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编辑该如何做?
近两年纸质书回暖,出版业开始重拾信心,但信息新技术挟日新月异之移动端硬件设备带来的冲击似乎更加犀利凶猛,人们阅读行为和习惯的变革变化仍然在路上。传统出版业的编辑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推陈出新实现融合发展,这是我们必须研究的严峻课题。
“互联网+”重新界定出版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个体的能力被充分激活。跨越时空的朋友圈、社交群,正在成为传播的高速通道。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正在碎片化人们的阅读时间,出版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悄然改变,所有社交媒体,例如讲座、视频、音频、网络出版等都已成为“出版”的新平台。传统编辑必须适应这种改变,并且主动探索和总结,实现自己的跨界融合发展。
不过,不管出版方式和业态如何界定,“内容为王”依然是出版业不变的主题。例如“得到”App从一开始即执行“知识付费”的理念,让广大客户付出了真金白银,却仍可俘获大量客户,其中的关键因素还是内容。
近年来,传统图书业的回暖,不能不说是内容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笔者责编的《人物》杂志“看见”系列图书,上市一个月即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除了所选人物是当代各界精英外,还有就是《人物》杂志本身是国内一流大刊,读者认可度高,可谓自带流量和影响力。只要有上好的内容,有传播力,不论线上还是线下,读者会一并买单。
“互联网+”时代,“内容”的范畴更为广泛,它不仅以文字呈现,还可囊括跨产业跨领域的形式内容,例如音频、视频、漫画以及图片、地图等。即便是传统纸质书的出版内容,也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软硬件结合,线上线下统合以增强读者粘合性。这些都是内容设计的必备功课。因此,我们在开发内容时候,就要开始注意客服设计、空间设计、理念设计、内容延伸等。内容就是创意,是流量,且以情感的柔性粘合读者群体。
“互联网+”时代的跨界开发
编辑从诞生之日即有“跨界”的性质,天然具有融合能力。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沉淀,编辑理应在融合和跨界发展中更具优势。
在传统出版业强势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编辑策划选题的方式和方向也比较固定。互联网正在改变这一切,即使你是一个不知名的出版社的默默无闻的编辑,你也可以通过网络挖掘那些活跃在各种新媒体上的草根或是大咖。英雄莫问出处,未来出版内容的生产者创造者或许更多地就是像你我一样的平凡之人。他们以互联网为媒介来讲述故事,因来自群众而更贴近读者,更易被读者接受。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明朝那些事儿》《三体》等超级畅销书。
“互联网+”时代的编辑不能只看到图书的销售数字,更要看到图书背后的商业价值延伸,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让选题提升增值力。也就是,选题来源于互联网,在经过编辑加工出版后,要让它借助互联网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实现增值服务。这些增值实现的利润可能会更多,还会促进图书的销售。笔者责编的《唐末发生了什么?》在与喜马拉雅FM合作推出音频节目后,传播日广,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经济效益亦有斩获。
“互联网+”时代的编辑还应该有将传统作者资源开发为“互联网+”时代下新型作者的能力。例如,一些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有的甚至出版过学术专著。如何把他们的知识成功导入到新媒体大平台,让真知灼见转换为通俗的形态、美好的方式为大众接受,使其更广泛地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这需要编辑既能坐而论道,又能起而行之,把这个时代的优质资源联结起来,与作者一道转换之,转化之,协同打造出一流的出版产品。
“互联网+”造就了一个不确定的时代,编辑必须主动改变和融合,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放低身姿去倾听去感受,努力提升自己在新时代出版能力,扩展自己视野,练就发现新事物的感知力和审美敏感度等。只有以出版为平台主动融合,方不会有出局之虞。
相关阅读
• 江西新华:打造六大平台:以“互联网+”为路径实施转型升级