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地景建筑?

于明祎 时尚芭莎艺术 2022-03-18

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与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设计的瑞士劳力士学习中心(Rolex Learning Center)模型


地景建筑是一种与自然紧密联系的建筑形式,其与大地相似的肌理持续吸引着建筑师们的视线。迈入新时代,立体城市中的地景建筑尤显新意,并以其美感唤醒着人们的感官。我们为何需要地景建筑?今天,时尚芭莎艺术与你探讨。




钢筋水泥之外


我们身处的星球承载着无数壮丽景观:诡谲的原始森林、厚重或奇峻的山体、可目及千里的平原……这片看似静谧的大地为人类身心生长提供着坚实的场所。从恐惧到逐渐了解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将对空间的想象以实体形式呈现出来,因此我们得以看到愈发精妙的建筑。


Bearth & Deplazes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缆车车站

位于美国的施伦贝格尔研究实验室(Schlumberger Research Laboratories)


人们对发展的急促欲望也可从这片大地上窥见。一幢幢巨构建筑拔地而起,似乎与自然“二元对立”——“钢筋水泥”仿佛就是自然的反义词。地景建筑的概念由此而生。


这是一种通过对大地形态进行回应、介入、重塑或整合,并呈现出大地景观特征的建筑。在形态万千的摩天大楼中,地景建筑的存在就像一片绿洲,显得弥足珍贵。


FOA建筑事务所(Foreign Office Architects)设计的日本横滨国际客运中心


与此同时,地景建筑不仅结合了建筑与场地,也囊括了文化层面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和人类发展的结晶。正如荣膺当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大奖的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设计团队,将这片类似大地肌理的公园场地以折线的形式置于道路之上,既保持着运货铁轨和下方行车路径的通畅,也以这方绿色回应着公园所属的西雅图艺术馆和一旁的水体。


建筑评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on)认为这个项目创造出了一种人造的土地,且这片土地上的每个剖面都清楚地展现出了天才智慧。


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Seattle Art Museum Olympic Sculpture Park)

建设前的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Seattle Art Museum Olympic Sculpture Park)



“委身”于自然


“我看见石砌的古老建筑物
镶嵌在清脆的安第斯高峰之间,
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泄。”
——智利诗人聂鲁达(Pablo Neruda)


约旦佩特拉古城(City of Petra)

左为土耳其穴居,右为中国陕北窑居。


在未拥有足够的建造技术时,古人热衷于将居所建于山洞中。这种掩土类建筑被视为地景建筑的一种——满足最基本的遮蔽、防御等生活需求,在中国西北地区和地中海沿岸皆可看到它的痕迹。


当代建筑领域也不乏其踪影,比如安藤忠雄(Tadao Ando)设计的日本直岛地中美术馆。为保护濑户内国家公园的自然环境,该美术馆将多个规则建筑体嵌入地表,没有任何突出地面以上的部分。


日本直岛地中美术馆(Chichu Art Museum)


日本直岛地中美术馆(Chichu Art Museum)内部


这种契入地间的形式也被建筑师隈研吾所采纳。他于1994年在日本兵库县创作的龟老山展望台项目(Kiro-san Observatory)将建筑体顺应山势纵深入地表,仅留观景台露出。当四周树木长成后,观景台也消隐于自然中。他的“负建筑”理念在此得以诠释。


由隈研吾负责的龟老山展望台项目(Kiro-san Observatory)


“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隈研吾在《负建筑》中这样写道。


这种低调的形态似乎也更易提高参观者的环境体验感。丹麦哈默斯胡斯城堡遗址游客中心(Hammershus Visitor Center)便以一个狭长锐利的形状消隐于山体悬崖间。建筑的屋顶与地面基本持平,成为了游客的一座观景台。从高处鸟瞰,该建筑体以混凝土面构成,其裸露的触感在遗址中很好地与自然结合。


远看哈默斯胡斯城堡遗址游客中心(Hammershus Visitor Center)


阿德里安·福蒂(Adrain Forty)在《词语与建筑》(Words and building)中概括的:“自然便是艺术的起源,是艺术中美的源泉,是文化的解毒剂;通过对自然的模仿,可以纠正美学格律。因此,艺术可以被看作是第二自然。”建筑的本质是一种非时间性的艺术,其持久性才是价值所在。然而风格易逝,在纷杂的时代变幻中,似乎与自然融合的建筑更经得起推敲。


哈默斯胡斯城堡遗址游客中心(Hammershus Visitor Center)



“大隐隐于市”


不同于立体城市,地景建筑可以完全融入至城市空间中,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干扰。如美国建筑师斯坦·艾伦(Stan Allen)所言:“形式是重要的,但事物之间的形式比事物本身的形式更重要。”与垂直建筑相比,地景建筑的存在感被弱化,逐渐与周围共同成为一方城市景观。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学院的图书馆 (TU Delft Library)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学院的图书馆(TU Delft Library)在设计时考虑到一旁建于1964年的著名粗野建筑Aula。它力量感十足且气场强大,倘若图书馆同样高大立体,视觉上难免呈现出压迫感。因此在创作该馆时,建筑师将其设计为地毯形态,并顺着地面逐渐升起。这片绿色不仅打破枯燥的街景,也为大学师生创造了户外公共空间。它良好地过渡了绿植与建筑物,将区域之间的联系增强。


Building Aula,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


良好的连接为建筑与城市间提供了重要的凝聚力。这种连接并非刻意出现,而是自然生长形成。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桑塔卡特里市场的改造项目便为这座风光旖旎的地中海历史古城增添了一袭艳丽色彩。


巴塞罗那的桑塔卡特里市场(Santa Caterina)
巴塞罗那的桑塔卡特里市场(Santa Caterina)内部

建筑师保留了该市场的正立面以延续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但在市场上方设计添加了一个波浪线条的轻质屋顶,将复杂的内部组织和功能进行统一。这抹富有活力的亮色起伏波澜,表现出动态的力量,像是对巴塞罗那城市形态的巧妙回应。


俯瞰巴塞罗那的桑塔卡特里市场(Santa Caterina)


地景建筑会带来怎样的世界?若人们仅将建筑和环境二元对立,的确难以获得满意的答案。但如果将建筑的主体性弱化,环境便显现出来,没有孰重孰轻,物与物互相依存。此时,一方和谐的空间得以显现。而平衡只是过程,情感蕴含其中。正如建筑大师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在《迈向建筑》中所言:“当作品借着服从、体会和尊重宇宙法则将我们环抱时,建筑情感便存在其中。”




精彩回顾:
搞行为艺术,赚钱or吃土?
爆哭!看《披荆斩棘的哥哥》泪目了吧?人类为何沉迷怀旧?
高仿马蒂斯、蒙德里安、杜尚?她如何重写艺术史?


















编辑、文  于明祎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