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

其他

物理与天文学院举行退休教师重阳节活动

10月10日,正值重阳佳节,物理与天文学院在徐汇顺风大酒店举办了一场充满温情的退休教师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退休教师们感受到来自学院的关怀与温暖。学院党委副书记殷洁、院长助理曲欣、工会主席徐海光、工会副主席刘圣广、公共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赵娟,以及80余名退休教师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传统佳节。聚餐活动由院工会主席徐海光主持。他对各位退休教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表示学院始终高度重视退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希望通过此类活动加强与退休教师的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院的进一步发展。随后,院党委副书记殷洁发表了讲话。她回顾了退休教师们为学院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并代表学院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殷洁特别提到,退休教师是学院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对于学院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退休教师们能够继续关心和支持学院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到校友工作中来,携手共创学院更加繁荣的未来。在聚餐过程中,退休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学院的温暖和关怀,他们纷纷回忆起自己在学院工作的点点滴滴,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人生感悟,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此次重阳节聚餐不仅是学院与退休教师间情感纽带的进一步巩固,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共享喜悦的平台。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关注退休教师的生活需求,提供更多形式的关怀与帮助。图文:赵娟图文编辑:叶丹责任编辑:叶丹、朱敏推
10月17日 下午 3:06
其他

叶芳伟教授受邀在美国物理学会Physics上发表评论文章

今日,我院叶芳伟教授受邀在美国物理学会官方网站Physics上发表了题为“Synthesizing
10月16日 上午 9:50
其他

【科研进展】张何朋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在细菌菌落中观察到鲁棒边界流

科研进展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张何朋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在细菌菌落中首次观察到鲁棒的手性边界流,并通过数值模型成功揭示了其形成机制。该研究成果以“Robust
10月10日 上午 9:17
其他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Hasselmann),以表彰他们“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的贡献,另一半授予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
10月9日 下午 10:06
其他

物理与天文学院举办首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日

物理与天文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日9月27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首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日在李政道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思维,在学院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经过前期自主报名、系所推荐与学院初评,共有9组报告入围终评,并在活动日上进行了展示。众多师生积极也参与到活动日中,互相交流各自的观点,碰撞出璀璨的学术思维火花,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充满求知与探索的激情。一、向导院长致辞活动在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向导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帷幕。他对活动的举办表示了祝贺,并对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上的努力表示了肯定。他从举办活动的初衷开始讲起,认为学术活动日不仅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完全属于同学们的展示与交流平台,还对大家学术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进行了锻炼与检验,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科研生活中也能继续保持对学术的热爱与激情,共同为学院营造更好更纯正的学术氛围。二、研究生学术报告环节随后,进入学术报告环节,九组来自不同系所、研究不同方向的同学轮番登台亮相,展示科研成果,充分展现了物理与天文学院在学术研究上的广泛涉猎和深厚底蕴。同学们在展现严谨专业态度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生动性与通俗性,通过动画、视频等多元化手段,将各自研究方向的基本专业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让同学们理解和接受了更多、更广、更先进的物理知识。在场同学纷纷进行互动提问,现场气氛热烈融洽。互动提问弯曲等离子体通道中的高能电子与红外辐射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9月29日 上午 9:16
其他

优秀!多位物理学子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本科生)立项情况,上海交通大学四位物理学子杨益藩、傅玄烨、张政亮、吴宜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本科生)资助。今年全校仅20个申报项目入选。自去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该项目以来,我院共有8个项目获得资助。国家自然基金委答辩合照入选项目介绍杨益藩2021级物理学(强基计划)项目名称:基于拓扑绝缘体的面外自旋极化实现近邻铁磁层的高效磁矩翻转指导教师:刘亮项目介绍:本项目主要利用拓扑绝缘体铋碲的新奇特殊物理性质来实现在无外场的情况下对近邻的铁磁层实现翻转,以此为基础来构建MRAM单元,为实现依赖拓扑绝缘体的磁性随机存储器等相关应用打下物理基础。傅玄烨2021级物理学(致远荣誉计划)项目名称:致密星体极端环境下中子振荡的唯象学研究指导教师:葛韶锋项目介绍:本项目是在中子星这个具有极端条件的致密星体中,研究破坏重子数的中子马约拉纳质量项。中子马约拉纳质量项可以导致中子-反中子振荡,在中子星这个含有大量中子的环境中,振荡形式会受到中子的简并环境、强磁场等因素的影响发生改变。振荡产生的反中子与环境中子湮灭会造成中子星加热,会影响中子星的冷却过程,结合天文观测到的中子星冷却曲线,可以限制中子振荡的混合角,进而推断新物理存在的能标。张政亮2022级物理学(强基计划)项目名称:量子材料的原位磁场调控和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指导教师:丁洪、吕佰晴项目介绍:马约拉纳零能模是固体材料中的一种非阿贝尔任意子,基于其构建的拓扑量子计算比特具有卓越的非局域性和拓扑稳定性,被视为规模化量子计算的希望。利用铁基拓扑超导实现马约拉纳零能模的路径采用单一材料,具有高温度、高纯度等显著优势,展现出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受限于传统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技术瓶颈,学界尚未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系统中实现量子材料的原位磁场调控,导致铁基马约拉纳零能模动量分辨的量子物性研究仍为空白。基于前期研究基础,本项目将结合硬件与算法,开发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系统中的原位磁场调控系统,给出完整的数据处理方案并提升其调控范围。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将对铁基马约拉纳零能模动量分辨的电子结构开展探索,为后续实现马约拉纳零能模的精细调控等量子工程研究打下基础。吴宜霖2022级物理学(致远荣誉计划)项目名称:钟跃迁光学双稳现象及其精密测量应用指导教师:郭进先项目介绍:精密测量的研究核心之一始终是灵敏度的提高,其关键是构建对待测参数极为敏感的测量体系,使得待测参数的微小变化就能引起系统的强烈响应。然而,实际应用中噪声不可避免,导致测量体系的灵敏度受到局限。本项目正是瞄准这一问题,利用随机共振技术将噪声劣势转变为优势,为实际环境中的高灵敏探测器开发提供新思路。项目利用前期在铷原子钟跃迁体系中观察到高阶非线性现象的基础上,围绕高灵敏系统结合随机共振以构造抗噪声、高灵敏的精密测量体系这一科学思想,拟在钟跃迁这一高灵敏体系中实现基于随机共振的精密测量。项目重点开展包括钟跃迁的非线性光学双稳激发控制、随机共振的实现及对外界扰动的灵敏度估计等研究。项目利用钟跃迁的窄线宽特性实现信号的高灵敏响应,结合随机共振的抗噪声特性使得钟跃迁体系能够用于有噪声的测量环境,为拓展光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也为进一步推动临界相变体系的精密测量提供新参考。点亮“在看”,点赞交大物天青年!图文整合:叶丹责任编辑:叶丹、朱敏推
9月27日 下午 4:05
其他

【祝贺】物理与天文学院多名教师获“科研成果奖”、“教书育人奖”表彰!

9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教书育人·科研创新”表彰大会在闵行校区陈瑞球楼召开,会上宣读了学校2024年“教书育人奖”和“科研成果奖”。经评审,物理与天文学院获得“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得“教书育人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祝贺所有获奖老师!科研成果奖获奖项目负责人奖项暗物质观测研究景益鹏一等奖拓扑量子材料制备贾金锋一等奖从氙反冲数据得出的暗物质的亮度极限刘江来二等奖粒子加速器物理研究向导二等奖景益鹏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景益鹏院士长期从事宇宙结构和星系形成的数值模拟、理论和观测研究。在数值模拟方面,自主建立了一套针对宇宙高密度区域的多层网格、自适应P3M方法,引领国际宇宙学数值模拟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暗晕的空间成团公式、暗晕内部结构的三轴椭球模型、暗晕内部结构与增长历史的统一模型等理论,成为当前宇宙结构暗晕理论的基础成分。在观测分析方面,提出暗晕占有数模型方法,并首次应用于当时的最大星系红移巡天,在观测上建立了星系与暗物质分布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已成为当前大型星系巡天测量星系周围暗物质分布的标准方法。景益鹏院士先后担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科研任务,并负责国家的多个天文发展中长期规划工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科学奖励和荣誉称号。贾金锋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物理与天文学院副院长、凝聚态研究所所长,李政道研究所拓扑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平台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198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2年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美国等重要研究机构工作5年,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低维物理与界面工程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新型量子材料的制备、表征和物性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国家重大研究。在拓扑绝缘体/超导体异质结以及新型二维材料的制备、马约拉纳零能模探测方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实验证实超导态‘分段费米面’工作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曾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第一完成人,1次第三完成人)。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文章330多篇,其中Science
9月25日 下午 10:08
其他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行赴我院调研交流

——物理与天文学院举行2024级新生“书记第一课”3、物理与天文学院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全院大会4、物理与天文学院召开2024年暑假务虚会
9月24日 下午 3:43
其他

中秋赏月节回顾 | 山河映月,佳期有约

光启共赏十院联合中秋赏月节山河远阔
9月23日 下午 1:45
其他

物理与天文学院召开2024年暑假务虚会

·2024年暑假务虚会·9月14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召开2024年暑假务虚会,围绕高质量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深入研讨。学院党委书记梁齐、院长向导,学院老领导、党政班子成员,各二级单位负责人及部分骨干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向导主持。常务副院长陈列文首先围绕教学研究中心未来建设作专题报告。他详细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包括中心成员、教材建设、成果与规模、教学地位和贡献等。他提到,中心未来计划引进更多人员,加强课程改革,丰富实验教学,优化助教管理政策,将教学中心建设成教师教学的培训基地,协助更多青年教师成长。副院长钱冬围绕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专题报告。他介绍了物理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基本情况,并提出依托中心,吸引优秀本科生参与中心活动,支持建设高水平课程体系,实现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体系联动,从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院长助理刘世勇围绕李政道物理班建设作专题报告。他介绍了李班的基本情况和总体定位,针对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现状提出思考,并讨论了多渠道选拔班级学生,协商深造渠道,改革课程体系,启用补入退出机制等推动班级发展的方式方法。向导作学科各领域方向布局分析的专题报告,通过对照国外顶尖物理系师资学科领域情况、国内物理基金资助情况,着重分析了学院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和粒子与核物理领域师资和学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他强调,师资和学科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要科学谋划、强力推进,努力克服困难,改进不足。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分别就学院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中心建设、李政道物理班发展、师资队伍等问题展开充分交流和深入研讨,针对课程体系调整、课堂教学改革、师资力量引进、国际交流合作等学院和学科发展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梁齐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对学院未来发展的深入研讨,十分认可各专题报告对学院发展局面及瓶颈的分析和思考,对新学期全院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学院要和李政道研究所携手,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合理利用学院各项资源和经费,帮助学生明晰学术发展规划,以过硬的实力留住优秀本科生,培养高质量研究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优秀师资,把握交大物理发展新契机。来源:学院党政办图文设计:叶丹责任编辑:叶丹、朱敏推
9月20日 上午 11:31
其他

物理与天文学院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全院大会

全院大会9月18日下午,物理与天文学院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全院大会,学院党委书记梁齐、院长向导,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教职工参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殷洁主持。向导作学院工作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学院2024年上半年的各项重点工作,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申请、师资队伍引育、科研项目申报、人才培养培优、国际交流合作、文化氛围建设等,对取得的重要成果表示肯定。随后,他从学生、学者、学术、学风四个角度展开,总结学院任务推进情况,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本科生导师制、高层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考核发展、学术氛围打造等各项工作提出改革要求和具体举措。他强调,要把目标任务贯穿到日常工作之中,强化落实,推动学院实现更好发展。梁齐作总结讲话。他表示,学院在2024年上半年取得的成绩可喜可贺,但同时也要正视发展问题短板,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明确总任务,凝聚大方向。全体教职工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和战略属性,发挥好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作用,始终把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两项核心任务。作为学院发展的根本力量,教师是学院发展和学生培养的关键桥梁,要严守底线、涵养师德,争做“四有”好老师。他强调,广大教职工党员要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也欢迎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下半年,学院将着力强化思想引领、提升教育质量,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有力推进各项工作,力争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来源:学院党政办图文设计:叶丹责任编辑:叶丹、朱敏推
9月20日 上午 11:31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天文馆合作交流会顺利召开

9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天文馆合作交流会在理科楼5号楼506会议室顺利召开。15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科普共建、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高效的讨论。会议由天文系副系主任沈俊太教授主持。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书记梁齐首先致辞。他表示,与上海天文馆结缘于2023年的支部共建活动,对上海天文馆的设计与科技相结合深感震撼。从长远看,上海是中国的科技高地。作为国内顶尖的学科,交大天文与上海天文馆具备天然的地理和资源上的合作优势。上海科技馆副馆长、上海天文馆管委会主任刘健表示,上海天文馆自开馆以来,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颈。本着求贤若渴的态度,希望交大天文能为上海天文馆的专家资源库提供有力支持,从而使天文科普教育达到延伸、发展与共赢。随后,天文系系主任张鹏杰教授从学科发展历史、学科布局、人才队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交大天文的情况。上海天文馆展教中心教育研发部副部长徐湮通过建筑之美、展示之新、收藏之特、研究之专等细节,呈现了上海天文馆集美观性、教育性、科技性于一身的一面。在后续的讨论环节,与会者就多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达成高度共识,如星苗创新教育论坛的合办经验总结与后续开展思路,整合现有的科普论坛打造更加高质量的合作品牌,科研工作与天文前沿的科普推送,科创项目的共同推进,双方人员的进一步交流与资源共享等。最后,梁齐书记做总结发言。他肯定了交大天文与上海天文馆在推进合作上做出的共同努力,希望未来通过交大天文学科的高度与上海天文馆在科普工作的广度相配合,共同打造高质量的科普阵地。此次合作交流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交大天文学科与上海天文馆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细化在科普共建、学生实践与就业推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天文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天文学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来源:天文系摄影:邱天文字:黄芳责任编辑:叶丹、朱敏推
9月9日 上午 11:55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物理与天文学院教职工赴青海冷湖开展党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求实学,务实业,强国行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职工党员教育社会实践在学校党委组织部的宏观指导下,8月11日-13日,物理与天文学院围绕“求实学,务实业,强国行”主题,由学院党委委员、光科学与技术党支部书记钟晓霞带队,院长助理、组织员曲欣,天文系党支部书记刘成则担任副领队,组织教职工党员实践团赴青海冷湖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学院各支部书记、党员代表等共同参加。8月11日晚,实践团成员穿过茫茫沙漠,克服高原反应,抵达海拔4000米、东半球首个世界级天文观测基地——赛什腾山,上海交通大学“JUST”台址正坐落于此。刘成则为实践团详细介绍“JUST”望远镜及赛什腾山上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正在建设的望远镜项目。正值本年度英仙座流星雨高峰期,夜空中流星频现,为实践活动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天文系的同学们引导全体师生仰望星空,讲解星座知识、星星辨认技巧以及夜空摄影方法。这里远离城市,避免了光污染的影响。天空异常清澈,抬头便能见到璀璨星河,不时有明亮的火流星划破夜空,引来阵阵惊叹。实践团成员拿起相机或手机,捕捉这难忘的瞬间。8月12日中午,实践团来到冷湖实验室参观。实验室内设有火箭教室、火星车教室以及芯片农场,还配备3台科普望远镜,用于开展科普教育。走进冷湖实验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科技感十足的户型展示厅,大屏幕上展示着实验室的基本情况、科技成果、地震及光学检测数据等。在火星车教室,立体火星地图仿若将人拉入遥远的天际,实践团在这里了解各个火星车的历史和功能。随后,工作人员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3台科普望远镜——太阳黑子望远镜、天文日珥望远镜、星空望远镜。接着,实践团抵达附近的石油小镇。上世纪50年代,冷湖因石油资源而繁荣,曾聚集10万多名采油工人。然而随着资源枯竭,这座戈壁滩上的小镇重归沉静。它见证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辉煌岁月,也承载着石油工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实践团成员表示,未来不仅要在专业领域不断追求卓越,还要在工作中发扬这种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和奉献精神。8月12日下午,实践团参访冷湖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并进行座谈,管委会副主任赵毅、产业部负责人曹春林参加座谈。首先,曲欣对管委会在实践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学院基本情况。随后,刘成则详细介绍了“JUST”望远镜的情况,并对管委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赵毅向实践团介绍了园区的总体情况及冷湖的未来发展战略,同时也提到了在基础设施、用电、交通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双方就相关话题展开热烈交流。钟晓霞做总结发言。她对当地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的行为和精神表示崇高敬意,希望未来加强合作,为当地的发展贡献交大力量。最后,学院特邀党建组织员沈学浩代表学院向管委会赠送交大特色纪念品,对管委会所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合作交流。此次“求实学,务实业,强国行”主题实践活动,为学院教职工党员提供了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宝贵平台,为师生支部共建、学院与地方合作打通渠道、深化党建资源共享起到了积极作用,奠定了进一步探索科技教育新路径的良好基础。实践团成员更加坚定了在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决心,纷纷表示要将实践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胸怀“国之大者”,担当起民族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任。摄影:刘成则/沈学浩/江信君/陈敬涵/杨文韬文字:郝思涵/江信君责任编辑:叶丹、朱敏
9月2日 下午 9:30
其他

物理与天文学院隆重举行2024级本科生迎新大会

8月28日下午,物理与天文学院在理科楼300号报告厅隆重举行2024级本科生迎新大会,热烈欢迎本科生新同学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开启新的求知旅程。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书记梁齐、院长向导、常务副院长陈列文、院长助理刘世勇、教师代表王世勇、新生班主任代表吴栋,学院教务办、学工办老师,物理与天文学院、致远学院(物理与天文方向)2024级全体本科新生及部分新生家长出席开学典礼。典礼由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朱敏主持。齐唱国歌典礼在庄严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院情报告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向导作院情报告。从学院发展历史、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及发展成就。他指出,物理与天文学院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创平台一流、科研成果显著,学院努力将发展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勉励新生抓住机遇、不负韶华,勇担科技创新的时代重任。专业解读物理与天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列文作专业解读。他从本科生专业概况、专业分流及课程体系、培养特色及成效三个部分全面而生动地介绍了学院本科生培养情况,并展示了近几年学生在国内外重要科技竞赛、科研论文发表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果。鼓励全体新生珍惜大学时光,提前做好后续学习与科研规划。教师代表发言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世勇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角度向新生分享了关于如何度过大学四年生活的心得体会,希望同学们勇敢地走出舒适区,主动去学习、去探索、去选择,以自信专注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开拓未来,成为新时代的引领者和创造者。高年级学生代表发言2022级本科生邱吉尔作为高年级学生代表发言。他结合自身经历建议学弟学妹们面对大学生活,需学好“选择”这门必修课,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情况的前提下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他鼓励新生坚守科学信仰、肩负时代责任,相信自己并勇于面对挑战。同时强调选择虽重要,但不懈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新生代表发言2024级本科生祝弘聿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代表新生对家长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表达了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及对物理与天文学的热爱。他表示,交大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校友的榜样力量给予其勇毅前行的强大动力,并呼吁全体新生坚毅地走上通往科学之光的道路,为人类知识边界的展延奉献自己的青春。书记寄予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书记梁齐为全体新生送上寄语。他向全体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希望同学们能够立足学科专业,打牢学业基础;勇于探索未知,追求卓越创新;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祝愿同学们既能深入探索物理与天文学的奥秘,又能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既能追求个人的学术成就与梦想,又能勇担社会责任与使命,在大学四年里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典礼开始前,学院为每位新生精心装裱了报道日的照片,作为独一无二的开学礼物赠予他们。不仅代表着学院对新同学的热烈欢迎,更承载着对他们未来四年的美好期许。愿全体新生在未来的日子里怀揣梦想、勤奋进取、激扬青春,继续书写交大人的辉煌!来源:学院学工办图文编辑:叶丹责任编辑:叶丹、朱敏推
8月30日 下午 11:03
其他

拓扑量子计算领域新突破,国际顶级期刊Nature《自然》刊登上海交通大学重要研究成果“发现多重Majorana零能模的证据”!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李政道研究所李耀义副教授、贾金锋院士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刘军伟副教授研究组在Nature上发表题为“Signatures
8月29日 上午 8:29
其他

Jakob Ulmschneider团队及合作者在《自然·通讯》上发表关于膜通透性肽在细胞膜上穿孔的最新研究

Ulmschneider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合作者为伦敦国王学院的Martin
8月27日 下午 7:06
其他

【怀念李政道】最好的缅怀是传承——志存高远,勇攀高峰!

编者按:2024年8月4日,李政道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李先生的离去,引起海内外的缅怀悼念,大家纷纷以诗词、歌曲、回忆文字等不同形式表达深切的怀念与感谢。为了留下这些宝贵的资料,李政道图书馆向社会各界发起了悼念李政道先生作品的征集,现遴选并刊出部分作品,谨以最长情的方式纪念李先生!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人才培养特色班——李政道物理班。李先生逝世后,来自李政道物理班的学生们纷纷发文悼念,表达对先生的敬仰与追思。一、孙睿安(2021级李政道物理班)追思李政道先生我是首届李政道物理班的一名学生。从CUSPEA学者的讲座和诸多教授的口中,我们了解了李政道先生的诸多事迹。满腔热血的青年抗战时期,李先生在西南联大就读,他杰出的物理天赋已经被老师们发觉。在这抗战的大后方,李政道先生对前方战士能在疆场上浴血奋战,感到无限仰慕,国家受日寇铁蹄蹂躏的耻辱时时刻刻在他心中激起波澜。尽管身处纷飞的战火之中,面对艰苦的学习条件和无法保障的生活,李先生从未动摇过苦读报国的决心。物理之外的艺术大师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政道图书馆内,存放着许多李先生的画作。李政道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喜爱阅读诗书,一生中都很热爱艺术。在他写给CUSPEA赴美留学生的新年信中,往往会附上自己画的水墨画。艺术的雅致和书信的温情融为一体,展现出李先生的认真和儒雅。深耕教育的园丁自1972年起,李政道先生多次回国访问讲学,他发现当时的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教育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他将推进中国教育发展视为自己的责任,推动了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建立,创办了著名的CUSPEA项目让几百名学生赴美留学学习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为了确保所有参加项目的学生都能够顺利的赴美留学,他孜孜不倦的亲自手写推荐信。当时李先生家门口的邮箱都被信件塞满了,李先生便和夫人推车去更远处的邮箱投递。可以说,在推动教育这一事业上,李先生不仅提供高屋建瓴的指导,而且亲自躬行,做到了他所能的一切。灵光闪现的瞬间,逻辑缜密的思辨,保家卫国的热血,艺术创作的雅兴,回报祖国的责任……无数的片段构建起李政道先生立体而宏伟的形象。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更是一位真正的大师。李先生虽然已经与世长辞,但他的精神从未远去,激励着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去探索未知,去热爱生活,去承担社会责任。愿李先生一路走好。二、邱吉尔(2022级李政道物理班)怀念李政道:星辰陨落,精神永存李政道先生,终究是离我们远去了。图书馆大厅上的那串密码,也迎来了它的最后四位——2024。学术精神:星辰大海中的领航者我们永远怀念李政道先生认真严谨、敢于突破的科学精神。在科学的浩瀚星海中,他如同一艘无畏的探险船,引领着我们穿越未知的深渊。24岁即拿到博士学位,30岁提出宇称不守恒,31岁获得诺贝尔奖……我们看到他年少成名,也要看到他背后超出常人的努力。从大学才开始系统学习物理,每次西南联大专业讨论课上都有他的身影;没有正式的文凭,他靠着专注与努力在美国大学中逆袭,被导师费米称赞为他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研究的过程中,他更是大胆突破,指出弱相互作用领域尚无宇称守恒的证据。终于,他于1956年与杨振宁共同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流星,划破了物理学的寂静夜空,震惊了整个科学界。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当时物理学的基本观念,更为后续粒子物理学的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石。李政道先生,以他那颗对科学无尽的好奇心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成为了我们心中永远的领航者。而在获得诺奖的演讲发言中,李政道先生又巧妙地举出了孙悟空翻不出如来佛五指山的例子,用他那深入浅出的语言,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仿佛置身于科学的奇妙世界之中。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那种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生中的321篇论文,也成为了他科研人生的最好注脚。爱国主义:赤子之心,照亮归途我们永远怀念李政道先生心系祖国、为国奉献的爱国精神。“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旧是中国心”,在海外求学的岁月里,李政道先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1926年出生的他,在满目疮痍的祖国长大,他深知,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祖国需要他为基础学科的建设作出贡献。因此,每当有机会,他都会回到祖国,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李先生推动的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使得中国粒子物理研究追上了30年的时光;他关注并支持中国建成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推动我国在中微子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亲自担任主任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浙江近代物理中心,让我国科研人才培养走上了快车道。这些人才后来成为了中国科学界的中坚力量,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令人感动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当中国的科研条件还相对落后,博士后制度还不完善时,李政道先生积极奔走,创立了CUSPEA计划,为中国的915位科学家争取到了与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他深知,只有开放才能进步,只有交流才能创新。他的努力,为中国的科学界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淡泊名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我们永远怀念李政道先生的淡泊名利和对后辈的勉励。在荣誉和赞誉面前,李政道先生总是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淡泊与宁静。1987年他成为交大名誉教授,但他从不追逐名利。有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当被问及如何看待自己获得的众多奖项时,李政道先生只是微微一笑,淡淡地说:“这些奖项都是属于科学的,我只是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在他看来,科学是纯粹的,是应该为人类福祉服务的。因此,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中,无暇顾及个人的得失与荣辱。他将自己的诺奖奖章和创作的许多艺术作品捐赠给了交大李政道图书馆,调动各种资源帮助创建李政道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一大批科研成果正回答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天问”。2021年,他还帮助创建了李政道物理班。作为第二届李班的一员,回看李政道先生不计名利而对后辈一路关心与支持,又怎能不感恩,怎能不为李先生的逝世而感到悲痛与怀念?李政道先生的一生,是追求科学真理的一生,是热爱祖国的一生,也是淡泊名利的一生。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让我们怀着崇敬和感激之情,铭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继续在他的精神指引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曹泽宇(2023级李政道物理班)2024年8月4日,一颗在人类科学的浩瀚天空划过97个春秋的流星,终于突破了天际,落在了无尽的夜空中,却留下了绚丽的尾曳,照亮了整个世界。当我们追忆李政道先生的一生,我们无比感慨和敬佩。作为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和杰出的学者,李政道先生为中国物理学界的发展和推动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他的逝世让我们深感沉痛和悲伤,但他留下的学术遗产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他的学识渊博、思维敏捷、为人正直和谦和,备受同行和学生敬仰和爱戴。他不仅在学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更是一位具有崇高品德和人格魅力的学者。他致力于科学研究,不断探索物理学的奥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科学家,为中国的科学事业树立了榜样。李政道先生的光辉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指引我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四、张一驰(2023级李政道物理班)作为物理与天文学院2023级李政道物理班的一员,在得知李政道先生去世的噩耗后,我难过不已。李政道先生不仅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更是我们学习道路上的灯塔。他对于科学的执着追求、对于教育事业的热情投入以及对祖国的深情厚谊,都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一位同学。加入李政道班以来,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艰辛。班级组织的各种学术讲座和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还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每当面对难题挑战时,想起李政道先生曾说过的“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总能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将继承和发扬他的精神,努力成为像他一样为人类科学进步做出贡献的人。五、赵西赫(2023级李政道物理班)依稀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知道李政道先生,是在物理课本上。书本中的他,风华正茂,对着满黑板的公式谈笑风生......这就是诺奖级的物理学家吗?我满心仰慕,但却从没想过,自己与李政道先生的缘分就此开始。来到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我进入了一个以他命名的、包含着他希冀的班级——李政道物理班,也成为了李先生所寄予希望的一员!在我们的第一次班会上,我们查阅各种资料,深入了解李先生的生平......一个刻苦探索物理真谛、热心祖国人才建设、支持祖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宏伟形象,在我心中树立了起来。虽不曾见过,但内心已熟识!李先生已逝,但其精神与成就定能万古长存!我在他的荫泽下成长,也定不会忘记他曾对我们写下的寄语,“志存高远,勇攀高峰”!背景资料: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教育,为国家培养具备原始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在李政道先生的同意和肯定下,上海交通大学于2021年成立人才培养特色班——李政道物理班,旨在探索解决基础学科优秀人才培养根本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军人才。李政道物理班以李政道先生的名字冠名,是李先生1980年代倡导的CUSPEA项目的传承与创新。2021年6月11日,李先生为李政道物理班题字,寄语同学们“志存高远,勇攀高峰”,并为班级题写班名。转自:李政道图书馆
8月24日 上午 10:14
其他

2024年英仙座流星雨青海冷湖纪实

2024年英仙座流星雨Perseids当时间的指针轻轻划过2024年8月12至13日的交界,一场自然界的绝美盛宴在青海冷湖的浩瀚苍穹下悄然上演。作为这场宇宙级演出的见证者,我们不仅邂逅了年度最绚烂的英仙座流星雨,更意外捕获了极光与流星并舞的奇迹瞬间,仿佛整个宇宙都在为我们编织着最浪漫的梦。本次流星雨观测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官方微博、抖音、B站、快手平台和微视频号进行同步直播,近15万线上观众参与观看。我们幸运地通过直播镜头,将这一切美好定格并分享给了屏幕前的你。希望无论你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遥远星空的震撼与感动。今年英仙座流星雨我们在青海冷湖进行直播,遗憾的是天气欠佳。然而,透过云的缝隙仍能瞥见银河,且在短时间内竟观测到了四颗流星。今年英仙座流星雨恰逢极光出现,这段视频记录了极光的爆发,期间也有几颗流星出现。也许这是天气不好所能带来的唯一好处,流星穿梭于云层之上,呈现出一种朦胧美感。在观测流星雨的过程中,火流星的现身往往会令人兴奋。视频并未消除现场收录的声音,以便让大家共同领略火流星的魅力。在青海冷湖观测,英仙座与地平线相距甚近,众多流星的位置也很低。恰逢今年在英仙座方向能够看到红色的极光,绿色的流星穿梭于红色的极光之中,相互映衬,极为好看。相较于令人兴奋的火流星,小颗流星的数量更多。我们整理了其中的一部分,来考考大家的眼力,瞧瞧大家能够找到多少颗小流星。期待下一次,与你再次相遇于星辰大海之中。此次暑期实践活动由物理与天文学院刘成则老师带领学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全程直播,后续我们将推出更多暑期实践相关新闻,敬请关注。摄影:刘成则/杨文韬/陈敬涵/邱天图文:刘成则排版:黄芳责任编辑:叶丹、朱敏
8月22日 下午 1:32
其他

【科研进展】条件光度函数的测量结果对小质量星系形成与演化理论发起了挑战

h-2L☉(h-2M☉)处表现出十分显著的斜率改变(见图3中的星号所示结果)。而且,它们的斜率和暗晕质量函数在小质量端的斜率完美相符(图3中的虚线)!由此自洽检验了我们的测量结果。图3:基于DESI
8月21日 下午 8:20
其他

全员优毕、全员直博!交大这个学霸寝室,太酷啦!

住在全员优毕、全员直博的交大宿舍是什么体验?他们来自交大西13学生公寓407寝室努力、刻苦、积极、优秀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在生活中相互陪伴在学习中并肩奋斗他们团结互助,携手共进为青春交出满意答卷刚刚过去的毕业季他们全员获评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并全员选择直博深造继续攀登科学高峰李思奇不忘初心丨保持热爱中共党员,物理与天文学院F2007205班团支部书记,曾获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海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2020级学生军训优秀学员。本科毕业后将前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直博。吕烁天热情阳光丨坚定执着丨喜欢探索物理与天文学院
8月20日 下午 3:23
其他

【科研进展】最复杂末态:ATLAS实验首次揭示双希格斯玻色子的多轻子末态

ATLAS国际合作组发表最新双希格斯玻色子多轻子末态的结果https://atlas.cern/Updates/Briefing/Di-Higgs-Soup2.
8月15日 上午 8:00
其他

缅怀李政道先生专题网站上线 | 社会公众可进入点燃蜡烛、悼念留言,敬献哀思

Society相关文章「Recommendation」1、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会将于8月25日举行2、悼念李政道先生作品征集函3、CUSPEA学者何小刚:缅怀CUSPEA恩师李政道先生4、沉痛悼念
8月14日 下午 12:04
其他

【科研进展】张洁课题组在颗粒物质的屈服转变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院张洁课题组与合作者在颗粒物质的屈服转变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通过多种分析方法,系统性地表征了屈服转变的统计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这项研究指出了颗粒物质的屈服转变具有临界性,并且在屈服点上力学是边缘稳定的。这项研究成果以“The
8月10日 下午 8:55
其他

The SJTU Summer School o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2024在上海成功召开

由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组织的首届凝聚态物理暑期学校(SJTU-SSCMP)于2024年7月15日至21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此次暑期学校旨在促进凝聚态物理研究人员之间的知识交流,探索这一领域快速发展的理论和实验前沿。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许霄琰副教授和姚元副教授负责组织。首届SJTU-SSCMP暑期学校以课程教学为主,邀请了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叶鹏教授、复旦大学物理系戚扬研究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宋志达教授共同授课。课程内容聚焦于凝聚态物理理论的前沿知识,涵盖对称性、拓扑和关联物理等研究方向,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除本校师生外,还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23所院校的85余位师生参加。在课堂上,叶鹏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拓扑序领域的前沿理论。他首先介绍了在不同边界条件和规范下二维电子气中的整数量子霍尔效应,接着深入探讨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Chern-Simons理论的流体力学导出,最后阐述了Kitaev
8月2日 下午 5:04
其他

【科研进展】上海交大/上海大学在无机塑性范德华晶体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面沿[001]方向的漫散射信号强度谱图。图2a、b为非弹性中子散射(INS)测得的[K-K0]和[HH0]方向的声子谱,其中白色曲线为AIMD计算结果。与理想晶体相比,实验结果呈现出几个显著特征:
8月1日 上午 11:39
其他

2024年“学森挑战计划”未来科学家挑战营圆满结营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学森挑战计划”暑期挑战营活动圆满收官。“学森挑战计划”是面向全国知名高中的优秀学子设立大中学衔接培养项目,暑期挑战营作为“学森挑战计划”的重要环节,旨在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学科兴趣与热爱,助力学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知行合一。其中,“未来科学家挑战营”由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致远学院联合承办,今年共有来自全国13个省市、43所重点中学的59名学生报名参加。此次挑战营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包括数理体验课、实验实践课、专业学术讲座、研究院所参观和成果展示等,为学员们搭建了趣味与挑战相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广阔创新平台。院情介绍7月15日上午,来自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和致远学院的老师为未来科学家挑战营学员作院情介绍。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增琦围绕学院历史沿革、学科方向、师资队伍和学生培养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了数学科学学院的基本情况。物理与天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列文为学员们阐述了物理学在推动人类工业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并详尽介绍了物理与天文学院学科建设的历史和取得的成就。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何峰回顾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并详细介绍了拔尖创新人才高质量培养的核心举措与办学成效。破冰活动7月15日下午,学员按照小组顺序逐一上台进行自我介绍。通过这一环节,学员们从最初的陌生逐渐走向熟悉,彼此间建立了初步的联系。随后,学员们在“大风吹”、“松鼠大树”以及“团队组建”等趣味横生的破冰游戏中迅速熟络。丰富而有趣的破冰活动,为学员们构建了一座相互了解的桥梁,不仅拉近了学员之间的距离,帮助学员快速融入“未来科学家挑战营”这一大家庭,也为后续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数理课程体验7月16日上午,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来米加为学员们讲授了《古今数学思想》课程。来老师从大家熟悉的尺规作图讲起:如何三等分任意一个角?如何将已知线段的延长π倍?学员们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在一个个深入浅出的案例中加深了对域扩张理论的认识,在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中感受到了数学世界的无限乐趣。同时,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董占海开展了题为《物理漫步》的讲座。董老师以“物理相当于科学之树的哪一部分”这一问题导入,生动诠释了物理的内涵及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董老师的讲解引人入胜、寓教于乐,激发了学员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与信心。7月18日上午,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张跃辉为学员们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桥牌与博弈论》课程。张老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详细介绍了桥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该门课程内容新颖,提升了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参观张江高等研究院、李政道研究所7月17日下午,学员在教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前往张江高等研究院。学员们观看了高研院的宣传片,参观了展示长廊和先进仪器设备平台,对其历史沿革、人才队伍、科研成果以及未来愿景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张江高等研究院先进的实验设备、一流的科研团队与浓厚的科研氛围,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学员们前往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助理李晟在“天问”讲座中引导学员由“极小”了解“极大”,由近在咫尺的物质望向浩瀚无垠的宇宙,激发了学员们的强烈兴趣。讲座结束后,学员们踏上象征宇宙演化的“历史长梯”,对宇宙演化历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实验实践活动7月17日上午,学员进行物理自主实验活动体验,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潘葳以简易、有趣的物理实验,引领学员们深入体验物理世界的无限奥妙。单摆在重力作用下的小角度周期摆动、铁氧体在交变磁场下磁化后所展现的稳定悬浮与上下振动、手机软件“物理实验工坊”所展现的强大功能等,让学员们惊叹不已。学员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搭建实验装置,不断探索各类物理现象,在具体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7月17日下午,北太振寰高级应用工程师梁雪宾带领学员们进行了北太天元建模实践活动。通过对数学建模软件的学习和实践,学员们对“北太天元”的基础知识和图像压缩技术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学员们学习了图像压缩背后的数学原理,深化了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应用的认识。天文主题活动7月18日下午,物理与天文学院副研究员刘成则老师开展“天文,既不神秘,也不遥远”的学术讲座,带领学员们开启了一场天文探索之旅。在刘老师的引导下,学员们亲手组装望远镜,切身体验光学的神奇,深入了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学员们还有序参观了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光启天文台,利用多台不同口径的光学望远镜观测了月亮等天体。参观李政道图书馆、文博楼7月19日下午,学员们先后参观了李政道图书馆与文博楼。李政道先生对物理学的热爱,支持着他在战争年代矢志不渝、孜孜以求。这一精神深深鼓舞了在场学员。随后,学员们前往文博楼校史博物馆参观。校史馆展览以交大百余年的发展沿革为主线,馆内收藏了四百余件交大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及图片史料,详实地反映了交大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百余年间的历史沿革与精神传统。通过讲解员的解说,学员们深刻体会了交大杰出校友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以及交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卓越贡献。结营仪式暨成果展7月18日晚,“未来科学家挑战营”举行了结营仪式,为全体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和纪念礼品——“韦氏摆”,鼓励学员们善于发现身边的物理,勤于实践、敏于思考、勇于创新,探微知著,领略物理的神奇。随后,学员代表上台发表感想,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获益匪浅。在7月20日的“学森挑战计划”成果展暨结营仪式上,
7月27日 上午 10:48
其他

2024年度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科优秀本科生夏令营成功举办

2024年度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科优秀大三本科生夏令营于2024年7月8日至7月1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成功举办。本次夏令营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及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合作主办,旨在通过向全国大三优秀本科生介绍我校在物理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理念、培养方案、科研方向以及创新研究成果,介绍我校物理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吸引和选拔有志于从事物理学前沿领域学术研究的学生进入交大深造。物理与天文学院教务办主任薛颖主持开营仪式夏令营开营仪式于2024年7月8日上午8点30在闵行校区李政道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仪式由物理与天文学院教务办主任薛颖主持,物理与天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列文教授、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院士分别向参会的近300名营员介绍了物理与天文学院和李政道研究所的总体情况和发展目标。物理与天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列文教授介绍学院院情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院士介绍李政道研究所及物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全体参营同学同与会领导和老师合影本次夏令营活动共持续一周。物理与天文学院及李政道研究所联袂为同学们带来了内容丰富的学术讲座,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营员同学们认真听讲座展板参观及师生交流学术讲座之后,营员同学们参观了学院和李所的各个实验室,并进一步与导师们开展了一对一的深入交流。夏令营活动照片激光所参观及师生交流光学所参观凝聚态所参观粒子所参观交叉所晚间沙龙维尔切克量子中心讲座李政道研究所参观及讲座,师生交流
7月26日 上午 10:44
其他

【科研进展】洪亮课题组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研究员谈攀发布关于FSFP:基于语言模型的蛋白质功能小样本预测方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物理与天文学院/张江高研院/药学院洪亮教授课题组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研究员谈攀,在蛋白质突变-性质预测上取得重要突破。该工作采用全新的训练策略,在使用极少湿实验数据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传统蛋白质预训练大模型在突变-性质预测的效果。该研究成果以《Enhancing
7月25日 上午 9:11
其他

【科研进展】张洁课题组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工作:非极性布朗运动颗粒的集群运动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院张洁课题组在非极性的布朗运动颗粒的集群行为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该工作由研究团队博士生陈杨锐与导师张洁共同完成。他们通过研究均匀驱动的准二维颗粒物质,发现了非极性颗粒在某些堆积分数时自发产生了大规模的集群行为,并确定了四种不同的相态:颗粒流体相、集群流体相、多晶相和晶体相。这项研究成果题为《Anomalous
7月23日 上午 11:00
其他

第二届“实验粒子物理计算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办

第二届“实验粒子物理计算研讨会”参会者合影2024年7月11至13日,第二届“实验粒子物理计算研讨会”(Workshop
7月18日 下午 12:08
其他

洪亮团队 | AI for Engineering:大模型实现多款高难度蛋白质产品产业化落地

Engineering探索者们一起,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变革性力量。这些研究工作获得了上海市科委计算生物学项目,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21X010200843)
7月15日 上午 9:28
其他

【祝贺】谭金鑫同学获评校本科毕业生优异学士学位论文

B杂志。谭金鑫同学为物理与天文学院首届强基计划本科生,指导老师为王伟教授,未来将于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谭金鑫同学与指导老师王伟教授合影描述强相互作用的理论被称为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7月12日 上午 9:51
其他

【科研进展】高俊教授课题组在部分子碎裂函数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现了奇异夸克碎裂中末态强子携带总动量的可能反常现象,这将推动后续实验和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同时,该研究的详细结果以及相关应用也以近50页的篇幅刊登在预印本上
7月11日 上午 9:43
其他

物理与天文学院辽宁本科招生工作圆满收官

辽宁本科招生工作圆满收官2024年6月23日至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辽宁省招生组一行50余人,包括20余位教师和30余位学生志愿者,深入辽宁省开展招生工作。这次招生得到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媒体与传播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教育学院以及医学院等老师的大力支持。6月27日,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书记梁齐、工会主席徐海光亲赴沈阳,看望并指导招生工作,慰问了奋战在招生一线的教师和学生志愿者们。在此期间,招生组成员积极宣传交大的招生政策及专业特色,与考生及家长面对面交流,为考生提供个性化的报考建议,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招生任务。梁齐书记与招生组组长朱卡的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详细了解了今年的招生政策、考生报考情况、专业选择趋势等重要问题。他对招生组在招生宣传、政策解读、咨询服务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并鼓励大家要继续保持这种专业、高效的工作态度,更优质地完成招生工作。在招生期间,招生组的老师们兵分几路,分别前往沈阳、大连、本溪、鞍山等城市,开展了多场招生宣讲会,并一对一地为考生及家长介绍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和就业前景。为了确保每位考生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招生组的成员们经常忙到凌晨。通过招生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许多辽宁省的优秀考生纷纷将上海交通大学列为首选志愿,为辽宁的考生们开启了一扇通往交大之门,也为交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稿:宋建欣图文编辑:叶丹责任编辑:叶丹、朱敏推
7月10日 上午 9:44
其他

【科研进展】吕佰晴在层状半导体中共存电荷密度波耦合相互作用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共存序是强关联材料的重要特征,从非常规超导电性到拓扑序,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都是由共存序引起。寻找共存序宏观现象的微观机制和相互作用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固体材料中,由于对称性破缺带来的有序态往往伴随着费米能级附近能隙的出现,能隙大小正比于序参量的幅值。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电荷密度波有(CDW)。历史上,在一维链状体系中,费米面嵌套被认为是电荷密度波有序的主要成因,导致体系发生从金属态到半导体态的转变。然而,在准二维材料体系中,由于费米面结构较为复杂,完美的费米面嵌套通常难以实现,CDW能隙通常不会在费米面上处处打开。因此,即使在CDW状态下,系统仍然处于金属态。近期的研究发现,RTe3体系(R代表除Pm,
7月9日 下午 2:01
其他

物理与天文学院举办庆“七一”党史党纪知识竞赛

党建永远跟党走1921—2024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庆“七一”党史、党纪知识竞赛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进一步深化党纪教育学习,7月5日,物理与天文学院举办“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庆‘七一’党史党纪”知识竞赛。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校副校长张濠出席并致辞,学院党委书记梁齐,副书记殷洁、朱敏出席活动,活动由学院院长助理曲欣主持。首先,张濠上台致辞。他强调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表示开展知识竞赛是党纪学习的有效举措,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同时介绍了作为学校创建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的成果展示之一的党员学习中心及其与周边校园文化设施形成的“一馆一廊一中心”的布局。随后,比赛正式开始。此次知识竞赛以教工党支部为单位,共有7支队伍28名党员参赛。以党史、党纪内容为重点,设置必答题和抢答题环节。竞赛过程中,各支队伍积极参与、踊跃答题,现场气氛紧张热烈。赛后,党委副书记殷洁、朱敏分别对各支队伍的表现做现场点评。经过激烈角逐,机关党支部获一等奖,天文系党支部、教学研究中心党支部获二等奖,激光等离子体党支部、粒子与核物理党支部、凝聚态物理党支部、光科学与技术党支部获三等奖。梁齐、殷洁、朱敏分别为获奖队伍颁发证书及奖品。最后,梁齐总结讲话。他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党纪教育课堂,竞赛题目涵盖党史和党纪法规制度,不仅全方位检验了参赛党员们的理论功底,更激发了学院全体党员对党史、党纪法规知识的学习热情,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干的目的。
7月8日 下午 2:27
其他

【祝贺】雷杨熠同学获评校优异学士学位论文

论文链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https://doi.org/10.1063/5.0171022点赞!来源: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图文编辑:叶丹责任编辑:叶丹、朱敏推
7月5日 下午 8:27
其他

【科研进展】分形薄膜

nanostructures”的研究论文,对凝聚态体系中分形材料的电子态进行了细致研究,首次揭示了自组装的分形Bi薄膜中拓扑态的存在。1967
7月4日 上午 10:14
其他

执牛耳者 | 近悦远来

问天路漫,上下求索桃李荫翳,家安其所《执牛耳者》近悦远来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东方卫视7月7日周日12:30播出01李政道研究所科学家们绘就600米《天问》长卷李政道研究所应该研究什么样的根本科学问题?在所长张杰院士策划与带领下,全体研究人员通过33次集中讨论达成共识,就是这十五年的时间研究一个问题:宇宙里的物质是从哪来的?在科研人员讨论这个问题同时,一不小心还一起讨论出了一个“副产品”,那就是为李政道研究所的球形大厅绘就了一个六百米长的画卷,这个画卷记载了人类从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一直到现在人类对宇宙的理解。画完成后,张杰院士把《天问》翻译成英文讲给各国学者听,大家听了以后如醉如痴,后来就一致赞同把这个大厅叫天问大厅。02院士人生第一个实验竟然是孵蛋:“数”说国之重器
7月3日 下午 12:39
其他

【科研进展】重费米子超导电子结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目前已知的大部分超导体的晶体结构存在对称中心,满足空间反演对称性,其超导电子配对波函数只能是偶宇称的自旋单态或奇宇称的自旋三重态中的一种。少部分超导体缺乏反演对称中心,其非对称晶体势场产生反对称的自旋轨道耦合,使自旋简并的能级发生劈裂,从而形成自旋单态与三重态的混合。2012年,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结合上述两种超导特征、从而实现超导配对波函数宇称转变的模型[1],即对于一个全局保持空间反演对称性的层间弱耦合系统,具有局域反演对称性破缺的上下层晶格通过产生符号相反的Rashba自旋轨道耦合不仅可以满足整体的空间反演对称性同时引起自旋单态和三重态的混合。由于两种超导配对态对磁场的响应不同:自旋单态更容易被磁场抑制,因此在磁场下可以发生超导配对从自旋单重态到自旋三重态的相变的奇异现象。2021年,S.Khim等人在铈基重费米材料CeRh2As2中发现了上述磁场诱导超导配对宇称转变现象[2],同时伴随重费米子效应、四极矩密度波[3],反铁磁序[4]
7月2日 下午 1:53
其他

【科研进展】从微光星辰到星系宏图:通过晕星揭秘银河系的演化集成之旅

在银河系中蕴藏着约数千亿颗恒星,不仅有盘面上闪烁的星辰,还有那些栖息于银河系边缘的特殊存在——晕星。它们不仅是银河系恒星晕的居民,更是揭开银河系形成与演化的关键线索。晕星——珍贵的银河系组成当我们提到银河系这样的漩涡星系时,往往脑海中浮现的是那片布满璀璨星光的“银盘(disk)”,以及位于银盘中心的、花生形状的“核球(bulge)”。然而,银河系的结构及物质分布远比这更加深邃复杂。在银河系的边陲,稀疏散布的恒星、高热的气体与大量的暗物质交织在一起,它们共同构成了银河系的星系晕,即“银晕”。银晕包含了恒星晕(stellar
6月28日 上午 11:16
其他

物理与天文学院隆重举行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物理与天文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2024年6月26日6月26日下午,物理与天文学院在李政道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书记梁齐,院长向导,致远学院党委书记周永丰,物理与天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列文,副院长钱冬、王伟,院党委副书记殷洁,致远学院党委副书记吴晓玲,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助理刘世勇、张骏,班主任和导师代表郑浩、陈燕萍、陈鹏、王文婷及全体2024届本硕博毕业生出席。典礼由院党委副书记朱敏主持。齐唱国歌典礼在庄严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院领导致辞院长向导为毕业典礼致辞。他深情回顾了与毕业生们共同度过的时光,对各位同学在学习和科研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毕业生们寄予了厚望。他表示,希望大家在未来道路上坚守初心、追求真理;奋勇拼搏、笃定前行;挺膺担当、报效祖国。鼓励大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不断探索创新,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教师代表寄语导师代表、2019级博士班班主任郑浩为毕业生寄语。他带领毕业生重温了研究生学习的四个认知阶段。他表示,相比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经历这四个阶段的过程显得更为重要。这样的体验能够让各位同学无论未来在何种领域都不孤单迷茫,都能更加充实且坚毅地面对前行道路上的困难与挑战。毕业生为教师献花为表达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毕业生代表上台为出席典礼的老师们献上花束,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谆谆教诲。颁奖仪式雷杨熠(导师张杰、吴福源)、张亦柯(导师王文婷)、谭金鑫(导师王伟)获物理与天文学院优异学士学位论文奖,陈列文、刘世勇、张骏三位老师为获奖师生颁奖。徐晨航等18名同学获评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赵旭等69名同学获评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梁齐、向导两位老师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颁奖,朱敏宣读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名单。学位授予仪式在学位授予仪式环节,朱敏宣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名单。毕业生们依次上台,梁齐、向导、周永丰、陈列文、钱冬、王伟、刘世勇、张骏、王文婷、陈鹏、陈燕萍、郑浩老师共同为毕业生拨穗正冠,合影留念。左右滑动查看毕业生合照毕业生代表发言本科毕业生代表何书宸、硕士毕业生代表王雪逸、博士毕业生代表魏麒恒依次发言,他们深情回顾了在交大充满挑战与收获的学习历程,对学院、老师、家人表达了感谢,并表示会牢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怀揣对科学的热爱,肩负起科研的责任与使命,为推动人类知识边界的拓展贡献力量。颁发班级理事聘书班级理事作为连接校友与母校的桥梁,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殷洁、吴晓玲老师为新一届班级理事颁发聘书。象征着毕业生们以校友的身份重新拥抱母校。党委书记寄语党委书记梁齐为毕业生寄语。他首先祝贺全体毕业生在学位授予仪式之后,正式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校友,开启人生新的征程。其次,他对毕业生提出三点期望:希望毕业生坚定信念,绽放青春,始终与祖国同行;勇于创新,锤炼本领,始终与时代同向;保持求知,终身学习,始终与未来同频。最后,他希望毕业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终身学习的热情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更好地迎接未来、拥抱未来、引领未来。物理与天文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校歌》中落下帷幕。远航的号角已经吹响,愿全体毕业生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志存高远,勇攀高峰,谱写人生的华彩篇章!学院今年还为毕业生赠送了定制姓名的纪念款学位服,并定制了毕业可乐、毕业纪念款马克杯以及学院限定帆布袋,代表了学院对毕业生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愿,希望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END—图文
6月27日 下午 11:14
其他

物理与天文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组织非遗漆扇制作体验活动

夏2024非遗文化春意藏,夏初长,挥手再见作别春,转身遇夏万物长。传统节气夏至即将来临之际,物理与天文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工会在6月20日中午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邀请教师们亲手制作非遗漆扇,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夏至有互相赠送折扇等什物的习俗。“扇”,借以生风。漆扇,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的扇子。漆扇历史悠久,早在汉代便有记载。起初的漆扇主要用于帝王贵族的仪仗。随着时间的推移,漆扇逐渐融入生活,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老师详细介绍漆扇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之后,教师们纷纷加入制作行列,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挑选颜色、设计图案,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了专属于每个人的独特漆扇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教师们高超的技艺水平,更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此次活动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制作漆扇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创作过程。未来,两院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为教师们提供更多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来源:学院工会图文编辑:刘真责任编辑:叶丹、朱敏推
6月25日 下午 8:49
其他

物理与天文学院隆重举行2024届赴国家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就业毕业生表彰欢送会暨爱国荣校奖学金颁奖典礼

6月18日下午,物理与天文学院隆重举行2024届赴国家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就业毕业生表彰欢送会暨爱国荣校奖学金颁奖典礼。爱国荣校奖学金捐赠人、原交大物理系副系主任郑天慧,校学生处副处长、就业中心主任陈哲,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向导,党委副书记殷洁,学工办、对外联络办及2024届赴国家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就业的本硕博毕业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朱敏主持。朱敏介绍了爱国荣校奖学金的设立背景及学院对就业引导工作的重视。物理与天文学院始终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鼓励同学们志存高远,投身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就业。在郑天慧老师的支持下,学院自2022年起设立爱国荣校奖学金,奖励赴国家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基层单位就业的优秀学子。本次共有10名本硕博毕业生获奖。陈哲在致辞中表示,爱国荣校奖学金的设立是对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的生动诠释,体现出郑天慧老师作为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以及对青年学子的深切关怀。他对获奖毕业生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表示高度肯定,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扬交大精神,引领带动更多同学积极投身国家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向导在致辞中对郑天慧老师捐赠并设立爱国荣校奖学金表示衷心感谢,对获奖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在交大近130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优秀学子选择将个人的追求与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投身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物理学科作为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石,对同学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大的锻炼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郑天慧对圆满完成学业、即将奔赴新征程的获奖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他从自身年轻时的经历出发,分享了与交大物理系的不解之缘,并感念党和国家对自己人生的巨大帮助和深远影响。他表示,在座的同学能够享受到如今优质的大学教育资源,实乃人生之幸。同学们应当珍惜在校时光,打牢学科基础,无论将来身处何种岗位,都能尽情施展才华,全身心投入工作,以实际行动回馈母校的培养、回馈社会的期待、回馈国家的厚爱。朱敏宣读了获奖名单。郑天慧、殷洁为获奖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学生代表为郑天慧老师献花。获奖学生逐一发言,回顾了在交大的学习科研经历及就业选择的心路历程,感谢学校学院的栽培和郑天慧老师的无私帮助。历年获奖学生代表发来视频,向郑老师和学院老师汇报在工作中的成长与进步,并表示会持续在工作岗位上勤奋耕耘、发光发热。未来,物理与天文学院还将持续加强学生就业引导和服务工作,为毕业生投身基础前沿研究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支持和保障,为培育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杰出人才不懈努力,为国家繁荣与科技进步贡献力量。来源: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撰稿:邓尔卓摄影:张韬图文编辑:刘真责任编辑:叶丹、朱敏推
6月25日 下午 8:49
其他

专访主编|202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院士

6月24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薛其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该奖项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薛其坤,生于1963年,山东蒙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凝聚态物理与量子物理学家。他在扫描隧道显微镜学、分子束外延、拓扑绝缘量子态和高温超导电性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薛院士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二项、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陈嘉庚科学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菲列兹﹒伦敦纪念奖和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高奖巴克利奖等奖励与荣誉。《Quantum
6月24日 下午 8:54
其他

交大最新Nature!石墨烯超导又有重大发现

实验揭示的双层石墨烯与二硒化钨异质结系统的相图,以及观察到的空穴和电子掺杂情况的超导态通过优化样品制备方法,上海交大实验团队成功制备出高质量双层石墨烯与二硒化钨异质结样品,使得可以对其施加高达1.6
6月20日 上午 11:10
其他

优毕风采 | 娄硕:碳墨追梦,不负韶华

个人简介娄硕凝聚态物理专业物理与天文学院2024届博士研究生娄硕,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2024届博士毕业生,师从史志文教授,研究方向为碳纳米材料。博士期间以一作和共一身份发表包括Nature和Nano
6月19日 下午 4:55
其他

优毕风采 | 袁新月: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作为交大学子,袁新月同学不仅在学术上追求卓越,也做到了知行合一,让社会实践高度参与个人的成长。她热心公益,服务同学,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6月17日 下午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