高中生接受过职业与毕业的指导,而新高考改革方案带来的多元选择是综合性的,不是简单的学业匹配或者职业匹配,而是基于整个人的综合决策。
2022年4月2日
其他

课程回顾 |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公益系列讲座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公益系列讲座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减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2022年4月2日
其他

安全教育 | 2022年清明假期致家长的一封信(老师可转给家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万条千绿,梨花风起,又值一年清明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现将2022年清明节放假事宜告知如下:4月3日(星期日)至5日(星期二)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课。为了孩子可以度过一个安全、有趣、有意义的假期,请各位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下安全教育。1防疫安全教育眼下,多地疫情反扑,情形严峻。任何人,千万不可松懈。请家长带领孩子理性认识新冠,科学做好防护,配合新冠防控。1.
2022年4月1日
其他

今日直播 | 今晚7点,新高考生涯规划公益讲座—职业与专业认知、专业选择技术,敬请关注,欢迎分享~

家庭教育只要做到这12个字,就是好父母【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教师继教在线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2022年4月1日
其他

教育思考 | 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阶段特征、路径、方法,这篇文章讲全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当今教师大致有三种类型: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卓越型教师。职初教师-指自己都做不好自己事情的教师;骨干教师-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不需要别人帮忙,也帮不了别人的老师;卓越型教师-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还能帮助别人,指导别人,让自己进步的老师。教师成长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一位普通教师从开始对校长专业引领意图非常抵制,然后撤除抵制,并接受引领一步步走向卓越。在我担任校长之后,开始意识到:教师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每一位教师主动地自发展、自成长,需要群体的氛围。教师团队是呈金字塔式结构,以团队合作形式发展后,才能推出金字塔上的卓越型老师。为此,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成长过程;一位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当前教师成长遇到的瓶颈,不是第一次专业成长,而是第二次专业成长;某一些方式和途径,对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是有效的,但对二次专业成长则效果不大,或者无效。教师成长有三个阶段:第一次成长期、高原期、第二次成长期。01教师发展三个阶段期的主要特征(一)教师进入第一次成长期的标志1.
2022年3月31日
其他

公益直播 | 今晚7点,高校多元录取:强基计划和综评,敬请关注,欢迎分享~

家庭教育只要做到这12个字,就是好父母【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教师继教在线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2022年3月31日
其他

公益直播 | 今晚7点,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公益系列安全讲座(四),敬请关注,欢迎分享~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公益系列安全讲座上线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减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促进他们健康成长。2022年3月23日——3月30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邀领域专家为全国教育工作者、家长、中小学生开设公益系列安全讲座(共计四期)。第四期
2022年3月30日
其他

公益直播 | 今晚7点,院校专业组模式下的平行志愿,敬请关注,欢迎分享~

家庭教育只要做到这12个字,就是好父母【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教师继教在线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2022年3月29日
其他

今日直播 | 今晚7点,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公益讲座 —《家校社政四位一体维护学生安全》,准时开讲,敬请关注,欢迎分享~

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今天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指导各地各校做好安全教育日活动,切实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会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印发《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的通知》,就安全教育日活动进行全面部署。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做好安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助力校园持续安全稳定。通知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要会同相关部门,普及校园安全常识,教授安全防护动作,增强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要创新活动形式,切实做到寓教于乐,增强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体验性。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积极开发并指导学校制作各类活动资源。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要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安全教育日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推动全社会共同关心中小学安全工作。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教育日活动,严格管控人员密度,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要严格落实进校园活动备案审核制度,严禁在活动中以任何形式发布、夹带、印发商业广告及进行商业宣传。公益直播系列讲座在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2022年3月23日——3月30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邀领域专家为全国教育工作者、家长、中小学生开设系列公益安全讲座(共四期)。今晚19:00,公益系列安全讲座(三)——
2022年3月28日
其他

教师成长 | 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课题研究要以教师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自主探究为途径,逐步形成“问题——研讨——交流——成长”的课题研究方式,从而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一如何选择课题:课题的选择,是教育科研的起点,它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成效、价值与意义。为此,一线教师要开展课题研究,必须选准课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1课题研究立足“小”字确立的课题题目要“小一点”,便于教师研究,易出成效,研究周期不要太长。通过自己自主探究可以改变行为的“小”课题;或将上级下达的重点课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选择一个“子课题”,以增强课题的可操作性,达到解决平时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科研能力的目的。2课题研究注重“真”字课题研究内容要“真一点”,以教师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自主研究为主要方式,以解决教师平时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为根本目的所展开的教育研究。围绕课堂教学的真实情景和真实事件,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而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在教学的同时以研究者的身份,用研究者的眼光去审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研究使课堂教学改革能够与时俱进,通过改革实现教师专业成长。3课题研究突出“新”字所谓“新”,选题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又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还要有时代感,有生命力。在开展教学研究时,应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研究的主阵地,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不断探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或新困惑,以求新的突破,力争新的提升。4课题研究追求“实”字
2022年3月27日
其他

直播预告 | 今晚19:00,新高考自主选科的策略方法,敬请关注,欢迎分享~

调查显示,我国高中生涯教育较为缺乏,只有33%的高中生接受过职业与毕业的指导,而新高考改革方案带来的多元选择是综合性的,不是简单的学业匹配或者职业匹配,而是基于整个人的综合决策。
2022年3月27日
其他

今日直播 | 今晚19:00,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公益系列安全讲座(二),敬请关注~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公益系列安全讲座上线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减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在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2022年3月23日——3月30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邀领域专家为全国教育工作者、家长、中小学生开设公益系列安全讲座(共计四期)。第二期
2022年3月26日
其他

教育思考 | 教师情绪失控现象频发是为何?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教师因情绪失控而做出过激行为的新闻,屡见网端。不少网友看过之后,第一反应便是对教师的行为大肆指摘。但是有没有深入思考过,是什么原因将教师情绪推向崩溃边缘?在现代人普遍被“情绪病”所困扰时,教师群体也没能从中抽离。那么,学校又应该如何介入教师心理健康关怀和管理?因网课训斥学生,山东一老师被学校处分3月17日,山东省邹平市黄山中学一则线上教学录像视频在网络流传,并引发不少网友关注。随后该校介入调查核实,并于3月17日发布关于此事的情况说明。从这则情况说明中,我们可以大致梳理事情的经过。该校老师曲某在线上教学期间,学生不听从安排,进而曲某训斥辱骂学生。没想到,这则录像被传到网上,被学校发现,并及时做出处理。学校认为老师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线上的课堂秩序、督促学生的学习,但是行为却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故而学校决定给予涉事教师以行政警告处分,并加强师德师风培训,确保线上教学的质量。事情经过很简单,处理也比较及时,却在网络引发热议。有理解涉事教师的,认为老师是负责任的老师,因为上网课不能面对学生,个别学生调皮会影响其它的学生上课,老师着急、才用这种过急方法。也有网友评论称,如果老师是个负责任的老师,可以训斥但不能辱骂学生,毕竟老师是孩子的表率。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自然不同,争论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意见,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育深受大家所重视。线上教学很方便,但总归比不上线下授课的效果,学生不在眼前,虽然对着屏幕,也看不到他屏幕下面在忙着些什么,再加之老师担忧听课效果,往往会对学生严格要求。当学生未能按照老师说的做时,老师往往会予以批评,纠正其行为,以维持线上课堂秩序,因此线上教学管理比线下教学更加困难。回归事件本身来看,虽然涉事教师的初心是为了维持课堂秩序,督促学生学习,这也是得到学校的肯定的。然而该教师却在言语上辱骂学生,超过了批评教育的范畴,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从这个层面来看,学校的处理不无道理。并且通过视频可知,该教师语言措辞有些失当,涉嫌侮辱学生人格,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从这个层面而言,该教师的行为确实存在错误。然而这段在网络流传的录像只有五分钟,我们不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很难想象涉事教师为何失控,究竟是自身因素,还是学生行为过分,不得而知。其实不只是网课,即使在课堂上,语言暴力也容易成为部分教师发泄情绪的主要途径。甚至也不乏一些更为易怒的教师,会用体罚学生来解开自己内心的郁结。打开某短视频平台,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老师”二字,“xx女教师用高跟鞋打小学生”、“xx教师殴打学生被警方控制”、“老师连抽学生8个耳光”等令人揪心的视频标题,跃入屏幕。教师的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需要被看到不难看出,在现代人普遍被“情绪病”所困扰时,教师群体也没能从中抽离,而当他们的负面情绪无法得以及时疏导时,学生就可能会成为“出气筒”。那么,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原因有哪些呢?首先,是过高期望:古人云“德高者可以为师”。这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很高的。人们通常认为,理想的教师是学识渊博、灵魂高洁、品行堪称为典范的人。这种期望使教师往往以“清高”自居,过分注重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过分限制自己并关心各种细节,这都是躯体化、强迫症的直接诱因。其次,超负荷工作:教师工作具有一定的隐含性,有时他们必须在下班之后还要继续工作,同时由于持续的入学高峰造成师资紧缺,以及升学压力的存在,大部分教师都是超负荷工作的。这样容易造成教师身心疲惫,脾气比较坏。另外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相对较低的工资待遇极易导致教师心态失衡。再次,职业适应不良与倦怠:教师职业适应不良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职业观念上的问题和职业行为上的问题。有的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不喜欢、缺少职业自豪感,甚至有自卑感,而其所以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出于无奈,他们将教师这个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非自己理想的追求,持有这样职业观念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从心理上患得患失。教师在教书生涯中面对的常常是同样年龄的孩子,做着具有一定重复性的工作,“一枝粉笔、一本教参、一套教科书”统领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现象并不鲜见,这样有些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教师的职业倦怠往往会伴随各种心理偏差,导致教师缺乏积极进取和负责精神,凭自身的经验、感觉去处理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北京王府学校经济学和商学老师傅莹也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分析了目前教师所面临的四个主要压力。第一个压力,来自于学生的态度。从性格方面来看,温室成长环境为00后、10后孩子们的性格埋下了桀骜不驯的种子。父母的娇惯、祖父母的千依百顺,都让他们在各自的成长道路上养成了极强的个性。他们有强烈的自我独立意识,人权思想也会时常挂在嘴边。因此,面对老师的批评或者教育,他们会反驳,甚至会用不文明的词汇出言顶撞。从心理素质来讲,00后、10后的孩子一路被爱包围,遇到任何困难,家长会第一时间为他们排除万难,这直接导致了他们没有较强的抗压性,遇到困难更多时候选择逃避,而不是迎难而上。不服管教的和散漫的学习态度,无形中为教师增加了教学压力。第二个压力,是家长对自身的错误定位。特别是在民办学校中,很多家长将自己看做出钱的“甲方”,认为我付出了高昂的金钱代价,就必须看到符合预期的成绩。但是,家长们没有意识到,学生的成绩与家庭教育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小学阶段,由于尚未涉及深奥的知识内容,学生之间的差距或许并不明显,但是到了初中阶段,层次就逐渐拉开,那些处于中、下游水平的学生的家长便如坐针毡,将矛头对准了老师。知识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家长平时对孩子的骄纵,间接导致了孩子从小没有打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知识基础。然而,当家长失去理智时,压力自然而然就转嫁给了老师。第三个压力,来自于应试模式。“双减”政策出台后,各地都在紧抓素质教育,在活动课中关注核心素养,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大纲中做到丰富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然而,最终的考试还是采取纸笔的选拔方式,这令教师很难完全脱离应试框架去制定教学大纲。而且,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他们本身在教学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要求他们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这对他们来说又是一个压力。第四个压力,是教师的性格。现在,90后在各行各业都已形成了中坚力量,与00后、10后的孩子们一样,一些90后教师也有着强烈的个性和较低的抗压性。当两个性格刚烈的个体碰撞在一起,摩擦便在所难免。前段时间,上海市第一中学一位刚刚工作两年的青年教师因不忍领导掌掴自己,从高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领导的凌辱,或许不是将这位教师逼向绝路的全部原因,但绝对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当自己小心翼翼保护的自尊心被伤害,脆弱的心灵很容易将人带向极端的道路。当我们看过教师发泄情绪的新闻或者视频后,置若罔闻的态度切不可取。因为,作为成年人,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们的行为;而作为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着深远的影响。长期处在语言暴力或体罚下的学生,很容易产生人格缺陷。当老师选择用暴力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伤害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会削弱他们对理性思维的培养。当学生的负面情绪到达临界点时,教师若再以暴力言行相向,很容易令学生心理失衡,从而对自己的前途自暴自弃。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学校前馈管理,缓解教师心理压力在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后,许多学校积极响应,制定了包括聘请心理医生在内的一系列办法。然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固然重要,但是教师的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视。对于如何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控制情绪,傅莹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交流是治疗沉郁的一个方法。但是,这个倾诉的对象必须是有经验的人士。在他看来,传统心理学中的减压方式是有效的。这就好比,一个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的人必须要看医生,因为只有医生的权威意见才能让病人安心,其他人的意见打消不了病人的疑虑。教师也一样,只有找经验丰富的前辈,他们才能为你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因为你所面临的困境,他们曾经也深陷其中,而现在他们已经成功经验从中走出。或许,他们的意见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至少提供了舒缓情绪的参考。此外,傅莹认为,年轻人在步入教师这一行业前,可以先去增加一些社会经验。如果一位教师在其他行业里积累和所教学科相关的经验,那么他的教学内容就会更加丰富,既能够贴近实际应用,又能将他在学校中学得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而且,去社会走一遭,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心态也会变得更加成熟。当然,在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这方面,学校的支持必不可少,这需要学校进行前馈管理。首先,在中小学,傅莹建议各个学校结合自己的特色,制作案例集。比如学生出现了哪些问题,校方当时如何进行处理等。这些案例可以供老师去学习、参考、领悟。有时,一些突发情况下的惊慌失措,都是因为没有前车之鉴,当事人缺乏处理经验所导致,有了可供参考的方法,会在某种程度上为老师进行心理建设,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下,可以提前作出预判,从而师生双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其次,在大学期间,师范大学在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也需要增加学生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对于低龄孩子的教育,老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需要从实践中加以获得。当他们多一些与人相处的经验,便会少一些在冲突中束手无策,甚至情绪失控的情况。快乐的老师会教出快乐的学生。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同样至关重要。当恶性事件发生,对教师予以开除的“一刀切”处理方式不是从根源上杜绝教师语言暴力和体罚学生的有效方法,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管理,才是保证校园形成良好教学氛围的第一要务。完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2022年3月26日
其他

今日直播 | 今晚19:00,新高考生涯规划公益系列讲座(第一讲)— 高考招生考试改革新政解读,敬请关注~

调查显示,我国高中生涯教育较为缺乏,只有33%的高中生接受过职业与毕业的指导,而新高考改革方案带来的多元选择是综合性的,不是简单的学业匹配或者职业匹配,而是基于整个人的综合决策。
2022年3月25日
其他

教育观察 | 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5个特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这是学生面对未来世界发展和自身发展的挑战,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校的教学中去,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的核心任务。目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既违背了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又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必须改变目前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核心素养必须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去落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在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来实现课程建设提出的目标更为重要。核心素养的落实如果仅仅局限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编个有关于核心素养内容的教材,让孩子去记去背,去对付考试,核心素养不可能落实,因此落实核心素养必须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证。1、层次化教学,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学习就是自我建构,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接收新信息,学习新知识,用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道德体系。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如果面对所有的学习者,用同样的方式提供同样的知识和信息,就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自我建构的需要。分层次教学的实质就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这是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具体体现,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也是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学习的最基本策略。我们千万不能把分层次教学理解成办尖子班,在实践上更不能用拔尖的教师去教拔尖的学生,而是用同样的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各个方面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给予不同的教学服务。2、整体化教学,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学习的最基本规律就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对一个事物先有一个整体上的构架结构认识,再认识事物各个具体的部分,然后再找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也就是说,学习者的学习和认知是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的路径实现的,而不是先见树木后见森林的路径实现的。现实中的教学往往是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学习许多碎片化的知识,反复进行一些碎片化的训练,也就是强化知识点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先把握事物的整体构架,再进行部分学习和研究,这样学生很难建立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可能形成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系统的整合,采取单元式教学方式,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3、主题化教学,实现知识的纵向联系学习者掌握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还不够,还要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整体化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那么如何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呢,这个联系在哪里?这就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大知识观,由这个大的知识观产生的大的教学观,就是主题式教学方式,以实现知识的纵向联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自身的逻辑规律,不断挖掘和整合教材,按照一系列的主题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都是在期末或者高考复习中运用,平时总是打牢双基。一些有经验的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往往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就要进行一次主题式或者是专题式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关系,让知识形成大的模块,从见树木到见森林,再从见小森林见到大森林。4、问题化教学,实现知识的横纵联系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通过解决问题不断深化学习,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间解决问题,又在解决新问题中发现新问题。通过解决外部世界问题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解决问题实现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问题化学习既能体现知识系统化,又是一个在探索外边世界中自己个人精神家园建立的过程。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要靠问题化学习。我们从讲授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中心的课堂,中间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问题化学习。因为问题化学习让我们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线去设计,必须以学生的问题展开,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知识要从碎片化、断点化的知识转变为结构化的知识,而结构化的知识其实就是问题化的学习,把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找到知识之间的横纵联系。5、情景化教学,实现由学习走向生活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学生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过程缺少真实的情景,只是把知识符号化。知识符号是表达知识体系的,这个知识体系如果不同生活建立联系,只是把知识符号背熟、认知、复述,去对付考试,就很难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情景,因此我们要设置大量的情景化的教学过程,让孩子真实的学习能够发生。要通过实验教学,学科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应用价值和隐含着的文化精神。让学习者的价值观、情感、人生态度建立起来。把核心素养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就是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教学中去,真正体现课堂的育人功能。落实核心素养,一方面要遵循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学习,真正实现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另一方面就是要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把学习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人格,让学习者真正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完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今日直播 | 今晚19:00,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公益系列安全讲座(一),敬请关注~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公益系列安全讲座上线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减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在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2022年3月23日——3月30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邀领域专家为全国教育工作者、家长、中小学生开设公益系列安全讲座。第一期
2022年3月23日
其他

教育政策 | 五育并举,美育为要 —— 美育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重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两会”中的美育声音备受瞩目的2022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了,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于教育的多个建言备受关注,其中有不少关于美育的话题更是引发热议。一起来看看~吴为山以美培根铸魂,加强全民美育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育作为旨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各种能力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教育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美育并不等同于艺术。而艺术技能教育是提升审美素养的一种途径。中华民族具有重视美育的悠久传统。美育本质上是全民性的。要让美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内在涵养,以德铸美,以美铸品,就必须加强全民美育。杨晓阳美育教育是终身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特殊性,才能促进艺术发展从高原迈向高峰。基础教育的美育教育,应该在中小学、在学前教育就开始重视,美育教育是终身的。艺术发展从高原到高峰,它的基础是美育教育,而美育教育不是上限,是下限。李燕增加学生接受体育、美育课外培训的机会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
2022年3月22日
其他

教育观察 | 疫情当下,获赞最多的“主播”老师这样上网课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新一轮疫情袭来,多地再次开启了线上教学。老师们变身主播,使尽浑身解数,只求隔屏不隔爱。实际操作中,是否遇到过这些困扰:隔屏交流,学生情绪不好调动,更无法实时掌握大家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尽管努力尝试与学生互动,但没有面对面,情感交流减少了,部分学生不“领情”、不参与,有的孩子甚至经常和你“碰巧”掉线;解疑答惑环节,很多孩子因为缺少课堂上的专注,根本无法提出问题,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差距越来越大……怎么办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应对方法,希望能在特殊时期帮“主播”老师们提高“带课”能力。01提高网课效果的6点建议从2020年春季学期至今,我先后经历了三次线上教学。加上这两年,陆续不断的网络培训和线上讲座等锻炼,我也算略有一些经验,总结了几点建议提供给居家上网课的主播老师们。1.前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落实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日常授课中,教师会通过多个教学环节锁定目标的达成。所以即使学生并不清晰地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也能跟着老师学会、学到位。
2022年3月22日
其他

重磅推荐 | 敬请观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公益系列安全讲座~(老师可转家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讲座背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减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在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邀领域专家为全国教育工作者、家长、中小学生开设公益系列安全讲座。观看方式关注“教师继教在线”公众号,回复“公益直播”,即可获取公益系列安全讲座链接!直播时间第一场:3月23日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教育心得 | 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在线教学,专家实操指南来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对于在线教学,学校和老师们最近一直在摸索。如何选择适合的在线教学方式?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平台?学校和教师又需要分别做些什么准备?当在线教学已经有效开展后,怎样才能确保或者进一步提升在线教育质量呢?今天和大家分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系主任尚俊杰老师的一篇文章,希望帮助各位老师顺利开展在线教学。01
2022年3月20日
其他

教育观察 | 针对教育中的难题,家长们不妨学点心理学知识~(老师可转家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会碰上不少问题,如果选择压制,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产生负面效果。家长们不妨学点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可实际操作的“教育心理学”技巧,用智慧化解局面。1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点评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老师、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2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点评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3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点评家长要审慎用物质奖励孩子,不当奖励会削弱孩子的动力。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4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点评多一点“人情味”的表扬,孩子表现会更棒。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木板。点评多花点时间,让孩子“取长补短”。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66心理规律六:霍桑效应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点评让孩子尽情说出自己的不满、困惑。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家长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7心理规律七:增减效应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点评评价孩子,不妨“先贬后褒”。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8心理规律八:蝴蝶效应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点评教育孩子无小事。“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9心理规律九:贴标签效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变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点评别老说孩子“笨蛋”。这一心理规律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所以,老师、家长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10心理规律十:登门槛效应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点评表扬激励有技巧。在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完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2022年3月20日
其他

安全教育 | 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安全知识宣传!(老师可转家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防溺水安全教育春天来临,气温逐渐升高,又到了溺水高发季节,每年都有学生因下水游泳而溺水的事故发生,为使学生能安全度夏,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范,做到防患于未然。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溺水发生呢?这堂防溺水安全课,快带着孩子一起学起来吧!溺水的高发地方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这些场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会游泳、水性好的人。切勿以为自己会游泳,在水中就很安全!孩子做到“四个牢记”1、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
2022年3月19日
其他

政策热点 | 教育部田慧生:历时3年的新课标将于近期发布,有5大核心变化!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近日,《人民教育》专访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其中,就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问题,田慧生局长做了如下解读:《人民教育》: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推进以来一直备受关注,这项工作关系重大、影响深远。2022年将出台的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有哪些重大变化?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如何落地实施?田慧生: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工作,前后历时三年。目前,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的修订、审核工作已全面完成,近期将正式对外发布。这次修订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育人功能,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和系统完善。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求,突出课程育人宗旨。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五育”并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九年一贯设置课程,一体化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前至一年级开设,完善艺术课程,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强化课程育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三是完善了课程内容结构。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占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四是强化了学业质量指导。各学科结合课程内容明确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广度,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提供依据。设置教学提示,增加教学和评价案例,强化“如何教”的具体指导。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结合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特征,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更好体现学习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的学科和学习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六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强化教材编写指导,明确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教研和培训提出具体要求。健全课程实施机制,强化课程实施监测和督导要求。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保证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顺利落地实施,今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宣传解读。全面介绍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背景、重要意义、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结合义务教育“双减”工作,积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系统准确理解课程改革的新精神、新理念、新变化,为深化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开展全员培训。组织国家示范培训,指导开展省级、地市、县级骨干培训和校本研修,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教研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全覆盖。三是指导分步推进。根据教育部总体部署,组织专业力量,督促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系统谋划实施工作,细化实施方案。先行推进新理念落实,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实现全面铺开。四是注重示范引领。围绕改革重点、难点设立一批项目,遴选具有代表性、改革意愿强的地方和学校,支持开展改革探索,积累实践经验,为深入推进改革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五是加快编写(修订)新教材。依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全力组织做好各学科新教材编写(修订)、审核工作,为学校教学提供有效支持。完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教育心得 | 孩子居家学习,老母亲总是情绪失控!这份《家长情绪自查指南》请查收~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项针对疫情期间家长对于孩子居家学习的困惑调查显示,家长的问题包括:担心孩子自我管理问题、亲子沟通问题、情绪管理问题和网课效果问题。孩子居家学习,家长们却不淡定了。小编推荐您使用这份《家长情绪自查表》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一起来看吧。亲爱的家长们,请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感知自己的情绪,是焦虑?是厌倦?是失落?可能你的情绪不仅仅是这三种,你可以觉察一下,你的情绪跟焦虑、厌倦、失落哪一种情绪更接近?或者是跟这三种情绪中的哪一种情绪有关联?先觉察一下自己的情绪吧!当你有焦虑的情绪时,你要从提升自己亲子沟通能力的角度去思考缓解它,要想办法增强自己对所面临局面的掌控感;如果你的情绪更多的是疲惫后的厌倦,你要从提升快乐感加强自己亲子沟通兴趣的角度去找方法,在变化创造中调动自己的快乐因子;当你内心有孩子不再听话脱离掌控的失落感时,要从寻找亲子沟通的意义价值中获得满足感。这三种情绪分别对应人的能力、兴趣、价值。下面,我们沿着三叶草模型的三个方向来寻找处理我们负面情绪的小方法。01价值维度:在观念转变中降低失落,提升满足感●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教育思考 | 如何培养出一个自律的孩子?4个小窍门告诉你(老师可转给家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懂得自律的孩子,才能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人生,但没有天生就自律的孩子,自律的习惯需要父母从小培养。愿你不负春光,不负梦想!去年2020年的疫情延续至今,不少孩子过了一段大长假,短短几个月孩子们就“野”了。当然,也有不少学生也做到了自律,但有家长可能匪夷所思:人为什么要自律?其实《少有人走的路》就给出了答案: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自律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研究表明:0-6岁是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自律的习惯,那么孩子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没有天生就自律的孩子,自律的习惯需要父母从小培养。01你有多自律,就有多精彩之前清华大学曝光了一些清华学生的计划表,瞬间冲上热搜。在这些计划表里,密密麻麻写着他们每天的学习进程。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几点开始学习,几点晚上熄灯,这间隙里完全安排的满满的。就这样还远远不够,这些孩子往往还要在不多的休息时间里充分利用,去听公开讲座。村上春树不仅是小说大师,也是一位“生活大师”:他具备强大的生活管理能力,能够将自己的灵魂、肉体调试出最佳的状态。村上春树典型的一天,是这么度过的:“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之前就寝。”“一天中,身体机能最为活跃的时间因人而异,我是清晨的几小时。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随后的时间或是用于运动,或是处理杂务,打理那些不必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日暮时分便优哉游哉,不再继续工作。或是读书或是听音乐,放松精神,尽量早点就寝。”这样的自律的生活他维持了三十年。总有人自己制定了计划却坚持不下来,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蔡康永说现在分享给还在努力的你:「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时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请你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早早选择了安逸。自律让人自由。你的自律的程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高手都是持续性自律。02自律,让孩子的人生充满无限可能纵观古今名人巨匠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高度自律”。自律和不自律之间,差的是整个人生。自律带来的变化,可能在短时间内并不能看到很明显,但是日积月累,一定会有天壤之别。自律的生活可能在别人看来不太能理解,但是自律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你会变得更优秀,这种优秀是与你混为一体的,而不是很生硬的。能管控自己,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让自己不断得到提升和进步,收获信心。自律让孩子更理智。自律的孩子,凡事会三思而后行,他们不再头脑发热而冲动,而是能够抵挡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冷静思考。所以自律的孩子更自由。03如何让孩子更自律?
2022年3月16日
其他

教师成长 | 面对未来教育挑战,教师需提升信息素养能力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近年来,以高速互联、泛在移动、天地一体、智能便捷、综合集成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浪潮席卷全球,技术创新强力推进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已成为教育创新实践的重要支撑空间。《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2018)提出了智能教育环境、智能学习过程支持、智能教育评价、智能教师助理和教育智能管理与服务等5大“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场景,全面勾画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蓝图。显然,这样的蓝图深刻冲击着原有教育的实施方式及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变革性要求,信息技术素养必将成为教师的根本素养之一。信息技术素养已成为未来教师的必备素养尽管国际上许多人做过职业分析调查研究,在人类社会360多种职业中,教师职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仅有0.4%。但这个结论并不能说明教师职业可以远离现代信息技术而独立存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像智能助理这样高度集成的、个性化的机器人肯定会成为教育教学的必备辅助,人机结合的教育将是未来教育的普遍形态,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素养。一般而言,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分为信息技术理解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理解能力包括对网络信息技术的感知、判断、评估和反思等方面的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指在普遍的信息获取、交流、娱乐、商务的基础上进行网络学习、网络社交、网络交易以及网络娱乐等方面的能力。信息技术理解是信息技术素养的基础,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技术素养的核心,也是信息技术素养的行为体现。随着人类社会网络安全意识的加强,信息技术素养中还包括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守法自律和网络道德能力等因素。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学习资源发达的未来社会,教师能否有效地获取、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教育信息,成为未来教师必不可少的素养之一。同时,教师需要主动适应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教育信息化的变革,灵活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这是面向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未来教师面临信息技术素养挑战所谓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有人简称“信息素养”)是指提升广大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认识、伦理、知识、技能及应用等基本素养,包括信息技术认知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互联网终身学习能力等。信息技术认知能力。“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刚刚来临,“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时代已在不远处招手。随着高性能计算、图形图像处理、人机交互等技术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平台,VR(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安全教育 |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全学段防护指南,这些要点需牢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高校、中小学、托幼机构如何做好防护?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高校篇中小学篇托幼机构篇完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政策解读 | 《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涉及教育修改14处 !透露出什么信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共修改了92处,教育部分的修改有10处,其他领域涉及教育方面的修改还有4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中师大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认真对比、研究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每一处修改,并用特殊的符号标注出涉及教育的内容。“教育部分的修改是重中之重,这体现出党和国家将教育优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同时也体现了中央对整个教育工作富有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周洪宇分析,“新时代,我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必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内容,就是教育在新时代的新使命。”这些修改,透露出什么信号?
2022年3月14日
其他

专家声音 | 想成为更好的老师,这5把钥匙是关键!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常生龙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医学家经研究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神情专注的人更长寿。比如书法家,一般都比平常人寿命更长。因为在练习书法时,必须专心致志,摒除杂念,聚精会神,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分心。当倾注于喜欢的教育事业时,自然就沉浸在愉悦的情绪中,这样的老师会全力以赴地去做、尽心尽力地去做、心平气和地去做。在他全情投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处在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出色的教学需要老师专心致志又满怀激情。老师的敬业精神能够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那种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敬畏,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渴望。我们会发现,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互相影响的伙伴,是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风挡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的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儿,就像一把梯子,引导学生攀登科学高峰。要担负起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其实并不容易,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中告诉我们,只有挺直腰板儿,做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才能够真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要善于独立思考在生活中,以讹传讹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少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平时根本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喜欢人云亦云。独立思考是人的一种本能。人一来到这个世上,就开始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世界,并通过独立思考去拼凑世界的模样。在孩童时期,每个人脑海中的世界都是五彩缤纷、各不相同的,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教育最善于做的事情,往往不是呵护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独立思考的习惯,而是从规范、标准的角度加以约束,最终把他们变成一个个标准件推入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个体的“人”不见了,独立的思想不见了,人的尊严也丧失了。在这个知识爆炸、职业更替日趋频繁的时代,仅靠学校里教的那些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一生的需求。只有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直面社会和科技的新变化。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就是独立思考的精神,这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学生喜欢的教师,往往是那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教师自己不迷信专家、不迷信书本,能够在教学中对所教内容提出新的见解,能启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师生之间通过互动交流和思维激荡,学生获得非同寻常的认知体验,沉浸在对学科美的感悟之中,并被学科的无尽魅力所震撼。课堂上能时常有这样的体验,学生才不会感到厌倦,总是期待着新课程的开始。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关键是让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教师只有不再照本宣科,敢于让学生发表见解,不担心课堂会“失控”,独立思考的学生才会慢慢多起来。要做一个情感健全的人一个情感健全的人,是一个尊重生命的人。他有善良的品格和同情心,能对发生在学生身上、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感同身受。如果对学生的痛苦麻木不仁,对学生沉重的负担缺少同情心,说明他已经是一个情感不健全的人了。一个情感健全的人,是对自己的家庭、亲人充满关爱的人。他爱自己的家人,重视对子女在互助友爱、节俭朴素、自尊自爱等方面的教育,并将其自然地延伸到自己的学生那里,努力为孩子们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他热爱教育工作,但不会走极端,在自己的孩子、父母出现状况时,不会以工作为由牺牲亲情,不会以此来标榜自己多么大公无私。他明白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爱人、孩子、父母都不顾,却说热爱自己的岗位,这其实只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体现,是一种极不人道的行为。一个情感健全的人,会和家长保持适度的距离。他懂得家校互动的重要性,善于营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但他同时会警惕家长和自己过度热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个情感健全的人,是一个挺直腰板儿的人。“为什么教师的地位仍旧没能高起来,为什么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提高缓慢,除了社会原因,教师本身进德修业意识比较淡薄也是一个方面。”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当学会读书,学会思考。不仅自己要这样做,还要引导学生会读书、会思考。读名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能像一个真正的人一样站立着。这不禁令人想到,常老师曾提及的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其中之一就是“伦理型教师”。常生龙老师指出:事实上,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努力。在备课活动中,老师对学习材料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等的决策过程,处处都在体现道德的思考:在上课过程中,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重点提问学习好的学生,还是重在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兼顾到各个不同层面的学生;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给他们提出差异性的学习任务,还是从达成教学要求的角度出发提供共同的学习要求,等等,时常会给教师带来道德判断的挑战。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教师的言行总体现着德道的标准,陶行知希望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原因就在于此。要形成独特的风格教师上课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学生往往会比较喜欢。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趋于成熟的标志,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学技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有教学风格的教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教学充满艺术性,课堂常给人一种和谐、流畅的感觉,充满艺术感染力;二是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常能让人眼前一亮;三是课堂教学举重若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就领悟了知识的精髓,教学效果明显;四是具有较为稳定的心理品质,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水乳交融。在另一篇文章中,谈到教师的自主权,常生龙老师有如下论述: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科学的产生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闲暇、自由和好奇心。要让教育走向科学,更需要给教师提供这样的精神空间。在专业自主的情况下,教师才有可能将主要的精力用于教育活动本身、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诸多细节、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发现教学环节中的诸多美妙、去探索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拥有专业自主权的教师,更加容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成为一名独具特色的教师。一位有教学风格的教师,能够避开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细枝末节,引领学生直达知识的核心,让大家在品味知识饕餮大餐的同时,感受学习的趣味和魅力;一个有教学风格的教师,会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无尽的乐趣,不仅不会导致职业的倦怠,还会产生孜孜以求的探究欲望,生长出心无旁骛的教育定力;一个有教学风格的教师,能够较为准确地预见自己所施加的教育影响带来的效果,并从中感受到自身教育的力量。而教师的教学风格,会逐渐凝练成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走向专业的教师对学校文化的特殊贡献。只有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挺直腰板儿,让自己的课堂熠熠发光。在这样的课堂里成长的学生,自然也就容易成长为一个站直的人,一个大写的人!送给教师的5把钥匙
2022年3月14日
其他

教师必备 |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10大措施!(绝对实用)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直是让老师们头疼的问题,此文章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不是老师们乐见的具体的操作方法,不过大部分的方法也都是遵循了这些规律,希望老师们看完后本篇文章之后能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更个性、更有效的方法。0101从学生的主导需要入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当个人和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表现为需要。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目的产生于需要,活动的动机也产生于需要。活动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入手,想方设法阐明所学知识与他们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发展的利益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推动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0202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是经常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人们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除产生于认识需要外。还产生于人的好奇心、好胜心。因此,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如设疑、质疑,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动脑、动口、动手,在学有所得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形成认识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就会成为学生较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力。03教学方法新颖灵活多变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不仅跟人们的需要、兴趣、活动的目的直接联系,而且与人们从事活动时大脑皮层神经元兴奋程度密切相关。当大脑皮层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时,注意力就易集中,积极性就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方法新颖灵活多变,能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兴奋程度,扩大兴奋面积,促进学生注意力稳定集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04学习内容安排适当的难度科学研究的材料表明:人脑蕴藏着很大的潜能。教学内容太易会使学生不动脑,不感兴趣,不利于智力的发展。如果学习内容和要求安排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如果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可能性,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特别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或所做的事情感到不满足时更是如此。05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和成就动机。因为,每个人都有受人尊重的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学习成绩好,师生评价高,受人尊重的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尽最大的努力引导学生当堂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作业的布置、命题考试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一些经学生努力能解答的问题,让绝大多数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06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都期望获得好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的、恰当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成绩的好坏,解答问题的正误,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实践证明,教学过程能否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教学效果是不同的。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对学生课堂上的答题、课外作业、各种考试等及时作出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0707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动机迁移是将已有的动机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对它也产生动机。利用学生对其它活动的动机与学习发生关系,通过巧妙的办法,找出学习与原有动机的相通点,把这种动机引导到学习上,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新的需要,并指导他们克服困难,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办法。在教学实践中,那些不喜欢学习的学生,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某种因素,造成他们缺乏学习动机。教师应注意运用动机迁移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是从根本上改善他们学习境遇的有效措施。0808适当开展竞赛活动竞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又一有效措施。竞赛是一种强大的外部动力,当他和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相结合时,可以很快转化为个人的内部动力。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比没有竞赛好。集体之间的竞赛比个人之间的竞赛好,优秀生和差生在竞赛的条件下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差异。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必须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学校的特点出发。注意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形式,竞赛后要注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必要的帮助,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多搞竞赛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竞赛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0909把学习成绩作努力不够的归因把学习成绩作努力不够归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大家知道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人的本性之一。任何人都有尊重的需要。尊重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这里所说的信任,不仅是指人们对现有的人品和能力的信任,也包括相信人们今后会积极要求上进,并能取得新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努力不够归因,既是对学生的尊重,又是对学生的期望,以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真正体会到自己活在世上的价值。想方设法不辜负所信任的人对自己的期望,并以实际行动去争取进步。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也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一种爱。日积月累之后学生会被感动,对老师更加信赖,作出更大努力。从而使师生之间造成一种默契,因而取得期待效果。理论和实践证明,对学生学习成绩作努力不够归因,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确有很大的作用。10培养学生的志向、进行理想教育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培养学生的志向,进行理想教育。志向是关于将来做什么事,当什么人的有进步意义的意图和决心。志向是理想的初级状态,是个性发展的一种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志向,进行理想教育,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当前的学习同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同集体利益联系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长远的、间接的、高尚的社会性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度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从而按社会的要求进行学习。不过,进行这种教育,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注意具体生动,切合实际,切忌成人化,空泛化。完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2022年3月13日
其他

各位老师,你幸福吗?两会期间的这八个建议,为教师幸福感“撑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各位老师,你幸福吗?去年12月,《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0-2021)》在东北师范大学发布,报告以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为切入点,聚焦职业认知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健康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四大维度,调查样本覆盖中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的33590名中小学教师。报告提出,应该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胜任力、塑造专业尊严、给予专业保障、强化专业地位与加强专业规约等措施来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2022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为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多位代表委员关注“为教师减负”、“教师权益保障”等,表达了教师群体的心声和诉求,来听听他们的呼声!你最期盼的是哪个?1.
2022年3月12日
其他

热点关注 | 当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作为家长老师的您可以这样做!(建议收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类似此事件的自杀、自残悲剧时有出现。危机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家长、那些身处危机中的孩子、老师又在承受怎样的一切?心理老师、班主任、家长以及大众,如何更好地做好危机干预后心理防护呢?危机事件应对——教师版
2022年3月12日
其他

教师成长 | 好教师的三重境界:乐教、懂教、善教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教师乃教育之本。好的学校、好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源于有好的教师。一名好教师,大抵应该有这样三重境界。乐教第一重境界,是“乐教”。一个人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大致会有三种基本态度:一为憎然,一为漠然,一为欣然。憎然,就是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时时事事都不顺眼不顺心,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漠然,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仅仅是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而已;欣然,就是非常喜欢和热爱自己的职业,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乐而忘忧。显然,第三种情形是一种最佳的生命状态。做一名具有教育生命力的好教师,首先就应做一个“乐教”之人,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永葆教育的理想、信仰与情怀。第斯多惠指出:“真正的永不消失的教学热情必须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上,对教师工作的心驰神往,至于如何教学,那是次要的。”懂教第二重境界,是“懂教”。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不少职业比较起来,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其“懂”的程度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教师这个职业,往往要有一个或长或短的验证周期,甚至有时候还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表面看起来很不错甚至很有效的教育行为,却是与教育规律、教育本质背道而驰的。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要做一名好教师,必须懂心理学,懂教育学。所以,培养一名好教师,引导教师专业成长,应当从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开始。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师,衡量他懂不懂教育,有一个核心标准,那就是懂不懂心理学和教育学,懂不懂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善教第三重境界,是“善教”。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懂得教育,还要善于实施教育,善于将崇高的教育信仰与教育理想满怀深情地落实到坚实平易的教育实践之中,善于将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遵循与把握体现在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教育生活之中。所谓“善教”,无疑应当追求上乘的教学境界。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是一个以人育人的过程,是一个引导个体生命觉醒并迈上自我成长之路的过程。在这让人“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一位善教的教师,无疑是一位富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是一位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教师,是一位向往和追寻教育终极价值的教师。完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2022年3月11日
其他

专家声音 | 家庭教育只要做到这12个字,就是好父母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成长与教育都是有规律的。究竟什么是强大的父母?或者说好父母有哪些最重要的特点呢?也许,可以用12个字即可以基本概括,那就是:陪伴、榜样、发现、尊重、支持、成长。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事业的里程碑,也是一个历史的新起点。《家庭教育促进法》内容极其重要而丰富,其中根本点是明确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协同支持。这是广大父母非常需要了解并践行的法律义务,也是国家和社会非常需要落实到位的法律责任。毫无疑问,新时代不仅赋予父母们神圣的责任,也对父母们的教育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因为新时代需要强大的父母,没有强大的父母就没有强大的后代,也不会有强大的民族与希望。实际上,面对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一代代父母承担了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责任,而一代代孩子的健康成长足以证明,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称职的,甚至可以说是强大的。然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一个明显的误区,就是对父母的指责过多而支持不足。很多父母都有非常难堪的回忆,例如被老师训斥或挖苦,似乎孩子的任何缺点都是父母的过失。试想一下,如果父母们内心崩溃,家庭教育还有什么希望?的确,青少年儿童的成长深受家庭的影响,但夸大父母的责任,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利于强大父母们的自信心。家庭教育事业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我们要坚定不移的相信父母,相信父母具有强大的能力,相信孩子同样具有强大的潜能,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教父母们如何理性的爱孩子,包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儿童的权利、划清是非界限等,并最终能以幸福为目标培养真正健康发展的人。家庭教育促进法在总则第二条对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法所称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总则第三条又强调:“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第十六条还规定了家庭教育的六条具体内容。这些法律原则表明,家庭教育有自己的本质与特性,它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教育,它是以生活实践教孩子做人的教育,而不是以追逐考试名次和升入名校为目标的“鸡娃”竞争。这是正本清源的引导,对于“双减”背景下的父母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一陪
2022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