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付生活?做一个战士
4月11日,第20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你是否知道?拳王阿里、一代伟人邓小平、作家巴金、数学家陈景润等皆困于此病。面对伴随其一生的“敌人”,他们选择做一个“战士”,知识、信仰和意志当“武器”,不避黑暗,不知妥协,不停战斗……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
拳王阿里颤巍巍点燃圣火的镜头
让我们意识到:即便强如阿里,
也能被一个叫帕金森综合征的对手击倒。
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
阿里的头部遭受近3万次重击,
这被视作他患病的元凶。
此后30年间,
医生一次次为他开具“死亡判决书”,
他则把与病魔的较量称作
“一生中最艰难的拳击赛”,
而如今,两方只是打了平手,
这场比赛还将继续下去。
一代伟人邓小平在患帕金森病晚期,
并发肺部感染,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于1997年2月19日抢救无效离世。
他病重时不但需长期输液,
还要经常被静脉穿刺。
身边医生回忆,我们清楚他的痛苦,
却从来没有遇到过他发脾气,
一针扎不进去,他不生气,让再扎。
邓小平临终嘱托,不搞遗体告别仪式,
不设灵堂,解剖遗体,留下角膜,
供医学研究,把骨灰撒入大海。
他,攻克了世界数学难题“1+2”,
被誉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却没能战胜医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走路不稳,四肢肌肉痉挛,
眼睛不能随意睁闭,口水无节制地流……
10多年间饱受帕金森综合征折磨,
数学家陈景润,
始终不肯放弃在稿纸上演算
为之痴狂了一生的数学公式。
他生前幽默地说:
“哥德巴赫一个,帕金森一个,
一加一等于二”。
80年代初,
作家巴金就为“帕金森”而困扰,
行动不便,握笔困难,
写一个字有时要花费好几分钟。
尽管如此,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不辍笔耕,
躺在病榻上,一个字一个字“抖”出来,
有时候动不了,就用左手去推右手。
如果目睹巴金写字的艰辛,
便会理解他字字句句都是内心的呼喊,
他那被称为“中国人的心灵之灯”的著作
如此写就,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凯瑟琳·赫本,好莱坞传奇,
她创纪录4次夺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足以使其成为电影界的“独孤求败”。
她机敏风趣、举止优雅,
深受观众与影评人推崇。
由于帕金森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折磨,
晚年赫本曾几次住院。
她说,“人的一生中总有受别人爱戴时,
我当然喜欢这种感觉,而且事实上,
我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这种爱。”
不畏惧,不抱怨,不绝望,
扼住病魔的喉咙,
在战斗中筑起坚不可摧的精神殿堂。
这是像他们一样对待生命的战士
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事。致敬!
《做一个战士》
作者/巴金
激荡在生命洪流中,你怎样对付生活?
《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
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
我如果是一盏灯,这灯的用处便是照彻那多量的黑暗。我如果是海潮,便要鼓起波涛去洗涤海边一切陈腐的积物。
这一段话很恰当地写出了战士的心情。
战士的武器就是知识、信仰和意志,得不到光明不会停止战斗。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驱散黑暗,这是战士的任务。他不躲避黑暗,却要面对黑暗,跟躲藏在阴影里的魑魅、魍魉搏斗。他要消灭它们而取得光明。战士是不知道妥协的。他得不到光明便不会停止战斗。
战士是永远年轻的。他不犹豫,不休息。他深入人丛中,找寻苍蝇、毒蚊等等危害人类的东西。他不断地攻击它们,不肯与它们共同生存在一个天空下面。对于战士,生活就是不停的战斗。他不是取得光明而生存,便是带着满身伤疤而死去。在战斗中力量只有增长,信仰只有加强。在战斗中给战士指路的是“未来”,“未来”给人以希望和鼓舞。战士永远不会失去青春的活力。
看定目标,一直向前,每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做战士。
战士是不知道畏缩的。他的脚步很坚定。他看定目标,便一直向前走去。他不怕被绊脚石摔倒,没有一种障碍能使他改变心思。假象绝不能迷住战士的眼睛,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除非他死,人不能使他放弃工作。
这便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战士。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具有超人的能力。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做战士,只要他有决心。所以我用“做一个战士”的话来激励那些在彷徨、苦闷中的年轻朋友。
帕金森病,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危害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为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
迄今,原发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而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常常具有外伤、中毒、药物副作用等诱因。虽说病因尚不明确,但各国通过调查总结出一些发病人群的规律。一是用脑多。二是便秘者。三是情感障碍。
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最早系统地描述了这种疾病。为引起重视并纪念帕金森博士的贡献,把每年4月11日,即帕金森博士生日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
中国约300万以上的人患有帕金森病,占全球病患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帕金森病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约占病患总数10%。
帕金森病一旦发病,其症状将会伴随患者一生。“及时发现、系统治疗”对于对抗帕金森病尤为重要。如何发现蛛丝马迹?请对照常见初期症状留心观察:
①“震颤手”:通常会出现单侧手指搓丸样运动,其后会发展为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在静止时,出现不自主的有节律颤抖。
②“面具脸”:影响到面部肌肉时,患者变得表情呆板,就像戴了一张面具。
③“小字症”:早期的帕金森患者在系鞋带、扣纽扣等上肢精细动作上会变慢,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写字也逐渐变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
④“慌张步”:身体前倾,步伐小且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住,就像因为慌张而要跌倒一样踉踉跄跄;行进中,患者胳膊的协同摆动减少甚至消失;转身时会连续用数个小碎步才能达到。
⑤此外,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刷牙比以前慢;常做噩梦,梦中拳打脚踢;闻不出味道;静坐时手抖;语言减少,声音低沉单调;便秘、口水过多、吞咽困难;以及焦虑、抑郁,出现幻觉等症状。文/新华网、生命时报
猜你喜欢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侯振海 编辑/王若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