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究竟有没有讨人喜欢的“小三”形象?

王有有有有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3-06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王有有

前两天在社交媒体刷到一张图,源自国产剧《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说让猜测一下人物关系,图中一个是身材纤细的年轻姑娘,一个是年纪稍长穿着职业装的女性,沿着这张图,中文互联网又发明了“老三”这样一个极具冒犯性的词。除此之外,他们还把男主角妈妈那句评价加粗加黑提炼出来供网友狂欢。国产剧又在用第三者形象营销了。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剧照
想来想去,发现要在国产剧(电影)里找到一个没挨过骂的第三者形象还挺难的。“小三”这个词当年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就携带了恶劣基因,自带蔑视、厌恶和憎恨的情绪,所以听上去十分刺耳。当年在《三十而已》里扮演林有有角色的演员张月,在网上老老实实挨了几个月骂,上回一个演员因为角色遭受这么可怕的待遇可能还是容嬷嬷。

《三十而已》剧照

我对林有有的人物形象印象深刻是因为,还曾有人来问过我,王有有哎你起什么名字不好起这么个不学好的名字。他们将这种匪夷所思的联想能力作用于演员,骂到一定程度,还会有一种声音说,大家骂你,说明你演得到位,这是对你演技的肯定。难怪只有没什么名气想大胆一博的演员才敢接这样的第三者角色。
想让一个第三者角色受观众喜欢,可能比一个杀人犯让观众喜欢还要难。像《狂飙》这样的热播剧,反派角色各有各的坏,同时在观众眼里那可就是各有各的好,每位演员都收获了一票亲亲粉丝。可换成出色扮演了第三者形象的女演员,就得接受挨骂的下场。我以前采访过一位上海籍女演员,问她最不可能接的角色是什么,她倒是说得挺委婉,说“情感关系复杂的都市女性我可能会慎重考虑”。

《我的前半生》剧照
在舆论场里讨生活,演员是得保护好自己。好莱坞演员接戏的时候,也会考虑这个角色是否挑战主流价值观。2016年于佩尔演过一部后来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角色,电影叫作《她》(Elle)。于佩尔扮演的女主角是游戏公司创始人,结过婚,有个长不大的儿子,正打算甩掉睡了一段时间的情人,这情人不是别人,正是她闺蜜的丈夫。有一天她在家里被蒙面黑衣人强暴,她不仅没报警,还在发现黑衣人真实身份后继续与他来往、发生关系,真是艺高人胆大,这么危险的游戏也敢玩。这个角色描述到此处已经足够让人惊慌了,但她的惊世骇俗还远不止此。

故事结束前,女主角讨厌的父亲与母亲相继去世,摆脱了关系复杂的双亲之后,她也成功地甩掉了闺蜜的丈夫,伸手帮了一把懦弱前夫的事业,搞定了公司里挑战她的年轻男下属,最最厉害的是她一箭双雕,鼓励了啃老且“妈宝”的懦弱儿子的同时,还在法律框架内杀死了那个强奸犯。

《她》剧照
这个角色可以说是触犯了所有主流价值观,孝顺父母?不,我那个有演员梦、还总为年轻男人买单的老母亲去世了我简直松一口气。谈男朋友?不,我偏要挑战一下我闺蜜的丈夫。育儿?不,我那个儿子能在快餐店打工不被开除我就烧高香了。电影项目组找到于佩尔之前,已经找过五六个妮可·基德曼这个级别的好莱坞一线大明星,但都说“不,我演不了这个”。大概也就欧洲女演员敢接这样的角色。

现在想想,《她》的众多特质当中,“第三者”简直是那个最不值得一提的元素,我也是前一阵重温此片的时候,意识到了这一点。印象中,当年讨论这个片子的时候,也很少有人讨论这一点,不是说它被忽略了,而是在那个故事框架下,女主角识别出强暴自己的是邻居那个有妇之夫,居然还去引诱他,这个情节设置过于华丽,就像夜空里最亮的星,让周围的小星星都失去神采。或许可以这样延展,当作品足够优秀,人物塑造足够有说服力,人物身上的道德瑕疵就会内化为其复杂性的一部分,并且被观众共情,被无限放大的人人喊打的“小三”,大概率是创作者单纯把她/他当作工具人和性符号。

《她》剧照
假如用“小三”视角试着重看经典电影会发生什么?《廊桥遗梦》,会变成“大刊著名摄影师插足小镇夫妻,企图带其私奔被女方拒绝”;《英国病人》则是,“考古学家到北非出差勾搭同事的老婆,同事发现奸情后一怒之下开飞机撞地结果害死了自己”;《迷失东京》就更离谱了,“美国过气男明星到日本走穴迷上风流美国小妞,背德二人组双双背着配偶在东京夜夜笙歌”。
论如何用一句话毁掉一部电影?这就是一句话毁掉一部电影。当然这也不是我发明的,近几年,这些经典电影的新一批观众,会用那种鄙夷的语气评价它们,句式是“这不就是____”。那么我要问一个基础问题,为什么上面这几部电影里的主角,并没有因为破坏别人的婚姻而遭到观众的厌恶?

《迷失东京》剧照

理论上,当一个人插足别人的婚姻有诸多前提与情非得已,是可以被观众原谅的。假如有一个“情有可原的第三者公式”,那么最完美的版本应当满足如下条件:不知情+被动+得知真相后快刀斩乱麻+受害者表示原谅。是的,小三被原谅的前提条件就是这么多,受害者多少都有点表示,这与现实也是吻合的,比如公众人物出轨引起负面舆论后,总要推妻子出来表达原谅。

现在让我们按照公式来捊一下《英国病人》。打从见到凯瑟琳第一面起,艾马殊就明确知道她是别人的妻子,所以不存在“不知情”的借口。其次,他主动勾引凯瑟琳,第一次单独聊天是跟踪她到集市,还像个中二少年,在日记里给K写情书期待被对方发现。第三,凯瑟琳并不处在需要被拯救的婚姻里,恰恰相反,她与丈夫很相爱。第四,凯瑟琳反复跟他提分手,可他就是不依。第五,如果不是他,凯瑟琳和他丈夫都不会死,甚至,如果不是他把沙漠地图给德国人,战争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英国病人》剧照
这么看来,艾马殊可以说是一个“祸国祸民”的红颜祸水。然而人们还是不由自主地被他打动,心情随着他们恋爱的进展起伏,最后他将所有的吗啡归拢到一起,请护士助他一死,会感到巨大的遗憾。是的,电影一开场,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因为烧伤,他奄奄一息,但真正要他命的,是没能救活凯瑟琳,失去爱人,他的心其实也早就死了。这可能是电影史上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第三者之死。

《廊桥遗梦》也一样,伊斯特伍德扮演的摄影师明知道眼前这位是别人的妻子,是孩子的母亲,却还是在度过充满起承转合的四天之后邀请她跟他走,他说,“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要摄影。摄影之于我的意义,是使我越来越走向你。这么明确的爱,一辈子只有一次”。可弗朗西斯卡拒绝了,“他(她丈夫)一辈子没做过坏事,他不该遭受这种背叛”。她拒绝的时候,我们的心都快碎了。

《廊桥遗梦》剧照

最后那个雨天,两辆车一前一后,在大雨中等红灯,从雨的间隙里,她看到他将她送的项链挂在后视镜上,她就已经后悔了。手放在车门把手,慢慢拧下一半,观众心里都在说,开车门啊,跳下车去跟他走啊。那是漫长的60秒,比后来他们互相思念的十几年都要漫长。每次看到这一幕,我都会猜想,摄影师是不是知道后面跟着的车里坐着的是弗朗西斯卡和她丈夫,他用无声的语言最后再努力一次,可她还是用强大的自制力忍住了。

这两部90年代银幕经典,第三者都是男人,这可能是角色不招人讨厌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创作者还是下了很多功夫来保证人物背德的同时仍然可爱。比如摄影师从此没再对任何女人提起过兴趣,来表明他的忠诚。比如英国病人一出场就就面目全非,仿佛在说,要说破坏别人的婚姻要受到惩罚,那么垂死之态几乎就是免责申明。

第三者常见的辩词是,“我们是相爱的”,这可以迅速反驳,“爱情了不起啊”。爱情的确没什么了不起,在这个爱情降级的时代里,这是理智清醒的现代都市男女的基本政治正确,但这又同时反证了爱情的了不起,毕竟它正在变得越来越稀有。
《英国病人》豆瓣页面热评里有一条,“我第一次觉得爱情可以盖过道德,但我说不出理由。”所以放到影视剧中,什么样的第三者的爱情是可以被允许、被羡慕,甚至得到所有观众的心呢,答案或许就是,它得是个悲剧。写到最后我还是想说,咱们什么时候敢塑造一个不被讨厌的第三者,同时还能获得观众的共情?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审核:杨逸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究竟有没有讨人喜欢的“小三”形象?

王有有有有 三联生活周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