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薛玉梅教授专访:房颤消融推荐级别不断提升,前景广阔,但探索之路仍漫漫

医脉通 医脉通心血管
2024-12-07

导管消融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随着近年来相关技术的发展,术式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操作时间逐渐缩短,其在指南中的推荐级别也不断提升。为进一步了解房颤导管消融相关进展、并发症等,在第34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 2023)暨亚洲心脏大会(AHS 2023)期间,医脉通特邀广东省人民医院薛玉梅教授分享新鲜学术资讯,探讨热点临床问题,启迪临床实践。



医脉通:随着相关研究的日益增多,房颤导管消融在指南中的推荐级别也不断提升。对于房颤导管消融,请介绍一下目前指南是如何推荐的?哪些患者适合进行导管消融?


薛玉梅教授:


近20年来,房颤导管消融的适应证一直在不断变化。随着循证医学证据地累积,房颤导管消融的推荐级别逐渐增强。例如,2020年欧洲相关指南和2023年中国房颤消融指南推荐给予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房颤患者Ⅰ类推荐。此外,一些专家共识还指出,即使患者未进行药物治疗,消融也可以作为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对该推荐我国专家共识给予Ⅰ类推荐,国际相关专家共识给予ⅡA 类推荐。因此,关于阵发性房颤的导管消融目前没有太大争议。


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如果患者合并与持续性房颤相关的心衰,则导管消融可作为Ⅰ类推荐。此类患者应尽早进行房颤消融,以改善患者的心衰状况和预后。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导管消融也可以作为Ⅰ类推荐。


总体而言,对于大多数房颤患者而言,房颤导管消融是一种控制节律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房颤导管消融的覆盖面非常广,但应除外房颤存在时间比较长、持续时间比较长或心房非常大等经评估后预期消融获益不大的患者。这部分患者或可被归为永久性房颤,房颤为其伴随状态,卒中、猝死等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



医脉通:随着房颤消融相关研究证据的日益增多,房颤消融相关并发症问题也日益突出。房颤消融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并发症,该如何应对?


薛玉梅教授


在追求房颤消融有效性的同时,安全性同样不容忽视。在临床实践中,一定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成功率和远期窦性心律维持率。在房颤消融的起始阶段,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比较高,但在2013-2018年和2018-2022年这两个阶段中,房颤消融并发症的整体发生率逐渐减少。


虽然对房颤消融并发症的讨论从未停歇,对手术安全性的严格要求也从而松懈,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仍不可避免。尽管如此,我们仍可采用多种方法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对术者进行培训,以提高术者对解剖结构的认识和对标准化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


其次,了解不同导管的操作性能。不同厂家的导管等消融产品的操作方法可能有所不同,术者应熟悉每家公司产品的差异,而非仅凭对单一导管的操作经验去进行其他导管的操作。


第三,进行团队协作,早期识别在操作消融导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在导管消融过程中,可能难以避免的出现安全性问题,此时应进行团队协作,发挥团队力量,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有些患者的并发症可能发生的非常突然,如心包填塞,但穿刺引流或开胸手术基本可治愈。对于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如果在手术缝合关胸后,伤口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进行修补。在消融操作过程中,如超声心动图观察到患者的心脏波动非常弱,则可能提示应激性心肌病等,后续抢救过程更为复杂,也更为惊心动魄。此时,进行多学科团队协作,更有助于患者的成功抢救;后续再进行一系列康复则可恢复较好。因此,在处理并发症时医生应竭尽全力,团队力量也不容忽视。


第四,并发症的减少或避免需要整个行业的努力。不同能量方式的安全性考量不同,例如目前认为脉冲场消融(PFA)可避免食道漏或膈神经损伤,被认为非常安全。然而,有报道显示PFA也有其不良反应,因此也并非绝对安全。


总体而言,消融术式不可能绝对安全,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相关风险;谨慎操作、密切观测术中参数、严格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并进行团队协作,可使大部分患者成功进行消融。


医脉通:您对于未来房颤消融技术发展的前景有何展望?您认为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薛玉梅教授:


近年来,房颤消融治疗方面的相关探索从未停歇。


PFA是目前房颤消融治疗的一个方向。PFA相关探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国内外均有许多企业在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目前,波科的PFA产品已经上市,其他多家厂商的产品也在进行临床试验。从理论上讲,PFA的安全性较好,目前发表的PFA相关并发症大多数与操作相关,与能量本身的相关性较小。然而,进行PFA的疼痛感非常强,许多患者需要进行全麻。未来可以进行相关的能量改进,以使临床医生更便捷地应用PFA来治疗房颤患者。


常规射频消融能量仍然是房颤消融的基础。射频消融可以在某些心脏特殊部位进行消融,可以按照术者的规划进行选择性消融而不是非选择性处理。随着证据的积累,房颤射频消融的安全性显著增加,但仍有必要进一步增加其安全性。在本届长城会上,也提到了一些食道漏的预防方法,如利用牵引器将食道牵引到消融点以外或者进行温度监测等。


总体而言,房颤消融治疗的前景广阔,但探索之路仍然漫漫。如何既能保证消融术式的简便、易行,又确保消融的安全有效,费用合理对于房颤消融来讲至关重要,因此未来仍需进行技术和能量方面的改进;在安全性方面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专家简介



薛玉梅教授


  • 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心内科副主任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 候任主任委员
  • 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委员兼女医师联盟副主任委员

  • 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FACC Fellow)、美国心律学会会员(FHRS)
  •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心律失常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分会委员 兼电生理女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副监事长、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心律失常分会副主任委员

  • PACE、JCE、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广东医学编委

  • 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省级多项课题,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特别是心房颤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擅长经导管射频消融及起搏器植入治疗各类心律失常。

  • 曾赴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访问学习。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心血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