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9.7的《摩登家庭》:如果我也有这样“相爱相杀”的亲戚

王有有有有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2-20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王有有
去年春节,我写了一篇稿子讲我表姐与她无法获得的母爱。今年春节,表姐一家人来走亲戚这一天,我又见到了熟悉的吐槽,熟悉的不满,一年过去,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不过我跟表姐今年的新话题是《摩登家庭》,因为我年前给她推荐这部剧。她是第一次看,我也因此开始重温,不管表姐与她妈妈有没有新进展,最起码我跟表姐有了新话题。这个春节假期,在互联网上讨论“年轻人断亲”的氛围里,围观一个“理想家庭”的日常,还是有很多感慨。

这个“摩登家庭”由三个小家庭组成。

先出场的是克莱尔(Claire)一家五口。显然克莱尔的丈夫菲尔(Phil)脑子缺根筋,他会打开冰箱后将门大开,害得克莱尔一转身就把手里的东西碰掉在地。弄丢儿子的自行车后,又跑去买了一模一样的一辆随后发觉车没丢……诸如此类,二人的大女儿海莉和小儿子卢克似乎在智商方面都随了老爸,都有点傻兮兮的。作为对冲,二女儿是个学霸。

随后就是克莱尔她爸、杰伊·普里切特(Jay Pritchett)一家三口。他年近六十,半年前刚跟比自己小将近三十岁的格洛丽亚(Gloria)结婚,一个性格与身材双重火爆的哥伦比亚女人。女人还带来一个拖油瓶儿子曼尼(Manny)。

最后出场的是杰伊的儿子也就是克莱尔的弟弟米切尔(Mitchell),他与同性伴侣卡姆(Cam)刚从越南收养了一个女婴,起名叫莉莉。

这些人加起来一共是整整11个,第一集没几分钟,这些人的人物形象就立了足。因为第一集足够好笑,即便是片名与设定听上去都平平无奇的情景喜剧,也能立刻获得好感。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它刚播完两季,追平后,从此开始“看着卡克、莉莉、曼尼长大”,仿佛他们是什么“美国亲戚”。它一共演了11季,5季之后,剧的水平开始下降,没有那么精彩,也没有那么好笑了,但谁又能不对“亲戚”近况保持关注呢。特别是像莉莉,毕竟是眼看着她从襁褓里长成大姑娘的,变成毒舌小萝莉,又变成嘴上完全不饶人的少女,很难割舍这样的感情。
事隔几年重温此剧,我在想,现代社会中,年轻人究竟应该以什么心态面对家庭,是对亲情看得通透用走形式的心态过年,还是每逢团聚总得忍不住执着地寻求某种和解?是善待自己重要,还是一辈子都在向家长证明自己更重要?

《摩登家庭》里最显著的现代性,可能首先要属于米切尔和卡姆以及收养的越南小孩这一家三口。杰伊作为一个“老古董”,似乎很难真正从心里接纳儿子是同性恋,或者即便接纳这一点,很可能也不太能接受儿子的伴侣是个在密苏里农场长大的胖子。除此之外还要接受一个领养的孙女儿,这一家三口简直就像是故意来挑战一个老白人男性包容度的。

不过杰伊自己确实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他娶了一个小自己三十岁的大美女,还是个极具异域风情的大美妞,还带来一个拖油瓶,子女不也得去接纳这个年轻的后妈和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小弟弟。

相比之下,克莱尔一家五口反而就是平平无奇的郊区中产阶级家庭设置。从编剧和观众角度,假如没有米切尔和卡姆,假如没有格洛利亚和曼尼,这个家庭情景喜剧就太平庸了,像是一个红里泛黄的苹果一样无聊。

一个家庭的现代性,大概率得有“包容”这个特性。但这又远远不够。

有一集是杰伊的前妻,也就是克莱尔和米切尔的妈妈回来,说要为当时大闹婚礼跟格洛利亚道歉,结果道歉过程中她又跟格洛利亚扭打了起来。海莉男朋友,作为一个外人围观后发表感言,说他第一眼看到海莉就喜欢她,除了她当然漂亮可爱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她身上有股了不得的自信,这是只有生活在充满爱和包容的大家庭里的孩子独有那种自信。一个大家庭,接纳年轻异国美女后妈,基佬(gay duds),和疯婆子,一个真正互相爱对方的家庭。我想起表姐去年曾感慨说,小时候缺爱,长大就会缺乏自信。所以她最注重培养她女儿的,就是自信。

当然,《摩登家庭》好笑也好笑在此处,煽情绝对不会过份,迪伦上完价值,大家都很喜欢他,请他弹唱一首。于是乎,当着女朋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舅舅弟弟妹妹们,乐队主唱迪伦献上一曲,专门为海莉写得歌,唱词里全是对女朋友想入非非、少儿不宜的内容。大家听傻了。更绝的是,当晚回家后,每对夫妻一边刷牙洗脸一边都在哼唱小傻子迪伦这首歌。

每个人个性迥异,几乎涵盖所有类型。蠢萌小正太?有,克莱尔家里的儿子。嘴欠小萝莉?有,莉莉。女学霸?有,克莱尔家的二姐。小书呆子?也有,曼尼。而成年人的世界里,格洛丽亚是性格与身材双重火爆的拉丁美女,讲英语有挺重的口音,与杰伊组成老夫少妻配。克莱尔则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强迫症的笑话安在她身上特别合适。米切尔和卡姆这一对则是典型又特别的一对gay couple,他俩都敏感且敏锐,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所有人物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曼尼。

早期的曼尼实在太可爱了。10又四分之三岁,但是已经前后多次陷入伟大的爱情。最开始是个16岁的小姐姐,他还纠正他妈妈说对方不是“girl”,而是“woman”。迷上过海莉,也就是他的“外甥女”。网恋奔现,结果来的是个四十岁的女人。屡战屡败,但是永远制定下一个目标继续再战。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获得女孩青睐是在14岁生日那天,小曼尼得到初吻一个,当然,这个初吻也是喜剧性十足,因为他本来是带女朋友回家以为家里没人,结果一群人却等在黑暗中要给他生日惊喜。

小曼尼长了一颗老成的灵魂。杰伊说他“生来十六岁”,他自己说“忘记了童年”,但我要有这样一个小外甥真的会非常爱他,这孩子温柔,体贴,善良,而且还很有原则。尽管他一天啜饮五杯espresso,涂抹不合时宜的须后水,但他也会眼神清澈理所当然地宣称,“放弃做自己,哪怕一秒钟也不行”。

米切尔有一天跟曼尼说,一直以来,人们都很害怕标新立异,然后很突然地,人们一夜之间又希望自己与众不同了,那个时刻就是我们赢的时候。曼尼说,我就是将希望寄托于此。

曼尼这个角色,表面上是编剧利用年龄与心智差异为素材制造笑料,实际却也是在讲,每个孩子,每个人都有格格不入的一面。是为这种非主流的东西感到自卑,打磨自己融入主流,还是坚持做自己,直到那些棱角变得受欢迎的东西?
这也是《摩登家庭》作为一部情景喜剧成功的另一个原因。这部剧没有现在流行的美剧那种“酷酷的”元素,没有惊为天人的设定,不是叫人耳目一新的题材,与政治无关,甚至,假如不是剧中出现的电子产品,年代边界都可以放得很宽。它选择将普通人物塑造地非常深入,挖掘常见人物关系中因为长期沉默而被忽略的部分,重点关照内生关系。我发现在《摩登家庭》里,由外部世界引发的剧情占比实际上是非常少的,戏剧冲突与关系矛盾几乎都来自家庭成员之间,但这并没有影响它多次拿奖,没有阻碍它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当然,只在家庭内部寻找剧情动力,也意味着创作难度。孩子们成长的烦恼,家长们教育子女的难题,父子/母女关系,准确拆解人物关系里的这些问题,在观众非常熟悉的一片土壤里,仍然挖掘出新鲜笑料与打动人心的细节,无疑是件难事。对创作者来说,并不比恐怖袭击或宗教哲学议题等更宏大的议题容易,就像我们在外面挑战成功过多少难度极大的工作,回到家里,仍然觉得有些家事无比棘手一样。

没有人的家庭是完美的,也不存在什么天然的理想大家庭。大家都是为家人补足缺点,希望家人包容自己的缺点,多付出一点爱,以真心换真心。就算有时十分真心只能换到三分,也是生活里的光亮与希望。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审核:杨逸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豆瓣9.7的《摩登家庭》:如果我也有这样“相爱相杀”的亲戚

王有有有有 三联生活周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