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2017,只读这段英语就够了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到一年一度的新年心愿刷屏日了。如果你好久没有读一段英文了,我想分享我近半年读过最精彩的一段,没有之一。
7 月份一期《经济学人》的科技板块有一篇写的是冰岛的火山活动对中世纪饥荒的影响,题目是《冰与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开头段写得尤其精彩。除了赏析外,我还会附上这段话的录音。
《经济学人》app 文章截图
开头段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有两分钟时间,可以找个地方先把这段放声读出来,然后继续往下读。
这段话共有 13 句。每句话中的单词数(不包括标点)分别是 5,12,3,2,5,31,5,5,6,6,4,18,35。
也就是 13 个句子中只有 4 个句子超过了 6 个单词。经典英文写作书籍 Style: Toward Clarity and Grace 的第八节讨论的是句子长度,作者 Joseph M. Williams 在这一节的第一句是这么写的:
The ability to write clear, crisp sentences that never go beyond twenty words is a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
译成中文:
能写得出清晰、简明、从来不超过二十个单词的句子是一项了不得的成就。
这句话本身 17 个单词。如果一句话 20 个词是长句的话,那么《经济学人》这个开头段 13 句话里面有 11 个短句。前 11 句为背景回放,其中只有一个长句。
很多英语学习者(甚至英语老师)会以为英文写作中句子越长越好,但其实有时候短句更见功夫。写好短句不容易。写作圣经 On Writing Well 的作者 William Zinsser 说过:
Short is always better than long. Short sentences are better than long sentences. Short words are better than long words.
下面我会从表达效果、短句、主动态和动词的力量这几个角度赏析前 11 句话。
第一次读这段话时我马上就被吸引住了。这段话有点像小说的首段,戏剧开头独白,或纪录片开篇的叙述。短句叠加,节奏紧凑。读着读着就不知不觉闯进了作者设计好的场景中。
为什么?
因为短句多,短句写得好。一个短句就是一个动作、一个事件、一个场景。一串短句就是一串动作、一串事件、一串场景。
但好不光是因为句子短,而是因为里面几乎都是主动态,也就是谁做了什么,什么怎么样。关于语态,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曾说过,“能使用主动语态就避免使用被动语态。”
大家可以注意下这段话中所有的动词。为了方便大家跟踪,我做了些标注。下划线是名词,粗体是动词。
It seemed like a curse. The summer of 821 was wet, cold and yielded a poor harvest. Then winter came. Temperatures plunged. Blizzards smothered towns and villages. The Danube, the Rhine and the Seine—rivers that never froze—froze so hard that the ice covering them could be crossed not just on foot but by horse and cart. Nor did spring bring respite. Terrible hailstorms followed the snow. Plague and famine followed the storms. The next few winters were worse. Fear stalked the land.
关于动词和名词,另一本写作圣经 The Elements of Style 中有这么一句话:
In general, however, it is nouns and verbs, not their assistants, that give to good writing its toughness and color.
译成中文:
但是,一般来说,是名词和动词,而不是他们的助手,让好的写作充满了力量和色彩。
这里的“助手”指的是修饰名词的形容词和修饰动词的副词。
为什么名词和动词让好的写作充满力量和色彩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话中的名词和动词。
先看名词:curse, summer, harvest, winter, temperatures, blizzards, towns, villages, the Danube, the Rhine, the Seine, rivers, ice, horse, cart, spring, respite, hailstorms, snow, plague, famine, storms, winters, fear, land.
再看动词:seemed, was, yielded, came, plunged, smothered, froze, froze, covering, crossed, bring, followed, followed, were, stalked.
上面的名词都是具体名词,让写作充满了画面感。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头脑中就有了一幅幅景象。有的名词的选词加深了这种画面感。比如:
blizzard 的意思是“暴风雪”,英文释义是 a severe snowstorm with high winds. 也就是说,它比 storm 更严酷。
hailstorm 的意思是“雹暴”,英文释义是 a storm of heavy hail. 同样,它不是一般的暴雪。
通篇几乎没有用形容词,但我们头脑中没有觉得缺少或需要形容词。这是因为:
好的名词足够具体,本身就有形容词属性。
事实上,好的动词也足够具体,本身也有形容词属性。比如:
plunge 的意思是“突然跌落”,英文释义是 to fall swiftly and drastically. 也就是说,这种降落非常突然、非常剧烈。
smother 的本意是“使窒息而死”,也有“厚厚地覆盖”的意思,英文释义是 cover someone or something entirely with. 可以想象一下村落和小镇上盖着一层暴风雪的景象。
这也是为什么 William Zinsser 还说过:
We know that verbs have more vigor than nouns, that active verbs are better than passive verbs, that short words and sentences are easier to read than long ones, that concrete details are easier to process than vague abstractions.
译成中文:
我们知道动词比名词更有力量,积极动词比消息动词更好,小词短句比长词长句更易读,具体的细节比含糊的抽象概念更好理解。
刚才赏析的好几个点在《经济学人》记者和编辑人手一册的 Style Guide 第一页里都有体现。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学人》科技板块文章写得这么好也在情理之中。
第 11 版 Style Guide 封面
Style Guide 第一页
学习英语第二好的方法是阅读。最好的方法是背诵。要背诵就要选择最值得背诵的。最值得背诵的是上佳的英文,值得反复品味、体会、模仿的英文。
如果你还没怎么背诵过英文的话,从这段开始吧。
P.S. 我听了《经济学人》app 中这段话的录音,觉得播音员没有完全把这段话意境给朗读出来,可能因为这篇文章更多是一篇新闻稿吧。因此我邀请了友邻的两个同事安琪和 Jeff,我们三个人每人把这段话录了一遍,还加上了背景音乐。
录音时间切分:
Jeff: 00’00-01’28;
Anqi: 01’29-03’16;
Justin: 03’17-04’44.
特别感谢两位老师的友情参与!
希望你喜欢。
安琪,法国高师现代文学硕士,在法国生活三年,前清华附中创新班老师,文学翻译。
安琪老师的新课《夜读·独白里的人生况味》将于 12 月 17 日上线。这门课用“读”的方式看电影。选取经典电影独白,学习有效的英文表达,同时用文化研究的方式更深一层了解电影的内涵。比如,《穿普拉达的女王》和符号学有什么关系?听完这个课,你可能会比很多影评人更懂“电影”。
Jeff / 韩亮,前资深电台节目制作人,曾面对面专访前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等国际政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英语专业八级;“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评委,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获奖者;多本纽约时报畅销书中文版译者。
Jeff 老师正在筹备的首门课程《出国不犯二》即将于 12 月 25 日圣诞节当天在友邻优课 app 正式上线。在课程中,他将和美国姑娘 Rena 深入探讨中国人在出国旅行及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常会碰到的一些尴尬场面和化解方法。有计划在 2018 年元旦或春节假期出国旅行游玩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题图:Wire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