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带父母一起“北漂”,一个家庭的悲伤和倔强

驳静 三联生活周刊 2023-01-22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驳静

汪爹爹去世的消息,我是在朋友圈看到讣告才得知。非常震惊,转发给了几个同事,都觉得事先怎么没一点消息传出。晚上,又有同事截图大众点评上“汪婆婆卤味”里的一条评论,很震惊地问我,知道这个事吗,怎么会这样。陆续又有几个同事都来问我,汪爹爹发生了什么,汪伟和汪婆婆还好吗。甚至,跟大学同学聚会,在做电影制片人的同学突然想起来说,有个武汉馆子本来想去,朋友推荐的,刚打算去却看到讣告。写美食报道这些年,第一次碰到一家店像汪婆婆一家三口那样牵动人心。
是的,如果你有印象,2022年夏天我们做了一期《美食与情义》,其中就报道了这家店,汪婆婆、汪爹爹和汪儿子(汪伟)正是这样进入我们的视野。现在的店名很长,但老客人都叫它“汪婆婆卤味”,起初开在北新桥地铁口,非常红火,积累了一批老客人。2018年,换址到东大桥,之后疫情暴发,还曾因为是武汉馆子而颇受歧视。坚持撑过三年,到2022年年底,当大家都觉得终于熬到开放时,爹爹却遇到车祸,抢救了三天半,但实在撞得太严重。他离世的时候,离2022年结束只剩十几天。

汪爹爹、汪婆婆汪伟在店里的合影(摄影 | 黄宇

我第一次到他们店里,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汪爹爹。去之前想的是,一家三口经营的店,多半得分工明确,紧张团结,才能开得好。所以我问汪爹爹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汪爹爹说:“我的任务?抽烟喝酒。”我大笑,以此判断这个爹爹有点幽默。到中午,汪爹爹在他最喜欢的35号桌,摆一碟卤味,海带丝,豆腐干,配一杯酒,他爱喝湖北产的一种苦荞酒,摆弄得当,向我宣布,看,我的任务来了。
后来我想,他并不是开玩笑。这家店并不是那种井然有序生意至上的地方,虽然人手总是不够,汪爹爹说他负责喝酒抽烟,大半也是真的。从北新桥,到东大桥,汪爹爹始终没有完成从退休老师到饭馆老板的角色转换。

“汪婆婆卤味”店内的吧台与各式各样的酒瓶子 (图源 | 汪婆婆卤菜公众号)

店是家的延伸,客人到店里吃饭,在他眼里不过就是亲戚朋友来家里串门。所以店入口处就是家里玄关,谁家门口不堆点快递盒呢;吧台上还有好多空酒瓶子,那是老客人离开北京前来吃最后一顿,汪爹爹舍不得丢掉的纪念品,谁家里不摆点舍不得丢掉的无用物件呢;聊得高兴,他会干脆坐下来,混到客人堆里兴致昂然地聊天,试问谁家里来客人主人不跟宾客敞聊呢。对一些严谨洁净的客人来说,这些或许都是这家店的缺点。

汪婆婆的店,熟客在这里有一种自家客厅般的自在 (摄影 | 黄宇)

转过年,到了1月15号晚上,单位开年会,聚完餐,有人问我,汪伟怎么样。大家于是都说,不如再去他们店里看看吧。给汪伟打电话,他说,来吧,只有婆婆和我两个人。我们一进店里,却看到全是人,热热闹闹的,一男一女在忙前忙后,照应客人,一看穿着就知道是来临时来帮忙的。等稍空一些,二人坐到桌上,吃了起来。是老客人。
但店堂里没有汪伟的影子,应当是在厨房忙碌。婆婆看到我,没认出来,直到我们武汉同事跟她说方言,她才反应过来我们是“三联的”。就这样,我们也找个桌子坐下来。
环顾一圈,这里还是三四个月前的模样,墙上仍贴着上一个“时代”的健康码,吧台上摆的东西更多了,除了酒瓶,还有好多纸袋,一看就是客人朋友们送来的过年礼。入口处还是一样,拉拉杂杂全是纸盒子,只是没了汪爹爹。中间,汪伟出来跟我们聊天,硬要塞给我们一箱啤酒杯,上面印有店里logo,说这些是新的,店要关掉,他连酒柜都已经送了人。

图源 | 汪婆婆卤店公众号
汪伟站着跟我们聊天,系着他的招牌头巾,说话的时候头是扬起的,他说他一开始没敢看事故监控,隔了两天还是决定看,没让汪婆婆去。但之后为了安抚她,不得不复述一遍,“后悔了,不该复述地那么详细”。此刻又为我们复述一遍,我不知道在这些复述中,他是如何忍住痛哭的冲动。
坚韧的勇气或许源自汪婆婆。前几天歇着的时候,婆婆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夜里拿着爹爹的照片说话,世界杯决赛那晚,从不看球的婆婆愣是看完了点球大战,汪伟就想,那营业吧,让婆婆能白天忙一下子,“生活不要一下停滞”

汪伟在后厨为顾客做菜(摄影 | 黄宇)

儿子心疼妈妈,妈妈更心疼儿子。汪婆婆总说,我们家孩子最辛苦,(这几天)他头发都掉了很多。汪婆婆还说,小时候对孩子太过严格,这才导致孩子要跑到北京来,她总是将一切归责于自己。母子二人互相心疼,那么东大桥关掉后,到明年,汪伟仍然决定要再找店面接着开,是倔强的,汪婆婆同样倔强,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家孩子要做,我百分百支持”。
店租原本是到年后三月,但汪伟决定,就开完年前这几天吧,有很多事要料理,关店的消息再加上汪爹爹去世的消息,很多客人都赶过来探望汪婆婆,也想再吃最后一顿。我们“三联的”几个同事也连着去了三天,都是晚餐时间,发现客人一天比一天多。
关店前几天,店里客人一天比一天多
第三天,同事一行去了六人,到的时候7点,已经坐满,汪伟给他们腾出了门口两张桌子,23号桌,汪爹爹专桌,以及35号桌,这是汪婆婆专用,拼起来,勉强坐下了六个人。他们一坐下,又有人来,是对年轻情侣,都是武汉人,听说店要关门,特意过来,汪婆婆劝他们不如还是别等了,但还是坚持站着等了一个多小时。后面又有几波客人来,等饿了就到旁边面包店垫一口。还来了一位孕妇,也希望等,汪婆婆从吧台收拾出一块地方让她坐了。等位的地方也没个座儿,大家就站着,汪婆婆不时过去跟他们聊会儿天,每个人都会问,那以后还开吗,开在哪。他们希望以后还能吃到汪婆婆做的卤味。
汪婆婆说,就是这些老客人的情份在给她支撑,有这样一拨人在背后力挺他们母子,说什么都要坚持干。

婆婆正在为顾客们上菜(摄影 | 黄宇

汪爹爹抢救期间,有个年轻姑娘,带着吃的喝的去医院看汪婆婆和汪伟,兔年是汪婆婆本命年,于是买了红袜子。这位姑娘告诉汪婆婆说,大家家里都只有一个孩子,要互相帮助。一旦有病有灾,独生子女总是备感艰辛,女孩儿的妈妈得了癌症,如果回去照顾,北京的工作就保不住。在医院里,她很受触动,想明白了,比起工作,还是回家乡照顾妈妈更要紧。这就是独生子女这一代人的困境,开店这些年,汪伟将自己与父母深深捆绑,他是独自一人,尽力想让父母觉得他这个儿子靠得住。
大约也正是如此 ,他才会在做一些一般人不会做的事,比如,婆婆非常在意差评,汪伟就去“大众点评”的评论里回复每一条表达不满的评价。这是我1月15号晚上才察觉的事,从私心说,原本,我还为夏天的报道为“汪婆婆卤味”带去一些流量感到高兴,哪知道还带去了很多差评。
我心里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于是当天晚上,一条条仔细地看完所有的评论,越看越意外。意外的不是差评和差评的方向(多数都是嫌上菜慢,服务不周到),而是汪伟的回复。你知道,不是诸如“很抱歉给您造成困扰”这一类没有感情的机器语言,这个汪伟,每回复一次,都像是剖开胸膛,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裸露出来。这样的方式,有的客人接受,也有很多人接受不了。当然能理解这部分客人,他们习惯现代社会里分工明确的边界感,只是寻常消费,又怀有期待,当等待时长超出平均值,又得不到标准化的礼貌客气,难免有落差,而有落差,情绪表达起来就格外激烈一些。
而汪伟,又想让所有人满意,想跟所有人掏心掏肺。

大众点评上,顾客的评价和汪伟的回复
但另一方面,汪婆婆卤味这家店,属实不同一般。头一次来的同事家属对这里的氛围感到十分震惊,找椅子,拿碗筷,从冰箱里拿酒,客人们都是自助。开店时间一长,老客人来店里不像来消费,倒像来串个亲戚。特别是这些天,汪爹爹出事,又临近春节,来店里串门、探望汪婆婆的客人非常多。这样的情感,是没办法复制的,因为大家来这里除了吃武汉味道,还是为了汪婆婆和这里的人情味。我记得之前婆婆也跟我感慨过,她说,你以为他们是来吃饭的,他们是来看我的。
总说某家店有“家的味道”,这个“味道”恐怕除了菜色,主要还是这样的氛围吧。而且,我在上次那篇报道里写到的关于味道的词语,没有半点夸张,毛豆和卤味,极对我胃口。事隔几个月去再吃到卤味,我甚至觉得味道更好了,我猜测汪婆婆后来又改进过配方。
汪婆婆店里的武汉毛豆(摄影 | 黄宇)
这些年做美食报道,我们去过太多的店,像汪伟一家这样开店七八年仍然如此倔强的店主,在这个时代是稀缺品。或许其他聪明人早就选择与时代合流,拥抱商业规则,也早就学会用机器人般的语言回复那些差评。但显然,汪伟学不会这些,汪婆婆当了半辈子幼儿园园长,汪爹爹这几年一直用退休金补贴餐馆,他们是不愿意妥协的,这些“学不会”与“不妥协”的细节,客人未必清楚,然而,但凡经常来的,一定是因为感受到一家三口的特别之处。
汪婆婆站在店里吧台前
2022年,我们第一次把美食刊的目光对准这些充满人情味的小饭馆,立刻就察觉到,要把这样的报道写好,只能用心感受。真性情与真生活,才会让我们共情,而一篇文章能打动人心,固然与采访技巧和写作功力有关,但本质上还得依赖采访对象们自己,真挚与真心,投注在餐馆里的心血与力气,假装不了,也藏不住。也是像做菜一样,食材不好,烹饪技巧是无能为力的,我们所做的,只是把采访与感受呈现出来。
汪爹爹生前照片(图源 | 汪婆婆卤店公众号)
15日那天晚上,我们去吃饭时,汪伟说起,过段时间要送汪爹爹回家,又指着店里墙边置物台上的一个铁丝缠的手工制品,说是汪爹爹做的。汪爹爹在武汉时,常做铁艺小自行车当小玩意儿卖给游客。如果不出事的话,这件作品大概已经做完了,汪伟说,他也不知道爹爹想把它做成什么样子,以后也不会知道了。






排版:周蕾 / 审核:小风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