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爱马仕的“鼻子”游园、作品在罗丹美术馆永久陈列,这位艺术家究竟是谁?
艺术家李昕,法国塞佛尔画廊,2018年,摄影:Sarah Mineraud
园林漫步
Le Jardin de Monsieur Li
这幅作品源自法国埃米尔·爱马仕收藏,而李昕与爱马仕的渊源可追溯至2014年。当时,经由爱马仕全球艺术总监Pierre-Alexis Dumas的引荐,他认识了爱马仕的“鼻子”——首席调香师Jean-Claude Ellena。彼时,他们正在筹划制作第一款与中国园林有关的香水,主题为“漫步”(Flânerie)。
于是,艺术家与调香师一同游历苏州园林,两人漫步于廊亭水榭之间,互相激发灵感,展开了一场“气味书写者”和“无色画水者”的中国园林奇遇。Jean-Claude提及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看到的一本《芥子园画谱》,书中的山石、苔藓、松枝、竹林,“每一种符号象征着一种味道,一张山水画就是不同味道的汇聚。”
艺术家李昕与调香师Jean-Claude Ellena一同游园,2014年
李昕《2014.5.5 午》,宣纸水墨,34×34cm,2014年
这令李昕也倍受启发:“就像那些园中的牌匾‘听香’‘锁云’——味道是可以听的,运动和静止之间本无边界。雨后的园林使得万物挥发出丰富的味道,也折射出更加灿烂的色彩,所有这些离不开水的参与,正如绘画中的‘墨分五色’。”游园结束后,两人分别投入各自的视觉和嗅觉世界,在徜徉碰撞中诞生了这款《李先生的花园》香水。
与爱马仕的结缘与合作并非偶然,旅法多年的李昕不断探索水墨与油画两种独具东西方气质的媒介,其作品不仅得到爱马仕等品牌的青睐,也陆续在法国国家级美术馆中展出并被纳入收藏。
2021年伊始,李昕最新创作的八幅作品《Oooooooondes》(“onde”在法语中意为“波”)正式入驻安装于巴黎罗丹国立美术馆,作为美术馆建筑的组成部分长期展陈,即将向公众开放参观©Musée Rodin
去年四月,李昕受巴黎罗丹国立美术馆委托,为其创作了八幅椭圆形油画。整组作品环绕镶嵌于洛可可式的圆形展厅,间隔着门楣上的一幅18世纪绘画大师弗朗索瓦·勒穆瓦纳(François Lemoyne)的古典油画,形成古今繁简的场域反差。而李昕正是这样一位游走于古今与东西方之间的画家。
波澜乍起
Oooooooondes
1973年,李昕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对绘画感兴趣的他随后经过层层筛选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绘画专业学习。上世纪90年代,'85美术新潮后的美术院校在教学时已不太主张写实主义,亨利·马蒂斯、保罗·克利和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等西方现代艺术大师的画册在彼时备受欢迎。
或许在画册中浏览大师作品有些“纸上得来终觉浅”。于是在2002年,李昕决定去法国一睹真迹,而这一去就是近20年。在此过程中,他徜徉流连于各大美术馆,在五光十色的欧洲古典与当代作品前驻足。当然,他也崇尚中国传统绘画,如《溪山行旅图》《六柿图》。但无论东西,他都是一边观摩内化,一边在创作时又与之保持距离。正如他说:“源于追寻色彩我去了法国,却终于无尽的灰色。”观众欣赏李昕的作品,其实很难在东西方艺术坐标系中找到确切参照。
上世纪90年代国内兴起的“抽象水墨”或“实验性水墨”,他自认并不属于其中,而更愿意将自己的水墨称为“水画”。而在油画创作中,他则将自己比作“水利工程师”,春天时修坝筑堤;数月后将“秋水”引入画布,形成一种理想的自然循环方式。
李昕《2014.3.21 巳》《2014.3.22 未》《2014.3.23 午》,宣纸水墨,144×320cm(每联),2014年
其创作过程也与此相似,如果是油画更需数月准备,层层做底,这个过程须严谨细致。等到最后一层则是重头戏,却全然不在艺术家掌控之内,他无法判断颜料稀释后的流淌轨迹,只能尽量使颜料在画布上更加平稳流动。一切看似即兴与偶发,随着地心重力缓缓沉降、继而又飘散升腾。
不过在李昕看来,不控制是另一种控制,正如阴阳两面,“偶然中含有更多冒险性,生活亦是如此。”他自认不是一个传统概念中的画家,“我希望它们看起来不像画成的,而是形成的,具有生长感。”近距离欣赏其作品,观者还会看到因画布上的颜料颗粒而出现的细微色点,他形象地将之比喻为“绘画皮肤上的痣”,时隐时现于跌宕起伏、层层叠叠颜料流淌的波痕之中,这种无法预判的结果令其十分着迷。
同时,他对水的兴趣也多于墨,尤其是十几岁时在黄河中的溺水经历让他对水怀有一种复杂的情感。这场“生死沐浴”使他起初带有恐惧,后来逐渐发展为通过艺术与之交流。对于观者更关注水还是墨,李昕并不在意,“重要的是水墨交融后带给人的感觉,是‘波’;或是从画面到视网膜之间的循环运动,如同以太风一样无形亦无质量,人们却能感到它扑面而来,而材料仅是一种媒介。”
李昕《2020.5.21 H》,布面油画,190×428cm,2020年
换句话说,李昕的作品是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既非线条,也非符号,像声波、水波或光波,均表现了流动的物理特性。层次分明的波段无限展开,或如墨滴落在液体中激起的涟漪,如轻烟在空气中升起飘散,又如岩石上无序的纹理、山峦的连绵起伏,意味深长。
仿佛若有光
Hide the Light
李昕个展“泄湖”,里昂美术馆,2017年 ©Lyon MBA - Photo Alain Basset
2017年,李昕在有“小卢浮”之称的法国里昂美术馆(Musée des Beaux-Arts de Lyon)举办个展“泄湖”(Lagunes),全面呈现他在此前五年中绘画和陶瓷的创作成果。这也让他成为第二位于此办展的在世艺术家,而上一位是已年过百岁的法国抽象艺术大师皮埃尔·苏拉热(Pierre Soulages)。
李昕的画常以古代计算时辰的天干地支命名,正好每幅纸上作品晾干时间大约为两小时,这似乎从时间维度上表达了一种存在。不过,比起作品完成后的存在感,他更在意的是记录下思考、挣扎与突破的过程。
李昕《墨点》,宣纸水墨,128×184cm,2016年
他曾创作了一组“墨点画”,这些点的形状来自他每次提笔犹豫的瞬间,墨水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艺术家认为那一刹那正是离创作最近的一次机会,而迟疑间留下的墨点是他思考的证据以及欲突破却未完全突破的见证。
“我发现画完后在这些墨点上踩来踩去太不礼貌了,所以就把它们拍了照,将大致轮廓勾勒出来,做成作品,挂进美术馆里。”同时,这些作品的底部通常有些许留白,“这既是故意的,也是无意的,留白对观者来说是一个作品的入口,也是画面晾干时自然形成的。如果整幅都是灰块,可能就成马列维奇了。”
这种方式很可能也受中国山水画中留白技巧的影响,以营造一种气韵灵动之感。不过随着李昕近年来将艺术实践焦点转向大幅油画,这种“入口”似乎延展至画框处,呈现出明黄或亮橙的底色。而画作正面不再只有灰色,还有暖褐、靛蓝等色彩,并在放大镜下透出星星点点的“光”。但这种光是极为微弱的,因为艺术家本意在隐藏,而非彰显。
这也是李昕的个性使然:他无意张扬,位于京郊的工作室看起来颇为离群索居;屋内摆设如笔刷、桌子、颜料、完成与正在晾干的画作井然有序,主人的性格一目了然。比起宏大的绘画主题,他对生活中的朴素寻常静物更感兴趣,“我特别喜欢两个画家,一是塞尚,二是牧溪。当初因为塞尚的苹果我远赴法国,后来又因牧溪的柿子回到中国。”这句话看似玩笑,或许正一语道破他自身的艺术创作——游离于体系之外,却又深感东西时空交错带来的牵绊与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