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赠书!谁会上榜?影响人类文明的化学元素

阅读之城·一读 首都图书馆 2023-08-26





元素

人类文明






身上穿的,手里用的,嘴里吃的,以及出门乘坐的……我们周围的一切,都与它有关。

    

不不不,我说的可不是钱。不要庸俗


而是——化学元素!


你还记得中学时代背过哪些化学元素吗,它们都各有哪些性质,哪些元素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最大,“微不足道”的它们又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类文明的?


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元素与人类文明》这本书,一起认识五种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元素,它们分别是:象征财富的天然货币——金,对于人类冶炼发展史至关重要的元素——铜,成就了陶瓷这一古代中国重要文化符号的元素——硅,和自然万物的一呼一吸都密不可分的元素——碳,以及帮助人类攀登技术高峰的元素——钛。


《元素与人类文明》

孙亚飞 著
商务印书馆


作者以生动的描写和实例,展示了金、铜、硅、碳、钛这五种元素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从古代文明的发展,如器具的冶炼,到现代科技的革新,如航天金属的应用,书中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话题。接下来就请跟随笔者,一起进入到美妙的化学微观世界中一探究竟。





马克思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足以体现金银在人们心中不可撼动的价值。那么为何金可以得到全世界的推崇?这还要从金的化学性质说起。由于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自然界中很难被腐蚀,加之其鲜亮的颜色,以及在地壳中稀少的含量,使得它在一众金属中脱颖而出,被人们视作珍宝。



金也由此被赋予了本不属于它的象征符号——财富、权利还有欲望。也正是由于人们对于金子的狂热追逐,历史的长河中才留下了无数令人唏嘘扼腕的故事……




铜也许是对人类古代文明影响最大的元素,相比于金、银,铜的化学性质要活泼得多,不需要在太高温度的火焰灼烧下,铜矿石就能变成纯铜。考古发现,无论是哪一个成熟的文明,其冶炼技术的开端都是从炼铜术开始的,这点从大量出土的青铜器中便可窥见一斑。



从越王勾践的青铜宝剑到后母戊大方鼎,铜的存在不仅可以让后人追忆古人技艺的无限荣光,也给古代中国带来过令人头痛的长久难题——钱荒……





硅元素的最外层有四个电子,这种结构让其具备很强的包容性,能和很多其他原子形成稳定的四面体结构。


比如让“中国制造”最早扬名海外的陶瓷,它的原材料黏土就是一种硅酸盐。



硅不仅是古代文明的载体,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石,这得归功于它组成的另一种物质——玻璃。玻璃的主要构成元素是硅和氧,硅氧原子能够组成一种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不会吸收可见光,也因此赋予了玻璃透明的属性。



因为玻璃的发明,人类得以窥探微观世界和浩瀚宇宙,从而开启了生物学和天文学等学科的崭新篇章。





碳应该是人类最耳熟能详的元素了,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人类必需的营养成分中——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组成成分都是碳,衣服的材质也几乎都属于含碳有机物。支撑现代社会运转的能源——煤炭、石油的主要构成元素也是碳。



可以说,无碳不生活。但是高碳生活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也正在破坏着我们的居住环境。狄更斯说过,“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踏上天堂之路,我们走入地狱之门。”碳元素给予了我们所有,也随时警示着人类正在面临的一道深渊。





在现代国际军事格局中,占据天空和潜入深海是博弈的关键。如何利用最佳效能的金属元素制造出最轻最快的战机和能抵抗海水长期侵蚀的深海潜水艇,这成了各国PK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金属材料不仅难以在海水环境中保持长期稳定,而且在长期使用后内部也容易出现微小的裂痕,即所谓的金属疲劳。钛合金却兼具了抗海水侵蚀、抗金属疲劳能力强的优势,展现了其“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的完美姿态。




元素与人类文明

《元素与人类文明》不仅仅是一本化学科普类书籍,更是一部展示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作品。作者将科学知识与历史故事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化学元素的发现、性质和应用,并将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让读者能够在阅读中获得启发和乐趣。不论你是对化学感兴趣的专业人士,还是对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感兴趣的一般读者,相信你都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获益良多。



文末福利

掌握化学知识如何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请与我们分享你与化学的故事。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根据留言随机选择1位读者赠送《元素与人类文明》的1本。包邮到家~


留言截止日期:2023年7月28日

获奖名单将在7月30日的阅读之城推文中公布,敬请期待。



近期精彩

🔴

🔴


好书推荐

🔴 咔嚓咔嚓理头发,清爽娃娃笑哈哈!

🔴 找到精神的支点,为焦虑按下暂停键


读者服务

🔴 好消息!小机器大功能~借还取书不用愁!

🔴 看过来!借书新功能已上线,你可能正需要!

🔴 指尖借阅  贴心送书到人——“首都图书馆网借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