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工程

科技

嫦娥六号月背“挖宝”成功,上升器进入预定环月轨道

智能采样是嫦娥六号任务的核心关键环节之一,探测器经受住了月背高温考验,通过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了月球样品,实现了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嫦娥六号表取+封装过程视频嫦娥六号钻取过程视频
6月4日 上午 8:48
科技

嫦娥六号计划5月3日发射!

5月1日,经工程任务指挥部综合研判决策,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计划5月3日实施发射。
5月1日 下午 6:30
其他

鹊桥!上新啦!

4月9日,鹊桥二号中继星与嫦娥六号成功完成对通测试,具备地月间中继通信能力,可为嫦娥六号任务提供中继通信,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18年,初代鹊桥号发射,如今鹊桥二号“上新”,来了解一下!
4月13日 下午 9:31
其他

鹊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悉,鹊桥二号中继星已完成在轨对通测试。经评估,中继星平台和载荷工作正常,功能和性能满足任务要求,可为探月工程四期及后续国内、外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24年3月20日
4月12日 上午 9:16
其他

关于发放第六批月球科研样品的公告

2023年5月,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月球样品管理办公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六次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评审会。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审核,最终16家科研机构的60份申请获得通过,对应23名使用责任人,样品发放量共计12328.8mg。
2023年6月26日
其他

关于召开天问二号任务科学探测和数据处理技术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的预通知

010-88432082(探月中心)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2023年2月24日附件1.docx编辑/高辰审核/杨蕾监制/戚铁磊
2023年3月2日
其他

雨海边嫦娥送旧岁,天河岸玉兔迎新春

过年啦!兔年春节来临之际,远在月球背面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向华夏儿女发来新春祝福。伴随着辞旧迎新的喜庆,当第一缕阳光铺洒在月球背面,玉兔二号月球车和嫦娥四号着陆器分别于1月15日和1月16日自主唤醒,迎来第51个月昼工作期。玉兔二号已经工作超过4年,工况良好,能量平衡,可以继续前进。38万公里,阻隔不了玉兔二号对祖国人民的祝福;1479个地球日的坚守,迎来了兔年的月背征途。千年以来,我们的祖先畅想着“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神话场景。20年以来,探月工程“连战连捷”,探月人用智慧和汗水把古老神话变为现实,来践行独到的浪漫和情怀。4年以来,从嫦娥四号携带玉兔二号在月背的“惊鸿一落”,到现在继续刷新“自己的纪录”,“嫦娥”和“玉兔”带给了我们太多惊喜,鼓舞了国人,惊艳了世界。图为嫦娥四号着陆区图为鹊桥中继星工作示意图为首张近距离拍摄的月球背面图像图为玉兔二号月球车驶向月面的图像图为第1月昼期间,当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至休眠点时,搭载在嫦娥四号着陆器上的地形地貌相机,对着陆点附近进行360度环拍成像,图中,月球车、太阳帆板、月表撞击坑、石块、月壤等清晰可见。图为前50个月昼玉兔二号月球车月面行驶轨迹图,行驶距离累计1455.2米,距离嫦娥四号着陆器的直线距离865.1米。图为第51月昼上午期间(2023年1月18日),当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至LE05103点时,搭载在月球车上的全景相机对月球车周围360度环拍,该图由全景相机环拍图拼接得到,图中可以看到月球车留下的车辙。图为第51月昼期间(2023年1月18日),当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至LE05103点时,全景相机拍摄的月面图像。其中,左图为月球车留下的车辙图像,中图为距离月球车约4m处的一块石头,大小约为25cm;右图为距离月球车约37m处的一个小型撞击坑,直径约5m。雨海边嫦娥送旧岁,天河岸玉兔迎新春。玉兔二号向大家拜年啦!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深空探测事业再谱新篇,祝愿大家顺遂安康,在新的一年突(兔)飞猛进、大展宏图(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测实验室撰联/贾阳书法/徐之海文字/戚铁磊图片/国家天文台编辑/高辰审核/杨蕾监制/戚铁磊
2023年1月21日
其他

第一届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3年1月16日,第一届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研讨会围绕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基本特性、月球火山活动历史及年轻火山活动成因、月球水和挥发分的含量与来源、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和太空风化作用、地外样品分析新技术等主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研讨。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样品舱成功着陆在我国内蒙古四子王旗,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这是我国首次完成地外天体样品采集,也是人类44年来再次带回新的月球样品。首批样品于2021年7月12日向国内科学家发放,目前已完成五次样品分发,共计198份65.1克。首批研究成果于2021年10月发布,在着陆区火山活动时代、源区性质等方面获得颠覆性认识,相关工作在《科学》和《自然》共发表四篇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2022年9月,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发布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研讨会邀请14位专家作报告,介绍了嫦娥五号样品的申请评审使用情况、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嫦娥六号采样任务。会议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办,国家天文台协办,深空探测实验室、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来自高校、核工业等单位近百位领导、专家及科研人员参加本次研讨会,相关科研工作者、学生近150位线上参会。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部分代表性成果(1)嫦娥五号玄武岩揭秘月球年轻火山成因之谜2021年,中国科学家对嫦娥五号玄武岩的研究,证实月球火山活动可以一直持续到20亿年前,不仅刷新了人类对月球岩浆活动和热演化历史的认知,也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月球火山活动为什么持续如此之久。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采用新研发的扫描电镜能谱定量扫描技术分析了岩屑的全岩主量成分,结合一系列岩浆分离结晶模拟和热力学模拟计算,恢复了嫦娥五号玄武岩和阿波罗低钛玄武岩的初始岩浆成分,限定了不同时期月球火山岩的源区组成,获得了它们熔融的温压条件。研究发现,与古老的阿波罗低钛玄武岩相比,年轻的嫦娥五号玄武岩的初始岩浆含有更高钙和钛,可能因为源区含有更高的(约20%)岩浆洋晚期形成的单斜辉石-钛铁矿堆晶体,导致月幔熔点降低,诱发年轻火山的形成。此工作量化了月球内部缓慢冷却的热演化过程,为“月球年轻火山成因”这一重要科学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释,将为启发新的月球冷却模型的建立,深化我们对月球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2)嫦娥五号月壤玻璃珠年代学探讨内太阳系动力学月壤中含有大量玻璃,撞击成因玻璃是了解内太阳系撞击历史的重要研究对象,能够反映月壳物质组成和内太阳系的撞击动力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和国立大学、布朗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诺特丹大学的学者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对嫦娥五号月壤中的玻璃珠开展了系统的离子探针U-Pb定年,建立撞击溅射物数值模拟等方法,获得嫦娥五号撞击玻璃球粒准确的撞击年龄,并限制了月球上撞击玻璃球粒的传输距离应小于150
2023年1月16日
其他

天问一号发射两周年,传回火卫一高清影像

今天是天问一号任务发射两周年的日子,环绕器传回火卫一影像。近期,天问一号运行团队抓住环绕器与火卫一距离较近的时机,利用高分辨率相机对火卫一成像,获得了“满月”状态的清晰影像。火卫一(Phobos,福布斯)是火星两颗天然卫星之一,大小约27千米×22千米×18千米,运行在距离火星表面约6000千米高度的近圆轨道,每日围绕火星约3圈。环绕器运行在近火点高度约220千米、远火点高度约1.08万千米、周期约7小时的极轨椭圆轨道。由于火卫一与环绕器的轨道关系,以及成像时的光照要求,运行团队精确计算、精准操控,在两者相距约5100千米时获取了分辨率约50米的清晰影像。图像显示,火卫一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天体,呈土豆状,图左上部可见表面分布的条纹,可能是撞击过程影响所形成的,图右上部有一处明显的撞击坑,直径约2千米,名为厄皮克(Öpik)撞击坑(厄皮克是爱沙尼亚天文学家,以研究小行星和陨石而闻名)。火星另一颗卫星是火卫二(Deimos,德摩斯),平均半径仅约6.2千米,两颗卫星是以古希腊神话中的战神阿瑞斯(Ares)的两个儿子命名的,古希腊人曾以阿瑞斯来称呼火星。这两颗卫星都是不规则小天体,许多科学家认为它们是被火星引力捕获进入火星轨道的,但目前其来源仍然存在争议。作者:耿言
2022年7月23日
其他

嫦娥四号完成第44月昼工作,研究成果揭秘月球南极-艾肯成分异常区成因

嫦娥四号任务“玉兔二号”月球车和着陆器分别于7月5日19时14分和7月6日6时整完成休眠设置,完成第44月昼工作,进入第44月夜休眠。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累计行驶里程1239.88米。嫦娥四号研究成果揭秘南极-艾肯盆地成分异常区成因
2022年7月6日
其他

天问一号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

截至2022年6月29日,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正常飞行706天,获取了覆盖火星全球的中分辨率影像数据,各科学载荷均实现火星全球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和火星车均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任务于2016年1月经党中央批准立项,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探测器经过202天4.75亿千米的深空飞行,于2021年2月10日与火星交会,成功实施捕获制动进入环绕火星轨道。对预选着陆区进行了3个月的详查后,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实施火星着陆。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2021年8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顺利完成90个火星日既定科学探测任务,继续实施拓展探测任务,已累计在火星表面行驶1921.5米。受着陆区冬季严寒和沙尘天气影响,火星车按设计状态于2022年5月18日进入冬季休眠模式,2022年12月前后,“祝融号”着陆区将进入初春季节,环境条件好转后,将恢复正常工作。环绕器环绕火星1344圈,实现了全球覆盖,目前状态正常。后续将继续开展全球遥感探测,并择机开展拓展技术试验,为相关任务开展先期技术验证。天问一号任务经过近两年的飞行和探测,火星车和环绕器配置的13台科学载荷共获得约1040GB原始科学数据,经过地面接收处理,形成的标准科学数据产品,按月滚动提交给科学家团队进行分析、解译,有关科学成果已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陆续发表。这些科学数据将择机向全球科学家开放,欢迎全球科学家积极申请研究,共同推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事业。本着开放共享的合作精神,国家航天局积极推进与各国航天机构和科学界的合作,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共享所属火星轨道器轨道数据,开展碰撞预警合作;“祝融号”火星车与欧洲空间局“火星快车”轨道器开展数据中继通信试验,实现中欧火星科学数据中继合作;在火星日凌前后,与俄罗斯、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南非等国的天文台站,利用天问一号环绕器和“火星快车”轨道器联合开展对太阳的掩星观测,进行太阳风等科学研究。这些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丰富了人类的知识,为科学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下面是天问一号近期拍摄的火星影像。
2022年6月29日
其他

祝融号遇强烈沙尘天气 进入冬季休眠模式

天问一号任务团队通过环绕器获取的中分辨率图像,发现“祝融号”火星车巡视区经历了一次明显的沙尘暴过程。科学家对2022年3月16日和4月30日的“祝融号”巡视区120m分辨率图像(分别见图1和图2)中的典型地貌(特别是撞击坑边缘)进行对比,结合近期火星车遥测信息反映的太阳翼发电电流的变化,可以判断当地正在经历强烈的沙尘天气。
2022年5月20日
其他

图说: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一周年

今天,是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一周年的日子。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首次在火星留下中国印记,迄今已在火星表面工作356个火星日,行驶总里程1921米。环绕器自发射以来已飞行661天,自进入环火轨道以来,持续开展遥感探测。目前,两器状态良好,累计获取并传回原始科学数据约940GB。科学家团队正在开展数据分析、解译和研究。现在我们通过一张长图来记述天问一号一年的工作历程。一张图读懂天问一号“火星征途”当前,“祝融号”火星车巡视区进入冬季,白天最高气温降至零下20℃以下,夜间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00℃,并且沙尘天气频发。受太阳照射角逐步降低和局部沙尘天气影响,“祝融号”火星车能源获取能力逐步降低,保温消耗逐步增大。为应对这种恶劣环境,按照设计方案,火星车将转入冬季模式运行。环绕器持续开展遥感探测,即将实现火星全球覆盖,同时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支持。“祝融号”火星车一年来行驶路线图(制图单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天问一号作为我国行星探测工程的首发任务,实现了我国空间探索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完成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探测,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作者:耿言
2022年5月1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祝融号”火星车准备越冬,环绕器持续开展环绕探测

截至2022年5月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651天,距离地球2.4亿千米,“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47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921米,两器累计获取约940GB原始科学数据,运行正常。环火期间,“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7台载荷全部开机,持续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图1是由高分辨率相机于2022年4月17日拍摄的分辨率约0.8米/像素的火星特里奥莱环形坑影像,显示了坑壁上“季节性斜坡纹”。图2是由中分辨率相机于2022年4月1日拍摄的火星水手谷局部地貌影像,分辨率约为65米/像素。
2022年5月6日
其他

关于发放第四批月球科研样品的公告

4月15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月球样品管理办公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四次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评审会。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审核,最终11家科研机构的18名使用责任人提出的37份申请获得通过,共8.768g。具体名单如下:请获得通过的申请单位在10个工作日内与探月中心签订月球样品借用协议,并领取月球样品证书。此后按程序联系国家天文台月球样品实验室,办理样品领取相关手续。
2022年4月26日
其他

嫦娥七号、小行星探测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之际,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测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获奖名单向全社会公布。祝贺获奖单位和获奖人员脱颖而出,感谢大家对月球和行星探测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嫦娥七号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获奖名单小行星探测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获奖名单
2022年4月26日
其他

“天问一号”传回火星巡视区高分辨率影像

日前,“天问一号”环绕器近火点再次经过火星车巡视区域上空,拍摄了“祝融号”巡视区0.5米分辨率影像图,图中“祝融号”火星车行驶路线清晰可辨。截至2022年3月24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06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784米,“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609天,距离地球2.77亿千米,当前两器运行正常。图1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天问一号传回“新春祝福”视频

虎年春节前夕,天问一号探测器从火星轨道传回一组自拍视频,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去年腊月二十九(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抵达火星成功实施捕获制动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开启对这颗红色星球的科学探测之旅,至今日刚满一个农历年。
2022年1月31日
其他

嫦娥四号中性原子探测仪最新科学成果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2年1月20日
其他

月背征途——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2年1月7日
其他

元旦问候——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图像

本组图像包含环绕器与火星合影、环绕器局部特写、火星北极冰盖、“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火面地貌等内容,展示环绕器、“祝融号”火星车工作状态及获取的火星表面形态。
2022年1月1日
其他

中欧火星探测器成功开展在轨中继通信试验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12月1日
其他

天问一号环绕器进入遥感使命轨道

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前期,“祝融号”火星车已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目标,各项状态良好,继续开展探测任务。综合考虑环绕器全球遥感探测和火星车中继通信需求,工程研制团队优化了轨道设计,确定了近火点约265千米、远火点约1.07万千米、周期约7.08小时的遥感轨道方案,在保证开展环绕科学探测的同时,为火星车提供更多的中继通信支持,提升任务开展的效率。火星车行驶路线图(来源: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遥感轨道,环绕器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能量粒子分析仪等7台科学载荷,将获取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表面物质成分与土壤类型分布、大气电离层、火星空间环境等科学数据,重点关注陨石坑、火山、峡谷、干涸河床等典型地貌和地质单元,实施高分辨率探测。截至目前,环绕器在轨运行473天,地火距离3.84亿千米,光行时21分20秒;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174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253米,两器状态良好,各系统工况正常。
2021年11月8日
其他

日凌结束,天问一号恢复科学探测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10月22日
其他

“深空探索科学技术与应用”论坛将于明天举办,现场直播请点这里~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10月17日
其他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首篇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10月8日
其他

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日凌阶段

9月下旬开始,地球、火星逐渐运行至太阳的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上,太阳电磁辐射干扰逐渐增强,器地通信受到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这种现象称作“日凌”。日凌期间探测器与地面“失联”是预期的正常状态,“失联”不是“失踪”。为安全度过日凌期,日前火星车和环绕器先后完成相关状态设置,停止科学探测工作并持续进行状态监视。日凌将于10月中旬结束,探测器将恢复与地面的通信,继续开展科学探测。
2021年10月5日
其他

千日征途——嫦娥四号月球背面工作突破1000天

华夏金秋,月背征途。2021年9月29日,在祖国72华诞来临之际,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月球车在轨工作突破1000天,继续刷新月球背面工作记录。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月球车整体工况良好,载荷工作正常,持续开展科学探测。截至目前,玉兔二号月球车累计行驶839.37米,累计获取科学数据3632.01GB,目前处于第34月夜,科学成果将及时发布。(行驶路线图制作: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2021年9月29日
其他

“祝融号”巡火百日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金银纪念币发行仪式在京举行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8月30日
其他

“祝融号”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800米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8月6日
其他

“祝融号”火星车开始穿越复杂地形地带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7月30日
其他

“祝融号”近距离“看”降落伞与背罩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7月15日
其他

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区域高分影像图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6月7日
其他

实拍影像:“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影像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5月22日
其他

“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5月22日
其他

速来围观!“祝融”“玉兔”“鹊桥”的群聊曝光了!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5月19日
其他

来自火星的一封信:祝融号火星车首次通过环绕器传回遥测数据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5月18日
其他

来自火星的问候: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祝大家五一快乐!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5月1日
其他

中国航天日前夕的中国深空探测任务

4月24日,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即将在文化名城南京拉开帷幕,今年国家航天日活动主题为:“扬帆起航,逐梦九天”。今天,我们一起看一下中国航天日前夕的中国中国深空探测任务。嫦娥五号:嫦娥五号轨道器目前正在环绕日地L1点的Lissajous轨道上执行拓展任务,根据轨道测定和轨控策略设计结果,完成拓展任务阶段L1点第一次轨道维持,以及国产固放试验等,并开展工参相机成像。宽视场监视摄像机摄像:地月合影监视传感器B通道1摄像:轨控过程太阳翼状态监视宽视场监视摄像机摄像:拍摄太阳天问一号:天问一号于2月24日进入停泊轨道,在停泊轨道运行两个月期间,环绕器科学载荷设备开机探测,获取科学数据。目前已通过多次高分成像,完成预选着陆区高清影像数据获取,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着陆区地形地貌、气象环境分析等工作,为着陆火星做准备。嫦娥四号: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月球车于4月19日完成第29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本月昼“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26.1米,累计行驶708.9米。中山大学行星环境与宜居性研究实验室肖智勇副教授团队,根据嫦娥四号任务科学数据,推测玉兔二号所探测到的月下溅射物可能大部分是东海盆地挖掘出的下月壳物质。东海盆地溅射物在嫦娥四号着陆区的分布情况此外,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测任务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方案完成预选,嫦娥七号任务、小行星探测任务分别60个、40个方案入围,名单在国家航天局、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正式公布。
2021年4月23日
其他

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一号拍摄火星侧身影像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3月26日
其他

嫦娥四号完成第28月昼工作,科研成果揭示巡视区石块来源

3),石块的光谱吸收特征与芬森撞击坑物质的光谱吸收特征较为接近,而与冯·卡门撞击坑内部玄武岩的光谱吸收特征差异较大。这说明了这些石块并非是本地玄武岩,而它们极有可能源自芬森撞击坑溅射物。
2021年3月21日
其他

“嫦娥”联袂“天问”,致以“三八”妇女节问候

阳春三月,一元复始。今年的“两会”正在描绘新时代、新阶段发展的宏伟蓝图,今天我们迎来“国际三八妇女节”,在月亮之上和火星上空,“嫦娥”联袂“天问”,向撑起“半边天”的妇女同志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
2021年3月8日
其他

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高清火星影像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3月4日
其他

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捕获过程影像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2月12日
其他

嫦娥四号进入第26月夜,研究成果揭示月球微尺度热辐射特性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1月21日
其他

以你之名,筑梦火星:中国首辆火星车命名开启网络投票

发布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包括探月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的后续规划设想、研制进展、科研成果展示及应用、国际国内合作等各方面官方信息。
2021年1月20日
其他

国家航天局关于印发《月球样品管理办法》的通知

按照基础用途,月球样品原则上分为永久存储、备份永久存储、研究和公益四种:永久存储和备份永久存储样品作为原始样品进行封存;研究样品用于月球科学研究、分析;公益样品用于展览、科普、教育等公益性活动。
2021年1月18日
其他

嫦娥五号探测器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凌晨1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约5000公里处正常解锁分离,轨道器按计划完成规避机动。凌晨1时33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约120公里处,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器向上跃出大气层,到达最高点后开始滑行下降。之后,返回器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降至距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返回器打开降落伞完成最后减速并保持姿态稳定,随后在预定区域平稳着陆。负责搜索回收任务的测控与回收系统技术人员及时发现目标,有序开展回收工作。按计划,回收后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处理工作后,将空运至北京开舱,取出样品容器及搭载物。国家航天局将择机举行交接仪式,正式向地面应用系统移交月球样品,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相关工作也将随之启动。嫦娥五号探测器于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探测器实施2次轨道修正、2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圆轨道。此后,探测器经历组合体分离、环月降轨及动力下降,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于12月1日在月球正面预选区域着陆并开展采样工作。12月3日,上升器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于6日完成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之间的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此后按计划分离并受控落月。12月12日至16日,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在完成2次月地转移入射、2次轨道修正后,返回器于12月17日与轨道器分离并重返地球。国家航天局专家表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一次任务中,连续实现我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同时,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成功实现了多方面技术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对于我国提升航天技术水平、完善探月工程体系、开展月球科学研究、组织后续月球及星际探测任务,具有承前启后、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2020年12月17日
其他

完整视频:国际首次地外天体轨道无人驾驶交会对接科普解读

今天凌晨6时前后,嫦娥五号轨返组合体与上升器顺利完成“月上之吻”,实现世界首次地外天体无人驾驶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体重”2.3吨左右的轨返组合体是如何“追上”400公斤左右的上升器的呢?嫦娥五号交会对接“秘籍”☑“环绕等待”的耐心12月1日,嫦娥五号着上组合体与轨返组合体分离,顺利落月,开展“挖土”和封装工作。轨返组合体在环月轨道上继续飞行,等待与装载月壤的上升器再次相会。☑“心有灵犀”的沟通上升器在上升过程中成功“瘦身”到400公斤左右,经过四次轨道控制,通过远程导引和近程自主控制,以抱爪的方式完成交会对接。☑“冷静把握”的心态轨返组合体设置了四个停泊点,分别在50公里、5公里、1公里、100米,对最终靠近时间和地点进行精确把握。☑“厚积薄发”的实力嫦娥五号实现了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环月轨道上,且无导航卫星支持条件下的无人驾驶交会对接,是国内首次,也是国际首次。☑“牢靠用心”的细节轨返组合体重达2.3吨,在运行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将上升器“撞飞”。轨返组合体3个抱爪对接机构主动件,靠近上升器后主动用抱爪紧扣上升器对接机构被动件,完成对接。这需要极高的控制精度来保证任务的完成。前路慢慢,归期已近。我们期待嫦娥五号携带月球“土特产”顺利返回地球。
2020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