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艺术
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阐释先进深邃的思想,是古今中外伟大思想家、政治家的普遍特点。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我仔细阅读了《摆脱贫困》《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谈话、文章、信件形成了极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具备独特的语言魅力。习近平总书记著作蕴含的语言艺术及其特质,值得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一是立意深远、视野宏大。古人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党的领袖的语言,作为承载反映党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的重要载体,对人民群众的实践发挥着引领指导作用,必定充满指引方向的真理力量和激励前进的磅礴气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论述精辟,往往用极其凝炼、高度概括的判断句式,体现对事物规律的把握和本质的揭示。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常用质朴简洁的口头语、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在波澜不惊中叩击心灵。比如:“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语言气势恢弘、高屋建瓴,有穿越时空的力量,体现出一种自信大气、沉着稳健的风度。比如:从“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到“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从“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撸起袖子加油干”,“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都激励人心、催人奋进。二是实事求是、析事明理。“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话实话是语言表达的原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一个显著特点是“真”,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合实际、结合实际、符合实际,始终连接着中国这片沃土。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让人信服,就在于讲的既是真理,又总是摆事实、举事例,有时还运用亲身的经历、详实的数据来讲述道理。比如: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粮食安全时,习近平总书记列举全球每年粮食贸易量大约6000亿斤,相当于我国粮食需求量的一半;大米贸易量700亿斤左右,仅相当于我国消费量的1/4,一下就把我们的饭碗必须主要装中国粮的道理讲明白。“真”还体现在直面矛盾、不避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坚持问题导向,经常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鞭辟入里地分析问题、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对不良现象、不正之风说硬话,对干部身上存在的毛病缺点说尖锐的话、说逆耳的话,让闻者足戒、“红脸出汗”。比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严肃批评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的现象,强调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摆在重要位置,敢于“打开天窗说亮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针对一些领导干部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种种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列出“七个有之”的突出问题,击中要害、发人警醒。三是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文章、作讲话要让人爱看爱听,就要契合时代主题,使用受众习惯的语言,做到言之有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因主题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不同,语言方式也各有特点。比如:和县委书记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以“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为题,从回忆自己当县委书记的画面切入,循循善诱地提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四方面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语言十分熟悉,与群众交谈时亲切自然。比如:在与普通群众的交流中,笑呵呵的一句“你比我大,我叫你大姐”,温暖无数人心;对十八洞村不认识自己的农妇微笑地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让人肃然起敬;看望青年学生时和蔼可亲地询问“刚上大学,生活习惯不习惯”,如同家中长辈般亲切;一句“七溜八溜,不离福州”,一下子拉近了与群众间的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场合,特别注意引用对方的诗句谚语、名人名著、历史典故、交往故事,让人感觉受到理解和尊重。比如:谈到共谋发展、合作共赢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对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对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在平等相待中体现从容自信。四是简约精练、要言不烦。“大道至简,微言大义。”习近平总书记文章提纲挈领、布局巧妙、言简意赅,往往用三两句话抓住要旨,让人印象深刻。他在《之江新语》短评《文风体现作风》中提到:“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扔到垃圾桶里去,其实诀窍很简单,可用郑板桥的对联概括为‘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就是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对于需要论述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简明扼要的字或关键词,总结提炼核心意象,把中心思想浓缩其中。比如: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种重要元素,精辟总结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5个突出特性,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全面把握和深邃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出好干部“五条标准”,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十五字”使命任务,用“亲诚惠容”概括中国周边外交的实践,用“真实亲诚”概括中非关系的发展,既易懂又易记。习近平总书记尤爱引用古诗词,而且运用得恰到好处,字字珠玑、句句箴言,起到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的效果。比如: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他巧用三句诗,标注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在强调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时,他引用王国维治学三境界之说,升华了讲话的思想内涵。五是新颖别致、推陈出新。“诗家清景在新春”,讲新话总是最吸引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新话不只是新名词、新概念,而是要结合时代注入新思想新内涵。比如:习近平总书记用“缺钙”“软骨病”来比喻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缺失;用不能“开小灶”“吃偏饭”来告诫选树典型不能拔苗助长;用“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的表述,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讲得通俗深刻。习近平总书记还喜欢讲妙趣横生、意味深长的故事,让人在耳目一新、莞尔一笑中受到感染、得到启迪。比如:用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告诉大家信仰的味道;用泰山半腰“快活三里”的故事,激励干部紧要关头不松懈;用正考父“三命而俯”的故事,告诫领导干部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用“半床被子”的故事,阐释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运用之妙,“土话”有时也是“新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插队当了七年知青,对农村生活有深刻体验,对俚语俗话信手拈来,形象生动又意蕴深远。比如:用“狗熊掰棒子”批评一些干部目光短浅;用“墩墩苗”强调培养青年干部要到艰苦环境磨炼;用“不要听蝲蝲蛄叫就不种庄稼了”说明要保持定力不受外力干扰;用不能“迈过锅台上炕”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规矩意识;用“开弓没有回头箭”阐释认定目标就要坚定不移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基础,来源于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中华文化素养、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及治国理政的新实践,既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可亲可近、可学可用。做好新时代宣传教育工作,要善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语言艺术和风格特色,内化于心、外见于行。一要始终突出思想内涵,使宣传教育有根有魂。宣传教育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只有把思想吃透,才能将道理讲透。这就要求我们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中心位置,深入领会其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将思想理论的深刻内涵转化成“中国话”“现代话”“大众话”“青年话”,努力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话语体系。二要善于摆事实讲道理,使宣传教育有理有据。宣传教育要说服人,就不能单向灌输、生硬说教,而要以事说理、以理服人。这就要求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说理技巧,注重通过概念梳理、逻辑分析讲理论,通过提供信息、传递知识讲政策,通过理清思路、想出办法做思想政治工作,架起拉近距离的思想之桥。三要创新用数字化赋能,使宣传教育有声有势。宣传教育工作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群众喜欢听,才能有声势。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对象化的语言风格和创新化的语言表达,适应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树立“互联网+”和“+互联网”思维,探索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做好舆论分析、热点收集、用户画像,实现分众化传播,达到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四要用互动式生活化语言,使宣传教育有情有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宣传教育必须饱含感情,才能直抵人心。这就要求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立场和亲民语言,不论是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全民国防教育,不论是英雄模范宣传还是形势政策宣传,不论是核心价值观建设还是公民道德建设,都要多一些情感碰撞与平等关照,讲群众爱听、听得懂的话,用情感为沟通插上灵动翅膀。五要恰当使用表达技巧,使宣传教育有趣有味。趣味性是增加宣传教育效果的有益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灵活的语言表达技巧,用诗词歌赋、箴言警句、寓言典故、修辞方法让话语“富灵气”,用贴合时代特点的流行热词让话语“蕴生气”,用深入生活的真素材、小故事让话语“接地气”,努力将原本高深严肃枯燥的话语转化成简洁趣味生动的表达,实现入耳入脑入心。古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对宣教工作者来说,要做好“看不见的宣传”,同样“功夫在诗外”。只有始终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到坚信、笃行、好学、能文,才能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深入人心。(作者单位: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