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要练“无用”功
本文作者:王飞宁(中国青年出版社)
编辑作为一种职业,特别是图书编辑,一直以来被人们理解为文字的搬运工。当然,目前那些资历尚浅的新人编辑可能确实存在这样子的问题。那么,一个编辑到底要做什么或者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一名优秀的编辑呢?
当编辑特别是图书编辑,首先是爱读书的人,其次还应该是一个爱书的人。前者是一个编辑的有用功,而后者却是无用功。为什么呢?因为读书是从小相伴长大的一种行为,无论愿不愿意,上学读书是必须的。如果爱阅读形成习惯,自然养成心里的一种静气。当编辑之后,阅读变为职业,因为爱读书,对于编辑文字稿件可能就不会感到厌烦与乏味。这个有用功对于编辑非常重要,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连一个起码有用功都不做的人,怎能去编辑他人的作品呢?怎能品味出文章之美妙呢?又怎能把握一部作品的出版定位呢?
所以,一个责任编辑首先应该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
为什么说爱书是无用功呢?我说的这个爱书,是指要琢磨一部书的所有元素——装帧设计,封面美感、纸张品质,版式特点,文字插图等。一见到美感十足、令人心动的图书,就想好好翻一翻,拿在手里琢磨一下,内心便会产生一些冲动。甚至书的外延部分,比如作者的信息,写作一部书的前后情况,甚至是书中涉及的地域与人物,都愿意花时间去认识和琢磨。尤其是做编辑之后,了解做书的每一个环节,更加能体会编辑的心情和动机。有时候拿起一本书翻看着,突然就会感受到书背后的那个编辑的存在,他或者她做这本书的编辑用意是什么,或很细心,或很犀利,或很有创意。遇到一本书做得不到位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扼腕叹息的感觉。
我在编辑第一本梁思成先生的《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的时候,基本是按照原稿完成编辑工作。这之后,我在游玩的所到之处都去看看寺庙与佛像,那时根本没有想到还会再做梁思成的书。但是从游玩中我感受到佛像文化的大美与大境界,就想到了梁思成拍摄的佛像图片与画稿,于是有了我编辑的第二本梁思成先生的书《佛像的历史》。
在有用功与无用功相互影响中,我也得到了编辑工作的乐趣。我们编辑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编辑加工、创意设计,将作者的创作成果以美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使得作者和读者通过编辑的工作而相互遇见,这个工作过程并不是刻板、一成不变的,甚至是接近于艺术的展现。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在我编辑的众多图书中,《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一书最能彰显无用功的色彩。整个编辑过程是从繁多素材入手,从我多年 49 30513 49 14985 0 0 3478 0 0:00:08 0:00:04 0:00:04 3478积累的对佛家文化、建筑历史与文物知识中搜索主题、选取素材,再从以往得到的很多启示里获得灵感。而突如其来的感觉都是没有准备的,没有目的的,更没有得失权衡的,这些无意间获得的灵感,可以将一个编辑的能力与潜质都充分调动起来,真正做到厚积薄发,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用心可以做一个合格的责任编辑,但仅仅靠用心还不能做一个复合型的责任编辑。因为合格编辑是职业的要求与标准,而复合型编辑则是经过自我艺术、政治、经济多方修养、修炼后才有的标准。
一个编辑除了用心去做书,也同样应该书外用心。比如去欣赏一切美好的东西,去看真正的精品和珍品。我最喜欢去博物馆参观,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旅游,每到一个城市,博物馆是必去之地。这也可以算一项个人的喜好,这项喜好听起来跟编辑这个职业似乎没什么具体联系,但是这项爱好对于编辑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准却非常有好处。
因为对于美好的东西看多了,审美的品位自然就会上升,以后再面对不太好看、不那么美好的东西,会很容易分辨出来。尤其是面对图书的封面、版式、海报等,哪里摆放不协调、疏密不得当、颜色不好看,你的眼睛就会很容易判断出来。美的东西看多了,不美的东西会变得愈加刺眼。
编辑的审美能力对于做书,尤其是做精品图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素质。
我平时每逢新片上映必定要去影院观看,喜欢看有关电影历史方面的图书,后来接下北京电影学院的系列丛书的编辑工作,就觉得不手生,不为难。
我还喜欢有事没事胡乱涂鸦几笔,原想通过绘画书法修身养性,却不料在编辑中突然发现,书中插图而且是用当今画家之作,可以提升图书的审美水平,对于一些特殊内容的书籍还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如季羡林的《牛棚杂记》一书,我便采用了请画家专门为该书画插图,将那一段特殊岁月通过国画的点缀,主题显得更为深刻而令人所思。请国画师为图书插图,也是得益于书外用心的“无用功”。
所以,要当好编辑一定要花功夫在书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