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第8次检查才显阳性!最严重的妈妈却一直显阴性 | 武汉日记
这个冬天,我们遇上了一个从未见过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防疫是当下全国人民的重点。在封城之后,在重点疫情区的武汉人民过得怎样?
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将陆续推出“武汉日记”,通过武汉当地人的讲述看看他们过得怎样。
口述者:一北(武汉一公司设计师)
我们一家四口人,三口中招,弟弟幸免于难。
爸爸核酸查到第八次才显示阳性,奇怪的是,情况最严重的妈妈却一直是阴性。
父母和我,经历了求医、隔离、入院、再隔离,40多天里,我感觉像一辈子这么长。
幸运的是,我们都活了下来。不幸的是,我的那些“舱友”,他们的家人有的就没能抗过来,而且不止一个。
昨天(10日)14个方舱医院全部休舱了,包括我曾住了16天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那个被我收藏的快烂掉的住院手环,注定成了这场灾难中的一粒尘埃。
方舱时刻:
我跟1000人同住大“宿舍”
3月3日是我从方舱出院去康复隔离点的日子。接我的是一辆出租车,快一个月了,第一次呼吸到外面的空气,感觉真好。但在路上看到最多的还是救护车。
出租车司机身穿防护服,接送患者。
来到了康复隔离点,终于可以洗澡了,拖地、擦桌子、收拾行李,并在第一时间把我的零食角布置好。
康复隔离点的护士每天发两袋中药,居然是甜的,我不用再大量吃药了。在这里呆满14天,我就能回家了。前提是,我的核酸检测全是阴性。
回想2月16日,从开发区转院来这里时,人生第一次坐上了120。到了才发现是武汉体育中心,1月份我才在这里看过演出,结果没多久就住进来了,感觉特别魔幻。
住进来后,最担心的就是相互传染。1000多人在一个大“宿舍”,同吃同住,想想都可怕。
方舱分6个区,住了千余患者。
睡在我右边的老奶奶,说话有外地口音,和我同时进来。她填的身份证号少了一位数,护士过来核实,老奶奶记不住也没带身份证。刚好她的老人机响了,是女儿打来的,问老奶奶在哪里,她答不上来。于是把手机给了护士,护士趁机询问了老奶奶完整的身份证号。
老奶奶不记得自已的身份证号。
第二天,我在医院规定的范围晒太阳,老奶奶也在。看到她背后贴了一张纸条,写着她的名字和少了一位数的身份证号。
跟我同处B区的一位77岁老爷爷,他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不记得家人和自已是谁。他是被社区发现送进来的。
后来才知道,老人的儿子是重症患者,在火神山医院治疗。而老伴也被送到了附近的另一个方舱医院。
为了调节大“宿舍”里的气氛,医院会举行一些娱乐活动,比如唱唱歌、跳跳健康舞,大家都踊跃参与,玩得很嗨。
医护人员带领大家锻炼。
大“宿舍”分为6个区,刚开始吃饭的时候有些混乱,后来舱友自发组成“分餐小分队”,一床一床进行分发,秩序就好多了。
慢慢有人出院,有空床位出现了。这时,志愿者会将所有物品消毒,然后销毁处理。
志愿者在消毒。
方舱里有两个特殊时刻,一个是泡脚,另一个是洗头。这里没地方洗澡,泡脚除了养生还能让人心情变好。比如一位老大爷总爱在白天泡脚,一边泡一边看相声一边笑。
泡脚、晒太阳,聊聊天。
而另外三位阿婆是洗头互助小组的。叫“小甜甜”的阿婆洗头时会说:“好爽,感觉身体喝了汤一样。”一旁帮忙的两位阿婆就笑成一团。
我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是“90”后。除了户外运动,摄影也是一个爱好。没有相机,我就用手机拍下“舱友”的日常。
我拍了很多很多照片,没有考虑到构图、光线,就是随手记录。回家后我会放进硬盘里,保存起来。
同时,我写下方舱日记,用文字真实记录了这段刻骨铭心的日子。
中招:
最先开始的是我妈
这次,我们家三人都感染了,最先开始的是我妈。1月27日晚上,她开始发烧,37.8 °c。
封城后,我们家附近的店铺都关了,包括药店。所以只能给妈妈做了物理降温。
当时以为她是普通感冒发烧,就没往新冠肺炎上面去想。因为网上描述的患者症状是:持续性发烧,而且是高烧。
深夜12点左右,我妈体温恢复正常,全家都松了一口气,然后都去睡了。
家中的饭桌上堆着各种药。
1月28日晚上,我妈又开始发烧。慌乱中,我发微信求助好友猪七七,问她家里有没有药。她回复“有”,还让我去拿。我跟弟弟马上骑了电动车去她家。
七七不仅给了治疗感冒发烧的药,还给了奥司他韦、莲花清瘟。
七七也是托人从医院开的,家中备药不多,她让我明天再来拿。
我和弟弟连续两晚去她家拿药,夜里很冷,来回差不多15公里左右。
但就是这样,我妈仍然吃的是一般感冒药。因为,我们一直都认为她感冒了。
直到1月30日晚上,她烧到38°c,前几天一直没超过这个数字。我才彻底慌了,就给她吃了一颗退烧药,那是她第一次吃退烧药。
两个小时,恢复正常了。我妈说“感觉自己像睡在水里面”,当时她的睡衣被汗浸透,连床单也湿了。我就给她换衣服换床单。
那些天,我们全家人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我妈几乎都是晚上发烧,感觉就像中了魔咒一样。
我有个朋友与我家情况相同,她妈也是白天不烧晚上烧。我们两个反复对照着网上的说法。后来她妈也确诊了。
这时,给我药的好友七七说,“你最好还是带你妈去医院检查一下”。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我妈的症状跟网上描述的有出入,再加上觉得现在的医院充满了病毒,是一个很恐怖的地方。
最后,我给自己划了底线:如果妈妈31日晚上再发烧,那我一定带她去医院。这晚,妈妈的体温冲破了我的"底线"。
凌晨1点多,我爸开车,我扶上我妈,去了东西湖人民医院。那时也不管禁不禁行了,觉得救人要紧。
我爸是一个心很细的人,平时话不多。我上小学的时候,他就拿到了驾照,开车特别稳。在去医院的路上,爸爸跟着导航走,竟多次走错路,我妈和我也都晕车了。
当时我就发脾气,冲他说:“你能不能心理承受能力好一点?心态放好一点?不要那么急?”
但直觉告诉我,我爸的身体也出状况了。
差不多40分钟,才到医院。很多救护车从身边开过去,发热门诊的门口也停着很多救护车,第一次看见穿防护服的人,电视里的画面变成了现实。凌晨2点,医院里的那种场景,很难用语言形容。
挂号、抽血、拍CT,全程我都没和妈妈说话。当时她想坐下来休息,我都不让,我说“这些都是病毒”。门诊大厅里坐了一些确诊的人,都在打吊针。
我觉得自已有点神经质,妈妈发烧多天,身体是很虚弱的。
CT结果出来了,医生说很有可能就是了。我妈问可能性有多大?医生说“很大”。
医生开了三天的药,我问那个针可不可以带回去、在家附近的医院打?医生说,如果这样药就不能开了。
我们只好拿着检查报告,打算去家附近的医院就诊,这样也方便一些。当时武汉的医院只要有发热门诊,基本可以看这个病。
路上,我给七七发了一个微信:“我妈也被高度疑似了”。她很快回复了我,并让我去她家拿消毒液。
我爸调整路线,先去七七家。天亮了,路上没有行人。我们在她家小区马路边等着,她拿了一瓶“84”出来。
远远的,我跟七七说,你就放在地上吧。七七往后退了几步,然后我上前去拿。我扭头跟她说了一句谢谢就走了,眼泪一直往下流。
当时七七的婆婆也发烧了,她们家其实也蛮需要“84”的,但她居然给了我一瓶。七七是我在一个公益活动上结识的,40多岁,是一个特别坚强的女性。
后来,她婆婆去了火神山医院。幸运的是已经出院了,现在跟我一样在康复隔离点。
求医:
120说现在排到500多号
我家附近的亚心医院认可了东西湖人民医院做的检查。医生看完CT片子,开了三天的药,让三天后再来复查。
后来,我妈情况越来越糟糕,呼吸困难,全身乏力,还腹泻、呕吐。最后血氧只有84%了,正常人应该在95%以上。
那晚,我不清楚妈妈是怎么扛过来的。从妈妈发烧那天起,她就在家里单独住了。我会时常跑到她的房间门口,跟她说,“妈妈加油,一定要坚持,可能明天就能住上院了。”
2月4下午,我就一直打120,想把妈妈送去医院。好不容易120通了,但让我去找社区,说目前不针对个人上报。后来我给社区打电话,又让去找120。最后,我还是给120打电话,我说我妈真的快不行了。
我当时抱有一线希望,通过120把妈妈送进急诊。
120最后说,不通过社区也可以,但你妈妈如果去医院,现在排到了500多号。当时特别绝望,挂了电话后,我和我爸直接开车把我妈送到了医院。
到了医院,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轮到我妈吸氧。她就坐在凳子上,戴着帽子,头耷拉着,显得很弱小。
吸上氧后,我妈说“我感觉我活过来了。"排队吸氧的人很多,她只能吸一个小时。拔下后,她说感觉又回到了原点。
我妈妈吸氧时,我出去给朋友打电话,哭得稀里哗啦。当时的每一秒钟都特别难熬。
绝望:
我和我爸肺部也感染了
我们一直想给妈妈做核酸检测,这是她目前能住院的唯一条件。
2月4日,我们又去了家附近的一个定点协和西院。那天我趁机做了CT检查,医生说我双肺已经感染。但我没有发烧症状,只是有些咳嗽,中间出现一次呼吸困难。
核酸检测排到6日才能做,我们母女当场预约。
这期间,我学会了打针,在家里帮妈妈打免疫球蛋白。之前在医院时,护士特意用了滞留针。为了避免来回折腾,她跟我说,”你可以在家给妈妈继续再打“,然后给我准备了针管、生理盐水、棉签之类的东西。
我等不及了,5日我和妈妈去了朋友所在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做了第一次核酸检测。一个人收费200多元,这是唯一一次我们自已掏钱,后来都免费做了。
6日,我和妈妈做了第二次核酸检测,当时登记的患者名单被医院弄丢了,险些没做成,幸好一个病人机智,当时用手机拍了名单。
而有咳嗽症状的爸爸也做了CT,结果显示肺部感染。其实,给妈妈看病时,我已经很小心了,让爸爸在车里等着,尽量不让他进医院,没想到仍然是这个结果。
那天,当我爸结果出来时候,我们三个都很平静。
我也早早跟我弟交待了一些事情,我怕自已万一抗不住。
我弟高三时去当了两年兵,现在是大一学生。我让他做好心理准备,把朋友的微信推给了他,我所有的资源都给了他。如果有一天我很严重,希望他可以代替我送父母去医院。
我爸不止一次次在我面前哭,都是那种很崩溃的哭,我从来没见过他哭。他可能觉得作为一家之主,应该是他来扛起这个家,但现实让他很“无能”。
我和老爸老妈成了病友。他们两个天天要去医院打针,我症状比他们轻,只需吃药。
医院里永远挤满了人。
医院里等待打针的人超多,空间小人挤人,大家都戴着口罩,有些麻木,不再担心谁传染谁了。
而医护人员只有四五个,永远不停地被病人催着。
现实:
社区300多人跟我妈一样
我妈妈始终住不进医院,这让我很着急。我到处打电话求助,最多时,每天给社区打了50个电话。那时必须通过社区才能解决这件事。
社区工作人员说,我们社区有300多人跟我妈一模一样,都在家里面等着入院。他反问“你要我能怎么办?”
2月8日,社区突然来电话通知我爸去隔离。我们全家都呆了,情况最严重的是我妈,为什么让我爸去隔离?
社区工作人员解释,隔离点没有吸氧医疗设备,你妈需要吸氧。
电话里我拒绝了。我跟他说,我妈最需要救治,如果我爸去隔离了,我不会开车,怎么送她去医院?
社区工作人员好心提醒,“也许这是你爸唯一一次住院的机会。”他说,如果我爸在隔离点变严重了,就会直接送到医院去。
我恢复了理智,能救一个是一个。后来我爸去了,走之前,他把家里的银行卡密码、车子的备用钥匙全部给了我。感觉有可能是见最后一面了。
我爸去隔离的那天,他发着39 ℃的高烧。当天是元宵节,我站在家中的阳台上,看着拉着爸爸的公交车消逝不见。
我在他行李上面写了很多我的电话,就怕他万一意识模糊了,医院也能联系到家属。
2月9日,我跟我妈居然住进了开发区的一家医院。当时有点后悔,如果爸爸再坚持一天,也同样能住进来了吧。
那天晚上,我妈吸了一晚上的氧。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感觉像重新活过来一样,心里充满希望,我们三口有救了。
这家医院的前身是宾馆,我们一个人一个标准间,不像医院里多人住一间。我妈住4楼,属于重症区。我在5楼,属于轻症区。
每天会有护士来量体温、查血氧和心率,一日三餐送到床前。我先是吃之前的那些药,接着开始喝中药,慢慢把西药给停了。
每天,我会跟楼下的妈妈视频,也会给远在汉阳区隔离点的爸爸,报告妈妈的状况。
这期间,我做了5次核酸检测,最后一次才显示是阳性。
2月16日,我坐着120被转去武汉体育中心的方舱医院。住标准间的那7天里,我透过大玻璃窗,拍到了蓝天、白云和夕阳,还有月亮和雪天,感觉像经历了一年四季。
透过大玻璃窗户,我拍到了外面的世界。
一次,护士给我送药,看我正在窗边拍视频,问“是下雪了吗?”我说“对啊”。
于是,穿着防护服的小姐姐站在离我一米远的地方,望着窗外发了一会呆。
尾声:
一家四口“天各一方”
在我转去方舱的头一天,爸爸被要求回家隔离。他有基础性疾病,这让我很担心。
他在隔离中,天天喝中药,竟没有发烧,有轻微的胸闷,咳嗽还是有。
医生给他做了两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当时官方确诊依据仍然是核酸检测,后来才增加CT确认。
最不可思议是,我爸前几天才查出来是阳性。他一共查了8次,第八次才显示阳性。之前他一直通过喉咙取样,最后一次是通过鼻腔取样,插得特别深,很疼还出了血。
3月2日,我妈从开发区那家医院出院,回家进行隔离。奇怪的是,她检查一直是阴性。
现在,我爸也安心住进了医院。我在康复隔离点。我妈一个人在家里,自己煮饭吃,社区会有人隔几天送菜来。
每天我跟她视频,观察她的状态,催促她吃药,监督她做广播体操、做呼吸操。
前几天,我们社区给我弟开了健康证明,他才住进了大伯家里。大伯一家是平安的。
早在我妈发病的时候,我怕传染给弟弟,就让他离家住进了宾馆。
我离开方舱医院的那天早上,护士偷偷把这安康福放在我的床头。
我们一家很幸运,虽然过程中有很多崩溃的瞬间。这段经历,让我跟父母的关系变得亲密,很长时间都是我一个人生活。
不幸的是,我的一些“舱友”,他们的家人有的就没能抗过来,而且不止一两个。
3月9日,在康复隔离点,大家从房间探出头来聊天,集体回忆了这场灾难。那些令人揪心的、心痛的、无助的经历,被不带任何感情、麻木的语气说出来。与他们相比,我发现我所经历的不算什么。
大家睡眠变得极差,整夜整夜睡不着,半夜坐在床上发呆,一天24小时都要开着灯。实在熬不住的,就吃一颗安眠药。
灾难究竟给大家留下多深的创伤?从康复隔离点回到熟悉的家里,要如何去面对现实的世界?这些,我都不敢想象。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
采写:南都记者 靳格 实习生 陈晓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南都君今天将送出3本书
为大家居家生活
提供多一项消遣项目
▊ 南都福利社
南都君今天将送出6本《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套装中单本)。是著名红学家刘心武创新性推出的、专为低龄儿童讲解《红楼梦》的文学著作。刘心武在对《红楼梦》原著的内容与精神反复咀嚼、领会之后,重新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抛去原著中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整为零,只讲原著中美好的人、美好的景、美好的故事,以及美好的国学精粹,从而打造一部让孩子听得懂、喜欢听的全新的《红楼梦》。在讲故事的同时,加入了对人、对事的分析,从而帮助孩子明辨是非,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点击图片,6.5折
想要的朋友请在本条文末写留言,格式为【#红楼#+姓名+电话+快递地址+想要的理由】,留言不会被放出。截止时间为3月19日。中奖名单将在3月22日前在本文置顶留言中公布。
点个“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