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风云二十年:中国与世贸组织”座谈纪要2021年12月13日下午,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国际战略与法律研究院院长王贵国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赵骏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罗国强教授与宁波大学法学院院长钭晓东教授共聚云端,闭门畅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风云二十年”。二十余名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研博生参加座谈。会议伊始,王贵国教授与大家共同分享了其见证WTO法律在我国播种、生根、发芽与成长的种种历程,指出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发展。今天,在谈到WTO改革与中国角色时,更应以审慎、严谨与理性的态度看待WTO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并思考中国在WTO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功能。赵骏教授从历史的维度、现实的维度和发展的维度分享了他对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二十周年的分析和理解。WTO助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快速发展也为世界带来了好处。中国法治与WTO法治之间相互砥砺并不断良性互动。当前,WTO面临三大优先任务是:解决新冠肺炎疫情相关问题、改革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和实现多边贸易规则现代化。无论是百年变局的历史论断,还是全球治理的时代要求,都凝练着一种规范视角下的秩序共识,即应当通过改革和完善国际规则体系来促进国际秩序的合理化。相应的,WTO改革与发展应兼顾守正与创新。创新的起点是守正。国际法改革创新的思维模式应处理好时空联结、新旧传承和内外互动,创新的路径应注重领域与层次的识别、规范模式的选择以及时机和成本的考量等维度。他结合他所聚焦的数字贸易规则、WTO规则与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钭晓东教授指出,我国入世二十年的历程对法学研究意义深远。与此同时,钭晓东教授指出应考虑三个维度:一、规则的法外发展;二、国内法与国际法的交互;三、法律发展的时间维度,即过去、现在与未来。钭晓东结合其研究领域环境法,指出环境法领域的许多问题需要国际层面的法律设定与运行方可得以解决。同时,钭晓东教授指出浙江处于长三角非常重要的“先行先试”的区域;因此,实践往往走在理论的前面——其起到了规则设定先锋的作用。故如能站在国际与国家视域下(法律规则、国家政策、国家战略间的互动),结合法律运行的实际问题进行法学研究,则大有裨益。最后,钭晓东教授指出,当思考中国加入世贸二十年后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思考未来应重点研究什么议题,他认为绿色贸易及其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将延展至气候变化、深海采矿、极地、疫情防控下的环境健康、数字鸿沟、数字贸易及服务等战略新疆域,将成WTO及其相关规则配置、运行与研究的重点新议题,值得我们予以提前关注与重点深入研究。罗国强教授结合我国入世二十年的历程,认为世贸组织的未来在于维持其法律性——即重新审视世贸组织的特点,并予以强化且一以贯之。就此一点,罗国强教授谈到了狭义与广义国际贸易的问题。与此同时,罗国强教授认为,世贸组织不必过分扩容,而应着眼于狭义的国际贸易本身。此外,罗国强教授对世贸组织的未来持乐观态度,认为其危机只是暂时的,其由于国家博弈而导致的运行障碍终将得以解决。最后,罗国强教授也指出,世贸组织目前所遇到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世贸组织试图囊括广义国际贸易的所有议题甚至其他领域的议题而导致的。作为小结,王贵国教授在回顾近期一系列国际事件(包括气候变化问题、碳排放税等)后,抛出三个问题:一、我国应如何定位自身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二、在遭遇外交的挑战后,我国应如何运用国际法解释自身的行为,做到“以理服人”?三、我国在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之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该体制是否存在基本原则以及我们应以何种态度看待现有的制度?在与谈环节,三位教授就WTO改革、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变化对贸易产生的影响以及我国应在WTO与国际社会中发挥何种作用三方面议题交换了各自的意见。在上述三大议题讨论的基础上,王贵国教授提出了三点:一、中西方之间是可以做到“和而不同”的,比如对健康权的追求上,中西方之间可说是无差异;二、我国需要加大国内改革力度,以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健康发展;三、恢复争端解决机制运作是改革与发展以WTO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的第一步。此外,王贵国教授亦谈到应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包括如何使“枫桥经验”真正融入国际(特别是争议解决,如调解),而非仅局限于“本土化”的语境之中。下午五时许,王贵国教授宣布“风云二十年:中国与世贸组织”座谈圆满落下帷幕并和与会各位云端合影留念。关注我们,阅读更多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