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单身社会里,一个人好好活下去的理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贝书单 Author 中微子和小二

文|中微子和小二

有一天在牛津的公交车上,听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和她的亲友聊天:孙子要结婚了,婚礼在新加坡举行,他在那里上学,认识了一个女孩,是新加坡和英国混血。二人情投闪意合,毕业就结婚,虽然才22岁。一位中年妇女谨慎地表态:“22岁就结婚,在这个时代真是不多见啊。”老太太发表感慨:“在我们那个时候,22岁还没结婚的女孩,叫‘被留在货架上’了。现在22岁结婚可是非常早。”

《续倒数第二次恋爱》剧照

在这个时代,即使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接受了二十出头就结婚有点早。二十出头的人应该在忙别的事情:读书,学技能,周游世界。年轻人谈恋爱是少不了的,但就此确定关系,谈婚论嫁的很少。
二十岁时遇上的爱情,无论多么热烈,坚信这就是一生所爱,亲友也会有所保留,鼓励年轻人先学习工作周游世界,不要把结婚摆在第一位。大部分人都没有跟二十岁出头时的爱人结婚。事实上,到了很大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春节期间的一个主要热议话题是催婚和反催婚,催婚的理由只有一个——人该结婚;反催婚的理由有很多:没有足够建立家庭的钱,没有情投意合的人,没有结婚的意愿。从长远来看,晚婚和不婚的人数在逐步上升,终将压倒没事催婚的老一辈。全世界的单身者,应该联合起来。

《最完美的离婚》剧照

《超单身社会》中提到,2015年,日本男性的终生未婚率达到24.3%,女性则为14.9%。据推算,到2035年,男性终生未婚率将达到30%,女性则为20%。政府和社会都认为,这是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它和过去不同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男女的终身未婚率都没超过5%。三十年单身者比例高速增长,这样的变化无论是指向哪个方向,都会造成主流的不安。
然而九十年代的高结婚率才是反常的,江户时代的日本人,结婚率不高,离婚和再婚比例都很高。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日本实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人们的工作有保障,人生道路相对单一,而且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作为支持。在这样的社会,何时结婚何时生育都是顺理成章的事,造成了超高的结婚率。进入职场的女性结婚后就转为主妇,职场成了一种另一种相亲场所。那时很多恋爱日剧以职场为背景,完结于主角结婚。《东京爱情故事》中的永尾完治如果和赤名莉香结了婚,莉香可能也会变成一个热情的主妇,到了令和年代,热情地为孩子操心婚事。
《东京爱情故事》剧照
书中说,调查显示人们认为结婚的好处在于能够拥有孩子和家庭,以及“能为自己的心找一个栖息地”,然而这样认为的人在逐年减少。而单身的好处是更加自由,持这种观点的女性比男性还要多。单身的另一个好外是经济上更加宽裕。女性除了做主妇别无职业选择的年代,她们为了钱而结婚;男性一旦结了婚,就要放弃自己的经济自主权。日本多年经济低迷,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改善女性的工作环境,鼓励女性投身职场。
《超单身社会》的作者认为,这些政策不能解决日本的高未婚率和少子化,反而可能让日本女性更加不想结婚,因为她们可以不必通过结婚获得经济来源。统计数据表明,工作越出色的女性,越容易终身未婚。日本社会的传统观念是女性要嫁给比她们收入高的男人,所以工作出色收入高的女性,她们可以选择的男性也较少。虽然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在为高收入的妻子做“家庭主夫”,但从保险业的数据来看,这样的男性仍然很少。与之相对,日本社会的男性单身比例升高是因为没有了终身雇佣制的支持,收入变得不稳定,缺少相亲和结婚的资本。因此,女性的工作成功和男性的工作失败,是让更多人选择单身的经济基础。
单身者过年被家里催婚,在职场被上司和同事催婚。日本公司和政界对未婚者有偏见,把他们视为异类,认为他们缺乏经验,无法理解责任,不擅长合作,不仅对女性,对男性也构成了巨大压力和搔扰。
因为结婚是主流,所以结了婚的人毫无压力地给适龄而单身者制造压力。好在随着单身者人数的增加,他们的斗争和反抗也在重塑职场和社会的力量对比。直截了当的单身搔扰如今不被允许,然而无形的压力还无处不在。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不婚或不生小孩,单身的生活方式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主流社会的一部分。单身者的联合斗争,最终是为了与大家庭、小家庭、重组家庭等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单元共同构成一个更为成熟理性,对所有人生可能性都友好的社会。

《家族的形式》剧照







 排版:周蕾/ 审核:同同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