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迦勒的考古学

其他

活动|抗疫“故事会”再预告(地点/流程有变更)

抗疫故事会★-一起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故事-故事会=分享会和周一的讨论会的区别在于,邀请了不同职业、领域和地区的亲历者,代表不同人群在这次防疫过程中所遇见的各种志怪故事。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次围观的线上互/自助会。再发一次推送,因为人员和流程有变更,并且,此次活动原有的会议号作废,现改在新的腾讯会议室:967-911-751。时间|4月28日1:00-4:00PM地点|967-911-751策划|徐坤、何云开、吴畅畅组织|丁文慧★故事会流程★舆情|汤景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媒体|吴海云澎湃Sixth
2022年4月26日
其他

活动|新冠疫情与“最薄弱环节”的上海(研讨会)

Mess?研讨会|新冠疫情与“最薄弱环节”的上海?上海,怎么了?传染病隐喻与政治话语的纠缠这场路线之争何处去?自媒体和主流媒体,听谁的....上海,究竟谁在主导抗疫?
2022年4月20日
其他

媒评|余亮、竹席、米迦勒三人谈方方事件

导言其实也说不上对谈,我倒是分别和余亮,还有竹席(我们学院低调却很有想法的一位老师)有过微信笔谈。因为余亮的评论核心(新旧之争)我是认可的,所以米迦勒要转发,一时兴起就约着竹席抽空给了我一点他的想法,面上组成了一个三人讨论的形式。既然余亮的稿子已经被数家自媒体转载,引发讨论的空间已经不小。我此次转发,也不算蹭热度,我和竹席的评论,就算做个导读。请各位姑且看之。方方日记重新激活了中断数年的左右之争米迦勒前几日,余亮写了一篇评论发给我看,对他的核心观点我比较认可。他说围绕方方日记之争,是「新旧」之争。这里的「新旧」不是代际意义,我的理解是,它复刻了2010年初微博崛起成为国内政治策源地的那几年里大V(自由派)和左派论战的脉络。赵月枝老师和我在2014年写的一篇英文论文里,形容前者组成了transnational
2020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