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TUEF

其他

小荷才露尖尖角|8位2022级“兴华学者”首次中期评审会举行

近日,“兴华学者”首次中期评审会在李兆基科技大楼举行。“兴华学者”评审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院副院长吴烨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来自计算机系、人文学院、数学中心以及生医工程学院的专家,全体“兴华学者”在校生参加了本次中期评审会。2022级8位“兴华学者”作为首届参加中期评审的博士生,通过海报及口头报告形式充分展现自己博士生前两年中各项学术研究成果、学业收获、实践活动以及未来规划,分享学术研究经历和参与校内外各类活动的体验,也坦言研究背后的困难与挑战。评审专家针对学生汇报进行了提问和交流。评审现场“兴华学者”的汇报选题丰富多元,涉及不同领域和专业,包括:强相关的量子物质、肿瘤多模态诊疗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微流控的粘弹性生物微载体制备用于组织工程、外交关系的基础等。“兴华学者”汇报后,专家们对8位“兴华学者”的中期汇报进行点评并给予充分肯定。吴烨老师表示,各位“兴华学者”不论在环境适应上、学术研究上还是语言交流上,都在通过自身努力积极迎接挑战并收获良多,希望大家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同学的交流,更深入地融入清华、了解中国文化。专家们也对观摩答辩的2023级“兴华学者”给予鼓励,期待在明年中期评审中见证他们的风采。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参加答辩的8位“兴华学者”安天浩Gloria
5月30日 下午 2:15
其他

春华秋实|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结对帮扶四川阿坝壤塘县2023年成果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5月9日 上午 10:03
其他

春华秋实|中国农村研究院项目2023年公益支持成果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5月7日 下午 4:55
其他

春华秋实特稿|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建6年来公益捐赠纪事

1999级本科校友设立的“久久同心”科学博物馆发展支持项目、1989级本科校友设立的“八纮格致,九转功成”
4月28日 下午 9:39
其他

清华大学方塘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

2024年4月27日上午,清华大学方塘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胜因院29号院举行。校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邱勇,1996级硕士研究生校友杨锦方,副校长杨斌、彭刚出席仪式,并共同为方塘研究院揭牌。副校长彭刚主持仪式。揭牌仪式邱勇致辞邱勇向方塘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杨锦方校友的捐赠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方塘”源于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方塘研究院选址在胜因院29号院,与“方塘”的意境十分契合。希望研究院充分发挥清华多学科优势,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厚植创新土壤,以改革精神和开放意识促进思想交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面向未来的优秀人才,把研究院建设成为思想的探索之地、新思想的产生之地。杨锦方致辞杨锦方表示,中国已经成为科技创新赛道上的主要参与者,需要为重大原创成果的产生提供人文思想的支撑,促进世界一流创新人才的培育,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多独属于中国的贡献。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呼啸而来,我们需要迎接哲学、伦理等基本问题的挑战,促进重大新思想的诞生。期待方塘研究院吸引全世界优秀学者参与研究,共同为人类进入人工智能社会提供人文思想指引。杨斌宣读决定杨斌宣读清华大学方塘研究院的成立决定,希望方塘研究院依托学校已有的学术积累和基础,立足清华多学科优势和人文社科学科特色,坚持开放性、多样性和国际化发展导向,着力推动跨学科的思想交流激荡,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育,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科学与人文基础交叉思想高地。彭刚主持仪式胜因院29号合影文科建设处、教育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及部分参与方塘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骨干教师参加仪式活动。相关链接方塘如鉴,为人文社会科学注入源头活水
4月28日 下午 9:39
其他

服膺守善,继往开来|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举行

2024年4月26日,“服膺守善,继往开来——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吕大龙楼举行。校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邱勇,副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王宏伟,学校老领导方惠坚、贺美英、杨家庆、姜胜耀,以及长期关心支持基金会发展的捐赠方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座谈会。副校长杨斌主持座谈会。邱勇致辞邱勇代表学校向为基金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作出重要贡献的学校老领导、基金会同仁表示敬意,并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感谢。他说,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内成立的第一家大学教育基金会,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成立翻开了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崭新一页。30年来,基金会在探索中砥砺前行,为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学校赢得了更广泛的社会美誉。通过回顾贯穿于教育基金会发展中的多个真挚动人的捐赠故事,邱勇表示,30年来,基金会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携手同行,努力推动中国高校教育慈善事业不断向前进。清华大学当前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奋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实现学校各项事业更加欣欣向荣,是对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最好回馈。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基金会传承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书写大学教育慈善事业发展新篇章。袁桅做工作汇报基金会秘书长袁桅作基金会30年工作回顾汇报,包括: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引领科学研究方向,推动学科总体布局;落实人才强校核心战略,建设世界人才向往之地、心安之处;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基础前沿,突破关键技术;拓展办学资源改善基础设施,保障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支持全球战略与国际交流合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挥高校社会组织独特优势,服务社会公益和民生福祉。2013年、2019年两次被民政部评为“5A级社会组织”,2021年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她表示,基金会团队将继续秉持清华精神,恪守公益初心,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积极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矢志不渝贡献于社会福祉。贺美英杨家庆伉俪曾为基金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并持续关心支持基金会成长进步的老领导们来到座谈会现场。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基金会原副理事长方惠坚,基金会原副理事长、秘书长宋军作为代表发言。方惠坚致辞方惠坚表示,非常高兴受邀参加座谈会,与新朋旧友齐聚清华园,共同回顾基金会的发展历程。作为第一届理事会的副理事长,方惠坚深知推动学校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除了国家财政投入,还需要得到社会资源的支持,基金会是学校面向社会筹资、补充教育经费的重要平台。作为这段历程的推动者与亲历者,方惠坚非常高兴的看到基金会从初创时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枝繁叶茂,这不仅是清华精神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国特色大学基金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祝贺基金会成立30周年,希望清华精神永续传承、基金会事业蒸蒸日上,也希望大家都能在奉献与收获中找到自己的快乐与价值。宋军致辞宋军热烈祝贺基金会30周岁生日快乐。基金会的成功,离不开清华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清华校友和友好人士的支持。他提出,清华的发展是基金会发展的根基,基金会要主动了解清华发展规划、各系的成长需求,促进新学科、新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丰富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校友感到捐款物有所值,有实效、有影响、有传承,加强社会各界对清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认可、理解,引导他们参与到学校建设和教育发展的事业中,形成良性循环。他衷心祝愿基金会越办越好。林炎志、严望佳、陈大同、熊晓鸽、卢伟冰发言“林枫奖”捐赠人、1977级校友、吉林省委原副书记林炎志祝贺基金会成立30周年,也感谢基金会员工妥善管理、使用捐赠人的善款。他分享自己的母亲捐赠“林枫奖”时,成为基金会自然人捐赠的第一人,非常自豪。他希望基金会不断提升资金管理水平,让善款实现最大的公益价值。“启明星辰心理与认知发展基金”捐赠人、启明星辰首席执行官严望佳分享了自己捐赠的体会,她认为学校和基金会始终围绕国家民族发展的中心和大局,用科技创新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大局观令人钦佩。基金会和学校领导对年轻人的人文关怀和乐观向善的精神令人深受鼓舞。“一朝相识,终生为友,”面向未来,她祝愿基金会能够持续助力大学迈向世界顶尖大学前列,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金会。“校史馆改造”等项目捐赠人、1977级校友、璞华资本管理合伙人陈大同回顾了自己与清华40年的渊源,他感谢清华大学对自己的培养和清华校友们对自己事业的支持。他说,在百年校庆期间,自己开始担任基金会理事一职,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有幸参与支持学校建设发展。他始终铭记母校对自己的信任与关怀,今后也将一如既往的努力为学校做贡献。“IDG资本-清华脑科学发展基金”捐赠方、IDG资本创始董事长熊晓鸽回顾了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创始人兼董事长麦戈文(Patrick
4月27日 下午 9:19
其他

清华校友励学金工程 | 4.1万人次捐赠,资助学生1.8万余人次

资助受困学子积极倡导“助困励学、爱校育人”的理念作为清华精神的一种传承也是校友参与和支持母校人才培养的一个直接渠道“清华校友励学金工程”自2006年启动,截至2023年底参与励学金捐赠的校友约4.1万人次共设立446项冠名励学金资助学生1.8万余人次靠近光,成为光2024年4月25日下午两位年龄差距近30岁的校友在2023-2024学年度清华大学校友励学金大会上相遇分别讲述着他们心路历程让在场的师生校友为之动容校友张帆校友单小龙他经历过辍学做过农民,干过各种农活20岁时从湖南湘西大山深处最基层的生产队走出成为沅陵县恢复高考后第一个考上清华的人他是张帆清华水利系1989级本科生张帆(左二)幼时在家乡的照片他家境贫寒却始终被父母兄长呵护着长大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走上工地亲身感受哥哥从事了七八年的工作来来回回地、手脚并用地爬上脚手架从早到晚将被太阳烤得烫手的钢管递给工友直到有一天快递员在工地上把清华录取通知书递到他的手上他是单小龙清华电子系2018级本科生单小龙在工地工作进入大学前学费和生活费的压力也曾让他们窘迫不安但清华“绝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给予了他们迈入校门的底气初到清华时,张帆的个子很瘦小水利系的老师们对他倍加照顾大一获得助学金、大二获得奖学金大三开始在学校做勤工俭学经济上实现了“基本独立”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一直鼓舞着他尤其是做辅导员“双肩挑”的经历让他终身受益“是清华真正改变了像我这样一个贫困乡村孩子的命运”单小龙(左三)被清华大学录取后和亲友合影新生报到时“绿色通道”让单小龙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清华校友零零励学金清华校友-传信励学金清华校友-张维国励学金等多项校友励学金的资助让他能够更加坚定地去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在“鸿雁计划”的支持下他首次前往中国澳门看到了珠江两岸的灯火与南海升起的霞光“天格计划”让他亲眼目睹卫星发射观测伽马暴他还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在清华,我真正看到了很多从前未曾设想的、更大的世界”相似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让张帆和单小龙都深感幸运怀有感恩之心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份感激和爱意传递张帆走访他资助的桑植县官地坪镇中学(2016年)
4月27日 下午 9:19
其他

春华秋实|继续教育学院“清华伟新教育公益项目”2007-2023年回顾

赵鹏审核:张文雪谨此致谢感谢李贤凯先生、香港伟新教育基金对“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伟新教育基金”的慷慨捐赠。
4月26日 下午 5:14
其他

兴华学者首度走进美团总部,与兴华基金捐赠人王兴校友座谈交流

王兴校友捐赠设立清华大学兴华基金培养全球顶尖人才七院院士高华健正式成为"兴华卓越讲席教授",全职加盟清华大学供稿
4月19日 下午 5:19
其他

七院院士高华健正式成为"兴华卓越讲席教授",全职加盟清华大学

公众号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他获得国际固体力学最高荣誉希尔奖(Hill
1月15日 下午 4:59
其他

清华AI知多少 | 基金会首次推出清华大学“感知日”活动

阐述大模型展现的多个新特性刘知远认为,大模型能够充分利用无标注大数据和知识,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能,为AI研究应用带来全新可能。ChatGPT
2023年4月13日
其他

方塘如鉴,为人文社会科学注入源头活水 | 杨锦方校友捐赠设立“方塘研究基金”

点击关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公众号清华大学方塘研究基金早春三月,桃李芬芳。2023年3月27日,“清华大学方塘研究基金”捐赠仪式在工字厅举行,该基金将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综合性优势,推进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融入人文社会科学,服务国家需求,应对人类挑战。清华大学1996级硕士研究生校友杨锦方,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邱勇,副校长、教务长彭刚,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出席仪式,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主持仪式。杨锦方发言杨锦方表示,自己在清华园读研的三年是人生最快乐、也最有成就感的阶段之一。他分享到,自己在清华科创协会时期完成了中国第一个商业计划竞赛组织工作,并在清华老师的无私帮助下参与全球创业竞赛峰会,也结识了人生重要的创业伙伴。自己此次的捐赠是基于对母校的深切感恩,也希望自己能为更多清华学子成就自我、奉献社会略尽绵薄之力。他表示,方塘研究基金致力于推动创新,创新的力量源泉来自哲学思想。百年清华,人文日新,清华大学有着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蕴,衷心希望方塘研究基金能面向未来,在人文思想、科学思想、创新文化等领域不断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中国人文科学创新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邱勇讲话邱勇代表学校对杨锦方捐赠设立“方塘研究基金”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捐赠旨在推进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具有特殊意义。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文科建设,积极推进“人文清华”讲坛、“写作与沟通”课等建设,谋划文科高质量发展路径。面向未来,“方塘研究基金”要积极促进思想交流、展现思想力量、培育未来人才。邱勇表示,“方塘”源于朱熹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方塘”既可以理解为“清华园”,也可以理解为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它像“源头活水”一样不断涌现着创新的知识和思想。创新面向未来,思考面向未来,高等教育也要面向未来,要培育有能力创造更好未来的接班人和能“捕捉来自未来微弱信号”的人。希望此次设立的“方塘研究基金”的工作能与学校现有部署密切衔接,坚持开放性和多样性,培育创新土壤,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不断促进思想交流碰撞,不断塑造面向未来的优秀人才。“方塘”可以容纳无限思想。希望“方塘研究基金”始终践行设立的初心和使命,从水木清华到大地清华,为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作出应有的贡献!彭刚讲话彭刚表示,“方塘研究基金”以清华为平台,将成为大学支持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着力点。研究精深学问需要靠一流的学者,也要培养形成安静从容的环境、浓厚的探索氛围,以及超越人类原有知识和思想边界的精神。希望在该基金支持下,清华能够孕育浓厚学术氛围和学术生态,成为清华学术发展和育人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学术发展。彭凯平表示对此次创举感到很振奋,他认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不能被取代的能力主要是两个,一个是人际互动方面的复杂沟通,一个包括创新、理性和批判性思维三个关键要素在内的高级思维。他希望能在方塘研究基金的支持下,推动创新能力与教育的结合,与人文情怀的结合,助力清华大学在上述领域做出世界性的贡献。签署协议邱勇为杨锦方颁发捐赠纪念牌合影杨锦方与袁桅签署捐赠协议,邱勇向杨锦方颁发捐赠纪念牌。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杨永恒,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孙大鹏、资源开发部部长傅璇等出席仪式。下一步,“方塘研究基金”将用于支持设立清华大学方塘研究院,立足于原始创新策源、思想学术研究、跨界思想碰撞,建立常态化学者访问制度,支持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培养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营造一流的创新环境。宣传策划
2023年4月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小米捐赠清华,鼓励前沿探索,促进人才发展

点击关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4月12日,小米捐赠清华大学仪式在北京小米科技园举行。此次捐赠,小米将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设立“小米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基金”,旨在鼓励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疗健康等前沿领域的创新科研,同时支持电子系、软件学院、自动化系、计算机系的学生实践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创新成长。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小米清华校友代表,以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等出席捐赠仪式。雷军致辞雷军首先对清华110周年校庆表示衷心祝贺。他说,清华是学子仰慕的高等学府,为各个领域培养了大批兴业英才,也有许多清华校友加入小米,对公司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雷军指出,小米历来非常重视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此次捐赠是小米回馈社会的最新举措,也期待与清华大学一道,共同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等前沿领域的创新探索。他表示,在新十年开启之际,小米决心重新清零、重新开始、重新创业,并期待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清华大学在技术和人才方面更深入的支持。最后,他祝愿清华越来越好。邱勇致辞邱勇代表学校诚挚感谢小米对清华建设发展的支持,也向小米成立11周年表示衷心祝贺。他说,教育是长周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积淀文化底蕴,积累社会口碑。清华大学在继承百年传统的基础上,过去十年展现出蓬勃的朝气。作为率先启动综合改革的高校,清华一直在思考学生长远发展需要具备的能力与品质,着力培养其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推动创新教育及前沿探索,成立了多个新兴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心,还主动请缨建设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在新时代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清华持续注入新活力。邱勇认为,清华应该思考大学的重要职责及发展态势,从而更好地出发迈上新征程。他说,大学和企业是创新的双引擎,创新是大学必须承担的使命,而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可替代。邱勇希望清华能够和小米携手并进,同时再迈步,以宽广的胸怀、长远的追求,为自身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张亚勤、卢伟冰、叶航军发言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介绍了AIR的成立背景,希望在同仁的努力和小米的支持下,一道培养具备系统性思维的顶尖人才,打造核心平台型技术,让学校的基础研究和企业的技术应用共同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小米集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1994级校友卢伟冰说,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影响下,他选择为产业报国的使命不懈努力,也希望小米和清华能借此契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深入交流,不负社会重托。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1993级校友叶航军表示,清华的求学经历给他留下了三个烙印:严谨治学的精神,坚持运动的习惯,以及开放创新的心态。他期待母校发展蓬勃向上,也希望同心同力让中国技术力量在世界舞台上更加耀眼。签署捐赠协议仪式上,小米基金会秘书长魏来和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代表双方签署捐赠协议。在小米工作的清华校友代表向母校送上礼物近年来,有200余位优秀清华毕业生加入小米,为小米一往无前的创业十年注入了无限动力。时逢清华11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在小米工作的清华校友们也自发行动起来,共同捐赠110台86寸超大屏电视,集体向母校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合影小米集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刘德,高级副总裁曾学忠校友,副总裁崔宝秋,副总裁高自光校友,以及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斌等也出席了本次活动。小米集团一直关注教育领域。2020年,小米公益基金会首次在高校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并选择清华大学作为首批受益高校之一,用于支持全校品学兼优和家境困难的学生。小米也将与清华以双导师模式联合培养博士后,促进科研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宣传策划
其他

以乡村美育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清华伟新教育基金”由香港伟新教育基金有限公司董事李贤凯先生捐赠设立,全部用于资助中国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在此基金的支持下,继续教育学院累计在1100多个县建立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覆盖了国家贫困县、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包括550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在清华伟新教育基金的支持下,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在扎实做好原有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及骨干教师等培训项目的基础上,加强针对地方“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短缺师资的培训。通过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增强地方学校对“音、体、美”等学科教育的重视,切实提高乡村教育水平,帮助乡村孩子成长成才。启动仪式现场
2020年11月16日
其他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成立仪式直播预告

清华很美,工字厅外荷塘边,观赏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同方部外,品味梁启超先生的《君子》演讲;图书馆内,感受钱钟书先生“横扫清华图书馆”的誓言。未来的路上,期待与您携手同行,实现更好的清华。
其他

更好的清华|最可信赖的真诚的朋友

贤德支教,育人有情,情深似海;凯风化雨,润物无声,声闻于心。为李先生70岁华诞而作(侯世昌撰书)为李先生80岁华诞而作(侯世昌
2019年12月6日
其他

更好的清华|放松神器亮相校园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微信公益平台集资、集智、集力、集心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长按二维码关注服务号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号
2019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