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故事新编》改名记——以《非攻》《理水》手稿为中心郜元宝鲁迅《故事新编》时作时辍,“从开手写起到编成,经过的日子却可以算得很长久了:足足有十三年。”1《坟》《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这四本鲁迅自编或后人补编的杂文集,所收作品时间跨度也很长,但那是特殊编纂体例所致(或始于留日时期,或始于创作文言小说《怀旧》的民国初年)。另外十三本杂文集时间跨度就很短,少则一年,个别两年。《三闲集》跨度最长,也不过三年。若不算校勘二十三年而生前未能出版的《嵇康集》2,则《故事新编》不仅是鲁迅纯文学创作、也是他所有单本头著作中历时最久的一部。鲁迅本来就喜欢反复修改作品,但从他所谓“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句话3,只能窥见他修改作品的情形之一斑。鲁迅可能是现当代作家中最勤于修改作品的人了。《故事新编》历时十三年,修改自然更多。尤其在“1934年8月作”《非攻》、1935年底完成《理水》《采薇》《出关》《起死》之后,趁着编订全书的机会,鲁迅在手稿、初刊本或初版本的剪贴稿上面,对全部八篇小说进行了大量修改。作家修改作品,或大幅度改动构思与布局,或仅止于个别字句。绝大多数情况下,鲁迅对手稿的修改均属后者。他极少改变原作构思与布局,但对字句之微,几乎有无止境的追求,诚如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所谓“善为文者,富于千篇,穷于一字”。包括《故事新编》在内的鲁迅大量著作,几乎都存在需要版本校勘和手稿对读的问题。以孙用先生《编校记》、朱正先生《跟鲁迅学改文章》为代表,“鲁研界”对此已有大量专门研究。这项工作今后无疑还会继续下去。本文谨结合当年由黄源先生保存、捐赠、现存上海鲁迅纪念馆的《故事新编》手稿4,略谈其中不太为人注意或根本不为人所知的一个小问题,即鲁迅不但反复修改《故事新编》各篇的正文,还修改过若干篇的标题。1从《新编的故事》到《故事新编》以及酝酿过程中的“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