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文化服务,听听两会代表委员的观点和建议
2017年是公共文化发展里程碑式的一年,公共文化领域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7年3月1日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于2017年11月4日通过,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全民阅读促进条例(送审稿)》已经提交有关部门等待审议——体现了国家对于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关切。
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促进公共文化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文化部编制了《“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就如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具体建议。2016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我国首个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此外,由国务院、文化部等制定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都提到公共文化均等化的要求。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发展也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从量的扩大向质的优先转变,社会化、均等化目标更加明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从全民阅读、电影放映、博物馆建设等方面,聚焦乡村、基层等微观层面,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推动新时代全民阅读再上新台阶
吴尚之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全民阅读取得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的5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连续4年写入“倡导和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将全民阅读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整体而言,全民阅读进展情况喜人。一是文化立法成果丰硕,阅读机制逐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全民阅读促进条例(送审稿)》已经提交有关部门等待审议;多个省市先后完成了地方全民阅读立法;我国首个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经成立了全民阅读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将全民阅读纳入本地发展战略。二是阅读活动广泛开展,书香氛围愈加浓厚。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等。三是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精品力作引领阅读。全国已经组建出版传媒集团130多家。四是大力推动少儿阅读,夯实民族阅读根基。五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书香社会成效初现。六是设施体系更加完善,阅读条件得到改善。在全国建成60万个农家书屋,推动11亿册图书进农村,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增长了10倍;全国3000多家公共图书馆全部免费向读者开放;全国总工会推动建成职工书屋逾8万家,藏书总量5 亿册。七是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引领数字阅读方向。八是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共建共享局面。
未来,全民阅读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举措,通过常态化、制度化、体系化,加快构建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扎实推动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紧密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广泛开展各类全民阅读活动。包括开展“书香中国”系列活动、主题阅读活动、全民阅读“七进”活动、全民阅读宣传活动。二是加快建立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阅读条件。包括加大优质内容推介力度、完善全民阅读设施体系、加强全民阅读指导服务。三是不断加大保障力度,着力推动重点群体、困难群体、特殊群体阅读。包括重点推动少年儿童阅读、大力倡导党政干部阅读、切实保障困难群体阅读。四是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全民阅读迈上新台阶。包括加强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有力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全民阅读活动、建立健全全民阅读体制机制。
着手提升阅读能力 推荐优质图书
于殿利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被连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建设书香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17年,国务院法制办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全民阅读立法也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从这个角度看,“全民阅读”的发展确实很快。
商务印书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完整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现在基本具备了在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不同领域进行服务的能力。我们把阅读促进简要概括为三大任务: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推荐优质图书。现在从全国整体看,激发阅读兴趣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以往我们要投入时间和力量倡导阅读,现在更多的工作聚焦于响应不同领域的阅读服务要求,去提供阅读方法指导,推荐好书。
2018年全民阅读工作将有新的进展。首先是范围与深度的变化,如果《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在本年度正式出台,伴随着条例的宣传和落实,各级政府明确了主体责任,对于全民阅读的重要性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推进工作的范围和深度都会有提升。其次,全民阅读促进工作将从以往重视标志性的启动活动、总结活动,更多的转向培育阅读组织、培育阅读风尚、培育大众日常的良好阅读习惯。再次,对于不同分众人群的好书推荐工作将呈现新气象,更多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会加入。然后,开展全民阅读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平台、网络平台建设将加速,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以阅读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别必亮
全国人大代表
重庆出版集团重点图书编辑室主任
民进重庆市委会副主委、
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在具体措施上,提出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然而,当前的乡村文化振兴形势不容乐观。首先是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乡村文化总体薄弱,现状堪忧。在乡村文化建设中,阅读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乡村亟待通过引导人们阅读来助推乡村的文化振兴。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图书出版业将促进乡村阅读作为一项重要工程,精心策划适合乡村民众阅读的各类书籍,用可读、能读的优秀作品去占领乡村文化阵地。这些书籍应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实用性、教育性等特点,即以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作品传播优秀文化、传授科技知识、传扬主旋律。这些书籍应当包括优秀的历史故事或掌故、法治知识类书(以故事或案例的形式呈现)、科普类书籍(既有专业性的,如花木果树栽培技术,也有一般性的科技知识,如急救常识、安全用电之类)。
第二,村镇文化干事或其他相关领导可以组织开展与读书有关的活动,引导乡村民众的阅读热情。比如,可以分别以村民组、村、镇为单位,一年一度开展阅读交流(可有竞赛性质)活动,并将开展情况作为村镇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再如,请当地的文化名人开展故事会或说书等;有组织的活动有利于阅读成为一种常态。
第三,还可本着政府支持、本人自愿的原则,鼓励一些有条件的家庭(有场地、有热情、有能力)在家里设置简易读书室或学习室,可为邻里休闲阅读用,还可为留守儿童提供闲暇时间的新空间。
加强社区书店及基层书店建设
魏玉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建设书香社会,提升文化自信,必须夯实国民的文化涵养,而国民的文化涵养则需要图书馆和书店等基础文化设施的支撑。为此,提出两点建议:
在城市探索“以场地换服务”的社区书店。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是最贴近居民的文化场所,鼓励社区文化中心拿出一些场地,请书店进驻,以场地换服务:以房租折价购买书店的公共服务,请书店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阅读空间。同时为保证书店正常运营,允许书店有一定的经营活动。社区居民每年可以进行评估,以监督书店提供的公共服务。
这是一种惠而不费、多方共赢的模式。第一,解决了书店最大的成本——房租。第二,可以有效提升社区的文化氛围和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放学或放假的孩子们,是个令家长放心的好去处,它也可以成为社区居民学习、休闲和社交的场所。第三,这种“以场地换服务”的模式,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请书店进驻社区文化中心,可以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丰富人们的基础阅读设施,涵养书香社会;同时,也可以督促公益性的文化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在县以下(含县)为所有书店免除税收。目前,我国有2800多个县,而县级图书馆共计2700多个,平均每个县只有1个图书馆,这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县区城乡几十万人的阅读需求。而新设一个图书馆投入很大,而且进度缓慢,因此,建议减轻书店负担,撬动社会资源,增加基层书店网点。
因为县以下多是农村,购买力较弱,书店数量较少,而且规模较小,生存很不容易。建议为县以下(含县)所以书店免除一切税收,优化县以下中小书店的生存环境,鼓励更多的人在县以下开书店,为基层农村居民提供阅读空间。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的“最美书店”来看,书店可以与图书馆一起,承担起国民阅读普及以及文化传承的功能,树立人们对知识与文化的信仰。它有助于消除愚昧,开启民智,培养一代又一代文明、向上、进取的国民。这是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的滴灌工程。
推进乡镇图书网点建设
吴志明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最近两三年,城市实体书店有了较快速度的复苏和发展,但在县级以下乡镇农村,实体书店或各类图书代销代购网点的建设仍然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发展状态。以新华书店为例,全国1万多家新华书店门市网点,基本上都集中在县级以上城市,乡镇的图书网点布局严重不足,严重阻碍了全民阅读的顺利推进,严重阻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建议:
发挥新华书店建设乡镇图书网点的龙头引领作用。重新布局和振兴乡镇图书网点,要充分发挥新华书店作为建设乡镇图书网点的龙头带动作用,特别是要增强县(市、区)新华书店的张力,积极为发展乡镇图书网点并为其它网点建设在业务、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撑。
在发展乡镇图书网点的同时要以乡镇公共文化图书馆和有较大规模的社区农家书屋为基点,增加图书销售点功能。另外,可以依托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供销社、邮政所、便民超市、电商服务站点等,设立图书代销代购点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图书网点建设。
建议国家减免县级以下书店的所得税,并成立专项财政资金扶持乡镇农村出版物网点建设。同时发挥乡镇党委政府建设乡镇图书网点的主体功能,将乡镇图书网点建设纳入当地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评价体系。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民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但地方政府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对农村文化建设缺少必要的引导和相关的扶持手段,致使农村图书市场的发展处于缓慢或停滞的状态。为此,乡镇党委、政府要担负起实体书店网点建设的职责,主动作为,适量划拨公共用房供图书网点无偿使用,并在资金、税收上予以扶持,实现农村图书网点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一致的目的。要把乡镇图书网点建设纳入文明乡镇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推动全民提升深层次阅读能力
白岩松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政协新闻出版界别一个“钉钉子”的贡献是,推动全民阅读从不受重视到受重视,从受重视到推动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从写进工作报告到推动全民阅读立法,希望新一届政协委员能够接过接力棒,继续推动全民阅读立法。全民阅读现在取得的进展很让人振奋,但是还不能满足,因为阅读不能仅仅当作是民众的义务而应该是权利,而如果阅读是民众的权利那就需要方方面面的保障,这种保障就需要通过立法来实现。现在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完成立法工作,让民众把阅读当作一种权利,就像吃饭一样,这是必须做的。
必须注意的是,现在很多人把手机阅读当作是阅读的全部,手机阅读当然也是阅读但它只是基础阅读,千万不要把手机阅读理解成全民阅读推广的全部,期待全民阅读更多的是推广书籍这种经过岁月和各方面人筛选过、能够提升每个人的更深层次的阅读,而不是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几年之间,人们就对文化类节目展示出了极高的热情,从《朗读者》到《国家宝藏》到《诗词中国》等,民众对节目要求大幅提高,这就要求阅读推广人、新闻传播从业者要去思考如何提升文化节目、阅读推广质量,避免阅读节目、阅读推广跟不上民众提升的需求。从阅读层面说,一是提倡传统的开卷有益,二是引导提倡更值得读的书。不同人有不同需求,不能拿一种标准去推广阅读,而应该用更加开明的、包容的、开放的姿态去推动阅读,在守住道德和底线的前提下给阅读更多的自由,重要的是提醒民众阅读好书。
《公共图书馆法》实施给全民阅读
带来新机遇
吴尚之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
公共图书馆是知识的加油站,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助推器,对于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并要求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阅读指导、读书交流、演讲诵读、图书交换共享等活动推广全民阅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责任。从根本上讲,这部法律关于公共图书馆设立、运行服务的规定,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实施对开展社会教育、培养公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供载体、搭建平台,为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大国,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建立了长效的保障机制。因此各级政府公共图书馆机构要把促进全民阅读活动作为法律贯彻实施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抓紧、抓好,使我国全民阅读水平不断提高和持续发展。
明确主体责任,制度保障逐步增强
于殿利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公共图书馆法》自2018年1月1日开始施行,对于图书馆界和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第一部文化立法,体现出了党和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也给了后续其他文化领域推动立法以保障和促进事业发展的信心。其次,通过《公共图书馆法》明确了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都会起到促进作用。再次,《公共图书馆法》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有重要的意义,将大大促进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我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会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新发展:一是制度性的保障逐渐增强,尤其是地方性的制度保障;二是社会力量的参与会越来越多;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会更务实,更加接地气,人民群众会有更多的获得感。
社区图书馆要更好为空巢老人服务
刘忠斌
全国人大代表
南京图书馆学报《新世纪图书馆》常务副主编
针对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不平等的现状,建议为城市空巢老人群体提供社区图书馆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心应该下沉到基层,让老百姓在社区公共图书馆、在农家书屋也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
利用社区图书馆平台举办讲座、交流活动。这能够为社区老人提供学习机会,包括养生、培训、技术方面的提升;并给予空巢老人抚慰,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既充实老年生活也提高他们预防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的能力,让他们也能跟上时代步伐。未来公共图书馆可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承担更多职能,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主要阵地的作用,工作重心向社区延伸,为广大百姓提供实惠的、满足他们需要的精准服务。
近年来,南京图书馆在推进全民阅读方面投入较大。每年“全民阅读日”前后都会举办全民阅读活动,主题大多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鼓励阅读经典。此外,南京图书馆每周末固定举办面向群众的公开讲座,举办了“你看书我买单”惠民活动等。
农家书屋急需提高利用率。农家书屋要克服时间、空间和资源上的不利因素,满足乡村居民在信息时代对多元文化的需求。把农家书屋工程融入信息化发展中,让村民在社区、在农家书屋也能享受数字文化服务,更方便地获取政策信息、农业生产知识等。
改善农村电影放映机制
童刚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改善农村电影放映机制,让农民看到更多更好更新的电影。目前,城市居民观看电影的条件已经十分便利,但农村地区仍施行着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机制。这一机制在过去有其成功的一面,但现在农村面貌发生了变化,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大多是妇女和儿童;到了过节的时候,打工的人们又回到了村里。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放映机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为此我建议,将市场机制引入农村电影放映中,即按照国家政策引导,鼓励更多资本投资农村乡镇影院的建设,成立相应的供片公司,帮助农村采购电影。如此一来,在国家投入不减少的情况下,让农民增加选片的自由,让更多新片进入农村。当然,在全国范围内适当建立乡镇影院,这不是某一部门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协作。同时,探讨将农村公共服务工程进行归口管理,利于节约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此外,还要考虑让农民工在城市可以更方便观看电影的问题。
加快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金永伟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施行,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法律的保障,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导下全国各地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通过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标准化和均等化推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应该有更多更实的举措。
一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施行之后,更具体的工作还需要各种法律法规的支撑,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但在文化馆建设、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二是更加注重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供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很多,公共财政支出存在部门之间资源分散、不能有效整合的问题。建议把所有涉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统一交由专门的部门进行整合。三是加快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目前,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还较大。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需要提升,有些基层新建的设施,在管理、运营、服务上存在问题,需要更加规范的标准,并纳入相应的监督考核体系或者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四是进一步加大投入。五是创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方法。目前的手段略显传统,未来应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做好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
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2015年颁布实施的《博物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立了博物馆作为国民教育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法律地位,在完善博物馆青少年功能试点中,各地积极贯彻条例精神,推动博物馆与教育的紧密结合。但目前我国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服务能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博物馆对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参与“博物馆课堂”的主动性不够;三是地区发展不均衡,缺少交流扶助机制,地方小馆教育服务能力不足。
博物馆应该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要进一步深化馆校合作,推动博物馆教育职能的促进与深化。为此建议:一是加强教育、文物主管部门联动,馆校联合建立部门长效合作机制。二是提升博物馆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青少年教育精准性。三是教育部门提高对博物馆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借助博物馆平台丰富教育活动。四是加强馆际交流,打造智慧博物馆,促成博物馆资源跨级跨区域流动。
相关阅读
“高质量发展”启发出版新路径
两会直击丨新闻纸遭遇“纸荒” 徐锦庚代表建议加强新闻纸供应安全保障
5G即将到来,两会代表委员支招媒体“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