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泽洞察
其他
精英年轻投资人何去何从?
【前言】靠做VC翻身的时代结束了,市场不需要那么多投资人了,但大多数年轻投资人并没有准备好迎接新周期下的挑战。【注:一方看法,仅供参考】过去一周是别开生面的一周,加上这几日来波澜起伏的资本市场,要么傻眼懵逼,要么仰天长叹。对大部分35岁以下年轻的精英投资人来说,上一个投资时代彻底结束了,下一个可能跟你也没太大关系。果不其然,这周上来就听闻几个后期美元基金启动大规模裁员,这次恐怕不是简单调整,是打算撤退了。其实和动辄百亿美金的管理规模相比,即便工资再高,这点人力成本也不值一提,但这就是资本的天性,没有价值了,1‰也得省。昨天看到篇文章说,不少年轻投资人正考虑去被投公司?这里指去被投公司干业务。相信想去的投资人也是深思熟虑过的,但就我个人在几百、上千和上万人企业分别待过,0到1带过几十人团队,以及这一年在寒冬下创办了一家小微企业的经验看,这不是最优选择。为什么这么说?这是过去这些年大量接触这批精英投资人的感受。优点不必说,但恰恰劣势也是明显的。这里的精英定义是Top30的PE和VC,这圈子充其量小几千人。首先是心态,有一颗愿意长期俯下身来干脏活的心态。积极的、长期的低下头来,还得干脏活。什么是脏活?打几百个销售电话、走几十场展会换名片,但可能颗粒无收。1V1推上千个好友帮忙转发,但可能大部分人都不回你。还有,大量面试在你看来无比愚蠢的候选人,还得考虑他能做什么,还得频繁处理各种员工矛盾和情绪。作为公司高管,参加各种内部洗脑培训,对自驱力强的人来说没什么意义。另外,太多杂活明明可以招个人或外包,但预算不允许,你不干,给谁干?哪怕到C轮,创业要干的事也是无比杂碎,管理也是让人千万草泥马,对内对外都得使劲舔着过日子、搞业务,不是办公室待到晚上10点装个样子还能照领工资,也不是兴趣使然看看报告、约约创始人侃大山还能照领工资。这两年投资人再乙方也是给别人钱的,站位久了多少觉得自己是个角色,高冷傲慢的骨子,一时半会怎么可能改变?被FA拍马屁,被创始人点赞,登陆30under30,拿着FA给的回扣,慢慢以为自己是当今国内的金手指了。这点最近深有感触,好多人在甲方也是天天夸夸其谈,位居中层,却以为公司的今天就是他的贡献。对前线一无所知,稍微细节一点或要沉下来的事,完全力不从心。要不是早期对公司有那么点贡献,早就被干掉了。第二点,慢慢发现老板是个傻逼,管理无能、战略不清晰,还喜欢PUA,但他持股50%以上,给你所谓2%还不是白纸黑字。前半年尚且能忍受,到后面到底是听你的,还是他面上听你的,还是只需要你听他的?然后每天跟一个你都不认可的人学管理?第三点,非常不自由了。明面上作为创业公司高管,老板不会要求你打卡或其他,但你觉得真有那么自由?过了小一年的蜜月期,你会开始老老实实尽量多出现在老板面前,惟有你的价值被认可、被夸赞、被宣传,自己才会觉得有希望,不然你在与不在都没意义了。第四点,投资需要的是长期评估、科学计算,但创业这么干就完蛋了。小步试错,快速迭代,确定了就干,无效的就换,这种令人奔溃的做事方式和节奏,本身就是创业的常态,哪有试了三两个方向就成功了?如果自己适应不了,将来怎么打鸡血去带团队这么干?第五点,拿着降了30-50%的工资,没奖金,上市退出完全靠自己给自己画饼,时不时看到一批批同事被裁,是找老板加薪,还是多给你1%?最终就是落入到底是继续给自己画饼,还是实实在在捞点好处的死循环。由奢入俭难,拿低工资干着并不轻松、低价值的活儿,多少精英能快速适应?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价值?如果没法快速适应并欣然融入这一切,那别说创业了,去大厂拿着50%工资熬着被裁也是不容易的。这不仅对年轻的精英投资人,还有国内外一线IBD圈子的年轻从业者也得好好想下,未来还能干什么?美股可以说历史性告一段落了,港股18C怎么说呢?看完细则,圈内普遍看法是,大环境变化不能全怪港交所,但这么一个国际版上交所的存在意义是什么?门槛也好,排队周期也好,无限接近A股。还有与日俱下的流动性。18C感觉就是为地平线、Momenta几个票专门开设的,大部分达标的企业上了基本也是迅速腰斩。港交所明知是这样的预期却只拉了个清单、拍脑定个规则草草了事,为什么?GEM股指都快跌没了,还假惺惺说正在制定激励政策,为什么?我在香港断断续续待了半年,这两届港府还是很想作为的,但时势如此,香港资本市场就这样了,培养的这批投行精英又不会写A股,该早谋出路了。至于去pre-IPO企业,这个期权给你,你敢要吗?国内不缺顶尖学历的聪明人,过去不缺,现在及以后更不缺,缺的是能沉下来做事的人。见过数不清的顶尖学历聪明人,这是很好优势,但不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一定得明白,连必备条件都不是。40岁以上的精英投资人因为出道早,该赚的也赚够了,但大多数35岁以下的也就混了个背景,如果不能深刻意识到局面的巨变和自身的情况,除非家里有矿,不然真得有个几年来适应新周期下的生存环境了。最后,还年轻,不要丧,有些改变始终是要面对的。附上一篇职场心得,不一定对,但值得思考和启发,这届年轻人可以做的一些改变。(持续关注请扫码,随时防失联)
2022年10月28日
其他
这届年轻人可以做的一些改变
过度制造出来的焦虑和撕裂如果离开一二线甚至跳出top10城市来看,打工环境并没有极卷,可当下舆论让人感觉,好像整个国内职场无处不在的卷,每个人又都充满了焦虑,这是需要警惕的。上篇《每个年轻打工人应该清楚的现状》破8万阅读后,我看了下后台数据,72%的读者来自京沪广深杭五个城市,很集中。这批人代表了什么?不过是中国8亿劳动人口中的~7%,五六千万人。你明知道用~7%的群体现象去描述全貌是不妥当的,可当满屏皆是10万+的制造焦虑的文章,就会形成一种人为的、刻意制造的幸存者偏差,让人觉得实在太难了!最终当你想喘一口气,考虑从一线到二线去,从二线到三线去时,充满了无奈、遗憾甚至负罪感,好像自己是个loser一样。是谁在刻意制造这种社会撕裂?看看那些知名自媒体的文章,用大量故事细节去渲染,让你时刻感受要被社会淘汰,却从没有告诉你应该如何应对。就像成天说困难却不给解决办法的员工,这是老板最厌恶的。加剧了一二线打工人的持续焦虑感,最终人就活在这特定的信息茧房里,以为这就是整个社会的面貌,让人极度压抑,以为出局了你就是社会loser,这是病态的。从小米高管diss粉丝是loser到B站HR
2022年8月11日
其他
【实战干货】新消费为什么那么难?以3C家电为例
新消费已经冷到没人想再去聊,一些投资机构都撤裁了整个消费组。在市场冷静了大半年后,抽空做了些思考和总结,为什么新消费品牌那么难以做起来?真正做起来的品牌,又是靠什么成功?以及我个人更感兴趣的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契机能让新消费品牌去挑战那些消费巨头?先说下瑞泽咨询在消费领域的经验,我曾担任某新锐家电上市企业高管,营收一度超60亿,我负责自营电商和私域运营,作为CSO参与近150小时的月度经营会和战略会,并在管理50人的运营团队时和数以百计的行业专家进行了数百小时的交流。在瑞泽咨询,我们有来自贝恩、麦肯锡、RB的资深同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从战略咨询到市场洞察的消费研究经验,仅去年完成的茶饮咖啡研究项目就有七八个。去年六月我还在筹划一支强劲的扫地机创业团队,结果刚过完国庆,接下来大家也感受到了,如沐寒风,当时有多热,现在就有多冷。然而,去年看到那么多消费融资,曾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错了,是不是这些年对消费的理解已经落伍。为什么如此一般的企业,竟能一次次以如此高估值融到钱?为什么?要做一个伟大的消费品牌,有一些共性需要理解和掌握,而不同品类之间的差异又是明显的,甚至于在3C家电大品类里的一众小品类的操盘方法也互相不可借鉴,只有干过才懂。尚且以3C家电行业为例,分享下瑞泽洞察对国货新消费这几年和未来十年的思考。首先,没有一个巨头不是靠历史红利崛起,可以是技术变革,也可以是国民整体消费购买力的快速提升,唯独不可能靠资本的力量驱动。家电三巨头以及当年可势均力敌的长虹、海信、TCL、创维等,都受益于八九十年城市家庭对基础家电的需求,空冰洗第一次塑造了中国家电的竞争格局。千禧年来的十几年,受益于家电下乡和新一轮技术变革,下沉市场数以几万计的渠道网点渗透整个中国的毛细血管,同时也把一批全球品牌打趴下。这一轮下来,彻底奠定了三巨头的寡头垄断局面。当年高光时刻,渠道商都是拿着一车车的钞票,全款才发货。光是靠格力发家致富,身价几亿到十几亿的老板,两个手都数不过来。今天的新品牌有多惨?停止投放,停止找李佳琦,销量就一落千丈。线下去找渠道商试试?谁跟你合作?谁会卖你的货?就这种实力,巨头都不屑于来打击你,还远远不在他们的射程范围。除非有本事搭建一定规模的线下渠道,受到一批线下渠道商的认可,人家才会把你当对手。元气森林算一个,但在可乐、农夫山泉的重锤之下,挑战巨大。做到这个地步,才叫品牌,不然充其量只是一个产品公司。其次,靠单一爆品的超级红利崛起的新锐品牌,至今仍为安全。以扫地机为例,国内扫地机的新品红利接近尾声,新一代应该是真正的无线高压蒸汽技术驱动的新品,目测明年头部企业的产品会成熟,2024年价格战后,国内扫洗机器人市场阶段性高增长将告一段落。据我了解,几个知名的给小米代工的新锐扫地机品牌,后继新品乏力了。科沃斯和石头仍占据主导地位,添可研发实力不错,但毕竟市场本身体量在那儿,加上追觅也不甘示弱。后面几个新秀扫地机企业,靠着给小米代工顺利起盘,以及过去两年全球难得一见的出海红利,即便如此,也就做到30亿左右营收。一旦市场高增长不再,后继如何?更别说去年融资的几家A轮企业,不太理解投资人的逻辑。3C家电不同品类之间的操盘要求很不一样,一个尚且难以跑出来,何况第二品类曲线?这点上,耐恩博还是可圈可点。占据主导的科沃斯和石头,一个二代接班人上位,一个创始人去做汽车了,这个二三十亿利润的市场盘子,也就抵得上美的~1/10的年利润。未来几年,市场竞争只会更惨,3年后再去看科沃斯和石头的利润率,掉一半也是正常。这种事情已经发生在一个壁垒无比坚硬的细分市场——厨电市场。去看看2010年到2018年的厨电市场,几个垂直小龙头每年赚的盆满钵满,利润率丝毫不亚于石头科技。再看看今年和明年的利润率,真难!原因挺多,但一个重要原因是集成灶起来了,短短几年造就了好几个年利润1-8亿不等的新龙头。中国企业家的创新思维和极度勤奋,放到全世界都无民族可匹敌,结果就是互相伤害,消费者受益。再给几年时间,等扫洗机器人市场没有新技术了,日子就不再好过。所以强如美的,人家看不懂这市场么?3年前就看明白了。三巨头不仅把全球家电品牌一个个打趴下,只剩博西占据微弱份额,同时也把一批老牌巨头干到沦为二线代工厂。海信、康佳、长虹,年营收都是数百亿,利润率不足1%。这个结局,今天各新兴品类市场的新锐企业,值得深思。第三点,硬东西和食品饮料很不一样,起点高。拿扫地机为例,全新产品的设计、开模、小批量生产,加上无线基站和软件开发,以及从融资到账一直到产品拿到认证后能上架卖,至少9-10个月。期间的人力成本投入,再加上如今环境下至少12个月的现金流准备,最后还得有几千万的投放和补贴预算。这么算下来,pre-A轮没个小2亿人民币,真不够花。这是什么成本?入场筹码而已。从产品丢到天猫、京东,找几个主播推一推,再找几个MCN刷刷销量,秀一下月GMV破千万,然后就得准备艰难的A轮。融不到,那只好散了。这可不是找个食品代工厂,用上头部友商的现成产品,贴上自己的外包装,找小红书KOL写几个段子那么简单。食品这么干,和名创优品的小零食,没什么区别。消费电子这么干,和华强北的小摊,没太大区别。接着是产品。产品力只能保证一时的胜利,组织能力和渠道才是真正壁垒。后者对这批营收几亿到十几亿的企业来说,无稽之谈,我听到的都是各种管理混乱,而前者,实在是一场持久战。硬件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远比食品饮料难得多,后者的研发靠创意,前者的研发是真功夫,是需要极好的研发体系和持续的人才输入,才能培养起来。3C家电市场要跑出来,要奠定像石头科技、耐恩博这种稳固的市场地位,除非创始人本身是产品大拿,不然就得构建一套高效、可持续的研发体系。事实是不少创始人是业务背景,找的研发也不是顶配,找个代工厂一抄over。这样怎么和石头打?追觅就先把你干倒了。矛盾的是,顶尖研发大牛,市场上不是没有,人家给你的是下一代核心专利,是足以让你起盘做到10亿的关键部分,可你给别人3-5%期权,凭什么?要知道,在中国做3C家电品牌能干到10亿以上收入的已是佼佼者。列了下国内3C家电头部企业清单[图1],这就是今天国内(非手机)消费电子的格局,值得好好研究。图1
2022年6月28日
其他
主流PEVC应重新认识互联网和消费出海
前言:上一代出海靠的是出口贸易、批量倒卖,这恰恰是逆中国化的导火线,而下一代出海一定是基于全球原生的更有质量、更具创新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多案例证明中国创业者有能力根植于海外创业,并创造百亿美金企业。趋势已经起来,主流投资人应该重视。一个被主流投资遗忘的角落即便到2015年这波移动互联网的工具、游戏、互娱出海,甚至2020年还一片火热的跨境电商,出海赛道始终没能进入国内主流PEVC的视野,Top50
2022年5月30日
其他
一次讲透盒马的底层逻辑
【写在前面】上篇发布后,后台上百人提出想看下篇,抽点时间接着讲。讲盒马,我们始终的原则是深挖那些行业最领先、最代表未来的企业,这不代表他们已经成功,他们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敢于在变革周期中为行业趟坑,坚持做“极难而长期正确的事”。无论是从业者、合作商还是投资人,都值得深刻理解他们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此篇会涉及的讨论点:盒马的供应链和仓配怎么样?会员店对盒马的增长拉动如何?盒马邻里和社区团购的差别?盒马独立公司运营,利弊如何?盒马想打造什么样的零售模式?如何看待盒马目前的估值水平?经济下行对高品质零售影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