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是老的辣?艺术家越老水平越高吗?
晚年往往被认为是艺术家终其一生最重要的阶段,因为此时他们常能意识到生命易逝并竭尽全力创作。但实际上,艺术家晚年的艺术创作情形是因人而异的。人们是否需要继续沉迷于艺术家的晚期作品?艺术家在60岁之后的创作真的会比之前的更好么?
晚年贫病交加的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用色技巧极为成熟,粗犷的涂抹手法更加具有表现力;被誉为“光之画家”的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晚年不断尝试如何使绘画达到与摄影同样的效果,对风景的瞬间描绘使其成为印象派的先声;晚年的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因为身体的缘故放下了油画笔而拿起了剪刀,作品实现了色彩与形状的完美搭配……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雨,蒸汽和速度——大西部铁路》(Rain, Steam and Speed-The Great Western Railway),布面油画,91×121.8cm,1844年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与海怪的日出》(Sunrise with Sea Monsters),布面油画,91.4×121.9cm,1845年
但并不是所有艺术家在晚年都会达到创作顶峰,岁月流逝使人们逐渐失去了体力和思维上的敏感度。精确掌控力的下降、对以往实践中惯例的过多依赖、记忆力的模糊、视力的下降、情感的弱化或迟钝等因素,都会导致年迈的艺术家无法再创作出值得称道的作品。
亨利·马蒂斯《蜗牛》(The Snail),剪纸、水粉,286.4×287cm,1953年
01
毁誉参半的雅格布·达·蓬托尔莫
Jacopo da Pontormo
有一些艺术家的晚期作品曾因为过于令人失望,最终遭遇了被清除的命运。1545年,51岁的蓬托尔莫(Jacopo da Pontormo,1494-1557)获得了美第奇家族科西莫一世的秘书和管家皮尔·弗朗西斯科·里奇欧(Pier·francesco Riccio)的重要委托,为佛罗伦萨圣洛伦佐大教堂的唱诗班创作了一组壁画,主题为“最后的审判”与“大洪水”。此项工程在不被外界所知的情况下进行了11年左右,直到这位管家去世为止。
雅格布·达·蓬托尔莫《关于洪水的研究》
雅格布·达·蓬托尔莫《研究末日审判》
尽管同时代的人对这件作品有过一些正面评价,譬如诗人贝内代托·瓦尔奇(Benedetto Varchi)曾在一首十四行诗中称,画家将他们带入了新的古典时期,走上了“一条从未有人涉足的秘密通道,通往一条从未有人目睹过的辉煌之路”。
雅格布·达·蓬托尔莫《研究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
但大多数人完全不喜欢艺术家在圣洛伦佐大教堂留下的这些形象。事实上,雇主科西莫一世的反应就不是那么积极,瓦萨里对这些扭曲夸张的人物形体也同样感到迷茫。艺术家巴乔·邦迪奈利(Bacchio Bandinelli)说得更加直接,他认为蓬托尔莫如果还活着的话,是不敢走出门去的。
雅格布·达·蓬托尔莫《玛丽亚·萨尔维亚蒂与朱莉娅·德·美第奇的肖像》(Portraitof Maria Salviati with Giulia de Medici),板面油画,88×71cm,1537年
于是,蓬托尔莫生平中的最后一件作品就被看作是最糟糕的作品,也是文艺复兴晚期最不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这件作品最后在1738年被彻底地粉刷和覆盖了,成了艺术家不应该在太老的时候从事大型创作的著名例证。
02
晚年手抖的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尼古拉·普桑《第欧根尼的风景》(Landscape with Diogenes),油画,160×221cm,1647年
艺术家变得年迈,就会影响他对自我的感知,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或隐或显的变化又会影响他的实践,并在其作品上留下相应的印记。
尼古拉·普桑《Phocion的葬礼》(Burial of Phocion),布面油画,114×175cm,1648年
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在50岁时身体状况发生了变化,终于无法抗拒岁月的流逝。他的手开始发抖,甚至有神经错乱的先兆。60岁时,他的手抖得更加厉害,视力也出现了严重的衰退。更为微妙的则是由此引发的心理障碍——他不敢碰油画笔了。
这也是普桑晚年作品数量明显滑落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艺术家要求完美,因此人物塑造和构图花费了他大量时间。普桑曾向人抱怨有时要花上一整天才能画好一颗人头,如果没有做好预先的一切准备工作,他是绝对不会开始作画的。
尼古拉·普桑《猎户座追逐朝阳》(Blind Orion Searching for the Rising Sun),布面油画,119.1×182.9cm,1658年
03
回归具象的卡西米尔·马列维奇
Kazimir Malevich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戴梳子的女孩》(Girl with a Comb in her Hair),布面油画,1933年
在西方艺术史家眼里,马列维奇(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9-1935)被看作是与康定斯基、蒙德里安齐名的抽象艺术奠基人。他将立体主义的几何结构、未来主义的动态感和俄罗斯人的宗教观念融为一体,创造了极度简化的几何抽象绘画样式——至上主义,从而赋予了十字、圆形和正方形等最简单的几何形以至高无上的价值。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白上之白》(White on White),布面油画,79.4×79.4cm,1918年
当马列维奇创作出《白上之白》后,他意识到人类绘画史已经书写到了最后一章。从1920年开始,艺术家连续七年未作画。在50岁那年,马列维奇重新拿起画笔,回到了具象绘画的老路。更有趣的是,马列维奇本人又千方百计地遮掩这一转变的事实,将这一阶段画作的创作日期大大提前,写成是十月革命前的作品。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囚犯的感觉》(Sensation of an imprisoned man),1930-1931年
走向平面和抽象符合格林伯格所倡导的前卫艺术理论,而回归具象似乎又使艺术家重新面对已经解决的绘画问题,实际上意味着对自己长期的艺术探索和理念的否定。它其实与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庇护和对抽象主义的冷落有关,是艺术家迫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压力的自我保护行为。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复杂的表现:穿黄色衬衫的半身像》(Complex Presentiment: Half-Figure in a Yellow Shirt),1928-1932年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奔跑的人》(Running man),1932年
04
晚节不保的达利
萨尔瓦多·达利《达利眼中的林肯》(Lincoln in Dalivision),石版画,1977年
达利(Salvador Dali, 1904-1989)晚年请人捉刀已经是公开的事实。2008年,比利时著名作家斯坦·劳瑞森斯(Stan Lauryssens)的新书发布会使这位被西方艺术评论界誉为“毕加索之后最伟大的艺术家”大出风头。在新书《达利与我:一个超现实故事》(Dali & I: The Surreal Story)的发布会现场,斯坦声称达利的作品有75%都是伪作,达利是靠助手完成作品的。
达利生前过得非常奢华,因此需要销售大量画作来支持他百万富翁般的生活。到了晚年,他由于罹患帕金森症而不能继续作画。为了维持奢华的生活和艺术神话,他雇佣助手画了所有的大尺幅画作,靠助手帮忙完成作品,而自己只需要在空白画布上签名即可,由此造就了大量的“赝品”。
萨尔瓦多·达利《宇宙运动员》(The Cosmic Athlete),1960年
据统计,达利的作品有三类,其中最好的一类称之为千真万确的达利作品。而这些作品基本上是1940年以前的作品,它们已经永久地被MoMA、泰特现代美术馆和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了。上世纪40-60年代后期的艺术创作是达利“半真半假”的艺术作品;此后出现的数量庞大的达利作品被归类为“假而又假”的作品。
萨尔瓦多·达利《肥沃》(Fertility),1977年
05
大卫·霍克尼的iPad绘图David Hockney大卫·霍克尼《无题,2010年10月28日》,2010年,iPad绘画
2010年,73岁的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1937-)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个iPad,也许是出于艺术家的本能,他开始随手把玩新鲜的App,用Brushes在平板上作画。
大卫·霍克尼《无题1072》,2011年,iPad绘画
霍克尼近年来痴迷于风景画创作,他像印象派大师一样走出画室,回归到自然界中去画画。尽管iPad使户外作画变得更加简单,但它也引起了评论家们对霍克尼的一系列争议。
大卫·霍克尼《无题655》,2011年,iPad绘画
英国《卫报》撰稿人阿德里安·塞尔(Adrian Searle)认为,iPad可以使艺术家像梵·高一样进行绘画创作,可以随意地模糊、涂抹和点画,几乎能够进行所有的绘画工作。但它们永远都无法隐藏自己的电子血统,无论它们看起来多么像绘画。在这个电子复制的时代,iPad消解了那些绘画弥足珍贵的特质,与真实的绘画相比,它显得太过平淡无奇。
大卫·霍克尼《自画像》,2012年,iPad绘画
阿德里安·塞尔认为,尽管艺术家使用iPad紧紧追随了时代潮流,但那只是一种奇观,足以引人震惊,却和艺术扯不上关系。技术创新的开放是一回事,艺术是另一回事。这些浮华的iPad图纸就像毫无意义的装饰物,看似华丽却空洞无物。
大卫·霍克尼《自画像2号》,2012年,iPad绘画
实际上,晚年创作情形往往因人而异,或许可以达到“夕阳无限好”的境地,但也未必。或许应该暂时搁置年龄和创作力之间的关系这一话题,而应该关注每幅作品诞生的社会情境和艺术家个人状态。毕竟在艺术创作领域,年龄并不决定一切。
精彩回顾:
[编辑、文/马钰坤]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