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我不会告诉我的读者你应该有什么感受。我只会告诉你发生了什么,然后由你自己自由地去感受和解读。比如,我不会告诉你一只独角兽的死亡有多悲伤,但我会杀了那只独角兽,顺便把你的心打碎。”英国作家尼尔·盖曼说。
主笔 | 陈赛
最近,我8岁的儿子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校园霸凌。他并不是这场霸凌的受害者,但他的好朋友Y是。霸凌者G长得人高马大,又学跆拳道,平常就爱打打闹闹,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小霸王。最近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G总找Y的茬儿。除了偶尔拳脚上的欺负之外,据说还给他定下各种规矩,比如说话声不许传到自己的耳朵里,不能告诉老师,不能跟某某人交朋友……
他很委屈:“如果我告诉老师,他就会打我,给我定规矩了……”那天晚上,我找出一本叫《假装没看见》的日本绘本读给他听。这个绘本的主角也是一个假装看不见的小孩,明明看到好朋友被欺负,却一直假装没看见,直到他自己变成被欺负的对象,直到霸凌者也变成被霸凌的对象……校园霸凌的邪恶之处在于,它的阴影会降临在每一个人身上,包括施害者、受害者、旁观者。就像书中那位关东煮大叔所说:“假装看不见,心里那盏点亮的灯,就会暗淡下去。”我一直相信,好的童书能为孩子开启一些很艰难的话题的思考与讨论。比如这本书,我读着,他听着。我不知道他听明白了多少,但我读的感受很复杂。霸凌这件事情的核心,与尊严有关,与耻辱有关,但同时也涉及许多其他复杂的情绪与感受,比如恐惧、愤怒、嫉妒、痛苦、同情、内疚、绝望……这些,他都感受到了吗?他明白这些复杂的情绪背后意味着什么吗?他会在书中主人公的挣扎里看到自己的挣扎吗?这些挣扎对于他理解自己的处境会有什么启发吗?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以下简称《情感学习》)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以历史学家为主)共同撰写,探讨一百多年来经典儿童文学如何引导孩子和青少年学会感受这个世界。
这本书有几个基本观点,第一,人的情绪和情感并非全然天生的,而更是语言、社会和文化建构的结果。比如,羞耻是一种基本情绪,人人都有羞耻感,但我们为什么而感到羞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在的社会与时代的习惯与道德规则;第二,对儿童而言,与成人相比,儿童是通过模仿、仿效与适应的方式学习情绪的,而童书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经验、表达与情绪的实践数据库。他们会将书中的故事当作游戏的“素材”来玩(不论是真的游戏或只是在脑中想象),会“试验”某个特定角色在他们的情绪上引起哪些反应或影响。当故事人物有所成长,读故事或听故事的儿童也会随之成长。在这本书的开篇里,作者引用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来解释孩子是如何将童书作为“实践”自身情感的场所的。巴斯蒂安·巴尔沙札·巴克斯一直是个焦虑、不快乐的胖男孩。母亲去世后,父亲终日哀伤,他自己则几乎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有一天,为了躲避平日霸凌他的同学们,他闯进一家二手书店,偷走了一本奇怪的书,并躲在学校一个荒废的阁楼里读了起来。书中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幻想王国的,这个王国正在毁灭的边缘,他们的女王生命垂危,只有一个人间的小孩为她起一个新的名字,她和幻想王国方能得救……读着读着,巴斯蒂安忽然发现书中居然写到了自己。然后,他被拉入了故事之中,成了书中的角色。在经历重重冒险与难关以后,就在差点迷失掉真正的自己时,他终于重返人间,并带回了勇气、友谊以及爱的能力。这是一次典型的英雄之旅,一个少年/少女,离开熟悉的家,踏上冒险的征程,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与险阻之后,归来时对家和对自我都有了一个新的、更好的理解。这样的故事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是他们的自我发现之旅,也是情感成长之旅。这是童书的典型叙事策略,但《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的结构,书内的幻想世界和书外的现实世界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并且它让每一个读者觉得,下一秒钟可能就轮到自己被拉入书中了。英国作家尼尔·盖曼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说,“我不会告诉我的读者你应该有什么感受。我只会告诉你发生了什么,然后由你自己自由地去感受和解读。比如,我不会告诉你一只独角兽的死亡有多悲伤,但我会杀了那只独角兽,顺便把你的心打碎。”但是,当孩子被拉入一个虚构世界后,他们的心灵是如何与书中角色的恐惧、羞耻或痛苦发生具体的关联的?当目睹一只独角兽的死亡时,他们是如何体验悲伤、愤怒、心碎,又如何重新找到希望和勇气?他们如何在模拟的情感中体验自身情感的变化,并由此理解现实世界的规则?关于这些问题,《情感学习》能给予我们答案吗?
《情感学习》的作者大都是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而不是儿童文学研究者。所以,他们关注的重点并不在故事文本本身,而是“情感学习”/“情绪社会化”这件事情在历史脉络中的变化与发展。他们截取了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因为这段时期恰恰是欧洲儿童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在英国和德国。
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16世纪以前,“童年”的概念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存在。随着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进程与近代教育、近代产业、近代信息传播技术等的发展,以及中产阶级的成长等,儿童与成人之间才逐渐有了具体而分明的分野。童年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被隔离出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童年期的孩子们在身体、心理和教育上都表现出有独特的需要,由此也出现了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服装、图书、游戏、教育课程,以及区别儿童犯罪与成人犯罪的法律等。最初的童书是以识字和教化的目的而存在的。但从19世纪中叶起,至少在欧洲,童书逐渐从宗教和道德教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逐渐加入了许多复杂且多元的叙事、情绪与道德冲突,还有挣扎奋斗的主角。并且,学习过程与过渡情感往往也被表达得非常详尽。作者认为,与通常以强势口述传统为特征的童话故事或寓言相反,儿童文学主要是较多散文式、较少象征性叙事组成,呈现与讨论具体、实用的情感知识。比如鲁滨孙、长袜子皮皮、蓬蓬头彼得和世界第一少年侦探团等故事中,都暗藏着或明摆着丰富的情绪知识。为了追溯所谓“儿童情绪资源库”的变化,《情感学习》选取了60多本经典童书(以欧洲和北美为主),分别讨论了12种情感:焦虑、信任、虔诚、同情、同理、爱、羞耻、痛苦、恐惧、勇敢、思乡、无聊。
为什么是这12种特定的情感?它们是否真的与童年有着特殊的关联,是否真的具有超越文化的共通性?作者们并没有给出解释,但在关于这些情感的分析中,我们确实看到过去一百多年来更广阔的社会、政治、文化、性别、教育观念的变迁。比如,孩子如何学会爱这件事情,早期童书经常将父母的缺席视为问题或缺陷,但晚近的童书则把父母远在天边(多半是暂时性的)描述为儿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探索与学习的大好机会。这是20世纪开始流行的概念,即青少年最适合在同侪关系里学习如何爱人。《彼得·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期版本的《彼得·潘》强调的是彼得对温迪身上的母爱之渴望,后来迪士尼动画则凸显了他们之间的浪漫之爱,连彼得身旁爱吃醋的小仙子小叮当也被描绘成金发碧眼的火辣女郎。孩子对于羞耻感的习得,也经历了相似的变化。作者认为,在19世纪大部分的童书里,羞辱是自上而下垂直执行的。孩子对羞耻感的体认大都来自父母、亲戚与教师。作为一种“塑造品格”的手段,羞辱被认为比训斥、警告、恐吓与体罚更有效,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弱点,抑制自己的骄傲和自满。但到了20世纪,羞耻愈来愈往水平发展,是由同侪所施加或在同侪之间体验到的,它成了一种代表接纳与排斥的权力工具。就这一点而言,《长袜子皮皮》是一个很有趣的特例。皮皮无父无母,但又力大无穷。她拥有权力和财富,却并不滥用。她可以自由地建立属于她自己的行为准则,当这些行为准则与常人认为恰当的准则发生抵触时,她并不以为意,顶多小小难过一下下。她并不认为规则的存在本身代表了它的合理性。规则可以被设定,但也可以被挑战,被质疑,被推翻。长袜子皮皮还代表着“儿童情绪资源库”在20世纪的另一种发展趋势;性别差异的弱化。19世纪的文学热衷于强调女孩子天生的谦逊和男孩子天生的勇气,而20世纪的作家们创造出了越来越多像长袜子皮皮这种有自信、爱冒险、偏离传统角色的女孩,这些女孩受邀去拥抱并扩展生命给她们的各种可能性,而不是被自己的身体所困扰和感到惭愧。《长袜子皮皮》(1969)电影剧照,长袜子皮皮是瑞典作家林格伦笔下的女主角,皮皮拥有权力,却从不滥用。
除此之外,本书作者们还总结了童书作为“情感资源库”的一些其他重要趋势,比如儿童文学中情绪的日益多元化,更多的情感得到允许而非禁止,比如孩子的恐惧逐渐有了正当性,成人的说教逐渐让位于儿童自主的探索,同侪团体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回到校园霸凌的问题。《假装没看见》的作者梅田俊作在一次采访中说,校园霸凌虽然发生在孩子之间,却是成年人的问题——因为复兴和拯救人类的心灵,本就是成年人的职责。但《情感学习》告诉我,过去150年来,儿童要为自己的情感与自我发展承担的责任其实是越来越大的,这也意味着童书作为“情感资源库”对于今天的孩子的意义也越来越大了——即使在他们最感到恐惧、羞耻、痛苦的瞬间,这些书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并非孤独。我曾经采访过一位丹麦绘本画家。她告诉我,每次她旅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她都会随身带着童年时代最心爱的绘本。带上它们,就像随身带上了她的整个家庭、整个童年。这些绘本让她想起与祖父母、父母在一起生活过的日子。“我们说过的所有的故事,所有的对话,都是我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基石,是这些书引领我进入真实的世界。”
排版:阿田 西西/审核:王海燕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