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伊龙教授:《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中国专家共识》要点解读丨卒中“杂”谈·第5期

《中国卒中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中国卒中学会等承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医学专业高级学术性期刊。为加强脑血管疾病领域医学信息交流,提高医学学术水平,服务广大医药科技卫生工作者,《中国卒中杂志》联合医脉通平台,共同推出系列专栏——「卒中“杂”谈」。该栏目精选每期《中国卒中杂志》卒中相关的优质内容,并加以改编,发布于「医脉通神经科」公众号上,期待和大家一起学习及探讨卒中相关疾病!


本文已获得《中国卒中杂志》官方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往期回顾↓↓↓

第1期:为什么说打游戏就能治疗认知障碍?这篇综述告诉你

第2期:如何建立脑血管病高质量生物样本库?天坛经验来了!

第3期:T3、FT3水平越低,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越重?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发表重要相关性分析

第4期:轻微头外伤也会导致儿童卒中?解放军总医院兰怡娜、吕晋浩报道罕见病例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类型,最早由Caplan于1989年提出。常见的穿支动脉包括豆纹动脉(LSA)、脑桥旁正中动脉(PPA)、丘脑膝状体动脉、脉络膜前动脉、Heubner’s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等。目前关于BAD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尚无定论。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推出了《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王伊龙教授对此《共识》进行了如下解读。


文章的原始出处:门雪娇,陈玮琪,许玉园,等.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05): 508-514.
文献下载链接:http://www.chinastroke.org.cn/CN/10.3969/j.issn.1673-5765.2021.05.016


专家简介



王伊龙 教授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 神经病学中心首席科学家

  •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试验与临床研究学系副主任

  • 兼任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执行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

  •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小血管病临床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AMA、BMJ、Lancet N、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多篇原创论著。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万人”计划、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第七届‘树兰医学青年奖’、及青年北京学者获得者。

 


该《共识》提出BAD主要发病机制有4种:①载体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阻塞穿支动脉的开口,引起BAD的机制是大动脉粥样硬化;②载体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延伸至穿支动脉开口致血管闭塞,引起BAD的斑块位于责任大动脉和穿支动脉的交界处;③穿支动脉开口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致血管闭塞;④穿支动脉开口处的不稳定斑块脱落致血管闭塞(图1)。


图1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的病理形式

 

该《共识》按照供血区域和临床表现对BAD进行了分类:


按照供血区域,可以将BAD分为LSA和PPA病变LSA供血区域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表现常有:偏侧运动障碍,偏身感觉障碍,认知功能下降,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失语及精神心理障碍,非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偏侧忽视症等。PPA供血区域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表现常有:偏侧运动障碍,构音障碍,偏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中枢性面瘫等症状。


按照临床表现,可以将BAD分为以下3种形式:①刻板的TIA:典型代表有内囊预警综合征和脑桥预警综合征。②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表现类似于小血管病所导致的经典腔隙综合征。③END:表现为急性期出现脑梗死症状,随后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病情进行性加重,甚至偏侧肢体全瘫。


关于BAD的辅助检查,该《共识》指出HR-MRI对图像重建后可以清晰显示血管斑块的位置、大小及斑块的成分和稳定性。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对LSA进行MRI全脑管壁成像(WBVWI),WB-VWI能对颅内直径较大的穿支动脉(如LSA)显影。完善颅内、颅外血管及心脏进行检查有助于对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鉴定。完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包括血小板计数),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cy、胱抑素C,凝血功能检查(包括D-二聚体),风湿免疫及肿瘤指标等。


该《共识》基于供血区域提出了BAD的诊断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临床工作中对BAD的诊断LSA区域缺血性卒中:①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②DWI显示相应供血区的梗死灶在水平位累及3个层面及以上;③LSA供血区域为:大部分壳核、苍白球外侧部、尾状核头部和体部、内囊前肢、内囊上部和脑室周围的放射冠。PPA区域缺血性卒中:DWI显示梗死灶与脑桥腹侧的脑表面相连,病灶靠近中线、位于一侧且不超过中线。排除标准:①影像学提示责任大血管狭窄≥50%;②影像学提示颅内大动脉、颈外动脉及椎动脉存在可引起动脉-动脉栓塞的不稳定斑块;③DWI显示存在皮层梗死、分水岭梗死及多发脑梗死;④其他明确病因引起的脑梗死,如免疫或感染性血管炎、心源性脑栓塞、脂肪栓塞、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异常等。



关于BAD 的治疗,该《共识》指出无论哪一种发病形式的BAD,目前治疗方面都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的证实建议无论哪一种临床表现,在早期rt-PA静脉溶栓的基础上,尽早完成头颅MRA+DWI检查,有条件的进行HR-MRI及增强序列的检查


对于出现END的患者,专家一致建议在12~24 h内应用替罗非班(静脉输注替罗非班0.4 μg·kg-1·min-1持续30 min,后静脉输注0.1 μg·kg-1·min-1维持至少24~48 h);对临床表现为TIA的患者,多数专家认为应用替罗非班有效,专家建议在出现症状时即刻应用替罗非班(静脉输注替罗非班0.4 μg·kg-1·min-1持续30 min,后静脉输注0.1 μg·kg-1·min-1维持至少24~48 h)。随后给予基于西洛他唑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或西洛他唑联合抗凝治疗。西洛他唑每日200 mg联合阿司匹林每日100 mg(负荷300 mg)或氯吡格雷每日75 mg(负荷225 mg)联用至少1周后改为任一抗血小板药物单独治疗可显著减缓病情进展,如果无效,可以改用西洛他唑联合阿加曲班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综上所述,该《共识》提出目前WB-VWI技术可以显示LSA,但还不能显示其他直径较小的穿支动脉,可以进一步开展7T高场强磁共振技术观察直径较小的穿支动脉,对BAD的病因进行鉴别。对于临床BAD患者出现病情进展的机制及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目前关于BAD患者的治疗尚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治疗实验,以改善BAD患者预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神经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