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奖

其他

“科学探索奖”申报指南(2024年)

根据《“科学探索奖”章程》,为帮助申报人了解“科学探索奖”申报条件、流程与注意事项,制定本指南。一申报时间申报启动时间为2024年1月1日,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15日24时(北京时间)二申报条件申报人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
1月2日 上午 10:00
其他

“科学探索奖”放宽女性申报年龄至48岁

“科学探索奖”5周年之后再出发。作为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第六届“科学探索奖”申报工作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启动。2024年“科学探索奖”仍设置10个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新材料、天文和地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信息电子、能源环境、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今年仍将遴选出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且可自由支配。“科学探索奖”是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聚焦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资助“探索期”青年科技工作者。“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共同发起。至2023年底,共资助了248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所言:“
1月2日 上午 10:00
其他

“科学探索奖”常见问题解答(2024年)

由奖项邀请的提名人发起,并提供两位推荐人信息。推荐人应具有正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主任医师、主任药师等)。每位提名专家每年可提名一位候选人(被提名人),每次提名三年有效。(2)
1月1日 下午 12:40
其他

勇闯科学“无人区”!2023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捧起奖杯

9月23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48位青年科学家首次集体亮相并领取奖杯。“科学探索奖”发起人、评审和获奖人等近200位科学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属于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荣耀时刻。第五届“科学探索奖”48位获奖人合影今年,颁奖典礼上又出现许多“新面孔”。首位外籍非华裔获奖人诞生,数学物理学、交通建筑领域首次出现女性获奖人,不少机构和地域实现了“科学探索奖”零的突破……数个“首次”带给奖项多元化面貌,也印证着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和科研生态的不断优化。“科学探索奖”五年累计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勇闯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无人区”。“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中,共有7位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2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众多获奖人在国际核心科学期刊上发布重大科研成果。颁奖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发表致辞:“这是新征程的第一步,期盼获奖科学家能贡献突破性、颠覆性、捅破天、打碎‘卡脖子’枷锁的创新成果。中国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中国的强大靠在高科技领域有作为的你们。”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发表致辞数个“首次”,彰显奖项多元化面貌作为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奖项覆盖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十个领域,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每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都是一场致敬探索者的璀璨之旅。2019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宋保亮表示:“它让科学家也可以像明星一样,在聚光灯下讲科学的故事。”2020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陈焱说:“我孩子、老公都去了,他们知道我平常工作是搞折叠结构的,但是头一次来见证我在工作上的成绩。”9月23日,本届获奖人——来自十大领域的青年科学家携家人走上红毯,途经镌刻五年探索奖历程的历史墙、名人堂,最终从“科学探索奖”发起人、评审手中接过属于他们的荣耀奖杯。2023年“科学探索奖”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彭新华发表获奖感言:“今天站在这里,感谢‘科学探索奖’让我心无旁骛地继续科研,更是给了我敢闯‘无人区’的勇气和动力。”2023年“科学探索奖”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彭新华彭新华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物理研究,她与来自大连理工大学、从事船舶工程研究的邹丽,来自同济大学、从事土木工程研究的周颖一起在本届获奖人名单中出现,也使得数学物理学、交通建筑两个领域首次诞生了女性获奖人。在现场,彭新华与所有女性科研工作者共勉:“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坚信‘她力量’,踔厉奋发、勇毅笃行。”香港大学副教授Joseph
2023年9月24日
其他

“科学探索奖”5岁了!2023年获奖名单揭晓!

作为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科学探索奖”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十个领域,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5年来一共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他们来自26个城市,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欢迎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如您有任何问题、意见或建议,请在7月24日之前与“科学探索奖”秘书处联系。电子邮箱:
2023年7月17日
其他

3月15日截止!2023年“科学探索奖”申报进入“倒计时”

2023年“科学探索奖”申报进入“倒计时”。“科学探索奖”秘书处提醒各位被提名人和自由申报人,须在3月15日24时(北京时间)前,登录官网完成申报,逾期将无法提交。※建议您在电脑端使用Chrome浏览器进行填报。https://xplorerprize.org/apply/login.html#/今年“科学探索奖”申报截止时间比往年有所提前,请各位申报人务必合理掌握时间进度。特别提醒各位自由申报人,由于在您提交申报材料后,系统才会触发给三位推荐人征求推荐信的邮件,因此建议自由申报人尽早提交材料,为推荐人撰写推荐信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本年度推荐信提交的截止日期为3月20日24时(北京时间)。“科学探索奖”申报指南(2023年)在申报过程中,秘书处收到不少关于“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关系的询问。“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均为腾讯发起和资助的科技人才项目。“科学探索奖”资助45周岁及以下,“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未满55周岁的杰出科学家,两个项目独立评审。同一年度,申报人只能选择一个申报。“科学探索奖”往届获奖人可以申报“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获资助者不得申报“科学探索奖”。已有多位“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成为新基石研究员。一图读懂“科学探索奖”与“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关于申报遇到的常见问题,请参阅“常见问题”(https://xplorerprize.org/#/FAQ),也可发至秘书处官方邮件(XplorerPrize@tencent.com)。“科学探索奖”简介“科学探索奖”是一项由腾讯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且可自由支配。“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由杨振宁、饶毅、陈十一、程泰宁、高文、何华武、李培根、毛淑德、潘建伟、施一公、邬贺铨、谢克昌、谢晓亮、张益唐等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至2022年,“科学探索奖”已资助200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科学探索奖”官网全新上线!Xplorer
2023年3月1日
其他

“科学探索奖”申报指南(2023年)

根据《“科学探索奖”章程》,为帮助申报人了解“科学探索奖”申报条件、流程与注意事项,制定本指南。一申报时间申报启动时间为2023年1月1日,截止时间为2023年3月15日24时(北京时间)。二申报条件申报人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
2023年1月3日
其他

“科学探索奖”常见问题解答(2023年)

由奖项邀请的提名人发起,并提供两位推荐人信息。推荐人应具有正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主任医师、主任药师等)。每位提名专家每年可提名一位候选人(被提名人),每次提名三年有效。(2)
2023年1月1日
其他

2022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

<u>@科学探索奖</u>汇聚青年科学家力量跨学科交流启迪创新鼓励探索科学“无人区”欢迎关注“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微信公众号
2022年9月15日
其他

薛其坤院士:关于研究的三个层次

<u>@科学探索奖</u>汇聚青年科学家力量跨学科交流启迪创新鼓励探索科学“无人区”欢迎关注“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微信公众号
2022年8月1日
其他

一图读懂“科学探索奖”与“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u>@科学探索奖</u>汇聚青年科学家力量跨学科交流启迪创新鼓励探索科学“无人区”欢迎关注“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微信公众号
2022年7月22日
其他

湖畔山间话科学 | “科学探索奖”跨学科交流活动在深圳举办

<u>@科学探索奖</u>汇聚青年科学家力量跨学科交流启迪创新鼓励探索科学“无人区”欢迎关注“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微信公众号
2022年7月21日
其他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今日正式发布

<u>@科学探索奖</u>汇聚青年科学家力量跨学科交流启迪创新鼓励探索科学“无人区”欢迎关注“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微信公众号
2022年4月3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喜报!获奖人宋保亮、朴世龙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u>@科学探索奖</u>汇聚青年科学家力量跨学科交流启迪创新鼓励探索科学“无人区”欢迎关注“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微信公众号
2021年11月18日
其他

走近国之重器:聚焦“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创新成果

<u>@科学探索奖</u>汇聚青年科学家力量跨学科交流启迪创新鼓励探索科学“无人区”欢迎关注“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微信公众号
2021年10月29日
其他

来了!2021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重磅发布

现将2021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如下,欢迎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如您有任何问题、意见或建议,请在9月20日之前与“科学探索奖”执行委员会联系。
2021年9月13日
其他

来了!2021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重磅发布

“科学探索奖”是由腾讯基金会出资支持、科学家主导的公益性奖项,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科学探索奖”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奖励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奖项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且可自由支配。奖项坚持公益属性,不求商业回报,做到长期运营。根据《“科学探索奖”章程(2021年版)》的规定,“科学探索奖”评审委员会秉持客观公正的评审原则,在“科学探索奖”监督委员会的见证下,对所有奖项申报人进行初筛、初审、复审和终审,最终产生本年度的50位获奖人。现将2021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如下,欢迎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如您有任何问题、意见或建议,请在9月20日之前与“科学探索奖”执行委员会联系。电子邮箱:
2021年9月12日
其他

1135人!2021年“科学探索奖”申报结束

截至4月15日,“科学探索奖”共收到了1135份申报材料,其中专家提名777人,自主申报358人。2021年“科学探索奖”申报正式结束,即将启动评审。今年的1135位申报人中,有超过80%的申报人已获得教授或同等职称,近一半的申报人往年曾申报,体现出奖项的持续吸引力。在奖项特别关注的女性科学家和年轻科学家方面,今年共有女性申报人151位,35岁及以下申报人202位,占比均较2020年有所提升。继去年奖项首次向港澳地区的青年科学家开放申请,今年港澳地区申报人数创新高,共有69人申报。“科学探索奖”得到众多资深科学家的大力支持,600多位两院院士参与了今年的奖项提名和推荐。此外,还有100多位发达国家院士,和20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得主参与此项工作,奖项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分析今年申报人的研究方向,排名前十的“关键词”分别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气候变化/碳中和、量子光学、计算机视觉、量子模拟、二维材料、量子信息、生物信息学、细胞免疫,这也充分体现了当前基础研究的热点。下一步,奖项评审将于5月正式启动,经过初筛、初审和复审后,8月下旬将有100位候选人进入终审答辩,获奖名单预计在9月下旬正式公布。在奖项评审过程中,秘书处将不会向申报人反馈评审意见,请予以理解。坚持客观公正评审,是“科学探索奖”一直以来坚持的方向。在此,“科学探索奖”秘书处特别强调,在未来四个月的评审过程中,申报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评委专家的独立判断或影响评审。评委专家将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评审,自觉回避利益关系。奖项工作人员亦将恪守承诺,不泄露任何评委专家信息和评审信息。如您对“科学探索奖”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随时与秘书处联系。Email:
2021年4月29日
其他

2021年“科学探索奖”申报于今日正式启动

新年钟声敲响,2021年“科学探索奖”申报工作正式启动,持续资助青年科技人才投身基础研究。“科学探索奖”三年前于腾讯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设立,目前已经资助了100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科学探索奖”设立的出发点是探索社会力量支持基础研究的长效机制,鼓励青年科学家勇闯科学“无人区”。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公益事业,也是腾讯公司应尽的义务。韩启德主席在2020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上发言“我们必须树立更高的科研志向,做出更多从零到一的原创研究成果。”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对奖项寄予厚望,“衷心希望‘科学探索奖’不断进取,创造更多好的经验,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01—面向未来、奖励潜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自由探索年龄不超过45周岁,取得博士学位,且全职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都可以按照相关指引,通过“科学探索奖”官方网站(http://www.xplorerprize.org),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行申报。申报截止日为2021年4月15日,之后将由评审委员会独立开展评审,获奖名单预计将在2021年9月揭晓。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是“科学探索奖”的宗旨。2021年“科学探索奖”依然保留“新星机制”,将至少5个获奖名额留给35岁及以下的优秀申报人。到目前为止,“科学探索奖”共产生了15位35岁及以下的获奖人,充分体现出奖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初衷。此外,为帮助更多有志于基础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了解奖项,参与申报,“科学探索奖”执行委员会将开展多场线下和线上宣讲会,并对申报材料做了进一步简化。02—“科学家说了算”——评审工作不断优化过去两届“科学探索奖”共收到2500多份申请,产生了100位获奖人,获奖比例约为25:1。秉承“科学家说了算”的原则,坚持客观公正评审,是“科学探索奖”一直以来坚持的方向。“科学探索奖”评审委员会由近100名资深科学家组成,他们对奖项评审倾注了大量心血。同时,在2020年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超过800名“两院院士”参与其中。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13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得主,和100多位发达国家的院士参与进来。自首届举办以来,“科学探索奖”持续征求评委的意见,断开式评审、对“打招呼”零容忍、更为严格的回避制度……这些不断优化的评审规则和机制,成为奖项风清气正的保障。“‘科学探索奖’的成功,证明在中国当下社会情况下,同行评议是能做好的,学术评价是可以做好的,让大家增强了信心。”韩启德表示。03—成果丰硕、突破不断——往届获奖人“含金量”高从2019年获奖人的年度进展报告看,他们做出了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Cell及其子刊发表论文近30篇,这体现了国际科学界对获奖人基础研究实力的认可。发现青藏高原上的丹尼索瓦人线粒体DNA、实现新冠出院患者的肺功能损伤无创评估、证明“量子优越性”的“九章”……过去一年,获奖人的工作体现出极高的“含金量”。他们有多人担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致力于关键领域的科研攻关,是国家科技事业未来的中坚力量。“科学探索奖”联合发起人、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表示:“我们选拔出的这些年轻人,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未来能够脱颖而出。我们的工作,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长远的意义。”“人才是科学技术的根本。我们需要更加主动地发现人才、关爱人才,支持他们自由探索、乐在其中,让我们的科学技术更加自主自立自强。”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表示,“腾讯会长期保持对‘科学探索奖’的投入,助力国家基础研究的长远发展。”
2021年1月1日
其他

请为这50人鼓掌!

说:我们必须树立更高的科研志向,做出更多从零到一的原创研究成果,同时要推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文化,普及科学知识。这不,明天大家就能听到科学家们等嘉宾带来的Talk
2020年11月14日
其他

2020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

电子邮箱:xplorerprize@tencent.com
2020年9月25日
其他

2019“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50位获奖青年科学家集体亮相

今日(11月2日),2019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奖励来自9大领域的50位获奖青年科学家,激励他们鼓足干劲,继续攀登科学的珠穆朗玛峰。资料显示,去年腾讯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腾讯基金会宣布将投入10亿元的启动资金资助设立“科学探索奖”。“科学探索奖”由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邬贺铨、李培根、陈十一、张益唐、施一公、高文、谢克昌、程泰宁、谢晓亮、潘建伟等科学家共同发起,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大陆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者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资金。颁奖典礼开场,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作主旨致辞,他表示,科学无国界,科学最具普惠性的推动力;青年人才决定科学的未来,珍视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宝贵价值;会坚持不懈地把奖项长期办下去,腾讯基金会长期支持“科学探索奖”。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鼓励探索正式公布50人获奖理由每次奖杯举起的掌声,都是对科学的致敬。颁奖典礼现场,在四百多名“科学探索奖”主办方、发起人、评审委员会、顾问委员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单位和机构媒体代表的见证下,50位科学探索奖得主的获奖理由逐一公布,饶毅等9大领域评委代表为获奖人颁发了象征探索精神的“X”型奖杯,鼓励他们向着科学的无人区继续进军。三位获奖者代表在颁奖环节后,围绕“物质之美
2019年11月2日
其他

2019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

电子邮箱:XplorerPrize@tencent.com
2019年9月20日
其他

对话“科学探索奖”发起人程泰宁:搞科研要有“野心”,也要有一颗平常心

本系列专访由腾讯科技和“科学探索奖”项目组联合发布。对于成为“科学探索奖”共同发起科学家一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大师程泰宁坦言自己最初有点意外。当获悉“科学探索奖”将聚焦于九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领域后,程院士认领了“交通建筑”这个技术领域,并对“学科交叉”特别感兴趣。我们的专访,就是从这个疑问开始的。采访人:建筑学给人的感觉是一门介于科学和文化艺术之间的交叉学科,是这样吗?这是一个从来没有人能准确回答的问题。在我看来,建筑学不仅是艺术和科学的交叉,而是一门与多个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它没有明确的边界,和很多学科“晕染”在一起。举个例子。我们刚刚参加了一个新城启动项目的国际投标。参加投标的几乎都是国内外顶级的设计单位,最后我们以第一名中标。我觉得我们的方案之所以能中标,除了关注到单体建筑设计之外,可能更关注这个“起步区”对新城、特别是对整个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活力方面所起的作用。我们提高了用地内的土地利用率和开发强度、植入了多种业态;考虑了如何在更大的范围内,将建筑与城市在空间形态、交通组织和其它区块产业功能上做好衔接;通过对滨海城市的特色打造,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向人们提供舒适美好的环境。我想,这些较具前瞻性与整体性的思考,成就了这个方案的特点。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建筑学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科学跟艺术的结合,而是在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和工作模式,也和创造一种社会经济模式密切相关。建筑学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未来学等多个学科。强调多义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动态发展),是建筑学科的基本特征。关注这点会开阔建筑师的格局和视野,让建筑师把设计做得更好。换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师的前瞻性思维和相应的知识储备变得愈发重要。采访人:我们知道,好的建筑首先要符合力学科学原理,要满足实用功能,还要契合美学原理。科学性、实用性和美学三者是什么关系?我觉得这三者之间不是一个单向的逻辑关系,无法对其进行主次排序、也不可能加权量化,更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如果一定要说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只能说是“互为表里”吧。在我看来,对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建筑“三要素”(适用、坚固、美观)也好,“四原则”(实用、经济、绿色、美观)也罢,作为常识性的理解是没问题的,但建筑师据此机械地做设计是不太可能做好的。更何况,建筑创作远不是“三要素”、“四原则”所能概括的。上面已经讲到,在具体项目的创作过程中,建筑师所面对的问题要复杂得多,我更愿意将这些复杂因素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节点构成的多维立体网络。建筑设计就是思想在这个网络中游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个恰到好处的切入点,激活整个网络,使得各个问题都能得到相对合理的解决。建筑设计没有“成法”、没有“范式”和标准答案,这是它和其它很多学科不一样的地方。也许应用前沿的混沌理论、模糊美学的模式去解读建筑能更符合实际。所以说,建筑设计不好“驾驭”,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采访人:您觉得,中国的建筑哲学和西方建筑哲学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只有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吗?中西建筑哲学的不同之处很清楚:在对自然、对人和建筑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上两者是存在差异的,这是客观存在。国际现象学学会会长田缅尼卡在一次世界哲学大会上就提出,中国文化至少有三点值得西方学习:一是崇尚自然,要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二是体证生生,“生生”是从“周易”中的“生生之谓易”来的,就是说要充分认识并适应万物生生不息的变化;三是德行实践,就是要规范人的行为准则。作为一个西方人,他讲东方哲学的特点这么到位,很不容易。这说明西方人已经看到了东西方哲学的差别。以建筑为例,西方建筑关注的是建筑的个体,较早的建筑历史书上讲的几乎都是建筑的尺度、比例与美学的关系等等。而中国一直是把建筑视为形而下的“器”,几乎没有什么独立的建筑理论。除了《园冶》、《闲情偶寄》等几本涉及到建筑的书外,就是讲“风水”、讲建筑如何适应自然,如何处理人、建筑与自然之间的物象与意象间的关系。“风水”虽然有不少迷信的成分,但在这点上,还是很有价值和特点的。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不关注自然。尤其在最近几十年,西方很多人也讲生态,也讲建筑和自然的关系,但肯定不像我们是一脉沿袭下来的那样明确、自觉。“天人合一”这种提法已经很滥了。人们对它的解读极多歧义,甚至完全相反。有人把它看作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守愚昧的思想根子;也有些人,如大学问家钱穆先生却把“天人合一”看作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在我看来,我们不需要执一人一派的认识去对“天人合一”的理念做绝对的肯定和否定,而是需要结合实际,对它进行认真的研究、开发,在现代化语境中进行解读。事实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一种整体化的思维模式,对于各个学科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采访人:在远古的建筑中,金字塔最为神秘,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建筑谜题没有揭开。有人说金字塔是外星人造的,您怎么看?我觉得金字塔肯定不是外星人造的(微笑)。但是金字塔体量这么大,200多万块石头,最重的有十几吨,以四千年前的施工条件,确实让人不可思议。所以有人这么想也可以理解。前段时间我刚看到一篇文章,说金字塔的建成有三种可能性:一种是堆沙:人们把沙一点点堆上去,再把石头拉上去,最后把沙去掉,巨大的塔体就露出来了。还有一种说法,引水来建,靠水位逐渐升高把石头运上去。我比较倾向前一种,但这也只是分析。金字塔到底是怎么建成的,也许永远是一个争论不休的千年之谜吧。采访人:有许多古代著名建筑,如巴黎圣母院、泰姬陵、故宫、布达拉宫等都成为了印证历史的符号。这些建筑之所以称为经典,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问题问得挺好。我觉得,一个建筑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首先是要典型反映其所处时代的历史特征和文化风貌,要能够代表当时最高或较高水准的建筑艺术和技术成就,它是所处环境的产物和记忆,具有不可复制性,因而也无法超越。我们知道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建筑。它在数百年前从山脚下盘旋“升”起,直入雪山云天。人在山脚下仰望,无法不为其磅礴壮观的气势和厚重悠远的藏传佛教的神秘所感召震慑、而生出虔诚崇拜之心。建筑成为经典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要有“故事”。巴黎圣母院已经存在800多年了,人们提到它,不仅是赞叹于它的建筑艺术成就,也会想到雨果写的同名小说和里面的故事情节。其实这里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很多,王室的婚礼、革命的冲击……很可惜不久前它被大火毁损,希望它能早日重现辉煌。至于泰姬陵,读书时我只知道它的比例很美、细部非常精致。但后来在一部电影里看到它的“真容”后,那个“月光下的泰姬陵”才真的打动了我。皎洁的月光下,泰姬陵显得那样的纯洁和美丽,宛如仪态万方的皇后“复活”了。当时我就在想,那位莫卧儿王朝皇帝,看着这座“拟人”化的建筑时会是怎样的心情?虽然我们无法去了解,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去感受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所以说,一个经典的建筑,总是能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把人带入到一种意境体验中去。采访人:现代的一些著名建筑,例如悉尼歌剧院、迪拜哈利法塔,“鸟巢”(国家体育场)等,又有哪些独特的地方?现代建筑能否成为经典,要交给后人去评说。但你提到的这些建筑也都具有经典建筑的特点。例如悉尼歌剧院,在入海口的建筑像一片一片白帆,与环境结合得那么自然、那么美,又很有标志性,会给所有人留下很深印象,这是难以复制的。哈法利塔(迪拜塔)则是现代建筑技术成就体现,它背后的时代性非常突出;不仅如此,哈利法的意思是“伊斯兰世界最高领袖”,以这个名字来命名建筑,就有它特殊的文化意义。而“鸟巢”最吸引人的地方大概就是它奇特的创意:将人们通常想象中的巨大体量的体育场,同小小的、孕育生命的“巢”联系在一起。“鸟巢”的建筑形态和寓意,激发了人们富有趣味的多向联想。采访人:我之前了解到您做的加纳国家剧院在建成后反响很好,大家对这个设计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在国际上也很受认可。这个建筑的造型很独特,它的成功是由于造型的原因吗?您能详细介绍一下这个建筑吗?加纳国家剧院独特的建筑造型是它获得认可的原因之一。这个造型的由来一是与基地所处的三角地形有关,二来这个建筑的主要功能区恰好由四部分组成:舞台、观众厅、室外露天剧场和展览厅。根据场地条件和功能需要,我对四个功能体块经过旋转、弯曲和切削,就“自然生成”了现在的建筑造型:一个奔放而有力度、精致而又不失浪漫、内部空间与外部形式统一的建筑形象,与加纳人民的性格十分贴合。不过,这个建筑的成功也不完全是由于造型,我们在视线、声学、舞台、灯光布景等功能性设计方面都达到或高于国家标准。验收时,加纳政府专门邀请的菲力浦公司的声学专家对于剧院的音质也给予了很高评价。这个项目投入使用后的确反响很好,获得了加纳政府和加纳人民的高度认可。前加纳文化部部长写信给我说,“加纳国家剧院已经成为首都的城市标志。”加纳当时的总统看过这个建筑说,“要重新估计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水平”。后来,加纳国家剧院的图案还被印刷到加纳国家货币(赛迪)最大面值2万赛迪的背面,说明这个建筑形象已经走入到加纳人民的心中了。加纳大剧院2004年,加纳国家剧院和我的另一个援外工程“马里国际会议大厦”一起被UIA(国际建筑师协会)选入了《廿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选集》(在全球100年中挑选1000个优秀作品)。这个项目后来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一些认可,被选入诸如《20世纪的世界建筑》(德文版)等出版物中,境外的线上媒体也有过一些报道。还有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前年有位同事到波士顿旅游,他想给女儿买本建筑启蒙的图书,偶然发现了一本美国出版的少年科普读物《世界建筑图集》。这是一本16开本的硬皮画册,不太厚,里面收入了80个国家的100多个建筑,有金字塔、巴黎圣母院、万里长城、“鸟巢”……,没想到加纳国家剧院也在书里。同事意外又惊喜,特意多买了两本回来送给我。加纳大剧院夜景采访人:我看到您当年参加过人民大会堂和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建筑的方案设计工作,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吗?故事挺多的(微笑)。我只有22岁就能作为单位的设计主力参加这些工程,这本身就有点故事性吧。大学毕业时的程泰宁1956年我大学毕业时,国家人才奇缺,而我正好在建研院这个平台工作,所以有机会参加为纪念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工程:如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和国家体育场。后来我又参加了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建筑的设计竞赛。人民大会堂这个工程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管的。设计是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做的,但我所在的建研院、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要根据领导意见提供比选方案作参考。当时设计时间非常紧,我们提供决策参考的方案渲染图通常只能在一两天内完成。做国家体育场方案也是这样。记得有一天快下班时,我们的王华彬总建筑师跟我讲,我们的方案还缺一张总图和鸟瞰图,要我第二天早上拿出来供评选会议讨论。现在想想这么大的工作量,只给我一个晚上的时间!而我当时居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一个通宵下来,从总体布置的推敲到一张大幅的鸟瞰渲染图居然都完成了。画完最后一笔,窗外的树木和建筑物刚刚在晨曦中展现出朦胧的轮廓。那一刻我倦意全无,心情和周围的世界一样,宁静而又充满活力。其实,那时我们大部分人的工作状态都是这样的。虽然没有加班费,但大家都有拼搏的热情,干劲十足。机会这么好,谁不想尽全力投入呢!这段经历让我一生都很受益。在北京工作时的程泰宁参加这些工程,我也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到一些建筑界的前辈。人民大会堂验收时,成立了建筑验收组,组里包括杨廷宝先生、梁思成先生、张镈先生等等。我是验收组的秘书,全程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的验收工作。我白天跟着前辈们参观、讨论,根据他们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记录和整理,晚上再把意见报上去。验收工作持续十天左右,我也长了不少见识。有一件事印象很深。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墙面参照的是西方古典柱式做法。验收时,杨先生大概是感觉阳角转角的做法不太好,就转身对旁边的梁思成先生说,思成,我考考你,西方柱式的转角怎么做?梁先生回答完,杨先生微笑着说,你说得不完全对,然后他们就讨论起来。先生们对细节的关注和学识,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建筑是我参加的一次全国设计竞赛。最终在全国17家单位提供的58个方案中选出3个方案,我的方案入选其一。经过公开征求意见和再一轮评选、中央领导审定后,要求将南京工学院的一个方案(我的老师钟训正院士做的)与我的方案进行综合后作为实施方案。我代表建研院参加了这两个方案的综合工作,后期由钟先生主持完成。采访人:您感觉黄龙饭店、杭州铁路新客站为什么能入选“中华建筑百年经典”?这两座建筑有什么独特的气质?黄龙饭店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合资建造的现代化宾馆。除了广州白天鹅宾馆,那时的合资宾馆基本上都是国外建筑师设计的。黄龙饭店也一样,最初外资方也邀请了国际顶尖的建筑师。不过后来我们还是从对方手中“争”回了设计权,其中的曲折艰辛一言难尽。因此,黄龙饭店最终成为中国建筑师的作品,是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和意义的。黄龙饭店黄龙饭店选址于西湖风景区与杭州老城区之间,有将近600间客房的规模。如何处理好建筑与环境以及功能相互间的复杂关系,是设计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也为方案构思提供了契机。设计从大环境出发,充分考虑现代化酒店的功能和管理要求,在总平面布置上借鉴中国绘画的“留白”手法,创新性地采用了“单元成组分散”模式,使场地南侧的西湖和宝石山自然环境与北侧的城市空间渗透融合。宝石山色随移步换景在塔楼间时隐时现,传递着传统水墨山水的韵致。1992年,黄龙饭店获得了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奖;1999年,在国际建协20届大会——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展中,黄龙饭店获得了艺术创作成就奖,成为建国50周年被选出的50个优秀建筑作品之一;2009年,黄龙饭店获得了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2017年入选为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黄龙饭店至于杭州铁路新客站,可以说是中国铁路客站建筑演变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个项目的设计条件并不好:用地面积狭小、站前广场被城市道路斜穿交通很难组织、窄长的用地很难把大尺度的公共空间组织进去……。但是限制也是创新的契机。平面受限,就向空间发展!我们在设计中创新提出了国内最早的、比较完整的“立体交通流线组织”概念——通过地下、地面及高架3个层面来组织交通流线,并且尝试以人行天桥把高架广场和周围建筑连在一起,实现人车分流;设计还预留了地铁口,21年后的2012年,新客站与杭州地铁1号线实现了无缝对接。另外,为了从宏观和整体上考虑并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主动提出并参与编制了新客站地区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在对城市交通、开发强度及空间形态进行通盘考虑之后,我们把一个酒店“放”在了新客站上面。可以说,新客站的设计突破了通常意义上的“站归站、城归城”,在“站城融合”的发展上进行了一次探索。这种创新实践比现在提到的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开发理念提早了好多年。1999年,杭州铁路新客站在国际建协20届大会——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展中,获得艺术创作成就奖,成为建国50周年被选出的50个优秀建筑作品之一。2004年,在美国学者编写的《20世纪的世界建筑》一书中,共收录了304个建筑作品,而杭州铁路新客站也是其中之一。2009年,新客站获得了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杭州铁路新客站这两个建筑都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条件下创作的,有它的唯一性,也都难以复制。采访人:看到您说过一句话,“用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能帮我们解读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吗?所谓“入世”,传统的理解是人生在世,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建功立业。而我说的入世,是指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自觉地介入这个世界,为这个世界的进步尽力做好一些事情。这样的人,包括那些志存高远的“两弹元勋”、知名学者,也包括无数怀着一颗朴实善良的心,一辈子兢兢业业在偏僻大山里执教的民办教师和乡村邮递员。我认为,这个世界就是由这样一些人推动发展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大家都讲“佛系”,讲“不劳而获”,这个世界还能进步吗?我们还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吗?入世,是我对人生态度的理解,即我们和世界密切相关,每个人都要承担一份责任,贡献一份价值。说到“出世”,不能不感慨“人生短短几个秋”。世事无常,物欲横流,很多事亦真亦幻、亦实亦空。我觉得,只有淡看得失、宠辱不惊,对世事始终持有一种超脱淡定的心态,才可以免去种种烦恼,把一份事业坚持做下去,并且做好它。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出世”。“用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是我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我达不到。不过,以我的人生经历,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它。我想我会继续努力的。浙江美术馆温岭博物馆采访人:您有什么想对从事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研究的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说的吗?在首次启动会的采访中我已经说过,青年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上一定要有“野心”,同时也要有一颗平常心。“野心”,意味着要敢想人之不敢想、敢做人之不敢做的事情。不崇洋,也不要盲目崇拜权威。对自己要有自信,要相信自己能够在这个学科里做到最好,要有能把本学科提升一个高度的“野心”。我觉得,一个科研人员在学术上没有点“野心”,是很难做出大成就的。也许是“年少轻狂”吧,我这个人年轻时就有点“野心”。当我决定把建筑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后,我就一直希望并且相信自己能在建筑领域做出一番成就。也正是凭着对建筑的热爱和这份“野心”,我这个普通人能够在对建筑学科的发展探索路上走到今天,并且还将继续走下去。搞科研还需要有一颗平常心,特别是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讲尤为重要。科技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十分“烧脑”的工作,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如果没有一颗不急不躁的平常心,就会把短期结果看得过重;在遇到困难时,就会纠结、苦恼、泄气,甚至一蹶不振,从而无法做到对所在领域的持续专注。我在这方面的体会太多了。我们这代人经历坎坷,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遇到的困难更是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际关系的羁绊、体制机制的束缚、还有特殊年代的历史原因等等。遇到困难怎么办?我的答案就是一定要坚持。怎么坚持?用一颗平常心去坚持。我快40岁时,还在临汾设计公共厕所(这也是我的“处女作”)和铁路货运站仓库;将近50岁,才真正开始自己的设计生涯;67岁,为了能继续工作,我又选择“衰年”创业……。我能一路坚持走过来,靠的就是一颗平常心。1973年
2019年8月7日
其他

对话科学探索奖发起人潘建伟:科学研究是一种生活方式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配合地面台站在太空与地面之间进行远距离量子通信实验研究;2017年,潘建伟入选《自然》年度“十大科学人物”;2019年2月,由潘建伟领衔的“墨子号”
2019年7月18日
其他

对话“科学探索奖”发起人邬贺铨:5G激发基础科学探索

2018年11月9日,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携手杨振宁、施一公、饶毅、邬贺铨等14位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科学探索奖”,鼓励青年科学家勇于探索,激励未来。腾讯科技对14位发起科学家进行专访,让我们听听科学家们对前沿科技的见解,以及对青年科学家的期待。本系列专访由腾讯科技和“科学探索奖”项目组联合发布。▲如果说当前哪项技术最火,恐怕非5G莫属了,即使是像AI、区块链这样带动无数创业机会的热词,面对5G也要逊色一筹。
2019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