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迎十九大系列报道 | 出版业融合创新风正一帆悬

2017-10-09 涂桂林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7年9月29日,人卫树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暨创新战略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标志着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医学出版产业探索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版业高扬融合发展风帆,劈波斩浪,奋力向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朱伟峰日前在接受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采访时说:“这5年,我们积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切实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观念,扎实推进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融合,取得了可喜成效。2016年,数字出版营业收入已超过5720亿元,较2012年增长195.6%,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融合共生、优势互补、此长彼长。”


NO1

聚焦政策支持保障力度加大


信息网络技术对出版业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正在重塑出版发展格局。


总局统计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财政部门通过完善落实项目补助、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绩效奖励等措施,特别是通过财政专项资金、出版基金、运用国有资本投入等途径,支持出版融合发展重大项目。自2013年起,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20.39亿元,共支持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301个,撬动企业自筹及地方配套投入资金约48亿元,比例为1∶2.37,极大地解决了数字化转型升级起步阶段的资金短缺困境,有效推动了中央和地方新闻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支持了传统内容生产业务流程再造、出版资源盘活整合和数字化标准体系建立。2016年,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7.99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传统媒体运用已有技术成果,开展全媒体、大数据应用等平台建设,支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等方面深度融合。同年,还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5.23亿元,重点支持中央文化企业实施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数字出版、网络传播平台、移动多媒体等文化科技创新项目,构建现代化的立体传播体系。经济政策的杠杆作用,有效撬动了各类资本对出版融合发展投入,为出版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这是出版业吹响全面推进融合发展的号角。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会同财政部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切实推动传统出版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实现出版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此,总局组织有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创新经验和一定科研实力的出版传媒集团或其他出版单位,开展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评审,优中择优确定20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并陆续实现挂牌运行。目前,以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组织的各类座谈、评审以及学术活动不断举办,多项研究项目适时启动,初步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渠道。


面对读者数字化阅读的大趋势,实现融合发展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绝大多数出版单位建立了出版融合发展专门工作机构,建立起内部协作机制,逐步打破传统出版同新兴出版编印发之间的断层,推动出版融合发展走向专业化、团队化、国际化。

NO2

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时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全国遴选确定了170家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确定了72家重点标准应用服务模式创新试点示范单位。鼓励和引导数字出版基地(园区)立足自身特点,坚持技术创新、多向融合,在出版融合发展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强化与科技融合,以果壳电子、喜马拉雅FM为代表的新成果不断涌现。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扬州园区已初步形成大数据和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安全、专业软件开发和嵌入式软件等特色产业集群。


2016年,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园区)共实现营业收入1705.9亿元,较2015年增长17.4%;拥有资产总额1759.4亿元,同比增长36.6%;实现利润总额271.1亿元,同比增长3.8%。


内容是出版的根本,是核心竞争力,是决定生存发展的关键。朱伟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出版单位在坚持正确导向和坚持社会效益、社会价值优先前提下,积极主动适应用户多样化、个性化、分众化的消费需求,适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推动内容生产向实时生产、数据化生产、用户参与生产转变,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多个形态、一次销售多条渠道、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的生产服务方式初现雏形。”


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中国人社出版集团、中国财经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山东出版集团、读者出版集团等一批出版传媒集团,以重大文化工程、原创出版项目为牵引,推动优秀图书新产品向话剧、网络剧、影视剧等领域跨界生产经营,完善数字出版、移动阅读、在线教育、动漫游戏产业链,从单一的内容资源使用向全方位整合资源、全版权生产运营转变,从可读到可视、静态到动态、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实现了内容资源的多形式开发、多介质呈现、多频次增值。


人民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湖北长江少儿出版社集团等在传统纸质图书上引入二维码,通过手机等终端扫描,对相关内容进行动漫、音视频呈现,增强阅读的粘度和吸引力,并根据读者阅读喜好及习惯,适时推送新书目,同步开发新产品。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医学教材,一度从年销售5亿元下滑到1亿元,市场占有率从80%下滑到不足50%。“怎么办?我们通过加大投入,对传统纸质图书进行数字化融合创新,通过增强品牌和质量的号召力,重新赢得了市场,目前仅高职高专医学教材市场,年销售就达3亿元,这是融合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甜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郝阳告诉记者,该社正着力推进智慧平台建设,完成出版商向医药卫生信息知识综合服务商转型,通过融合不断丰富产业内涵,扩大市场覆盖面。

NO3

线上线下一体化传播能力快速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融合创新已经成为出版业发展的主旋律。


注重新技术运用。5年来,出版业主动对接国家“互联网+”战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加快发展在线教育、知识服务、按需印刷、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建立和完善用户需求、生产需求、技术需求有机衔接的生产技术体系。


据了解,在总局的推动下,中华字库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国家数字复合出版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进展顺利。此外,全面推广《中国出版物在线信息交换(CNONIX)》标准,使出版全领域完全实现出版发行数据实时交换成为可能。基于MPR技术的《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已于2015年5月由国家标准提升为国际标准,成为信息文献领域中实体之间关联的世界通用标识符,实现将印刷出版物的文图内容与其相对应的多媒体音视频内容文件的相互关联及更多关联。


目前,中原出版集团、青岛出版集团等将增强现实技术引入出版领域,使纸质出版物与各种数字资源紧密结合,推出了多种增强现实出版物,为读者提供立体化的阅读体验。武汉大学出版社研发的“VR+医学教育资源应用平台”项目已经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天津人民出版社对MPR国家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并高质量完成了《美文阅读大字书》项目的12个品种出版工作。


强化平台建设。5年来,出版业重点通过平台建设,推动聚合精品、广泛覆盖、共享互通、便捷服务。


中国出版集团规划建设了百科三版、古籍平台、工具书平台、易阅通平台等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新兴出版特色的平台。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利用凤凰云计算中心优势,发挥计算中心云储存、云桌面、行业云3个梯次服务功能,开发上线了凤凰悦读和凤凰享听两个自有大众出版平台。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完成了以天闻数媒、湘教传媒为主体的数字教育平台,以红网、潇湘晨报新媒体群为主体的新闻资讯平台,以大湘网、枫网为主体的生活服务平台,以动漫游戏为核心的互动娱乐平台这四大新媒体平台。


为了着力创新传统发行渠道,支持实体书店与电子商务开展合作,在区域配送发挥各自优势,总局等11个部委联合于2016年6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财政资金奖励特色书店试点地区从16个省(区、市)扩大至全国。这5年,全国各实体书店通过“借船”“买船”“造船”等形式,借力电商平台、“两微一端”、网络社区等,打通传统出版读者群和新兴出版用户群。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将23家中心门市店全部打造成结合微信的体验式O2O书店,初步形成了线下线上协同的品牌,并建成了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海外中文文化电商平台“来买网”。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建立垂直纵深的网络体系,尤其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供应链中出版资源、供应资源、销售渠道资源、营销资源以及物流资源集成,面向出版发行建立出版协同交易平台,目前在库商品信息超过200万条,月均更新超2万条,月均订购单超过5万张,年交易码洋30亿元。


鼓励支持出版企业兼并重组或控股参股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出版融合发展之路。


江西省出版集团在“十二五”期间,募集26.6亿元并购北京智明星通公司,利用其互联网平台、行云技术及信息娱乐平台为传统的供、编、印、发等转型升级提供了融合的平台和渠道,加快企业跨入互联网国际化平台业务领域,现在该公司95%以上业务在海外的近60个国家和地区。


融合发展5年,出版业蹄疾步稳,硕果满枝;创新布局未来,出版业将在产业升级转型中走得更快更远。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