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其他

展览预告 | 1704的探索与研究

写在“1704的探索与研究”展前1704号,地处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文化艺术新街。2007年,经过改造的一个上世纪70年代乡办企业的老厂房,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中国油画院”。从此1704号和中国油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以及在油画艺术领域高质量的教学、创作与学术交流的大量积累,加上中国油画界优秀的老中青艺术家们的无私参与,1704号已经从实际的门牌号码逐渐在油画人的心中赋予了学术涵义,收获了油画家之家的称谓。近年来,一批志趣相投的年青油画家们认识到自身创作的不足,自发、自觉、自立地汇聚在1704,以最为朴素的写生习作,进行了形色基础原理认识的再研究和个性语言表现、视角形式的再探索,相互在实践中深入切磋。此次展览是一次阶段性的小结与互鉴,也意在得到社会学界的交流与批评,从而寻找前行的正路。其实,艺术本身从来就没有现成的路,艺术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的成长过程,这是一个好艺术家从他第一次拿起画笔一直到他画不动的最后一天都需自觉践行的本分。一个艺术家有没有未来只要看他是否能不停止地向前向上探寻求索文化精神的要意,向内向里深研穷究艺术表现的水平。艺术的进展只有凭借古人创造的经典指引,凭借同代同道们的互鉴互启,凭借深研大自然的启迪领悟,以无功利的大爱精神敏感的领受审美的亮光,才能创作出有共鸣价值的表现水平。希望此次展览能成为这批在路上的艺术家的一次有意义的小结,带来进一步前行的新信心。从而彰显一直以来存在于1704的学术精神,深入理解古人“澄怀观道”的修养智慧。杨飞云2023.12.14杨飞云《研修生》布面油画70×50cm2021年杨飞云《长治长者》布面油画80×60cm2021年蔡际鸿《小河》布面油画36×54cm2023年蔡际鸿《乡间》布面油画50×70cm2023年柴宁《女肖像》纸本水彩49×34cm2023年柴宁《女肖像》纸本水彩49×34cm2023年郭仲正《隐溪》布面油画50×60cm2023年郭仲正《颖水》布面油画50×70cm2023年黄睿《安静》布面油画80×60cm2020年黄睿《佳瑜》布面油画80×55cm2023年黄嵩《郁》布面油画80×100cm2023年黄嵩《远行》布面油画50×40cm2023年姜国宁《肖像一》布面油画82×65cm2023年姜国宁《肖像二》布面油画82×65cm2023年康乐《无题》布面油画100×120cm2023年康乐《探索》木板丙烯30×22cm2023年李民《圆桌上的画册》布面油画60×80cm2023年李民《堆放的书》布面油画76×61cm2023年李明《下黄堂村里的医生》布面油画70×50cm2023年李明《上沙工》布面油画100×80cm2022年刘红杰《画室》布面油画100×100cm2022年刘红杰《向上·向上》布面油画44.5×40cm2022年刘勇《翡翠湖》布面油画100×120cm2021-2022年刘勇《圣山的光》布面油画200×150cm2018-2022年芃芃《黑花小瓷壶》布面油画50×40cm2023年芃芃《深秋》布面油画30×40cm2023年邵伟良《白墙》布面油画27×41cm2023年邵伟良《绿树》布面油画32×41cm2023年魏颖《黑色百褶裙》纸本色粉21×29.5cm2021年魏颖《六角纹身》纸本色粉21×29.5cm2022年王殿华《远处的工厂》木板油画32×41cm2021年王殿华《钟声》木板油画26×36.5cm2019年王桂馥《采菊》布面油画50×40cm2022年王桂馥《秋色》布面油画50×70cm2022年王晓宏《老艺人》纸本素描50×40cm1994年王晓宏《女大学生》纸本素描40×32cm2015年王紫华《开往冬天》布面油画80×60cm2023年王紫华《小孩》纸本素描37×28cm2021年谢宜均《日暮》布面油画80×80cm2015年谢宜均《晚归》布面油画50×70cm2016年杨缤《坐》布面油画100×100cm2023年杨缤《人体》纸本素描25×15cm2020年杨文勇《冬日》布面油画30×40cm2018年杨文勇《山居》布面油画40×30cm2023年周亮《风景》布面油画40×30cm2022年周亮《女青年》布面油画40×30cm2022年参展艺术家杨飞云
2023年12月21日
其他

新时代山水——中国风景油画作品展(一)

“重新发现古代是创新东西的一种途径”。中世纪时期圣像画、细密画统领了欧洲绘画,从“南方”的意大利画家乔托到“北方”的勃艮第公国林堡兄弟,绘画的形式及内容摆脱了单一束缚。勃艮第公国御用画师布鲁德拉姆于1393-1399年所创作的《第戎祭坛画》首次将弗拉芒绘画技法展现在世人面前,凡•爱克把这种技法进一步改进,创作出第一幅真正意义的油画《根特祭坛画》,随后风景油画也逐渐成为画家们“独特”的表达语言。画面的空间开始选取自然的一个片段,多点透视法、空气透法出现在“北方”绘画大师作品中,画家们将生命的神圣性与精神领悟和绘画技巧统一,画面中每一个“符号”蕴含着象征性,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具体形象,是神圣走向人心灵的至高境界。此时的风景油画透视法反映了画家“看”世界的不同方式。一种是意大利式以“人”的方式。用眼睛去看一个真实的世界,以人的视角观察事物,画家们转向把人作为主体,从一个观察者的视角组织空间。阿尔贝蒂认为:画家有责任尽量如实地传达对象的原型和立体感,营造出更加接近“真实”的透视效果。另一种是尼德兰式以“神”的方式,它不受时间流逝所限,画家所描绘的空间并非真实空间的再现,而是客观世界的一个
2023年12月5日
其他

世界文化季|“匠心独运——中国写实油画作品展”在中华世纪坛呈现

世界文化季2023“世界文化季”是中华世纪坛多年来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领域的品牌示范项目。以世界艺术和世界文明为主导内容,聚焦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世界文化季”围绕“世界经典艺术大师个案展”“世界一流博物馆馆藏巡礼”“青少年全球素养培养互动”“中外艺术大师对话”四大板块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体验、交流、教育等活动,并于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华世纪坛集中呈现。通过整合、积聚国内外专业文化艺术机构研发生产的优质内容,加强馆际间的深度互联与合作。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合作共同推出“世界文化季”2023“中外艺术大师对话”展览及系列活动。前
2023年11月13日
其他

展览开幕|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在校生小幅油画作品展

2023年10月14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管理处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共同主办,云上美术馆承办的《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在校生小幅油画作品展》在北京云上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秉承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寻源问道”的艺术理念,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致力于发现并扶持有天赋、有才华、有理想的青年油画人才,为中国油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直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在坚持绘画实践、艺术探索的同时,始终关注青年艺术家的成长,重视青年艺术家的扶助培养。此次展览以公开选拔的方式,搭建起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同时促进青年画家的健康成长。在艺术多元化的前提下,以包容并蓄的理念彰显青年画家的活力与创造力。
2023年10月15日
其他

展览现场|“名家笔下的她”——从新古典到新表现的肖像画研究展

“名家笔下的她”——从新古典到新表现的肖像画研究展于26日在中国油画院陈列馆隆重开幕,展览共展出20位艺术家的作品,打造中国美术史上首次画面中同为一人入画的肖像画展。展览开幕式现场展览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朱春林先生主持,并分别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名誉院长杨飞云先生、策展人与学术主持尚辉先生、原联合国妇女国际论坛主席侣海林女士以及本次展览总策划与画中人杨简浓女士分别进行了发言。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院长朱春林先生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名誉院长杨飞云先生发言杨飞云先生在发言中提到:“艺术好多时候是千人一面,但是这个展览是一面千人,我觉得这个很概括地说到了一个原理,就是艺术创作是从真实来的,真实的源泉源头上产生的画艺是无限的。每一个艺术家都可能从真实的里面找到自己产生画艺的这种画面,表现的角度,审美的角度,这个展览真的是让我平时敬重的很多艺术家从特别不同的角度来画同一个模特。也表现了肖像艺术在今天人们创新的拓展还有延展出来的艺术表现是一个无限的可能。”策展人与学术主持尚辉先生发言尚辉先生在发言中提到:“今天特别地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在建院16年之际,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让这个展览成为16年的很好的纪念。我们也刚刚知道徐悲鸿先生正是70年前的今天去世的,徐悲鸿先生尽管去世了,但这70年来中国艺术始终不乏徐悲鸿提倡、推动写实主义绘画的影子,所以我们这个展览是从新古典到新表现,同样也秉承了徐悲鸿先生的写实主义的精神。”原联合国妇女国际论坛主席侣海林女士发言侣海林女士在发言中提到:“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生活,我们接触各种人、各种事,这一辈子其实就是像在舞台演戏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角色,这个事情我感到令我非常惊讶,不知道谁出的点子,一个女人,20个最优秀的画家来画这一个,画了8年的时间。我觉得古今中外好像还没有听说过有这种事情,这是咱们国家首创。”翕兮文化创始人、展览总策划杨简浓发言本次画中人杨简浓女士在发言中提到:“每一个艺术家在画画的过程中因为作画的方法不一样,习惯不一样,还有他的思考方式不一样,所以说他画出来的我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由着这个思路才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我才发现人其实有很多面,但你的哪一面才是真正的自己呢?希望这个展览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观看体验和不一样的收获。”此次展览的独特之处就是不再把画中的她——“杨简浓(杨芳)”作为画面非自我身份的“装扮者”,而是针对她的形象展开的艺术创作。这里,既有她优雅的体态、清澈的眼神这种来自她自身的气质对画家的吸引,以及众多名家对她的这种本我的社会角色的定格,也有众多画家从这一原型出发而进行的形象想象与建构,从而体现了不同艺术家对同一原型富有差异,富有想象的独特理解与个性创造。而这个展览的研究性,恰恰在于能够清晰地揭示每位艺术家对他们画面这个“她”的折磨性的构思以及痛并快乐的创作过程,从中体现古典主义的审美理想、表现主义的绘画趣味以及带着某种审丑的图像真切。部分参展艺术家嘉宾合影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学术研讨会嘉宾合影而在下午进行的研讨会上,包括艺术家与评论家在内的共十二位嘉宾出席并深刻讨论了此次展览的学术意义以及肖像画的历史演变。在研讨会中,由尚辉先生主持,不同的评论家讨论了关于现代美术中的模特的作用意义以及艺术家如何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体现各自艺术风格的强化,并对这次展览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研讨会现场此次讨论也势必会为中国肖像画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发展方向。靳尚谊《芳姑娘》
2023年10月6日
其他

读山与掘井——砂金油画作品展

“读山”与“掘井”——砂金个展前言贾方舟砂金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已有四十余年的历程。即使从他的成名作《红云》算起,也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艺术历史进程中,砂金始终处在不断求知、不断研究又不断创作的过程中。他在本科毕业近十年后,又先后三度求学——1987年师从著名画油家妥木斯,完成硕士学位的研习;1995年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油画研究室深造研究,师从著名油画家绢谷幸二;2007年再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做访问学者,师从著名油画家钟涵......因此可以说,他的持久的创作热情和执着于艺术的深入开掘正是在他不断求学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如今的累累硕果不难从他的个展中得到印证。砂金的艺术在两个层面上得以呈现,一个是在他作品中凸显出来的强烈艺术个性,一个是他在油画本体语言上的反复推敲和个人化的形式建构。无论是从内蒙古油画群体的视角看,还是从中国油画这支庞大的队伍看,他的作品都不难呈现其独特的艺术个性。砂金的艺术个性很难用无处不在的“表现性”或“写意性”来描述。如果是在现实主义盛行的五十到七十年代,具有狂放、野性的表现主义色彩,或挥洒自如的传统“写意”精神,均可谓一种个性化的表现,但在相当多的油画家都在试图摆脱学院写实的今天,“表现性”或“写意性”再难构成独立的个人化的语言风格。当然,就总体而言,砂金的艺术被归类在这个领域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仅仅这样还不能准确描述砂金独特的艺术个性。尽管砂金在漫长的艺术进程中在形式语言方面曾有过多种尝试,但在油画本体语言的探究中,他最终还是无法离开他作为一条“蒙古汉子”的“根性”。他的内心始终坚守着一种连自己也无法摆脱的“执拗”,而正是这种执拗的个性,成全了砂金的艺术。所谓“蒙古汉子”的“根性”,其实就是以隐性的方式遮蔽在他个性深层的“族性”。在这里,你能从他的艺术中隐约感受到一种深藏于心、以内敛的方式溢出的精神张力。这种长期遮蔽于精神深层的“族性”,就像你倾听“呼麦”的感觉,那嗡嗡的重低音,仿佛要掘地三尺,笃实、厚重而直击心灵。砂金面对他的画布,何其不想掘地三尺,凿出一口深井!事实也是如此,砂金的画让我感到,面对一个客体,他不是在轻松地“描绘”,更不是在客观地呈现,而是在言之凿凿地“确认”,确认他看到的那个“东西”!用他笨拙的秃笔凿啊凿,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才善罢甘休!他像一个倔强的老头儿,必须把他强烈感受到的东西和盘托出为止。因此,即使很抒情的风景,也会被他弄得面目全非,直到不得不确认其“拙劣”、确认这才是砂金的“风景”。砂金的本领就是真正能做到“弄巧成拙”!“拙”到只有砂金才有的一种审美品格。如高更在赞赏塞尚的作品时说:再没有一幅杰作,更像一幅拙劣的画了!砂金的画除了一种笨拙的美,还有一种稚拙的美。他画的“马”系列和“骑射”系列,单纯稚拙到像孩童般天真。那些色彩单纯的小马,一个个像充满童心的顽皮的孩子。其实,对砂金而言,作为一种美学品格,稚拙也好,笨拙也好,既是他所心仪的、也是他与生俱来。好像他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熟能生巧”。抑或他想要的就是“宁生勿熟”,“宁拙勿巧”。他的“搏·克”系列,没有画摔跤的情节,而只画准备出场或正在出场的摔跤手。因为摔跤手的出场,那仪式化的动作憨态可掬,他们试图耀武扬威,但动作本身却显得僵硬笨拙。体态的形式与他想追求的造型语言正相吻合。即使在砂金早期的创作中,草原生活在他的笔下也总是那么朴厚凝重,从没有轻松、明快的气息。砂金本次个展的主题词是“读山”,按我的理解,油画本体就是那座“山”,而他需要用一生的精力去“读”,并且永远处在识读的途中。而他的艺术个性,也正是在他不断“读山”的过程中,不断对油画本体语言的长期求索、修炼中自然生成的。他也曾尝试探索风格不同的形式语言,但最终都在他执拗的内心呼唤中放弃。他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油画之“本体”,潜心于形式的建构、色彩的纯化,且持之以恒,从不见异思迁。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各种新观念、新媒介、新形式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展览空间,给观众带来各式各样的新感受,以及各种好奇、各种惊艳、各种陌生和意外。作为传统样式的油画还有什么可以坚守?还有什么可以持久吸引观者的魅力?如果没有,坚守在这个领域的意义又何在?砂金的画可以证明,他用粘稠的秃笔建构起来的“绘画性”,正是任何别的媒介或样式无可替代的。“绘画性”是油画在当代唯一可以存活的理由。所谓“绘画性”,就是指一幅画在完成过程中留下的富有魅力的“绘画痕迹”。一幅画只有通过画家特有的笔触、线条和色彩一步步呈现出它的魅力。而由这种“绘画痕迹”所显现出来的“绘画性”,正是油画在其本体意义上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绘画性”当然也可以表述为一种“表现性”或“写意性”特征。我之所以选择“绘画性”这一概念,是因为“表现性”更倾向于表达主观,表达一种非理性的生命激情和神经冲动,从而呈现出一种骚动不安的灵魂状态。而砂金的画不是一味地非理性的“主观表达”;而“写意性”这一概念又多了一种传统“程式化”的“熟能生巧”的意味。砂金的画不仅具有一种主体性情的抒发,还具有在绘画“本体”意义上求索的意向。或者说,也正是他在油画本体意义上的持续求索,才建构起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个性,从而使他在众多油画家中立于不败之地。2023.8.16于京北槐园红装100x170cm布面油画1989年夜90x90cm布面油画1990年蒙古妇女系列之三62x80cm布面油画1995-1997年春游系列-姐妹们100x90cm布面油画1998年水与绿色38x45cm布面油画1999年蒙古姑娘50x60cm布面油画2002年人物与马97x40cm布面油画2008年夜80x60cm布面油画2012年小青马80x60cm布面油画2012年骑射系列100x80cm布面油画2012-2015年骑射系列100x80cm布面油画2012-2015年搏·克系列之三50x60cm布面油画2014-2015年搏·克系列之四50x60cm布面油画2014-2015年搏·克系列之十二75.5x60cm布面油画2015-2019年冬系列之三80x100cm布面油画2022年年轻的母亲100x80cm布面油画2022年新牧民系列80x100cm布面油画2022年托克托风景系列-土山下54x45cm布面油画2002年门外是海60x60cm布面油画2005年阿尔山之绿之六-黑云80x65cm布面油画2006年东乌旗写生40x30cm布面油画2009年桦林秀65x80cm布面油画2009年草棚60x50cm布面油画2010年读山系列-月色160x65cm布面油画2015年西班牙写生系列-圣城托莱多160x60cm布面油画2016年泉州写生-惠女家园60x80cm布面油画2017年太阳沟写生系列之四70x55cm布面油画2019年太阳沟写生系列55x70cm布面油画2019年海南系列60x50cm布面油画2021年海南系列60x50cm布面油画2021年新疆写生系列60x40cm布面油画2023年新疆写生系列60x50cm布面油画2023年读山与掘井­——砂金油画作品展学术顾问妥木斯学术主持贾方舟学术策划杨飞云
2023年9月5日
其他

展览预告|流动的工作室——第四期

2022年杨缤生于1976年2011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硕士学位导师杨飞云先生中俄油画艺术创作高级研修班成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特邀画家《窗前》120x80cm
2023年8月7日
其他

开幕 | 从零开始——孙瑶瑶的画

如果畏惧挫折你的心就不再雀跃如果畏惧醒来你的梦就没有机会如果害怕失去那就无法得到如果害怕死亡那就无法活着小声哼着《The
2022年10月21日
其他

展讯 | 笃志行远——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2年4月26日至2022年5月29日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文化新街1704号云上美术馆.前
其他

展览|起落有时

胡昌茕参展艺术家赵文霞马轲刘正勇刘霞飞王永生王薇郭亚冠学术主持
其他

1704画室 · 魏颖素描

原文来源点击关注“1704画室”公众号视频.魏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特邀青年画家..
2022年4月17日
其他

展览征稿|静•观——全国静物油画作品展

静•观——全国静物油画作品展征稿函静物主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时期,古代残存的某些绘画里就有静物题材之踪迹。公元79年为维苏威火山爆发所掩埋之庞贝遗迹亦有静物的内容。只是事异时移,在某些特定的历史阶段,因为观念之变迁,绘画艺术和很多精彩的艺术作品也几乎和其他偶像一起消失在苍莽的历史当中。在文艺复兴以后随着人性和观念的复苏,绘画艺术也恂恂萌芽,而后蓬勃生发。其主题或基于信仰与观念,或基于民俗与叙事,其内容或基于微渺的一人一景一物,皆有表现。静物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题材,很难确切地考据发生在什么时候,有人认为静物主题的绘画勃兴于尼德兰区域,而历史事实远远不止于此。但这已不重要,因为考据并非艺术家的任务,艺术家关心的是题材本身唤起他的那种独有的情感萌动。因为绘画可以介入的层次以及角度非常丰富,有的艺术家擅长于宏伟地叙事,有的艺术家钟情于精妙地描述。所共同处就是艺术所源自的真实的生命体验。而艺术体验亦受时代与观念条件的钳制,现实的条件与生命的体验之间此消彼长。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张力,这两者合二为一而成就了艺术史。从荷兰小画派到夏尔丹再至塞尚、梵高,以及二十世纪莫兰迪等。静物之主题始终为诸艺术先贤所钟情。一桌一椅、一瓶一花居于室内之一隅常为人忽略,而艺术家们慧眼洞见,从中观察到另外一个精神世界。静物所带来的观看的情绪以及表现的欲望和其他主题必然有所区别。艺术家和静物之间可以相互对峙、相互凝视,此所谓“静观”。静观之静,非止静物之静,更有心性之静。虽然艺术都是基于观看之前提,同宗自然与人性,但比诸背山而面野之户外,独处一室之中,此间状态精深微妙别有洞天。
其他

展览|中国写实画派十七周年展

2021年11月20日至2021年12月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虚像的狂欢 | 魏颖

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专业获硕士学位2021
2021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