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头条

其他

「大展抢先看」上海博物馆埃及展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展出

2024年7月17日,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第四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于人民广场馆盛大启幕。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举办,中国国家文物局、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共同指导,并得到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广播电视台的特别支持,展览将于7月19日向公众开放,展期将近13个月,延续至2025年8月17日。古埃及展览被认为是难度系数最高的展览项目之一。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坦言,展览从一开始策划到现在开幕,经历了426天,中方和埃方的工作团队超过800人为此在幕后付出艰辛的工作,才办成了这一展览。6月16日凌晨,埃及国家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等七家埃及重点博物馆和萨卡拉地区最新考古发现的珍贵文物乘坐专机,跨越重洋,飞跃将近1万公里顺利抵沪。为保障展品顺利运往上博,上海海关开启便利化通关措施,文物展品当天便启运前往上海博物馆。16日晚间,九辆满载788件古埃及文物的物流车,在警车和押运车的护送下全部运抵上博。本次展览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包括图坦卡蒙、阿蒙涅姆赫特三世以及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雕像,成套木乃伊棺,女王金饰以及萨卡拉地区新发现的彩绘木棺、动物木乃伊和雕像等重磅展品。“观众如果在每件文物停留10秒钟,需要2小时才能看完整个展览;如果在每件文物停留30秒钟,需要花6小时才能看完整个展览。——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另有若干件中国文物参展,展品数量超过800件。展览通过“法老的国度”、“萨卡拉的秘密”和“图坦卡蒙的时代”这三个部分呈现一部古代埃及通史,为公众带来一场堪称全面的古埃及文明之旅。展出的埃及文物主要来自埃及国家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等七家埃及重点博物馆,以及一批萨卡拉地区的最新考古出土文物,超过95%以上的埃及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萨卡拉考古新发现更是全球范围内的首次系统展示。本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展期最长的特展。上海博物馆改造启用人民广场馆一楼的三个展厅,在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中,通过展览叙事、文物陈列与数字技术,打造别具一格的沉浸式观展体验。展期将近13个月,延续至2025年8月17日。展厅速览目前,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南门广场正中,高达2.4米的美内普塔站像已被安置进入玻璃展柜,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的微调布置。不少进出上博的观众都被法老神秘的微笑吸引,驻足观看。“法老的国度”这个版块主要以古埃及人根植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宇宙观映射——众神的世界为引入,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浓缩的古埃及文明通史。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古埃及人的宇宙观念、社会秩序、文字书写、工匠技艺以及墓葬习俗等多个方面,涵盖了从社会制度到日常生活乃至精神世界的丰富内容。“法老的国度”版块特别选择了多件中国古代文物与之对比展陈,这无疑是一大亮点。这种展示方式旨在体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共通性,让观众在欣赏古埃及文明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不同文明之间的比较与思考。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古埃及和中国这两个文明古国所处的环境不同,但在某些方面却有着相似的智慧和追求。在这个版块中,观众能够从中国的视角去解读古埃及历史,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领略古埃及文明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仅是对古埃及文物的简单陈列,更是一次对古埃及文明深度和广度的全面探索,让我们对这个古老文明的认识更加丰富和立体。另外,上海博物馆还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展示方式,采用了一种沉浸式的设计,包括墙面、地面、柱子等,都借鉴了埃及的一些神庙的元素,如墓葬壁画元素等,给大家带来一种假装在埃及的沉浸式体验。配套活动2024年7月8日上午,上海博物馆于人民广场馆举行“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展前新闻发布会。会上,展览首席策展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颜海英,展览策展人、北京大学古代东方文明研究所研究员薛江详细介绍了展览的策展经过以及萨卡拉考古情况。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针对网上的观众关切的问题进行回应,并着重介绍了上海博物馆为本次展览特别打造的“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场景”系列活动。二楼第二展厅特别打造古埃及文明大展的元宇宙展厅——“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展”。观众将通过顶尖的虚拟现实技术,在45分钟的“时空旅行”中,体验这场风靡全球的现象级VR大展。配合展览推出系列文创近1000种,开发《埃及猫神庙》移动端小游戏。此外,上博还将举办“博物馆奇‘喵’夜”特色活动,届时欢迎观众携带宠物猫看展——这在全球综合类博物馆中尚属首创。来源:上海博物馆
7月17日 下午 7:35
其他

重磅特展“盛世回归”: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跨年巨献

跨年之际,盛世回归穿越百年国宝兽首、清宫珍宝齐聚一堂,再现盛世辉煌珍贵文物诉说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历史今天(12月23日)《盛世回归—圆明园国宝兽首暨清宫珍宝展》跨年大展在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开幕展览以圆明园兽首为主要展品同时还展出玉器、瓷器、家具、丝织品等清代宫廷珍贵文物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落实京蒙协作“旅游倍增计划”,进一步拓展文化领域交流合作,丰富冬季文旅产品供给,今天(12月23日),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重磅推出《盛世回归—圆明园国宝兽首暨清宫珍宝展》。←
2023年12月23日
其他

港博跨年大展“浙海扬帆”: 25机构300文物再现海丝盛景

昨日(12月22日)浙海扬帆——宋元浙江与海上丝路港博跨年大展登场!探寻千年海丝,共赴浙海扬帆汇集25家省内外文博机构展品五大板块重现巅峰时期“海丝”盛景体现港博“参与式博物馆”发展理念这不仅是文物的集结,更是历史的回响从宋元时期的古港出发跨年之际,扬帆起航穿越时空,感受波澜壮阔的海上丝路传奇如果有人问,宋元时期浙江在海上丝绸之路方面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可能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回答。中国港口博物馆最新开启的跨年大展为您提供了一种答案。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博物馆学会、浙江省考古学会指导,宁波市文物局和北仑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港口博物馆和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承办的“浙海扬帆——宋元浙江与海上丝路”特展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副处长赵勇,宁波市文物局副局长陈彩凤,北仑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海航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展览以体现“海丝”与浙江的相互成就为策展理念,以浙江对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为主线,提炼了“海丝”中的浙江符号,从航海与造船、港口与城市、使节与商团、青瓷与丝茶、宗教与技艺五个层面,讲述了浙江在宋元时期达到“海丝”高峰阶段的客观条件、主要内容、突出成就和历史地位。
2023年12月23日
其他

恭王府珍贵旧藏 跨越世纪 今日回府展出

文博头条现场报道:今天(12月14日)“胸罗锦绣——恭王府旧藏丝绣珍品研究展”开幕式在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举行。坐落在什刹海畔的恭王府曾藏有数量可观的金石书画、图书文物,晋陆机《平复帖》、唐怀素《苦笋帖》、颜真卿《自书告身帖》、韩幹《照夜白图》、宋徽宗《五色鹦鹉图》、易元吉《聚猿图》等都是王府旧藏。在历史沧桑巨变中,这些珍宝被陆续售卖一空,许多飘零海外。近年来,恭王府博物馆一直致力于追寻旧藏线索,希望将散佚各地的文物以展览的方式汇聚起来,复现王府精雅生活。经多方求证,广事勾稽,在辽宁省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的帮助下,已确认恭王府旧藏缂丝、刺绣、刮绒等14件。以此为策展基础,经两馆一院通力合作,“胸罗锦绣——恭王府旧藏丝绣珍品研究展”于12月14日恭博创建40周年纪念活动中得以呈现。展品包含大量老照片和珍贵文献,观众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到恭王府丝绣“聚、散、归”的过程,并将朱启钤先生的部分收藏集中展示,既探求其与恭王府之间的渊源,又把动荡、战乱时期识宝、护宝的艰辛,展现在世人面前。恭王府旧藏丝绣珍品终于可以回家“省亲”了。谈起策展的初衷,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冯乃恩说,“恭王府的文物流散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通过流散文物回家‘省亲’的线下和线上虚拟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在欣赏文物之余品味王府曾经的优雅生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是我们办展的出发点。”展览由三个单元组成。在乐道堂主殿的“王谢堂前燕归来”单元,精心陈列着恭王府旧藏丝绣,还有回流的旧藏清康熙郎窑红荸荠瓶、后征集的“乐道堂主人制”斗彩缠枝莲纹高足盘等;在西配殿的“玉指巧成雅丽工”和东配殿的“莫作寻常黹绣看”单元,展示来自辽宁省博物馆的15件朱启钤旧藏宋、元、明、清缂丝与刺绣。乐道堂展厅是恭王府博物馆第一个恒温、恒湿古建展厅,在改造过程中,采用了许多老照片记录的原有内檐图式纹样,彩绘、柱础、火道等都经特殊设计,不同程度的展现原貌,建筑的历史气息得到最大程度保留。在此展出王府旧藏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它们中的某件或许就曾在此陈列,被当时的人们所欣赏赞叹——展览构建出穿越通道,将时间、空间、人物、藏品、观众融汇在特定场域,在视觉与想象中完成古今景象同构,或者可以说“胸罗锦绣——恭王府旧藏丝绣珍品研究展”是一场纪念恭博创建40周年的“特殊复原陈列”。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年度百大热展456

相关链接:百强“基本陈列+新展特展”视频全面征集!(中博热搜榜2023年年度发布)
2023年11月19日
其他

年度百大热展123

相关链接:百强“基本陈列+新展特展”视频全面征集!(中博热搜榜2023年年度发布)
2023年11月18日
其他

北山堂基金全额资助!2024/25年度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接受申请

无论您希望在中国艺术史研究、展览策划、考古、文物修复、博物馆管理,还是博物馆教育等领域进行交流,只要您具备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或更高学历,即符合申请资格。本计划不设年龄和国籍限制。
2023年11月15日
其他

国内旅游提升计划发布 大力推动博物馆数字化

文博头条快讯: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发布了《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计划围绕加强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支持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旅游市场服务质量、加强市场综合监管、实施“信用+”工程等九个方面提出30项主要任务。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方面,《计划》明确:优化线上、线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布局,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资源整合。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大力推动博物馆等文博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制定本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提升国内旅游市场的规模和品质为重点,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进一步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提振旅游消费信心,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强化质量责任意识,推动建立全员、全要素、全链条、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引导经营主体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旅游市场规模实现合理增长。——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和供给,统筹规范和发展需要,一体推进国内旅游提升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顺应旅游消费大众化、出游个性化、需求品质化的发展趋势,聚焦游客诉求集中的领域和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游客满意度、增强获得感。——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国内旅游市场重点领域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不断探索新做法、新模式、新机制,以改革创新成效激发国内旅游活力。——坚持协同推进。强化部门协作和区域联动,不断提高政策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增强国内旅游提升工作合力,畅通国内旅游大循环。(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保持合理增长、品质进一步提升。国内旅游宣传推广效果更加明显,优质旅游供给更加丰富,游客消费体验得到有效改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效能持续提升,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更加健全,现代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内旅游市场对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突出。二、主要任务(一)加强国内旅游宣传推广1.创新旅游理念宣传。积极宣传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创新举办“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将其打造成为广大游客和旅游从业者的节日。推出一批优秀旅游公益广告和书籍、影视、动漫赋能旅游特色案例。2.加强旅游形象推广。围绕“旅游中国
2023年11月13日
其他

太震撼了!这位“90后”做了十几万文博人都想做的事

他花了3年时间,对照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省的省保文物地图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中国传统村落把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古迹和博物馆都整理了出来最后把这些地方的定位导入奥维互动地图制作了一幅“全国文物古迹地图”并拍成视频上传B站近日,不少网友被这样一份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地图所震撼↓将地图放大后,博物馆、古塔古寺、亭桥院落……每处文物古迹的坐标都清晰可见,将跨越数千年的文明直观带到了大家眼前。这是90后文物爱好者吴运杰制作的“全国文物古迹地图”,记录了全国近万处历史古迹的地点。2020年,因对历史感兴趣他开始收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资料,筛选后将数据上传至地图软件,着手制作“全国文物古迹地图”。吴运杰坦言,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有些文物信息公布并不全面,还有许多乡间古迹查不到具体位置,每定位一处地点,都需要查阅大量资料,甚至得实地探访才能验证。”时至今日,这份地图收录了近万处历史古迹。地图上红色代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或国家一级博物馆,绿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二三级博物馆,大量散落在乡间、田野的寺庙、民居、桥梁、楼阁等,也被他标注了出来。吴运杰说,这份地图当前依然是个“半成品”。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全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超76万处,他所记录的,不足总数量的2%。受限于技术,地图目前无法与大家在线共享,这也是他的一大遗憾。“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把它分享给所有热爱历史、喜欢文博的人。”从学校周边到家乡附近,从临近省份到全国多地,近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近30个省区市,参观文物点超2000余处,去过200多家博物馆,拍摄照片30余万张。当前,吴运杰仍在完善“全国文物古迹地图”,他也期待自己去往更多地方,带更多人了解文物知识。“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带上相机,去记录那些流失海外的文物。这些珍宝或许很长时间不能返回故土,但它们身上承载的故事,我们需要去看见。”相关报道:这张密密麻麻的地图,放大看有点震撼!来源:央视新闻、哔哩哔哩编辑:赵娣监制:博物馆头条推荐阅读
2023年11月11日
其他

成博优化入馆方式:更便利更人性化 未授权第三方预约门票

文博头条快讯:今日(11月3日),成都博物馆发布进一步优化入馆方式的新措施。新措施更为“适老化”“便捷化”“全民化”,服务部分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成博博物馆强调,微信公众号和官网是门票预约的唯一途径,未授权第三方预约门票。近年来,成都博物馆创新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优化智能票务系统,成功集成票务预约、数据收集和监管、疫情防控等多方面功能,以“一键”完成观众预约、检票流程,用智能化服务极大提高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和安全保障。不过,对于部分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这或许成为了他们出行的阻碍。近期,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弥合“数字鸿沟”,成都博物馆推出了更为“适老化”“便捷化”“全民化”入馆服务。增加了人工换票方式,请您及时关注哦
2023年11月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国务院发文!文物四普启动

前情报道:16年后再启全国文物普查!
2023年10月28日
其他

《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正在征求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公布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文博头条快讯:刚刚,中国人大网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征求意见期限为30日。部分内容如下:据悉,此次提请审议的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牢牢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将一些实践证明的有效制度上升为法律。例如,将体现“先考古、后出让”精神的规定写入修订草案,增加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制度、地下文物埋藏区和水下文物保护区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对确保文物安全的责任等。更多内容,扫码查看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提出意见界面来源:中国人大网编辑:吕栋林监制:博物馆头条推荐阅读
2023年10月26日
其他

故宫发布新规!上下午要准时去 晚八点不退票

文博头条快讯:刚刚,故宫博物院发布公告,从今年11月1日起,也就是参观接待淡季开始,进一步优化分时段预约的措施:上午预约上午进,入院截止时间为中午12时;下午票入院时间从11时开始。依据新规,故宫博物院每日预约分为上午、下午两个时段,两个时段中间有1小时的交叉,上午时段的截止入院时间到12时,下午时段的开始入院时间为11时。故宫博物院开放管理处副处长张博辉说,这样能够给观众留下较为充裕的缓冲时间,不至于在午门外等候过长时间,也让观众能够获得足够的参观时间。故宫博物院会通过微信小程序弹窗,以及向订票成功的观众发送短信等方式,提醒告知观众按照预约时间,按时入院参观。“这一举措也适用于老年观众和未成年人观众”。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上午场观众在12点后检票,现场会提示“已过期”;下午场观众在11点前检票则会提示“未生效”。不论预约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未能如期参观的观众都可以在参观当日20时前自主在小程序中申请退票,会记一次爽约,超过20时就不能退票了。故宫博物院为什么要实行分上下午时段预约?故宫博物院自2015年起实行单日限流和实名制售票,2017年起全面推进网络售票。刚刚过去的暑期和中秋国庆假期,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如发布《参观须知》、启动一站式观众服务中心、开通各类快速通道等,有效疏解了客流高峰,提升了入院流程效率,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务。一段时间以来,故宫博物院在官方微信小程序上,已经实施了门票及展览的分时段预约制度,这对于引导观众错峰入院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在实际接待工作中我们发现:在上午、下午门票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约有50%预约下午票的观众是在上午检票入院的,也就是一天之中,有将近65%至75%的观众集中在上午入场。这一现象在暑期、小长假等客流高峰期会更加凸显,早8:30至10:30明显出现入院排队和院内参观扎堆的现象,会对观众的参观体验感受造成不良影响。分时段入院对于保障古建、文物和观众安全有哪些积极作用?这一举措实施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确保故宫古建、文物和观众安全。一是通过疏解客流高峰压力,平均分散到上下午,能够缩短观众排队等候时间,改善参观服务体验。二是能够有效降低高峰期安检压力,减少院内客流高峰期拥堵现象,提升参观安全系数。三是通过降低人群拥挤聚集,对保护文物古建安全起到积极作用。目前,院内上午时段检票入院高峰集中在早上8:00-10:30左右,散客与团队观众集中入院,造成端门广场、午门外广场、午门门洞人员拥堵密集。根据目前开放日客流分布情况可见,自观众入院起,中路从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乾清宫、御花园等区域,随客流移动依次出现客流密集情况;午门展厅、文华殿区域、珍宝馆、钟表馆、慈宁宫花园、东筒子等区域在10时后陆续出现客流聚集情况;冰窖、箭亭广场、景运门区域在午时出现客流小高峰。随着检票入院时间的进一步优化,这些高峰客流也将得到分散,同时观众的参观体验也将有所上升。来源:北京发布、故宫博物院编辑:赵娣监制:博物馆头条推荐阅读
2023年10月24日
其他

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今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文博头条快讯:今天(10月20日),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首次审议。修订草案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体现新时代对文物工作新要求;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妥善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推动文物合理利用;多措并举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文物违法行为。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现行文物保护法于1982年11月公布,曾作过5次修正,2002年作过一次全面修订。新时代文物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文物保护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适应文物事业发展需要,亟须作出修订。相关报道:《文物保护法》修订列入2022年全国人大立法计划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纳入《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2023年10月20日
其他

文旅部公布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34个优秀案例

文旅部公布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其中苏州丝绸博物馆上榜“十佳案例”福州市文化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江苏省文化馆宜昌博物馆四川省文化馆上榜“优秀案例”文博头条快讯:据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消息,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日前公布,集中示范推广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创新的最新成果。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序号名称类型申报单位1沉浸式数字光影演艺《寻迹洛神赋》创新文化表达方式(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艺术表现形态)洛阳大河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2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说唱全息展演新疆触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3中国国家话剧院线下演出、线上演播“双演融合”模式中国国家话剧院4虚拟现实舞蹈《十二生肖·卯兔邀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5“世界文学之都”数字空间
2023年10月11日
其他

北京27家博物馆获超800万元资金支持

北京市政协重点提案协商座谈会举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打造“博物馆”之城文博头条快讯:聚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市政协日前举行重点提案协商座谈会,会议强调,将充分参考委员提案,全面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今年年初的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关于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共有7件提案。座谈会上,提案主办单位市文物局、市商务局、西城区政府分别介绍了提案办理情况。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方面探索较早,1996年就注册了国内首批非国有博物馆。现有备案非国有博物馆52家,约占全市博物馆总量的五分之一,包括观复博物馆、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等一批国内知名的博物馆,特色鲜明、门类丰富,对于填补我市博物馆门类空白、优化全市博物馆体系布局起到了积极作用。北京市高度重视推进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工作。2021年市文物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鼓励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项目实施中加大博物馆建设力度”。部分区已经制定利用闲置空间引入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政策。由市文物局牵头编制的《关于支持非国有博物馆馆舍建设的若干意见》也计划于年内印发,将针对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用地用房问题提出相应鼓励政策,并着重针对文化产业园区引入博物馆提出相关鼓励政策措施,切实解决非国有博物馆馆舍成本过高的问题。相关链接:北京六部门发布《北京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若干意见》(全文)在加强资金扶持方面,2022年市文物局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了《北京市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扶持范围、扶持内容等。今年年初已完成了首批扶持资金的发放工作,全市共27家博物馆获得超过800万元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了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运营压力。市文物局将持续推进扶持资金的发放工作,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激发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活力。针对委员提出“建立前门街区‘老字号’博物馆联盟,促进北京老字号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市有老字号247个,其中经商务部认定的两批“中华老字号”117个,居全国第二;今年又向商务部推荐了23家老字号申报新中华老字号。此外,北京市拥有老字号博物馆、品牌馆等展览展示空间47个。老字号企业自建的北京二锅头酒博物馆、北京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北京京华茶叶博物馆、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菜百博物馆、金漆镶嵌博物馆等6家已在市文物局备案,内联升布鞋博物馆、红都博物馆、六必居数字博物馆等多家老字号博物馆也将推出。编辑:吕栋林审核:赵娣监制:博物馆头条推荐阅读
2023年10月10日
其他

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

文博头条快讯: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一实践总结、理论结晶进入新时代,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充分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网信、文艺、新闻、哲学社会科学、思政、文化传承发展等各个领域,进行统筹谋划、分类指导、部署推进,倾注了巨大心血,投入了大量精力。聚焦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书记鲜明提出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从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理论成果在体系化、学理化方面日益完善的实际,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如何才能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明确首要政治任务,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聚焦新的文化使命,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基本遵循原则,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即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一系列重要内容,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充分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彰显了这一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三思想武器、行动指南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肩负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的重要职责。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更要科学把握新的形势和任务:从内部环境看,踏上新征程,向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迫切需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从国际局势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从技术发展看,信息化浪潮迅猛发展,迫切需要把互联网这个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增量,汇聚网上网下同心圆。从自身发展看,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迫切需要坚持守正创新、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推动事业发展迈向新天地。因此,面临这样的形势任务,必须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这是时代所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面临的一道必答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面向未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唯有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持续加强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才能答好必答题,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新华社记者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名单公布!国家文旅科技创新项目出库立项

文博头条快讯:日前,文旅部公布2023年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研发项目出库名单和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共计18个项目入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文化和旅游部各直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院校,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经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院校、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申报推荐以及初评、复评、公示,我部确定2023年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研发项目出库名单、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立项名单,现予公布。请各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保障,按照任务书要求推进研究任务。我部将加强日常管理和动态检查。特此通知。
2023年10月7日
其他

故宫恭王府首度联袂办展

文博头条按:2023年9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的“喜溢华庭——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在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开幕。此次展览是恭王府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办展,共遴选了120余件精品文物,通过天伦、美器、祈福、崇文和修武五个单元为观众展示皇子公主们的少年生活。展品中有国家一级、二级珍贵文物,其中大部分文物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在“天伦”中,有清宫少儿服装、鞋帽、玩具、抓周的晬盘,还有难得一见的婴儿尿布;在“美器”中,有冠架、梳具、妆奁、首饰等,材质极为丰富,尽显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在“祈福”中,以康熙御书福字碑拓片领衔的众多展品福气满满,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企盼。走进“崇文”,中西交映满汉合璧的教育内容令人瞩目,与之对应的“修武”,弓马骑射兵符韬略见人见物,从中可见培育英才成就文治武功的期待。展览以立体多角度的解读,为观众呈现生动具体的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恭王府与故宫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乾隆皇帝的十公主,到庆亲王永璘、恭亲王奕䜣,固伦荣寿公主,这些曾经生活在清宫中的少年,成年后分府而出,他们在恭王府这座精美的府邸中,留下了自己的生活印记。展览现场此次将清代宫中少年曾经使用过的文物精选至恭王府集中展出,既是让文物活起来,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也是让公众深刻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宫中少年如何识字?皇子们用什么看星星?一方砚台可以做冠架还能当墨盒……想知道答案就请来恭王府博物馆看展览,一起穿越时光,感受锦瑟年华的自在与欢愉吧!编辑:赵东南监制:博物馆头条推荐阅读
2023年9月28日
其他

全国博物馆信息全收录•新展特展实时更新

博物馆头条按:《全国博物馆周报》由博物馆头条负责信息采集和编辑发布,致力于为全国博物馆行业最新动态资讯,本期分享《全国博物馆周报》收录的博物馆领域最新展览动态速览,为广大博物馆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本推文实时更新,每周随《全国博物馆周报》发布。9月(前四周)新展特展l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全国博物馆信息全收录•政策前沿实时更新

博物馆头条按:《全国博物馆周报》由博物馆头条负责信息采集和编辑发布,致力于为全国博物馆行业最新动态资讯,本期分享《全国博物馆周报》收录的博物馆领域最新政策前沿和重要会议速览,为广大博物馆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本推文实时更新,每周随《全国博物馆周报》发布。9月(前四周)政策前沿l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300件文物亮相!常州博物馆秋季大展“三星眩耀”

文博头条按:2023年9月24日,“三星眩耀——金坛三星村遗址特展”将在常州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由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主办,常州博物馆、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常州市金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提供支持,展期至2024年1月1日。泱泱中华,万古江河。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广袤的大地上生生不息、繁衍壮大,把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历史、积淀成文明。长江下游地区是中国早期区域文明高度发展的最典型代表,几代考古学人在此的艰辛探索和丰硕成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深入实施、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贡献了重要力量。常州金坛三星村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北望宁镇、南接太湖,地处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区域。遗址于
2023年9月22日
其他

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文物史料专题展亮相一大纪念馆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永恒的誓言——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文物史料专题展”今日在上海开幕。展览旨在引领观众在入党誓词的发展衍变中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践行誓言的典范中感悟铮铮誓言中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力量。上午九时,展览开幕式在中共一大会址旁举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潘敏,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工会主席张艳萍,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杨春花,上海市黄浦区委常委、区人武部大校部长刘云宏,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处处长年士萍,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主任薛巍,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宣传处副处长施碧霞,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党委宣传处处长耿绍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博物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王峰,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汤匀出席展览开幕式。开幕式由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杨宇主持。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主办,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上海分社、《党建》杂志社支持。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潘敏、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工会主席张艳萍共同为展览揭幕。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发表致辞,简要介绍展览的基本内容,表示希望通过举办本次展览,将“入党宣誓”这一重要仪式向全社会昭示其中蕴含的坚定的政治信念,使之更加持续地、有效地焕发生命力,更有力地激发新时代事业的发展。上海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原主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家章永浩为此次展览捐赠了《马克思、恩格斯纪念像》,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汤匀为章永浩颁发了纪念像捐赠证书。开幕式上,来自黄浦公安分局、瑞金医院、嵩山消防站和中共一大纪念馆的表演者共同带来诗朗诵节目《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仪式后,到场嘉宾共同参观了本次展览。参观结束后,共建单位代表在中共一大会址宣誓大厅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宣誓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的必经程序,是党员面对党、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抚今追昔,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第一部章程,到党的十二大第一次将入党誓词写入党章,入党誓词历经衍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镌刻下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轨迹。无数党员身行力践,将入党誓词蕴含的精神思想贯穿个人发展始终,涌现一批批以行动践“誓”、以生命诠“誓”的光辉典范。本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序厅“我宣誓”将打造大型多媒体沉浸式体验空间,充分运用视觉及听觉氛围渲染,以激情澎湃、振奋人心的宣誓歌曲和历史画面,使观众深刻理解入党誓词背后的千钧语义;第一单元“初心不渝铸誓词”以现有入党宣誓相关史料文献为物证基础,结合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阐释入党誓词百年来的演进过程;第二单元“我以我血践誓言”讲述一批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以行动诠“誓”、以生命践“誓”的感人事迹,以真实生动的人物故事实现入党誓词抽象内涵的具象表达;尾厅“拳心向党颂使命”设置放映厅播放宣誓主题微电影,凝练、升华展览主题并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展览共展出珍贵文物史料270件(套)。第一单元文物囊括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时代的入党宣誓誓词相关实物文献,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第一部党章到《共产党员课本》《共产党章程》及不同年代的入党志愿书,以物为证、以物带史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一路衍变轨迹。第二单元集中呈现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与群体的相关物品及著作,如邓中夏烈士著《省港罢工概观》、方志敏烈士狱中遗作《可爱的中国》、“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赵坚医生的证书奖章等,通过实物背后的真实事迹折射典范们的信仰力量与伟大精神。同时,展览充分运用形象化、艺术化的陈列语言呈现实物,以二百余枚传统艺术篆刻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先烈印章组成党徽墙,表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左右滑动
2023年9月11日
其他

新晋140家名单公布!浙江省千家乡村博物馆建成670家

前情报道:全国首份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发布重磅!浙江将建乡村博物馆1000家四百余家名单公布!浙江1000家乡村博物馆建设近半“乡约浙里”
2023年8月29日
其他

三星堆新馆盛大开馆! 总书记现场调研 1500+文物震撼亮相

厚约2厘米中间有三个孔径约3厘米的圆孔呈三角形排列央视频推出的《12K微距看国宝》也将入梦三星堆国宝故事持续出新细微之处无限放大尘封在历史中的千年记忆慢慢揭开来源:三星堆博物馆
2023年7月27日
其他

重磅!景德镇打造“千馆之城”

景德镇“千馆之城”建设进入加速阶段争取到2025年博物馆游、场馆游、研学游人次达1000万博物馆(场馆)文化创意产业营收达50亿日前,景德镇市文旅局召开“千馆之城”工作会,重点围绕“千馆之城”的层次架构、准入评估条件、信息采集标准、首批名录梳理进展、计划,志愿者征集计划等展开研讨,与会人员纷纷为“千馆之城”建设工作建言献策。景德镇“千馆之城”建设进入加速阶段。今年来,景德镇市文旅局以“一座城、千座馆”为目标,融入国家试验区建设总体战略,契合新型人文城市发展,进行规划、分类、广泛动员,突出主题深化融入,全方位多举措打造“千馆之城”,为城市未来加分,为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高位推动
2023年7月7日
其他

这才是,博物馆顶流

在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博物馆馆长谈‘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之后,我们精选20位馆长精彩语录在今日百年博物馆论坛之际首发语录集锦相关报道:嘉宾云集
2023年7月5日
其他

河南古墓群考古现场曝光!精美壁画里剪刀熨斗衣架衣柜什么都有

文博头条据人民网报道:河南考古又有重要新发现!罕见宋代家族墓精美壁画墓揭开面纱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勘探发掘时发现了老庄师古墓群共22座墓葬墓葬年代跨度近1600年其中,宋代家族墓葬彩绘壁画中剪刀、熨斗、衣架、衣柜等生活用具一应俱全……发掘现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为配合航空港区基建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2年10月开始进驻工地进行考古勘探发掘2023年3月在该区域发现两座宋墓随即开展抢救性发掘目前,共发现东汉墓2座宋墓12座,明清墓8座老庄师古墓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墓群区域位于开封市尉氏县岗李乡老庄师村地处010乡道西部山岗上该区域地貌为典型的平地山岗地形四周均为广阔平原,地形平坦山岗北高南低,与平原高差10米一条古河道从西北向东南流去环绕山岗西侧和南部墓地位置背靠高山,两面环水正是古人墓穴选择的“上吉之地”罕见宋代家族墓葬现世剪刀、熨斗、衣架等一应俱全
2023年6月28日
其他

刘延常任山东博物馆馆长

文博头条快讯:今日(6月21日),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消息,刘延常任山东博物馆馆长(山东省文物鉴定中心主任、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不再担任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职务。刘延常,男,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考古专业,本科学历。先后担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兼任中国考古学会两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合作导师、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等。主要从事田野考古和研究工作,主持发掘五莲丹土、章丘西河、潍坊会泉庄、沂南县西岳庄、莒县大略疃、新泰市周家庄、莒南县东上涧、滕州大韩、曲阜鲁故城等20余个文物点。主编出版《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山东卷》《新泰市周家庄东周墓地》《青铜器与山东古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保护与传承视野下的鲁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传承与创新:考古学视野下的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青铜器、金文与齐鲁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6部著作,发表岳石文化、珍珠门文化、莒文化、山东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齐鲁文化的考古学解读等考古报告和研究文章50余篇。研究方向:水下考古、商周考古、青铜器、东夷文化、齐鲁文化和传统文化。来源: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编辑:吕栋林审核:赵娣监制:博物馆头条推荐阅读●
2023年6月21日
其他

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公布

文博头条据国家文物局报道:6月10日,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公布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工业遗产活化利用
2023年6月10日
其他

大会定调! 浙江博物馆行业着力构建“大馆建强、中馆建优、小馆建密、微馆建活”发展矩阵

投稿邮箱:icurator@foxmail.com●「文博预算通」为全国博物馆免费做预算
2023年5月31日
其他

刚刚!100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名单公布

文博头条快讯:2023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福建公布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名单。扫码观看直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名单重点推介项目(20项)中央新时代考古成果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国家典籍博物馆廉洁文化教育主题展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百年红楼历史文化展北京鲁迅博物馆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海洋教育专题陈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传承·赓续·新征程”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文物联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国家中医药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首都博物馆山西晋见中国——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山西博物院内蒙古交融汇聚——公元八至十九世纪内蒙古历史文化陈列内蒙古博物院黑龙江永恒的誓言——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专题展东北烈士纪念馆上海永恒的誓言——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文物史料专题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安徽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安徽博物院福建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福建博物院山东家和——中华传统家文化主题展山东博物馆河南大河文明展郑州博物馆湖北惟见长江天际流——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展湖北省博物馆四川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西藏雪域丰碑——西藏革命文物展西藏博物馆陕西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陕西历史博物馆推介项目(80项)中央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故宫博物院C919
2023年5月18日
其他

刚刚!全国十大精品展览和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公布

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博头条快讯:2023年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结果和2023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名单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福建揭晓。扫码观看直播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MUSEUM领航强军向复兴——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合中国辽宁省博物馆纯粹江南
2023年5月18日
其他

“乡约浙里” 上线!走遍浙江省数百家乡村博物馆

文博头条按:今日(5月15日),在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浙江主会场活动中,“2023年浙江省第一批乡村博物馆名单”公布,淘艺数据技术支持的乡村博物馆地图小程序“乡约浙里”上线。乡村博物馆被列入浙江省政府2022年、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在“十四五”规划中,浙江省提出五年内建设1000家乡村博物馆的目标。2022年,全省共认定公布浙江省乡村博物馆464家,覆盖11个设区市、81个县(市、区)。2023年,全省计划建设乡村博物馆220家。本次,浙江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的94家乡村博物馆进行验收认定,最终85家乡村博物馆通过验收。如何寻找身边的乡村博物馆、跟着乡村博物馆去旅行?淘艺数据倾力制作的乡村博物馆地图小程序“乡约浙里”今日正式上线,串联起乡村博物馆沿线景点、餐饮、购物、风物等,使乡村博物馆真正成为集乡土文化展陈、文创产品展售、非遗手工体验、旅游民宿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文化枢纽。2023年浙江省第一批乡村博物馆名单杭州市千岛湖啤酒博物馆徐玉兰艺术馆保密教育展陈馆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陈列馆传梭博物馆杭州农历博物馆新围村围垦文化展陈馆太湖源镇乡村振兴馆合村民间文化艺术馆合作化模范邓家乡展示馆宁波市张人亚党章学堂钟观光纪念馆北仑开发开放展览馆梅山盐场纪念馆象山县西周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大塘港围垦文化陈列馆象山王群竹文化艺术馆诗路竹韵馆锦煜堂木文化馆浙江省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余姚土布展示馆龙观乡生物多样性体验馆鄞州区滨海博物馆温州市泰顺县司前畲族镇畲族文化展示馆泰顺县周大风音乐文化博物馆泰顺县国立英士大学陈列馆泰顺县林秉权革命纪念馆瓯海区龙舟文化博物馆瑞安市活字印刷博物馆鹿城区藤桥非遗馆珊溪革命历史纪念馆永嘉县芙蓉宋瓷博物馆湖州市湖镜博物馆小沉渎溇港生态文化馆台基山遗址博物馆安吉龙山源“两弹一星”事迹馆畲族艺术馆欧诗漫珍珠博物院乾元镇钱币藏珍馆城关记忆馆双林镇名人馆(虹桥弄蔡宅)和桥村乡村记忆馆嘉兴市嘉兴国防科普馆湾里村民俗记忆馆洲泉党史陈列馆金庸生平陈列馆汾湖村抗战纪念馆平湖市桥文化记忆馆盐文化馆绍兴市谢晋故里·乡村电影博物馆粮政文化展陈馆越红博物馆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新昌县天姥中医博物馆尚巷村师爷纪念陈列馆马寅初故居陈列馆越茶博物馆浙江民艺拼布博物馆军人之家(城市书房)博物馆金华市宝丽徕古董相机博物馆梅江镇曹聚仁事迹陈列馆兰溪上新屋初心展馆衢州市衢江百艺展示馆大桥农耕文化博物馆闽浙边革命斗争纪念馆中共浙皖特委纪念馆路里坑村新安江移民展示馆龙南红军路陈列馆舟山市马岙博物馆三毛祖居陈列馆渔山村红色传承馆海岛民俗风情馆台州市中国共产党路桥历史陈列馆安岭乡畲族文化展示馆台州市同康酒文化博物馆包定故居红色展示馆天台山民俗博物馆丽水市中共闽浙边地委驻地革命纪念馆丽松宣边区革命纪念馆拯救老屋松阳实践展示馆红军挺进师入浙第一仗革命历史馆遂昌县门阵和谈纪念馆景宁九龙地质公园地质陈列馆仁庄华侨历史纪念馆云和雪梨文化展示中心编辑:吕栋林审核:赵娣监制:博物馆头条推荐阅读●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杨建武:文物高质量发展的“两导向一方针六个化”

文博头条讯:近日,由《旅游学刊》杂志社主办、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台州学院承办、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协办的“文旅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台州学院椒江校区隆重召开。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出席学术研讨会,并发表题为《立足高远
2023年4月13日
其他

20+博物馆入选 河南省十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发布 跟着博物馆去旅行

文博头条快讯:4月3日,2023世界研学旅游大会在河南省洛阳市开幕,会上发布河南省十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华夏溯源——最早中国研学之旅文明寻脉——四大古都研学之旅大河安澜——黄河文化研学之旅写意中国——文字诗词研学之旅红色传承——红旗渠精神研学之旅信仰永续——大别山精神研学之旅武道修身——中国功夫研学之旅茶和天下——信阳茶文化研学之旅匠心独运——陶瓷文化研学之旅寻味老家——中原美食研学之旅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庙底沟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殷墟博物苑入选“华夏溯源——最早中国研学之旅”郑州博物馆郑州博物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洛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殷墟博物苑入选“文明寻脉——四大古都研学之旅”黄河博物馆黄河博物馆入选“大河安澜——黄河文化研学之旅”殷墟博物苑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苑入选“写意中国——文字诗词研学之旅”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纪念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许世友将军纪念馆入选“信仰永续——大别山精神研学之旅”中国太极拳博物馆中国太极拳博物馆入选“武道修身——中国功夫研学之旅”洛阳博物馆信阳茶博物馆、嘉木饮毛尖博物馆入选“茶和天下——信阳茶文化研学之旅”钧官窑址博物馆钧官窑址博物馆、宝丰汝窑博物馆、汝州汝瓷博物馆、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入选“匠心独运——陶瓷文化研学之旅”河南省十大研学旅游精品线路线路一:华夏溯源——最早中国研学之旅郑州:河南博物院、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三门峡: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庙底沟博物馆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安阳:殷墟博物苑线路二:文明寻脉——四大古都研学之旅郑州:新郑黄帝故里、郑州博物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商都遗址公园洛阳:洛阳博物馆、龙门石窟、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开封:清明上河园、龙亭、州桥及汴河遗址安阳:殷墟博物苑线路三:大河安澜——黄河文化研学之旅开封:兰考黄河湾风景区、焦裕禄纪念园、开封城摞城遗址焦作:嘉应观、黄河博物馆郑州:黄河文化公园、黄河花园口风景区、黄河模型基地、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洛阳:孟津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三门峡:三门峡大坝风景区线路四:写意中国——文字诗词研学之旅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苑、岳飞庙、仓颉陵开封:中国翰园、清明上河园《东京梦华》郑州:巩义杜甫故里洛阳:龙门石窟、白园、王铎故里、千唐志斋漯河:许慎文化园线路五:红色传承——红旗渠精神研学之旅线路安阳:林州红旗渠风景区、红旗渠精神营地、桑耳庄、石板岩南湾村(古村落)、谷文昌纪念馆、林州大峡谷、高家台村线路六:信仰永续——大别山精神研学之旅线路信阳罗山: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信阳光山: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花山寨会议旧址信阳新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纪念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田铺大塆、许世友将军纪念馆、箭厂河革命旧址群、大别山露营公园线路七:武道修身——中国功夫研学之旅郑州:少林寺、少林寺武术馆、少林塔沟武术学校、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焦作:中国太极拳博物馆、陈家沟国际太极院、太极拳全域剧场《印象·太极》线路八:茶和天下——信阳茶文化研学之旅信阳茶博物馆、何家寨露营公园、文新茶村、周肖同茗非遗茶坊、嘉木饮毛尖博物馆、南湾湖、鸡公山线路九:匠心独运——陶瓷文化研学之旅许昌:钧官窑址博物馆、神垕古镇平顶山:宝丰汝窑博物馆、汝州汝瓷博物馆洛阳:南石山村、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焦作:金谷轩绞胎瓷非遗工坊线路十:寻味老家——中原美食研学之旅线路美食汇总:郑州:烩面、黄河大鲤鱼开封:开封灌汤包、鲤鱼焙面洛阳:洛阳水席、牛肉汤安阳:道口烧鸡周口:逍遥镇胡辣汤来源:郑州日报编辑:吕栋林监制:博物馆头条中博十大公众号:深耕文博20年
2023年4月3日
其他

刚刚!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文博头条快讯:3月28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在2023年2月初启动,所有候选项目均为全国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32个项目参评。其中,22个项目入围终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宣布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十个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时代早晚为序)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坐落于汉江北岸,曲远河口西边。遗址因为曾发现两具约100万前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俗称“郧县人”)而闻名,是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三位一体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保护面积50万平方米,分布面积超过190万平方米,发育有五级阶地,主体为第四级基座阶地,阶地上保留的第四纪堆积平均厚度超过8米,保存了100多万年来不同时期的地层堆积。2021年起,为解决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头条直播」国际博协主席致辞!“博物馆、去殖民化、文物返还:全球对话”今日在上大开幕

博物馆是代表进步、启蒙和现代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在当今世界的语境下,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领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些重要关注点也在持续升温,诸如博物馆去殖民化问题、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问题、文化遗产归还原所有国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尤其需要来自学术界的多元、开放和包容的共享、交流和互动。在国际博物馆协会2023至2028年战略规划中,博物馆去殖民化也成为最重要的六大议题之一。2021年上海大学承办了首届“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国际日”中国主场论坛及“人类遗产,国际责任——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国际日主题展”,而本次“博物馆、去殖民化、文物返还:全球对话”专家研讨会将继续聚焦这一国际热点。精彩纷呈的学术分享和研讨将于2023年3月20日至3月21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来自国内外60余名嘉宾齐聚上海大学图书馆报告厅见证并参与此次学术前沿议题的全球性互动。研讨会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和上海大学主办、国际博协国际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ICOM-IMREC)与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承办。国际博物馆协会新上任主席Emma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设立中国文化遗产大学

编者按: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时代新征程,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网推出“文艺星开讲”2023两会特别策划,邀请文化艺术界的代表委员,为文化繁荣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国家文物局供图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接受人民网专访,就发挥文物资源作用、擦亮中华文明标识、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等方面回应社会关切,展望新时代文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人民网:今年全国两会您带来了什么提案?2022年,国家文物局收到了多少件建议提案?办复情况如何?李群:今年我有2个提案。一个是《关于设立中国文化遗产大学的提案》。作为文物资源大国,我国尚未建立与丰富的文物资源相匹配、与繁重的文物保护任务相协调、与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议有关部门评估论证成立中国文化遗产大学,培养文物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实践、行业治理与行政管理等专业人才,为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奠定人才基础。另一个是《关于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加大文化遗产分量的提案》。文物和文化遗产具有穿透历史、关照现实、直抵人心的特性,是沟通民意、争取民心的有效方式。建议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合作的分量,健全文物国际合作机制,扩大文物国际发展合作规模,支持文物和文化遗产合作深度融入国家外交大局,促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做实做强。2022年,国家文物局承办全国人大代表建议173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144件,共计317件,承办数量较2021年增长14%。特别是首次牵头办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选题“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督办建议9件,牵头办理全国政协重点提案9件。在办理过程中密切与代表委员联系沟通,克服疫情影响、尊重代表委员意愿,通过调研走访、视频会议等形式,深入交流讨论,做到主办件沟通率100%。人民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新时代新征程,该如何用好文物资源,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把文物承载的文化力量充分释放出来?李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站在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高度,从多个方面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提出重要要求。去年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确立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文物工作方向。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在保护好文物本体基础上,深入挖掘好、研究好、阐释好、展示好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文化自信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深化中华文明研究。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深挖细掘、全面阐释文物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把中华文明历史脉络、灿烂成就、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揭示展示出来。擦亮中华文明标识。系统梳理具有文化传统、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物资源,从文物和文化遗产的角度,提炼并推介一批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的文明标识,实证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以及其中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创新中华文明传播。努力推出一批文物价值阐释传播精品,推动中华文明研究成果和标识体系走向大众。人民网: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会同公安部持续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能否介绍一下近年来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有关情况?李群:2020年,公安部、国家文物局在全国部署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共破获文物犯罪案件4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700余名,追缴涉案文物9.3万件,有力遏制文物犯罪多发势头。去年,公安部、国家文物局部署开展新一轮三年专项行动。国家文物局会同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制定《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方案(2023—2025年)》,继续保持打击文物犯罪高压态势。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准确认定盗窃、盗掘等文物犯罪行为,规范文物犯罪案件办理程序,从制度上强化文物安全保障。人民网:2022年11月16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迎来了诞生50周年纪念日。请谈一谈世界文化遗产对中国的意义,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在世界遗产事业中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李群:自1985年加入《公约》以来,我国积极推进世界遗产申报,让更多中华文明成果进入全球视野。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8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项,时间跨度近百万年,空间跨度5000公里,全景展示了中华文明各历史阶段、各发展领域的代表性成果,生动呈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展望未来,我们将按照“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要求,系统、有序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切实提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利用水平,实施一批系统性保护展示提升工程,持续擦亮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人民网:2022年,“考古中国”项目发布多项重要成果,呈现出我国考古事业发展哪些新的特点?李群:我国考古事业发展呈现如下新特点。一是学术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国家文物局策划、凝练“夏文化研究”“石窟寺研究”等18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聚焦国家考古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学术问题,取得诸多重要成果。二是科技考古领域更加广阔。科技手段应用于考古学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大大拓展,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更加全面地提取历史信息,不断丰富历史内涵。三是多机构、跨区域合作更加有力。通过共建田野考古实习基地等方式,推动央地、校地形成合力,发挥不同学科、不同单位间多团队协作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展开联合攻关。四是国际交流力度更加深入。国内外科研机构持续共同开展合作项目,中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的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民网: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接近两年,各地落实文件精神有哪些重大进展?李群:自《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各地积极细化政策举措,已有23个省份正式印发了改革实施方案,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在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方面,我们开展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前期研究工作,推进长江流域、粤港澳大湾区等博物馆联盟建设,指导北京、西安等地开展“博物馆之城”建设,统筹推进各级各类博物馆发展。在提升服务效能方面,持续开展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等推介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各地不断推出更多精品展览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指导北京、深圳等地开展国有博物馆资产所有权、藏品归属权、开放运营权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探索,完成1051家博物馆理事会建设,增强博物馆办馆自主权。在强化保障措施方面,修订发布《博物馆运行评估办法》及评估标准,引导和促进博物馆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人民网:近年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力度不断加大。请介绍一下下一步革命文物工作的总体思路。李群:回顾这五年来,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理念深入人心,革命场馆、革命旧址成为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热门打卡地,全社会掀起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拓创新、勇毅前行,努力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再上新台阶。一是发挥革命文物实证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辉煌成就的独特作用,加大革命文物资源的普查、认定力度,提升革命文物保护水平。二是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出一批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历程为主线的保护工程和展示精品。三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化内容建设,倍增多样化、有温度、高品质的革命文物公共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革命文物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荣。来源:人民网编辑:赵娣监制:博物馆头条中博十大公众号:深耕文博20年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加大文化遗产分量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群局长带来了2个提案。一个是《关于设立中国文化遗产大学的提案》。作为文物资源大国,我国尚未建立与丰富的文物资源相匹配、与繁重的文物保护任务相协调、与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议有关部门评估论证成立中国文化遗产大学,培养文物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实践、行业治理与行政管理等专业人才,为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奠定人才基础。另一个是《关于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加大文化遗产分量的提案》。文物和文化遗产具有穿透历史、关照现实、直抵人心的特性,是沟通民意、争取民心的有效方式。建议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合作的分量,健全文物国际合作机制,扩大文物国际发展合作规模,支持文物和文化遗产合作深度融入国家外交大局,促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做实做强。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接受中国网专访。李群指出,国家文物局将重点在联合考古、中外文物展览交流、世界遗产联合申报、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等方面,持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物交流合作,发挥好文物“金名片”作用,讲好中国文物故事。中国网: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以来“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交流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今年有什么亮点?李群: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深化,为促进民心相通发挥了独特作用。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中运博三年规划公布:创建国家一级,国家重点专题馆

文博头条讯: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物、大运河等相关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打响“运河文化”博物馆品牌,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制定并发布三年发展规划(2023-2025),明确未来三年事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建成国家文物局认定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重点专题博物馆,全力推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高水平运营和高质量发展,使其成为展示历史文化、富有时代特色、彰显国家精神的文旅融合标志性工程,成为国内领先、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文化公园内的博物馆。来源: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编辑:赵娣监制:博物馆头条中博十大公众号:深耕文博20年
2023年3月9日
其他

浙江“文博强省”建设十大工程公布 杨建武局长头版文章首次披露

奋力谱写文博强省建设新篇章》,文章披露浙江打造文博强省工作的具体部署,并首次公布“文博强省建设十大工程实施方案”。浙江省文物局局长
2023年3月1日
其他

博物馆与考古院分家 湖北两大机构开启独立发展模式

文博头条快讯:2023年2月27日,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由合署办公转为独立运行大会在湖北省博物馆西馆召开,会议上宣布:湖北省博物馆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开启独立运行发展模式。头条了解到,2021年12月20日,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与此同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揭牌。2023年是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院)成立70周年。相关报道:湖北省博新馆开馆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总投资14.33亿!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快建成

前情报道:总投资14.33亿!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工文博头条据川观新闻报道:2月23日,“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德阳广汉市三星堆。据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曹煜东介绍,新馆将力争在今年5月主体完工,届时面积将达到5.44万平方米,比现有展馆面积大5倍之多。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设现场。摄影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非遗旅游如何深度融合?文旅部发文

文博头条快讯:2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要求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的规律特点,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通知提出了加强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融入旅游空间、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保护文化生态、培育特色线路、开展双向培训等8项重点任务。根据通知,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并向社会公布,为旅游发展提供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知提出,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结合。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相关元素融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主题公园、旅游饭店等。鼓励将旅游民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对接。鼓励旅游演艺创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将遴选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群众广泛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场所和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研学等服务的旅游相关场所,设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23〕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要求,现就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工作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生活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的规律特点,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让旅游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在旅游发展中,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和空间,保障传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传承群体参与旅游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保护和永续利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适应当代旅游需求和旅游所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不断提高传承发展利用水平,持续为旅游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中,要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二、重点任务(一)加强项目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表现形式、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备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对本地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梳理,遴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当地民众广泛认可、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并向社会公布,为旅游发展提供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二)突出门类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不同门类,要找准各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处、联结点。深入挖掘民间文学的价值和精神内涵,讲好当地传说故事,让游客了解地方历史文化。鼓励面向游客开展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积极开发传统工艺产品,丰富旅游商品内涵。将传统体育、游艺纳入旅游体验。依托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康养旅游。挖掘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厚内涵,让游客体验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体会中国人顺应时节、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思想理念和独特智慧。发挥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参与性强的特点,让游客感受当地民风民俗,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三)融入旅游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入能进一步丰富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底蕴。对在旅游空间范围内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要加强保护传承,提升展示利用水平。鼓励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中选择适合的代表性项目进旅游空间,从其他地区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适合本地文化生态,被当地群众和游客接受认可,避免生搬硬套、简单移植和同质化发展。要为传承人在旅游空间开展传承实践和旅游服务提供便利条件,鼓励传承人参与旅游管理。要将旅游空间作为展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面向国外游客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推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氛围浓厚、当地群众和游客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四)丰富旅游产品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结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活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相关元素融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主题公园、旅游饭店,融入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游客服务中心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将旅游民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对接,推出一批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旅游民宿。鼓励旅游演艺创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运用丰富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鼓励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制作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导游词、宣传册、宣传视频等,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五)设立体验基地参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游客深度认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也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非遗工坊、项目保护单位等设施场所要增强互动演示、体验教学等功能,面向游客提供体验、研学等旅游服务,让游客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鼓励聘请传承人作为专(兼)职讲解员,为游客演示、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将遴选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群众广泛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场所和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研学等服务的旅游相关场所,设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六)保护文化生态文化生态保护区、传统村落、古街、古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孕育生存和传承发展的重要空间。鼓励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有条件的传统村落、古街、古镇设立非遗工坊、展示厅、传承体验所(点)、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等,因地制宜与旅游融合发展,让传承人、村民、居民成为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创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方式,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向游客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故事。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保障当地村民、居民的生活,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保护文化生态不受破坏。依托传统礼仪、传统节日等发展旅游,应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群体意愿和当地风俗习惯。(七)培育特色线路支持在已有旅游线路中有机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等内容。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旅游线路,加强推介宣传,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支持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以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特色景区、特色村镇、特色街区为点位,与相关传承人开展合作,培育一批满足游客需求、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旅游线路。支持围绕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间节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活动,围绕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旅游线路。(八)开展双向培训双向培训是增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和旅游行业相关群体之间相互了解、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要将旅游相关业务内容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范围,帮助传承人、保护工作者了解旅游行业特点、政策法规、运营模式、游客需求等,提高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增进传承人对其持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意义的认识。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旅游行业培训范围,帮助导游、讲解员、旅游开发者等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知识内涵和保护理念,提高在旅游中合理利用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引导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欣赏、尊重、认同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组织实施(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制定落实工作方案。要加强指导,及时建立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相关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形成合力。要明确各方职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强化监督管理。(二)鼓励探索,宣传推广。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强实践探索,选择资源条件好、工作基础扎实的地区开展试点和示范点工作,逐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文化和旅游融合理论实践研究,通过论坛、研讨、讲座等方式,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推动各类各级媒体宣传推广各地的典型实践和有益经验。文化和旅游部将宣传推介各地工作成果。(三)及时总结,适时评估。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及时总结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不足,对在旅游中不当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不良影响的,当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向相关责任主体提出整改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将适时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评估,发布评估报告,为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编辑:赵娣监制:博物馆头条投稿邮箱:icurator@foxmail.com「百强博物馆」品牌形象与展览视频大征集「5·18博物馆的力量」主题短视频大征集「文博舆情通」为全国博物馆提供传播报告及舆情监测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编制怎样才科学?河南出规范

文博头条快讯:近日,河南省文物局印发《河南省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编制要求(试行)》,以规范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建设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工作。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基本建设工程中考古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河南省人民政府有关规范中介服务事项文件要求,涉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项目方案审批,需开展文物影响评估并编制“文物影响评估报告”,以预防因建设项目设计或实施不当,对文物本体及保存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文物影响评估制度提出以来,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规范和要求,中介服务机构编制的《文物影响评估报告》质量参差不齐、体例五花八门,科学性、严肃性无法得到保证,极大影响了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建设项目的审批效率,也给后续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为进一步规范《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的编制,提升《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的编制效率和质量,2021年1月,河南省文物局委托考古研究机构,启动《编制要求(试行)》制定工作,经过多轮的专家评审、修改和完善,并经征求各省辖市文物行政部门意见,于去年12月形成终稿,今年2月正式印发。《河南省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编制要求(试行)》是省文物局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其发布对于规范中介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执业行为、推进文物影响评估工作健康发展将会产生积极影响,后续将作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河南省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编制要求(试行)》PDF文件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最强文件发布!国家推动非遗发展出实权

文博头条快讯:今日(2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要求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的规律特点,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通知提出了加强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融入旅游空间、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保护文化生态、培育特色线路、开展双向培训等8项重点任务。根据通知,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并向社会公布,为旅游发展提供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知提出,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结合。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相关元素融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主题公园、旅游饭店等。鼓励将旅游民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对接。鼓励旅游演艺创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将遴选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群众广泛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场所和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研学等服务的旅游相关场所,设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23〕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要求,现就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工作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生活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的规律特点,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让旅游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在旅游发展中,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和空间,保障传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传承群体参与旅游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保护和永续利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适应当代旅游需求和旅游所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不断提高传承发展利用水平,持续为旅游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中,要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二、重点任务(一)加强项目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表现形式、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备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对本地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梳理,遴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当地民众广泛认可、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并向社会公布,为旅游发展提供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二)突出门类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不同门类,要找准各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处、联结点。深入挖掘民间文学的价值和精神内涵,讲好当地传说故事,让游客了解地方历史文化。鼓励面向游客开展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积极开发传统工艺产品,丰富旅游商品内涵。将传统体育、游艺纳入旅游体验。依托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康养旅游。挖掘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厚内涵,让游客体验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体会中国人顺应时节、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思想理念和独特智慧。发挥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参与性强的特点,让游客感受当地民风民俗,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三)融入旅游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入能进一步丰富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底蕴。对在旅游空间范围内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要加强保护传承,提升展示利用水平。鼓励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中选择适合的代表性项目进旅游空间,从其他地区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适合本地文化生态,被当地群众和游客接受认可,避免生搬硬套、简单移植和同质化发展。要为传承人在旅游空间开展传承实践和旅游服务提供便利条件,鼓励传承人参与旅游管理。要将旅游空间作为展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面向国外游客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推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氛围浓厚、当地群众和游客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四)丰富旅游产品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结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活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相关元素融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主题公园、旅游饭店,融入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游客服务中心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将旅游民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对接,推出一批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旅游民宿。鼓励旅游演艺创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运用丰富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鼓励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制作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导游词、宣传册、宣传视频等,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五)设立体验基地参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游客深度认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也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非遗工坊、项目保护单位等设施场所要增强互动演示、体验教学等功能,面向游客提供体验、研学等旅游服务,让游客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鼓励聘请传承人作为专(兼)职讲解员,为游客演示、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将遴选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群众广泛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场所和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研学等服务的旅游相关场所,设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六)保护文化生态文化生态保护区、传统村落、古街、古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孕育生存和传承发展的重要空间。鼓励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有条件的传统村落、古街、古镇设立非遗工坊、展示厅、传承体验所(点)、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等,因地制宜与旅游融合发展,让传承人、村民、居民成为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创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方式,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向游客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故事。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保障当地村民、居民的生活,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保护文化生态不受破坏。依托传统礼仪、传统节日等发展旅游,应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群体意愿和当地风俗习惯。(七)培育特色线路支持在已有旅游线路中有机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等内容。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旅游线路,加强推介宣传,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支持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以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特色景区、特色村镇、特色街区为点位,与相关传承人开展合作,培育一批满足游客需求、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旅游线路。支持围绕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间节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活动,围绕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旅游线路。(八)开展双向培训双向培训是增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和旅游行业相关群体之间相互了解、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要将旅游相关业务内容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范围,帮助传承人、保护工作者了解旅游行业特点、政策法规、运营模式、游客需求等,提高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增进传承人对其持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意义的认识。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旅游行业培训范围,帮助导游、讲解员、旅游开发者等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知识内涵和保护理念,提高在旅游中合理利用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引导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欣赏、尊重、认同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组织实施(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制定落实工作方案。要加强指导,及时建立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相关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形成合力。要明确各方职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强化监督管理。(二)鼓励探索,宣传推广。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强实践探索,选择资源条件好、工作基础扎实的地区开展试点和示范点工作,逐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文化和旅游融合理论实践研究,通过论坛、研讨、讲座等方式,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推动各类各级媒体宣传推广各地的典型实践和有益经验。文化和旅游部将宣传推介各地工作成果。(三)及时总结,适时评估。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及时总结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不足,对在旅游中不当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不良影响的,当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向相关责任主体提出整改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将适时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评估,发布评估报告,为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编辑:赵娣监制:博物馆头条投稿邮箱:icurator@foxmail.com「百强博物馆」品牌形象与展览视频大征集「5·18博物馆的力量」主题短视频大征集「文博舆情通」为全国博物馆提供传播报告及舆情监测
2023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